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上帝的笔误 Los renglones torcidos de Dios(2022)

简介:

    Alice作为私家调查员伪装成偏执病人进入一家精神病医院来收集关于一个内部人员离奇死亡案件的证据。不过她在医院的“疗养”期间所遇到的事情超乎了想象,而她的理智告诉她这一切背后必有文章。一段完全陌生又充满激情的故事即将展现在她面前。本电影改编自Torcuato Luca de Tena同名小说。

演员:



影评:

  1. 1. 主要角色

    有钱女主:Alice,同时也是私家侦探

    女主老公:Heliodoro,吃软饭

    女主老公的医生:Donadio

    精神病院死亡男孩的父亲:Del Olmo医生

    精神病院院长:Alvar

    精神病院女医生:Castell,同情信任女主

    精神病院喜欢女主的男医生:Arellano

    精神病院双胞胎:Romulus和Remo

    2. 我所理解的剧情

    故事发生在80年代。女主Alice很有钱,同时还是个私家侦探,她的老公Heliodoro企图私吞财产,想要设局陷害女主。正好有家精神病院的患者在院中死亡,这件事情上了新闻,Alice也有关注到了此事,她的丈夫考虑到女主喜欢破解谜案的性格,便萌生一计。他雇用了自己的医生Donadio假扮死者的父亲Del Olmo医生接近女主,编造了一个故事引诱Alice相信死者并不是如新闻中所说为自杀,而是另有原因,真相就藏在精神病院中,并希望Alice以私家侦探的身份卧底进入院中调查死亡真相,同时还会安排医院的院长Alvar指导女主如何假装精神病好进入医院。

    和Alvar多次书信联系的女主信以为真,殊不知Alvar其实也和她老公串通好了。院长Alvar指导女主假装成偏执狂,这样就能更容易的进入医院。除此之外,Alice还需要丈夫的签字以及医生的证明信。于是Alice电话联系了自己丈夫的医生Donadio帮自己伪造了证明信,同时还把文件混在银行信件中骗丈夫签字,却浑然不知这一切都在丈夫的计划之内,更不知道是Donadio假扮成了死者的父亲。

    顺利进入医院的Alice开始着手调查真相,却差点被医院的侏儒强奸,幸好把Alice当成妈妈的双胞胎Romulus赶来一棒子打死了侏儒,Alice才获救。然而赶到现场的其他人发现昏迷的Alice和旁边被打死的侏儒,都以为是Alice杀了侏儒,因此把Alice绑在了床上。醒来后Alice见到了院长Alvar,私下里Alice袒露自己找到了一些线索,但还需要更多的调查,Alvar却表示完全不理解Alice在说什么,甚至表示Alice偏执幻想症更加严重了。愤怒的Alice情绪有些失控,被工作人员打了镇定剂。冷静下来的她在Alvar和另外几个医生面前说明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真相,但Alvar却表示这都是胡扯。

    私下里,Alvar和另外三名医生讨论Alice的情况。对Alice有好感的男医生Arellano以及同情Alice的女医生Castell认为可以向Donadio,Alice老公,以及Del Olmo求证,院长Alvar却表示去求证精神病人的说法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同时,他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Alice想要毒杀她的老公,一直在给他下毒,好让他慢性中毒而亡,但老公却发现了真相,找到了家里的毒药瓶,并向自己的医生Donadio求助,得知计谋败露的女主不能接受这一事实,逐渐精神失常,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并代入其中,好逃避真相。

    面对Alvar的故事,几位医生意见不一,于是众人打算联系上述三人以调查真相。先是联系了Alice老公,却毫无回音,后又写信寄给正在日内瓦开会的Donadio医生,也未收到回信。最后众人请来了Del Olmo本人,而Alice见到他后竟然表示不认识这个人(Alice当然不认识,因为她所知道的Del Olmo是Donadio假扮的),由此院长Alvar证明了Alice的说法是编造的,也证明她的精神疾病多么严重,并将她送入了深层病房中,甚至施加电击疗法。

    逐渐恢复意识的Alice百思不得其解,却在思索中逐渐回忆起了细节:Del Olmo医生一开始就是自己的丈夫介绍的,她自己并不认识;诱骗丈夫签字时,丈夫奇怪的表现,等等,这些让她醒悟过来自己所认识的Del Olmo是假的,是丈夫为了把自己送入精神病院的一枚棋子。她告诉男医生自己的推测,并请求他帮助自己调查银行账户,如果账户已经被洗劫一空,则证明了自己的猜想。同时女医生在听了Alice的推测后怀疑Alvar是这个阴谋的其中一环,着手调查院长办公室,竟然发现了Alvar收受贿赂的证据。而男医生找到警察希望他们帮助调查银行账户遭到了拒绝,而后去Alice家中调查发现家中已经被洗劫一空,Alice丈夫也不见踪影。

