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是,大臣 第二季 Yes Minister Season 2(1981)

是,大臣  第二季 Yes Minister Season 2(1981)

又名: 遵命,部长 第二季 / 是,大臣 第二季

导演: 彼得·惠特莫尔 西德尼·洛特比

编剧: 安东尼·杰依 乔纳森·林恩

主演: 保罗·爱丁顿 奈杰尔·霍桑 德里克·福德斯 戴安娜·霍迪诺特 约翰·内特尔顿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1981-02-23

集数: 7 单集片长: 30分钟 IMDb: tt0751815 豆瓣评分:9.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本剧叙述在野党影子内阁成员Jim Hacker在帮助本党大选获胜之后得到行政事务部(DAA)部长的职务,从此开始面对以部秘书Sir Humphrey Appleby为首的公务员体系,而他的公派私人秘书、同属公务员的Bernard则夹在了当中。在Hacker所代表的政客以及Appleby所代表的公务员之间因施政而发生的种种冲突之中,两人的关系不停地发生变化,既有互相捂盖子,也有互相揭老底。与此同时,英国政治体制(包括政党体制和公务员体制)中的种种不为外人所知弊端和黑幕也展现在观众眼前。当然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大量喜剧情节和台词展开。在本系列后半部分的《Yes Prime Minister》中,Hacker通过党内角力当上了首相,而Appleby也已先他一步当上了首相秘书,两人的故事移到唐宁街10号继续展开。

演员:



影评:

  1. 第二季第一集
      
      
      ——我提醒过您,司机消息网并不完全可靠。罗伊说错了
      ——谢天谢地!怎么查到的?
      ——私人秘书消息网。
      
      
      ——一家新医院,500名行政人员,没医生,没病人?
      ——有一名病人
      ——一名?
      ——副主管绊倒在脚手架上,摔断了腿。
      
      
      ——伯纳,幸好大多数记者素质低下,大概连今天是星期三都不知道。
      ——大臣,今天是星期四。
      
      
      ——卫生部正在官僚道路上高歌猛进。
      ——怎么能说高歌猛进?应该说稳步前进。
      
      
      ——牺牲仪式之后,没人会问祭品去了哪里。
      ——汉弗莱,你错了,公众确实反对滥用。
      ——恕我直言,他们反对公开滥用。
      ——才不是呢!看看那桩精神病院丑闻。
      ——正是如此,大臣。顺顺当当浪费了多少年?几十年。没人关心钱花到哪儿去了。他们只恨知道了真相。
      
      
      ===========================================
      第二季第二集
      
      ——好主意啊!伯纳
      ——你想出来的,大臣
      ——不,是你想出来的!
      ——不不不,是你想出来的!求你了!
      
      
      ——非洲满是英国教授,拼命要把社会学课程塞给当地人。在印度和中东,也是你死我活。
      ——何不改招英国本国学生?
      ——这一点也不好笑,汉弗莱!
      ——我没说笑话!
      ——老伙计。怎么能招本国学生?
      ——为什么?
      ——一名英国学生只能收500英镑,400人才抵得上50个外国留学生。师生比例会从1:10变成1:34。教室和寝室会挤得像沃伍德监狱,或者是苏塞克斯大学。
      
      
      ——不如请大臣来出席贵宾晚宴?
      ——以他的智商能理解我们的状况吗?
      ——嗯……可以吧。这么简单的状况,连维尼熊都能理解。
      ——对。哈克的智商能比得上维尼熊?
      ——嗯……可以吧,状态好的时候~
      
      
      ——凡授勋都要提前五星期通知,以让他们有时间拒绝。
      ——几时有公务员拒绝授勋?
      ——应该是财政部那位,拒绝骑士头衔。
      ——天!哪年?
      ——似乎是1496年。
      ——为什么?
      ——他有一个了。
      
      
      ——大臣,女皇陛下的公务员们一辈子领取微薄薪水,最终默默无闻的退休。荣誉只能稍稍告慰他们为国家和女王忠贞不渝,鞠躬尽瘁的一生。
      ——你说“微薄薪水”?
      ——是的。
      ——汉弗莱,你一年的薪水超过三万镑,比我还多7000镑!
      ——对,可相比之下还算微薄
      ——和谁相比?
      ——额……像伊丽莎白·泰勒。
      
