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父辈的旗帜 Flags of Our Fathers(2006)

父辈的旗帜 Flags of Our Fathers(2006)

又名: 战火旗迹(港) / 硫磺岛的英雄们(台)

导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编剧: 小威廉·保尔斯 保罗·哈吉斯 詹姆斯·布拉德利 Ron Powers

主演: 瑞安·菲利普 杰西·布拉德福特 亚当·比奇 约翰·本杰明·西基 约翰·斯拉特里 巴里·佩珀 杰米·贝尔 保罗·沃克 罗伯特·帕特里克 尼尔·麦克唐纳 梅兰妮·林斯基 汤姆·麦卡锡 克里斯·鲍尔 朱迪思·爱薇 Myra Turley 约瑟夫·克罗斯 本杰明·沃克 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斯塔克·桑德斯 乔治·格里扎德 哈威·普雷斯内尔 乔治·赫恩 兰·卡琉 克里斯托弗·柯里 巴伯·路易斯 贝丝·格兰特 安·唐德 玛丽·贝丝·派尔 大卫·帕特里克·凯利 乔·鲍里托 内德·艾森伯格 戈登·克拉普 迈克尔·昆普斯蒂 V·J·福斯特 克里克·B·R·沃勒尔 汤姆·维里卡 贾森·加里-斯坦福德 大卫·霍恩斯比 布莱恩·杰姆特 大卫·拉斯彻 James Newman 戴尔·沃丁顿 大卫·科列侬 Oliver Davis 约翰·尼尔森 Jon Kellam 罗恩·法斯勒 John Henry Canavan 杰玛·梅斯 约翰·胡热那克 巴里·西吉斯蒙蒂 珊侬·嘉勒 Jim Cantafio 丹尼·麦卡锡 詹姆斯·霍兰 迈克尔·卡纳万 Erica Grant 塞拉斯·威尔·米切尔 约翰·G·约翰森 马丁·德兰尼 Daniel Forcey Björgvin Franz Gíslason 达瑞·因戈尔夫松 希尔玛·古德容松 John Maloney Martin Andris 艾瑞克·奥德

类型: 剧情 历史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06-10-20(美国)

片长: 135分钟 IMDb: tt0418689 豆瓣评分:7.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1945年2月,被喻为“太平洋的绞肉机”的硫磺岛战争结束。在战斗的第五天时,五名美军海军士兵、一名军医、一名随军记者一起“缔造”了一张英雄的照片,一张象征国家胜利的照片:他们将美国国旗插在了硫磺岛的制高点。

演员:



影评:

  1. 1945年2月,欧洲战场上的硝烟渐渐隐去,太平洋战场上的炮声却在不断升级。其中最关键也极血腥惨烈的一场当属硫磺岛(Iwo Jima)战役。从2月19日海滩登陆开始,美军在长达36天的时间里,阵亡6821人,伤21865人。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
    此次交战,美日双方伤亡比例1.23 :1,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方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之高也是在太平洋战争中绝无仅有的。硫磺岛,不仅使美军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打开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不过,正是由于此战伤亡惨重,美军才没有进攻日本本土。
    美军士兵在硫磺岛折钵山上树起国旗的照片曾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