    与此同时,Alice打算飞越疯人院。她在医院纵火,怂恿病友们趁火打劫,她则在混乱中逃跑。没想到的是,侏儒的好基友为了报仇,趁机杀死了Romulus。Alice在逃跑路上遇到了验尸官,得知Romulus死亡的事情后,击昏验尸官并假扮其身份又重回疯人院。

    检查了尸体的Alice根据重物击打的痕迹推测出杀人者为侏儒的基友,在赶来的警察面前道出自己的推理,并在凶手身上找到了关键性证据。同时一直帮助Alice的男女医生也说出院长Alvar参与陷害女主的真相。Alvar百口莫辩,女医生表示要举行听证会,为了投票表决Alice精神是否正常,以及Alvar作为院长的去留。

    警察离开后,Alice找到看似是Romulus的兄弟Remo,这时候揭晓了原来死亡的是Remo,面前的其实是Romulus,那天晚上Romulus去找小女友时把Remo留在了自己的房间,惨剧发生,而自己却因此逃过一劫。

    听证会上,四位医生全都投票赞成释放Alice,而院长Alvar却表示目前的证据只能证明她的钱财被盗,并不能定论Alice是否涉嫌谋杀自己的丈夫,但自己愿意听从投票结果,辞去院长一职。

    就在离开会场前,Alvar在大家面前表示,那天Donadio医生未回信并不是什么阴谋,而是和自己的妻子度假去了,他今天已经将Donadio请来澄清事实。就在众人疑惑之际,Donadio医生走了进来,露出了真面目,而Alice并没有料到Donadio竟然就是假扮Del Olmo的人,此时此刻,证明她清白的最后一环已经断裂,Alice的眼中,满是恐惧,自证清白的信心彻底崩塌。

    The end

    3. 两条时间线

    电影采用双线叙事,第一条线为女主进入医院调查,第二条则为医院中的纵火死亡事件。

    两条时间线的线索起初比较模糊,后来逐渐清楚,最有力的暗示出现在Alice向怕水还身打火机的病友取证时,突然下大雨,病友倒在地上,而下一秒的画面中却跟没事人一样坐在椅子上回答Alvar问题。

    导演起初有意误导观众,让观众以为第二条线时间更靠前,解释医院死者死亡的前因后果,到后面才揭晓真相,其实死者是Remo,而非Alice调查的那个死者。第二条线在院长Alvar和警察的谈话处戛然而止,这里他们讨论到医院少了一个患者,就在刚刚终于找到了,并且用的代词是Her,此后这条线就一直没再出现,直到最后结尾才连上,聪明的观众在结束的这里应该就能猜到走丢的患者是Alice,这场大火也是她放的,这条时间线发生在第一条线之后,戛然而止的原因也是再进行下去就直接剧透了。

    4. 丈夫计谋的关键点

    第一个是年代。故事发生在80年代,那个时候新闻媒体很不发达,丈夫才有办法整出假报纸,而让Alice一直没能见到真正的Del Olmo。

    第二个是精神病人难以自证。除非有关键的证据证明清白,否则任何推测和怀疑都会被当成是脑子有病。

    第三个是Alice并未见过丈夫的医生Donadio本人。这算是计划最重要的一环。这件事能证明Alice所述为真的关键四个人,她丈夫,院长Alvar,Del Olmo和Donadio,都是一伙的,而她丈夫早已卷钱跑路查无此人,院长被贿赂,真正的Del Olmo压根不认识Alice,而Donadio却是假扮Del Olmo的人。Donadio的身份一直留到最后才出现,可以看作是丈夫留的最后一手,让Alice百口莫辩。

    5. 一些事实和依据

    首先,要认可电影客观角度的叙述都是真实的。

    事实1:

    电影开头,确实是Donadio(或者说假Del Olmo)护送Alice进医院的。以下对话也是真实的:

    Donadio:要我陪你进去吗?