      
      ——大臣,贝利学院确实有过人之处。多年来,它使英国监狱人满为患。
      ——监狱?
      ——是的,您看,JB代表英联邦最高荣誉。
      ——JB?
      ——Jall by the British(英国犯人)。甘地、恩克鲁玛、马卡里奥、本·古里安、肯雅塔、尼赫鲁、穆加贝……各国领导人无穷无尽,很有几名我们的校友。
      ——“我们的校友”?汉弗莱,你上的是哪所学院?
      ——额……大臣,这是题外话。
      ——我就爱聊题外话!汉弗莱,你上哪所学院?该不会刚好是贝利学院吧?
      ——恰巧……我也是贝利人,但这绝对是两码事!!
      ——对!对!两码事!想什么呢!不害臊!(右手轻拍左手)
      
      
      ——下院分组表决。大臣
      ——伯纳,我该投赞成还是反对?
      ——投反对。反对党的第二修正案,说的是好……
      ——管他是什么,我只怕走错门而已~
      
      
      ——为什么有两条这么好的路直通牛津,却没有一条通南安普顿或多佛。或其他港口?
      ——几乎全体常任秘书都是出身牛津,大臣。牛津各学院都有很好的晚宴。
      ——内阁纵容他们?
      ——当然不,他们坚决反对。他们禁止修路让文官去牛津赴宴,除非先修路让大臣们去乡下打猎。所以五十年代的1号公路通往莱斯特乡下。
      ——哦,come on。。。。
      ——那刚完成的11号公路呢?剑桥大学各学院就不大宴宾客吗?
      ——当然有,大臣。不过交通部多年没有剑桥出身的常任秘书了。
      
      
      ——牛津赞助人数量稀少,年代久远。艾萨克·沃森只是有史以来第二个被牛津和剑桥拿来命名学院的人。
      ——谁是第一个?
      ——耶稣。
      
      
      ——这些赞助人做过什么?
      ——就说威廉·德维尔爵士。他的纹章和大名刻在教堂里。他在15世纪从贝利学院撤走了一支军队,转而驻扎到了圣乔治学院。
      ——我不知道还有圣乔治学院呢。
      ——没有了,从那以后就没有了。
      
      
      ——再说乔治·蒙克顿。蒙克顿学院就是以他命名的。他组织了克伦威尔融化全校银器来抵他新模范军的粮饷。
      ——他告诉他们,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的银器要好得多。
      
      
      才不用给法官颁发法学博士呢!是政治家制定法律、实施法律。没有政治家,法官根本没法审判!无法可依!明白我的意思吧?他们会无事可做,失业的法官排成排。扣着可笑的假发。法官多好过!他们不用讨好电视制片人,对记者撒谎,也不用假装喜欢内阁那些同僚。不然呢,我跟你们说。如果法官得忍受我的那些内阁同僚,他们明天就会恢复死刑!
      
      ===========================================
      第二季 第三集
      
      ——监视是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必备武器。
      ——你不会把政客也归为有组织犯罪吧?
      ——当然,也打击无组织犯罪。
      
      
      大臣当然有许多杰出品质!比如……额……这个……高度的思想服从以及精神可操纵性!
      
      ——不像公务员,大臣是随机抽选而来,全凭首相一时兴致,报答他们莫须有的贡献。或者为避免任命真正的贤才……哦不是说您,大臣,您完全值得信赖!这么说吧,您几乎可以当公务员了!
      ——是夸我吗?
      ——是的,大臣,这是最高的赞赏!
      
      
      政坛泄密第一法则——酒后吐真言!
      
      
      真好笑,对吧?说某人(大臣)“消息灵通”,而他的常任秘书是汉弗莱博士!
      
      
      ——要把(民众签名请愿书)存档吗?
      ——存档?销毁了!别让人找到!!!
      ——既然这样,还是存档最好。
      
      ===========================================
      第二季 第四集
      
      查禁是独裁专政的手段,我们自由国家不讲这些。我们讲经民主程序不公布。
      
      
      ——什么都可能被误解,耶稣上上的宝训也逃不过。
      ——确实。如果山上宝训是政府文件,那绝对不宜发表。该文件非常不负责任,那套善有善报的说法有可能严重降低国防预算。
      
      
      ——你看,这是公众的意愿。我们提倡民主。人民并不同意。
      ——人民是愚昧而盲目的。
      ——汉弗莱,我就是人民选出的!
      
