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The Devil's Trap
导演: 法兰提塞·维拉席
编剧: Frantisek A. Dvorák Milos Václav Kratochvíl Alfred Technik
主演: Vítezslav Vejrazka 米罗斯拉夫·马哈切克 Cestmír Randa Vít Olmer Karla Chadimová Vlastimil Hasek Frantisek Kovárík 雅罗斯拉夫·毛奇卡 约瑟夫·赫利诺马兹 贝德里奇·卡兰 Jirí Belohoubek Jirina Bílá Monika Indingerová Ladislav Kazda Milan Kindl 伊里·弗斯塔拉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捷克斯洛伐克
上映日期: 1962-04-20
片长: USA: 85 分钟 IMDb: tt0054780 豆瓣评分:7.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一天第三场,我是主持人我略知她一二,第三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魔鬼的陷阱》,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魔鬼的陷阱,正话反说嘛(你可以开始吹了)。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标题似乎有双关,Pitfall既指陷阱又指陷穴。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四星,无意于《乱世英豪》的冗长而恢宏,法兰提塞·维拉席的史诗感和庄严性在五年前《魔鬼的陷阱》已经井然有序,浪漫而苍凉的氛围贯穿始终,脆弱而自觉的展现令人无法自拔。大自然不会怜悯任何人,不祥之兆终于蔓延为魔鬼的陷阱,一个半钟里被精心设计的漫长旅程,没有一副面具可以安然无恙逃过这条深渊,最终圣歌指引圣徒走出黑暗,光明重获了自由的新生。
场刊嘉宾 欧.尹
我给了魔鬼的陷阱X。很简单,看不懂。不是随心所欲那种因为意识流造成的看不懂,而是无法接收到信息的给出,非常困惑。视听层面有新意,但是在困惑的状态下无法静下心来欣赏视听上的东西。
助理主持人 千橡
我看不懂但是没有特别大的震撼。
场刊嘉宾 aof
我给了《魔鬼的陷阱》X,一部无聊透顶的电影,无人物,无情节。故事完全支撑不起看似高深的表达,从而造成观感的坍塌。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2分,更多是形式感的东西,但有趣和精彩的也是它的形式感。其实这个体量,一个短片就讲完了,用不着85分钟。
场刊嘉宾 Muzhi
1星,极具个人形式美感的摄影构图,黑白的静止场景一如油画般精致,诡异的静谧镜头与沉默压抑的角色,使电影凸显阴暗的质感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笑死,(除了宫姐)大扑街的节奏,这部在组委会是大黑马。
场刊嘉宾 欧.尹
(大家都不喜欢)会不会是字幕的原因?
助理主持人 千橡
我第一次觉得语言真的是一座墙,我怎么翻都翻不过去。我给了两星,给自己一个安慰。
第一个问题,很多人指出电影的剧情留白太多,晦涩难懂,主题不明,如若不全神贯注很难让人言明其中意味,也有人认为影片重在强调塑造的氛围而不在具体情节的发展,不需要全面了解即可深度感知导演营造的恐怖气氛。对此你怎么看?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场面调度和摄影造型很棒,摄影造型和场面调度一直都在为主题服务啊。世权和神权不才是魔鬼嘛,塑造的形象和造型都是恐怖、高高在上、专横,多数都是大角度仰拍,以及前后深焦的两极调度。
场刊嘉宾 欧.尹
有些段落我还倒回去看了,还是看不懂。关键信息藏着掖着不说,好像很高级一样。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我觉得还好,就是父亲哪去了不清楚。(电影里)比较有意思的是把科学当做巫术,以及奇迹和邪术的毫米之差。
助理主持人 千橡
我可以接受视觉>叙事,但不可接受我为了视觉好看完全不care叙事。
场刊嘉宾 aof
看了两遍,没感受到留白,也没感受到氛围。
场刊嘉宾 Muzhi
摄影很棒 但是剧情完全无法理解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其实影片只是讲述了一个在战争中死里逃生的磨坊主家族因为崇尚自由与科学为人民带来了福利,而被集权下的宗教和王室怀疑并迫害的故事。不知道大家现在能不能get到。
场刊嘉宾 Muzhi
我有摸到一点,所以给了两星。涉及到宗教的情感和行为我都很难理解。可能是文化环境不同。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就是在)讽刺极权宗教吧,科学与宗教对立吧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一群村民不就是迷茫沉默的羊群嘛。主题和立意都很浅啊,没什么好搞的。这个故事要讲,三十分钟就讲完了。
场刊嘉宾 欧.尹
这个剧情我可以脑补,主题也可以get,但是还不如用文字的形式呈现给我,不是感知得到的。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其实感知的话更多是感知视听上的东西。
助理主持人 千橡
维拉席好难懂,《乱世英豪》就很头痛。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所以怎么讲一个故事,其中也有形式的取舍,要是光念白也就二十多分钟,85分钟是活生生抻长的。
场刊嘉宾 aof
不太能(get到),主角似乎是牧师,而非磨坊主。叙事的视点和你发的剧情梗概对接不上。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牧师只是三男主之一吧,我觉得影片还是以三男主为主的。
