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暖春(2003)

暖春(2003)

又名: 我想有个家 / Warm Spring

导演: 乌兰塔娜

编剧: 乌兰塔娜

主演: 田成仁 张妍 郝洋 于伟杰

类型: 剧情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3-03-03(中国大陆)

片长: 85分钟 IMDb: tt1054024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村长的儿子捡来了一个晕倒的女孩,村民们都议论纷纷。宝柱的爹(田成仁 饰)年事已高,他费力的背起这个小女孩回家了。宝柱顿觉没了面子,他认为他的爹不满过门多年的媳妇香草(郝洋 饰)至今都没生下一子半女。女孩叫小花(张妍 饰),受不了家里人的虐待而离家出走。她乞求爷爷能收养她,宝柱的爹疼惜这个女孩,便不管儿子媳妇的不满收留了她。小花的乖巧懂事令爷爷倍感安慰,可是香草却非常眼红,竟然安排骗走小花。小花一直想有个妈妈,她非但没有怨恨叔叔跟婶娘对她的伤害,一次一次用自己的真诚善良感动宝柱跟香草。

演员:



影评:

  1. 2011年1月15日更新:
        这篇一年半之前的贴子,一直有网友回复,成了我发的贴里回复最多的一篇。究其原因,显然不是因为这篇文章比我的其他文章更好,而是因为这篇文章无意中伤害了部分网友的感情,造成了无聊的争议。有一些网友在回复中向我描述他们经历过的中国农村的情况,包括:面,微笑静,Dark Archon,Talant等,有的回复比我的原文还长。浪费大家时间,不好意思,我也因此觉得,有必要再说明我的观点。请耐心读完我的解释。
        1,本文只针对,或者说只试图针对电影《暖春》的制作水平本身。我自作聪明采用戏谑的口吻来表达观点,因此造成一些误会,这是我的错。当初讨论区里有部分网友对给差评的人用语比较激烈,这是我写这篇文章时语言刻薄的一个客观原因,但是现在讨论区被取消了,所以我的这些话也没什么必要性了。
        2,我仍然认为《暖春》是一部烂电影。我并不怀疑电影的背景,也不怀疑电影中描述的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是虚假的,但是,电影中塑造的小花的形象就很值得探讨了。试想,有多少人在小花的处境之下,能做出小花那样的行为呢?有几位网友在回复中提到了农村的情况,但是你们也并没有提到你们见过小花一样的人物,不是吗?当然,不排除有人能在全中国找到一两位小花那样的人物,可那也仅仅是少见的个例,值得肯定,但与大多数人关系不大。既然与主流的现实无关,也就谈不上有多大的反映现实,批判现实的积极作用。
        导演想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导演在塑造主角小花时,手法值得商榷。导演的思路是,什么样的行为看上去在道德上最完美,就让小花采取什么行为。我觉得这种做法其实既不尊重人物,也不尊重道德。导演的手法,将小花贬低为没有血肉,只有空洞概念的行尸走肉,也将道德矮化为僵硬的行为守则。目的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正确,出发点也不能作为低质量的借口。像鸵鸟一样,回避现实中的主要矛盾,编造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人物形象,其作用仅仅在于在两小时内为观众提供虚假而廉价的精神慰藉,这样的做法不但无用,而且显得可恶。当然,《暖春》并不是一点作用没有,至少它宣扬了真善美的观念,可是真善美的观念还需要导演用这样的方式来宣扬么?难道真善美的观念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应该拥有的吗?就像小小猪所说:“当时可能哭得稀里哗啦的,可看完之后呢,各自回家,洗脸洗脚上床,然后第二天起来该干什么干什么”,这种电影的作用实在太渺小了。我想,既然回复我的网友经历过的生活比我更加艰苦,那么你们也应该比我更加坚强和自立,因此应该比我更加不需要这种”精神鸦片“来安慰自己,你说呢?
        创作者不能总是以善意的出发点为理由,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是职业道德问题。中国观众有权利欣赏到更加有现实意义的文艺作品,但是当这样的作品真的摆在你的面前,你又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理智去欣赏呢?