    电影《父辈的旗帜》围绕折钵山上插旗故事的来龙去脉,讲述了硫磺岛战役背后的故事,主题思想落脚在关于英雄的反思上。
    故事原著作者詹姆斯•布莱德利,其父约翰•布莱德利是当年硫磺岛幸存的插旗英雄之一,电影导演和监制分别是大名鼎鼎的伊斯特伍德和斯皮尔伯格,强强联手,耗资9000万美元。既有战争对峙场面的恢宏惨烈与真切,也有人物个性纷繁人性纷存之一览无余。电影音效真切,电影配乐也很美。第79届奥斯卡奖中获最佳音响效果与最佳音效剪辑两项提名。与《父辈的旗帜》同时拍摄的还有个姊妹篇《来自硫磺岛的信》,该电影也由伊斯特伍德披挂上阵,反转使用日语从日本人角度讲述的战争。
    电影里有三条线场面交叉互放,一是原著作者采访当年战场老兵及其家父在家中的生前场景,一是硫磺岛的战况实景,还有就是三位幸存的插旗战士在全美各地巡游募捐的场景。主角自然是三位插旗的战士:John Bradley, Ira Hays和Rene Gagnanon。
    一张照片的新闻轰动效应,比战争本身更有意义,甚至可以左右到战争的结果。那张战争胜利后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插旗照片,后来成为邮票、海报、不可计数的杂志和新闻头条的材料。照片背后的故事却是很别样的普通寻常。
    战场上,2月23日,登陆战第五天,进展极为缓慢艰难。全天,只右翼前进了约300米,左翼和中间毫无进展。唯一的战果是在折钵山山顶,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那一刻整个海滩舰船齐鸣、所有战士欢声雷动,电影场景壮观恢宏,美丽动人。后来,赶到硫磺岛视察的美军高级官员注意到折钵山山顶飘扬的国旗:“这面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从此之后五百年的荣誉!”军部领导人要收藏那面旗。电影里那个接到换旗命令的指挥官怒而愤言:“去死吧,这面旗属于全营的兵士。那个王八蛋以为我们在这拼命,就是为了把那面旗送给政客挂在墙上?真他妈的脑袋有毛病!”
    四小时后,迈克的小分队更换掉第一面旗,插上另一面。那一刻天气晴好,美联社记者灵感一现,镜头拍摄下来的照片效果清晰。第一面插旗拍摄的胶片被海水溅湿了。
    没人知道这是第二面旗,都只是看过照片就编造故事。英雄故事里的六个人,汉克甚至不在照片上。他升的是第一面,哈伦.布洛克才真在这张升旗照片里。
    那真正带来欢愉与欢呼的旗帜是哪一面不重要,那头一次树起旗杆的六位英雄究其名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张照片刊登在两百多家日报首页后所带来的新闻效应。国家政客要的只是小小图片带来的新闻效应。这插旗英雄带来的新闻效应导致三位幸存的硫磺岛战士John Bradley, Ira Hays 和Rene Gagnanon被从战场上召回。
    历来的战争,是要强大的军备资金支持的。电影故事里,在国家面临财政赤字、人们开始愤世嫉俗、厌恶战争的时候,插旗照片就是政客眼中最煽情最鼓舞人心的新闻噱头。
    John Bradley, Ira Hays,Rene Gagnanon,从世界末日样枪林弹雨中逃出来的三位战士,接受全国人民的拥戴,接受杜鲁门总统的召见:“既然你们能在太平洋攻下敌山,相信你们也能攻下金山!”
    战争的实际,像战场的炮灰,残酷得让人难以置信。三个普通战士,募捐巡游中在眼前不停回放的,是战场中一起插旗的战友,在枪炮浴血中一个一个地离去。在政客眼里,插旗英雄是谁才不重要,照片是一钱不值的东西。与插旗烈士的“金星”母亲见面聚餐会只是最好的募捐噱头。这次发起的140亿军债促销叫强势第七届,前三届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于是,经受过炮火洗礼的“英雄”,要在运动场的礼炮声中再来一次插旗道具表演,在人群的呐喊声与礼花齐鸣声中,Ira与Bradley(约翰.布莱德利)眼中不断回放起战场里的场景,痛苦难忍地与眼前的欢景一一反照。两个月的巡游,个性敏感甚有道德良知的Ira实在无法忍受,他授受不了一路的英雄颂扬而一路不停地酗酒、呕吐,终至提前返回战场,返回之前想去看一眼老母亲的要求都没能满足。Bradley是一个很理性也很有头脑的人,他负责走完整个巡游。在两个月内双倍完成二百八十亿的募捐任务。只不过,募捐之后,他避隐到一家殡仪馆靠静悄悄打理冷门生意渡过余生,儿子生前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二战英雄。Gene不一样,在战场上他是表现最差的战士,只落得被迈克留给首长做通信兵。没拉开过一次枪栓,可是在募捐途中却很享受英雄的荣誉。只是这荣誉也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巡游过后,作为一个过气的英雄,他只落得个守门人的职位了却后半生。