    Alice:不了。他们会认出你的。

    如果Alice是因为谋杀丈夫未成发展出精神病,这段对话就显得非常费解,而丈夫也更没必要让Donadio医生送她去。

    事实2:

    院长收受了来自Alice老公的贿赂。

    因为已经有了女医生查到证据的镜头展示。所以丈夫一定买通了院长。如果Alice是真的发了精神病,何须此招?丈夫可以直接名正言顺的把Alice送进去,就完事了。何况手里还有妻子企图毒杀自己的证据,完全可以走正规途径获得Alice到财产,卷钱跑路的行为就显得没有必要。

    事实3:

    Alice进医院的Donadio署名信确实是她写的。

    Alice熟知Donadio医生署名信中的内容,而信封是密封的,说明信中内容确实是她写的,如果她真的有精神病,Danadio医生为何要配合她演这么一出?

    基于以上事实,我认为,Alice精神失常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6. 另一个争议的解释

    那就是Alice确实因为不能接受丈夫只是觊觎她的钱财而企图毒杀他,后因计划败露逐渐发展出精神分裂,Donadio医生一直负责照顾Alice,而Alice的侦探细胞渴望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她看到了电视里精神医院死者的新闻,逐渐将死者的父亲Del Olmo和Donadio重合为一个人,而Donadio深知Alice的精神疾病已经非常严重,所以配合Alice的演出,希望将其送入医院治疗,而丈夫则趁机买通了院长,付了很多钱,想让Alice永远呆在医院里,即并没有阴谋,而是临时想出了带钱跑路的计划。

    而Alice自己讲解的故事版本都是企图用现有的线索来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内心深处拒绝承认自己的精神疾病。

    这样的解释可以说得通上述的几个事实,但至于导演是否是这样的理解,就见仁见智了,又或许导演本意就是设计一个充满争议的结局让观众自己讨论。

  2. 浓厚的《禁闭岛》影子,所以本作最大的讨论点也就是女主Alice到底是不是精神病

    个人先抛下结论:在结尾审判前,我被电影带着,一度相信女主Alice是个正常人,是被贪财老公联合私人医生Donadio和无良院长Alvar诬陷;然而,如果这个结尾是导演有意为之不是故弄玄虚的话,基本坐实在结尾那个时间点,女主Alice是患有精神病的,不存在留白、模糊(类似禁闭岛那种双结论)。我用反证法简单表述下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

    剧情不做概述了,很好理解。我就单从电影的逻辑角度出发,假设女主Alice是正常人的话,那么这个结尾就是毫无意义且逻辑混乱的。因为女主Alice正常的话,那么站在女主Alice对立面且一伙的人有女主老公私人医生Donadio院长Alvar这3人。按照电影结尾前的叙事,是这3人合谋把女主Alice送进精神病院且想让Alice长期被关在里面,从而达到夺取女主Alice财产的目的。那么,结尾的逻辑混乱处有2点:

    1. 院长Alvar为什么主动弃票?如果是坏人,目的是让女主Alice被误诊为精神病被长期关在院里,那么不弃票直接无脑投“否”即可达成目的,想辞职辞职,完全不影响投否决票,因为放女主Alice出来是个更大的威胁。弃票动作实在不符合电影中的逻辑,也不符合现实逻辑。

    2. 院长Alvar为什么在投票结束后才把同为一伙的私人医生Donadio出面和女主Alice对跳?这个画面的逻辑怪异之处比院长Alvar弃票更严重。因为私人医生Donadio在电影中本就无人能联系上,已经可以说是逍遥法外了,回来干什么?和女主Alice对跳有任何意义吗?甚至是在投票结束后,女主Alice可以出院的情况下对跳,是来送人头的吗?

    鉴于以上2点怎么都无法自圆其说,所以我尝试从另一个结论(女主Alice有精神病)来看结尾,发现逻辑能够自恰。还是结尾那2个点

    1. 院长Alvar为什么主动弃票?院长Alvar认为其他医生都被女主Alice蒙骗了,院长Alvar的确是有些自傲的,他一直坚定自己没看错Alice是精神病,但是其他医生不相信自己,警长也站在了女主Alice这边。一个人坚持投否决也会招来非议质疑,而且辞职是大势所趋无法避免了,所以他发自内心地在结尾说“我厌恶你们所有人”,以及“我很高兴不用承担责任”。院长Alvar的主动弃票是带有嘲讽其他人的意味在里面的,意思是你们不信我,我也懒得和你们对抗,强行投反对票,反正要辞职了,那么女主Alice如果真的有病却被放出去,那是你们的责任,和我无关!

