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Brainwashed / 电影辨析论
导演: 尼娜·门克斯
编剧: 尼娜·门克斯
主演: Rhiannon Aarons Kathleen Antonia 罗姗娜·阿奎特 Cody Jake Banks Lara Dale 茱莉·黛许 Sandra de Castro Buffington 玛利亚·吉斯 May Hong HaDuong 凯瑟琳·哈德威克 伊丽莎·希特曼 Iyabo Kwayana 尼娜·门克斯 劳拉·穆尔维 Ita O'Brien Freddy D. Ramsey Jr. Nancy Schreiber Maya Montañez Smukler 吉尔·索洛韦 佩内洛普·斯皮瑞斯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22-01-22(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 107分钟 IMDb: tt10410506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CinematicSorceressTheFilmsofNinaMenkes 非常有力量且异常悲伤的电影,从纪录片角度其实整体偏弱,但是从论文电影考虑其实是非常丰满的,即使少些了一些Reliability和Limitation的展现(就如同我认为的《蔑视》整体的表达可能只拿出那一段确实有巨大的男凝,但女性在片中的作用和对男性的反凝视都让这个开场男凝不太可靠),但完全不影响影片对于内核的阐述,毕竟不想理解的人你就是写了客观的数据他也不会认,而理解的人也何须那些可靠和局限性的阐述呢?
影片从主客体,取景,镜头运动,光影和叙事视角的角度结合大量女性影视工作者的访谈展现了那三角,因为前期大量的批判,所展现的画面伴随着略有戏谑的女主评论其实是相对温和的了,后期的对照其实很大程度佐证了这种影像呈现的不合理性,也很大程度展现了那种从电影视觉展现出的洗脑效果和极大程度的悲伤,而那个三角才是真正的悲情。
影片中很多电影中的很多画面被单独点出来之前我还没有那么觉得充满着性暗示,尤其是现在单独看《为所应为》嘴唇上的冰块,《魔女嘉莉》那淋浴头。而且前期讨论中还把奥特曼的《银色·性·男女》和PTA的《魅影缝匠》剪到了一起,真是要批判按一个风格批判。影片值得注意的是提及的女性导演迎合男性凝视的作品,例如《拆弹部队》《迷失东京》等,没被她点出前真的没有注意,尤其是迷失东京的斯嘉丽约翰逊的“脸”,即使结合整部作品,这个出场也确实有些“说不过去”。当然,最后提及的反叛作品有很多还是没有看过的,希望有机会能欣赏到,不过看过的几部确实还都很喜欢。
关于映中和映外的三个故事。第一,观影过程对于我是格外痛苦,也是很有收获的,原因是因为我旁边坐着一个年岁较大的英国异性恋白人男性。这部电影结合他一直在影片中发出的声音让我觉得这类电影还是远远不够有力的,明显的不适就是他整场电影都在用“感叹词”来“不自觉”的展现他对影片的看法,而这些感叹词都恰好比较有“指向性”,说不自觉是因为他年纪太大,大概率是耳朵不好,很多时候发出声以他感觉可能并不会展示出来,但是坐在旁边的我真的听的太清晰了,甚至有些吵人。影片可以分为几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展示男权如何构建银幕中的女性并进行剥削的,这部分大多通过展现女性荧幕形象的“时刻”来批判,这位老大爷在看到这些极度剥削的影像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发出一声低沉的“哈哈哈”,对于这类影像很难想象他所处的是何种位置发出这种“不自觉”的感慨,这在观影过程中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后面的部分展现了另一种影像内容时,我特意关注了一下他,而他展现了非常大的不同反馈,当《银翼杀手》《水牛城66》《邮差总按两次铃》的男性在银幕上展现出极度讽刺的剥削剧情时,即使当时大家都笑了,他却选择了沉默,这时这种沉默也让我感觉到了这部电影的意义。影院中所呈现的也恰恰是这部电影展现的,这种记录片带有魔幻现实的感觉让人唏嘘,也真的很难想象即使如此批判性的作品展现给观众时,有些观众也只“借助导演,溜进摄像机,通过片中的男性来凝视女性。
第二,影片接近结尾才展现《燃烧的女子肖像》中对于双女性作为主体的画面呈现,而也是在今天《女子肖像》的女主阿黛拉宣布退出电影界,结合这这部今天看到的电影,真的是让人难受。其中的数据展现更是夸张到令人咋舌。采访中有人提及的现实剥削也一点儿不输于电影剧情。电影行业发展这么多年,女性影视从业者的比率却不增反减让人唏嘘。
