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神话世界一直没有体系之说,有的只是相互融合:外来宗教神话人物和故事,在进入中国的文化区域之后,都不可避免会进行一系列的改良,这其实是华夏文明内在的强大力量逐渐影响的最终结果,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戏曲书画都在为这样的融合进行铺垫、讲述、传承……鉴于这篇文章的写作动力源于我正在观看的《西行纪》,我也将结合剧中的人物进行剖析,方便大家理解其中的故事。
中国的神话体系基本由三个部分相互融合组成:以《西游记》为代表的佛教世界;以《封神榜》为代表的道教世界;将历史杰出人物神化之后呈现的远古或近古世界。源于历史评价、传播渠道、人群接受度、改编的艺术作品等等的原因,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神话世界的底色是以《西游记》为代表的佛教世界。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人群中问:天上那么多位神佛谁的法力最强,回答基本都是佛祖,而这个回答就是对于这个观点最好的印证。
然而神话世界的底色并不是神话世界的全部,即使在《西游记》里一样有着繁杂的道教人物体系和原始诸神的存在,这才是华夏文明最为高明的地方:兼容并蓄。这里我们说说一个很特殊的人物,就是二郎神。这个人物的原型基本可以确定是都江堰设计建造者李冰家的二公子,在宋朝之前他还未被神化,为他所建立的神祗主要是歌颂治水平患的功德。宋朝之后关于二郎神的故事开始出现各种衍生,他也逐渐成为道家重要的人物:在《封神榜》里,他是姜子牙的左膀右臂(但未称为二郎神,而称为杨戬),在《西游记》里,他是唯一可以用武力单挑孙悟空的战神。
二郎神这个人物,是古代杰出人物先被神化,然后融入宗教的重要代表。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神话世界其实是一直与时俱进、向前发展的,并非一个封闭性的结构,在神话的范围里,既允许变化也允许崭新的人物加入(宋朝甚至有批准神存在的国家机构),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国家历代的艺术创作并没有被宗教意识强烈地束缚,因为宗教在中国大部分的历史中只是形而上的东西,甚至对道德都不产生规范和约束(中国对于道德的约束主要来自于儒家,所以一部分西方学者认为儒家也是一种宗教,当然我们并不这么认为),反观西方,任何神话故事既不可能摆脱基督教的黑白体系,也无法撼动神或魔最高的统治地位,无论故事多么曲折离奇血腥惨烈,当最后曲终人散的时候,一缕阳光射进画面,一切归于平淡祥和,我们只能期待着下一次正义战胜邪恶的奇幻之旅……
虽然我们对于中国神话的整体性很难进行归纳,但是按照神话人物各自的特性对其进行归类还是不难的。我大致把中国所有的神话人物归纳为六类,分别是:佛、神、仙、妖、魔、人!
有关于佛
佛的世界还是比较有趣的。首先佛教的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世界:在空间这条经线上,有东方净琉璃世界,中土的婆娑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在时间这条纬线上,有前世佛,也就是燃灯古佛,有未来佛,就是弥勒佛,而释迦摩尼是现世佛!空间与时间的交织,最后就形成了宇宙(宇在汉语中就是空间的意思,宙是时间的意思)。
佛教中的人物存在等级,最顶端的自然是佛,然后是菩萨,然往后是罗汉,这里请读者注意一下,其实以上三个都是称号,代表的不是官职或神职,而是在佛法上修行的水平。称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擢升或贬低的,只不过需要的时间和磨砺太惊人了而已!也正因为如此,佛、菩萨、罗汉的数字并非固定不变的。而这种动态的框架正是佛教吸引世人的地方之一!在《西行纪》中,杀心观音和如来本来是好友的关系,没有上下之分,算是一种突破常规的创新!但是在佛教中他们之间的上下关系是难以逾越的:观音菩萨仅仅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侍!
