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失踪宝贝 Gone Baby Gone(2007)

失踪宝贝 Gone Baby Gone(2007)

又名: 失踪人口 / 宝贝失踪了 / 失踪的宝贝

导演: 本·阿弗莱克

编剧: 本·阿弗莱克 亚伦·斯托卡德

主演: 卡西·阿弗莱克 米歇尔·莫纳汉 摩根·弗里曼 艾德·哈里斯 艾米·莱安

类型: 剧情 悬疑 惊悚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7-10-19

片长: 114 分钟 IMDb: tt0452623 豆瓣评分:7.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美国小镇上,四岁女童阿曼达突然失踪,她的姨妈和姨夫找到私家侦探Patrick Kenzie(Casey Affleck 饰),委托他调查外甥女失踪的事情。

演员:



影评:

  1. Helena: You are a godsend, Patrick. bye.
    Patrick: Is that Mirabelle?
    Amanda: Annabelle.

    女孩妈妈:你真是天赐之宝,Patrick, 拜.
    Patrick: 那是Mirabelle吧?
    Amanda: Annabelle.

      Patrick一直在一个道德困境中挣扎,最终,于两难之间他做了选择,这么做对不对,他不能确定,但对的部分总应该比错的部分多一点点吧,他也许这么想。(只可惜这种情况下对错标准是失效的)纠结如我,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无法做出选择。正因为我选不了,所以我也不能评判男主角的选择。(虽然我觉得把孩子留给老警长抚养对孩子更好,但对于男主角付出巨大代价坚持原则的行为也不能不佩服),直到。。。。。。
      直到这最后三句台词。毒贩妈妈当然是一如继往地失职,但这也不能证明Patrick是错的,也不能让Patrick肯定自己是错的。当Patrick一脸惆怅地倚在墙上,看着那对影响自己至深却实际上跟自己无甚干系的母女时,他是迷惘的,他也是渴望的,渴望找到证明自己做对了的证据,因为他十分怀疑这一点,也因为他的选择让太多人付出了过于沉重的代价。于是当Helena在离开前夸他为godsend(天赐之宝)时,他的心稍微好受了一些,必竟,他完成了当日对这个女人的承诺,带回了她的女儿,甚至给了她一个崭新的人生。于是,他严肃的表情略为缓和。
      他坐到沙发上,带着刚才那点滴的喜悦。也许因为被赞为godsend,他对旁边那个被他拯救的天使绽放了一个天使般的笑容(全片中男主最美也是最发自内心的的笑)同时,开始了一个随手捡来却曾是新闻焦点的话题--Amanda的娃娃。
      “那是Mirabelle吧?”
      Amanda用另人心碎的声音嫩生生的回答“Annabelle.”
      于是,男主的笑容凝固了,眼里面那种天使光辉转瞬即逝了。因为,他突然明白,那一批批前赴后继的人啦,那些纷至沓来的记者,那些盘踞不散的邻居,那些层层把守的警察,那些如此关切的全国观众(同样地点死了四个人时都没人在意呢)甚至包括男主自己,所有声称关注Amanda,声称为拯救她而努力的人,原来打从一开始,连挂在嘴上用来增强悲剧感和煽动性的那个娃娃的名字都是错的!
      他们真的是为她而来吗?他们最在乎的真的是她吗?他们是最爱她的人吗?
      最爱她的,真正为她的幸福不惜一切代价的人,一个离开了自己深爱的男友,一些进了牢房,一个丢了丈夫,搬出了那个区,没法再见到孩子,还有一个,死在了天台上,死时说着:I love children.(我爱孩子)。
      而这一切,竟都是男主千辛万苦的成果。
      你做的那个选择,是为了她还是为了自己能做对?真的,就像你从来不知道娃娃的名字一样,你从来都不了解Amanda,也没真正从她的角度考虑。你找到了一切的答案,却做了不该做的题目。你的逻辑貌似是对的,但就像你说的生活是操蛋的(life is a motherfucker),它不讲逻辑。做对真的比Amanda的幸福更重要么?那么多人不这么认为,尽管为此付出的代价如此之高。
      于是,他转过头来看电视,一动也不动了。

