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被媳妇“按头”一起看了这部剧,意料之外的还不错,看着家里唯二(还有我妈)的女性聊得津津有味,咱也不好插话,只能默默听着。不过还真了解到好多产后知识,生孩子真的不是件容易事。 我是没想到这剧开头就生娃,毕竟咱也跟媳妇看过点剧,一般从怀孕到生娃可有的讲,这剧居然第一集就生出来了,还能把三个人的背景交代清楚,节奏飞起。虽然生的过程是顺利的,但生完遇到的一系列事可真是让我震惊:溢奶、吸奶、排恶露……这些词我之前听都没听过,她俩一边看一边给我科普意思,才知道女性生育之后要面临这么多折磨。 三个年代的女性里,我妈最喜欢看戴思瑾,她唯唯诺诺,敏感自卑,把家庭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确实是90年代很多中年妇女的缩影。看到戴思瑾从怀疑老公到怀疑自己,最后还跟路明磊道歉那段,我妈眼眶都红了,可能是想起了从前吧。 因为和陈兰青是同辈,所以我看她这条线格外有代入感,我和媳妇目前还没有生育计划就已经夹在两方家长之间了,看陈兰青一家仿佛看到了以后的我们,但是我能做的比程领先好吗,我不确定。从他身上我也学到了挺多的:包容和安抚,适当的善意谎言,以伴侣的意愿为先。生孩子已经够辛苦了,我不用感受这份痛苦,只是帮忙照顾,已经占了很大便宜,还有什么理由不站媳妇这边,不对她好? 刚开始看这剧,我觉得路远方这个角色就是最不接地气的一个,羊水破了还能一脸淡定的安排,这合理吗?还没等我问出来,我妈已经开始给我老婆讲当年生我时候也是这样,羊水顺着腿流,看着吓人,疼倒是不太疼,又被科普到一点知识。 说实在的,这部剧还是挺敢拍的,也挺现实的,女性生育困境、职场和家庭如何平衡、家庭关系怎么处理,都涉及到了,而且每个年代所代表的女性意识也在逐渐改变,路远方就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更加独立坚强。看完之后就觉得,无论是陪产还是带娃过程,都得提高参与度,多尊重产妇本人的选择,做好准备,才能更好迎接新生命。
看完前七集感触颇多,着眼于题材与剧情,抽丝剥茧,提取出来了几个关键词,分别是“妈妈”“选择”“成长”。乍一看是女性题材中极为单调且司空见惯的议题,但有意思的是我在这个剧中看见了这几个词的排列组合,当它们被重新排序并编写成不同的故事放在一部剧中的时候,一些对比反差感会着实会令人眼前一亮。
首先是逐渐脱离传统观念的戴思瑾:妈妈→成长→选择 很多时候,我们只有自己成长得足够强大,才能够站得更高,活得更加透彻,拥有更多的生活选择。戴思瑾从一出场便已经是一名待产妈妈的身份。她几乎就是中国传统女性婚恋观的代表型人物,温柔贤惠,一切均以家庭为先。原本她拥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只可惜她的故事转折飞快。几乎在短短一周之内,丈夫就以赚钱的名义欠下一屁股债离开了正在坐月子的她,自己一个人在这里举目无亲,还要面对着家底被掏空,自己即将被赶出医院的风险,在她还没有完全适应妈妈这个身份的时候生活先给了一棒重击,人往往都是这样被迫成长的。传统的理念告诉她为母则刚,眼下的她只有一条路,那便是坚强。于是她想尽办法卖首饰卖衣服,赚钱填补着债款的无底洞,慢慢地服装生意也了些许起色,她选择辞掉工资稀薄但稳定的“铁饭碗”默默地扛着生活的重担。然而此时的她虽然嘴上埋怨丈夫,但内心还是会为丈夫寄回来一只口红便雀跃万分。直到她看到那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去世,依旧不知悔改的丈夫回来无理取闹,终于!她毅然决定选择离开丈夫,打破传统常规,不再以家的团圆为生活重心。
而从小便被宠爱着的陈兰青则是这样一条路线:选择→成长→妈妈 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有选择自己过何等生活的权利,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成为妈妈之后责任与不易,没有人能够一辈子都是孩子。单纯的陈兰青被长辈“生了就什么都不用管”的甜言蜜语骗了之后稀里糊涂就开启了她的月子生活,出于自己的天性,她极力地想挣破两位妈妈编织起来的月子牢笼,呼吸外面自由新鲜的空气,她选择费尽心思和两位妈妈斗智斗勇,写假新闻、偷偷上网、喝有味道的汤等等,能看得出来,此刻的她虽然身份上是那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的妈妈,然而心性上却依旧是个孩子,思维上完全没有切换到妈妈的身份中来。她需要时间适应,也需要个人空间去成长,成为内心更加强大的人。
职场精英,新手妈妈路远方:选择→妈妈→成长 成长的尽头是与自我的和解,用更佳舒适平衡的态度去生活。路远方是三条线中唯一一位单身妈妈。在我的眼里,她的生活状态用近乎完美来形同也毫不过分,她自主生活能力强,条件优渥,事业有成,同时也算是一出场就拥有“人间清醒”属性的人,她很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于是在她得知自己已经怀孕之后,毅然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即使她已经离婚了。为了自己的热爱的事业,生孩子当天她仍然在不停的工作,就算是在月子中心里,也依旧是不停地绕着工作生活。但随着时间日积月累,她慢慢意识到,只有自己一个人,是完全做不到工作和孩子两不耽误的,这个时候稍微依靠一下他人是不是也可以呢?