第三,之前跟一个豆瓣友邻就去年《视与听》榜单发布之后对于《让娜迪尔曼》荣获榜首的讨论,对于他所说的我已经不记得具体了,大概是关于“绝对价值”来讨论,我当时也回应了他“之前我没觉得这个榜单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因为能上榜的作品大多都已经是经典,但当我认识到对于有些人如此重要时,我觉得《让娜迪尔曼》拿第一真的很重要!”,现在在这里借用一句男性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对《战舰波将金号》中的一段评价做回复“《波将金号》的影响力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独立存在。在欣欣向荣的和平时期,它只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如果某些事件中的有些人看了它,效果一定是爆炸性的”,对于男性所说的“女性和男性生理本身就有差异”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但本身所处父权社会中我们的一切都是由男性构建的,这个意义又要从何而说呢?印象很深,讨论之后并没有拉黑,最后拉黑是因为看到他对《悲情三角》中“母系社会”评价,还有…一星《金发梦露》我可以理解,但同时五星《塔尔》还是会让我感到困惑。
果真是写吐槽更有话想说…
本篇为我的期末论文,因涉及到本片中重要的“男性凝视”理论,所以贴在了影评这里。
1. 前言
似乎随着许多女性意识的觉醒,有部分的女性指出生活里有一项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女性成长历程中无处不在的东西,那就是男性凝视。例如人们总是觉得女性更加感性且缺乏理性思维,因此在理科上比男性更不容易拿到高分;或者希望女性早早结婚生子、待在家中相夫教子;又或者社会上主要的潮流都是针对女性的时尚,不管是所谓的能放十枚硬币的锁骨还是筷子一般又细又直的腿——这些都是对女性的一种凝视与规训。
那么男性凝视究竟是什么?女性在男性凝视下又经历了什么?本文将浅谈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对于男性凝视的抵抗与融合,或许并不能完全概述当今的社会现象,但求能简明扼要地提出些许观点,如有纰漏,敬请指正。
2. 男性凝视的定义与历史
2.1 男性凝视的定义
男性凝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男权社会下,女性被弱化成了第二性,处于被凝视的地位。男性则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享受窥视愉悦,成为观看和凝视的第一性。许多理论家在探讨“凝视”问题时都指出,通常人们把男性凝视加以自然化,使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观看行为。
这种凝视行为的背后通常蕴含着性别和政治意识,所以男性凝视也是一种性别和政治现象。在女性主义学者的眼中,纵观历史长河,女性一直是承担男性欲望的对象和视觉快感的来源,从古至今,无论中外。
2.2 男性凝视的历史
男性凝视听起来像是当今出于网络的发达性及普及性而蔓延开来的一种新兴事物。但假如我们追根溯源,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有关的命题。萨特曾提出“他人的注视”的理论,认为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陷入了存在之中,即存在先于本质,也因此他人的注视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他人的注视是塑造我们主体性的决定性力量。当然,我们也不是仅仅被注视,当我们在被注视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在注视着他人。而被认为是当代凝视理论的基础的拉康的镜像凝视理论,从心理学角度证明了凝视与主体的自我建构的关系,认为凝视不仅是主体对他者的看,还是作为欲望对象的他者对主体欲望的捕捉。此外,福柯的全景敞式监视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凝视与主体建构的关系,通过对透明全景监狱的构思,详细地阐述了权力和可视性的关系。福柯还认为,外部的凝视是一种控制的力量,能让被凝视的对象屈服与顺从。