    华盛顿广场,海军陆战队战争纪念碑落成仪式上,五名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正奋力插起一面美国国旗的巨型雕像揭幕,尽管汉克有份升起硫磺岛上空飘扬的第一面国旗,其父母却没受到典礼邀请。仪式之后不久,Ira死于暴晒。Bradley也开车到威斯康辛州另一头伊格母亲的住处。伊格妈妈获悉儿子阵亡后,曾不停地去了解他的死因,但没人告诉她。Bradley一生在梦中不停寻找的,也是硝烟战场中的伊格。那次激战中,Bradley要去救伤,留伊格在原地等他。可等他回来,怎么也找不着他了。电影里Bradley的梦中一再回放寻找伊格的场景。事实是,伊格在战场所呆的坑道下面,是一个日军的地洞井口。他们将伊格拖进地洞。在那里,伊格受到了非比寻常的非人道磨折后死去。Bradley后来在地洞找到他的尸身时,已无以辩别生前身份。伊格的死是Bradley心底最深的痛。他见到伊格的妈妈,自然不能告之真相。他只是要告慰解除年迈母亲百思不得求解的痛苦而已。当然,Ira从战场返回之后,也曾找到了弗兰克林的母亲,告诉她插旗照片中确实有她的儿子,那个背影是弗兰克林,不是汉克。因为新闻报道将图片中的弗兰克林误作汉克的事实,弗兰克林的妈妈不相信那个背影不是他儿子,从而也没能原谅其父亲将儿子送往战场的事实,夫妇离婚失和。Ira带去的真相,在其夫妇的关系上有很大程度的缓解。
    电影里最动人也最有寓义的,是海军陆战兵医护人员Bradley在战场四处救助伤病的场景。影片开篇就是铁灰战场上四处喊叫“医护兵”救助的梦景。影片后半部分,一名医护兵倒下了,脖子上血如泉涌,Bradley已经尽全力救治。而那个医护兵仍旧望着他,他明明知道脖子中弹意味着什么,他知道自己快死了,但是,他仍然期盼医生能救他,可是Bradley办不到。影片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硝烟战场处处升起的Doc(医生)或Corpsman(医护兵)的唤叫。Bradley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医护兵。他在未能救活另一名医护兵的神志恍惚中,腿上中弹。痛苦万分里,又听到不远处corpsman的叫声,在战地的雨中,Bradley拖着伤腿移到伤兵的身边,后来,几因失血过多而死。那战场演员表现分外动人的一幕幕让观众不由沉沉反思战场救助的真切意义?
    硫磺岛,很厚的火山灰,有硫磺的气味,很臭,外形像一块猪扒一样。不到八平方英里的范围内,双方伤亡人数近五万人。战争的残酷令人难以想像。电影里,最优秀最男子气指挥若定的陆军军官迈克,那么年轻那么勇敢机警,却死于自家的炮火。汉克,弗兰克林,伊格……他们还不到二十岁,那么年轻,被子弹打中时甚至都不相信:“医生,他们杀死了我!”
    医护兵Bradley,电影中叫得最多的Doc从来没跟儿子说起过英雄或插旗的事,唯一一次聊起的,是他们插完旗后,就下到海边游泳的场景。
    “那真是有趣的一幕,战争还在继续,我们却像孩子一样在水里嬉戏,我记得伊格的也就只有这件事了……”
    画面上游泳的场景很美,影片快结束时,片尾升起特别优美的全排兵士游泳曲目音乐。
    父亲是对的。也许根本就没什么英雄,都是些像父亲样的普通人。所谓的英雄,只是人们想像与自身需要的产物。为什么那些人愿意为我们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对父辈来说,他们曾经的冒险与受伤,只是为了身边的战友。也许他们是为祖国而战, 但他们的死是为了自己的同胞,为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我们如果真心想纪念他们,就应该明白这些,像父亲那样去怀念他们!
  2. 无论是mtime还是豆瓣,都不能引用超过一条的影片资料。这篇文章是对2006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两部电影《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家书》,以及詹姆斯·布拉德利、罗恩·鲍尔合著的《父辈的旗帜》(2000,Literary Group,中文版为2006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张永椿等译)的一个综合解读,试图呈现美国人对硫磺岛战役,以及整个太平洋战争,二战等话题的一个大众文化文本表述的状态。姑且算作对我个人偏爱的《父辈的旗帜》电影的一篇影评。
    ——题记

