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美国牧歌 American Pastoral(2016)

简介:

    影片改编自菲利普·罗斯的《美国三部曲:美国牧歌》,讲述了一个生活看似完美的犹太企业家塞莫尔·利沃夫因女儿在反越战浪潮中的恐怖主义行为而遭遇毁灭的故事。

演员:



影评:

  1. (文/杨时旸)

    说起来,菲利普·罗斯也绝对算得上美国的国宝级作家,迄今为止,除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外,这位老人已经拿下了几乎所有象征着文学最高荣誉的奖项。这部《美国牧歌》改编自他著名的作品《美国三部曲》之一。与其说,它讲述了一段虐心的父女间断绝关系的绝望故事,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反越战浪潮当中的精神切片。它可以成为一个心理学和社会学样本,从众多角度都有着解读空间。那父女关系撕裂得如此令人心碎,似乎让人无从理解,但他们之间不只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的拒斥,更像是整个代际精神变化的缩影。

    相较于小说原著更加丰沛的维度,电影版本当中选取了更加窄化和锐化之后的冲突。故事是从回忆开始的。多年之后的一场同学会上,已经60岁的“我”意外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儿时好友的哥哥“瑞典仔”已经去世。在很多人心中,他是儿时明朗的记忆之一,彼时时局动荡,这个帅气的学生运动员总能让人暂时忘记那些苦难。他是犹太人,父亲善于经营,他继承了工厂,娶了青梅竹马的选美冠军为妻,生了一个女儿。他是标准意义上的人生赢家。而这场第45届高中同学聚会上,“我”却意外得知了一段悲伤、失意和破碎的人生下半场的故事。

    用回忆的方式呈现故事,其实是非常老套的表达,但在《美国牧歌》之中,这样的引入和结尾时回到现实的呼应,却有了另外一层“审视”的意味——如今,一切正常化之后,回头抽离地注视一个特殊年代的心理景观,那已经变得不可挽回的悲剧犹如梦境。

    “瑞典仔”的女儿很可爱,只是有点结巴。她成长的年代正值美国反战思潮的高峰时刻,年轻人开始用激越的行为表达自己的诉求。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已经近似于另一种形态的战争。用当下的眼光去看,那就是一群恐怖分子。他们在邮局、商店安装爆炸物,用一种暴力反对另一种暴力。这让大批无辜的人受到伤害。瑞典仔的女儿加入了一个地下组织,亲自安装了炸弹,并且就此逃亡,不知所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家庭顿时陷入慌乱,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从未曾放弃,而母亲变得乖戾,只能从整容,消费和婚外情中寻求慰藉。一个家庭早已分崩离析。

    从表层去看,这不过就是一个悲剧故事,莫名其妙的青春期反叛,只不过反叛的程度过于惊世骇俗罢了,但是,从社会意义上看,我们能发现那些美国历史之中不可逃避的一页,对于越战和反战年代的重新认识,曾经被描述为青年恢弘精神图景的反战行动,那些浪漫主义的叙述,都被这个故事彻底改写。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牧歌》成为了一种揭露,在浪漫和青春勇气的遮蔽之下,隐藏了多少血肉横飞。相较于战争的残忍,这些打着和平与爱的旗号的年轻人,到底是否真的有如他们所言的那样温柔的诉求呢?当追问进展到此,就成为了一种精神层面的追问,从精神层面上看,一切又远非到此而至那样简单。其实,女儿的乖张举动,不可能只用一句青春期的叛逆就可以解释。因为那行为持续了如此长久的时间,后来,女儿日益遁入不可理喻的境地,她在路途中被人强暴,被人胁迫,却又自愿信仰了某个印度的小众宗教,拒绝清洁自己,也拒绝物质世界。从心理根源上讲,这更像是一种对于原生身份的厌恶与撕扯。战后那段日子,人们盼望着重新兴旺经济,她降生的这个犹太家庭,是一种标准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环境。而她自己终其一生所反叛的就是这样与生俱来的人设。中产阶级的一切都如同商业广告中呈现的一样,有一种表演性的,近乎不可能的完美,而这一切却真的在“瑞典仔”的生活中切实地呈现着。女儿与生俱来的结巴成为了一种反讽,像是完美生活上的天然疮疤。在那个中产阶级的大房子里,她永远无法连贯地说话,而日后,她过上了肮脏的乞丐生活,却意外治愈了结巴。这成为了一道充满嘲讽的隐喻。

