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没有明天 Sans lendemain(1940)

没有明天 Sans lendemain(1940)

又名: There's No Tomorrow

导演: 马克斯·奥菲尔斯

编剧: Curt Alexander 安德烈-保罗·安托因

主演: 艾薇琪·弗伊勒 乔治·里戈 丹尼尔·勒库图瓦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1940-03-22

片长: 82 分钟 IMDb: tt0031894 豆瓣评分:0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前情提要:女主人公一个人拖着小朋友,生活得非常困难。遇到了十年前的初恋后,要营造出一整个虚假的自己的生活场景,来给两三天后就要离开的初恋一个假象,一个自己生活得不错的假象。

    男主来到女主才租的家里,想问女主这十年来的生活细节,被女主巧妙引开话题。

    前景闪亮亮的银器处在男主这边,也代表了男主现在生活很优越,而男主背后其实是壁炉,只是暂时还看不到他熊熊燃烧的内心

    第二个镜头,这里音乐唯美且暧昧,没有采用正规的正反打镜头,而用的女主视角的仰拍斜角,男主同时用台词也在暗示他想治愈女主,想重归于好。

    第三个镜头,小号的独奏声在继续,从男主视角的俯拍镜头,让我们代入两人彼此的感情。因为两人讲的比较私密的自身事情了,所以都选择了大特写镜头。

    和你分开后,我都没有想过要结婚,是不是特别私密,进入感情了

    男主终于讲出的心中的野心。这里为什么没有用第一个镜头一样的景别?因为两人在谈心后其实都走心了,镜头往前推一下,来到更近的中景是不是也代表了这点?而背后的壁炉是不是看得清楚了。

    多么温馨的爱情场景,当我们观众一切以为将向好的时候,男主带来的猪队友及时助攻(他在玩儿女主儿子的电动火车)

    唯美的背景音乐消失,袭来的是刺耳的火车声

    这里快切了一个熔断了的保险箱的镜头

    这里人工光源没了,欧弗斯很聪明的利用了晚上壁炉的自然光源,这组蒙太奇带给观众什么印象?

    你们两个搞不成,没法开心的生活在一起,不然怎么是欧弗斯呢?

  2. 写在前面

    溶接镜头:一般都不会单独使用,先会先配合聚焦/失焦的段落中,一个镜头的尾端逐渐失焦,直到画面完全模糊,而后溶接至下一个镜头,先是模糊的画面,然后在聚焦。(通常用于电影中时序很近的两个画面)

    然而溶接镜头这种在黑白片当中常用的镜头,十分唯美的,却在后世的电影中很少出现了。(被快速的剪辑或淡入淡出所代替,这可恶的快餐时代)

    叠印,指一个色块与另一色块衔接处要有一定的交错叠加,以避免印刷时露出白边,所以也叫补露白。

    叠印,英文:Superimposition,法文:Surimpression,又叫“叠画”,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内容的画面,叠合印成一个画面的制作技巧,1898年由法国电影导演梅里爱发明,他最早在影片《L'Homme de têtes》中采用了叠印技术,在黑背景上进行三重叠画。过去的叠印技术主要依靠多重曝光配合冲洗来完成,今天的叠印技术完全可以通过电影制作软件来辅助完成。(叠印由于其含有专制性和强迫性的内涵所以在欧弗斯的电影中少用。)

    叠印镜头一般用来表现人物的回忆、想象、思索和梦幻。有时也藉此交代时间的流逝和各种纷繁现象。叠印镜头是一种具有复合内容的画面,它可以使观众同时看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画面内容。由于画面的重叠,使各个内容之间本来就存在着的对列关系更为强烈,激起观众的思索和联想。叠印镜头出现很早,无声电影时代就是用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艺术手段。