有关于神
上古盘古开天辟地,堪称中国神话中的众神之首,在他之后,才是三皇五帝开始构建襁褓中的华夏文明,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包括夏朝在内的相当长时间,其实中国的历史一直处于混沌期,而混沌期特别适合神的出现。以今天的眼光看,有相当多远古的神可能都是由凡人神化而来。比如三皇中的燧人、伏羲、神农,其实都是原始部落的首领。燧人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伏羲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文明(比如男女婚配的对偶制、用姓氏来避免乱婚,重大事件的记载、偶像崇拜等等),神农掌握了药理和种植的精要……其实这些都是指引华夏文明发展的凡人,但是其进步意义在那个时代太重要了,加上人类与生俱来的祖先崇拜,这些凡人不可避免会被神化。
综上所述,神在中国数量是固定的,而且地位非常超脱尊崇,基本不太会在演义小说和戏曲中出现。比如《西游记》这样几乎包罗万象的巨著,这些神一个都没牵扯到。唯独在《封神演义》里,女娲娘娘是出场的,但是一样是惹不起的角色:轩辕坟三妖就是女娲娘娘派去惑乱商朝的,最后姜子牙命人斩杀三妖,也不敢追究三妖背后指使的女娲娘娘,这就是一种等级常态!相比这些神话人物,普通中国人对于神兽更为了解。比如四大神相,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再比如四大凶兽:饕餮、穷奇、混沌、梼杌(其实也是由四个凶残的部落首领而来),还有代表祥瑞的麒麟、凤凰(麒和凤代表雄性,麟和凰代表雌性),这些神兽无论在生活中还是游戏或影视作品中出现频率都很高,和道教佛教也有相互融合的现象(比如很多人物的坐骑就是这种神兽),但是和远古诸神相比,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有关于仙
仙这个字,是留给道家人物专用的,因为成仙是大多数教徒最主要的目的。这个道教人物既多且杂,我们这篇只说最大众的一些知识。首先就是“三清”,”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但是这个情况仅仅出现在宗教中。在《封神演义》中,鸿钧老祖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事实上鸿钧老祖和通天教主都是作者杜撰的人物,道教经典里根本没有这两位。
但是我一直觉得《封神演义》中设立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对立是一种绝妙的想法。原始天尊为代表的阐教,其实是一种等级森严的修仙制度,所有的一切都被划分成等级,然后因材施教,顺应天道,人是阐教唯一认同的修仙体,所以可以这么说,阐教是比较狭隘的。相比之下,以通天教主为代表的截教,宣扬的是“有教无类”,只要一心向道就可以成仙,所以门下什么类型的都有,说截教非常开放是并不夸张的。阐教与截教在商周战场上的角力,归根到底是一场思想意识的殊死搏斗。虽然故事的结果很现实:截教因为选错了阵营导致全军覆没,但是故事本身的设计就是超越那个时代的:这种众生平等的概念即使放在今天,也是超乎大多数人想象的!
有关于妖
妖是由动植物长期修炼而来的。我们知道的那些著名妖怪,在古代艺术作品中修行都在千年以上,但实际上这些妖大多是巨型动物在历史中的影射。比如中国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白蛇传》中的白蛇,我认为就脱胎于唐玄宗期间的洛阳巨蛇事件,只不过历经了近千年的不断加工和艺术创作,冯梦龙才在《警世通言》中基本完成了故事主架构。
值得说一下的是,在大多数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中,妖的修炼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向善的皈依正道,一种是向恶的吃人。关于吃人可以增强法力的这个结论,在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阐述过,不过一旦妖修炼的方式是吃人,那就一定会遭遇天谴,也就是所谓的劫数。与之相伴的另一个情况是,一旦妖修炼到一定的程度,天谴就无用了。《西游记》里的牛魔王是标准的吃人的妖,他老婆铁扇公主不是妖,是地仙(自己通过修炼得道,没有著录有序的仙家作为师傅)。但是这个铁扇公主又被称为罗刹女,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地仙了:罗刹两个字就是吃人肉的恶鬼之意,这么看来这对夫妻倒是珠联璧合。另外沙僧和八戒皈依之前也是吃人无数,说他们是妖真的是恰如其分!
有关于魔
相对于活物修炼得道称为妖,死物修炼得道就称为魔。《封神榜》里的石矶娘娘原来是女娲补天时候余下的一块补天石,后来修炼成功才有了人形。还有轩辕坟三妖中的玉石琵琶精,被姜子牙三味真火烧得现了原形,竟然是一块玉石(我始终觉得这段有点奇怪,琵琶在中国古代有蝎子的指代之意,我认为碧绿色的蝎子精可能更靠谱一些,不过书中明文写着是玉石而不是蝎子)!尤其是这个石矶娘娘,她身属截教,法力高超,和截教“有教无类”的教义实在是太契合了!
有关于人
相对于以上五个类型,人的绝对力量要小得多,普通人根本没有战胜佛、神、仙、妖、魔的可能,但是人只要修炼得足够,却是可以最快走上正途成佛成仙的(相对而言)。值得玩味的是,在很多故事中,神佛仙都是让力量最小的凡人去完成整个故事。比如《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他虽然拜在阐教门下,充其量只是一个略通法术的凡人。《西游记》里的玄奘,虽然是金蝉子转世,但这一世还是肉眼凡胎,取经的重任也必须由他来完成。主人公以凡人的姿态出现在神话故事中,并非作家们故弄玄虚,而是为了更有利于阐述人性,就这点来说,中国那些古代文学家真的很伟大!
