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呼朋引伴 C'mon C'mon(2021)

简介:

    讲述一个好心眼儿的纪录片导演一边完成一个项目,一边照顾自己的小侄子。

演员:



影评:

  1. 由迈克·米尔斯导演和华金·菲尼克斯主演的电影《呼朋引伴》,可以说是2021年度最为特别的一部冷门电影, 在豆瓣仅有3000多人标记看过,而这部几乎没什么剧情可言的电影却8.0的高分。 1. 故事的主线很简单。 讲述的是一个纪录片导演,在做项目的同时需要照顾他的侄子,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同自己、彼此、他人及世界和解。 纪录片导演是一个善于倾听他人的、内心丰富而封闭的中年男人, 而侄子则是一个有着不符合年纪的成熟思想的、行为古怪的小孩。 在故事的交叉叙事中,我们得知,小孩的母亲,也就是导演的姐姐,是一个深陷于女性困境的人, 一方面她要照顾患有精神病而被隔离的老公, 一方面要拉扯一个敏感而多虑的小孩。 故事便是由她必须去外地照顾她的老公,而需要将小孩托付给一个常年情感沟通不到位的血亲为开端的。 此后,纪录片导演与小孩踏上了拍摄纪录片之旅, 不善言辞的导演总与这个有着独立思想的小孩发生矛盾, 尔后又和好,每一次和好都促进了他们感情的更近一步, 在不断与他的姐姐汇报小孩的情况之中,他也更加了解了他的姐姐,小孩也在与导演的旅行之中走出他独立的小世界,开始理解身边的一切。 2. 物形象的构建 人带小孩展开“旅行”的模式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叙事模式, 菊次郎的夏天》中,北野武饰演的奇怪大叔与同样不被同龄人理解的小孩来了一场荒诞而美好的夏日之旅,在旅途之中展现了怪异的人并不孤单的命题;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冷酷的杀手与小萝莉的逃亡之旅充满了惊险与浪漫,在“童年总是这么艰难”的尾声中悲凉的落幕。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则更像是此电影的参照模式。 德国新电影旗手/公路片开创者文德斯导演的《爱丽丝城市漫游记》,讲述的同样是一个充满着波德莱尔式城市漫游者气质的纪录式文艺工作者,和一个孤单的小女孩在城市中不断观察、游荡的故事, 影充满着絮语般的优雅气质,缓慢的节奏中勾勒出代际之间的交流以及社会的景观。 《呼朋引伴》不仅同《爱丽丝》一样,用黑白的画面强调着现代社会下冷漠疏离的亲密关系, 平缓的节奏铺垫人与人之间冰川的渐融,更为重要的是,在人物及主题的对照之中,能找到某种同构。 前说到,《爱丽丝》的大人是一个具有波德莱尔式城市漫游者气质的人,何谓波德莱尔式城市漫游者? 德莱尔的《恶之花》可谓开辟了“审丑”的艺术,在揭露巴黎的丑恶之中竟产生了诗意的审美情趣, 他所引发的现代精神文明危机则是指把现代城市作为审美对象,以个体的生命体验及情感困境出发,展露在体制之外、与主流社会相隔的群体, 些人们看似生活在现代空间之中,但却没有与社会发生紧密的关联, 们拒绝现代性的平庸,逃离、迷茫、迷失、特痛构成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他们身处城市,却作为旁观者在漫游。 呼朋引伴》显然从一开始是以这样的人物形象展开的叙事,纽约成为不断被提及和展示的都市空间。 人公由华金·菲尼克斯扮演,这个成功扮演过《小丑》的演员无疑具有一种落拓、忧郁的气质, 分符合故事中这个不久前失去了母亲,与唯一的亲人关系疏离,生活在都市之中而始终在夜晚独自进行播客纪录的“孤独患者”的人物形象。 小孩的扮演者同样是一个少年老成的漫游者,在电影里,有一个小孩结伴放学的镜头,之后这个难以和同龄人相处的小孩才默默低着头从后面走出, 自己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古怪,但他表面上总是强装坚强,假装自己对这一切毫不在乎。 离于故事主体叙事,即没有参与这场旅行的远在外地的母亲,又何尝不是一个漫游者呢? 回忆的段落中,面对母亲的去世,她讲到她丝毫不为母亲的去世感到难过,她说,对于“你”(即纪录片导演)失去的是一个爱你的母亲,而我失去的只是一个从来没有理解过我的人。 生家庭与生活的琐事早已成为她生命内核的悲剧来源,在小孩对导演讲述自己印象中的母亲时, 们看到一个曾经和朋友们愉快相处、有着自我精神的女人,也看到一个在社会主流中被排斥的女性。 如小孩复述他母亲的话:即使我们相爱,她也永远不会了解我的一切,我也永远不会了解她的一切,人生就是这样。 是这三个漫游者,这三个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疏离缝隙之中的人, 一场迫于无奈必须建立交流的旅程中,逐渐敞开自己,去接纳彼此与世界。 3. 电主题的建立 电的结构非常有意思,采用回忆、主人公的独白、纪录的采访这些非线性叙事镜头组成,使整个电影表达的主题无法一概而论,十分广阔。 亲关系 影作为明显想讲述的显然是亲子关系该如何建立。在电影中,原本的纪录片导演虽然是一个善于倾听孩子们说话的人, 但根结底只是他的一种艺术理想,收集孩子们对自己、世界、未来的想法,是他想要完成一个艺术项目的主要动机,而从他一开始与侄子相处之中来看,我们能看到他其实并不擅长与小孩相处。 较幽默的一个桥段是,当导演和小孩发生了矛盾后,他需要与小孩进行道歉,这个时候他选择在手机上查找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并一边念步骤,一边进行自己的表达,显然是很难放下自己长辈的身份,对孩子进行道歉。 这时候小孩说,到这一步你应该说对不起,导演才颇为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 亲子关系的建立首先在于平等,在旅行开始之前,我们看到小孩与母亲也经常因为小孩的怪异举动,引得母亲的不理解,她不能认同小孩总是有一些超出年龄的想法。 而规定什么才是小孩该有的样子? 导演独具匠心构建了一个“不像”小孩的人物,甚至在采访的对象里,那些讲述着自己的想法的小孩们都有超出我们想象的惊人的想法,像有个孩子就说到“成人总是自视过高”。 我应该平等的去聆听孩子们,而不是用我们大人的想法圈定孩子们该有的成长模样。 封闭内心 在影的三角关系里(导演、小孩、母亲),三人之间彼此的相互关系从一开始都是难以达成双向沟通的。 这是导演想强调的现代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甚至在亲缘关系里也确切的存在。 相于另一位电影大师伯格曼对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达成理解,此片的导演显然对这种关系更为乐观。 伯曼的《呼喊与细语》讲述的就是亲人之间无法解决的相互理解问题,甚至到电影最后所呈现的氛围也是悲观的, 而呼朋引伴》从片名就能看出来,导演对时下人们虽沉湎于自己内心的世界,但并非不能通过“呼朋引伴”的方式,完成人的互通。 在影最为感人的一幕里,远景镜头中,一片郁郁葱葱的自然美景下,导演与小孩相互喊话,说这一切都糟糕透了, 两不在佯装无事,将内心的伤疤揭开,将内心的情感宣泄,情景交融之中,似乎完成了生命的呼喊。 从某种层面来说,《呼朋引伴》绝不是一部能引人入胜的电影,它的表现手法实在是有些沉闷,但在这种平静的叙事间, 我才更能体悟所谓的“呼朋引伴”,它绝不是热烈地强拉着你进入一个跌宕起伏的彼此救赎故事,在细细道来深入主角内心的关照间, 我才能感受到,“呼朋引伴”是细水长流的,是自然而发的,它象征着马克思所讲的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即便它会被现代的迷惘给遮蔽,但阴霾总会渐渐散去,露出它的温情。