      这台词,强到挂!
  2. 本.阿弗莱克,在我眼中一直以来都属于总是红不起来的那类演员,但是也从来不会了无音讯,平淡的快达到平庸的演员事业显的很是尴尬,特别跟他如日中天的好友马特达蒙一比,你难免感叹这演员和演员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特别如今人们提起达蒙,再提起本兄,都难免语气一变,想必他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看过了《失踪的宝贝》之后,好了,阿弗莱克先生不用再受这些鸟气了,让不堪的演员经历见鬼去吧,现在他是备受期待的导演界新星。虽然不能说《失踪的宝贝》是经典之作,但是,我要说看了这部电影,我衷心希望阿弗莱克从此了断演员事业(说实话,他弟弟凯西演戏比他好),从此致力于导演事业,说不定哪天和弟弟分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演员奖项,也算一段佳话。

    当然,奥斯卡的那堆事情都只是猜测,我要说,《失踪的宝贝》是我喜欢的那类片子,有悬念、有演技、有思考、有余味。从故事上来讲,我得承认,我一直被阿弗莱克导演牵着鼻子走,故事一开始就是老美特别爱用的孩童失踪案,这类题材几乎是美国刑侦类电视剧必用,犯罪电影常用的招数,孩子们的可爱面庞加上一个或者几个变态杀手,很容易挑起人们的情绪。我一开始等着看的是一部悬疑片,看究竟又是哪个变态绑架了可爱的女孩阿曼达,故事的节奏开始加快,很快似乎真凶即将浮出水面,孩子即将得救,但是一场“意外”让故事一转,女孩似乎丧生深潭,追凶者陷入无尽的自责和痛苦。但是,很快局面一转,几个变态杀手被发现,同时又有孩子丧生,似乎他们就是真正的凶手,但是阿弗莱克再次一转,让疑点全部聚焦的警局人员身上,难道又是一个坏警察的故事,一阵紧张的交锋,似乎坏警察丧命,一切即将平息。

    但是,本片最大的转折发生了,也是这个转折让本片有了不同之处,原来没有真正的绑架,没有真正的残杀,没有真正的坏警察,而是一个受过丧女之痛的老警官和几个对孩子有深切的爱的同事对一个陌生女孩前途的拯救。片中一直追查事件的私家侦探帕特里克此时面对的是莫大的道德困境,是“揭发”老警官,让孩子回到一个自私的,但是此时焦躁痛苦的“魔鬼母亲”手里,还是忘记这一切,让她跟随爱她的“陌生人”成长。当我们的情感被本片带入到最后时,几乎大都会认为帕特里克应该让孩子跟随善良的老警官成长。但是,对于帕特里克来说,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处境,正如他所说,他不愿看到一个孩子在陌生的家庭成长,孩子应该回到母亲的怀抱,此时他也应该认识到孩子在老警官这里会得到更好的照顾,但是他仍有期待,期待阿曼达的母亲能经受了一场几乎成为现实的“丧女之痛”后能好转,能爱她的女儿。或许我们不能对帕特里克,一个年轻的带着对人生美好冀望的人过分苛责,虽然某种程度是他使得善良的人们入狱、被杀,自己与女友分手,而阿曼达的母亲没有悔改之意,可怜的女孩前途未卜。帕特里克与老警官最后的对话正是一种美好希望与残酷现实的对话,一方是一个年轻人,对生活、对人性都依然寄予希望;而另一方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老人,他洞察了人心的险恶,他对人性更清醒,或者说更绝望。最终,我们发现绝望的一方更洞悉了社会的真实,或许帕特里克在失落之余也不得不抛去理想主义的元素而残酷的成熟起来,或许他有天也会以过来人的口吻。对一个激情澎湃的年轻人说,“你不知道我曾经历过的”。

    善行是否一定导致善果,很不幸,我们常常发现不是这样的,比如一群激情澎湃的年轻人揭发了一个村子里的“罪恶工厂”,但是好的结果没有到来,工厂迁走,村民失业,他们面对“幼稚”的自责;比如一些善良的人要去找来媒体曝光一个花心的丈夫,但是结果是加速一个家庭的离散,但是妻子、丈夫、孩子都没有解脱之感。还有跟本片最类似的情况莫过于解救被拐卖的孩子了,一些年幼被拐的孩子两三年后被救出,他们刚刚适应新的环境,刚刚与很多情况下待他们很好的父母结下感情,却又不得不去适应已经陌生的亲身父母。所以尽管主流媒体通常有意的避开一些令人尴尬的场面,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买童的养父母们撕心裂肺的和同样满脸泪水的孩子分别,而孩子回到亲身父母怀中时的那种无助的眼神也令人神伤。可是,这又能如何?面对类似的场面,叫相关的干警们如何抉择,他们也不得不同帕特里克一样让孩子回到亲身父母的身边,至于今后孩子的发展只能随命运主宰。善行常常面临道德困境,过去有,今天有,将来还会有,我们不应因为一些行善者最初也不能预料的结局责难他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立场,我们还是呼唤善良的动机,更周全理性的行动,当然还有能将善行导向善果的社会环境和机制。

