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藏金风暴(港) / 萊拉兄弟(台) / Leila's Brothers / Baradaran-e Leila
导演: 赛义德·鲁斯塔伊
主演: Saeed Poursamimi 塔拉内·阿里多斯蒂 纳维德·穆罕默德扎德 佩曼·莫阿迪 法尔哈德·阿斯兰尼 Nayereh Farahani Mehdi Hosseininia Mohammad Ali Mohammadi 马齐亚尔·塞伊迪 Esmaeel Poor Reza Javad Pourheidari Mahsa Bavafa Mahdi Rokni Alireza Delnavazi Mariam Hamzei Reihaneh Mesgari Farhad Shantiaei Amirali Shirabadi Parinaz Mirzaei Mohammad Shirazi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上映日期: 2022-05-25(戛纳电影节)
片长: 165分钟(戛纳电影节) IMDb: tt19653180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金币灰黄]所讲述的故事,反映的几乎是人类几千年来的通病,发生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它所讽刺的现象,毫无疑问仍然根深蒂固地盘踞在许多人的思想中。贫穷家庭里的无能父亲和五个一事无成的子女的矛盾,不只是折射了“穷”导致的生活崩塌,更是剖析了一个脆弱的家庭里,坚硬无比的性别不平等、父权神话的瓦解
伊朗、印度的电影往往给人一种错觉,让人以为它们所揭露或讽刺的社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源自该国宗教、传统中的陋习。但是,陋习很多时候只是问题发生的形式,造成它们出现的原因,实际上全球别无二致。
作为伊朗电影,[金币灰黄 ]已经将可能引起观众理解错觉的因素降至最低:没有强调宗教文化、没有呈现政治冲突、没有刻画独特传统(除了家族族长制度)。它和[关于伊丽 ][一次别离 ][推销员]等经典伊朗电影一样,讲述的是人的困境,而不只是伊朗人的困境。
[金币灰黄]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庞大家族里的贫穷家庭里。很多时候,观众可能会被影片的表象所迷惑,落入传统的男性意识的窠臼:同情贪慕虚荣的父亲和一事无成的四兄弟,把他们视为社会发展的弃儿、经济困难的受害者。
女儿莱拉和母亲,形象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角落里的可怜人,比不上男人们的豁达与团结。四兄弟与父亲再怎么不和,他们都是利益和情感的共同体。他们最终背叛了莱拉,放弃创业,以便守住他们仅剩的一点家业——父亲的房子。这栋房子按照传统,莱拉不会有份继承。
作为儿子,四兄弟得到过父亲的爱,尽管这份爱不是那么无私:父亲情愿把四十金币送出去,以换取族长的荣誉,也不愿帮助陷入经济困难的子女。作为男人,四兄弟更理解父亲的虚荣,始终没有决心像莱拉那样决绝地站到他的对立面。
四兄弟中,阿里尔扎最孝顺、最老实,对父亲百依百顺,但因经济危机,他工作的工厂倒闭。当其他工人为索求赔偿而站出来时,他选择息事宁人,卷起衣物就坐上大巴,逃离是非中心。莱拉把他视为家中唯一有头脑的人,恳求他一起帮助其他兄弟摆脱贫困,但他并没有创业的雄心,也不想干预其他人的生活。
表面上,莱拉强势得像个男人,近乎偏执地用感情操控、逼迫四兄弟实现致富计划。温和的阿里尔扎更像女人,逆来顺受,感情用事。但是,如果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这种固化的性别认知没有任何意义。莱拉始终是处境尴尬的女人,活在男人的阴影里,而阿里尔扎(包括他的三个兄弟)则终究是我行我素的男人。
正如波伏娃所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我们很容易看到莱拉与四兄弟的不同处境,尽管他们身处同一个环境。当父亲终于如愿以偿当上族长,与四个儿子在众人的簇拥下纵情舞蹈时,当四兄弟发现他们可能因为创业而失去父亲的房子时,当他们去谈第一笔生意时;当他们谈论对父亲的爱时,莱拉都被排除在外,或是无法融入。
在看似合理的日常生活中,莱拉自然而然地被孤立:父亲不爱她,母亲把儿子们的不幸归咎于她,四兄弟坐享父母的优待,从未考虑过她的感受。这种孤立常常以隐秘的方式存在,躲在传统观念的遮羞布下,当事人甚至都不会察觉,更不会有愧疚之心。父母兄弟都认为女儿/女人就该如何生活,并以此教育、对待她,忽略她作为人的需求和权利。女性的种种规范不是让她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成为男性社会更好的从属者。