说了那么多,我们一定要说说孙悟空,《西游记》中对于孙悟空的评价是: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事实上孙悟空几乎具备了佛、仙、妖、魔的各个属性,确实是很神奇的存在:他本身是一块顽石,属于魔;后来自己修行,算是妖;再往后拜菩提老祖为师,算是仙;最后取经成功被封为斗战胜佛,又算是佛。这个待遇堪称中国古代小说第一人!
今天暂且写到这里!
一家之言,难以概全,抛砖引玉而已,希望大家多多留言讨论!本文插图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动画改编自同名港漫,所以看过漫画原著的人,可能已经知道剧情了。但这并不耽误我们欣赏《西行纪》动画的有趣之处。
首先,谈谈《西行纪》原著漫画。
《西行纪》漫画对西游记进行了大幅改编,整个故事呈现出一种西方魔幻风格。修罗族和神族世代对立,在原有佛教观念的基础上,被赋予了种族战争的内涵。中国神话里经常出现的土地公也不是底层公务员形象,而是类似地精和地缚灵的结合体——具有特定种群,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仙人。道家三清也被安排了不同的天赋功能,以自己的特点为基础,支持不同的势力。比如,元始天尊以负面情绪为天赋,战斗力爆棚,带领着全套邪恶小弟,似乎要完成希特勒的未竟心愿?
《西行纪》以此类设定为架构,描绘出了一个颇具史诗感的中式魔幻世界。一方面,有了种族内部团结,才有同仇敌忾的快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故事设定把清静无为的道家修仙氛围给撇干净了倒也合理。另一个方面,天庭分裂也为西行团队再闹天宫,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使命感。他们反对的不仅是强势的天庭,还是黑暗的统治。真是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角色的设定也有亮点。比如,白狼是典型的成长型角色,看着白狼的成长,很多观众大概会有一种育成的快感(预感一波“妈妈粉”正在袭来)。但比起当下流行的网文式鸡血来说,白狼的成长要更有层次。他唯二的金手指是偶能爆发的火龙魂,以及小羽的信仰加持(?)。打起架来,对手稍微强点就是被虐的下场。作为导师的唐三藏,也不像是得道高人,随便拿出点什么来就能让他一步登天,而常常是坑爹的另外一个信仰加持。所以,白狼注定了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弥补一切差距,在一次次求生中成长起来。话说,打架都甩不脱的人字拖来了解一下……。
然后,谈谈动画改编的情况。
说到改编,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大“IP”。从这一点上来说,《西行纪》远远比不上很多日漫、网文改编漫画、甚至是超级条漫。但事无绝对,《西行纪》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港漫相对日漫来说更接地气,但相比条漫又在造型和剧情方面独树一帜。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特质,反倒容易产生惊喜。在龙宫打斗的那场戏,如果是日漫或者条漫改编的二维动画,特别是国产二维动画,就很难做到现在这种张力。而且,有确切的漫画和时代做为基础,《西行纪》在美术设计上也更为扎实。所以,“IP”大不大倒不重要,关键是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有趣的内容。《西行纪》原著本身的质量过硬,虽然不是“流量明星”,但有“造星”的潜质。不靠“IP”靠实力,看多了体亏肾虚的大作改编,我倒是更期待这样的作品。
港漫在美术上的特点是偏写实,人物造型扎实立体,适合改编三维动画,不会造成形象变化,以至于给熟悉原著的观众带来认知负担。比如《大力水手》、《机器猫》等片,动画和立体造型几乎就是全新的创造。
就呈现出的效果来看,《西行纪》的角色还原度较高:男性角色肌肉发达,女性角色十分貌美,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你们那一双双合不拢的腿。虽然可能各有所爱,但我觉得小羽的造型要比原著更美。可能是因为模型师里钢铁直男比较多,把精……力都投入到有限的女性角色中了?另外,从漫画到动画视听语言的转换也很和谐,是记忆中的味道,但又并不雷同。比如,看漫画的时候我就在想,斩龙王这一段太血腥,肯定不能照原著来。动画改用杀心观音的法术来接续剧情,足够赏心悦目,也能让人接受。而且整段戏份利用三维动画的优势,让人看着很紧张。
