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给大家推荐了央视的纪录片《手术两百年》。
它以“眺望”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的进步,以及未来的美好。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部高分良心片,同样来自央视。
但是,它却以“回看”的视角,带我们感受老祖宗们的智慧和匠心——
这是国内首部将目光聚焦在“木作界”的纪录片。
《中国手作》的第一季《木作》,豆瓣评分8.9。
在一群90后导演的带领下,用5集,100多分钟的篇幅,让我们领略木作之美和国人与木头之间的特殊情感。
谈到木作,首先不可忽略的就是“榫卯”结构。
突出的部分是榫,凹陷的部分是卯。
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个榫卯部件,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凹凸相契合,这一看似“平平无奇”的结构,却一步一步构建出了东方世界的整个木头文明。
它能灵活多变、“天衣无缝”到什么地步呢?
最典型的展现莫过于江南门窗装饰上的“一根藤”花纹。
“一根藤”,顾名思义,看起来像是由一根连绵不断的树藤缠绕出的图案,而实际上,是由上百根木头,靠几十种不同角度、不同样式的榫卯结构拼凑而成。
各式各样包涵美满祝愿的图案,首先由木作师傅绘制成图纸。
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一小块木段的尺寸、角度,和图纸之间只允许有一根线的偏差,不然整幅图都会作废。
一个看似简单的挂屏,要经过29道工序,由经验老道的师傅制作30天才能制作完成。
连接两个事物,不需要绳子、钉子、胶水这些外物,我们的祖先选择在木材本身上做文章。
聪明的木匠用变化多端的榫卯结构,将“一根藤”连绵的秘密掩藏得滴水不漏。
也只有这凝聚着情趣和智慧的匠心手作,才是寄托一代又一代的家族和合美满寓意的最好载体。
不止门窗家具,榫卯之间的扣合相连还能搭建房屋庙宇、亭台楼阁。
湖北土家族吊脚楼的建构,不需要一张图纸,房子的大小、布局,全凭掌墨师的经验,在心中勾画。
土家族人往往依山而居,山势崎岖让筑屋困难重重,所以土家族人便因地制宜,用木头吊起了房屋,形成了吊脚楼。
这样的屋子,除主屋外,其余的房间大多悬空,既能通风采光,又能防蛇虫野兽,楼板之下还能堆放物品,喂养牲畜,最大程度发挥了房屋的用处。
从一根根木头,到土家人坚固的房屋,榫卯结构使二者之间产生了联系。
而人的存在,使一间大屋子一间间分割成小屋,最终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民居文化。
“千金只为买乡邻”,不同姓氏的人们也可以像一家人一样共同生活在一起。
闲暇时找一处通风向阳的地方打鞋底,洗衣服,站在吊脚楼上眺望四方景致,一日三餐和亲朋好友们一起分享。
这不就是现实版向往的生活么?
从门窗到房屋,要铸造结构精巧的木作,离不开心思灵巧、严谨认真的匠人。
来自上海的60岁匠人王震华,用全木榫卯,建造了一个天坛祈年殿原比例缩小81倍的微缩模型。
这座微缩模型还原到什么地步呢?
每扇门用手指轻轻一推就能打开,三层重檐逐层收缩,向上呈伞状,和人们瞻仰祈年殿时一模一样。
制作难度又大到什么地步呢?
10万道工序,历时五年,7000多个燕尾榫,最小榫卯仅1.5毫米,所有零件还不编号,可互换拼装。
如何做小,如何不用胶水把零件锁住,没有先例,都需要自己去理解,去灵活运用榫卯结构。
为了专心微缩营造,王震华特意在上海乡间租了一间房屋,与世隔绝般的潜心钻研。
祈年殿微缩模型挑战成功后,他又决心用全木榫卯结构挑战石头搭建的力学经典建筑赵州桥。
成就这座桥的灵魂是铁榫和石砖卯,王震华却要把这种石铁勾连转变为纯木作,还要原比例缩小50倍。
木头比石材轻,如果完全按照原结构来做,桥面会像蛇一样弯曲扭动。
为了克服这个难题,王震华想出用全锁定鲁班锁来固定桥面,却因为少开了一个卯榫,好不容易拼成的桥型,要全部销毁,重头再来。
怎么办呢?只能出去散散步,找找新思路。
看到乡间小路上的向日葵,王震华说自己和它一样孤独。
因为做这件事是没有人可以商量的,只能靠自己思索,自己操作。
也许你要说: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本来就是铁石原材料,改为全木结构,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意义就是这种做到极致、死磕到底的精神。
中国的榫卯结构蕴含不把路堵死,不把事做绝的人生哲学。
但偏偏要实现这一结构,却需要匠人们精确到一丝一毫的极致,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孤苦决心。
王震华叫自己“木痴王”。
他半开玩笑地说自己乡间工作室的飘带指示着他每天干活的方向。
其实飘带能指向什么方向。
“木痴王”心里很清楚,方向只是自己心中对木作近乎痴狂的热爱和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
也只有这样的匠人精神,才能制作出从古至今的卯榫千百种,广厦千万间。
自然赐予了我们木头,而我们用智慧和双手将木头打磨成木作。
人对木的选择和使用,人与木的相处和相互熏陶,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此生成。
制造沙窝木碗的古老车木手艺和套旋技术让世界震惊,原来碗还可以这么做,这么节省材料。
江南民间婚嫁的十里红妆,除了一顶花轿,还囊括了衣、食、住、行、婚、丧、绫、罗、农、工,各个方面的生活家当。
这些木头无一例外,都被染成了红色。
民间乡土就地取材的木头,虽不及皇宫里青铜礼器般金贵,木作的制作技艺与实际功能也并无特别,却包涵了父母对女儿美满一生的祝愿。
朱砂铺红,黄金装饰,清代晚期富裕家庭的小姐床,比欧洲王室的公主床也不逊色。
这就是文明的高度。
江西乐平的戏台,是每个村子的标志性存在,村中最好的地段,往往都给了戏台。