    默片时期

    在默片时期,叠印技术主要成为展现幽灵、鬼魂、魔术等惊奇效果的手段,这种商业性的运用让叠印的技术丰富起来,配合着淡入淡出、化入化出等技术,出现了很多种种叠印技术的应用,但在默片时期,这种技术还是非常昂贵的特技,因而发展缓慢。

    先锋电影时期

    法国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对叠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了30年代,法国导演Jean Vigo在《亚特兰大号》(L'Atalante,1934年)中将平行蒙太奇与叠印对立起来,表现一对相隔一方的情侣在梦境中相遇的场景,把叠印当作一种重要的电影语言来使用。

    当代

    在当代电影中,使用叠印最大胆、最大量的导演当数Jean-Luc Godard和他的四卷本《电影史》(Histoire(s) du cinéma),在这部电影中,戈达尔运用了大量的图片、绘画作品、摄影、纪录片、故事片与拆分的西方单词和字母进行大量的叠印尝试,将叠印技术广泛应用到散文体电影(film d'essai)中。

    这是本片进入正片的第一个镜头,前面打字幕的时候其实就用了不少溶接镜头了,这里把女主工作的美人鱼俱乐部溶接在了道路上面,其实就意味着通过走路我们即将来到“美人鱼俱乐部”了

    第二个镜头,溶接镜头,“美人鱼俱乐部”的实体逐渐失焦,一群夜晚的男女慢慢沿着这条石板路去往闪亮的夜总会了

    第二个镜头还没完,这是溶接之后稍稍移动镜头的延续,美人鱼变成了本镜头上部的实体,这是一个跟踪镜头。

    通过黑人引路员的手的指向,也是引领我们观众的视线的方向。我们将看到第三个镜头

    我们还能看见引路员的手,他指向的应该是夜总会的门,但是这里采用溶接镜头转场,门慢慢失焦,而跳舞的女孩的海报逐渐实焦

    这是第三个镜头实焦的效果,只留了引路员的画外音,对应的是“最好的舞者”这句话

    第四个镜头紧接着快速溶接,这里对应的画外音的介绍是“赤裸上阵”,画面给出的裸体的舞者

    忘了讲,本片的背景是1900年初期,当时最火热的法国巴黎。也是欧弗斯最爱的时期和地点。

    准确的音画对照,有木有?

    随着一个黑底的淡出/淡入,还是引路员的画外音“里面请”,来到了第五个镜头,闪出了女主的海报,就是请观看女主做为夜总会红牌的表演的意思!

    又是一个淡出/淡入,墙上的照片介绍他们的节目“四季”

    zoom in镜头

    快切俱乐部内镜头,完成转场

    欧弗斯的前景遮挡镜头,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用薄窗帘确实适合后台

    注意这个前景遮挡镜头,不是用的摄影机钱挂幕布,而是采用的重复曝光

    你看着形成薄雾状的幕布在人物行走固定后,起到的作用是跟后景的换衣服的菇凉遮挡效果。

    然后侧幕布继续跟着男二号移动,你觉得刻意不刻意?这就是欧弗斯,他想达到的就是固定舞台模式的效果。

    我们接下来继续看漂亮的熔接镜头来代表时间的推移的情况。

    女主角和他的恩客在网状形成的小包房内,和外面大舞池进行分离。这里的网状也代表了恩客被女主的气质完全迷住了。正是由于高雅的气质,也为后续男主十来年对女主念念不忘做了铺垫。

    镜头往前往下缓缓移动,这时其实已经开始溶外面舞池的众人镜头了,

    镜头在一个桌上的固定静物酒和酒杯上定格下来,这时溶的另一个镜头,俱乐部领班拍手的镜头,像是在给舞池中的客人们的舞蹈鼓掌

    桌上的静物变换了,变成两瓶三瓶酒和多个杯子了,然后溶的另一面是进门处欢迎和送走的一批批客人。

    熔接镜头结束,时间流逝,桌上的酒瓶越来越多,杂物摆满一桌,代表女主完成了她给恩客劝酒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