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太贺是不会来看这种猎奇片的,所以就只讲讲太贺的部分。
少年变声期大约是14-16岁,2014年太贺21岁,演起来几乎没什么违和感。变声期加上长期与世隔绝没有什么与人交流的机会,形成了望人的特殊嗓音,从与女主同住之后交流增加以及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嗓音也逐渐变化,在这一点上表演也很到位。看完电影去日推上翻看了一下霓虹金对这部的评价,发现海边的歌声竟然是太贺真唱,厉害了我的全能小少年。
总体来说,望人是个究极悲剧式的人物,身世悲惨境遇悲惨被囚禁后无法感知这个年龄应该感知的世界,导致严重低自尊和三观畸形。起初被救身处陌生环境里的恐慌感——受到久违的善待渐渐放松警惕后再次被侵犯的羞愤感——在女主面对危机时却只能默默挣扎流泪最后憋到失禁的屈辱感——产生病态依恋后却又被女主抛弃的无助感,致使他最后做出极端行为来挽留女主。因为边缘人没有更好的选择,甚至是不知道什么是好的选择,只能依靠病态共生来获得慰藉,这样来看整个角色的情绪变化过程都是细腻且合理的。抛开这个猎奇题材来讲太贺在这部电影里面的表现真的很出色。
普通人看了之后觉得炸裂和接受不了。但电影里也确实描绘了在日本那种人与人疏离的关系,父女可以二十年不联系,母亲死后只有一个人过活的女主,没有朋友的女主谈着不走心的恋爱,真的难以想象那种孤独感。
这种疏离感,让我觉得他们好像没有在活着一样,有种“死了也行”的感觉。没有人间烟火气,没有鲜活的生活,没有那种热烈的感觉,有的只是要保持距离。望人的遭遇让我想起来日剧《母亲》,有了恋人后亲妈变“后妈”,而剧中女主与父亲的关系,让我想起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感觉剧中女主一开始对望人是有怨恨的,自己二十多年不联系的父亲突然联系自己,最后自己才发现,联系自己是为了让自己照顾他私藏的青少年。我觉得一开始女主对父爱还是抱有期待的,但没想到期待再一次落空。这应该也是女主侵犯望人的原因之一。
电影中的主角们都很孤独,叛离家庭的父亲,同时有多段恋情的女主,无处容身的少年,他们都很害怕孤独,但内心的扭曲又使他们无法建立健康的联系。即使最后女主同望人一起生活,但仍让我想起了《白兔糖》的结局父嫁。
PS.这些事情放在农村会被指指点点,当成饭后谈资,发现某户人家家里突然多个小孩儿不出几天全村人都会知道了,没几天就会有警察找上门,说不定热心大妈早就把小孩儿的家底问清楚然后给送回家里去了。父嫁的这种估计能被唾沫星子淹死。
虽然日本有很多影视作品做的很好,但是有很多文化方面的东西让我感到不适、无法认同和难以接受。
看日本的动漫和电影,给我一种两极分化的感觉,动漫里是热血、友谊、青春,但电影里是孤寂、孤寂、孤寂,缺失了很多人类热烈的情感的感觉。但两者中,都有过分的礼貌和“温柔”。或许是文化差异,和父母亲人朋友之间过分的礼貌,让我感觉很疏离;所呈现出来的“温柔”一般是女生说男主“sabixi”;这两点和我知道的“谦谦公子,温润如玉”简直是天差地别的两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