Home New

奥斯陆,8月31日 Oslo, 31. august(2011)

简介:

    安德斯(安德斯·丹尼尔森·李 Anders Danielsen Lie 饰)即将从戒毒所完成自己的戒毒计划,戒毒所在乡下,所以安德斯已经被憋坏了。作为戒毒计划的一部分,安德斯可以从戒毒所里出来,来到城市里,为一份新工作面试。但是安德斯并没有按照计划去工厂面试,而是呆在城市里游手好闲地到处乱逛。他贪婪地盯着大街上的人,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 人了。

演员:



影评:

  1. 出于对《重奏》的喜爱,追看了同个导演的这部新片。一个从戒毒所出来的年轻人的一天,更像是一篇影像的日记,上一部片里的文学青年形象延续到现在,他已经快到中年------想死总死不成,想活又没力气活下去,更不愿自我欺骗地伪装出还有很令人兴奋的活头,8月31日既非结束也非开始,它是无数道挣扎的内心急流里浮现出的一小块岛屿。电影平实、憋闷,和欧洲小城的宁静生活对比,带出一股令人窒息和焦虑抑郁的色调。我没有去过欧洲,但我想导演并非仅传达出那种颓废的欧陆氛围,他更想关注的,是一类人的内心生活。

    事有巧合,前段正好看了查理兹·塞隆主演的《青少年》,为了说话方便,我把此类人物在生命中的这个阶段称作“后青春期”。需要说明,这个词是描述那些在我看来有过“青春期”的人的---------某种意义上,相似的特征:放纵、反叛,藐视主流规范,寻求激情、自我解放和心灵感应,在艺术中感受对抗庸常生活的力量和漫无边际的想象。按咱们中国人容易理解的话说,此类人大脑中,除了票子、房子、车子、面子、社会地位,以及为人社会属性中的基本尊严和安全感,还有大量的另外一些东西,这些另外的东西,让他们父母注定会感到不安的是,也会主宰他们生活的选择,并彻底消灭掉基本底线,走向疯狂和自毁。我不清楚,“文艺青年”这个泛娱乐化指向和大而化之的词,是不是指的这类人。

    终于,不可避免的,这一类人到了30-35岁,或许社会学家能给出更精确的年龄数据,他们周围当年一起怀抱幻想一起烂混的朋友们都消失在还贷、生养、安逸和“正常”的日子里,谁也不再谈论和关注与自身利益以及被金钱捆绑的狭小现实无关的事情。更令人沮丧的是,原来,那些吸引一个热爱幻想的年轻人的一切,那魔力,也消失了。对于他们来说,变老成为一种令人不安的罪过。

    起码,在中国的环境里,目前我还没有看见任何描述这一类人失落无归的这个阶段的故事,可能,如果这个国家有那么一杆笔和摄像机,那它一定在忙着挣钱,时刻对准那些风光无限的新鲜货色,这其中,不乏大量自认为沿着文艺之路走过来的华丽转身的成功者。一个超速发展的社会,必忽略那些所谓的“失败者”。而现实中,我总能看见影片里男主角的影子,他说:那些幸福的人是愚蠢的。

    从影片的貌似流水帐的情节来看,男主角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想要戒掉毒瘾,健康起来,重新进入有活力的生活,那些周围人将他视作废物和毒虫的眼光,时刻提醒他这个世界里没有他的位置;另一方面,自青春期养成的“堕落”和逃离的快乐,无时不刻地在诱惑他回到自我麻醉的老路上去。他的思想中,爱情和药片,拯救或解脱,不能梳理清晰地混作一团。在这一天中,他经过的每一个人,每一场谈话,都镜子般映射出他这种焦虑和沮丧。他重回PARTY,发现被莫名地同情和敌视;他去求职应聘,发现自己不能适应;拨通了前女友电话,留言后又后悔---------不合时宜的可怜虫,多余的人,挂起来被遗忘的人,无路可走的局外人。他能找到自己这样顺流而下的理由吗,还是那些十年前的道理,依然可以拿来武装一个厌世者?如果说影片有什么社会意义的话,那么,对于那些无形中压迫和压抑甚至捆绑异见者的社会环境,导演的态度是很明确的。

    我记得问过一个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不那么“积极正确”的年轻人,你以后怎么办?现在你都这样了,对一无所有并无羞愧,发白日梦后还身体力行。

    他说,实在不行,就去死。

    烂掉还是治疗,将永无答案。在我看来,主人公比那些口若悬河、得意洋洋的说谎者,更能接近活着的本质,更清醒也更痛苦。这部电影里开始的那个水边场景,以及结尾主人公来上一针以后的昏暗房间,围成了外面清晨将临、大片的光明世界所无法照亮的隐秘空间,那是每一个经历过精神震荡的人,所赖以残喘的终极之境。


  2. 抱着一定是又闷又晦涩的文艺片的毫无期待的心态看的,结果还有些小小惊喜,对白依旧少,多数是主角独白,但写得都算精彩。演员都不会着力过猛,这也大概是我觉得看的不心烦的原因。我看完其实没有过分压抑的感觉,情节很简单干净,整部片对我的情感辐射是并无太大起伏的就好像看了部简单朴实的小短片。

