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孩童姿势 Poziţia copilului(2013)

孩童姿势 Poziţia copilului(2013)

又名: 爱的占有欲(台) / 婴儿式 / 孩童式体位 / 孩子的姿势 / 孩童式 / Pozitia copilului / Child's Pose

导演: 卡林·皮特·内策尔

编剧: 勒兹万·勒杜雷斯库 卡林·皮特·内策尔

主演: 卢米妮察·盖奥尔吉乌 博格丹·杜米特拉克 娜塔莎·拉布 琳卡·高伊娅 弗洛林·扎姆菲雷斯库 弗拉德·伊凡诺夫

类型: 剧情 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上映日期: 2013-02-11(柏林电影节) 2013-03-08(罗马尼亚)

片长: 112分钟 IMDb: tt2187115 豆瓣评分:7.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三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巴布(Barbu 伯格丹·杜米特拉彻) 飙车撞死了一个男孩。等待他的是时长3年到15年的刑期。他是一名富人子弟,他的母亲科内莉亚(吕明妮塔·杰尔吉乌)60多岁,是一名成功的建筑师,属于罗马尼亚的上层阶级。她的书架上堆满了并未曾被翻阅过的赫塔·米勒的 小说,平日里喜欢炫耀装满了各种各样信用卡的钱包。她动用了一切力量来给自己被惯坏了的儿子洗脱罪名。她希望通过贿赂目击证人的方式来让他们改变证词。就连死去孩子的父母她也想用钱来收买

演员:



影评:

  1. 的确,这不仅是罗马尼亚的孩童姿势。

    从第一场戏开始,母亲和妯娌的对话,你会以为她在谈论丈夫和出轨的情人而不是儿子和女友,她的嫉妒蛮横,让人感受到母子关系非同一般。

    这个非同一般后来还有两处奇怪的提示。

    儿子的出场在影片第二十分钟左右,但这之前他都隐身出现在每一场中;前10分钟三场戏,一是开场的双人对话(儿子将母亲赶下车)、二是生日派对——上流社会身份展示(儿子没有到场)、三是母亲与佣人谈论儿子的房间(物质收买是她始终的手段)。
    来到歌剧现场,我们看到,这场戏的场景设置很有意思,看似双人戏,舞台上却有三个“演员”,其中的一个女导演似的角色一直在对其他两个男女歌唱演员指手画脚,此时事件来了,妯娌来找女主角(母亲)。
    接着是车上的戏,两人前往警局的路上,已经开始找关系,我们看到两人讨论的,加上丈夫的手机通话,没有提到死去的孩子一句,所有的中心是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罪。
    到了警局,受害者一方的出场以暴力形象示人,这被母亲后来称为“那帮动物”,她看到对方打自己儿子时的兽性,却看不到自己儿子杀死对方孩子的残忍。儿子出场了,那时母亲还在打着电话通到警察局长。儿子竟然是绕腮胡的大人了,真让人意外,在此以前,通过对话描述,以为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叛逆小孩,却是一个中年人的形象,导演够狠!没错,即使看上去是个成人,行事方式还是孩童。母亲执意要儿子改车速,这个情节点一举两得,一方面首次正面突出母子关系,另一方面为解决下一个环节铺路。
    接下来是验血环节,“通路子”这种事情无处不在,就连医疗单位也不例外,其实有没有“关系”不能影响结果,只不过行事方便而已,就如重新拆一包针筒。儿子同样以自我为中心,这又是遗传了谁呢?
    回到母亲家中,这个“奇怪”的提示来了,母亲在帮儿子涂抹药膏前换上了吊带睡衣(没有穿胸罩),并且做完脸部护肤,而且离开前还看了一眼镜子;接触儿子后背的手一直往下,将他的内裤脱下一半,然后是按摩,从颈部开始,镜头最后停在了按摩他臀部的时候。她有着某种满足感。
    往下的戏,早晨同他的父亲商量对策、在警局二度确认(加入警员向她通关系的情节,社会现实)、去儿子家收拾衣物,我们看到在这场戏里有这些情节,一是翻床头柜看到润滑液(窥视儿子的性事)、二是取浴液的时候拉下卡门的头发,再用水冲干净(视儿子女友为不洁)、三是不关门撒尿(动物性占地盘),她的占有欲可见一斑。
    回到家中,一家四口聚齐了,冲突爆发,因为她没买对喷鼻剂,即使她自认为买得贵的就是为他好。儿子还骂父亲窝囊,懦弱的人也就窝里横了,这种发火方式(没得到小时候想要的东西),仍是孩童式的。顺便提一句,母亲从车上违规取来的手机给儿子,他拿到手的第一句话竟是问女友,有充电器吗?而台面上正在讨论该去受害者葬礼的严肃问题,对他来说一个破手机才重要。人的安全感遁于虚无。
    虽然翻脸,母亲还是要去见证人,她不忘妇女节的花朵,自己是个女人,是母亲,这是她对自己的天职体认。这一场对话发生在商场里,外部的嘈杂凸显了这次谈话的主题,儿子为什么要超速超车?因为他不爽被一辆奔驰挡着。“他一直跟着我,就在放开车速的时候,我让出车道,但我提速到110,如果我没有加速的话,或许他也不会超速,可也不能说我不能。”对话很妙,证人本身不是好鸟,儿子超车不仅是“超”而是“飚”的心理,就是这样一个微妙的(车子代表财富地位)竞争,一个横穿高速公路的小孩死了,而且死得很惨烈。母亲听懂了,这时出现一个细节,就是证人拿走桌上的20欧找零,放下100欧,母亲说你啥意思?我也有点不确定,这是证人表态吗,意味着8万欧这个价他不会让步?
    紧接着是母亲跟儿媳的对话,坐在厨房里,儿媳喝茶,她喝酒,儿媳打开柜子都是酒(暗示母亲后来说儿子不喝酒是谎言,而且儿子出车祸,父亲第一个问是否酒驾,可见儿子是喝酒的人),从这场戏我有点喜欢卡门了,她能看到“真相”,儿子的不成熟与懦弱,无论他如何叫嚣母亲别插手,她还是找来母亲去代他见证人,她知道这就是真相,摆脱不了的依赖,他们分手了。
    在母亲回家数钱之后,第三个“奇怪”提示来了。早上醒来,她有一抹微笑。她笑什么呢?儿子又属于她了?一切都回到她的掌控之中?
    进入尾声,先是儿子和母亲的谈判,谈判的内容在开头就出现过——“我主动找你,一个月,半年一年的,你别来烦我”,谁信这次结果会不同呢?此时,前女友在背后走来走去,窗外有人在打被单,哒哒哒与咚咚咚,逃不开又得不到,无解。
    “愿他的灵魂安息,”终于,借卡门(一个“外人”)之口,借上帝慈爱,母亲说了一句人话,虽然她不怎么上教堂(心中已无怜悯)。然而我们看到的是自私无情,她做不到及人之幼,儿子是另一个她,她怎么能失去自己,而你们只是少了一个儿子,不是还有小的吗?连卡门都看不下去了。
    可是对方失去的是怎样一个儿子呢,是爱母亲的儿子,是放学了会跟母亲打电话报平安的普普通通的儿子,而不是决裂的、活着的、最优秀的儿子。
    全片的结尾是一个长镜头,母亲坐回宝马车中,抑制地哭了下,即使都是母亲,她大概也觉得高人一等,她没有真正心痛过死去的孩子,她没有替别人考虑过丧子之痛,她在最后都只是留下钱,因为她认为这对你们好(对我儿子、对我好)。儿子在下车前请求母亲“解锁”,他与对方父亲说了什么我们听不到,只能从反光镜中看到对方伸手同他握了握,或许是和解,或许是宽恕,对方无奈地半转过身,儿子哭了,坐回车上,他懊悔吗?我们希望是的。而此时母亲没有了眼泪,她即将发动汽车,因为事情似乎已经按她的手段解决了。黑场。

    只是,她可以代表母性吗?