    有人觉得这不过是一个极端个案化的悲剧,但如果放眼那个时代,就会发现,那个女孩的身后潜藏着众多同僚,那个时代催生出了众多这样的故事,只是它们没有被讲述和发掘。这个故事是对于一段精神史的总结,一份沉痛的病理报告。个人承受了众多大时代巨变施与的重压,那些内心版块的扭结和错位,最终需要找到一个出口。或许,直到最终,那些内心火山喷发殆尽的当口,连那个女孩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激越的抉择。但悲剧的是,在当时,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冲突。那更像是宏大的、无形的时代重量借由一个个弱小肉身进行的纾解。在父亲的葬礼上,消失多年的女儿,衣着正常地出现的时候,那到底算不算是一种悔意呢?

  2. 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记录了一起案件:1967年,一个名叫琳达的18岁少女,茶叶进口商人的女儿,拒绝回马里兰的贵族学校,转而去纽约学艺术。搬到东村之后,她将家里寄来的钱全部用来买毒品,并沉迷于滥交。当年10月,她在一个遍地狗屎、蟑螂和垃圾的锅炉房里与一个流浪汉约会时,遇到四个黑人毒贩。琳达在被强暴四次后,与炮友一起遇害。

    和不知所措的“瑞典仔”一样,琳达的父母永远搞不清楚,他们的女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她从小性格腼腆,喜欢到俱乐部骑马。那一年,仅旧金山一地就有1.5万青少年离家出走,加入了嬉皮士的流浪队伍。那当然是一种在循规蹈矩的生活轨迹下不可能有的人生体验。然而那些做父母的收获的只有噩梦。他们给警察局寄去了数以万计的照片和寻人启事,有些孩子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菲利普·罗斯的原著对这场世代更迭引起的动荡写得更加深刻细腻,但电影不得不砍掉了大部分的絮絮叨叨。60年代的美国,半数人口在25岁以下。战后经济的繁荣使他们成为可以“随意去哪里,随意干什么”的一代人。与连岳所说的“中产阶层容易制造娘炮”正相反,那一代中产的孩子比钢炮更钢炮。他们真的做了莫洛托夫鸡尾酒,也真的炸了学校。佛罗里达大学校园在15个月内被纵火120起,最后发现是一群女生在比赛,看点着哪一侧楼能引来更多的消防车。

    西蒙和多恩对此毫无预见。他们送梅丽学芭蕾,为她矫正牙齿和口吃,定期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后者竟然认为是他们过于美丽和成功,给孩子造成了压力,这又该怎么办呢?女儿对父亲索的那一吻,确实充满了暧昧的恋父情结,但为父的做法并无内心戏所纠结的那么糟糕。真正的失控还是发生在青春期。口吃造成的心理压抑,借着反战的话题全面爆发。从小锦衣玉食的孩子,开始指责父母是剥削者。而父母已经不能像上一代人那样,对出言不逊的女儿抡起巴掌。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场叛逆顺流而下,直至抛弃并嘲弄一切道德和社会规范,其标志就是丽塔张开的两腿:她以玩弄这个寻女心切的父亲为乐,利用他的忧心似焚,逼迫他越过人伦底线,以证明中产道德的虚伪和“洛丽塔”的潜意识原罪。在原著中,她得逞了。

    反正伊万自己是导演,实在睡不下去,就干脆改了吧。只是如此一来,人物精神上所受的伤害程度难免避重就轻。另外的一半压力,由妻子多恩的崩溃来补全。作为中产主妇,她应对这种灾难的资源更加贫乏,无非是歇斯底里、住院、整容和出轨。那是一条常见的自欺欺人的道路:把头藏在各种消遣的沙子底下,就成了所谓的重生。

    而“瑞典仔”做了件要被如今的大号们喷死的事情——跟那个变化的时代争夺他的女儿。这是一个男人本能的保护机制:捍卫他的家庭、家人和注定过时的三观。他的父亲从雇佣那不勒斯匠人手工缝制再沿街叫卖起家,办起了手套厂。超市的老板一生兢兢业业地经营,直到飞来横祸。那一代中产的梦想,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小心翼翼地建造起来,却不料前面等着一个激进的60年代,把他们在幸福和呵护中长大成人的子女变成了炸弹客和不洗澡的印度教徒。这是历史的无情玩笑。它足以摧毁一个家庭,将昔日的金童玉女直接扔进支离破碎的中年。且不说,还有各种关于“原生家庭”的分析和罪名在等着他们。