    2. 院长Alvar为什么在投票结束后才把同为一伙的私人医生Donadio出面和女主Alice对跳?接着上一个点,还是嘲讽!院长Alvar的辞职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本可以在投票前把Donadio带进来,告诉其他医生,Donadio没有合谋,他就是个正常的私人医生,现在回来作证了。但是他偏不,他希望还是有其他医生能主动醒悟。可惜其他4人全部投了“是”,所以院长Alva决定r在结果确定后才公布Donadio,告诉其他医生,你们都错了!但是“我很高兴不用承担责任”,院长Alvar这句台词说的就是这个,不用承担错误地让精神病人出院的决定

    结尾逻辑理顺后,那么有1个点需要注意,也是导演的误导,就是如果Alice真的是精神病,那么其实有3拨不同阵营的人。因为对于Alice是正常人的论点来,阵营就2个(象人和侏儒排除,这条线完全独立),帮助女主阵营:Alice、其他医生和病人以及警长等人;谋害女主阵营:Alice老公,私人医生Donadio和院长Alvar。但是如果Alice是精神病,那么阵营有3个,帮助女主阵营:其他医生、病人和警长;谋害女主阵营:女主老公;中立:院长Alvar和私人医生Donadio

    结尾的反转一个是女主是否有病的反转,另一个其实就是主要人物立场的反转,即前面2个多小时一直以为院长Alvar和私人医生Donadi是和女主老公一个阵营谋财,和其他想帮助女主Alice的医生是对立面。但其实只是纯粹中立,院长Alvar收到了20倍普通收留病人的钱,但“光明正大走公账”,从女主Alice正常的论点来看,可以说是在撒谎,但反过来,如果事实就是这样,也是非常合理的。

    在结尾前,其实2个论点(女主Alice有无病)都能自圆其说,但是结尾的弃票和Donadio作证,让女主Alice是正常人的论点显得逻辑混乱(上面提到的2点,我认为无法解释且必须要有符合逻辑的解释才合理);但是女主Alice是精神病,逻辑依旧合理。

    PS:最后吐槽下,这里没说恐水症病人、双胞胎、象人和侏儒这条线是因为这条线纯粹的工具人线,双胞胎为了电影前期混淆观众关于插叙蒙太奇的时间判断,恐水症男就是纯好人帮忙的设定,象人和侏儒可称之为故弄玄虚,纯粹为了让剧情在中期有起伏,多点边角料。

    总结:主要悬念的铺垫略长,花了大笔墨让观众认为女主Alice真的是正常人,结尾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意味过浓,完全没法比《禁闭岛》。支线工具人属性过浓,警长、其他病人等纯粹剧情需要出现下。

    实际故事线可能就是:女主Alice是个私家侦探,她吃软饭的丈夫贪财,因一些电影中没描述的原因,女主Alice得了精神病,可能和下毒有关。私人医生Donadio诊断Alice患病,需要去精神病院,Alice憨憨丈夫将计就计,想贿赂院长Alvar长期关住Alice。不料院长Alvar走公账,没理Alice丈夫,一心就是治病人,临床诊断Alice的确患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但是Alice的表现让其他人都认为Alice的确是被非法绑架到精神病院的,最后投票认为Alice健康出院。院长Alvar觉得你们都是憨批,众人皆醉我独醒,做什么都没用,辞职前主动弃票,不承担任何责任,最后把真相关键人物Donadio叫出来,真相大白。

  3. (by ,原载于)

    《看不见的客人》一战成名后,获封西班牙「悬疑大师」的奥里奥尔·保罗成为国内观众又一位严阵以待的「假想敌」。在这几年一盘又一盘的迷局里,观众总爱跟看不见的导演对战,找蛛丝马迹,找漏洞,找胜算。

    找多了,就成了智力游戏。尤其是新作《上帝的笔误》,情感比例被压缩,就更像一出心智的较量。到头来,也没有多少人要兴叹所剩无几的感情元素,只想争辩故事最基本也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即女主爱丽丝究竟有没有精神疾病。

    毕竟这次要讲的故事,是身为侦探的她,在得到精神病院院长萨姆埃尔(所有译名依从原著)支持后,假装患者阿莉霞入院,进而调查院里一位年轻人离奇自杀的案件。但随着时间推移,事情愈发蹊跷,观众也会持续修正对所见所闻的判断,特别是会反复质疑关键的女主,究竟能否承担故事的正确性。

