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第九突击队 9 рота(2005)

第九突击队 9 рота(2005)

又名: 第九纵队 / 第九连 / 第9军团(港) / 9th Company

导演: 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

编剧: Yuriy Korotkov

主演: 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 Artur Smolyaninov 阿雷克西·查多夫 康斯坦丁·克留科夫 Ivan Kokorin

类型: 剧情 历史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芬兰 俄罗斯 乌克兰

上映日期: 2005-09-29

片长: 139 分钟 IMDb: tt0417397 豆瓣评分:7.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为背景。1987年到1989年期间,阿富汗战场异常惨烈。由于穆斯林的强烈抵抗,苏联在阿富汗损兵折将,死伤无数。

演员:



影评:

  1.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再见”两个字。这个“再见”不是告别的意思,而是重逢的意思。就是说我再一次见到了苏联。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看过俄罗斯拍摄的电影(当然这不包括重温过去的苏联老片)。在电影的选择上,有时我有一些很固执的想法,我总是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个时代过去了,或者说一种制度改变了,那么曾经这个时代所赋予她的电影的某种特质就会丧失,而如果这种特质恰恰是我所喜欢的,那么随着这种特质的丧失,我对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的热爱也就丧失了。这种情况发生过两次,一次是香港,一次是苏联。

        我的想法当然是愚蠢的,因为无论什么时代,艺术都会找到她生存的办法。新的时代会赋予她新的特质,你要做的不是缅怀过去,而是在新的特质上寻找你所喜爱的元素。于是我又开始看俄罗斯电影,前些日子看了一个《土耳其式开局》,那是对好莱坞的拙劣模仿,不值一提,我们来谈谈这部《第九突击队》,尽管她只能算是对好莱坞电影的成功模仿。

        我们虽然在谈论这部电影,但我的焦点却并不在这部电影本身的情节上,所以我也就缺乏把电影情节叙述出来的热情,我把在网上看到的电影简介贴到下面,请原谅我的懒惰。

        继《守夜人》、《土耳其开局》后,另一部俄罗斯电影《第九突击队》(9 POTA)刷新了国内票房纪录,它自9月29日上画以来,在首个周末收得770万美元票房,至少180万观众入场观看,成为俄罗斯历来开画票房之冠(《守夜人》首周票房仅500万美元),截至10月16号,它累计票房达1900万美元,已突破《守》(1600万)、《开》(1800万)两片的纪录,成为俄罗斯历来最卖座的国产片。

    《第九突击队》突破苏联共产时代的话语禁忌,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事件为背景,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987-1989年,当时由于穆斯林的强烈抵抗,苏联在阿富汗损兵折将,近15000名苏联士兵伤亡,苏联特别成立了“第九突击队”协助前线战斗。6名来自西伯利亚的小伙子接受了严格的训练,1987年末这支奇兵被派往阿富汗海拔3234高地的战争中心以掩护苏联士兵撤退,迎接他们的,除了“第九突击队”的前辈,还有生死茫茫的战场。

    电影的预算为900万美元,有1500名现役士兵参与拍摄,而且他们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二部和以拍摄007系列影片闻名的英国Pinewood电影公司合作。导演费奥多尔·邦达尔丘克的父亲就是曾经导演过巨片《战争与和平》、《一个人的遭遇》的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看完影片,我的心情很复杂,有一丝喜悦,但更大的是失望。我的喜悦是对电影本身而言的。俄罗斯的电影水平仍然很高,并且她的空间更加自由了,可以毫无顾忌的对过去进行批判了。对此,俄罗斯电影人观察了十五年,他们终于确信苏联一去不赴返了。

        而我的失望就在于我终于确信苏联电影真的一去不赴返了。一个通过电影营造出来的纯真年代一去不赴返了。苏联电影本身是苏联政府的喉舌,是为苏联政策服务的。而苏联的最大政策就是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美好,而这也是苏联电影的核心内容。我非常喜欢苏联电影。在这种喜爱里,观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问什么人最能被苏联电影打动,那一定是中国人,同样的意识形态带给我们一种共鸣。
      