    由此看来,类似一套房子就能买断好几辈子保险的这种想法,近乎封建迷信。毕竟现在根本没人能知道,到那时谁家的韩少会死活不想读大学,只想做赛车手和流浪画家;或者谁家的露丝就是要嫁给邮轮上认识的杰克,而不是门当户对的威廉。无常和偶然性总自有方法,让那些严丝合缝的自我设定变成一个笑话。Time is changing,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无论欲望和野心,还是唯意志论的鸡汤,最终都将被这规律归于尘土。

    1967年,写了《The times they are changing》的Bob Dylan因车祸退隐,在纳什维尔,远离声名和喧嚣,开始尝试做一个“不变”的民谣歌手。多年后,那些狂欢年代的孩子也会人到中年,回到再度平凡的人生中,回到被他们抛弃的父辈的棺木前。只有时光,仍然在变。
  3. 作为喜欢伊万(尤恩)的人,这个影评不是要八卦,而是表达对白左围攻他的同情。 一、关于导演处女作的问题 这个电影是在导演辞职的情况下,由伊万接替的,当时或者停拍,等待选择新导演,那将带来投资灾难,甚至导致前期拍摄彻底报废,伊万作为男主熟悉拍摄的各方面,他成了导演的接替者,这跟他雄心万丈地要当导演,不是一回事。 伊万获得欧洲电影节影帝的《影子写手》,其实也是临时救场。原定的尼古拉斯.凯奇,是好莱坞大腕,但他的经纪团队看到了影子写手政治上过分敏感,有可能无法在美国院线推出,坚决辞演,伊万不怕,在导演波兰斯基还在监狱待审,遥控拍摄的情况下,接替出演,稳定了整个剧组。

  4. 这部片子看得哭死了,因为我完全受不了父亲的眼泪。片中的父女之情,简直就是我心底深处无法说出的话语。
    我的爸爸,当然没有片中父亲的金发碧眼,但是也很英俊,而且超级有耐心,小时候我不愿意让母亲辅导功课,她总嫌弃我,但是父亲辅导的时候,他的耐心和温柔,就是我学习的动力呀,我愿意为他考出来最好的成绩。我成了学霸。
    和影片中相似,我们一家三口有一次原本计划去三亚旅行,但母亲因临时原因,取消了行程,变成了我和父亲的独处。漫步的时候,我说怕走散了,所以总是握着父亲的手;游泳的时候,父亲为了教我,双手托着我的腰部,那感觉甜得像梦。

    如父亲期待的那样,我上了理想的大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但我妈妈去世之后,我一直愧疚,甚至觉得是我害死了她。她因为脑血栓后遗症,长期抱病,将照顾她的父亲也累垮了。我得知父亲需要手术后,就把母亲暂时寄送到一家养老院,安排了父亲的住院治疗,我感觉我无法同时照顾两个人,每个独生子女都有这种艰难时刻吧。没有想到,母亲由于不熟悉养老院的环境,竟然深夜跌倒,没等送到医院就去世了。我很抱歉,我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原以为父亲手术后,我们一家三口会重新团聚。但我总问自己,把母亲暂时托入养老院的原因,是不是更在乎父亲的病呀?我非常恨自己。

    如今我也到了该婚嫁的年龄,当男朋友想把我按到床上的时候,我几乎踢伤了他,父亲对我的爱里,没有这些粗暴的举动,但我也明白,我无法接受这些,我就永远只会是个女孩,而无法成为女人,可做女人有什么稀罕的?

    我还是首次看ewan的演出,但是他身上的慈父光辉深深折服了我,他对女儿的耐心与温柔表现的是那些真切,他被女儿伤害的痛苦,痛彻我的心扉,有种演员,只要看过一次演出,就会永远喜欢,ewan就是这样的演员,演技好是一方面,气质真的是很温暖。看完影片之后,我做得第一件事情,就是为父亲做了他爱吃的菜,陪他喝了一些啤酒。
    片中的烂女儿,我会当成镜子提醒自己。我永远不要父亲为我难过,永远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