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痴男怨女 A Good Woman(2004)

痴男怨女 A Good Woman(2004)

又名: 美丽诱惑 / 良家妇女 / 好男好女 / 一个好女人 / 温夫人的扇子 / 迷失女人心

导演: 麦克·巴克

编剧: 奥斯卡·王尔德 Howard Himelstein

主演: 海伦·亨特 斯嘉丽·约翰逊 米莱娜·伍柯迪克 斯蒂芬·坎贝尔·莫尔 马克·坎巴斯 罗杰·汉蒙德 约翰·斯坦丁 汤姆·威尔金森 Giorgia Massetti 黛安娜·哈卡索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意大利 西班牙 卢森堡 美国

上映日期: 2004-09-15

片长: 93 分钟 IMDb: tt0379306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根据王尔德的戏剧《温夫人的扇子》改编而成。

演员:



影评:

  1. 歌尽英伦扇底风

    ——评英国《痴男怨女》

                                             文/卡帕的镜头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当小晏晏几道提笔写下那阙风情无限的小词时,一定没有想到后来会有一个叫王尔德的人伦敦迷蒙的天空下用另一把扇子演绎了另一段人间悲喜。而王尔德也肯定没有猜到,时至今日这部喜剧被后人改头换面开始了它的中国之旅。这,也使三月的“电影多国联军”的头顶上多飘扬了一张米字旗。

       

       外边美丽高贵的艾林夫人可比你想象的更复杂,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有的女人,她们走到哪儿,幸福就跟到哪儿;而有的女人,只有当她们离开时,才会有幸福。我两样都做。丈夫们乐意看到我来,而妻子们却希望我走。”1930年的经济危机让这朵已然不年轻的交际花黯然来到意大利寻找她“新的支票”。在某个风光优美的小岛上,女人们对她有了本能的高度警惕。从小没有父母的受着严格清教徒伦理熏陶的、准“淑女”梅格·温德梅尔夫人则发现艾林夫人和自己丈夫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暧昧关系。对丈夫的失望之余,一个花花公子对她展开的猛烈追求终于让她开始滑下道德的深渊……

    爱情到底是在触手可及的身边,还是在寄托着无限未知的将来?生为一个女人,她的幸福,到底是安稳的做一个淑女,凭借自己的隐忍维持一个徒有其表的幸福家庭;还是应该做一个荡妇肆无忌惮地一样追求自己的欢乐?

    TO BE OR NOT TO BE ?

    这也许不仅仅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王尔德是那个时代的前卫人物,“出柜”的大胆让他在保守的雾都伦敦受够了非议,而gay的身份让他对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争斗看得比任何人更清楚。他的爱,让他写出了《快乐王子》这般悲伤而又柔软的童话,让全世界都为他留下最清澈明亮的眼泪。他对这个世界的嘲弄则全部倾注在戏剧的人物背后,他的期待、他的仇恨、他所有的犀利和巧智都变成那些时而尖酸、时而悲悯、时而让人捧腹,时而让人羞赧的言辞,在嘲弄所有人之后,还让他们为自己的愚蠢捧腹。

       “你想想看,如果你很穷的话,她还会正眼瞧你吗?”

       “你想想看,如果她很丑的话,我会正眼瞧她吗?”

       “一种是你想要却无所得,另一种是你得到了你想要的。第二种比第一种更加糟,第二种是真正的悲剧。”

        “一个男人可以和任何女人过得幸福,只要他不爱上她就行了。”

       “男女之间永远不可能相互理解,原因是他们都化太多的心思相互欺骗了。”

    这些话,让现代中国人读起来,是那样的熟悉,就像看到朱德庸或者张小娴躲在背后促狭而狡黠地对你微笑。

     

       大概是为了弥补观众对工业时期的英国的不熟悉,导演迈克·巴克来了一个常见的乾坤大挪移:让地中海炽烈的海风吹走了伦敦上流社会的阴霾,大海、小岛、游轮的旖旎风景让人沉迷;而一句话里可能包含三个陷阱、两个意思、意味深长得让人费解的英国人也变成了豪放热情得多的美国人。可是对爱情、对人性、对我们平凡生活中那些令人头疼的误解、摩擦、艳遇、嫉妒等等“小烦恼”的演绎才是片子真正的看点。看完之后,也许你会想起多年前张爱玲的那句名言:“生活是一裘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我们往往不知道是那裘袍子妆点了生命,还是那些蚤子构成了无奈又可爱的生活。听着明快的结尾曲,看着都获得幸福的梅格、艾林欢笑的脸,那一声叹息也变得悄不可闻了。