贫穷或许会被用来解释莱拉一家鸡飞狗跳般生活的根源,但莱拉的处境并不是贫穷导致的,而是因为她是女人。她有工作,能独立养活自己,还为失业的大哥谋得一份差事,可她却是家中唯一迫切想要摆脱贫困的人。因为在这个家里,她才真正一无所有:没有房、没有车、没有自己的家庭、没有爱她的父母。不仅如此,她还被要求善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受到家庭的拖累最深。
同为女性,莱拉的母亲总是处在失语的角落,迎合丈夫、关心儿子、咒骂女儿。她从骨子里接受了“传统女性”的命运,将男性意识内化为自我意识,因此对试图走出这种命运的女儿恨之入骨。在母亲眼里,女儿就不应该出生,正是她的存在和打破传统的行为,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丈夫和社会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传到做了妻子和母亲的女人脑中,滋生出对女性的恨。
顺着莱拉的视角,我们渐渐发现她的焦虑、执着、绝情,正是被父母兄弟逼出来的。她在家中遭遇的生活,从她的父亲对待孙子、孙女的天壤之别,便一目了然。她的大嫂在生了几个女儿后,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孙女们兴奋地围在爷爷的周围,但他们的爷爷只想赶紧看看自己的孙子。这种偏爱一直以来都被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儿,莱拉深刻体会到了被区别对待的痛苦。她永远是父母眼里比不上儿子/男人的存在,得到的爱最少,付出的却最多。
[金币灰黄]真正要说的不是一个女人带领她的四个兄弟致富的“战争”,而是她和父权社会的“战争”。她所处的被男性包围的家庭,正是由男性控制的社会的缩影。对女性有意的排挤已经内化成无意识的行为和机制。因此,四兄弟可以轻易与爱虚荣胜过爱他们的父亲结成同盟,却始终不能理解莱拉的痛苦,或者说从没有想过要去理解她,尽管她一直在为他们的人生付出行动。
穷,当然是这个底层家庭最显而易见的冲突的根源。但对以莱拉为代表的女性来说,她们面临的最严重的伤痛是从来不被公平对待,是或隐秘或公开的性别歧视。穷,只是让她们的处境更糟糕,并不是问题的源头。所以,作为观众,我觉得莱拉的“成功”不是帮助四个兄弟自力更生、走出贫困,而是狠狠地扇了父亲一巴掌,痛骂父母兄弟。
莱拉帮助兄弟改善生活的行动失败了——这本不是她的义务。但一直以来,她都活在兄弟的阴影里,只有他们的生活变好了,自己才有权利追求更好的人生。就像她讨厌的母亲始终默默附属在父亲的身旁,她也被教育成了父权社会的附属品,即便她有意反抗这种命运。因此,当她直接对着父母谩骂,咬牙切齿的倾吐恨意时,她才真正向禁锢她的人生的权力系统发起挑战。之前的行为,不过是一种修补。那一刻,她成了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女人”。
《莱拉的兄弟们》
《金币灰黄》,不得不说中文译名有水平,按照以往的经验,很多影片取了谐音的名字都不怎么样,给人的感觉是,影片的小心思都花在片名上了,粗陋的双关语给人一种廉价感。但也有些谐音片名很不错。影片从家庭矛盾入手,起承转合都与灰黄的金币有关,换一个角度说,也许是影片的成功赋予了片名光彩。
《金币灰黄》
40 岁的莱拉一生都在照顾父母和四个兄弟。影片刚刚开始,莱拉就在做肩、腰背治疗,“啪啪啪啪......”的电疗声像在抽打她,她的肩上压着重重的家庭事务。这个家庭经常争吵,四个弟弟都一事无成,莱拉制定了一个让全家摆脱贫困的计划,困难重重使得莱拉计划失败。此时,国家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危机和令人难以置信的通货膨胀。莱拉的家庭也面临破产、破碎。
父亲在莱拉兄妹面前睁着眼睛离世,他死时不闭上眼睛也想不通,自己巴心巴肝、梦寐以求的族长怎么就没当上,如此羞辱就像一把匕首捅进心窝还不拔出来。自私与愚昧被女儿揭穿,还给了自己一巴掌,他从来没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儿子阿里尔扎抚摸他的眼睛,让他死得瞑目,让他不要追求与自己不匹配的德行。他支持父亲随意支配自己的财产,父亲更爱自己的执念与欲望。莱拉由悲伤转为淡淡地微笑,愚蠢的“父权”终于倒下,她无数次地诅咒终于成真。彼处,兄弟四人载歌载舞,一大屋子人,只有两人知道父亲离开,此时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开心地蹦着,像是在庆祝自由时刻。莱拉凝视着父亲,闭上眼睛留下了一行泪水。
( 悲痛中起舞的阿里扎尔)
看完影片后的数个小时我不断回味、思考,像一头骆驼把吃过的食物再次咀嚼,我一直想解开这个结,我在想,为什么这个冲突之结会解不开。生活怎么就是这么难,与人相处真是难,与至亲的纠缠更难的是逃不掉,解不开,没那么容易划清界限。为什么莱拉会这么强势?为什么她那么讨厌父母?为什么她冷漠得不近人情?聪明,利索,果断,睿智的她也无法力挽狂澜。一切是父亲的错吗?
