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玫瑰人生 La Môme(2007)

简介:

    有着“小云雀”之称的法国国宝级歌手艾迪特·皮雅芙(玛丽昂·歌迪亚饰),她有着传奇的一生。皮雅芙的童年颠沛流离,先是被母亲抛弃,然后被父亲送到妓院由祖母抚养,随后在父亲从军队退役后,又被强行带走随马戏团演出生活。再之后皮雅芙跟随父亲卖艺为生,街头初啼并到成为一名酒吧卖唱的 少女。

演员:



影评:

  1. 致所有灿烂的和受苦的时光

    看《玫瑰人生》的时候,我感到这个银幕上的PIAF,
    几乎是一个会唱歌的我的耶稣。
    因为她能感受的痛苦,正是我所感受的,
    她所能承受的破碎,正是我所承受的,
    她能唱出的一切美妙的痛苦的声音,
    正是我想唱然而无法唱出的。
    她是一个圣徒,我想,是一个和我一样信奉着爱的圣徒。

    当多年无法唱歌的PIAF听了一半《无怨无悔》,
    就忍不住打断,惊喜而凄凉的说:“这是我的歌!这就是我!”时,
    我也忍不住想站起来,打断所有电影院里正在看电影的人,这样大声说:
    “你们看!这几乎就是我的人生!这是我的歌!”
    没错,就像《在地图消失的地方》里的威利,
    坚信午夜电视直销节目里出现的圣诞老人是对他一个人训诫教诲一般,
    那个时刻,我也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感受:
    我深信那个又矮,又丑,又不幸的女人,此时此刻,正在为我一个人歌唱,
    就为了我们心里那种几乎愚蠢的信念:
    爱,是我们唯一的道路。

    所以,她死了,死于失去爱,死于孤独,死于无法唱,
    但是电影并不以她的垂死而结束:
    电影无限放大了她最后一曲演唱,那简直是对黯淡无光的人生的战歌,
    那就是在对所有挫折扇过去的响亮耳光,
    碾碎了她,曾经把她碾成碎片的压路机,在歌声里轰然倒塌,
    她借由歌声,就像耶稣一样,重生,复活,光芒万丈,
    因为,她唱歌。

    我想我们爱电影,就像我们爱耶稣:
    我们爱一个人替我们受难,我们爱一个人比我们更不幸,
    我们爱一个人饱受摧残但是无法磨损的灿烂。
    我们的人生太长,
    我们感受得太多,而且太平淡,
    尽管我们的房间就是我们的受难地,
    尽管我们爱过无数个人(但是失去任何一个人的痛苦都不亚于电影里浓缩的痛苦),
    我们仍旧需要一个人站在十字架上,展示我们的痛苦,因我们的痛苦而升华,
    并且让我们知道:活着,仅仅是怀有信念的活着,是一件多么珍贵的事。

    在考学面试的时候,我们同学里流传着一个段子,
    一个高年级的男生,在被老师们问到:“电影,对你意味着什么?”时,
    冷冷的回答说:“电影是我的宗教。”
    现在,我突然明白了这句话。

    致所有灿烂的和受苦的时光。



    人生是回旋往复的声部


    写完了感性的文字,我想为《玫瑰人生》写一点理性的文字。

    一个伟大传奇人生的传记片,我见过三种:
    一种是展开这个人物的人生数轴,将每一个重大事件作为一个坐标点,一一展示,比如《吴清源》,
    一种是截取了其中一段最精彩的旅程,告诉我们为什么伟人会成为一个伟人,比如《摩托日记》,
    一种是不讲重大事件,只讲人生的状态,虚掉历史背景,沉浸的是人的内心,比如《玛丽 安东瓦内特》。

    《玫瑰人生》呈现给我的是第四种:
    电影总的来说仍旧是从年幼到死去的流程在走一趟她的人生,
    但是并不清晰明确的按照时间顺序来讲故事。
    电影遵循的不是时间的节奏,而是音乐的节奏。
    PIAF的人生,以不同的时段,不同的主题,就像好几个声部一般,回旋往复的出现。
    不是一个人在客观冷静的读着她的传记,整理她的人生大事要事考,
    而是像一个人垂死的时候,人生各种碎片纷至沓来,聚合成一个万花筒,
    从那个小小的孔里看出去,有事件,有感觉,有色彩,有情感。
    各种东西看似杂乱无章的来了,就像我们的人生况味,
    多少东西并置,重叠,放大,倒回,省略,混乱,模糊,无法重现。

    请注意“看似”两个字,好的电影里没有任何东西是杂乱无章的,
    一切种种当然是精心设计的,我倾向于是编剧设计的。
    电影不是各种偶然造就的神赐之物,就像魔术师变出的是魔术而不是魔法一样。
    《玫瑰人生》的各个关节都很好:表演超级棒,音乐也棒,剪辑很棒,导演不用说了,
    但是作为一个编剧,我感受最深的是:剧本真棒啊!

