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怨女(1988)

怨女(1988)

又名: Rouge of the North

导演: 但汉章

编剧: 但汉章

主演: 夏文汐 高捷 徐明

类型: 剧情 爱情 家庭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上映日期: 1988-09-15

片长: 106分钟 IMDb: tt0096015 豆瓣评分:7.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银娣(夏文汐 饰)爱慕着药店伙计小刘,却最终拗不过长辈的安排,嫁给了乡绅姚家的二公子。成亲当晚,银娣才发现,这位二公子身患数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然而木已成舟,银娣只得把怨恨和愤怒隐藏在心底,担负起了照顾丈夫的沉重负担。

演员:



影评:

  1.     昨晚看电影,演员有夏文汐,就顺带翻了一下她的其他作品,居然被我找到了这部《怨女》。《怨女》翻拍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而这部小说又是改自她前期作品《金锁记》。

        故事是讲一个穷古人家的漂亮女孩,没有嫁给和自己家境相似的穷小伙,而是嫁给了大户人家一身病的二少爷。大户人家的媳妇都是门当户对的,大少爷和三少爷的妻子也都是官宦世家的女儿,唯独她出身贫寒,加上老公不争气。嫁过去就一直受气,偏偏人又生的漂亮,多了几分好强的心。和游手好闲,英俊潇洒的三少爷不清不楚。最后心理逐渐扭曲,从俏生生的巧媳妇变成了面目可憎的婆婆。用书中的话说就是,这一生都被金锁锁住了。

        用官话说,张爱玲的这部小说描写了封建社会旧制度枷锁下女性被压迫一生的悲惨命运。刨去意识形态宣传,这句话基本中肯,只是可能出于正统宣传,没有点出被压迫的是她们的欲望。

        女主角她原本喜欢的是隔壁铺子的一个青年伙计,这伙计长身玉立,干干净净,老老实实。唯独家境不好,嫁过去了多半要回乡下帮着男方老妈务农。这男生又不善言语,自然也不善专营,怕是当一辈子伙计的命。她生的漂漂亮亮,自然不愿意过这种日子。因此最后还是嫁了大户姚家的病篓子二少爷。这是她欲望被压抑之一。

        一如侯门深似海,嫁去大户人家之后,几房少奶奶争宠,都不愿意居人之下;婆婆规矩众多,对媳妇百般挑剔。女主在这种家庭,每天想得就是多久能苦媳妇熬成婆。加上本身出身贫寒,更不想被家里下人看不起,处处争先。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向上爬成了她被压抑的欲望之二。

        丈夫身体不好,软骨病加上哮喘,夫妻性生活自然就不满意,虽然好歹生了个儿子。但是遇到了风流潇洒,巧舌如簧的三少爷,才是天雷勾动地火。虽然偶有偷情,但失踪没有得手,这种偷情对于熊熊欲火而言无异于添加两根柴火,只能让这火越烧越烈。两人天天看得见,躲不掉,又不能啪啪啪。这种憋,是她被压抑的欲望之三。

         这三种欲望被压抑的结果在故事中都写出了结局。女主角晚年仍然想念那个邻家铺子的伙计,想着如果做了另外一种选择,人生是不是会不一样;她对自己儿子的女伴一直持严苛的挑剔态度,不管是气死儿子的正房,或者对儿子小妾的拿腔拿调挑三拣四;婆婆死后,三爷来找她重叙旧缘,但被她看破对方是图她的钱的时候,狠狠的给了三爷一耳光。





        故事大致如此,翻拍自张爱玲的小说的电影很多。其中不乏佳作。但是《怨女》/《金锁记》是最吸引我的。张的小说时间跨度罕有这么长的,大多是集中在几个人物,背景是三十,四十年代的上海。这个故事却是从清末一直讲到中日开战,把一个女人的一生讲透了。特别是《金锁记》,很多写法都是明抄《红楼梦》,写的很有味道。

        单纯就电影来说,也是很好的。

        选角精准,几个主要人物都选的很好,完全符合对那个时代的所有想象。尤其以三爷和女主选的入木三分。如果能除去演员的台湾腔就更完美了。

        节奏感把握的好,不急不缓,急了出不来民国的味,缓了就落了文艺片的窠臼。情节接情节,一处不多一处不少。

        制作精良,就算不说屋内布置,光是夏文汐的服装就无可挑剔,未出阁时的清纯宽袖白布衣,新嫁入侯门的精致清末衬衣,少奶奶的各色高衩旗袍,到做了婆婆以后低调却讲究的披肩。这个范儿现在是没有了,王家卫张叔平在《花样年华》里面给张曼玉做的二十几套旗袍跟这部电影一比,都显得多了几分刻意。