    有人将这部片子同李沧东的《诗》连系起来,我也想起奉俊昊的《母亲》,在犯罪与亲情伦理间,到底什么是人性?
  2. 没有意外的话,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棒的电影。
    它的主线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两个母亲同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理解了这点,你就会理解,这个故事为什么不是一个罗马尼亚的李某某案件。这并不是说,电影对罗马尼亚的现实没有指涉,相反,在一个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的、相类似的社会环境里,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让我们作为观众,很容易有代入感。
    那些也是我喜欢的:手持摄影、低照度、表演和脸部细节,极其精确的对话,赋予极大张力的喷泉似的人物情绪-------在结尾,一个母亲,对着另一个陌生母亲的流泪和羞愧,她说给她的,更多是说给自己。
    她的天性怯懦的儿子终于独自走出车子,和受害者的父亲握了手,而他说了什么,车里的母亲和我们观众一样,都听不见了。我愿意将这个结尾评价为“最高级别”的结尾-------等同于《风柜来的人》的结尾,等同于塞林格在《九故事》里的一些结尾,还有伯格曼在《羞耻》中的结尾、费里尼的《浪荡子》、李红旗的《寒假》结尾、杨恒的《槟榔》里最后的那支烟....当然,还有不少......小说家曹寇在他写关于地震的那个小说里的神来之笔,韩东在他最精密的小说《杨惠燕》中那个让我浑身颤抖的结局....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中的其它场景,也配得上这个级别。
    电影越来越依赖于某种观众喜闻乐见的戏剧性,场面(绝大多数观众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夸张而廉价的桥段,越来越像由所谓情节点组成的观光列车---------除了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沉甸甸的分量,也不能反映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而真正可以称之为艺术创造的作品,我认为不是这种在所谓宏观的、大而化之的层面上,去由“发生了什么精彩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精彩的啊?"这种媒体思维引领的故事逻辑,卡佛不是这种,理查德耶茨也不是。
    那些微观的、深深刺痛到我们内心的作品(即使从技术层面讲,微观和细致严密的程度也是依赖于情节描述的哗众取宠漏洞百出的庸俗故事所无法比拟的),使我们完全感同身受的、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既不能为之自我欺骗般自豪骄傲、又无法心甘情愿地低头认败的沮丧、徘徊,之前的盲目、占有,在爱和"这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帜下的得失之心,都是我们人生之路上无法逃避的角色写照。如果足够诚实,像婴儿毫不掩饰地向妈妈伸出手寻求安慰、安全,你或许能领会这部电影的每一分钟、每一秒带来的压抑和紧张,生活和日常给予每一个人的无奈和卑微。创作者的智慧高低、用心及灵气,高下立判。
    这是我心目中的杰作。我认为它比《四月三周两天》和《山之外》更坚实、自然而动人。更具备人性刻画的普遍意义。
  3. 一个强势的母亲不愿放弃一切可能控制性。仿佛也挺适合不少中国母亲。

    她造就了一个缺乏责任极不成熟的儿子,在关系日益紧张并逐渐丧失对其影响力的时候,出现一件令她得以大展拳脚的事故,从警局到与准媳妇的沟通再到与受害家属的交流,最终获得了如她预期的效果。

    不过在看似伟大母性光芒下我感受到的更多却是不可调和,社会阶层上的、母子之间的、生与死者的。

    剧本、台词、人物、情绪都很到位,可能获得金熊正是因为整体的完成度。不过作为第二部登顶三大的罗马尼亚现实主义之作,并没有达到令人雀跃的水准。
  4. 在罗马尼亚现实主义影片《孩童姿势》中,
    一个富裕家庭的强势母亲掌控着生活主线,
    在一次车祸中她的儿子将一名孩童致死,
    儿子想尝试着自己来处理此事,
    哪怕认罪索性进了监狱也不愿和母亲有半点关系,
    习惯获胜的母亲又一次赢了,

    不晓得影片结束前,
    儿子站在车祸受害者的父亲面前说了些什么,
    回到车里,年轻的他已经哭到奔溃,
    我想象了一种可能:
    有可能和解的事态让母亲可以松口气了,
    当然这已经是到了精疲力尽的边缘了,
    儿子痛哭里或许都没有一丝对生命的忏悔,
    只有无助,逃避,还有长出苗头的仇恨,

    儿子平日里的阅读书目里,
    这位紧握着儿子生活的母亲很多事也要加上几本自己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