    就像电影的最后一个段落,基本上是这样几个部分组成的:
    PIAF最后一次登台的各种筹备工作,
    PIAF即将死去,身边只有一个护士,她向她倾诉自己的孤独和痛苦,
    (从属在这个部分下的一次往事追忆:PIAF曾经有一个女儿,死去了)
    PIAF的零碎童年回忆,
    PIAF在海滩上接受最后一次访问,安详而智慧,
    PIAF最后一次登台献唱。
    这几个部分,不是以“12345”的顺序出现的,
    而是每个部分都打碎了,揉合在一起,灵光一闪的,即兴的,恍惚的,
    渐渐向最后的时刻滚动而去。
    有的传记片重故事,有的传记片重感受,
    但是《玫瑰人生》两者兼有,
    因此,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物,一个旅程,而是一整个人生。
    你们知道,人生不是一个渐渐清晰的画像,
    而是回旋往复,神奇多变的声部。
  2. « sans amour, on n’est rien. » ---------Edith Piaf
    “没有爱,我们什么也不是。”

    « la môme »(《少女Piaf》)让整个法国怀念一个人,回望一个时代,重温一个旧梦。
    我毫不怀疑,Edith Piaf是法国的一个符号。她的歌仿佛一个印迹,深深打在每个法国人的心里,无法动摇。两小时二十分,翻完一个人的一生,她的经典老歌做线索,一路走下去,强调了的双手,强调了的发声方法,强调了的浓浓妆容。故事的讲述就是在为歌做注解。每一次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心都跟着颤动。“原来是这样!”这话不曾出口,眼泪却已在说不清楚的某个时刻滑下来。
    震撼自己的究竟是故事本身,还是导演杰出的表达法?这个问题让我第一次难以作答。导演的一些做法的确太残酷,但是我却喜欢。是一些很极致的表达法,非常的浓烈,戏剧化。是“到底”了,未留余地。比如Marcel死后的场景设置:悲痛欲绝的Edith,穿梭于公寓的各个房间,嚎哭不止,脚步不停的继续沿着公寓的走廊往前走,走廊深处一片漆黑,我见她消失在黑暗里,而跟随这个背影,到达的是灯火辉煌的舞台,还是那个背影,此刻张开双臂唱着 « hymne de l’amour »。再比如不按时间叙事的讲述方式。这并不是我喜欢的,我排斥所有看似“花哨”的剪接,认为最简单,原本的叙事方式才不会削弱故事本身的力量,才是一种耐心的积累,末了才能有够力度的情感爆发,哪怕讲述方式还是一样的淡。但是 « la môme »的剪接,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这种基于对比的错落剪接,让我在画面转换的时候,常有被刺痛的感受。相当残酷。眼见着少女初尝成功,下一个画面马上转到颤抖佝偻的老人,在花园里听自己当年的唱片。静。除了阳光,什么声音也没有。她连一个杯子都已经不再能握住。这样的对比,让你不得不问自己,生命他妈的是个什么东西啊。所以很难受,心里一直受煎熬。
    而事实上,故事有多残酷,片子就有多美。这残酷在于,我们始终正在失去,成功,喧闹,甚至是爱和希望。所以Edith纵情到肆无忌惮。她可以让一个乐队等上三个小时,最终因为一首喜欢的新歌而取消原定的排练,她说“不然成为Edith Piaf有什么用?!”;她喝酒一定喝到烂醉;口红的颜色红到惨烈;在台上唱歌唱到昏倒,下去注射毒品,再回来。。。这样一个歌手,我们怎能再有?而那些美丽的瞬间,太多,太耀眼,我们急急忙忙,来不及回忆。每一个音符落定,每一次曲终落幕,每一回放下来的紧张的双手。。。生命的虚空,让人无可奈何。就算是Edith Piaf ,又能怎么样?当什么都不再有。rien de rien 被放在片子的最后作总结:“什么也不再有,但我从未后悔过什么。”
    法国人注定要怀念,这个人,这些歌,这个时代。只有在记忆里,有些东西才肯停驻不许动。那时的巴黎是旧梦一场:战争,混乱,疾病,北部的大雨倾盆,蒙玛特的人群混杂,隐没在夜色里的街头酒吧,一夜一夜唱着相似的歌,纵情到天明。而这个唱着歌的女子可以甘愿为了爱,幻化为海边织着毛衣的一个背影,把爱情当信仰。她说“要去爱,要去爱”“没有爱,我们什么也不是。”
    如果有的信仰可以不丢失,如果有的记忆颜色始终鲜艳,如果有的歌已经不朽,可不可以不说“不再有”?用力的哭一场,为了这虚空的生命,为了某一个爱过的人。可惜我们终究不够勇敢,可惜Edith Piaf 不再有。于是我们只能在电影落幕的时候,擦干净难得留在脸上的泪痕,然后,很用心,很真诚的,鼓掌。为Edith Piaf,为逝去的时光,为我们不曾拥有的勇敢。
  3. 如果不晓得艾迪特・皮雅芙(Edith Piaf)是谁,那或许知道《玫瑰人生》(LaVie En Rose);即便记不得歌名,对不上号,肯定也在哪听过这歌―――在克莱德曼的钢琴曲里,在《天使爱美丽》、《两小无猜》里,甚至在冯小刚的《天下无贼》里―――片头那首歌,正是小野丽莎翻唱的《玫瑰人生》。