最后,谈谈制作水准。
总体来说,第一次看到《西行纪》的时候是有惊喜之感,画面制作精良,角色比较生动。至于三维动画略显僵硬的问题,这是个千古难题。我只能说,在电视剧这个工作量之下,动画想调成皮克斯那种级别的,不夸张,投资五百亿吧。也别跟我说什么日本动画多好多好,二维跟三维之间同样没有可比性。有人说《最终幻想》系列,请参考上一条,院线啊院线,同样的钱做那百来分钟,动作肯定不僵硬。
所以,跟不同艺术形态和不同媒介的作品比,全世界的三维电视动画都有差劲的嫌疑。当然,该期待还是要期待,该批评还是要批评。比如,《西行纪》中的布料如果的控制更自然,那效果应该能提升不少。角色在飞行的时候基本像是在一个法术泡泡里,衣服依旧笔挺,让人叹服这长袍当西装穿的本事。制作品质早日达到好莱坞院线片水准是大家的心愿,只不过这是个过程。就当下国产三维动画来说,《西行纪》已算用心,看的出来,所有的建模和动画等等都花费了大量时间。所以在最终效果上,既没有炫技导致故事渣渣,也没有陷入自我陶醉,整体没有明显短板。如此坚持做下去,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
真好!漫画看的不多,少数几个说得出名字的作品还是小时候看的,西行纪是一个意外。中国人对西游记都是有别样情怀的,这样情怀的影响下会对这个取经小队的故事前因后史天然有兴趣。但编的好,续写的引人入胜很难,老版对大家的影响太深太深。西行纪漫画到动画,可贵的是它能保留住所有好的东西。片头让我印象很深,人物定格像兵马俑还有些蜡质,就像好故事可以长存也可以送出光。
专门购买了腾讯会员,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38集西行记刷完了
最早对这个漫画吸引是因为一个片段:杀心观音和如来一招定胜负,千手浮屠和睡意禅的对决,宏大、震撼、惊艳。因此种了草。全看完了后,发现其实最精彩的就是这个片段了。
剧本改编还是很大胆的,除了借用师徒4人取经的背景,其他人设基本都做了彻底改写,归还奇经的最终目的,帝释天的黑化构建,如来和观音的正负设定,天龙八部的不同群族,架起一副有张力的剧情框架。不过,如果其框架是逐步解谜展开的话,可能剧情框架效果会更好
美术和人物形象非常赞,每个角色画的都帅气、唯美而又不同。唐三藏的刚毅,观音的柔美,孙悟空的野性,敖雪的邪性,白狼的青涩懵懂和活力。。。连反派的东方将军老爷爷,都赤裸上身一身腱子肉血脉贲张,荷尔蒙的宣泄技法吸引了一波严控的观众。绘画的技巧也相当成熟,细节画面精美绝伦,完全摆脱了粗制滥造和五毛特效,即使像紫贤金刚这样的5线角色,从侧面、顶面看时,其眼、脸型也非传统人脸画法,凹凸体现的立体感,清晰地体现出对以京巴为型的人物塑造的坚持。这种精细的美术在最近几年的国产动画中屡见不鲜,让人赞叹于国产动画工业界突飞猛进的增长。
说几点相对不足的。
对战过程的设计比较单调,基本上是拳打脚踢,拳头聚光环比蛮力。其实这样一部魔幻作品,是有很多空间展现魔法、法术、秘技的,不同种族的特性,不同偏向的技能。普贤金刚来去就一招,一点没看出什么必杀和特技性。看的不过瘾。武力数值和策划也不是很对称,八大金刚,连尚未觉醒的白狼都打不过,不是通过渲染白狼的快速成长来实现的,倒让人觉得天族的战力也不怎么高。还有阿修罗族的王,用一把大刀来砍人,少了很多气势。惊艳之处还是之前说的观音和如来一招定胜负,千手浮屠和睡意禅的对战设计,完全和其他打斗不在一个水平线。台词和语言也比较俗套。对战大部分说的都是套路和没有营养的发狠,按部就班,填补时间。这点有点圣斗士或龙珠的影子,或者纸版漫画的影子。适合静态一格格漫画中的语气和台词,放在动态的视频中,显得就有些拖沓冗余。
配音部分也有很多提升空间。主要人物还可以,其他就一般般了。帝释天应该威严城府深广处乱不惊,躺草地上第一次发声时,语气浅薄冲动完全压不住阵,有点破功。声优群体虽然有很大进步,但很多地方仍然摆脱不了老派的配音风格的影响。
这也揭示出一个事实:美术工业是可以通过现代化突飞猛进的,文学功底的进步,是要慢慢养的,尤其需要读者鉴赏力的提升来养。而声优的待遇,也有待大幅提升,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投入此行业。
瑕不掩瑜,总体还是很不错的。期待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