不管是萨特、拉康,还是福柯,其实他们的理论并不是基于女性主义甚至女权主义的命题,也并没有直接涉及性别不平等问题。真正提出女权主义凝视理论的重要人物是约翰·伯格和劳拉·穆尔维。约翰·伯杰在1972年的书中提到,认为女性生来就陷入一个事先规定的有限空间之内,她们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照看男人,因此他们的自我意识被一分为二,即为自己和为他人。他指出,人们观看方式中理想的观赏者通常是男人,而女人的形象则是用来讨好男人的,由此导致女性不断地观看及凝视自己,永远摆脱不了自己想象的自我形象,希望被男人喜欢和欣赏的意识取代了她的自我意识。于是一个女人的自我建构里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作为男人的监视者和作为女人的被监视者。劳拉·穆尔维则引用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拉康的精神分析模式,从好莱坞电影的艺术批评角度出发,讨论好莱坞电影反映的观众心理和社会性别机制,认为好莱坞电影将女性的外貌设置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及性吸引力的色情形象,本质上是遵循着男性凝视的原则。她将观看的快感分为男性的主动的快感和女性的被动的快感,认为发挥决定作用的是男性目光,男性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把他的幻想投射到女性的形体上。
由此,凝视理论与女性主义结合,诞生了男性凝视这一理论,有力地推动了性别研究的发展,也蔓延到了文学、影视等领域的作品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3. 无处不在的男性凝视
我们都知道,从古至今,无论中外盛行的一直都是菲勒斯中心主义,尽管这个名词在1913年才被弗洛伊德提出,但我们纵观历史不难看出,父权制与男权中心主义在人类拥有有记载的历史时就已经占据了大多数时候的主导地位。而出于菲勒斯中心主义,男权统治和男权价值在整个社会中具有绝对的主导性、统治性、合理性和合法性。男权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成为一切价值的尺度,在此种制度下,女性被贬抑、被规训、被沦丧,只能成为附属的和第二性的了。
我们不难发现,站在文学的甚至是文化的金字塔顶端或者手握话语权的往往都是男性。伍尔夫曾在《一间自己的房间》提出“莎士比亚的妹妹”这一理论,认为假如莎士比亚有一个跟他一样具有戏剧天赋的妹妹,妹妹绝对不会得到像莎士比亚一般的待遇,不能读书、必须嫁人,成为一名伊丽莎白时代籍籍无名的普通妇人,不能像她的哥哥一样大放异彩,而是会因为自己的天赋无法舒展而得病发疯,最终死掉。
这样的说法在莫扎特的姐姐玛利亚·安娜·莫扎特身上得到了验证。明明玛利亚拥有与弟弟一般甚至比弟弟更加优秀的音乐天赋与音乐才华,十二岁时就名震欧洲。但当1829年英国作家玛丽·诺维罗拜访她时,晚年寡居的玛利亚双目失明,生活贫困,没多久便去世了。甚至如今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所听说过的莫扎特,并不是这位玛利亚。我们有理由相信,如玛利亚一般的“莎士比亚的妹妹”还藏在史书看不见的各个角落,她们的作品或被她们的兄弟收为已用,或就此埋没在漫长的岁月中无人问津。
在各种各样的文化作品中,由于掌握话语权的是男性,他们塑造的女性往往是奉献男性的形象,当然,在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女性形象的扭曲。而在这种扭曲之下,女性形象逐渐被“他者化”,形成了三种经典形象:家中天使、妖女、阁楼上的疯女人。贝蒂·弗里丹曾指出“家中天使”形象的背后是社会对于妇女的规训,它要妇女必须扮演贤妻良母,牺牲自己的个性和事业去完成贤妻良母的职责。这种形象由生儿育女、取悦丈夫、操持家务等单调乏味且不断重复的义务劳动构成,也正是这种看不到尽头的循环扼杀了妇女的生机。而妖女甚至是阁楼上的疯女人,实际上都源自于男性的厌女症,这具体可以认为是他们渴望女人满足自己的欲望,却又担心女人拥有过大的权力会凌驾于他们之上,于是他们将女人的贞洁视为女性应当视为的最重要的东西,用贞洁和理智作武器贬斥那些不合他们心意的女性,将那些女性贬为如美狄亚或是美杜莎一般的妖女,又或者如伯莎一般的阁楼上的疯女人。譬如在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一个女性对有钱有名且帅气的男性倾慕,想方设法成为能与他共度春宵的人,但即便最后沦为了男人的玩物,她心里仍然期待成为这名男性的家中天使,为他操持家务。这样的规训一直传承到现在,许多人仍然认为女性的母性职责是因为子宫的存在而被天生赋予的,但实际上放弃工作转而投身于家庭的贤妻良母是后天塑造的。