    传记电影《玫瑰人生》讲述的,正是歌曲原唱者、法国国宝级歌手艾迪特・皮雅芙的传奇一生。她的艺名“Piaf”是巴黎人称呼“麻雀”的俚语,这个名字不仅是因为她性格爽朗,有副好嗓子,更是因为她身高仅有146厘米。在本片导演奥利维埃・达昂(Olivier Dahan)之前,克劳德・勒鲁什(Claude Lelouch)在1983年就拍过关于皮雅芙的电影,名为《莫忘今生》(Edith and Marcel),讲的是皮雅芙和拳击手马塞尔的爱情际遇。在《玫瑰人生》里,这段情殇也成为影片关键章节。

    《玫瑰人生》长达140分钟,完整地再现了皮雅芙颠沛流离的童年,从街头初啼、酒吧卖唱的少女到正式登台、歌喉迷人的明星,到情感受挫、每况愈下的晚年,再到弥留之际。达昂成功地打乱皮雅芙人生的各个阶段,一会还在懵懂困惑的孩时,一会就跳到肢体僵硬的老年,营造转瞬即逝的人生悲喜。为了不至于让观众觉得含糊不清,导演用文字交代了时间、地点;只要细心留意,前后故事还是能串在一起,看出皮雅芙从法国到美国的人生轨迹。作为线索的,自然是皮雅芙不同时期的歌曲,有特殊意义的、偶然抓住的,皆成就了舞台上的皮雅芙。

    皮雅芙仅在人世间驻留48个年头,这一大半可能由于她无节制地注射吗啡、醉酒纵情,挥霍健康导致生命透支。但皮雅芙之所以为皮雅芙,就在于她不可复制的偏执,或者如评论家所言,是一种“法国的基因”。幸运的是,在《玫瑰人生》外,她还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在这部电影里,你还将听到《爱的礼赞》、《我无怨无悔》等名曲。

    片中,皮雅芙遇见传奇女星玛琳・黛德丽(Marlene Dietrich),激动得有些失措。事实上她和电影的交集还有不少,比如法兰西奇才让・考克托(Jean Cocteau)是她的好朋友,为她编过戏剧。更叫人感慨的是,在听闻好友去世消息后,考克托在同一天离去。

    作为2007年柏林电影节开幕电影,《玫瑰人生》在法国上映后取得惊人票房。这也许是在1963年皮雅芙的国葬―――成千上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她送行―――之后,人们再一次用行动怀念这位“小麻雀”,还有她不老的歌声。

  4. 并不能说,Edith Piaf是我最欣赏的女性形象。这位法国最著名的歌唱家早年命运多舛:先是被母亲抛弃,然后被父亲送到妓院由祖母抚养,随后在父亲从军队退役后又被强行带走随马戏团生活,再之后Edith跟随父亲在街头卖艺,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演唱生涯,直到成为二战后代表法国形象的代言人。尽管Edith热爱歌唱如同生命,但她并不爱惜生命。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她本人严重酗酒,毫无节制的注射吗啡,在47岁就香消玉殒,死于肝癌。

