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日以作夜 La nuit américaine(1973)

日以作夜 La nuit américaine(1973)

又名: 戏中戏(港) / 幽灵王国 / 日以继夜 / 白天不懂夜的黑 / 美国之夜 / Day for Night / The American Night

导演: 弗朗索瓦·特吕弗

编剧: 弗朗索瓦·特吕弗 让-路易·里夏尔 苏珊·席夫曼

主演: 杰奎琳·比塞特 瓦伦蒂娜·格特斯 达尼 亚历山德拉·斯图尔特 让-皮埃尔·奥蒙特 让·尚皮恩 让-皮埃尔·利奥德 弗朗索瓦·特吕弗 奈珂·阿瑞吉 纳塔莉·贝伊 贝尔纳·梅内斯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意大利

上映日期: 1973-05-24

片长: 115 分钟 IMDb: tt0070460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日以作夜是一个电影技术术语,意思是指在白天拍摄夜景,本片讲的就是一个电影拍摄过程中的故事。电影《Meet Pamela》正在如火如荼的拍摄中,导演Ferrand(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çois Truffaut饰)不仅要处理电影拍摄的事情,还要忙于照顾演员们的情绪。其中就有脆弱敏感的男主角Alphonse(让-皮埃尔•利奥德 Jean-Pierre Léaud 饰)的感情问题,还有精神受挫的女星Julie Baker(杰奎琳•比塞特 Jacqueline Bisset 饰)。电影还要赶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完成,拍摄的进展也不甚顺利,一切看起来如此糟糕,《Meet Pamela》还能拍完吗……本片精彩地以“戏中戏”的结构展现了一部电影拍摄的过程。

演员:



影评:

  1. 讲电影的电影,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天堂电影院》和《艾德·伍德》。前者是典型的“当时喜欢”型,看的时候确实会被最后那个突如其来的包袱煽个丢盔弃甲,我也知道我对这种片段集锦最没免疫力了,何况还是时光荏苒蓦然回首的时候,当时我就很没出息地哭了,虽然电影的前半部分我一直在腹诽……

    看完了,也不过如此。

    后者是一部我不忍心再看的电影,虽然很好笑。辛酸得让人添堵不说,而且每每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小气恼,还有一点无能为力的沮丧。

    相比起来,我还是最喜欢看《日以作夜》。闹得很有生气,很有内容,很有一种,怎么说呢,爱的感觉。

    据说戈达尔对此片非常不满,认为特吕弗背叛。“日以作夜”的拍摄方式好象原本是他们共同抵制的,但是现在特吕弗公然拿它作电影标题!那种感觉,大概就好象拉斯·冯·特里尔忽然决定不玩手提摄影了一样。

    反正我不爱疙瘩儿,我爱特吕弗。我爱特吕弗这种向电影示爱的方式,既不是《天堂电影院》那样煽情,看完了却觉得不现实;也不像《艾德·伍德》饱含辛酸。他很实在,他一贯实在。

    烦恼不是没有,他自己扮演的导演说,拍电影就像以前去西部,一开始你希望有一趟美妙的旅行,到后来你只希望顺利到达目的地。混乱不是没有,偷情的,背叛的,还有意外死亡……戏里戏外,令人头大的事情一堆一堆,不是这个演员发脾气就是那个演员精神崩溃,还有演员得看着墙上贴的台词演戏,而且永远不知道该开哪扇门,更别说道具师找来的饿猫就是不肯按剧情吃东西……

    也许是导演美化,但在电影所展现的世界里,生活气息极其充沛,尽管混乱,却没有浓重的金钱焦虑。尽管一直在担心能不能如期完工,其间与保险公司交涉也不少,但丝毫没有让人感到压抑绝望。看到导演自嘲地说,“导演就是所有人都来问你问题的人。”我简直忍俊不禁。电影音乐的运用也没有像《四百下》和《朱尔和吉姆》里那样翻来覆去徒添压抑,倒是在紧张感里富有着喜悦,听之令人落泪。在他那色彩饱满得珠圆玉润的画面里,情绪也一直充满了琐碎的幽默和欢腾。在这样的欢腾里,谁会感受不到他对电影的爱呢?

