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读过原著的话这实在是一部非常令人费解的电影。本片令人费解的原因并非情节晦涩难懂(事实上情节交代地十分明白),而是这些十分明白的情节组合在一起令人完全不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
于是我抱着学习的态度读了一遍原著。我觉得本片令人费解的原因主要是改编的重点有问题。如果要我总结一下原著的主题的话,我认为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人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或者“人如何和自己相处”的问题。故事的两条线都是围绕这个主题的。第一条线是史蒂芬和妻子痛失爱女后的婚姻危机和自我疗愈过程,第二条线是史蒂芬的朋友查尔斯的自杀事件。
史蒂芬失去女儿以后,夫妻分居,他自己终日在公寓里喝酒看电视,唯一的社会活动是定期参加一个无聊的儿童教育委员会。在这个自我放逐的过程中,他却通过一些高度个人化甚至颇为神秘的经验慢慢获得了成长。史蒂芬经历了对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想要放弃对寻找的女儿的执念,但又觉得力不能及),对他人的无能为力(面对妻子的疏离和朋友的“发疯”,他都选择了逃避和不作为),对社会的无能为力(他试图揭露一件政府丑闻——即政府表面成立委员会征求专家研究,其实最终稿早就写好了,结果此事并没有引起太多波澜,首相轻松地化解了这次危机,整个社会无动于衷)。在终极的无力感中,史蒂芬最终发展出了一套以柔克刚的人生哲学,大概意思是放弃僵硬的理性、对错、计划、框架,让一些更宏大神秘的东西(爱、生命的喜悦之类的)凌驾于自己之上。 这条线有两个关键情节:一是查尔斯的妻子给史蒂芬科普现代物理知识,主题是时间甚至意识的非线性、非确定性。二是史蒂芬经历了一次类似时空穿越的事件,他在一个小酒馆里看到了年轻时的他父母。后来他母亲说,多年前的一天,她把自己怀孕的消息告诉了史蒂芬的父亲,想不到对方反应冷淡犹豫,于是在那个小酒馆里,她差点和史提芬的父亲决裂、差点决定放弃肚子里的孩子。但就在此时她看到门外有个小男孩,她认为那就是未来的史蒂夫,于是在这个神秘经验的感召下她放下了骄傲和愤怒,她靠一种温暖善意的感情理解和包容了未婚夫,并且坚定要生下这个孩子。就在这个“时空穿越”事件发生的同一天,史蒂芬(暂时)打破了和妻子的隔阂,两人的亲密关系孕育了小说结尾出生的那个孩子。在这条线里作者传达了一套比较微妙的人生观,一定要概括的话大概可称为一套神秘化的唯心主义人生观。第二点情节虽然很神棍,但是靠第一点现代物理学的铺垫显得没有那么莫名其妙。因为史蒂芬是在听过那段现代物理学讲座,并且思考了时间非线性等问题以后才经历了那次时空穿越的体验,因此可以理解为他通过思考产生了心灵上的触动,这种触动最终导致他在自己的意识中构建了一个并没有真正发生的事件。这个事件的本质大概是他放弃了僵硬的理性,听从内心(他想和妻子复合的感情)的指导,做了一件他本来绝对不会做的事情(和妻子发生亲密关系)。同样,史蒂芬的母亲多年前的那一次经验也可以这么解释:她也在自己内心(对未出世的孩子的爱)的指导下,做了一件她本来绝对不会做的事情(放下骄傲和实际的考虑,决定和未婚夫和解生下孩子。)所谓穿越时空只是这种人生观转变的一个外在的表达而已。史蒂芬的母亲后来也说,她那天看到的搞不好只是酒店老板的儿子或者在附近玩的一个小孩而已,重要的不是灵异事件,而是一个人内心做出的决定,以及情感上的成长。
在这条线的改编上,首先第一点现代物理讲座被完全删掉了。第二,原著里史蒂芬在时空穿越以后深受震动,在一种奇异的情绪中打破了和妻子之间的隔阂,但是电影的处理让我以为两人滚上床单只是因为史蒂芬恰巧摔了一跤把衣服弄脏了。这两个改动共同的结果就是时空穿越事件和主线的关系十分不明确,让观众莫名其妙。原著里“那一天”,史蒂芬父亲表现得冷淡犹豫,于是史蒂芬母亲在骄傲和愤怒的情绪中差点决定放弃孩子,最终她因为一次神秘体验(或者说一次心灵觉醒)而选择了另一条路。这才对应了史蒂芬如何放下对妻子的敌意和隔阂的过程。而在电影里,史蒂芬的父亲并没有表达不想要孩子的情绪,史蒂芬的母亲那天只是有点紧张,结果神秘事件让她觉得那天其实是生命中美好的一天,每件事的结果都那么好。电影也根本没有怎么表达史蒂芬对妻子的敌意,他们的隔阂,他的骄傲,这些都没有,夫妇两一直看起来关系还不错(电影里两人发生关系之后也经常见面沟通感情,还一起弹钢琴等等等等,原著里两人那天以后再也没见面,也没有联系,直到孩子出生那一天才见面。)这么改也许是更温情和更治愈了,但是“如何和自己相处”或者“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的主题似乎也被完全抛弃了。我不太清楚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是否只是想展现一下人如何从伤痛中慢慢站起来。原著中失去爱女的痛苦只是人物成长的一个线索而已,它甚至完全不是重点,史蒂芬面对的失控和无力感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一个人生议题(另一条线的查尔斯也面对了这个问题),而电影却只是讲了一个人如何对抗一种十分偶然的冲击(女儿走失)而已,因此电影的改编似乎完全放弃了原著的深度。我觉得原著并不是一本讨论儿童走失问题的小说,原著是一本谈人生、谈心灵的书,而编剧和导演似乎把它改成了一部英版的《亲爱的》。电影里史蒂芬的母亲讲起“那一天”的神秘体验如此激动而虔诚,使我差点以为这是一部宣扬神秘宗教体验的电影:在伤痛中只要坚持信望爱就能重生,上帝会以他的神秘方式带你走出迷雾?原著的时空穿越重点是内省和抉择,电影里的时空穿越重点是……宗教式的神秘体验?所以我看完才那么懵逼。