    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一本书和两部电影,它们各自呈现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将其联系起来解读,它们又呈现出一种奇妙而独特的互文关系。而在此之外的,有关电影的事实,则呈现出更多有趣的症候。我个人的阅读顺序是《父辈的旗帜》电影(以下简称《旗帜》),《硫磺岛家书》(以下简称《家书》),《父辈的旗帜》,以及《父辈的旗帜》电影第二遍。按道理还应当阅读的文本包括《硫磺岛家书》的原始文本之一,栗林的那本图画书信集《Picture Letters from Commander in Chief》,以及1949年约翰·韦恩主演的《硫磺岛之砂》(Sands of Iwo Jima,这部片子应当看一看,是因为詹姆斯·布拉德利在书中提到,Ira、Rene和John被“骗”去拍了这么一部应景之作,虽然在当时已然是一部百万美元大投资的超级巨片了)。不过仅就这三个文本而言,其间传达的微妙联系已经足够一篇影评来讨论了。

    这三个文本涉及的事件均是太平洋战争中著名的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或者二战中美日作战的最重要一役,其决定性的意义在于日本终于“无险可守”,并且直接导致原子弹的投入使用和二战的终结。彼时,《兄弟连》里的伞兵E连刚刚走出人间地狱阿登森林,而海军陆战队的E连则来到了另外一个人间地狱。所不同的是,没有日内瓦公约约束的日本军队对待海军陆战队的方式显然不够客气,而另一方面,由于那张著名的照片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使得硫磺岛战役更加的不寻常。

    首先说那本书,詹姆斯·布拉德利、罗恩·鲍尔合著的《父辈的旗帜》。詹姆斯·布拉德利是六位旗手之一,"Doc"约翰·布拉德利的儿子(资料参见,个人网站),而罗恩·鲍尔(Ron Powers,资料参见)是美国著名记者和纪实文学作家(non-ficition writter),普利策奖获得者(看书后面的跋,大约是个布拉德利小朋友为了出书的而借来的著名挂名作者,他且忽略不计)。詹姆斯·布拉德利大约是个不太得志的记者,不过他做功课的方式却是个典型的训练有素的历史学家的样子,并且在出了三本书之后,已然成为美国著名的太平洋战争专家了。

    非常有趣的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停地想起S. Ambrose,《兄弟连》的作者。这本书的遣词造句、收集和组织材料的方式,甚至叙事角度、篇章安排,乃至某些人物形象,与著名的《兄弟连》(出版于1992年)如出一辙(事实上Ambrose大大最著名的著作应当是《Citizen Soldiers》),所不同的是,毕竟故事的核心是自己的父亲,詹姆斯·布拉德利不时还要露一点可爱的小尾巴。于是整部书陷入了一种轻微精神分裂的状态,一方面试图模仿《兄弟连》的口述史和士兵视角的方式,而另一方面又陷入了对自己父亲的个人崇拜之中,读来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当然,最为有趣的事情是,这六个人所在的连队,恰恰也是"Easy Company"。