    摘一段喜欢的台词:

    "I want to marry, have kids.
    Travel the world. Buy a house.
    Have a romantic holidays.
    Eat only ice cream for a day.
    Live abroad.
    Reach and maintain my ideal weight.
    Write a great novel.
    Stay in touch with old friends.
    I want to plant a tree.
    Make a delicious dinner from scratch.
    Feel completely successful.
    Go ice bathing, swim with dolphins.
    Have a birthday party, a proper one.
    Live to be a hundred.
    Stay married until I die.
    Send an exciting message in a bottle and get an equally interesting reply.
    Overcome all my fears and phobias.
    Lie watching the clouds all day.
    Have an old house full of knickknacks.
    Run a full marathon.
    Read a book that’s so great I’ll remember quotes from it all my life.
    Paint stunning pictures that show how I really feel.
    Cover a wall with paintings and words close to my heart.
    Own all the seasons of my favourite shows.
    Attract attention to an important issue, make people listen to me.
    Go skydiving, skinny-dipping, fly a helicopter.
    Have a good job I look forward to every day.
    I want a romantic, unique proposal.
    Sleep beneath open skies.
    Hike on Besseggen, act in a film or play at the National Theatre.
    Win a fortune in the lottery.
    Make useful everyday items.
    And be loved."

    - Oslo, August 31st (2011)
  3. (芷宁写于2012年6月2日)
        约阿希姆·提尔执导的影片《奥斯陆,八月未央(Oslo, 31. august)》,和他的上一部作品《重奏(Reprise)》在风格上有不少一脉相承的地方,仿佛都是他个人人生体验和心路历程的细腻再现,宛如纤细敏感的心情笔记,又仿若迷惘中的人的踯躅与探路,只是《奥斯陆,八月未央》让孤寂和绝望来得更冷寂一些。
        影片改编自法国小说《内心之火》,导演提尔似乎受法国影人的影响颇深,在胶片流转间总流动着法国电影的味道,例如侯麦早期对法国巴黎街头的拍摄方式就被提尔引入到了这部挪威语影片中,用于再现奥斯陆的街景,因而对该片也产生了这样的评价,“虽然也是讲述一夜间的故事,虽然也是话唠级的电影,但是这部影片和《日出之前》还是很不一样的。从质感和主题上来说,它更接近于法国电影”。
        看过《重奏》的观众还会发现,此片仿佛《重奏》的续篇,就像一个年轻的文化人在两个不同时段的历程,提尔曾表示,影片主人公和他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此看来,似乎可以把这两部影片当做提尔的内心写照,是外化了的不同时期的他的内心波动,提尔用他简单却哀愁的光影技法,在主角安德斯的游历中,在短短的一天中,寻找岌岌可危的存在感和生命的意义,在境况和心情不断被拖拽至承受底线的同时,也将安德斯的情绪和周遭的氛围营造地细致入微又冷白自然。
        影片将故事背景圈定在一个清寂的城市内,在北欧恬淡安闲的天空下,以缓慢移动的镜头,沉静地叙述着一座城市的美丽与寂寥,一个人的孤独与无望。虽然剧情略显薄弱,但其中的心理描写细腻而丰富,手法克制简约,不少细节充满亮点。从中不难看出导演想展示奥斯陆这个城市性格的意图,好莱坞报道也认为:“这部影片的拍摄非常细致入微,所有的细节都展示出了奥斯陆这座城市的特色和性格。”同时,本片出色的声效设计凸显了人物的困境和奥斯陆的独特,对叙事起到了晕染与包容的作用。
        该片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欧洲的现实社会,在物质和精神均丰沛的成长、生存条件下,一个敏感而脆弱的年轻文化人的迷失很具代表性。跟随着他游历的脚步,观众品到了一种无法消弭的孤寂和无助,年轻的涉毒者在返回正常生活的第一天里,找不到任何可以与社会与常人交接的点,被放逐的孤立感无助感便悄然而至且不断发酵,仿佛从来都没舍他而去一般,而他却也只能默默舔舐着内心的失落与痛苦,昔日的沉迷毒品,今日的孤独无依,其中的迷离与缺失如出一辙。
        虽然整部影片并没有过度渲染灰暗的色彩,却始终弥漫着阴郁消沉的气息,似乎究其所有也找不到存在的希望和生命的意义。伊始,影片便将一场自杀戏呈现得平静熟稔,仿佛安德斯走到水里的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当然的,而其中所渗透出来的滞闷感和焦虑感却十分真切,宛若阴郁也是常态一般。
    安德斯这一天的游历,并没有成为他重返社会生活的契机,反而令他坚定了自杀的信念。安德斯的绝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对重返常人生活所抱有的愿望,作为一个有过特别经历的人,他的愿望在现实中便趋于无望,他必须承受无法沟通的现状,话不投机的杂志主编、见不到面的亲人、不接电话的女友等境况都让安德斯的回归逐渐演变成了最后的挣扎。
        饰演安德斯的男星也叫安德斯,从小习琴的安德斯·丹尼尔森·李有种独特的文艺气质,十分适合诠释迷离中的文艺分子,在《重奏》中他便饰演过精神失常的文学青年。除却片头自杀戏的出挑,聚会上偷窃被发觉的刹那则更能体现安德斯的失措与迷乱。独坐咖啡馆听取周围人的谈话时,安德斯的表情令人难忘,周围的喧闹反衬了孤寂者的艳羡、寂寥与无奈,李和这个角色的契合度,让人感叹提尔的慧眼。
        临近结尾时,安德斯拒绝和女孩一起跃入游泳池嬉戏,他那澄明的眼神似乎宣告着他的决定。约翰·斯坦贝克曾说过:“悲伤的心灵能让人很快的死去,远比细菌快得多。”悲伤而文艺的安德斯注定要选择一个极致的消逝方式,手臂上针头的特写,表现的是一种无望的决绝与孤寂,也是一种令人心痛的妥协与屈服。
    (杂志约稿)