      
      ——一周对政治来说算长的。
      ——一年对政府来说算短的。
      
      
      ——怎么泰晤士报比我还先看到报告?
      ——有人泄露出去,大臣。
      ——我知道!这是机密文件!我昨晚才拿到档案!
      ——幸好不是内参文件。
      ——为什么?
      ——内参的话昨天就见报了。机密才拖到今天 。
      
      
      ===========================================
      第二季第五集
      
      
      (谈欧共体)
      ——大臣,我们客观的来看。这是各国利益的博弈场,我们为什么要加入?
      ——为了加强自由西方国家的联盟。
      ——大臣,是为了离间德法,从而压倒法国。
      ——那法国为何加入?
      ——为保护他们没用的农民免遭战争。
      ——德国不是吧?
      ——他们是为了清洗种族灭绝的罪名,请求重新加入人类社会!
      ——这也太尖酸刻薄了!那些小国总不是为了自身利益吧!
      ——是吗?卢森堡是为了赏钱,作为欧共体首都,资金滚滚来。
      
      
      典型欧共体官员什么样?意大利人的组织能力,德国人的“弹性”,法国人的“谦逊”,再加上比利时人的“想象力”,荷兰人的“慷慨”,还有爱尔兰人的“智慧”!而且还是个美差!喝香槟、吃鱼子酱、公家豪华轿车、私人飞机……个个都伸嘴在食槽里拱,大多数人连前蹄也伸了出去!
      
      
      ——每当想到科贝,我都替犹大喊冤!那个背信弃义,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小人!对不起,说得太难听了。
      ——正相反,大臣。比起他常任秘书的评价,您这算赞歌了!
      
      
      ——大臣,您不能总为改组提心吊胆。
      ——我才没有提心吊胆,我根本就不想它了。
      ——好!
      ——伯纳,6点到改组院……洗牌院……下院见我!!!
      
      
      ——首相对我的大臣评价怎样?
      ——首相似乎认为他干的不错,不过有个动向很有意思。
      ——嗯??
      ——嗯!!
      ——啊!!!……什么?
      
      
      ——伯纳,换个大臣你觉得怎样?
      ——当然,我会很遗憾的。
      ——……
      ——怎么了,你不会吗?
      ——当然不会!
      ——可他开始拿得起工作了啊!
      ——正是!拿得起工作的大臣都是祸害!他们会争论的!
      ——可大臣都争论
      ——拿得起工作才危险——他们可能是对的!
      
      
      ——(就业部大臣)弗雷德非撤职不可吗?
      ——对,他老在内阁会议上打瞌睡。
      ——我还以为他们都打瞌睡。
      ——对。不过总不至于在说话的时候。
      
      
      ——大臣,您走了我个人也会痛惜之至。
      ——是吗?汉弗莱,你说真的?
      ——千真万确,大臣,确实是肺腑之言。
      ——你真好,汉弗莱,我们之间确实在某些方面有所好感。
      ——某些方面,对。
      ——就像恐怖分子和他的人质。
      
      ===========================================
      第二季第六集
      
      
      ——你读今早的金融时报了吗?
      ——我从来不读。
      ——你是银行家嘛!当然要读金融时报!
      ——看不懂,全是经济理论。
      ——哎,专业形象的一部分嘛!
      
      
      政客们尽管有很多卓越的特质,讲理却不怎么被他们看重。至少一般大臣都是如此,而我们的大臣非常一般~
      
      
      ——你要反对他的决定?
      ——不不不,我们从坚决支持,热烈欢迎开始,然后让他交给我完成。
      
      
      董事们没法跑到400码以外去吃午饭。吃完后他们就更走不回来了。
      
      
      ——哈克先生,你放过话的,你要食言吗?
      ——我会尽力……想办法……尽一切可能……
      ——就是不行喽?
      ——不……对……我不会……也就是会……绝对不会……对,我不会。
      
      
      ——你看,政府不能随便扼杀小企业吧?
      ——银行并不是小企业。
      ——扼杀以后就是了!
      