然后讲一下第二条线,就是查尔斯自杀的这条线。原著交代了史蒂芬和查尔斯友谊的缘起。史蒂芬写了一本小说叫《柠檬水》, 内容是写他11岁暑假的一段经历,是写儿童走向成人时的内心世界。这本书是写给成人读者看的,但是寄送的时候发生了错误,被送到了出版社的儿童部。出版社的所有人查尔斯看了以后超级喜欢这本书,他说每个成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永远不会停止存在,查尔斯认为这本书是成人写给过去的自己的,是写给那个永远存在的孩子的。查尔斯的内心一直有两种割裂的需求,一种需求是想在成人世界里如鱼得水,想要成功、富有、重要;另一种需求是想做一个完完全全的孩子,无忧无虑,不承担任何责任,不追求任何东西,每天在森林里玩耍。查尔斯一直没有办法调和这两种需求,他表面上在公众生活中春风得意,内心生活却从来无法摆脱痛苦和煎熬。“彻彻底底地成为一个孩子”对于查尔斯来说是一种像性一样强烈的渴望,他的出口是让妓女扮演女老师,他扮演挨打的小男孩。当然这个出口远远不够,最终他精神崩溃,去乡间隐居。但是满足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来他又开始焦虑于自己没有在成人的世界中有所作为,焦虑于自己完全成为了一个对世界毫不重要的人。查尔斯始终无法统一内心的两种声音,完全无法与自己和解,所以他才选择了自杀。查尔斯的故事是“如何和自己相处”或者“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的反面例子,所以这也是表达小说主题的一条重要的线。查尔斯的迷失映衬了史蒂芬的成长。而电影里这条线处理得不好,查尔斯的故事和史蒂夫的故事联系非常牵强(只用台词补出了“他们都在寻找时间中的孩子”,仿佛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文字游戏)。小说中,最后查尔斯的妻子告诉史蒂芬,政府的那份儿童教育计划是查尔斯写的。史蒂芬于是问:既然查尔斯那么想成为一个孩子,他为什么要写一份主旨似乎是让大人对孩子严加管教的计划?查尔斯的妻子说,这就是他内心的反映,也是他毁灭的原因,他如此想成为一个孩子,却又如此想讨好上司或者说如此想讨好整个成人社会,所以他必然会走到这一步。电影里改成了史蒂芬读完稿子就认定这是查尔斯写的(阅读理解水平惊人了!),然后查尔斯的自杀好像变成了因为他对这份欺世盗名的计划感到良心不安(我的感觉,我不知道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于是影片变成了亲子疗愈片和政治阴谋片的结合?反正我真是看的如坠五里雾中。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有点意思的电影(至少还吸引我读了原著,而不是弃剧拉黑),但是改编得真的不算成功。改编后到底想突出什么主题完全不清楚,各种元素晦涩而混乱地拼贴在一起,效果就是令观众相当迷惑。我怀疑BC对这种风格的电影有特别的偏爱:充满晦涩个人情绪,节奏缓慢,叙述支离破碎,效果扑朔迷离的一类文艺片。另外有个电影叫《第三者》(Wreckers)也是这种谜一样的调调。我个人其实挺喜欢这种类型的,但是这部影片我觉得真的只能得个及格分。
看完就是这个表情,不知道是不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一个丢孩子的故事延伸出好多条线,自杀的出版商是个什么样的象征性存在?那个酒馆是希望不灭爱即永恒的存在?感觉比看个悬疑片还要烧脑,都要怀疑自己智商了。
自然会有人拿来跟《亲爱的》相比,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那种痛总一样吧?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豆瓣评分6.9,只能说算客气的了。
THE CHILD IN TIME.
Pure Drama
那种遗失感在这里都被描述的深入人心
不是说那种撕心裂肺 而是作者试图去保留的那片美好
A truly touching story.
Time can not heal everything, but it brings 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