        导演但汉章死的太早,拍的太少。那个时代的人都不在了,也没个传承延续。就像李安去拍《色·戒》,劲使得不可谓不足,但是毛焦火辣的,完全没拍出原著里面张爱玲对胡兰成爱恨交织到最深处的那个味道。

        我今天网上找的是CCTV6的版本,烦的是到处乱剪,好多关键段落都剪没了,好像网上都是这个版本,搞得我真想买DVD来看看。

        说完了。

        再补一句,其实张爱玲的小说,男同学就别看了。我也是高中复读的时候实在闲得无聊,把张爱玲和李碧华写的小说全部看了个遍,有些小说还看了不止一两遍。那段时间真是一会忧伤成个S样,一会安静成个B样,现在想想真是浑身起鸡皮疙瘩,恨不得一巴掌把当时那个小破孩拍醒:你是傻逼吧!好在进了大学就再没看过言情小说,今天重看这部电影和小说,更多是当民国历史看,挺有意思。
       

        
        
  2. 其实就影片而言,是应该给5星的。
    但是因为拍的不是七巧,而是银娣,让人很有些不过瘾,所以减掉一星。
    英文片名,延用了原著英文版的名字,就是此书的初版,北地胭脂。
    看这个片子,头3分钟很平。
    麻油铺子看不出名堂,文如见山嘛。
    再者,穷女子留一条水光大辫,身穿宽袖布衣,比不上后来的衣服有嚼头。
    到算命的瞎子上场,戏码不温不火出来了。
    眼熟。
    怎么这么眼熟。
    你看那演员选得那个精道,一个字,就是准。
    拍街知巷闻的小说,不扣住原著的字眼,我以为先就失败了一半。
    要怎么扣?
    张爱玲,大家之笔,看到现在,李安是扣了,但年代久远,选角不是很得力。梁同学讲国语,很努力了,但毕竟不是母语,吃力也费力,让人替他惋惜。
    汤唯学的倒不错。姿势和仪态也算过关,依然是很努力,看的出来,演的痕迹还在。
    而李安立意要加上自己的东西,也有过于努力的意思。加的东西嫌多了些,不够精简。假如没那么努力,也许倒反而有举重若轻的妙处。

    但这导演但汉章,真是人物。是前辈。只拍过三个片子,这部大概应是最后一部。英年早逝可惜可惜。
    台湾的电影大师,真得很努力,是不是他们太敬业了,所以,工作强度大到要一个个过劳死?杨德昌也是。
    你看他们动辙要说,加油,台湾加油,导演加油,这意思,跟爱国青年口中的中国加油,是不大一样的。

    但汉章,49年的,共和国同龄人。
    看看人家这传承。
    张爱玲的故事拍好了,或者说拍的象了,极考验人。
    几乎也可以算是丰碑。
    每一格菲林均要见真章,细节,衣饰,梳什么头,屋里厢的摆设,不扣字眼,不查资料,出不来的。

    怨女,无法考究这里面细节是否精准,我想人力物力上一定比不上色戒,但它胜在演员轻松,那味道倒是出来了。
    不说夏姑娘演的如何,但不出八九,虽然还不够疯。讲话身段做的是相当不错的。
    三爷和二爷演得也有道行在,那三爷自有一段风流,二爷就简直惟妙惟肖的可怕了。
    老太太很有格架。
    其实更想看七巧,这才是真正的功力所在。张爱玲也和大多数作者一样,有时候过于看中批评者的意见,其实傅雷的话不看也罢,看了也当做没看到就对了,改的反而没气势了。


    对比,李安跟但汉章,前者纽约大学电影系,后者加洲大学落山鸡分校电影系~~~~看来要想中正平和地传承,中西合璧才是王道啊。

  3. 上一周香港的天空几乎没展过欢颜,大雨滂沱的周日傍晚拖着病体,真是跋山涉水从新界颠簸到港岛看《怨女》。

    《怨女》的故事主线与最出心里的片段仍旧是照搬自《金锁记》。自从上一年错过了焦媛剧团的话剧之后,一直遗恨至今,能够看上但汉章的电影,也算是不尽兴的补偿。写《怨女》的时候,张爱玲把从《金锁记》中全然投入的自我又给抽离出来,站在一旁冷观世事起来,所以银娣终归是银娣,取代不了七巧。

    因为用情至深的缘故,所以《金锁记》始终饱含一种快刀斩乱麻的肃杀之气,冷冽到对自己残忍的地步,恨不得将一切都即刻了解;而到了《怨女》里,太多的铺排与细节,把对生命刻骨的仇意,化成了“此恨绵绵无绝期”。