      ===========================================
      第二季第七集
      
      ——伯纳,大臣出差一周,你很幸福吧?
      ——说不上,有些工作不太好开展。
      ——是吗?哦,伯纳,大臣不在根本就是天赐良机啊!终于可以好好工作了。没他那些傻问题,灵机一动,整天操心报纸。伯纳,我有时怀疑大臣不上报纸就感觉不到自己存在。我跟你打赌,他回到办公室,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华盛顿演讲有媒体报道吗?”
      ——赌多少?
      ——1英镑。
      ——赌了。他不会问的。他已经问过了。从机场回来的路上就问了。
      ——有进步,伯纳。
      
      
      演讲之妙并不在于大臣说真话,而在于没人证明他说谎。
      
      
      ——请先牢记这份简报,大臣。有问题问我。
      ——又是简报?回来的飞机上我刚记住一份!
      ——是吗?讲什么的?
      ——额……记不住了。
      
      
      保守秘密的人必须保守他有秘密的这个秘密
      
      
      ——转移焦点是大臣的基本技能之一。
      ——还有哪些?
      ——拖延决策,回避问题,玩弄数据,歪曲事实,掩盖错误
      ——我该做什么?
      ——做个样子。实际上什么也不做。就像您以前做的那样。
      
      
      ——浪费75000磅叫小错?那什么是大错?
      ——让人发现了就叫大错。
      ——放电线的棚子干嘛开暖气?
      ——您要听真话?
      ——如果不麻烦的话。
      ——员工利用这个棚养蘑菇。
      ——禁止掉!
      ——他们从1945年开始就这么做了。养蘑菇是这份无聊工作的唯一消遣。
      
      
      政府应对指责的五个标准理由(借口)
      1.这些事都有合理解释,但出于安全考虑,不能公开。
      2.由于降低了预算,监管力量削弱才有了这一疏忽。
      3.该实验值得一做,并已经停止,得到了大量珍贵数据。还提供了就业。
      4.有些重要信息,尘埃落定以后我们才能得知。下不为例。
      5.由个人决策失误引起,已根据内部纪律条例予以处理。
  2. 我在六年半之前写了第一季的分析,后来就一直没有再碰这个系列。没想到六年倏然一过,中间发生了 Brexit,现在又有疫情,可以说都极大地改变了我观看这部片子的视角。

    Brexit 可不可以看作政客为了政治利益推脱责任而随意选择公投的结果呢?英国疫情初期「集体免疫」造成的混乱甚至首相感染急救,是不是能证明公务员长期以来的观点「政客自私,人民愚昧,唯有公务员是大英的基石」?面对汹汹的民意以及逐渐兴起的民粹主义浪潮,政客们又能如何应对,英国的政治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大问题我没有答案,也无力回答。但我相信所有 YM/YPM 的观众可能都会想象假如在这部剧的主角们在现在仍然在唐宁街10号主持大局,那么帷幕之后他们会如何应对这些危机,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做怎样的利益交换,面对疫情,Jim Hacker会如何慌张失措,如何把自己想象成丘吉尔再一次拯救大不列颠。

    所以我在疫情中又重新开始回味这部剧,分析一下《是,大臣》第二季中的利益交换。

    方便起见:

    J: Jim Hacker

    H: Sir Humphrey Appleby

    B: Bernard Wooley

    W: Frank Wiesel

    第一集:仁爱社会 Compassionate Society

    J试图减少卫生医疗体系冗员,有良好的初衷。结果议会质询的时候发现减少人员只是玩数据,委员会要求对行政部进行独立调查。J和H一致同意干扰调查,保住行政部。 他们找到调查人员 Sir Maurice,因为他想要爵位。完成调查可以换Brownie Points,可以用来换爵位。

    圣爱医院完工15月,没有病人,500与员工,其中342行政人员,其余是杂工。因为预算不够所以没有医护人员。医院被打扮成工地,没人发现已经开业了。

    J得知后很生气,想要关医院。卫生部说医院已经有工会了,找反对分子进入。J认为卫生部官僚主义严重,要求医院裁员,招聘医护人员,开张救人。H帮卫生部把难搞的工会分子转到圣爱医院,组织搞事,结果全伦敦医院罢工。美国让英国收古巴难民,没钱收。M同时也是难民安置委员会的主席,安置好难民更有分拿。于是,J决定不裁员,安置难民到这所医院,保证独立调查有利于行政部。

    第二季开局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精巧的问题,而且公共医疗本身也敏感。这里 J 的本意初衷是好的,希望减少冗员,得知圣爱医院的情况之后非常生气觉得不可理喻,这是他非常赤诚的一面。奈何公务员的冗员问题实在是很难解决,H代表公务员集团进行阻挠。而且这里面也反应了一个问题:工会。工会本来是为了保护工人利益的,结果其中有一些专业运动分子容易被利用,罢工成为了政治工具(客观上保住了工人的工作)。