  4. 影片讲述了一个戒毒10个月,
    被戒毒所放假一天出来面试工作的人,
    在寻求友情、亲情、爱情的怀抱不得之后,
    孤独的自我了断的故事。


    影片的一开头,
    男主从一个裸体姑娘身边离开,
    去森林的河边抱着石头自杀,
    若干秒后,
    他又从河里爬了出来,
    是什么让他在最后放弃了这个念头,
    应该是导演后面展开的,
    友情、亲情、爱情,
    这三样里应该还有一样,
    或者几样是他活下去的希望。

    从戒毒所出来后,
    男主第一个找的是友情——兄弟。
    这个兄弟也是友情、亲情、爱情里唯一露面的角色。
    影片借别人之口说男主是奥斯陆人脉最广的家伙,
    影片中他唯一能找的朋友却只有一个。

    男主坐在兄弟家里格格不入,
    曾经的道友,精神上的知己,
    陷在老婆孩子之中,
    彼此望着,
    这么近,
    那么远。

    和兄弟的对话最震撼。
    摘录1.
    男主:你看看我,34岁了,一事无成,一无所有,
    没办法再重头爬起来了,你不懂吗。
    ... ...
    兄弟:你还是可以做到的。
    男主:做到什么?
    兄弟:很多事。你有家人支持你,有朋友,有脑袋,拜托。
    看看其他在戒毒所的人,他们都没这些机会。
    男主:是,但是他们很快乐。
    在大卖场上个班,
    跟老嬉皮生个娃之类的,
    很容易快乐。
    兄弟:那就当个失败者,如果这是你要的。
    男主:干,我不需要那个。
    我不是过来寻求你告诉我“振作,兄弟”的,
    我不需要这个,不需要同情。

    摘录2.
    兄弟本来是要给男主正能量,
    展示生活多美好,
    多么值得活下去的,
    结果... ...

    兄弟:我的脑袋一碰到琐事就要爆炸...
    没办法理清,
    我的腰很痛,
    现在又要整修我们住的房子...
    有两个快要到的演讲,
    我还没开始准备......

    还要烦工作...

    老婆跟我再也不做爱,
    完全没有,
    孩子(之一)在发疹子......


    我连朋友也不能自己选,
    老婆喜欢有孩子的人... ...
    这种人也不多

    所以我们坐着,
    假装很开心。
    喝两杯葡萄酒,
    最好的状态就是这样了。

    真他妈的可悲... ...

    孩子出生后,
    我希望我能写作,
    结果屁也写不出来,
    老婆和我几乎不怎么说话了,
    我有个游戏机,
    我们坐着打“战地”喝啤酒。

    我们接到一些邀请,
    但宁愿在家呆着,
    跟保姆说临时决定不去了,
    坐在家里打“战地”。

    这妈蛋的什么生活啊... ...


    这就是没有再吸毒,
    曾经朋友圈里最有思想最有学问的兄弟现在的生活,
    男主想在这得到正能量,
    结果看到的听到的是这样的狗屁生活。
    兄弟叫男主晚上去以前姐们的生日party。

    从兄弟那里出来,
    去面试工作,
    发现那种无挑战、没意思的工作,
    如果去做,
    简直生不如死。

    等着和姐姐见面,
    但是姐姐没有出现,
    让她的女朋友代替出面,
    说辞是,
    还没做好心理准备。

    持续和曾经的爱人联络,
    留言,
    希望对方回电话,
    给他活下去的希望,
    整整一天,
    没有回复。


    去以前姐们的生日party等待兄弟,
    或许那是他最后活下去的希望,
    尽管兄弟的生活也是狗屁,
    但兄弟没出现,
    很可能临时决定又懒得来了。


    他选择了毫无留恋的去死。
    尽管在奥斯陆,走到哪都有认识的人,但那不是友情;
    尽管父母为了他卖房子,但那不是他要的亲情;
    尽管随时有姑娘送上门来,但那不是爱情。
    于是,
    没什么好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