    《失踪的宝贝》对于我这样对阿弗莱克多少有些偏见的人来说,无疑是部欣喜的作品,让我看片子时,整个时间都沉入其中。同时,本还在展现导演才华之余,给了弟弟凯西一个展现演技的机会,加上《神枪手之死》,凯西在2007年的势头已经足够强劲,相信他会将其延续下去。最难忘的还是帕特里克那迷茫的神情,最后,当他与前途未卜的孩子并肩而坐时,影片也有些忧郁的结束,留下的是道德困境下人们的无助和努力,怕这样一部留有余味的电影,阿导确实有让人值得期待的前景。 欢迎关注公众号:关于电影两三事,ID:aboutfilms

  3. 我记得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里有一个不可妄称耶和华的故事,年迈的医生基于善心做出的决定,却终于将自己,乃至他人都带入进退两难的境界,不可反悔,竟像是上帝的戏谑,惩戒自以为是的众生,即使,这样的自以为是从根本上是因由善良的缘故。就如《Gone Baby Gone》中的Jack Doyle(摩根弗里曼饰),最后的新闻里是这样说的,“……曾经是正义的化身,改革的楷模的Jack Doyle今晚被捕……”,但即使如此,在Jack Doyle那淡然而坚定的目光里,我确信他从未为此而后悔过,当他戴上手铐转身望着Patrick时,不自然的到反是Patrick了。

    我一直在想Patrick如此坚决地要把Amanda送回其未必合格地母亲身边的原因,难道他不曾看到Amanda的舅舅Lionel在诉说妹妹Helene如何将Amanda丢在炙热的车厢里不顾时的眼泪吗,不曾想到为此而牺牲的Remy吗,不曾看到Amanda在Jack Doyle家里是如何的愉快,以及Jack Doyle对Amanda的怜爱吗,即使如此,还有女友恳切的甚至以分手相要的劝说,这些都还不够吗。我回想着Patrick与Jack Doyle的争论,“要是真的发生,我会向他们道歉,我会背负内疚活下去,但是不可能发生并且我不会做的是,就是向一个成年女人道歉,她会对我说,‘我小时候被绑架了,我的阿姨雇你来找我,你找到了,你找到我和一些陌生的家人一起,但你违背你的承诺,你把我留在那,为什么? 为什么你不带我回家?因为所有的饭菜 衣服和家庭旅行,都不重要。他们偷走我,这不是我的家,你知道的,你比我更清楚,却什么也没做’,或许那个成年女人会原谅我,但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但是,这个理由足够吗,我想Patrick本身也是犹豫的,在哪一刻他有否更加切身的从Amanda本身的利益去考虑呢,这终究是个疑问,更多的,我觉得在哪一刻,在那个他做出决定的转瞬间,他甚至都是不敢去直视Amanda的,命运驱使他此刻去决定另一个人的命运,然而不幸的是,他,Patrick,在那个冥冥的瞬间却做出了相悖于大多数善良的人们意愿的决定。在他想象那个女孩终于长大并向他来质问为什么没有把她带回家时,他有没有想象到被他带回家的女孩最终向其母亲一般的生活呢,吸毒、卖淫,甚至更为堕落,他有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个女人来对他的质问呢。他一定是想的到的,因为Jack Doyle就告诉了他。在哪一刻,在善良与原则的外衣下包裹着他的高傲与自负,他企盼着女孩的母亲Helene最终能够按照他之前所设想的那样变的成熟且负责,但当他最后在某个随意的情形下得知那个与Amanda一起失踪的洋娃娃是叫Annabelle,而非Helene对警方所说的Mirabelle时,他是怎样的心情呢。