    不过媳妇熬成婆的故事人们总是爱看,尤其还是上海媳妇熬成婆的故事,到如今也不过时,所以女孩子都嚷嚷婚后一定要与公婆分住。

    电影版的《怨女》真看不出导演是花了番功夫去揣摩体验小说过的,几乎就是照本宣科,按着张爱玲现成写的故事往下讲,一枝一节都不带省略的。

    这样拍出来的电影自是四平八稳,却毫无张爱玲特色,倒是充满了1980年代台湾影片的特色,尤其是说话的腔调,宛若走进还没庸俗化的琼瑶电影系列,或者《四行仓库》,《梅花》之类的台湾爱国教育片,都是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甚为失望。管家下人说话都是一脸殷勤忠厚的,婆婆也只是不拘言笑的,至于夏文汐的银娣,那长得是慈眉善目,满是台湾女生贤良淑德的温柔气质,说话也总是和颜悦色客客气气,时不时还摆出一副婉君般的委屈状,这样的标准台湾模范小媳妇,怎么可能张扬得出上海女生的厉害和精于算计的心思。而三爷也是一脸正派说话诚挚,生生把一个油腔滑调的上海小开,活脱脱演成了孙中山。总而言之,通篇看来这个大家族都能算是和谐融洽,少奶奶们拉长扯短,话不带刺,除了佣人偶尔犯贱八卦点,其余全无小说中人情的凉薄与势利。

    那个年代的电影,不管是什么角色,大家说话全都中气十足,一脸厚道正气,热情洋溢。看来台湾的国民教育真是好啊,个个都被调教成了曰智仁勇的优秀童军,不管谁的作品演出来全成了台湾好公民的样板戏。

    唯一惊艳的看点还是夏文汐,漂亮到连Amos都称赞美不胜收。影片里,还有年轻貌美时的萧艾。
  4. 前阵看了根据萧丽红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桂花巷》,俱是女人,便想起了《怨女》。都是穷人家出身的女孩子,一条油光水滑的大辫子,长衣大摆袖的斜襟土布衫,自然是没有文字里的绮丽,却也还原了一种别样风情,一种别扭的、捉襟见肘,挣扎无望、局促的风情。

    先不说但汗章于张爱玲文字里那一板一眼的考据,单是选角夏文汐的出演,这个性感到骨子里冷艳的女人,眉宇里的风情,回眸低颦间的怨怼,架得住戏。

    电影改编小说以银娣代替曹七巧为主角,成为其的一大诟病。但在我看来,这却是个讨巧的做法,且更透着编者的明白。银娣是一个比曹七巧更为“无辜”的角色,然其命运却也不自觉地殊途同归,天生的清白,身后的挣扎,仍摆脱不了身陷泥潭的悲剧。以银娣代言,悲剧更具冲击力,观者深感宿命的无能为力。再者,影片里,银娣的生平也融进了原著中曹七巧的影子,她们互为前身后事。而无论是曹七巧还是银娣,抑或是剔红,都不过是湮没于女性宿命中的个体罢了,是谁又有什么重要了?…

    她自是想过要有一番作为的,也曾试着学作个呼风唤雨的狠角色,无奈不是那块料;她能做的只有凭直觉走路,不免常常走错,连自己都吓到;谨守着一份祖业,在鸦片烟里逐渐打消流逝的年华和暗涌的情潮;一生所系不过一子,要留在自个身边吧,就得靠鸦片,要成就了他,就得割断亲缘;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许多若干年后才看得清当年对错的抉择,有的源于一念之差,有的确实宿命如此,其实早知道…但又有几个人具此慧觉?

    一切似如银娣上吊的那个晚上。什么都掩盖不了她身上散发着的那股子离别气息,那种永别前的湿冷幽暗的触觉。在那个夜晚,她看着别人,那些明天还要继续活下去的人,包括继续活下来了的自己,就觉得一切都是琐碎,那些与她无关的别人的生命,全部都失去了意义。就像是皈依闭门的佛教徒,突然变作了先知,洞悉了每个人的前生后世。下了雪…

    不喜欢《桂花巷》,是因其不甘平庸却就沦为略显做作;对《怨女》的不喜欢,则来自于对原著的芥蒂,成长期的阅读经历,至今仍能感受到文字里阴森恐怖的观感。剔红与银娣的一生,也似互为补充与对照。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若是平铺直叙,到老来时候再回望,两者的命运,观之倒也大同小异,而主人公不同的性情,却造就了两异的况味,但这个中滋味却只有局内之人们能够体会,不足与外人道也。于我等局外人看来,不过是一桩有血有肉的人生,怎么也比一味苦情的煽情戏码来得好看些。大抵也就是一出出有惊无险的命运,殊途同归。

    让人端端无望的是,女人的一辈子,所谓的善终,左右也就不过如此而已。好在,当阿潘和齐豫的歌声响起,方知如同每一个不甘平淡的人生,回头一望不过虚惊一场,徒具手势苍凉。

    原稿刊于《午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