    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提供了较为详尽的背景资料,比起《旗帜》里炫技式的剪辑带来的一头雾水,这本书倒是平实的多。大约伊斯特伍德·东木头大叔默认观众对硫磺岛战役的背景都比较了解,而不知我这等军事盲们并不知道硫磺岛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一处吸引我的则是詹姆斯·布拉德利对那张照片及相关事件的解读。他详细重现了Ira、Rene和他父亲"Doc"John的心路历程,并且详细探讨了这个英雄形象的建构-升华的过程,以及这三个人的战争后遗症和他们面对荣誉的方式。这倒是颇为有趣的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当然,言外之意是当下也适用,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伊拉克战争里的某女兵英雄,再往前则是911事件里的英雄。他把“英雄机制”这一话题放置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位置上进行讨论,但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批判。

    再说说《旗帜》和《家书》,两部片子应该是套拍的,然而与经典战争片文本都有所不同。《旗帜》讲的是照片事件,战争只是个背景;而《家书》则是更为有趣的一个文本,讲的是对手的价值观。东木头大叔自然不想老老实实地去拍俩战争片儿,走的都是险棋,走的也都是妙招。

    相较之下我更喜欢《旗帜》,因为它展示的故事结构和剪辑方式更有趣。虽然这个故事更老生常谈,并有冒犯主流意识形态的危险(当然,那些明确的有碍视听的东西都被摘干净了),虽然这种我颇为欣赏的剪辑方式带来完完全全的理解障碍——以至于我不得不去读《父辈的旗帜》,并且读完了之后要再看一遍电影,才能把那些难于理解的东西放置在合适的意义体系之中。《旗帜》要拍的不是战争,所以当我第一遍抱着去看一部《兄弟连》的愿望观看的时候,当然是会摸不到头脑,除了《兄弟连》里Buck少尉的演员在《旗帜》里露了几面之外,对于战争过程完全形不成概念,在读了书之后才大致明白顺序。于是东木头大叔要表达的东西一望而知。他并非如《父辈的旗帜》之中詹姆斯·布拉德利所述那样执着于“真相”的讨论,而仅仅是一笔带过,转而更深入地去探讨“照片事件”的英雄叙事的价值判断;他也并非是要全景式地展现硫磺岛战役,否则他当然不会选择如此这般一个来回跳跃的叙事结构,也不会仅仅限于漫长的硫磺岛战役中的折钵山一役。他着力展现的是三位英雄成为英雄、作为英雄和继续作为英雄的过程,他要表达的是这些人的战争后遗症,他要表达的是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英雄,那些留在硫磺岛上的人才是。”然而他却在另一个方面触及了一些较为深入东西,比如这三个人被命名为英雄,或者是出于美国的愿望——人民,媒体,他们需要一个英雄的形象来寄托对战争的想象和某些无名的战争伤痛(这一点书里比较详细),或者是出于利益的需要——媒体需要内容,政客和明星需要做派,政府需要卖战争公债,因为财政预算不够了(书里也非常详细),或者是出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需要——某种动员的方式,某种解决国家内部矛盾的方式,以及某种建构“想象的共同体”的需要。这些表述比较成功。对于我而言,至少在阅读《父辈的旗帜》之前,我已然意识到了后面这些东西。英雄们的工作就是高度重复性的演讲、推销,在我同情这三个可怜的小伙子之余,我至少看出来东木头大叔狠狠地嘲笑了美国政府,那些行为看起来很荒唐,比如在体育馆竖起国旗,真是一件颇有后现代风格的行为艺术作品,再比如那个令人发指的冰淇淋,解构两个字任谁都看的明白(这一点是书里没有的,发挥的很好)。然而这一切都有借口,东木头大叔还是留了些情面,至少他没有如书里所说那样,把罗斯福临死前最后的指令拍出来。那是——“不惜一切代价把照片上的人找出来,我们需要他们去推销战争债券”。