    我的印象中《心灵捕手》就是Ben Affleck和马特戴蒙一起写的剧本,想来这个年轻的帅哥多少还是有些才华,《Gone Baby Gone》虽是基于小说改编,但从整个剧情的设置上还是能够看出Ben Affleck的用心。很多人对影片里Ed Harris饰演的Remy在Lionel在酒吧向Patrick交代时突然持猎枪蒙面冲进来扮抢劫有些不解,觉得突兀了,但从整个影片来看,这一行为Ben之前就有做过铺垫。首先,Remy在Patrick打死那个恋童癖的怪胎后对Patrick的劝说中提到自己曾经因为一个小孩可以过的更好而陷害过小孩的父亲,并再三强调,谁虐待小孩,谁就是他的敌人。其次,Patrick在与一个黑人警官的谈话中就得知Remy本身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作为警官却取一个妓女为妻。这些都可以说明Remy完全有做出过激行为的可能性,再者,在Remy扮抢劫的过程中可以看出,Remy本身只是想阻止Lionel说出真想,他只是想制造混乱,而并非伤害某人,这从其自始至终都未开枪,并在Lionel大叫着说出他其实是骗Patrick他们绑架勒索,并且Amanda已经意外身亡时,Remy严重迟疑,也可以看出。换另一个角度,如果Remy当时未有冲去酒吧,那他该做些什么呢,一个在时隔多年说起那个被父亲虐待的小孩时还泪流满面,并且特立独行的人,你让他明知道那个他以为刚被自己从地狱里拯救出来的女孩,又要被送往地狱时,而无动于衷吗,这似乎才不符合人物的性格。
    仔细看过电影,我们会发现其实对于Patrick最后所作的决定影片之前也有铺垫。首先,影片中Patrick在看到Helene确实的认识到自己的愚蠢并痛哭流涕时,曾答应过Helene一定把Amanda带回来。其次,Patrick之前杀死那个恋童癖的怪胎时,Remy问他,如果重来一次,他还会不会杀死那个怪胎,Patrick回答,不会。这些都大概为了表明Patrick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知道那个怪胎该死,但他认为由自己来决定是否杀死他是不对的,并有些许懊悔自己的行为。

    不谈这些铺垫是否恰如十分,单说有很强的这种意识(虽然这是好莱坞导演所必须具备的品质),那么Ben Affleck在其处女作里的表现就已经是令人满意的了。

    影片资料:

    《Gone Baby Gone》:导演:Ben Affleck。主演:Casey Affleck、Karen Ahern。2007。
  4. 01

    《失踪宝贝》是本·阿弗莱克真正意义上的长片处女作。

    从演员转导演的角度看,这部处女作堪称惊艳。它丝毫不见新人导演的稚嫩,相反,它很沉稳,而且极具思辨性。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道德困境的故事。

    在美国波士顿的多尔切斯特街区,四岁女孩阿曼达在家中无故失踪,私人侦探帕特里克受雇追踪女孩的下落,他一步步深入案件,卷入黑帮的内斗,翻出警方的黑料,最终真相在几经沉浮后终于浮出水面,但摆在帕特里克面前的,却是一个无比艰难的抉择。

    是的,所有有关道德困境的电影,探讨的都是抉择。

    这个抉择的艰难之处在于:怎么选都是错的。

    因为无论你选什么,都将有某种东西被牺牲。且牺牲的程度已经大到不能简单用“代价”二字来概括。

    它可能是情义、是人命,甚至是道德,是正义。

    在《失踪宝贝》中,导演通过精巧的剧情设计,历经三次反转后,才把那个终极的道德困境推到每个人面前。

    原来,所谓的“女孩失踪案”,实际是由警方主导的一场阴谋,为的是把阿曼达从毒虫母亲的手中救出,交给黑人警探杰克抚养,给女孩一个更好的生活。

    得知真相后,帕特里克来到杰克的房前,看着阿曼达可能拥有的幸福生活,陷入纠结:是选择报警,把阿曼达送回亲生母亲身边,还是转身离开,成全她此刻的幸福?

    那一刻,这个选择,同样握在观众的手中。

    不知道你会怎么选。

    也不知道你做出决定时,是否无比笃定。

    这部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留下一个开放的结局,让观众悬在两难之中,而是让帕特里克做出了选择。

    他的选择是:报警,带女孩回家。

    相信很多人都没法理解这个选择,更何况影片已通过不同人之口,一再告诉我们海伦是个多不靠谱的母亲,把阿曼达送回到她身边,很可能是个更危险的决定。

    那么,帕特里克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这是解读这部电影的关键。

    02

    我觉得《失踪宝贝》这部电影特别适合那些高举正义和道德的大棒,在网上到处打人的“良心审判官”们集体观看。

    因为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最朴素的正义观和道德观”在复杂的现实面前彻底失效的过程。

    为什么会失效?

    两个原因。

    第一,现实中充满不可控的变量。

    第二,选择者与旁观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我们从后者说起。

    影片中,负责调查女孩失踪案的是一对情侣组合——帕特里克和女友安吉。

    最终,安吉因为无法理解帕特里克的选择,与他分道扬镳。

    为什么会这样?