前半部分莱拉给人的感觉非常强势,强势地让人害怕;强势地让人觉得她走火入魔,创业成为她个人的执念,她拉着四兄弟一定要撞上南墙。她“心狠手辣”,手段颇为强劲。眼看她就要成功了,可是临到最后时刻,她放弃挣扎了。我多次在心里为莱拉的行为打上问号,为什么她就不能像阿里尔扎一样不去干涉别人的生活。
(被莱拉说服的阿里扎尔面临选择)
为了莱拉的商店计划,一个失业的弟弟,存款全部拿出来;一个弟弟卖掉车;一个弟弟卖掉房子;一个弟弟毫无存款还欠一屁股债。我一度以为莱拉是吸血鬼,我为这些弟弟担忧,如此强悍的姐姐会把他们拖进黑洞。他们都没有社会保障,老后没有养老津贴,这是个有风险的决策。这个计划的最后一步就是把父亲的金币纳入,可是父亲要靠这些金币当上族长,金碧辉煌的礼堂,父亲享受着至高荣誉,他站在台上,所有人为他鼓掌,聚光灯跟随他,他点上一根香烟,坐在最高的椅中吞云吐雾,翘着二郎腿,看着下面的观众,听着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他一生的愿望,难道莱拉这么残忍吗,连父亲的愿望都要被他夺取。是的,她做到了。后一秒,父亲的金币没有交出去,殿堂不再辉煌。父亲与兄弟们在人群中间跳舞、撒钱的梦终于醒了,族长被另外一个出更多金币的人夺取,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躲闪、游离、气愤的眼神透露出此时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人群中央起舞的父子)
莱拉的计划成功了,她行事缜密,她与兄弟们成功拿下商场店铺,她胜利了。但这个胜利是短暂的,父亲看了店铺地址在厕所后,发疯般地哭喊道,他被子女们拿走创业的金币是房子抵押的,如果失败的话可能全部人都无家可归。恐惧未知与心软的兄弟们一致决定退还店铺,拿出钱还给父亲,还能保住房子,保住这个家。“此时此刻,你们正在让自己陷入永恒的贫困”,莱拉说完流泪伤心离去,镜头跟随她的背影走在弯来弯去狭小的楼梯间,可想这坎坷、崎岖之路多难,她走进杂物间抱头痛哭。她退出计划后,所有的美轮美奂的希望化为泡影,甚至说她的离场使得整个家庭经济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再无翻身余地。
通货膨胀,金币的价格一路飙涨,他们再也无法购买得起。他们手中的钱也贬值严重,不卖掉父亲的金币或者不退店铺的话,他们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为参加聚会的父兄拍照)
莱拉与母亲相互诅咒,与父亲对峙。“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惨吗?因为他们是被你们两个白痴养大的,你喜欢你的丈夫胜过你的儿子,你的儿子胜过你的女儿,你留给你女儿的只有后痛苦,”莱拉揭穿了父亲的阴谋,他的金币并不是抵押房子购买的,他有几十年的私人账户,他口中说出的负债与贫困,都是谎言。他就是不帮助孩子们,并要阻挠他们创业。父亲没有为孩子付学费;没有让孩子娶他爱的女孩;为了要孙子让孩子不停生育,他已经五个女儿了;为了自己的传统信仰,强加干涉孙子的名字......告诉莱拉中意的人她生病了,使他消失。
(五个孙女后终于生下孙子)
莱拉给了父亲一巴掌,这一巴掌打不清醒父亲,也打不散家庭的贫困。我们都知道父亲爱慕虚荣胜过爱他的孩子,他的家族就是要骗取他的金币。
渐渐地,我迷失了,我无法做出判断,我站不到任何一方。人有偏见,且善变。
故事简单又不简单,惊叹导演的场面调度,在多人的群戏中表现相当精彩。在严肃的戏份中又有许多奇怪的笑点。无论是叙事还是现实的批判都无可挑剔。
(孙女过生日,父亲去世)
“你说得对,我是个懦夫。
你可能不相信,我甚至害怕好事,
当一切顺利的时候,我等着不好的事情发生。
我不喜欢不完美,完美让我害怕,
我甚至害怕快乐”——阿里尔扎
“你被教导该思考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莱拉
(補標)