    从剧情设计的角度上,比较巧妙的一点是难民问题在全集开头已经埋下了,B轻轻一提,最后在高潮时拿出来一解僵局。

    多赢,英国人民输。

    第二集 无功受禄 Doing the Honours

    J想削减预算5%,厉行节俭,J提出用增加国际生学费来减少教育支出预算。

    行政部有权决定公务员授勋名单。B建议用名单换削减预算,将荣誉和行政结果挂钩,J欣然接受了这个方案。

    牛津贝利学院有很多外国学生,靠他们的学费生存,但是行政部要求收全款,结果收入反而少了。H 因为受到首相常务秘书 Arnold 的巨大压力,一是荣誉挂钩会影响所有公务员,二是他和H都是贝利学院出身。

    贝利学院邀请J去晚宴,决定用荣誉法学博士贿赂。J抵挡不住诱惑,H建议指定贝利学院为英联邦教育中心,给贝利学院特殊待遇。

    最后公务员们靠玩数据把预算全方面减少5%, 靠卖楼盘,少买文具,推迟购买,数字上全都是5%。

    这一集J再次展现了他想做实事改变行政部的意愿,而且在B的帮助下想出了用授勋名单来逼迫公务员就范这一妙招。而H在这一集很被动,因为可以看出他手头并没有什么有效筹码,而他要同时代表公务员集体和贝利学院的利益,可谓压力重大,否则自己的仕途都很难保住。所以他才安排晚宴,使J上钩。J是非常看重名誉的一个人,荣誉法学博士轻松地击中他的弱点,使得他放弃了原来的想法。

    B的定位很有意思,他在公务员队伍里比较初级,还没有完全与其利益绑定,他乐于看到J想办法搞搞公务员们。

    最后的结果来看J赢,这次H很被动。

    第三集 死亡名单 Death List

    J从报纸上得知自己受到监视,而行政部正是负责监听设备的部门。H解释说这是为了监控犯罪,监视报告被送到内政部,因为内政部负责MI5。 大臣要阻止监视行为。J 想要实行认可制,让人民授权被监视。J 泄露给报纸说自己为了人民不受监控而战,是想提升自己的威望,改变自己的是监控头子的印象(行政部负责设备)。

    J 和老婆正好要休假,重游蜜月之地。然后突然出现了一份刺杀大臣的报告,新自由军要暗杀J,因为传言说他要被任命成国防大臣。J被极其夸张地保护了起来,安保人员陪同J夫妇度蜜月。

    J一转论调,因为为了找到恐怖分子,监控变成了非常必要的手段。但之后H说监视到了一段对话说J不再有危险了,J不值得杀。J马上变脸,继续要反对监听。

    本集讲监控问题,没有实际的利益交换。只是显示了当大臣个人利益收到侵害时,他会放弃公众的利益。 最后结果来说J依然以正义使者的形象推行政策,J赢。

    第四集 The Greasy Pole 缘竿而上

    地方上获得一个化工厂投资,用于生产丙醇,其使用新型化合物变性二恶英。好处是濒临倒闭的工厂重现生机,地方政府获益,增加进口。但是由于二恶英泄露曾经造成严重的损害工厂选区议员,要求公开调查,对这个化学物质有质疑。美国的报道FDA表示这个新化合物是安全的,二恶英有害,但是新型二恶英无害。英国这边安排了一个专家进行调查。

    新闻报导当地抗议,首相看到后不同意,J为了政党选票决定不建。H泄漏新的报告给报纸,新报告表示无害,支持建工厂。J为了找到报告的首席化学家亨德森,参加剑桥国王学院院长组织的酒会,因为专家也是是国王学院毕业的。J用H教的否认报告的方法来质疑化学家。专家担心自己的报告将来出问题要负责,所以用比较委婉的方式改了结尾。J在地方上获得了极大的威望,为政党赢得了支持。

    实际上最后这个化合物至少在专家的报告和FDA的报告里都是无害的,如果建立肯定是有利于当地经济的。而且H罕见地站在了很正面的立场上,支持建立工厂。但是J这样的政客绝对不能冒着丢选票的风险的,特别是首相开了口。

    J赢,得到了当地选民的支持。不过从长远来看可能这个工厂建完对当地更好。

    第五集 The Devil You Know 两害相权

    J希望行政部能团购办公设施,因为这笔资金可以让英国企业投资新产品,作为政绩。欧共体则通知英国遵从欧洲标准,布鲁塞尔准备开办公设施大会。H觉得是J的内阁同僚科贝把信息告诉了欧盟,阻碍了他的计划。