      中国和苏联都没有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的?你可以到苏联电影中去寻找。当然还有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电影。在电影中,社会主义是如此的美好,生活在其中是如此的幸福。苏联电影就是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我一遍又一遍的观看《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幸福的生活》,就如同我一遍又一遍的观看《瞧这一家子》《他俩和她俩》《五朵金花》。我一遍又一遍的观看《莫斯科保卫战》就如同我一遍又一遍的观看《地雷战》和《地道战》,它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幸福。
      
      电影已经耳熟能详了,但那种幸福的感觉还想一再的重温,对我来说,这就是苏联电影的魅力所在。而现在,苏联电影已经真真切切的成为了历史。对于我来说,缅怀必定是夹杂着一丝失落的,就如同俄罗斯人对于苏联的灭亡也决不会是全然的喜悦的。

        现在我只能在失望中的一丝喜悦中获得快乐。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在苏联电影中所没有的批判精神,对于战争的反思,对于战争目的的批判。这部影片非常残酷,而且是越来越残酷,她没有美国商业片中那种希望与感动。她更类似于《野战排》或者《全金属外壳》。对,她绝对可以称作是俄罗斯版的《全金属外壳》。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的处理是令人震撼的。苏军战士中有一个以画家自居的年轻人。他是影片中着墨最多的角色,在以描写群像为主的这部战争影片中,他算得上是第一男主角。这样的角色,你希望他不死,或者死得其所。但影片中的处理让你震撼,你或许想到他会死,但你不会想到他会这样死。影片的开始留下了大量的伏笔,他与女友的爱情,他想要描绘战争画卷的梦想,他拥有当狙击手的潜质。这一切使你憧憬他会在影片的最后大显身手。但是突兀的,在最后一场战斗打响之前,他被一枪毙命。导演前面的铺垫,似乎就是为了给你制造这种心理落差,死亡对于人们是平等的,他不会因为你是主角而眷顾你。他不会因为你的众多梦想而怜悯你。一枪爆头,你连感到绝望和悲哀的时间都没有。

        死亡是平等的,但是电影却要继续,如果电影中的人全死了,那么谁来讲述这个故事?所以一定有一个作为目击证人的幸存者。这个家伙镶了一颗钢牙,我们不妨就叫他钢牙。钢牙这家伙好勇斗狠,面目可憎。但是宿命的,他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影片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当这群年轻人完成训练即将踏上战场时,他们在机场碰到了一群即将退伍回国的老兵。其中一个是钢牙的老乡,交给他一个护身符,跟他说戴着这个护身符就决不会死,这个护身符已经保佑老兵二十三年了。讽刺的是,老兵在送出护身符的下一刻,他乘坐的飞机被炮弹击落,坠毁在机场。这个场景我们不难想到,钢牙会活下来,我们想不到的是只有钢牙活了下来。但是活下来的仅仅是肉体,他的灵魂已经死亡了。

        关于战争对人性的泯灭,影片中也有所交代。其中有两个地方是点睛之笔。一个是教官这个角色,他开场就对士兵们说:“你们甚至不是人,是狗屁。”而他自己甚至已经丧失了重新生活的勇气,只想回到战场上去送死,他甚至为自己不能回到战场而失声痛哭。另一个片段是当士兵们去第九纵队营房报道,那个营房里的气氛就象是阴间,老兵们的眼神冰冷,仿佛就象在看一群死人,而他们自己身上也没有一丝活气。李敖说,有两个地方可以塑造男人,一个是监狱,一个是军队,并为他都曾经经历过而沾沾自喜。我想他的话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和平年代。在战争中,军队和监狱只能毁灭人性,无论男女。当然,相对于李敖,军队和监狱这两样我都没有经历过,我是在主观臆断。但是我希望我这个结论永远停留在主观臆断而不是亲身经历。

        影片的结尾钢牙独白:“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我们为之战斗的国家,在两年以后消失了。”曾经的感动变得虚幻起来,一个曾经为之流血牺牲的国家,一下子就不副存在了。那些战死的看不到这些的人反而是幸运的。而活下来的只会感到一片空虚和困惑,以及无尽的伤痛。历史就这样开了人类一个玩笑,但是只要还有国家,只要还有人类,这样的玩笑就会周而复始的开下去。