在网络世界大行其道的游戏作品中也处处充斥着衣着暴露、表情奇怪的女性形象,明明是战斗的场景,同行的男性角色身披铠甲,女性形象却只有一些布料遮住重点部位。这种设计归根结底都是男性凝视作祟,他们将女性视为一种性资源,所以如此光明正大地采用这样的手段来博得男性的赞誉。正如部分国家责令女性用黑纱包裹全身,包括头脸等部位,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基于男性凝视的性压抑,因为掌握话语权的人是男性,他们站在凝视者的地位,认为被凝视的女性不那样做就是不洁的,他们堂而皇之地将女性作为被压抑的对象。
4. 女性对于男性凝视的抵抗与融合
在当今社会,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逐渐开始拥有女性意识,但与此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发现我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的男性凝视。中国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的霸道总裁文学(或者说,现在也依然流行着,只不过内容稍有改变,但核心都是霸道总裁爱上我),文学中的男主角往往挥金如土、对女主深情无比且对除了女主以外的其他女性不屑一顾甚至凶恶无比。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作品不好,因为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批评过去的作品不符合如今的价值观。但这类文学很明显也是从男性凝视的角度出发,它认为女性之间存在着竞争,所有女人都对一名男人趋之若鹜,最后只有一名女性会胜出从而成为这名男性的妻子,并且女性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来自于其他女性,而这些困难最终都会被男性解决。这样将女性之间视为敌对的观点,很显然是长期处于被凝视地位的女性采用的男性凝视的手法,以一种自我贬斥的角度来迎合男性的凝视。
当然了,随着时代发展,这类文学作品渐少,转而出现了大女主文学。这类文学姑且可以看作是女性对于男性凝视的一种反抗。在这类文学之中,男性与女性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颠倒,女性不再只专注于爱情,转而开始发展事业,且她的爱情并不一定集中在一名男性身上。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类文学中也常有恶毒的女性配角出于对女性主角拥有男性角色的喜爱而嫉恨谋害女性主角的情节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在制造女性竞争,也依然是一种男性凝视下的产物。由此,在大女主文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女尊文学,或多或少,也存在着一定的男性凝视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部分女尊文学里,它们将男性放在了曾经女性所处的地位上,即把原本作为性资源的女性变成了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算是突破了传统的男性凝视的视角,转而变成了初显女性凝视的作品。然而,由于男权中心主义,女性凝视终究没有发展到能与男性凝视平起平坐、并驾齐驱的局面。市面上的一些乙女游戏(即以男女恋爱为主要剧情的游戏),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男性凝视的禁锢,在部分情节里仍然存在女性竞争,在游戏画面上着重刻画女性角色而非男性角色的身材,使被凝视的对象依旧是女性。