其实成长也好,选择也罢,三条线本质上还是在探讨如何成为母亲,如何才能够平衡好个人和生活的天秤,用不同的手法叙事,最后三线归一,也不外乎一种新鲜的观剧方式。
新剧《今生也是第一次》唐艺昕,艾伦演技爆表!两个人都是转型之作,简直是脱胎换骨的进步了! 姐妹们都来看一看,不要相信你妈妈你婆婆骗你时候说的“你只管生,后面什么都不用管”。真的生了你又塞不回去,最后一地鸡毛崩溃无助全部生活被毁掉的是你自己,她们还会嫌你矫情。 也不是劝人都不要孩子,真的要想清楚。在我看来,选择生育一个后代,需要有两个先决且必要条件,不是物质的,主要是心理的: 第一,你足够喜爱孩子,真的盼望一个小孩的到来,愿意放弃自己的一部分生活用几十年的时间陪伴他成长,并且会真心从中得到满足;第二,你足够喜爱这个世界,喜爱你的生活,愿意把你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体验你体验过的生活,见识你见识过的社会,分享你经历过的际遇,并相信他可以在这个世间找到自己生活的价值。 如果有以上两点满足,相信什么产后抑郁,生理疼痛,家庭矛盾,经济条件都不是问题,那么我真心祝福你跟你的孩子被这个社会温柔以待[抱拳]
女性群像剧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尤其这两年,女性题材各种维度的剧喷涌而出,到底什么才是合格的女性剧,什么样的剧才能真正输出女性态度,其实没有定论。
但是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女性剧总是在贩卖焦虑,不少女性观众表示看完后更加恐婚恐育。这是女性剧应该输出的态度和观点吗?这是女性剧应该达到的效果吗?
自然,我是不同意的。
不过《今生也是第一次》却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女性或者母亲的定义,三位妈妈、三种人生,却拥有着对子女同样的爱。
这和妇产科题材的医疗剧大不相同,这部剧是从母亲第一次生育入手,展现她们在焦虑、不安的同时,逐渐积攒力量的过程。
剧情分别以1993年、2008年、2022年三个线索展开,讲述了三种女性的生育迷思:
1993年的戴思瑾(胡杏儿 饰)作为传统的职业女性,在生育的同时,面临生活的摇摇欲坠,最终选择和不靠谱不在场的丈夫切割,一边创业挣钱一边带娃。
2008年的陈兰青(唐艺昕 饰)是一位被全家呵护着的网络作家,直到真正生产才发现生育不是一件「与娃有关但与我无关」的事情,突如其来的巨大责任所带来的内心冲突,加上以育儿为中心的各种人际冲突,是这条故事线的主要看点。
2022年的路远方(王子文 饰)是一个试图把生育和养育都「项目化」的独立女性,在生育之后,她开始和各种由母亲身份带来的「失控感」,以及不得不重新面对的人际关系去完成共处与和解。
月子期是新生儿刚刚诞生的那一个月,也是生产后的女性内心最柔软和脆弱的时期,享受生育后的喜悦和幸福同时,也会面对慌乱、沮丧、疲惫、不自信等。
面对「第一次孕产」后生活的变化,三个时代的女性分别展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和选择。通过串联起三个时代的女性,对比不同时代对「母亲」要求的变化与阶梯式成长。
更为巧妙的是,剧中的三位女性角色并非是完全无关的三条线索,她们联系并不仅是「母亲」的身份,而是通过微妙的人物关系传递出主创团队想要表达的「传承」意味。
从路远方到戴思瑾的母女关系,从陈兰青的小说到路远方的影视项目《月子会所》,传承的是对「为母则刚」的理解,是坦然面对生育后未知的勇敢,也是打破传统认知后重塑起来的「母亲」形象。
在话题的讨论方面,这部剧也围绕剧情,输出了许多相关话题,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也激起妈妈们的热情讨论。
就拿陈兰青这条线来说,她作为网文作家,在坐月子的时候持续发帖,在剧中便展现了她的帖子所引发的共鸣。