    网上不乏争论,都要从各种似是而非的证据里,寻出唯一的定论,一如爱丽丝在不断开眼的奇境里,说服自己,也试图说服别人。这里存在一个判断与导向的共生关系,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而观众在电影开头,即女主踏进精神病院的同一时间,就几乎毫不犹豫地跟这个藏有秘辛却尽显脆弱的正气人物,产生足以代入主观视角的情感勾连,尤其是当她如同阶下囚一样接受耻辱的身体检查过后。

    由此,一切自然而然地以她为转移,不知不觉就吊高了买定离手的「风险」。

    这是导演玩的把戏,即通过两条时间线的并置、人物关系的误导、刻板印象的借用、对不合理论调的合理化粉饰等等手段,把看似笃定的东西,逐一瓦解,直至观众恍然察觉,自己早已陷于两难,代入女主视角原来是个错觉,站到病院医生与其他患者背后,通过审视她,来换取精神安慰才是真实。

    电影并不存在一个开放性结局。爱丽丝诚然具有侦探本事,但这不妨碍她同时患有精神疾病的事实。而电影在最终结局揭开之前,有过一些暗示,除了回忆过往时的分身镜头,最明显的就是她重新拿回私人物品时照镜子,镜面是经典的分裂状态,进一步指向她等同的精神境况。

    从这里回看电影开局,介绍她入院的医生所下的定论,已经提前透露答案,「她非常擅长撒谎,即使谎言与前言自相矛盾……不要低估她,她的智慧很容易让天真的人,包括没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上当受骗。」

    只是谁都不相信事情会是如此简单,而这类电影有趣的地方,正是这种堂而皇之的「诚实」。

    豆瓣7.3分的评价,放在保罗创作序列里并不算高,毕竟不少人对标的是8.9分的《禁闭岛》。我本也觉得悬疑过后,空落落的情绪无从打捞,差了一味。

    《禁闭岛》

    但对比1983年墨西哥导演图里奥·德米切利的同名电影(以下简称1983版),则能够感受到保罗的改编,好了太多。起码,它不再是一个玛丽苏的故事。

    1983版情感重于悬疑,善良、聪慧而勇敢的阿莉霞被各种男人、男孩甚至女人所爱,不知不觉间,全员围绕她形成相同立场,这立场可以把真相推到边缘,只让人关注,究竟她会选择哪个男人。电影最后,也确实截断在她找到所爱之人的嫣然一笑上。

    这很有八十年代那种古朴的热烈,寻爱实际上也是对自由的追逐,阿莉霞作为真善美的化身,更是要起到感化与提振的作用。

    1983版

    素来对人物倾注浓情的保罗,这次一反常态,也在最大程度上反了1983版的模式与旨意。

    最浅层的做法,是调高主要角色的年龄,特别是女主与几个爱慕对象,都褪掉了青春气色,不会在异性相吸里表现出过多心血来潮的稚气。像是医生塞萨尔,听从女主建议去换眼镜,1983版是迅速改变了形象,但保罗版是等到最后,以此做那心意相通的暗示,沉稳得来,合情合理。

    在《看不见的客人》里扮演男主出轨对象的巴巴拉·莱涅,这次担纲主演。她比1983版女主多了些妩媚与神秘,角色塑造也就不再拘泥于绝对正确甚至天真无邪,多了遐想乃至怀疑空间。

    有这样的基础,1983版才能更贴合西班牙作家卢卡·德代纳的同名原著,即被称为「上帝的笔误」的病友们,在力图「纠正」错误的同时,也在展现本身的合理乃至必要。

    女医生蒙塞拉跟阿莉霞说,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这当中藏有作者深入病院考察并建立悲悯投射的经历,所以当阿莉霞被认定有病之后,蒙塞拉才会说出相当重要的一句,「你要是没疯,你就逃。」

    阿莉霞出逃后被遣送回来是后话,更有意思的是,最终病院的风气变好了,陪伴蒙塞拉一同离开的阿莉霞念着丈夫偷情,无法面对,决心重返多少有点避世天堂属性的病院,去跟相互萌生爱意的医生待在一起。

    1983版

    此前对上帝留下「笔误」到底有何意义的探讨,在这里就有了正话反说的烘托。而保罗要做的,就是打破如今看来稍显廉价的绝对纯美,实现更胜一筹。

    而他所使用的,还是「反转」这一招牌动作。

    就从国内观众最为熟悉的电影《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和电视剧《无罪之最》看起,每一部都在疯狂反转,甚至都要盖棺定论了,最后一分钟也能实现颠覆。《无罪之最》用得明显,《上帝的笔误》更是火速定格反转,以开放式假象引发封闭式讨论。