    J听到消息说内阁改组,很担心被换。布鲁塞尔方面问他愿不愿当总长。J有亲欧洲的立场。J得知要去布鲁塞尔,被待遇诱惑。

    H本来不太有所谓,但听说接班人可能是风评极差的科贝。H觉得还不如J,决定极力挽回。

    H为了阻止J,鼓励J发布团购计划,这样违背欧共体之后去欧共体的计划就泡汤了,但对行政部是政绩,J也得以保住行政部的位置。

    这一集主要是职务调动,精彩的是H发表的欧洲论。J有一个诉求变换的过程,本来他很在意能不能留在内阁以及改动后的升降,但是得知欧共体要请他去之后他觉得两方都不错。本集的关键是H的意愿,他仍然想要J当部长,所以他出主意帮J完成了最初的诉求,同时也斩断了去J去布鲁塞尔的可能性。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已经逐渐有「命运共同体」的意味了。

    J从本来会被换到更差的部门变成仍然留在行政部,算是赢了。

    第六集 The Quality of Life 生活质量

    某银行想要增建6层楼。J则刚刚宣传低楼层建筑计划,誓要保卫天际线。

    J为了想要多点头条,宣传部帮他安排参观城市农场(可以和小孩和动物合影上头条)。农场负责人说租约要到期了,在镜头前让J承诺解决这个问题。

    H让J无意中签了一份行政命令,这份命令允许政府利用一些空地,结果正好这个农场的地为财政部(秘书Frank)拿去当停车场了,因为停车场不够。结果农场负责人找上门了,要求解决问题。J骑虎难下,正好银行正好有一处空地,换给了J来造农场,换来J允许新增9层楼。

    最后其实是多赢,只是J打了自己的脸。

    第七集 A Question of Loyalty 忠诚问题

    J 发表削减行政支出的演讲。结果委员会质询的时候被人发难,前雇员写书暴露行政部问题重重。J和H想要合伙处理,准备在联合质询的时候合作。

    J被首相顾问叫过去,暗示他和公务员走得太近,削减支出是首相的政策,结果大臣们都和公务员站在一起了,逐渐都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在联合质询的时候,J反水,承认了行政部的问题。最后换来被首相邀请去私人晚餐。

    这一集比较有意思,J和H决定合作,因为他们都站在了行政部的利益上。虽然J是支持削减支出的,但是他已经逐渐被公务员驯化了。首相的出现提醒了J,他的本质利益还是听政党的话,因为大臣是由首相任命的。

    J赢H输。

    总结

    总的来说这一季J的大多数政策的出发点依然是人民的利益。不过他面对别的诱惑和困难时往往会放弃最初的立场。且立场转换展现了J性格的更多层次,原动力是为百姓谋福利,然后是为自己的名誉以及保住自己的地位,他最看重的是首相青睐和政党利益。

    J在这一季表现不错,虽然他有些政策没有得以完全实行,但是大部分不是整个政策都推翻(上一季有知情权、节约运动),比如增加学费计划只是给贝利学院开了绿灯,低楼层计划也只是给了某个银行例外。他的媒体形象没有受到损害,民众好感度也逐渐提升。