    近期最受欢迎:

  2. 机缘巧合,2021年8月10日在纽约的AMC (林肯中心) 看了C'mon C'mon试映。看电影的时候也并没有做笔记,所以情节,细节会有偏差。但还是想尝试从我自己的角度大概写点文字,以此纪念我的,菊次郎的,Jonny的夏天。

    故事极简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孩子,一个母亲,和一个叔叔。孩子是一个独孤的孩子,爸爸因为情绪问题(精神疾病)被强制隔离。母亲是一个无奈的母亲,一个人要拉扯一个非常具有自我思想的孩子。叔叔是一个复杂的叔叔,未婚,职业是用播客-热爱倾听孩子和世界的声音。电影讲述了这个叔叔带着这个孩子去纽约玩耍 - 在这过程中 - 解开了这三个人的心结。

    电影整体的思想非常像菊次郎的夏天,但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内容上会有很大的区别。在电影里,这三人之间充斥着那种成年人之间非常深刻的爱,恨,与矛盾(即使其中一个是孩子)。在东方文化,这些感情会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会通过行为解决(妈妈喊你吃饭了)。但在西方文化中(特指电影中),他们会十分直接,露骨得对话(妈妈会像对待一个成年人一样袒露心扉得与孩子道歉,沟通)。电影从矛盾开始,以和解结尾。