好好示範了如何選用演技好又切合角色的演員正確拍攝melodrama那種情感不斷升溫撕裂修復再次撕裂的死結循環,金句不難寫,但如何平衡悲劇和幽默就是考驗編劇的實力,能做到這點對年輕導演來說就很厲害,畢竟絕大部分電影連像樣說人話的台詞都做不到,電視劇質感又如何? 雖然無論是劇情簡介還是片名都可以簡單歸納政教合一社會父權制度的大女主悲劇,但看到三分一的時候就可以判斷更準確的片名應該是姐弟, 又或者是Leila and Alireza。雖然是一個家庭的故事,但劇情重心其實一直圍繞著長久而來離家工作得以逃離家族的二弟和被迫日復一日照顧頑固衰老的父母的長姐,兩姐弟在Alireza失業後被迫回到家中互舔傷口和激烈衝突之間不斷徘徊。從這個角度看,結局父親死亡時鏡頭切換於絕望跳舞的Alireza(比白日焰火強多了)和露出不知是悲傷還是釋然表情的Leila, 其他家人要麼不在場或尚不知情的處理就很合理。在電影開始只敢懦弱逃離工廠示威的Alireza終於鼓起勇氣打破玻璃在結尾嘗試爭取合理的賠償,而一直困擾Leila的背痛也許隨著父親的死亡讓她終於解脫,對其他家人來說一切似乎只是回到原點(即永無解脫之日的貧窮循環)但經歷完這場漫長的家庭戰爭和情感撕裂,終於等到父親的死亡的兩姐弟和觀眾又何去何從? 接受了這是一個兩姐弟和他們的父親的故事的話,那麼Leila的角色就不能單純定義為父權受害人/抗爭者,她當然具有兩者的身分,但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個活生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缺憾的人。透過天台的對話觀眾得知她曾經有機會透過婚姻離開這個家,但她拒絕了追求者(第二次並沒有父親的障礙)Leila雖然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發火哭泣抱怨,但她和家人之間深厚的牽絆並不能單純用負擔去定義,簡單而言就是絕大部分的現實中(尤其是亞洲語境)責任和愛是一體兩面,甚至日積月累的習慣下大多數當事人已經缺乏分辨兩者的能力/動力。就像Alireza所說,也許是真的抱著為對方好而行動,但缺乏邊界感總愛插手他人的事情,這才是家人最麻煩的地方。尤其是傳統文化的孝道和經濟問題導致成年子女依靠父母供養的現狀,於是長久而來視而不見的矛盾在牽涉到需要動用資本冒險同時挑戰老一輩父權面子的時候問題就像火藥庫那樣爆炸。這其實和隔壁Minari的移民農場一模一樣,無論是字面上的居住空間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道德情感上,Leila一家和Steven和老婆兒女外母一起住的情況簡直一模一樣,而這個困境在東亞即使沒有宗教因素也是熟悉的味道。 因此電影重心一直都在兩姐弟身上,而他們兩人對父親的態度和所採取的行動就是衝突的來源。演員的表演細膩得令人咋舌,絕大部分吵架的台詞都被處理成各種複雜的情感,劇本固然寫得好,但最主要的功勞是演員無論是表情語氣還是身體語言,都令觀眾信服浮誇狗血是由現實提煉出來的情節。無可否認鏡頭語言的確很電視劇 (甚至可以用俗套陳舊去形容) 但強悍高效的劇本在近乎3個小時的片長都抓住了觀眾的注意,不自覺被Leila和弟弟不用台詞隔著宴會人群的眼神交流他就明白了她的決心的對望,和Alireza聆聽父親停頓的心臟的淚水所打動。只能說和分手的決心的朴贊郁完全走向了反面,採取了影像是為了敘事和表演而非風格美學服務的立場,尤其是Leila/Alireza/父親這3個角色的複雜立體度都絕對是教科書級別。 hkiff2022 (電影節搶到亞洲首映簡直撿了個大便宜)
推荐指数:五颗星
推荐理由:
原本我想给这部影片四颗星的,因为前两个小时的剧情让我觉得这个家庭中除了父亲之外,其他的每个人都很克制,都没有情绪的宣泄,故事有些平淡。因为中国式家庭中这样的状态很普遍,也很正常,很多人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过来的。
但我为什么最后又加上一星给了五星呢。原因是影片最后,小女儿和大儿子的爆发、还有老父亲无声无息去世后,儿女的反应,悲痛、惊讶、茫然甚至还有些许的欢愉。这恰恰很好的诠释了在面对传统与个人价值的冲突、面对顺从与反抗之间的个体那种挣扎的状态。虽是一部伊朗影片,但我觉得中国式家庭应能够体会到这其中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