    的确,我们都不过是这个偌大凡世里普通的男男女女,每一个欲望折射出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期待、每一次冒险都隐藏着一颗心的盼望。是欲望让我们真实,也是欲望,让我们苦恼。纵然幸福像假象、即便我们会如西西弗斯一般为大石所累,但只要山顶有一个名叫“幸福”的东西,便永远都会有人奋不顾身地扑向那里。

     

        话说回来,《痴男怨女》即便将人物换成了美国人,但是骨子里还是英国人的调调,他们的对话、他们的行事风格总有浓重的英伦风格,让人不自觉想起《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感情》、《大卫·科波菲尔》里面那些或滑稽、或真诚、或善良、或睿智的人。就连最后那个规矩、温情、滑稽的大团圆结局,都在昭示着王尔德身上抹不去的英国人根性——这,毕竟是一部地道的英国电影,不管它穿了哪一国的外衣。

        其实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很多时候,是一件吃力而未必讨巧的事情。改得好的,也许就成了锦上添花,名留汗青的大作。《肖申克的救赎》、《蜘蛛巢城》、《乱世佳人》等等,不是脱胎自畅销书籍、就是借着一流文学作品的骨头覆盖上一身新的皮肉,焕发出炫目的光彩。

        而如果对那些本来就甚有文名的作品一个修改不慎,就更容易毁掉了导演的一世英明。毕竟《黄金甲》不是改编之作中最失败的作品,不是?

       所以说,有了一个高明的编剧,更需要一个高素质的导演在背后执掌天下。因为倘若一个掌控不力,瑕疵就会被更加倍的放大。海伦·亨特和斯嘉丽·约翰逊在这部戏中的表现不可谓不卖力。但整个故事的前紧后松使得叙事节奏在后期走低,人物转变的僵硬和情节的进展突兀都成了这部片子不可忽视的硬伤。做为戏剧本身非常强调情节、人物和矛盾冲突的。只可惜在导演一个半小时的诠释后,这片子到后来居然有了向注水牛肉发展的倾向。

       至于表演,海伦·亨特的艾林夫人确是风情万种,而又独立自主,大概这就是所谓成熟女人的风韵吧?进退有度,永远从容不迫的姿态让她的一个眼风,一个微笑,都带着一种坏女人危险的魅力。哦,请不要将她和邦德身边围绕地那些危险女郎相比,请把她想象成你身边的那些成熟而又智慧、魅力又有分寸的女人吧,扪心自问一下,这样的女子的魅力,你又是否能抗拒得了呢?

       相比之下,斯嘉丽的表演就显得不过不失而已。这个样貌在好莱坞实在算不得绝顶的女孩子有着她独到的气质和眼光,独立电影和伍迪·艾伦对她都青眼有加。《迷失东京》、《黑色大丽花》等片子就能看出这个十岁开始就在好莱坞打滚的姑娘对本子又怎样独特而敏感的直觉。这次接拍名著改编的片子,看得出她的卖力,却不知为何没有让观众的期待有更大的回报。

     

       而让人犯嘀咕的是,译者为什么会用《痴男怨女》,这种典型缠绵琼瑶派的译名来包装这部讲述家庭伦理的片子呢?早年余光中翻译的《温夫人的扇子》和洪深当年改编戏剧时用的《少奶奶的扇子》,在我看来都更切合片子的内涵。当然,如果这名字招来更多内心柔软的女性朋友的青眼,从而步进影院的话,也算是译者的匠心独运了。
  2.        风流香艳的艾琳夫人离开美国,来到意大利一临海的小镇上,寻找下一位猎物,这是她的生活,无可厚非。艾琳夫人很快在小镇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特别是她和罗伯特先生的关系,扑朔迷离。

        在歌剧院里,图普先生对艾琳一见倾心,他对她说:不要介意她们怎么评价你。他坦率地承认:我离过两次婚。。。每种经历都有价值,无论你婚姻怎样,都是一种经历。艾琳夫人道:人们称之为经历的东西,通常意味着错误。艾琳感觉到一众人正在肆无忌惮地议论她,她要求图普陪她走出这不透气的歌剧院,图普欣然应允。

        夜色中,艾琳的灰色晚礼服和黑色闪亮披肩极为相衬。优美的路灯后面是海蓝色的夜。图普高大略胖的身躯倒是护花使者的派头。两人的背影渐行渐远,俨然像是一对喃喃细语的恋人。