    于是英雄叙事并未被完全的消解,相反,却巧妙地将一个反英雄的文本中建构性的成分放大,再一次回到《旗帜》的主题和照片的主题,东木头大叔的高明之处在于将《父辈的旗帜》中比较暧昧的部分明晰化,确凿地将塑造英雄群像这一主体推到台前。于是我们看到,三个小伙子对自己英雄身份的拒绝和躲避,是以“英雄是那些在影片战争段落中面目模糊无法分辨的同伴”为心理动因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这类中国观众难于分辨和记忆外国人的相貌,但我可以清晰地分辨《兄弟连》里的所有人,所以结论还是,东木头大叔整个放弃了在战争场面中塑造个人的方式,转而通过某些特定段落来交代某些特定的人物,比如那六人中牺牲的三个。《旗帜》不比《兄弟连》的鸿篇巨制,在《旗帜》的主体和结构下想要交代清除到《兄弟连》的程度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战争场面只能是少而精,只能是在各个闪回点出现。如我看过两遍也甚至不能在战斗场面中分辨清楚除了Ira和Doc之外的其他人(大约麦克同学比较有特点,还是较容易辨认,当然,Buck中尉一眼就知道——虽然我现在仍然记不住他在《旗帜》里演得是谁,B4一下自己的《兄弟连》后遗症……)。然而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和讲述。

    《家书》在我看来十分有趣。曾经读到过一篇很有才的评论,作者写道,他的朋友圈里管这部片子叫做《鸡毛信》,取Iwo Jima的谐音“一窝鸡毛”。《鸡毛信》是一部绝望而又绝望的电影,这个必死之局里,日本文化特别怨念的那种凋零和盛放的美感被传达了出来。渡边谦饰演的栗林忠道中将以及二宫和也饰演的西乡是提供视点的两个人物,分别从官兵两个群体的视角来切入。对我而言,这部片子最迷人的地方便在于对这种绝望情绪的渲染。相反,其他的一些一望而知的东西,比如对“玉碎”的探讨,对人性异化的探讨,以及试图超越美日战争对立的探讨,都显得稍有点太过寻常,力道完全不及《父辈》的厚重老辣。栗林将军和那个马术冠军都是典型的跨文化符号,大约这也是编剧之一保罗·哈吉斯大人的拿手处理方式。一脸倒霉相的二宫和也倒是片中比较神奇的一个存在,消极厌战窝囊颓废如他,还承担了一大半的视角支点,使得原本极度能打的日军倒显得必败了。当然,事实上也是必败,然而30多天的硫磺岛战役却并不是片子里这么一种打法,正因如此,我才对这部片子颇有微词。然而美国的影评人们不这么想,这部片子在07奥斯卡拿了两个奖,更重要的是拿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提名(注意!不是最佳外语片!),这倒是我看来很有趣的一件事。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部影片的角度,虽然是日本的视角,然而两个视角的支点人物,无论是栗林将军还是西乡同学,奉行的都是典型的美国价值观,那位马术冠军“西男爵”同学,更是一副美国资产阶级做派,你说这是日本电影呢,还是美国电影?于是本来次要的一个话题变得清晰起来,用一个大词叫做“文明的冲突”,这三个“他者”开始与日本军队的价值观产生冲突,小到战术战略,大到价值观,于是这部影片找回了最好用的关于人性的叙述,变成了一个可以理解的文本。

    翻了翻网上的影评,似乎一致观点都是认为《家书》好过《旗帜》,看来一部顺畅的没有阅读障碍的文本还是容易获得好评,可能的原因还有长期存在于中文网络中的对日民族主义情绪,以及这部片子将“日本鬼子”还原成“日本军人”的重要表达方式,在承认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之后,下一步似乎要做的事情是承认日军了。这倒是一个颇有意味的症候。