戏文中唱着仁义礼智忠孝信,戏台的建造也是大方庄严,金碧辉煌。
这是因为,戏台在古代承载着高台教化的功能,也是当地人的精神纽带。
修建戏台所用的所有材料中,有一根最神奇也是最神圣的木头——度篙。
一座戏台所需的大大小小所有数据,全部都记录在度篙上。
每次建完之后,用刨子把数据全部刨掉。
下次再建,再标新的数据。
一个老主墨师傅用了十几年的度篙,只剩当初的一半粗细。
上面的每一个数据,都代表着戏台的大梁、藻井、翘角。
很难想象,这根木头就是一座富丽宏伟的戏台最初的模样。
一座又一座的戏台建成,度篙一年又一年地变细,“而文化,就这样变厚了。”
如果说前面几集都聚焦在对传统木作的传承和坚守上,最后一集则让我们看到了古木的“新生”。
现实生活中,木头已不像从前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但还有像郑爸爸这样的人,用创意和结构的力量,让木头展现更多的可能性。
全木制的纸巾盒、灯罩、机关盒、微缩家具……美观实用,又有收藏价值,让更多人看到了木作的魅力。
他和女儿茉莉共同制作的微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在网络上吸引了一大批木工爱好者。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张鑫,用网络直播和微博的平台,向年轻的观众介绍专业木工知识和实用木工操作。
因为他出身木工家庭,自小就见过父亲和叔叔们因为操作失误遭受大大小小的伤痛。
郑爸爸和张鑫,都是这个时代的木头探索者,不论是他们,还是这部纪录片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匠人。
正是因为从古至今都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木头的文明才得以延续。
木离开了人就只能是木,木和人一起,才有了木作。
人赋予木生命,木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和精神。
中国人与木头之间的情感,大概也源自于此吧。
*本文作者:cqq
传承文化守护非遗”是我们当下的一个口号,可非遗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守护,《木作》这部纪录片就是将中国传统木文化中的非遗集结,并通过一个个非遗传承人,通过挖掘他们背后的故事,展示非遗的魅力,找到非遗与生活的关联,让“非遗”接地气,正真的融进我们的生活,展示出我们的文化自信。 该片从选题到选人都是有讲究的,通过选取人物的鲜明个性吸引观众,从而借助人物的“口”讲述故事、介绍历史文化知识、展示工匠智慧。中国人是以木为生的,不像外国人以石为生。节目里10个匠人也是用他们执着的态度解读着这10种具有代表性的木作在华夏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他们很普通,也许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邻居,他们很专注,认定的事情一做就是一生。例如全榫卯微缩营造“赵州桥”一丝不苟的王震华、一辈子献身于“一根藤”技艺的褚定江、执着于沙窝木碗旋木技艺复兴的农民李学民、始终如一的新绛木版年画郭全生、新时代网红木匠冰块西瓜、郑爸爸……在快节奏的工业和信息社会,这些匠人用韧性和坚持的“倔强”精神,体现的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且已经把这种热爱上升到了责任。 《木作》在讲述文化时,并非灌输而是交流。通过故事化的形式,以平民化视角,降低非遗门槛,将木头、人、故事串联起来,以事述木,让“非遗”不仅仅只停留在词上,而是鲜“活”了起来。导演而不是单纯讲木头和工艺,而是从主人公的视角出发,讲述主人公对于这种技艺的一代代传承精神。
无意看到的视频,小小的了解一下木作。一到三集让我有了和手艺人一样面对工业时代被淘汰的悲凉感。 尤其第一集,木作师傅跟那朵花笑着说你也跟我一样孤独啊,调侃着说出手艺人被时代抛弃的挣扎与无奈。 他说我就是不用一根钉子,只用木头。可能有些人觉得这人落伍了,能省事儿非要费劲,但我看到了他在跟这个时代对抗,不管结果,只坚持自己要做的。 师傅坚定的话,做工艺时认真的眼神,跟同行说自己作品制作过程娓娓道来时自信的模样,还有骑着小车往返郊外做工租的房子,我被感染到流泪,第一次对工匠精神这四个字肃然起敬,对这种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个追求外表比内心更重要的世界,我们迷失于抖音小红书等视频上用金钱堆砌起来的繁华世界,逐渐放弃了内心世界的建设。 我们追求花言巧语,怎么做一个社交达人,讨好老板,左右逢源,比认真做一件事更重要。 纪录片讲述的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精神,他们的不被理解,孤独,也象征着这个社会精神力量的缺失。
第五集又让我有了新的希望。他们虽然不被广泛关注了,但又用一种新的方式在挣扎,在影响着人,他们把木作做出精美别致的模样,发布教学视频,通过自媒体传播,吸引着人,了解它,让大家关注木作,了解匠人精神。
我也明白了纪录片为什么最后用一个年轻手作人结尾,这是传承。
本人才疏学浅写篇观后感,文采不好勿见怪,身为生活在城市中奔波的人,已经很久没能如此放松的心情来看这边片子。片子为中国木匠的心血之作过程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兴趣的一定要来看一看,不过必须要写140字才能发布,后面不知道怎么说真是太尴尬了,现在不知道够没够数量,哇啊生生世世生生世世的地方风风光光 vvv 哥哥哥哥和 v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宝贝宝贝宝贝宝贝宝贝尺寸 vvvvvvvvvvvvvvv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