        在艾琳夫人的房间,图普端上他亲手烹饪的三文治,并向艾琳表白。图普道:我有很多兴致所致的浪漫,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而艾琳却道出自己对婚姻的看法:房间太小,不能转身,不能呼吸,不得不逃出去。。。

        图普欲吻艾琳,艾琳却推辞道:我讨厌烟草的味道。图普立刻熄灭烟头,宣布从此刻起开始戒烟。他将烟盒塞给艾琳,拎着外套离开。黑暗中,艾琳抽出一支烟,熟练地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她将目光移向图普先生离开的方向,若有所思。

        图普不顾罗伯特的劝阻,依然带着艾琳出席梅格(罗伯特的妻子。艾琳的女儿,但梅格自己并不知情)的生日宴会。宴会中,图普将戒指戴在了艾琳的手上,一旁图普的老友们打着赌,并不看好这段感情。图普幽默地对艾琳说:如果下周二我打球意外死亡了,那你就可以继承一大笔遗产。

        在约翰先生的游艇上,艾琳对准备出轨的梅格道出了经典的一句话:无怨无悔是需要历练的。为了保护梅格,艾琳挺身而出,使得大家误会她与约翰有染。艾琳退回图普的婚戒,图普极度尴尬和难堪,但仍自嘲地对老友说:你赢了五十磅(指老友们为他婚事打赌之事)。而罗伯特起初以为是自己的妻子与约翰约会,不由分说地给了约翰一记老拳。

        艾琳为了保留梅格心目中那个完美母亲的形像,并未与梅格相认。她坐上飞机,准备离开。忽然发现了梅格的扇子,而一旁用报纸遮住脸的图普现身,原来梅格告诉了他一切。图普依然深情道:这架飞机要飞到哪儿,到了你会嫁给我吗?艾琳说:我不知道,男人应该娶一个配得上他的女人。图普笑道:我曾经也是个很坏很坏的坏男人。两人相视而笑,图普伸出手,握住艾琳的手。

        飞机飞上蓝天,飞向幸福的彼岸。看到这里我开心地鼓掌。

        年轻时,应该会喜欢富有英俊的罗伯特,他帅气逼人,深爱着妻子,虽偶有犯错,但迷途知返,未铸成大错。而如今,我却更欣赏豁达宽容的图普,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过去,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图普坦然率真,爱他所爱,真情流露。兴致所至的浪漫,虽常犯错,但仍是他幸福的源泉。宽容理解执着,使得他终抱美人归。

        图普认为他曾是个坏男人,但在我眼里,他是位好男人。

     

     
  3.        原著作者王尔德老师爱美懂美。这部片子里主角是个交际花。这个词汇总给人一种艳丽轻佻之感,结果挑了演技派海伦亨特来演。乍一看是在不好想象,因为对此女的印象一直是知性大方,轮廓外貌绝不是艳丽那挂的。但谁能料到呢?知性意味着聪慧,大方则能体现气度。本片中,复古妆容和衣着使海伦硬朗的的面部轮廓被局部弱化了,只充分突出红唇明眸,面部显得对称立体。线条流畅的背部曲线,举手投足落落大方。只是神情动作微调,即成就了一点矫揉造作都没有的美艳。跟海伦对比,那些靠刻意凶猛的眼神和死收下巴拼命挺胸的动作拗出来的,实在上不了台面。那些根本就不是美好吧!美是要让人看了舒服的,不是要人看了吓掉小命的!本片中摄影师也是把斯嘉丽拍得各种鲜嫩美艳,但海伦与斯嘉丽对比起来,真是一个靠神情细节、各种不动声色的心机,一个靠无敌青春。 所以,王尔德老师是在教育我们,所谓美丽与诱惑,关键是在态而不在貌么?如此说来,美可真是一门技术活啊,智商低了真hold不住。而且,王尔德老师还说,美能悦己悦人,而悦人本身亦是一种悦己!埃琳夫人的际遇就是明证。丑女人是不会让离婚两次的富有贵族男性再次陷入情网的,美丽的外表是让人有兴趣了解你美丽头脑的前提,这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然,这句话从王尔德老师的鹅毛笔下写来是那么有说服力又充满美感,与某些人教条式的快要喊破喉咙的大呼小叫感觉全然不同。
           照电影内容来看,王老师估计对于美丽又聪明的女性相当尊重,对于所谓的高贵身份则不太感冒,对于一夫一妻制也是尽情嘲讽。两位贵族太太一个长得让男性失去欲望,一个脑子转得快但唯恐天下不乱,而且缺乏真正的同情心。她们对于富有贵族的又要端着架子又要谄媚的态度,在埃琳夫人的金发、美背与回眸对比下多么可笑!这种设置实际上是很让人不快,凭什么把一个专业情妇写得风情万种,把贵族女性描写得尖酸刻薄?而且显得女性之间的关系非常可笑。其实,这正是体现了那个年代的特点,女性需要依附于男性存在,身份地位更是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因此,女性之间缺乏信任感,女性对于男性也缺乏信任感。这造成有身份地位的女性对与埃琳太太倍感威胁极力诋毁;对于贵族男性,则需要体现自身的地位已获得尊重,架子要端着;但依附的需要又使得她们不能不贴近男性,并防着任何一个埃琳夫人。这么着时间一长,对有些女性来说,自重、韵味与善意随着岁月流走了,除了刻薄什么也没剩下。可女性一刻薄就显得肤浅,一肤浅么。。。年长女性的美,不论是容颜还是气韵,都是以心性和智慧为底的,于是,就陪衬了。。哦不,就反衬了。
           王尔德老师可谓诲人不倦,除了美学授课之外还教学生做人之道。埃琳夫人作为交际花声名狼藉,但她有底线,给人留余地,也尽量让自己能体面退场,对于存有一分善意。神态从来端正,不嚼舌根。当然这与她不光彩的身份也大有关系,但确实是做人的智慧。我想她对于温德米尔夫人的维护,除了作为母亲的心之外,还有对于夫妻俩感情信任。而且,王尔德老师还借埃琳夫人之口表示,做人做事要先了解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能否承担事情的后果,不要意气用事而行差踏错,毁了自己一生。这是一条在今天依然无比正确的规则。
           片中小夫妻除了推动剧情没有其他作用,焦点全在埃琳夫人与贵族太太们贵族爷爷们花花公子们身上,全篇可谓金句处处。特别是几个老花花公子的对话,特别过瘾。在视觉方面,可惜我看的是土豆版啊!捶地!!不然意大利的景色,华服美妆该是多么养眼的享受啊!跪求本片高清版下载收藏!