在社会新闻之中,许多男性犯罪事件都模糊了男性的存在,事件标题的主语变成了女性,加深了女性事故发生率的印象。比如刻板印象中的女司机,这并非是因为真的只有女性司机会造成车祸,而是男性凝视下媒体人刻意隐藏了男性性别的存在。还有部分女性受到侵害的新闻,大多数媒体将目光聚焦在受到侵害的女性身上,而对于实施犯罪的男性却轻飘飘地一笔带过,由此导致一段时间内部分人对于女性受害者不是完美受害者的讨伐。这样的讨伐现在也依然存在,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呼吁不要刻意隐去事件中的男性。在这些事件中,也有处于长期敏感的女性对男性造成误会的事件存在,由此导致一轮又一轮部分男性对于指责女性不够完美的狂欢与暴力。只能说,在长久以来的男性凝视下,女性话语权长期被剥夺,女性意识的发展总需要时间,而且在女性发声明显被打压的情况下,每一次的女性发声都极其不易且珍贵,我们不应严加苛责。
5. 结论
凝视是与生俱来的,无论社会是男权社会还是女权社会,无论是父系氏族还是母系氏族,正如萨特所说的“他人的注视”,当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凝视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我们谈论男性凝视多于女性凝视,因为男性凝视存在的时间确实要久于女性凝视,甚至我们可以说男性凝视的背后是一种父权制的凝视,男性凝视本身并不只是男性对女性的凝视,也是拥有更高一级权力的男性对于拥有的权力少于他的男性的凝视。性别是天生的,阶级是后天形成的,而在阶级形成的过程中,终究有人会成为第二性,只是目前女性是第二性,因此我们强调男性凝视的存在迫使女性不得不成为第二性。我们也可以试想,假设掌握话语权的是女性,那么男性会不会是第二性?自然也会是的。到那时或许女性凝视被人讨论的情况要远多于男性凝视被讨论。然而,能诞生女性凝视的母权制究竟会不会到来呢?谁也不知道。
偶然被群内好友推荐,花了2个小时,细致的观看了一下,视频本身聊的略微浅显,处在一直发现问题,抛出问题,而未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与如何解决。
正如讲座讲述的那样,凝视不是单纯的看,而是观看主体凭借一种权利关系施加与被观看的客体的一种行为,其中包含着主体与客体,压制与被压制的关系,同时作为一种权利关系的凝视,它不仅表现着权利,更生产着权利,影视作品男性往往作为权利的主导和凝视的主体,而女性作为被凝视的主体,大多数电影都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男性的窥视快感,这一点不光存在电影中,游戏中也是,大多数女性角色不是玩家追求的对象,就是需要保护的弱者,就算是以女性为主角的游戏,也是在外观设计上满足男性的眼球和xp。在男性凝视下,女性的行为规范被视线所决定。如同john berger所说“女人看自己被看的样子,这不仅决定着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也决定着女人与自己的关系” 为什么整个影视圈会一直习惯于如此男凝审美化? 因为父权社会下,男权共同体需要一个对立面来为其消费,而被男性共同体绑架来作为对立面的那群人,她们身上的所有特点都被挑出,并被审美化。熊大,皮肤白净,头发长,声音细,腰细…等特征都被冠以审美化,被普遍化,被冠以“性癖”等理所当然的词汇供男权们消费。实际上这些当然是提前建构好的,审美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证明那个差异性的存在。所以能够证明男女差异存在的特征都会被挑选出来作为审美的对象,而在男性共同体中,男性永远是消费美的一方,女性永远是生产美的一方。我们可以想象一场戏剧,舞台上表演的永远是“阴柔”“可爱”“受”的人;舞台下观看的永远是“阳刚”“男子气概”“攻”的人。而从出生起就被设定好是在舞台上还是舞台下的我们,感受不到一丝异样。 当然,有的人感受到了,人们不愿意被完全阉割。但是人们所做的也只是从舞台上跳下来变成观众,或者跑上舞台变成舞者罢了。我们没有意识到“台阶”的存在是一开始就被构建好的。 因为我们往往会忽视资本在背后运作的方式。所以可以说现在情况下的二元论,是资本运作的必然结果,这从某种角度上映射了阶级的存在。资本在进行刻意的分层,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进入更庞大的消费领域,更广泛地消费符号的意义。我们不难发现在车展旁边总是会有清一色的美女,那些在网上受到追捧的各种网红脸,那些被精心打造好的身材。这些无一不在驱使着我们去消费别人,而不去审美自己。我们不需要性别认同,我们只需要自我认同。不妨停止消费他人,消除二元对立,把目光转向自己。
“慢动作拍男人是为了武打场面动作戏,而拿来拍女人则是为了性化。这类镜头广泛传播,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催眠。宣扬南拳如何带来满足感。”