场刊嘉宾 aof
那故事的视角是谁的呢?三男主在85分钟的时间内显得过于零碎,从而感受不到任何。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有人说,故事的视角是魔鬼。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魔鬼不存在,却无处不在
场刊嘉宾 欧.尹
魔鬼的陷阱有种被乱棍打死的感觉,群里一人一个点,开喷hhh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好了,过。
有人说磨坊主代表科学,牧师代表宗教,摄政王代表世俗权力,这部电影其实是关于科学、宗教和世俗权力彼此博弈的寓言。对此你们怎么看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或者你对他们三个所代表的的符号和身份是否有其他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磨坊主家族是自由民,只相信大地(大自然)所告知的智慧,而牧师的精神领袖是上帝,摄政王认为“只有傻瓜才会相信奇迹”换言之只相信自己手中的权力,三者之间的斗争其实是数千年来科学、神权与王权的斗争的一个缩影。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电影)中间一段宗教祈雨仪式,中途磨坊主根据科学发现了水,大多村民离开宗教,表现了人民对宗教的背离,转而投向科学。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这一行为极大的撼动了宗教和摄政王的权威。摄政王说磨坊主在扰乱宗教,与魔鬼为伍;牧师说发现水源不是上帝的旨意。
场刊嘉宾 欧.尹
我只能跳出电影来说,这个隐喻也是挺古板的吧。
场刊嘉宾 aof
或许可以这么说,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感受不到“人物”的存在,那么他们彼此之间的角力(三方权利的博弈)则毫无意义,影像也只沦为了流水账。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的确都很脸谱,你要谈人物,也没啥可立的。
虽然本片是属于导演的艺术品,但是演员的表现也不容小觑,你认为本片的哪个人物最生动并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摄政王、磨坊主、牧师、磨坊主的儿子、磨坊主儿子的女友、磨坊主儿子的情敌)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摄政王被写成了一个直率的呆子,只在意和关心的他对当地农奴的统治权力,并十分痛恨磨坊家族作为自由民的一系列举动动摇了他的统治。
场刊嘉宾 欧.尹
摄政王的长相印象深刻,人物形象不深刻。一部分人物作为符号出现,另一部分人物莫名其妙的出现。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最复杂的应该是女友吧,其他人都沉浸在自己的逻辑里各自耍宝,只是女友是不断被其他人影响的,是唯一没有自己思路和逻辑的“人”。
场刊嘉宾 aof
感受不到人物,都不深刻(流汗.jpg),就记得打架的场面。
但是影片的最终走向既没有明确指涉磨坊主追求到了科学的最终归宿,也没有提及牧师追求到了宗教的最终信仰,更没有言明摄政王追求到了权力的最终凝聚,而且最终的灾难仿佛指示着这三者的斗争没有赢家,是一个三败俱伤的局面,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或者说你认为导演是否明确的指向了科学、神权与王权谁获得胜利?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显然是科学,最后男主和女主活了下来,通向光明。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儿子也曾因为父亲的失踪和息息相关的湖水与地狱谷的水源相连而忐忑不安去寻求了牧师的帮助,是否可以说他偏离了?
场刊嘉宾 欧.尹
不一定是科学胜利,但可能倾向性在这,把光明留给科学。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但最终儿子在地下听取了父辈的指引逃出生天。他曾很自豪自己是自由民,但是直到结局的逃脱让他完全脱离了思想上的束缚成为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他不再恐怖害怕,而是朝着光明走去,因为他的血液中拥有磨坊家族的自由与科学,所以我认为最终还是科学取得了胜利。
片名《魔鬼的陷阱》既可以指在牧师和摄政王眼中磨坊主与魔鬼勾结而陷入了无尽的深渊,又可以指磨坊主家中的巨大水窖和磨坊,并且这个水窖最终确实成为了埋身之地的陷阱。但是影片对于魔鬼几乎没有进行任何指向性的描述,你认为电影中的“魔鬼”存在吗?或者说其实“魔鬼”只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吗?
场刊嘉宾 aof
魔鬼更多是宗教势力在角力中为取上峰而所使用的一种话术。或许只有在最后坍塌的一刻,魔鬼才存在。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人心比魔鬼可怕。
场刊嘉宾 欧.尹
魔鬼是一种虚指,可以认为是站在宗教的对立面而言的一种存在,也可以认为是心魔,怎样解读都ok。
场刊嘉宾 Muzhi
魔鬼在心中。
场刊嘉宾 欧.尹
我求解个问题,牧师往什么地狱之门里面扔石头,湖边有个人,是谁啊?工作人员?场务?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很诡异。牧师和另外那个人都没看到的样子。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那个人我觉得其实不重要,反正像是魔鬼一样...