    ps. 其实小夫妻中的丈夫还是有些喷饭之句的,被关在卧室门外那一番可怜兮兮的表白,实在是对埃琳夫人的垂直打击,意志力不强的话估计直接昏过去了。印第安人真是躺着也中枪啊!!
  4. 永远的王尔德
    去了电影院,发现一部中文名称叫做《痴男怨女》的影片,之前没看过任何宣传,完全不知道是什么路数。但是看见了海报上是大美女Scarlet Johansson,于是没什么迟疑就买了票。十点五十开演,电影院里没几个人,我们占了最佳位置,不知道会看到一部什么样的片子。
      电影一开始,一个女人背对镜头,一群妇人面对镜头。独坐的女人被服务员催着付款,妇人们都在议论独坐的女人,短短的不到两分钟里,这个独坐女人的身份就被交代得一清二楚。她是一个靠男人过活的女人,做各种男人的情妇,生活风流而奢侈。这两分钟里,节奏明快,话语流畅而风趣,有点儿王尔德的气质。
      两分钟过后,同样我们也得知这个女人所依靠的男人全部都抛弃了她,账户尽空。她也终于露出了脸,竟然是Helen Hunt,又一个我喜欢的女演员。这时,开始得意了,这部片子值。
      影片进行到15分钟的时候,我便百分之百肯定这是根据《温夫人的扇子》改编的电影了。王尔德的东西,是被拿来背的,那几句对白一上来就没什么好怀疑的了,除了王尔德,还有谁能如此机智又不造作?
      故事,我就不说了,建议大家读读原版《温夫人的扇子》,没有什么特别难的词,不绕口,却句句都过瘾。
      看着看着,我和我朋友都哭了。男人和女人,计划和意外,刻薄和宽容,相遇和错过,坚持和放弃,都在王尔德的的安排之下显得楚楚动人。王尔德,虽然看似有些自负,有些玩世不恭,有些不尊重女性,有些自暴自弃...这些都是外表吧,他也有一颗特别脆的心...
      这次的导演也很不错,拍得不花哨,很顺畅。几个演员的表演也都可圈可点,特别是Helen Hunt和扮演Lord Darlington的Stephen Campbell Moore,后者之前演的戏我都没看过,google 了一下,是一个英国演员,参演了多部舞台剧,电影三部。演得爆好,样子虽然不是特别抢眼,可是越看越喜欢。相信,如果是英文原版,一定是一口浓郁的伦敦口音,那种劲儿,特别给。
      上次去pere la-chaise公墓,参拜的也就是两个人:Jim Morrison和王尔德。都是不能复制,久久活在我们心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