    《无罪之最》

    这就涉及一招「断情」,尤其是跟1983版相比。后者在反复积累人际情感,最终要以爱情来对抗外在偏见的冰冷。前者则要连所谓美好的情感,都要一一颠覆。

    女主在院内的侦查,得到了医生与病患的许多帮助。最有代表性的是在1983版诉过衷情的病友伊格纳西奥,在新版里体现得更多的是仗义,尤其是女主形象发生嬗变,成了某种自由的而且能予人自由的化身,因此他的援助,超越了凡俗男女的恋爱需索,带有一种正道的、反叛的精神。

    当他后来跟其他人一起目送女主正名的时候,温馨中带有一丝激昂和感伤的配乐,几乎要把故事高潮敲定为全篇华彩,叫人联想到《飞越疯人院》或《死亡诗社》这类电影。

    然后保罗趁他们以及观众沉迷于公道的再次胜利时,通过击溃女主正常人的身份,质疑真情的百分比以及公道的可能性。

    这时候回想电影开头医生对她的判断,擅长撒谎,操纵人心,就会在恍然大悟时重新审视兴许跟伊格纳西奥他们一样错付的情感,最起码,不存在1983版那种纯净的爱。

    原著有这么一段话,「精神分裂症对现实的歪曲完全是随意的,令人费解的和纯粹荒谬的,而妄想狂症则恰恰相反,它对现实的改变往往符合逻辑,构成一个和谐的、完美的有机整体,这类病人的天资越高,其虚构的内容就越是无懈可击。」

    电影未必要一板一眼遵从原作,不过这次倒是在最大谜团上达成一致,而且,这部电影在本质上,也是一直要打造无懈可击的虚构内容。

    以此为重点的处理,也是他对自己的极大反转。

    往常保罗最好的作品,未必是最难猜的,但一定有浓厚的情感在驱动,令人着迷。《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无罪之最》最为出彩的,分别是亲情、爱情和友情。这些感人至深的情所牵动的反转再反转,才更能浓缩地模拟现实冲撞,最终带来情绪共振后的升华。

    《看不见的客人》

    《上帝的笔误》不乏情感表达,而且三者兼备。剧情推进一方面是各种情感交错累积所体现的善意与正义,正如1983版,另一方面则是对所有情感在内核层面的背叛,以此获取最强烈的情感冲击。

    这里涉及对角色情感的剥削,以及对观众情感的玩弄,一反导演的温情脉脉甚至情深义重。但当电影更像一个缜密的道具盒,隔断过往作品的影子甚或是积累,保罗铤而走险的处理,才让他终于在这些年相似气息的创作中,找到了巨大的突破口。

    这样的设定,未必是对人性的沮丧,甚至绝望,而是调侃,是讽刺,是要让所有人在眼见未必为实的自我怀疑中,嘲弄真实性与正义性的绝对。毕竟傲慢而冰冷的院长萨姆埃尔作为情感靶心,竟然打破刻板约定,成为全场唯一清醒的高光人物,如此「西方」的设定,就起码是我们穷尽脑力也不敢、不愿想象的虚拟现实。

    说到底,当频密的反转造成一种为反转而反转的感官负荷后,保罗这最后一变,确实有遏止电影变成冰冷解谜机器的功效,尽管需要不怀好意地踩踏一遍此前精心修剪的花园。

    但这样的招式,宜精不宜多,观众在信赖希冀的前提下受骗,得了些提防心态,摆在保罗面前的,就是难以跃过的更高门槛,如何突围不仅成了之后的看点,也成了他创作生涯的拐点。

  4. ------------------------------------------------------剧透预警-------------------------------------------

    女主记忆中和雇主见面的舞会里,跳舞的宾客很多都是精神病院的病人。

    第一次闪回

    最好认的是左侧的白发大爷

    第二次闪回

    女主身后的扇子女士

    还有这个左数第三位黄绿色礼服的,但找不到在精神病院里一闪而过的镜头了,有机会补上。

    还有好几个改了妆发,不太好认。

    可见此场景是女主进了精神病院之后幻想出来的,或者是女主的大脑自行抓取素材,加工之后来说服她自己的。

    所以女主的确是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