    正是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安吉更像一个旁观者。

    她只看到了海伦身为母亲的严重失职,就凭借一种道德本能,认定把阿曼达从她身边夺走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而帕特里克才是这个案件真正的抉择者。

    他所掌握的信息比安吉要多得多,并且,他越是深陷其中,就越感到痛苦。

    这时候,置身事外说些“政治正确”的风凉话是简单且无益的,真正困难的,是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

    帕特里克最终做出报警的决定,也并不是因为那样的决定是绝对正确的或善的,而只是因为经历了一切后,他的内心冒出了那样的答案。

    他都经历了些什么呢?

    他曾经因为阿曼达下落不明,迁怒于一个娈童者,朝他的后脑毫不犹豫地开了枪。

    那一刻,他见证了自己内心坚守的原则是如何轻易被冲动摧毁的。

    还有,他认识的警察雷米曾为救下一个孩子,恶意栽赃他的父亲。

    这件事给了他极大的触动:如果我们默许了采用非正义的方式去寻求正义,那么这世间还有正义可言吗?

    以及更富决定性的事件。

    毒虫母亲海伦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后,当着帕特里克的面痛哭流涕,她说:“我知道我搞砸了一切,我现在只想让我的女儿回来,为此我愿意戒毒。”

    这是这位蛮横无理的母亲在片中唯一一次示弱,而帕特里克是唯一的见证人。

    正是上述这些事实——这些隐藏在一个艰难抉择背后的复杂变量,促使着帕特里克做出了那样的决定。

    当然,我们还是没办法说,这个决定是对的或是善的,因为道德困境就是一团模糊的现实,让人难以理清善恶对错。

    我们也只能说,这个决定是理性的,是可以被理解的。

    相反,安吉以及那些永远高举道德大旗的旁观者们,看似被道德的神圣光环笼所罩,凛然而决绝,实际在那天真的笃定之下,包藏的是任性的幼稚。

    这是《失踪宝贝》想要提醒我们的事。

    放下道德那耀眼的光,才能学会怜悯世人的苦。

    03

    偏形而上的部分聊完了,我们聊更现实的部分。

    《失踪宝贝》的英文原名是:Gone Baby Gone。

    很显然,这里面隐含着两层“失踪”。

    第一层好理解,是纯情节层面的,也就是女孩的失踪案。

    那么第二层是什么呢?

    围绕阿曼达的失踪案,所有人为寻找她进入我们的视野。

    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每个人最终寻找的并不是“阿曼达”,而是投射在“阿曼达”这个符号之上的自己的欲望。

    阿曼达的舅舅要通过阿曼达骗取一笔赃款。

    舅妈格外疼爱阿曼达,是为了弥补自己无法生育的遗憾。

    警员雷米急于救出阿曼达,只因他对正义怀有一种极端的偏执。

    探长杰克的女儿早年惨死,他答应抚养阿曼达,也是将她视为女儿的替代品。

    就连帕特里克,其实也有私心,他曾因冲动杀死娈童者,而救回阿曼达,也视为重新恢复内心失衡的秩序。

    这所有隐秘的心理动机,使得阿曼达不再是“人”,而成了一个道具,一个欲望的投射物。

    所有人看似都很关心她,但实际上并没有人真的关心她。

    就像影片的结尾,阿曼达回到家,无聊地看着电视。

    一旁的帕特里克为寻找她历尽千辛,但直到此刻,两人才第一次面对面说话。

    帕特里克指着阿曼达怀里的娃娃问道:“她就是玛莉宝吗?”

    阿曼达回答:“是安娜宝。”

    影片定格在这个意味深长的画面,凝滞的空气中全是心碎的声音。

    原来,我们找寻了整部电影的女孩,我们那么渴望得到她,但实际上,我们连她最喜欢的娃娃的名字都搞错了,原来我们从未真正了解她。

    这太糟糕了。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阿曼达在被寻回后,又成了彻底的失踪者。

    她像是从未存在过那样洁白、透明。

    这是《失踪宝贝》在道德困境之上,为我们上演的另一出悲剧。

    04

    在影片开始,有一段经典独白:

    小时候我曾问过神父要如何能上天堂,并能保护自己不受到人世间邪恶的伤害?
    他告诉我,神对他的子民说,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如蛇,驯良如鸽子。

    灵巧如蛇,驯良如鸽子。

    这大概就是说:善良又智慧吧。

    又有几人能做到?

    不知道。

    我只知道:身在狼群,是羊的宿命。要想不变成狼又不沦为狼餐,一只羊需要很小心,很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