    -----------------------------------以下为原文

          今天看了看豆瓣上《暖春》的页面,本来是想看大家拍砖能不能拍出点花样来,没想到大出所料——虽然早已知道《暖春》“超级催泪弹”的美名,但还是没料到豆瓣上的评价会如此悬殊,给出两星、一星评价的竟然只有5%。倒是有几个可怜的拍砖人,不过都被其他人的砖头淹没了。这些砖头用力很猛,大概表达了两点意思:
        一,《暖春》大大地好,说不好的,不许继续污辱中国人。按照网络上流行的“是XX人就顶”的句式,我们可以把这个中心思想表达为“是人就该给好评”。
        二,给差评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学院派”,都是在“审视主角表演是否到位,编剧剧情结构是否新颖”,盲目关注“技术性的层面”,所以“现代人的心灵都麻木了”(眼看“装逼”二字就要脱口而出,之所以没有出,是因为他们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确实太煽了)。
        看完贴,我很惆怅,因为电影我是一年以前看的,当时没好意思说,时隔一年,我无意间点开一个网页想找点乐子,却一不小心沦为5%,这哪里是“学院派”,这简直就是“右派”,在中国,站错队伍可是很危险的。可是我很委屈,因为我相信,给差评的人基本上不会有“学院派”(能跟“学院派”扯上点关系的,估计也就乌兰塔娜了),而且,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些伪“学院派”里自认为“站在学院派角度”的也应该很少,大家都是普通影迷罢了。那么,为什么我们这群倒霉蛋还要自不量力,争先恐后地从“技术角度”来批评这样一部好电影呢?
        我们想象一个场景,有一个村,村民都喜欢吃臭豆腐,可是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卖假药的,他的豆腐不臭,招揽不了顾客,于是就想了个损招,他把豆腐干放大便里抹一抹再卖。村民们也不是第一次吃臭豆腐了,所以都很鄙视他。但是这时候忽然来了一群人,围着假药摊大吃特吃,一边吃还一遍大声疾呼:“这个确实很臭啊!为什么你们这么注重技术层面的东西?难道现代人的心灵都麻木了吗?”…
        哎,95%们别走,我马上就说人话。
        我的意思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相信形式是由内涵决定的,甚至形式本身就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很难想象,一部电影墨守成规,甚至还刻意地去追求各种俗套的煽情套路,将情节,人物,苦难都符号化,却能传递出鲜活的情感。其实,墨守成规也不是什么错误,好莱坞的那套规矩用了多少年了,可是每年不还是能呈现出很多好电影么?关键不在“墨守”,而在“规”上,中国影视剧的“规”恰好就是有问题的。当然,有问题不代表完全不可取,我也很怀疑自己看多了国产剧,因此感受不到《暖春》打动人的地方了——于是我查了查IMDB的打分,很遗憾,虽然不像我头脑一热打了一星,但老外们给出的评价仍然不及格——5.6分。不要说老外们没有生活,苦难都是一样的,我们把长安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候,他们还都是土鳖呢!
        乌兰塔娜是国产影视剧俗套的集大成者,她把所有能想象的困境都集中在一副最脆弱的肩膀上,然后再让这个最脆弱的小姑娘以最大的坚韧、宽容和善良去包容所有的苦难,并天真地认为这样就制造了最大的善良——您不怕把南丁格尔比下去么?况且,我不想看最大的善良,我认为善良没有大小,只有真假。当一个导演考虑的是怎样骗出观众最多的眼泪,而不是怎样让影片最贴近大部分人的真实生活,那么她的电影体现出的只能是另一种功利主义和“善良恐怖主义”。为什么导演不能将镜头对准平淡但真实的生活?难道导演认为普通人的生活里就没有真善美可言?
        同时我还注意到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当贾樟柯拍出那些山西荒凉的农村时,国内有那么多人揭竿而起,声称贾樟柯是故意暴露中国落后一面给外国人看(张艺谋也遭遇过不少类似尴尬),可是当比小武更穷,更惨的小花出现时,这种评论怎么就消失了呢?是因为《暖春》没有参加国外电影节么?一个影评人,要多么地不爱学习,才能那么准,此次都走到恰当的对立面?
        这时候第三种板砖就该出现了——任你怎么说,反正这部电影给了我久违的感动就是了——我完全尊重您的情感,我认为您的情感是真挚的,可是,我认为这只说明《暖春》抛砖引玉了,因为中国太过缺乏描绘普通人市井生活的影像。至于《暖春》本身,那就是一块砖,现在,我就把它扔回导演那里去。
  2. 暖春,我今天才看,因为我今天才有那么多的空余时间去欣赏电影,才知道中国有如此的好电影。
       我出生于80初,读了20多年书,今年博士毕业,参加工作了,比较轻松,我是从沂蒙山区大山里走出来的,看看现在的自己,再看看暖春,让我感慨良多,你们所谓的“做作”,在我人生经历中太多了,90年代初,跟姐姐翻山越岭去十几里地外的学校读书……放学后跟姐姐捡碎玻璃,鸡粪,卖了买铅笔……用废试卷,针线自己缝制作业本……父亲给买双新鞋子,从春天放到夏天,再放到冬天,不舍得穿,就是为了过春节的时候,穿个新鞋子,即使穿上了,也是在大街上捡干净的地方走……苦日子经历的太多,想起来,有些凝噎,如果你们没有经历那生活,就闭上你们做作的嘴,不然你们会让现实中如此多的“做作”影响了你们高雅的胃口……就放到现在,贫困地区,朴实的民风,感人的亲情仍在上演,如果你们觉得不可思议,你们完全可以放弃蹲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享受网络的悠闲生活,去西部,去贫瘠的农村,体验一下这种“做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二十多年的生命,原来是“做作”的,
  3.    才开始看这部电影就想哭了,挺没出息的样子。