    一开始你想拍一部优秀的电影,到后来你只希望顺利完成它。但是看到电影完成的时候,还是满心欢喜。一开始你抱怨为什么电影的拍摄过程如此曲折多舛,最后你觉得回忆起来还是很有趣。像那个女演员说的,拍电影的时候我们就像一大家子,拍完电影我们就各自散去。

    很满的生活,很满的电影。虽然有一点伤感有一点苦恼,但还是幽默而有情趣。否则他也不会继续拍电影,他也不会在梦里去偷偷摘下《公民凯恩》的剧照,也不会订购一堆电影书籍。

    所以我更愿意把“日以作夜”仅仅当作一个自嘲。一个曾经把《游戏规则》看了十几遍的少年,因为爱电影而做电影,而居然没有厌倦。作为一个不做电影的爱好者,不需要什么勇气。但他爱电影,却真是需要一些勇气。在电影里,他要“日以作夜”赶工时。电影外,他同样面对着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我就是很爱特吕弗这股傻劲儿。
  2. 我有一位朋友拒绝了解任何电影拍摄过程的信息,她说那会让她迷惑不解,无法想象演员如何在电影内与外、真与假之间穿梭。

    她的感叹特别让我感同身受。对于最喜爱的电影,我大脑中总有一部分拒绝承认它们是虚构的作品。(就算文德斯本人拿大铁锤敲我的脑袋,也别想让我接受《柏林苍穹下》的诸位天使并不存在。) 一切艺术形式都有一层假面,分割开人造世界与真实世界,断续的拍摄、铺设的场景被巧手掩盖成流畅真实的画面。这个过程与从帽子中抽出兔子没太大区别。无怪乎前任魔术师乔治·梅里爱最早意识到电影的戏法特性,挥挥手帕就把飞船送上太空。

    电影像一切魔术一样,当奥秘被揭穿时,总冒着让奇妙还原为无聊的风险。爱情故事的男女主角片场形同水火,难忘的开放式结局只因为导演没钱拍最后一场戏….观众得有良好的大脑区分能力,才能忘掉八卦而让电影自行运转。特吕弗的《日以作夜》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尽管它竭尽全力地穿透了电影拍摄的表象,却同时保留了它妙不可言的魔力。

    且看《日以作夜》的第一个镜头:镜头追随男主角(让-皮埃尔·利奥德扮演)走出地下通道,穿过广场上纷纷扰扰的人群,停顿在一位中年男人身前,他扬起手要打男人耳光,手掌停留在空中。”Cut”,画面迅速切到导演的特写(特吕弗亲自扮演)。接着切回之前的画面,这次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片场工作人员,有的为男主角补妆,有的安排群众演员就位。各就各位之后,长镜头再一次上演。但这次我们可以听到导演的喊话,“带狗的女士请快点走”“红色的车做好准备”。于是面对同样的画面,我们的注意力从“接下来发生什么”变成了”这如何发生“。

    这是一个极其流畅有效的开头,有着希区柯克式的简洁。(南尼·莫莱蒂的《我的母亲》开头几乎复刻了这个段落,重点有所不同。)接下来的电影围绕《遇见帕梅拉》困难重重的拍摄过程展开。这或许是特吕弗对群戏的调度能力发挥得最好的一次,特别是对场记、化妆、特技演员,很少能在纪录片和书籍之外的地方看到对这些对电影不起眼又至关重要的角色精准而充满爱意的描绘。

    影片接近结尾的部分,一场意外的死亡发生了。在接下来的画外音里,导演把这场悲剧形容为“制片厂系统的终结”,“像《遇见帕梅拉》这样的电影再也不会存在了,电影将在街上、用手持摄影拍摄。“到了这里,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特吕弗的心意所在。传统好莱坞制片厂既把无数天才导演压榨成为赚钱工具,又给他们机会创造出数不胜数的杰作,令人爱恨交织。这是一曲对行将消逝的美国制片厂系统和所有幕后工作者的挽歌。(电影即题献给Lillan Lish和Dorothy Lish,D·W·格里菲斯麾下两位最出色的默片女星。)

    恰恰是这种有些天真的怀念让《日以作夜》收获了诸多批评。著名影评人Pauline Kael毫不留情地写道:“特吕弗对《遇见帕梅拉》所代表的电影制作模式的喜爱,我完全不能体会。“与让吕克·戈达尔的反应相比,这还只算是蚊子叮咬一般的抱怨。两位昔日好友在68年的风波之后已经渐行渐远。戈达尔依然强调电影的政治性和攻击性,而特吕弗延续了希区柯克的影响,逐渐拥抱主流。