        再见,苏联。这一次是告别的意思,告别现实中残酷的苏联,而影象中的苏联,正如同影象中所描绘的那般美好一样,永远不会解体,会永远长存下去。

        《三国演义》里的那首“几度夕阳红”,被琼瑶断章取义的拿去形容爱情了。我也不妨学习一下,断章取义的拿一首席慕蓉的爱情诗来描绘一下这部电影和我的心情。

        我们并未象我们担忧的那样堕落
        
        因为我们从来不曾象我们设想的那样高尚
        
        让燃烧的记忆从此冷却
        
        让光辉的幻想从此破灭
        
        我没有什么好伤心的
        
        毕竟这世界上,多是被弃置的灵魂,被弃置的心
        
        其实在追求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把握的
        
        包括快乐与悲伤,包括——幸福

        
        (电影是深夜看的,帖子是凌晨写的,困意如山,思绪混乱,不知所云。)
  2. 去年俄罗斯出了一个《Night Watch(守夜人)》,捧得直上九天,说是具有“好莱坞一线大片的水准”,结果看完差点没吐了。除了故事编得还算不错和一个飞机螺钉坠落的镜头特技留下了印象,其他统统都是垃圾,黑与白、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感觉就像是在骗小朋友。这次又推出了《第》,本想不屑一顾,结果老爹说他想看,就也只有勉为其难拖了下来,肚子里面还在骂3CD亏死了。

    结果大出意料,这片子果然是“大片”,而且里面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来细嚼慢咽。

    故事背景是阿富汗战争,这场战争对前苏联的意义对应好比美国的越战,不同的是美国的越战虽然输了但是国家还没垮,阿富汗战争收工紧接着就是苏联的分裂和一蹶不振。前些日子看了些统计,说是通过现在俄罗斯的生产力还赶不上苏联垮台之前云云,姑且不论真假,俄罗斯人民现在远没有当年“世界一级”时的风光和荣耀是肯定的。这种无法避免反思的历史题材电影肯定会溶入了这个大国的悲情,问题只是溶入的多少和方式。纵观全片,悲情成分只在影片最后总爆发了一下,其他时间主要都是对人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挖掘。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比单纯的叫痛和叹气的确层次高了不只一等。

    影片前半部分简直就是在向《Full Metal Jacket(全金属外壳)》致敬:理发、训话、重复的操练……但是可以看出来的是,故事的要素相同但表现的东西却很有不同。首先是教官不是一个代表军事哲学的变态,而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老兵,他的脆弱如同他的苛刻一样都被影片实实在在地暴露在观众的面前。这已经不是一种纯粹的反战立场,而是直接还原人在战争过后的处境,赚一把唏嘘。如果说《全》是将普通人变成机器的话,那《第》中就是一推普通人以各种方式在军营里面继续着各自的普通,承受着未曾经历的战争间接传来的莫名压力,试图轻松保持鲜活却总有心无力。

    描写具体战争的后半部分就是一场死人竞赛,前半部分的鲜活一个个的倒下,无论是怕死的、不怕的、枪法好的、嬉皮笑脸的、爱开小差的统统全被毙掉,过程直接、手法利落让我想起《现代启示录》。最后一场血战更是真切,一出来第一主角就瞬间挂掉,然后就是第二主角打成第一主角的混战,曾经的让人看得心旷神怡的暴力美学简直一丝丝都插不进来,个人化视角的镜头和杂乱的切换充分展示了什么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烂仗”,绝对实在地把战争还了原。最后再回归到大国悲情,个人命运的苍白无力又进一步被烘托和拉升,留下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在独白中渐渐隐去。