        看其它影评,不乏一些尽在用一些技术性的眼光去评价电影的拍摄技巧的,说什么做作、很假。也许他们比较专业,但评论一部电影,为什么就不能撇开那些技术性的层面而只去纯粹体味下电影中想表达的感情呢?

        这是一个落后的小山村的普通小人物的普通故事,没有大片的华丽、喧闹,却能发人深思。

        有些人哭,是因为他们认为小花儿和爷爷很苦。苦是真苦的,但在农村,这样的苦应该不少人都在经受着。我哭,是感动于人与人之间那种完全坦诚不带任何杂质的爱,像爷爷对小花,小花对爷爷,他们互相是完全倾情的心疼着对方,生死相依,互相扶持。还有那些村民的善良与朴实,他们虽然有着某些缺点,但他们内心那种人性的那种温暖却依然是强大的。

        小花拿着考了第一的成绩单对胖婶说:“我一考第一爷爷就笑,我最爱看爷爷笑了。”这样的孩子,能不招人疼么?

        那场爷爷为给小花赚学费在山上砍柳条遭遇到暴雨,小花冒着大雨去寻找爷爷,看爷爷倒在雨中,场景震天而撼地。病床前,小花儿趴在爷爷身上拼命哭喊着:“小花不能没有爷爷...”病床边的村民们都忍不住落泪...幸好,爷爷真的只是小睡了会儿^^

        一个善良的老人,为了两个孤儿,搭上了自己的一辈子。看过电影的还记得这个情节吗?从病倒的爷爷家回去的村长,村长动情的对媳妇说,“为什么同样吃着杂粮长大的人,且区别这么大呢?”然后他感叹:“这大字不识的一个老人,却真正做了一回人。”的确,这个老人,卑微普通,却是真正的男人,那种人性的光辉,强大了他在天地之间那个人字的形像。

        ....