“电影里女性总是不能衰老,用最佳布光效果来呈现女演员,而男演员只需要一些自然光,我们并不担心男演员有皱纹,这只会让他们更有魅力。但对于女人你就不愿那么拍。这种视觉语言真的让女性痛恨自身且产生不安全感,影响不容小觑。这种我们常规认为的‘美’其实明确且显著地从男凝出发。这种影响被视为常规且在暗中加强。”
“当女观众观看荧幕上被客体化的她,她身上有一部分和我追求的形象并不匹配,于是她潜意识把不匹配的那部分丢掉,相当于丢掉了一部分自己,当所有注意力都花在外部塑造上,静下心来反思,她会感到空虚。这就是问题所在”
“很多时候观众总是被假定为顺性别异性恋男性。接受为其打造的男凝电影又是一层性别塑造过程。”
“我一个女性在作为导演,作为一个积极行动者与男性处于同一主体地位时如鱼得水,但回到亲密关系中我却不知道如何展现性吸引力,不知道作为一名女性如何充当积极行动者并同时保持性感。“(让所有女性意识到不需要保持性感是很难的一件事,而电影在加固这个观念。)
“我在这里讲的可不是什么客套话。”“尼娜,你不觉得所有女人都能感受那种悲伤吗。”(so sad)
“行业里95%都是男性摄影指导,男凝当然就被视为寻常,甚至是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女人也是客体化和被剥削的。”(增加女性从业者在关键位置的比例是促进电影行业进步必要的,最初电影行业女性从业者比例还算正常,后来它能带来极大利益之后,男人就占据了大多数关键位置)
“那些超级英雄片里,总是给一些很有力量的超级英雄女性设计全妆外形、浮夸精致戏服,即使那些女性很有力量,但看起来依然像个后现代芭比娃娃。如果我们整天看的都是这些,潜移默化的女性就有可能复制这些为男性服务的套路。”(镜头前出现越多完美无缺的女性,女人被客体化剥削得越惨)
“用主人的工具永远无法拆除主人的房子。”(同样用男凝拍摄的电影永远无法破除男凝。当你使用这些手法加强重现和助长女性客体化,那就成了一个问题。)
“与未成年女性交换欲望的做法,完全是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大错特错的,而且贻害无穷。我不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总有强奸犯用知情权做借口。”(点名美国丽人,这个杀手不太冷,洛丽塔)
“将男性躯体作为观看客体加以直接展现,或将躯体分割成不同部位而不是整体展现是一种禁忌,所以镜头前他们必须做精力充沛的动作来保护自己不被凝视。而女性则必须展现这种奇观,男性掌控推动故事展开,掌控着女性并使其服从于自己。被动客体的地位被如此根深蒂固的植入属于女性,而被动客体又被高度视为与性相关。”
“有一种心态值得警惕,当你以怀旧心态去看待一部电影的时候,你其实是在说那部电影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我认为我们就是从这里陷入困境。”(这些陈词滥调的电影我们已看得够多了)
“这种女性说了不,但男人坚持想要,最后女人很满意的戏,要是一个接一个举例够我讲几天几夜,这种被视为寻常甚至得到鼓励的例子是女性为何遭受随处可见的性侵害一大重要原因。”(完全能感受到导演在看那些电影片段时的咬牙切齿。少看霸总有益身心健康,强制和斯德哥尔摩都是爱的反面)
“资料显示男人在观看了这些有性客体化媒体的内容之后,更有可能参与性骚扰或犯罪。”
“一直采用客体化女性方式构图并拍摄,女性就更容易受到强奸迷思影响。如果镜头总是塑造男性主体化思维,那么在女性受到侵害的案例中,他们将更容易被理解被原谅,他们的行为将更容易被认为是合理的。通过me too运动我们知道好莱坞有94%以上的女性(不管台前还是幕后)经历过性骚扰或性侵害。”
“强化强奸文化有三方面:一是对女性身体的客体化;二是性侵害的美化,尤其在荧幕上;三是对女性权利和安全的忽视,即使没有人直接受到威胁,却是直接塑造了一群人凌驾于另一群人之上的环境元素。”
(似乎回应了为什么戛纳被骂强奸犯的电影节)
“做出决定发行的大多是男人,所以什么作品能够面世,大多是从男凝角度挑选,这种电影视觉语言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我们,构成强奸文化的基石语言。”
“有人说如果去去除这些强奸文化的制造者,你们电影业就要重头来过。我说,去他妈的,那就从头来过好了。”
“与主客体无关的欲望是怎样的?我也在探索中,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仍处在自我探索中。”
(很有启发,作为电影从业者的女性前辈们在探讨一些未来女性主义电影的可能性,为后来者指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