    1973年的一个夏日夜晚,戈达尔走出《日以作夜》的放映,怒气冲冲地给特吕弗写信,指责对方是个骗子,“你说电影如同黑夜中疾行的列车,但谁是乘客?坐在哪个车厢(阶级)?又是谁在开动这辆列车,身边站着资方的告密者?“对此,特吕弗以一封二十页长信回复,信中将多年积怨一吐为快,在此不再赘述,有兴趣不妨找来阅读。之后两位新浪潮好(基)友彻底分道扬镳,令人唏嘘不已。

    回到《日以作夜》本身,戈达尔和Pauline Kael的意识形态批评多少都错过了重点。《遇见帕梅拉》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并不重要,拍摄电影——好或坏,困难或容易——的乐趣,和人与人之间强烈又脆弱的联系,才是特吕弗赞美的核心。《日以作夜》无意成为《蔑视》,正如他无意追求挑衅和政治变革。这是一枚小小的时间胶囊,装满了电影带来的短暂和绚烂的幸福。完美的冬日观影。

  3. 电影就像黑夜中飞驰而过的列车,看过这部电影就不会忘记这句经典台词。它包含了特吕弗对电影的爱。Day for night对特吕弗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前面几部作品失败后,特吕弗这部电影使他重回国际大导行列之中。电影中处处可见特吕弗对影史的致敬。关于小孩偷公民凯恩的剧照,还有对杂志的特写(上面印有布烈松,布鲁埃尔,希区柯克...)最有意思的是特吕弗在电影中直接应用了戈达尔的蔑视的台词(就是片尾那个管外景的夫人说的“你们这些拍电影的道德真败坏...”)但戈达尔并不领情。原因在于蔑视中导演是戈达尔请德国大导lang来演的,而在这部电影中特吕弗自己演了导演。
    电影的拍摄技巧十分高超,它既使我们看到了拍摄电影的过程,又使我们看到了所拍电影的情节。而且这个过程比情节更精彩。剧组成员间错综复杂的暧昧关系,主演亚历山大的同性男友及最后的死亡都有很强的戏剧冲突。
    电影很好地体现了特吕弗的作者电影观,他只关心电影本身。在特吕弗那里电影比生活更重要。
  4. 曾经看过科恩兄弟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说,即使在片场, 你并不是什么都知道,但,你必须装作你对什么都有把握,对什么都很确定的样子,即使错了,你也应该说,没错就是那样的,然后在某个时间点再说,我们来尝试另外一种方法,以回到正轨。而这,正是在说,如何拍摄一部电影,如何当一名导演。特吕弗扮演导演当然,比科恩兄弟或是那个让演员吞蛆的导演要和蔼可亲多了,但是,仍没有回避,导演对于影片无知层面的把握,电影实在是一个太繁杂的综合体,在我曾经拍摄短片作业的时候,曾经礼朗帛就跟我说过,拍电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是一切都能按照你所预期的来,而是在现场的各个可能性中,你只能选择相对更好的结果,总会有很多出其不意的事情发生,有的会不如人意,而有的则会带给你很多惊喜,在伯格曼的第七封印里,最后一个场景被带走的六个人,在山顶上跳舞的剪影,刚好拍摄时有一朵云飘过,给整个画面和黑白片的构图加分许多,这就是惊喜之所在,当然,很多情况,我们没法去设计到最好,而只能根据现场的情况退而求其次,但即使是那样也要制造出尽可能好的效果,比如我拍的不值得一提的短片中,也会遇到很多场景上的问题,在拍摄的前一天我得知我所安排好的场景出事情而不能用了,同学家有老人去世了,家里被设成了灵堂,,,,所以只能被迫换地方,而在已经确定好的日程里,我不可能调整演员的时间,否则我必须再等上五天,于是我到处找人家给我提供拍摄场地,一个人身处异地不容易啊,当时就感觉,出门靠朋友这一说了,没3个小时,我就找到了一处特别令人满意的地方(有时候拍片真的是要靠人品的,平时人品好,在关键时刻就会爆发出无比的作用力,而不靠人品的办法,那就是周全的安排好所有事务,当然,意外常常有)拍摄的过程无比顺利,你只能在可能的范围内要求尽可能的好,却不能一味的只去追求你需要的效果,否则反复的来无数遍会让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疲惫不堪,效果更加不如从前,所以,一切之能,尽可能的好。我一直疑惑,人类通过文字,图画,表演,等形式能表达出多少程度的脑海中的影像和故事呢,如果在一个没有经过绘画训练的人,一个没有经过文字舞蹈声乐表演训练的人,有百分之几十能够输出?在我看来,一个绝好的想法,会在各种形式的输出中损耗,损耗率越低,要求我们越具备更完善的表达能力,我曾经想去学画画,就是想能有朝一日把自己脑海中的构思和画面直接的画出来,后来发现,好莱坞有专门的分镜画师,这样,我又能节省一部分时间,专注于我的构思而不是去学画画了,当然,我还是很想学画画的,如果空闲。