也正因为她的帖子,她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帖子写成小说,并由路远方拍成剧集。《月子会所》的拍摄过程,实际上就是这部剧的拍摄过程。
制片人、编剧张巍其实在一些采访中也透露过这部剧的幕后团队构成,以及她们付出的心血。
编剧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于自身的生活体验,这个由妈妈们组成的团队,自然有本事引起妈妈们的情感共振。
与同类题材拉开差距的是,作为一部女性群像剧,该剧没有强化性别对立,反而真诚地站在夫妻双方的两性视角,共同探讨「生育」话题下的女性处境问题。
「生育」是一门大学问,对夫妻双方乃至整个大家庭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生产后的夫妻相处、婆媳相处、代际沟通等问题便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虽然在许多国产影视剧中,婆婆与妈妈对子女小家庭的干预、观念的碰撞和矛盾屡见不鲜,但是《今生也是第一次》却通过陈兰青一家的境遇,带来了许多「新」思考。
比如婆婆与妈妈站在各自的立场给予夫妻双方的关怀应该如何平衡;上一代的育儿经验是否仍旧适合于下一代;产后抑郁原来并非是女性专属,男性也会生病;为什么女性在育儿时偷懒就罪大恶极,而男性付出了一点就会获得全家夸奖……
剧集中尽管冲突重重,但并没有让男性都「渣男」化,也没有让陈兰青的婆婆妈妈都想当然地「脸谱化」。
剧集选择了女性包容的角度,给予了爸爸们成长空间。虽然这些爸爸在前期都是缺席的状态,但后来都因为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获得了成长。
不靠谱的路明磊,最后为了女儿选择放下面子,跟随前妻戴思瑾打工。
程领先产后抑郁闹离婚,最后也与妻子和解,共同经营小家,尝试脱离两位妈妈的帮助,共同与妻子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
意外得子的夏志雄也开始创业做母婴产品,尝试做一个好爸爸,弥补自己的不足。
总之,是孩子将夫妻双方乃至两个家庭联系得更加紧密,并不只是因为那一线血缘,而是在这样一个艰难时刻彼此之间更深刻的理解、接纳和包容以及携手应对细微变化的勇气,让他们简单的夫妻关系得到升级,变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这部剧集的情节并没有贩卖焦虑,反而是向观众客观展现了妈妈们完成「自我」和「母亲」身份整合的过程,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建设性的视角去面对生活中的重重挑战,加上以轻喜剧风格打底的剧情,也让整部剧带着一种更加豁达向上的态度——女性生育话题并不仅仅可以是表现「受难的母亲」,更可以让女性在经历考验之后,成为「有力量的、成长中的母亲」。
与此同时,本剧提供的另外一个视角也格外可贵。“新手妈妈如何平衡工作与带娃”原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今生也是第一次》通过路远方的直播,用十分真诚的口吻告诉观众“平衡不了”,这似乎有些消极,戳破了各种悬浮人设为职业女性涂装上的女超人滤镜,如此耿直的表达才能够更加真实地为女性「解套和松绑」。
当然,路远方在平衡工作与带娃时的亦步亦趋,也折射出目前普遍面临的关于女性生育环境的各项议题:即使在鼓励生育的2022年,整个社会环境中母婴服务资源仍然稀缺,母婴室都还没有真正普及,生育和哺乳期的女性遭遇职场歧视和竞争困境,带婴儿出行也不断面临各种具体的现实困难……
因此,这部剧是很真诚地在向观众们传达「为母则刚」的含义,也在很真诚地输出这个团队亲身的感受。
让屏幕前的女性观众能够感同身受,也让屏幕前的男性观众切身感受妻子、母亲的不易。
从我——一个未婚单身女青年——的角度来看,这部剧给予了我一份力量,让我意识到,做母亲并不容易,但做母亲也没什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