    于是讲述历史的方式变得重要。詹姆斯·布拉德利的背景显得意味深长,他曾长期在日本生活和学习,于是他能完成对日本军队“去非人化”的表述,到了东木头大叔那里,他叙事的野心则非常之大,不仅要试图超越战争的对立和文明的冲突,并且试图触及美国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行方式,美国英雄的建构和表述。硫磺岛成了关键词,我说它永不沉没,是因为无论是美日双方的任何一方,硫磺岛都是一个难以磨灭的存在。在栗林和西乡那里,硫磺岛是死地,是绝望,是一场延长而又延长的死刑;在Ira、Rene和John那里,硫磺岛是他们功成名就的地方,是一个偶然,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身份,是一段被迫承担的历史,是一段永生难忘的噩梦;在日本,硫磺岛是将他们推向深渊的最后一块石头,弃,本土不保,守,守的如此惨烈,以至于登陆日本和空降东京成为美国不能承受之痛——预计1946年3月结束,损失100万军队——于是原子恶魔被从牢笼中放出,于是二战的创伤和恐惧被无限地放大;在美国,硫磺岛战役是一个神话,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人人各取所需——政府得到了金钱,媒体得到了英雄,民众得到了偶像,摄影师得到了永垂不朽的作品,出版商得到了加印加印再加印的要求和高额利润,历史教科书得到了完美的讲述方式,二战得到了标志性的符号,美国精神找到了最具感染力的象征。若干年之后詹姆斯·布拉德利得以叙述这段寻找英雄的历史,于是若干年之后,伊斯特伍德·东木头大导演拍了这样两部电影,于是从未沉没的硫磺岛就此变得永恒。

    于是回忆起一些动人的细节。其中包括Ira的身份挣扎带入的印第安人族裔问题,Ira酗酒之后无望的眼神,Ira孤独的搭车之旅和凄凉的死去,包括Rene在“功名”面前的迷失,"Doc" John异乎寻常的低调——好像《兄弟连》里Winters的那种轻描淡写(此系Ambrose原话),比如栗林中将给儿子一封又一封的图画家书,包括“玉碎”后日本军人手里染着血的照片,硫磺岛海滩上西男爵的纵马奔驰,那首忽然出现在广播里近乎天籁的日语儿歌,还有硫磺岛上黑色的砂土,山顶猎猎飘扬的国旗,那张永恒的照片,当然还有最动人的那个著名场景,插完国旗之后,战士们终于稍稍松口气的游泳。那段的感觉好像《兄弟连》第10集里奥地利令人怀念和感动的阳光。于是硫磺岛的故事,在伊斯特伍德近乎黑白的有力影像里,在他亲手操刀的云淡风情的配乐中,终于挣脱了历史,而成为一个美好的故事。于是看客们可以各取所需,故事的主角则如他们自己的选择一般悄然转身退场。

  3. 这部电影上映时我还在读高一,出于对历史细节的爱好,当时我特别关注了这部电影,尽管看完后感觉电影在叙事线索方面欠佳,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给它打了四星。只是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部电影不应该忽视另外7位英雄。 本片根据詹姆斯·布拉德利的同名著作改编,他的父亲约翰·布拉德利就是升起第二面国旗的6位旗手之一,把他父亲作为故事的主角无可厚非,只是,原著和电影里都过于突出他父亲和另5位升起第二面旗帜的士兵,而对于升起第一面的旗帜的士兵们,居然连姓名都没有完全列出,这一点非常令人失望。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第一面飘扬在硫磺岛上空的旗帜远比第二面旗帜更有意义,而且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升起第一面旗帜的时候山顶还有部分日军,第一批旗手们升旗时冒着生命危险,而升起第二面旗的时候,山顶上的日军已基本被消灭。相对来说,第二批旗手安全多了,然而升起第一面旗帜的士兵们却没能受到英雄般的待遇,只因为他们没能出现在那张由罗森塔尔拍摄的著名照片中。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我们还是可以在电影里看到部分第一批旗手的身影,登陆开始后,美军遭到日军痛击时,手持火焰喷射器烧日军地堡的士兵是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在后来的战斗中接电话时被日军击毙的是恩斯特·布茨·托马斯(Ernest Thomas),而汉克·汉森(Henry Hansen)牺牲的镜头也出现在了电影中。 我希望大家能记住升起第一面旗帜的旗手们的名字,共7人,他们是: Col.Charles Lindberg Sgt.Howard Snyder Pry.Phil Ward Sgt.Ernest Thomas Sgt.Henry Hansen Pfc.Raymond Jacobs Lt.Harold Shrier