    片中还有很多设置相当有意思,类似画家的象征、他说过的话和他死的时刻,战场上的新年,上前线前夜伏在女人脚底叫女神的一群半疯癫的意味,这儿介于不透露剧情就不细说了。整的说来,这是一部纯讲战争但场面不多却很有深度的片子,很难过瘾,然而值得关注。
  3. 1988年1月7日-8日苏军第40集团军345独立空降团3营9连扼守控制加德兹-霍斯特公路的3234高地数昼夜,仅靠未负伤的39名指战员在12小时之内打退了哈达卜和本 拉登指挥的反政府武装“黑色支队”300余人的多次进攻,全连6人牺牲、28人负伤,战斗异常激烈残酷,该连老首长沃中校调集团属火力给敌以巨大杀伤,沃本人亲自组织增援,反政府武装败下阵来,本 拉登也身负重伤,落荒而逃。这个英雄九连就是后来轰动一时的《第九连》的原型,2005年,该连事迹被搬上了银幕,拍摄了电影《第九连》,而这个电影成为俄罗斯军人精神标志。1989年2月11日,沃斯特罗金上校率全团撤离阿富汗,1989年5月任莫斯科军区98空降师师长,1990年授少将,1992年进总参军事学院学习,1994年毕业后任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副部长,1999年授上将,2003年当选俄罗斯国家杜马安全事务委员会专职议员。获苏联英雄金星奖章、列宁勋章、红旗勋章、两枚红星勋章、阿富汗民主共和国三级“星”勋章、军功章、英勇勋章、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
  4.     当我们还靠虚假剧情的战争片来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的时候,俄罗斯的战争电影已经可以博得我的沉思和泪水了,我觉得《第九突击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即便网上的影评很多都在批评电影没有了苏联电影的乐观和英雄主义精神了。可是,什么是这种精神呢?我们的电影也曾有过这种精神——就是忽悠人去打仗,去死的精神。

         “战争就是老年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年轻人去死的一种游戏”。没有什么高贵,没有什么荣誉,只有死亡而屠戮,只有伤害和残酷。然而,这战争伤害和残酷到然后一部电影都从来没有表现过的,片子从头着墨描写的最大的男主角,那位有着画家气质,射击天赋和浪漫主义情怀的第一号男主角,在最后一场战斗的开始就被敌人开的第二枪放倒,以至于他只来得及喊一句话:同志们,敌人!

         然后就是血腥的战斗,杀人和被杀,混乱和紧张到已经忘掉了谁是这个片子的主角,只知道和主角一起来到阿富汗的战士们一个个死去,倒下,甚至连特写镜头都没有,只有一个人被子弹打断了双腿不愿被阿富汗俘虏而拉响手雷自爆。

         最后我都忘记了这片子还有多长时间,只希望快点结束,因为这些年轻人实在已经承受不了不怕死的穆斯林的一次又一次地冲锋了,当他们终于看到友军的时候,剩下的七个人也只有一个人活下来了——那个最无厘头和捣蛋的人——或许只因为,他得到了前辈的护身符。而他们全连牺牲至一个人所换来胜利,对于上级来说已经是毫无意义——苏联已经从阿富汗撤军。但是,军人,他们没有问为什么,服从命令,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结局的仅仅两分钟,却道出了一代人的悲剧:他们为之战斗的国家,两年后就不复存在了。唯一的幸存者的心已经死去,他的叙述所能记得的,还是过去他的长官,他的兄弟,和他一起出生入死两年但是却永远倒在异国他乡的战友。

        是否还记得,那些战士,勇敢的年轻人,他们不是政客,用生命来博取政客的功绩,而随着历史被一笔带过,他们有什么过错呢?

        是啊,他们有什么错呢?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已经是幸运的了,因为现在的这个新的国家,还有电影人记得他们,以优秀的影片讲述着真实的故事,感动着年轻人,也创造了收益。

        ps:各种下载到的这部电影都是德文字幕的,最后一段的说明没有翻译:“本电影改编自1989年1月8发生在阿富汗Khost省3234高地的真实故事”,然后是大大的:“为了纪念我的父亲”。或许导演的父亲也真这场战役中牺牲了吧,战争,破碎了15000多个家庭,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这种战争,即便有什么精神,应该是我们宣扬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