       影片的情节很简单也很老套。但或许,最简单直接的感情,总是会给人更大的触动。希望某些“专业”人士看这部电影的目光不要那么挑剔,也希望同样因它哭泣过的人的心中的善良,不要以这种方式才能被激发出来。
     

        

        
  4.     记得以前看《暖春》,那时候这电影很热,很多人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一同学看了之后跟我说,这电影拍得真好,我都看哭了。至于我看的时候哭了没,我已经没印象了。但是,我说,这电影好吗?!她说,不好吗?那怎么这么多人都被感动了。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看完就一感觉,惨。真是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任何一个三观正确的人都会可怜那个小花,痛恨蛇蝎心肠的坏婶婶。单从电影本身来说,角色定位没错,好人饱受虐待,坏人耀武扬威。演员演技也没话说。台词,取景,镜头调控,剪辑都也没问题。可是究竟是哪里不对呢?原来导演一开始就不对,电影整个都不对。

        人人都知道电影是假的。甚至连记录片也是,角色们只不过是在导演的视角下的真实演出,你所看到的只是导演想让你看的。导演剪辑完影片之后抛掉的胶片,以及镜头之外的东西,并不与你看到的大屏幕完全一致,甚至有可能会相反。所以你要知道,电影和生活永远是两码事。

        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对着大屏幕大笑,流泪,担忧,紧张,惊恐,肾上腺素不停的分泌?因为电影一直在企图真实。

        就好像一个设计者对着一盆假的塑料花,在材料、造型、颜色、色泽上下足功夫,然后以恰到好处的华丽语言描绘它如何新鲜如何美艳。看者也许会感叹,但感叹的是,哟,真不错,做的跟真的似的。

        而一个聪明的设计者会怎么做呢。关于水仙的描述性语言统统不要,他只需要编一个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故事,但一定要巧妙,一定要独具匠心,再配合上带有一丝凋零感的花,你觉得看者还会再追究花的真假吗。

        重要的不是花的真假,而是你以什么样的构思和角度对待它,以突出它的意义所在。一部真正好的电影,是在若有若无中让观众思考,甚至是反思,审视。反思的是自我,审视的是现状,是社会。看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是电影本身要呈现给观众的,而导演真正的任务是要在电影结束之后让观众明白什么,感悟什么。这才是一部好电影的精髓所在。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好的电影的构思也即是如此。以无形变幻出有形,以小见大,这才能看出导演的功力。而我在看《暖春》就觉得好像在看《知音》杂志的影像版。。不是电影拍的烂,但真的不是好的电影。

        我一直很排斥主旋律的东西,觉得太过于脸谱化。这大概也是我不喜欢《暖春》的主要原因。但这并不影响我在某些时刻听到国歌奏起依然热泪盈眶,我从来都深爱这个国家。可是你不觉得,一个反问句远远要比一个陈述句要来得震撼吗?一个带有黑色幽默的讽刺远远比一句赞美更发人深省吗?

        就拿姜文的《鬼子来了》来说,你说它是抗战题材影片吗?不是。姜文没拍红军多么英勇神武不畏艰险把鬼子打跑了。在电影里,姜文把中国农民的小农意识和奴性刻画得入木三分,甚至令人胆战心惊。这种奴性可以说是中国农民身上与生俱来的,流传了几千年,只不过对象换成了日本鬼子。奴性的根源在于生存。他们不懂什么叫保家卫国,民族尊严,他们只想生存下去,于是把两个鬼子俘虏当命根子一样供着。我们不能说这是一种愚昧,这是本质上的善良。善良逐渐被逼退到底线,带来了灭顶之灾。但是底线一旦被打破,善良也会变成不可预知的反抗力量。这就是影片最后姜文的疯狂报复。
        其中还有很多细节,看似笑料,其实都包含了导演的隐喻。比如鬼子俘虏的武士道精神。比如出口都是文言文的村长。比如躺在床上都不能动却一直叫着要直接杀进去的姜文准岳父,却是电影里唯一知道要反抗的人。比如鬼子每天给村民孩子糖吃等等。看过让人不得不去思考。可惜,这样一部好电影却被和谐掉了。
        我始终认为,看这样一部电影得到的东西要比组织学生看一场《地道战》要多的多。

        类似的影片我觉得还有马俪文的《我叫刘跃进》,以一部电影就折射出了整个社会。他们出彩的关键就在于,他们故事说的好。

        也许有人就会觉得好的电影就得拍得有深度,得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就叫好电影。
        当然不是。有深度是指思想深刻,电影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明白。看不懂的还叫什么好电影,所有人都看不懂的电影就有些失败了,为了看不懂而看不懂的电影那更是装B电影。

        究竟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那得问观众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后到底带走了多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