  4.   曾经看到有影评说,这是一部“精彩但不深刻”的电影。
      的确,战争电影已经经历了《拯救大兵》和《黑鹰坠落》的真实、《野战排》和《生于七月四日》的自省、《全金属外壳》和《锅盖头》的尖锐,有太多太多的珠玉在前,留给后人的空间已经不多了。但是,伍德爷爷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那就是用多个角度去审视战争,单凭这一点,《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的来信》足以光荣地载入电影史册。
      至少,这是一部打动人的电影,特别是当结尾字幕升起后,一张张发黄的照片伴随着镌永的吉它声在银幕上淡出时,看着洋溢在那些年轻面庞上的阳光,很难不动容,百分之七十的伤亡率注定了他们中的大部分只能将青春永远定格在那一刻。总觉得,无论是出于多么崇高的原因,鲜活生命的逝去始终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情。
      然后我又想起电影开头时的旁白,“很多人都以为了解战争,尤其是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人们”。那场旷世的战争对于世界、对于历史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所以那些发黄的照片在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看来是多么震憾而珍贵,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把照片上的人们都当作创造历史的英雄。然而对于当事人来说,那场战争也许带给他们一生挥之不去的伤害,但终究只是他们人生的一段经历,那些照片终究只是他们人生中一个片断的写照和纪念。战争结束后,大多数人都必然要回归普通的家庭生活,变回推销员、殡葬馆老板和看门人,甚至在烈日下默默地死去。而那些再也没有走下战场的人,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战争对于他们的意义,正如我们不会知道落入日本战壕的伊奇有会怎样的结局。百年之后的敬仰、悲伤和反思不会改写历史,同样也不太可能会影响未来。深刻,不过是世人一厢情愿的自慰而已。
      因此,对于一部战争电影来说,真实就足够了。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就足够了。
      影片共分为三个部分。战争部分很精彩,但对于经历了无数战争电影洗礼的人们来说,也只是精彩。英雄回归的部分感情色彩过于明显,破坏了导演原本诚实的基调。最后生还的三人为观众重现插旗一幕时,想起了另外三人的阵亡,这种煽情的手法和剧中安排这一表演的财政部官员一样恶俗,所以也不会让我们感受到身为医护兵的约翰救助另一个医护兵或是美日士兵同躺在一个战壕里等死时的感动和震撼;而一直回避荣誉、视阵亡将士才是真正英雄的艾拉却一再纠缠于为真正参与插旗却不为世人所知的哈伦正名,也让其成为一个左右摇摆的矛盾体。到是影片最后十几分钟,以约翰之子的口气将各主人公在战后的生活娓娓道来,影片才真正回归了“重现历史”的基调,平实的镜头和表演,反让我顿生感触。纪念碑建成典礼上,曾经对生还的战士趋之若骛的人们,甚至没有注意到艾拉的离去,很妙。影片中拒绝晋升、誓与战士同生共死的中士贡献了全片的最佳表演,该演员在战争电影《细红线》和《拯救大兵》中同样有出色演出。
      电影结束后,我查看了影碟上的OST,结尾响起的吉它乐的名字叫做“告别艾拉”。从影片介绍中得知OST是导演亲自操刀的,不禁欣然。告别,的确是对一场战争的最佳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