    电影目前是黑白的。在试映后的问卷中,他们还问了黑白是否合适等问题。不排除之后会改。

    城市背景是纽约。

    三个主角的演技都爆裂,情绪处理都是恰到好处。

    机缘如何巧合

    一个同事偶然提到自己有4张C'mon C'mon试映的票,然后热情满满的4个人就在放映前一周决定一起去看。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试映,外加地点在林肯中心,所以额外期待。然而在电影放映前两小时,鸽子们渐渐表明身份。最后在电影开始前一小时,经过一番犹豫,单我一人从城市的最东边,穿过中央公园,在一个31度的夏天傍晚,走去了西边的电影院。

    我本以为此试映想必逼格很高。然而坐下后,就被前排400斤重的黑人大哥那无法名状的廉价香水劝退。当时晚上7点,我还没吃晚饭,心中有着随时走人的想法。

    但电影还是够硬核,硬是让我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了90分钟。

    核心情节简介

    孩子和叔叔的矛盾

    一. 在孩子家,一个周六的早晨,妈妈出门了。叔叔被巨大的声音吵醒,成年人那暴躁又隐忍的味道,在他身上淋漓尽致。他下楼看到是孩子在那放着音乐。孩子总喜欢吵闹,大人渴望安静。他暴躁,但又小心得与孩子交涉。那脆弱的平衡,仿佛他的自尊随时都会被打破,释放他心中的怒火。孩子显然不想照顾他的情绪,两个人不在一个频道的交流,更是让人屏住呼吸。但最终孩子调低了音量,一场矛盾,露出尖尖角,又下去了。

    二. 在纽约的一家生活用品店铺里。孩子想要买一个会唱歌的牙刷,欢欢乐乐,吵吵闹闹。但叔叔明显讨厌这种发出毫无意义噪音的东西,拒绝了他。随后叔叔就在店铺里随便走了走,就找不到孩子了。他从淡定到慌张,步伐加快各处寻找,那种成年人的淡定转而变成‘坏事了’的心态表演的很赞。就在他焦急到顶点时,孩子从角落跳了出来吓他。他那一瞬间的惊吓后,有那么半瞬间的喜悦,和随之而来的愤怒。他愤怒作为成年人被玩弄,愤怒自己差点丢了这个孩子,愤怒孩子给自己带来那种焦虑感。随后,他想要送孩子回家,不想再相处。

    三. 叔叔决定提前把孩子送回家,他收拾了孩子的行李,打的去了机场的路。路上孩子说肚子疼,叔叔实在没办法,于是他们在

    四. 纽约繁忙的大街上,叔叔在通话工作上的事,孩子在一边走,边上是形形色色,匆匆忙忙的纽约人。叔叔的脚步随着工作的电话慢慢停了下来,孩子被人流带走了。叔叔突然发现(演帝开始表演了)孩子不见了,慌张得,顺着人流跑,逆着人流跑(非常真实),大声呼叫,无济于事。他就这么焦急的找着,这时候孩子逆着人流跑回来了,哭了,内心十分委屈。他以为,叔叔不要他了,抛弃他了。他跑进了一个公交车,生着闷气。叔叔跟着进去,摸摸安慰。

    孩子和妈妈的矛盾

    妈妈被生活琐事所困,还要照顾一个小孩,一个问东问西,非常有想法的小孩。时不时,也就不耐烦,偶尔也就独裁一下。孩子不满妈妈时不时的独裁,认为自己没有被尊重和理解。妈妈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

    妈妈和叔叔的矛盾

    他们的矛盾与他们去世的妈妈有关,具体的情节没看明白。电影一直回放他们妈妈在病床的片段,叔叔在妈妈身边,孩子的妈妈躲在另一个房间。

    他们的和解

    孩子以为叔叔在路上抛弃他了,十分难过和生气。回家后,叔叔给孩子妈妈打电话,询问如何让孩子原谅他。这时候妈妈给出了一套十分成熟,标着1,2,3的攻略。很明显,妈妈曾经无数次用着同样的办法与孩子沟通。就这样,三个人各自都曾经存在的矛盾,在一个晚上,大家一起沟通,和解。

    关于孩子的思考

    我成长过程中,关于小孩的画面,总是需要父母,或者老人追着喂饭。有事无事就大哭。即使18岁成年人,也被大人当作小孩。大人们从小用 “哄”,“骗”,“吓” 来控制/保护小孩。但也不全是这样。我有见过在伦敦郊区研究所EBI带着2,3岁小孩上班的研究人员,小孩非常安静。我也在LA的一个超市遇到过一个大概初中的孩子,非常自信得体的问我这个陌生人借一下滑板遛一遛,然后1分钟后还给了我。小孩大抵出生时都是类似的,不同的是大人与他们的互动。我们是继续把孩子当成一辈子的巨婴,还是从小平等,互相理解?这之间的度,具体的操作,是需要每一个即将或者正在,或是已经成为父母的人思考的。