    关于特吕弗的日以作夜,他只是很直白的描绘了拍片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而最有意思的是,当记者采访到工作人员的时候,他们都很随性的说,哪有遇到什么困难,一切都非常的顺利,大家关注这部影片吧。
    特吕弗当然有强化这部片子的困难,几乎从门停过,男主角遇到情感问题,女主角又遇到精神崩溃,几乎攒齐了所有片场能遇到的奇葩问题,而演员们和工作人员们确实会遇到无法避免的生理问题,并不是说这个职业的人道德层面就又多败坏。初中我们就知道,钢铁厂和纺织厂就是要建在一块儿的原因,就是因为两个劳动密集型的工厂,都面领着单一性别问题,而这个问题没法解决,只有工厂搬到一起之后才有缓解,减少了暴力和动乱,片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说演员导演们道德沦丧,那么纺织工人和钢铁工人也是同理的吧。其实没有必要如此拿道德给谁人上纲上线,人人都是动物来的,只是在动物本性之余,人还多了一层责任。如果一定要问这部影片表达了什么,我想这个无聊的问题,只能交给无聊的人去回答了,一部影片表达了什么,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答案。
    那么,说点有水平有见地的话吧,日以作夜,把最复杂的主场景最后做成的了夜晚的效果,当然,滤镜的原因,然后把出现的一切bug合理化,亚历山大死了,他的戏份无法继续,于是他必须在之前就死掉,于是立马把场景做成下雪,夜晚,枪杀。所以在电影没有关机之前,导演或许都不知道,这会是一部怎样的影片,虽然没有按计划的进行,但或许会有更好的结果。对于那段导演特吕弗的梦,为什么老出现,在童年,他拿着一根手杖,最后去电影院里把电影的照片都拔了下来,自己拿着跑走了。在这个长条形的过道里,导演没有安排其他人路过,但是在孩子跑走不见的前两秒,横向背静的街道有一个人路过,这个人是画面合理正常化的必要人物,这个梦反复出现的原因,简单点解释就是,他很小的时候就对电影充满了无比的向往,这个偷照片的举动也显得十分可爱和有意义,对电影的痴迷表露无遗,就在导演劝导男主角的时候,导演说,我们是那种只有与电影共事才能获得人生快乐的人,而男主角最后想通了,人生并不只有电影这一件事,而是有更多,和其他。确实,很自然的,在片场,不仅在片场,在人聚集的时候,你都会发现,每个人会透露出他们自己不同的人生观,而这种人生观,是在某个事情发生后,人们必然会流露出来的。男主角的女朋友跟特技演员(很像克劳德勒鲁什的一部片子的人物结构)特吕弗的女助理很不可爱的说了一句,要让我为电影放弃男人还行,要我为男人放弃电影,那不可能。在这里,我按了暂停键,并且回看了很久,发现,这个女人甚至在做爱的时候,都带着那种,放一炮就快走人的腔调,着实是电影害了她,也着实是电影塑造了她,一个我最怕自己也成为的形象,可是,只要你是爱电影并作电影的,最终,都会走向这一步,每个人处理事情节奏快的根本连打哈欠的时间都没有,更不可能关注谁的内心,谁的状态,男主角要退出影坛,助理说,好啊,对的选择。男主角要女主角留下,女主角说我要化妆做头发,甚至我觉得是女主角为了让男主角不逃走,而留下跟他睡了一夜,让电影拍摄正常进行,她是带有个人牺牲精神 的,而男主角,太任性太幼稚,最不上道的,却是影片中最真实的最可爱的。他的身边围绕着一群比他复杂比他想法更多的女人, 他是搅局人,他带动了影片的情节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一个角色。不想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