即使磨坊主用科学解释了许多那个年代无法认识的现象,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无法用常识解释的奇观。比如磨坊主的祖父一家如何死里逃生?磨坊主最终去了哪里?影片中这些没有解释清楚的东西你认为是导演故意为之还是无法圆下去而草草收尾呢?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整个故事其实是一个Folklore(民俗故事)。
场刊嘉宾 欧.尹
这个真的不知道说啥,我也想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
场刊嘉宾 aof
为了高深而装高深,因为文本层面各部分的链接真的太不奏效了。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我也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所以我问了你们,我更倾向于导演在故意为之,包括那个湖边的人,我愿意理解为是魔鬼出现了。
场刊嘉宾 欧.尹
这些(题目中的现象)我倾向于刻意为之,湖边的人我倾向于技术失误(可能石头就是他扔的,假装是牧师扔的)。
场刊嘉宾 Muzhi
不知道 剧情太迷惑了 我相信是导演故意为之。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很多人看《信条》的时候都说,不要去理解它,尝试去感受它。能不能感受就每个人见仁见智了。
本片的视听效果极尽炫技、开阖纵横,法兰提塞·维拉席的导演功底尽显无疑,比如从瑞典人来烧毁磨坊,到牧师第一次赶来磨坊一探究竟,再到牧师最后一次去磨坊里抓人都使用了由远及近的迅速推拉镜头,都给人以深度的极致压迫感。本片中你还有没有其他印象比较深刻的场景和大家分享一下。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扔石头那里,诡异的人影,现在想象有点吓人。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工作人员:玛德,我演的就是魔鬼。
场刊嘉宾 欧.尹
推拉镜头无疑是最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个片头来抢掠的人中枪而死,然后反打交代人物的镜头也很好。
场刊嘉宾 aof
最印象深刻的是模拟了镰刀的视角来拍割麦子的人的镜头,但这个镜头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我也觉得在田野里农作时的场景很美,镜头跟随镰刀左右摇摆而产生了一种浪漫的模糊美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呃……令我印象深刻的只有女友的颜值,以及主教邪魅狂狷的笑容。
场刊嘉宾 Muzhi
以及磨坊主儿子的颜值。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舞会上的俯拍镜头中舞动的人群仿佛一个个机械的棋子,相比农民更像是魔鬼控制的傀儡。(我又来过度解读了)而且后文人们在舞会上掉进了地裂缝更说明了导演的观点:魔鬼不存在,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无处不在。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没有过度解读,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很容易让人想到“提线木偶”这样的喻体的。
其实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都非常写实,比如背景设定在了捷克斯洛伐克与瑞典的三十年战争时期。这是一个欧洲普遍荒芜和混乱的时期,除了战争之外,还有瘟疫和饥荒。欧洲大陆各大国花在战争上的钱大大耗尽了国库,这可能也是电影中摄政王城堡非常破旧并且缺乏装饰品的原因。史诗气质并不一定要宏伟,但是一定会细腻入微,你认为本片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史诗气质?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这片子还真谈不上“史诗”,毕竟太穷了,穿得破烂烂,房子空荡荡。
场刊嘉宾 Muzhi
没看出来史诗气质,有点像寓言。
场刊嘉宾 欧.尹
我觉得摄政王讲的故事的气质可能比较接近史诗,只是接近吧。时代背景就给了个字幕,没有背景知识的话很难代入理解,也不知道它聚焦的这个地方在区域里处于什么位置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留白太多了,确实是这部电影不足的地方。
场刊嘉宾 aof
整体制作水平都是属于粗糙的了,和时代背景也没多大的结合。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虽然磨坊主崇尚原始科学与自然,但是他的认识完全符合当时的年代,导演没有设置任何后来的知识来影响磨坊主看待其他人的方式和心理。我认为这是本片最具有史诗气质的一点,他完全用当时的眼光来撰写了那个年代来试图代表那段历史文明的荒诞不经,非常令人震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导演的另一部电影《乱世英豪》?如果看过请你谈谈这两部电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没看过请你说说其他具有类似史诗气质的电影?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乱世英豪》相比《魔鬼的陷阱》更加史诗宏伟,片长也达到了2小时40分钟。
特邀嘉宾 我们敏熙
《乱世英豪》更大气,但是声音太难受了,至今忘不了声音效果,远近不分,游离在画面外。
场刊嘉宾 aof
《巴里·林登》,但《魔鬼的陷阱》没啥史诗气质啊,如何对比?
场刊嘉宾 欧.尹
(《魔鬼的陷阱》)跟《巴里·林登》的精致相比快要两个极端了。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推荐大家看看法兰提赛的《乱世英豪》、《蜂之谷》,希望到时候你们可以对《魔鬼的陷阱》有更加独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