    菊次郎的夏天,孩子和大人都得到了和解,但他们并没有沟通,只是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但在这部美式的作品,孩子和大人平等对话,宣泄,最后和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这里也非常的明显。

    写在最后

    电影结束后,明亮又闷热的城市已然天黑,并泼着雨点。一场电影,恍如隔世。这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很难的。看电影的时候大概总能让人想起一些人,而那个人,有时候隔着半个地球,也会发来关心。人与人之间,偶尔的关心,理解,大概是可以得到的。但更难的是,在我们无意识的做事,按部就班生活的时候,也能理所当然的去理解身边的朋友,家人。在我们走在起起伏伏的人生道路的时候,也可以一直被人理解和善待。

    一个夏天的雨夜纽约,大抵该是如此。

  3. 舅舅和外甥一起待过的三座城市,也对应了两个人关系的三个阶段。

    洛杉矶是外甥的主场,是外甥的生活所在。舅舅要接送他上下学,但是舅舅并没有自己的生活。在洛杉矶的时候,舅舅以为自己只是带两天孩子,处处都迁就着他。带他去海边玩,让他用自己的设备,甚至是周六一大早外甥大声放音乐,舅舅也只能请他把声音调低一点。

    纽约是舅舅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到了纽约,舅舅自己的生活与外甥的生活就开始有了碰撞。舅舅要一边处理工作上的事,一边照顾外甥的起居,而外甥依然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所以纽约也是两个人起冲突的地方。外甥第二次走丢的桥段正是表现了这一点:舅舅在打工作电话,没空听外甥讲话;而外甥因此不高兴,自己一个人跑掉了,事后还责怪说是舅舅搞丢了自己。而当舅舅发现自己无法与外甥相处的时候,他的解决办法是把外甥送回洛杉矶,送回外甥的地盘。

    新奥尔良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地方。在新奥尔良,两个人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进展。外甥开始关心舅舅,甚至主动参与了舅舅的采访(在洛杉矶与纽约他都拒绝了)。舅舅也开始耐下性子教外甥如何面对、表达自己的感情。

  4. 人是孤岛,耐心的观察,倾听,沟通是链接孤岛间的桥,不管倾听还是诉说,双方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呼朋引伴》是一部很慢,很温情的闷片。却通过黑白影像,将沟通的意义带入到了某种禅意般的深度。

    电影故事很简单,关于一个男人为了拍纪录片去纽约,他不得不带上自己的小侄子。男人因沟通和亲情带来的变化,并没有被镜头大书特书,而是潜移默化的展现出来。

    起初,男主被侄子问到“既然爱,为什么不愿意结婚?”“既然是姐弟,为什么断了联系?”时,舅舅是回避的,他会说,“我的答案真的重要吗?压根没人愿意了解我怎么想吧。”

    这世上一旦多出一份倾听的力量,无论是大人或孩子,都会有种如沐春风的感受吧。

    那些被采访的孩子们,在给出答案,并被采访倾听的过程中,就已经感受到了尊重。

    就如前天日记里提到的问题,我到底要怎么应对粘人的孩子?

    尊重很重要。通过耐心,平等不遮掩的倾听与回答。

    侄子年龄很小,却有颗成熟的老灵魂。

    他的成熟在于,他总能问一些舅舅无法回答的问题。他知道怎么对待自己的情绪,怎么疏导;他也知道怎么真诚的认识自己和对待亲密关系。

    某种程度上,他的成熟来自于那种至纯的真诚,以至于当他忧郁,或撒娇起来,会让人想到b612的小王子。

    可他毕竟是个孩子,他的成熟背后是一颗敏感,安全感缺失的心。他的母亲总忙于生活惯性,忽视他的感受。他的父亲有躁郁症,这导致他总处于一种过度自我保护之中。他幻想自己是个孤儿,他总是独立又不可控。

    就像其中令人崩溃的一幕,舅舅订好了机票要带着他离开那个城市,可他不愿意,骗舅舅自己躲进了厕所,逼着舅舅不得不退票。

    现实就是这样,无论大人或孩子,都要面临随时发生的意外,孤独,不可测,不可控的事情,而你能做的就如同片名那样《comeon comeon》,加油,加油!

    或面对每次脱线意外,人都会跳出属于自己的安全岛,会自然而然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伤心,悲伤,害怕等,再正常不过,要允许存在。

    退票的意外怎么了,和妹妹关系搞僵怎么了,离别怎么了,分手怎么了,隔离怎么了,粘人的孩子又怎么了,崩溃了,难过了,抑郁了,烦躁了又能怎样呢?

    这一切都太正常了,毕竟意外是常态,脱离安全岛的不安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必修课啊。

    接受它,拥抱他,不用自责,就算自责,就算逃避了,也无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