    这样一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女性,电影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刻画。由法国导演Olivier Dahan指导2007年在柏林电影节首映的《玫瑰人生》就选择了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太一样的角度来演绎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

    从内容上说,尽管音乐是Edith Piaf一生最大的主题,但影片并未把全部重心放在音乐上。在描述Edith于街头被巴黎某上层夜总会的主人Louis Leplée发掘后正式开始演唱生涯的时候,影片着重强调了Edith初次登台前极度紧张恐惧的心理和惊恐的表情,包括Louis Leplée不断的鼓励甚至威胁都面面俱到;但当Edith终于客服舞台恐惧华彩万丈开声演唱之时,影片又突然静音了,我们只看得到Edith的表情,口型与动作,一切都慢慢归于沉寂。Edith成名后,一意孤行让乐队苦等三个钟头,为了一首自己喜欢的新歌把原定的排练计划说改就改。这里,Marion Cotillard扮演的盛年Edith意气风发,涂着明艳的血红唇膏,双手叉腰下颌高抬,趾高气扬的说:“要是不能为所欲为,当Edith Piaf还有什么意思!”类似于这样充分体现Edith Piaf充满棱角飞扬跋扈个性的片段细节还有很多,这里,一个明确的信息从这些细节中被准确无误的表现了出来:音乐是Edith Piaf的生命,但Edith的生命中除了音乐,还有更多更多她要追求的东西。

    电影所采取的跳出音乐,全方位多角度的来描述这位法国最著名音乐家的叙事手段在我看来是非常令人赞叹的。不管是Edith Piaf与法国的重量级拳手,享有世界拳王称号的Marcel Cerdan的短暂而浓烈的爱情,还是Edith与一生好友Simone Berteaut之间摇摆进退的友谊,这些细节着重刻画的都是Edith像烈酒一样芬芳又苦涩的,充满起伏的人生际遇,以及在这些变故更改之中Edith被激发的棱角犀利毫不妥协的执拗个性。Edith Piaf之所以被当作法国形象的象征,不仅仅是因为她超凡出众的音乐才华,更重要的原因,在我看来,正是她这种飞扬跋扈永不后退的性格。她任性,偏执,疯狂,她不在乎健康,她甚至不怎么太在意观众和媒体的评论,她只要自己的那颗心保持自由,她要为所欲为,她要整个世界。这就是Edith Piaf,这个骨子里自由飞扬的灵魂,用她的歌声抚慰、激发了法国的一个时代。她的歌声被称作“巴黎的灵魂”,果然当之无愧。

    尽管对Edith Piaf一生有重大影响事件和对Edith突出性格的刻画是全片的重点,可电影并没有忽视作为歌唱家的Edith一面。全片重点表现的两首歌,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和 Non, je ne regrette rien(我心无憾)分别出现在她与Cerdan的热恋阶段及生命接近终点一刻最后一次在著名的巴黎奥林匹亚音乐厅演出之时。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展示了这两首脍炙人口的著名歌曲,另一方面,它们是Edith Piaf当时心声的写照,与电影故事的进程完美得结合在了一起。

    从结构安排与摄影技巧上来说,导演兼剧本作者的Olivier Dahan在这部影片中充分展现了他的才华。全片并未按正常时间进程推进,而是分成儿童/少女、盛年和老年三个阶段,彼此穿插。每当展现完Edith舞台上光芒万丈的成功时刻,随后电影总是立即剪切到生命火花将息,Edith所处的静默,幽暗、脆弱的空间。一前一后,前一秒钟繁华,后一秒就是黯淡。这样技巧纯熟几乎到花哨的剪切手法与Edith Piaf本来就混乱与充满自我矛盾的人生过程结合在了一起,彼此相呼应,对照。

    电影另一处将时间顺序打碎重新粘连的精彩细节是体现Edith痛失所爱在空荡的大屋中掩面而泣不停奔走的镜头,声音再一次被关掉,痛苦得表情都变形了的Edith从明亮奔走到日光照不到的阴影里。镜头从她背后逐步移转到正面后,Edith已经站到了舞台之上,聚光灯下,她苍白的脸已恢复平静,目光深邃而忧伤,只有血色的口红依旧浓烈。

    尽管这些时间前后跳跃的片段自身每个都制作精良,几条线索也都清晰饱满,但对于对Edith Piaf生平不太熟悉的观众来说,这种突出重要细节而忽略前后时间关联与次要人物的手法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情节上的困惑。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法国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应该更为顺畅吧。



    发表于《电影世界》杂志,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