    H也逐渐认识到这位大臣虽然有时候容易想当然提出一些新政策,但是他看中名誉容易被掌控,其实是个很好的伙伴。这为他们之后的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 2017年3月8号 yes minister 第二季 观后感
          这部片也是上个学期看的。大概10月份的时候就看完了。一开始我觉得汉痞还是挺搞笑的。因为每一次他都可以弄得jim 团团转,常常在jim想要推行政策的时候进行阻扰。但是不久,我对汉痞的行为还是感到略有不满。
         因为汉痞阻扰政策的原因不是这个政策不好,而是这个政策对他的公务员利益不利。然后他将会用各种借口来阻扰。如这个是伊丽莎白以来的政策,你这是动摇英国政治的根基等话语,直接对jim推行的政策进行批评。
         现在还是理解了这个汉痞。因为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很合情合理的。当自己的利益没有受到影响的时候,可能会说实话。但如果受到威胁的时候,汉痞可能就会选择性闭嘴了。如非洲小国想要拿几千万10年无息贷款时,汉痞是极力反对的,这是jim同学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而出卖了大不列颠人民的利益。然后当jim说出汉痞爵位的时候,汉痞却脸色大变。然后奉承jim的政策,帮助小国,帮助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大国等等。哈哈哈真是莫大的讽刺。
    在第一季第一集中,当得知英国的一家企业想要购买美国的产品时,略显稚嫩的jim说出一番批评美国的话,而且是很冲的感觉。然后他还要求发稿。在一旁看穿一切的汉痞象征性地阻扰jim,说这样子是不行的。然后jim更加气愤了,批评的用词就变本加厉的。然后稿子发出去了,美国总统准备访问英国。然后jim吓得六神无主,然后问汉痞怎么办,然后汉痞也是一脸无辜的眼神,说这样子我也不知道啊,我们一起去找人吧。然后jim无奈,又伤心地去找人。最后有了转折,就是那份稿件因为工作人员的错失,没有发出去。汉痞表示道歉很遗憾,在这件工作上有缺失。请求jim的原谅哈哈哈。然后jim大度的说,人总会犯错的,但没关系,犯错了,改过来不就没问题了哈哈哈,最后皆大欢喜。 真是一个有意思的结局。
           1.Yes minister的信息量很大。我第一次理解了英国的大陆平衡手的政策。通过汉痞的描述每当欧陆有一个强势的国家崛起时,英国会辅助比较弱小的国家,来牵制强国。统一的欧陆强权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2.然后国防军为了多申请经费,苏联的威胁,苏联的侵略常常挂在嘴边。保卫英国,保卫女王的国度等等政治正确的话。但jim问这些经费能够真的保护好英国吗?回答:军队并不能保护,但是能让英国人觉得军队能够保护。哈哈哈
        3.bbc是不会向政府委屈求全。这也是政治正确的话哈哈哈。当jim在bbc录音棚中说了很多”实话”的时候,希望bbc不播出。但bbc负责人说,bbc是不会向政府低头。汉痞作为政坛老油条,他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然后拿出一堆bbc的过往翻下过的错误。然后说政府正在考虑是否要对bbc进行调查。bbc是不会向政府委屈求全的,但是有些事情也是有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可以有特殊处理,这个场面真的是好好学~双方呵呵哈哈,呵呵哈哈哈,真的是很有意思
  4. E03:死亡名单:隐私权、安全权和“人民的权利”

    本集围绕“是否应取消广泛的监听设备”这一议题展开。Hacker起初坚决反对政府对公民电子设备的广泛监听,认为这侵犯了公民的自由和隐私权;而当Hacker本人置身于某反对组织的暗杀名单时,他又支持监听以保卫自己的生命安全;最后,Hacker因为not important enough而被移出暗杀名单,他又重新支持反对监听议案以完成其政治作秀。

    一、关于是否监听的讨论

    本集中最有趣之处在于Hacker和Humpy就“是否应当监听”的论辩。

    第一幕:为什么监听?

    Hacker-反对论点1:政府监听侵犯公民隐私权。(从他后来和妻子的床头对话来看,他颇为在意床笫之事为人所知?)

    Humpy-支持论点1:监听能有效防止有组织的犯罪(和无组织的犯罪)。

    这一幕,Hacker没有被说服,说明他认为“隐私权”被侵害的确定的危害高于未可知的“犯罪”的危害。

    第二幕:如果不监听,大臣被暗杀怎么办?

    Hacker-反对论点2:被暗杀的风险是大臣(等公共人士)应当承担的。大臣被暗杀可以换个大臣,代价有限,但监听造成的隐私权侵犯是无价的。Freedom is ??, Minister is expendible.(英语不好忘词了)

    而当Hacker得知自己是那个要被暗杀的大臣,他的结论改变,理由也改变了……

    Hacker-支持论点1:大臣是民选出来的→大臣代表着人民的权利→大臣被暗杀意味着人民的权利受到损害。为了让人民的权利不受损害,牺牲一些人民的隐私权也是没办法的……

    二、一些疑问

    1. 隐私权是何种权利?为什么要保护隐私权?

    隐私的可能内容:个人身体相关的信息(如裸照);个人身份相关的信息(如身份证);个人经历相关的信息(如浏览过的网页,生平经历、性经历);个人情感相关的信息(如私人信件)

    隐私被侵犯的形式:(1)除自己之外的第三方知晓,但该第三方不行动。该第三方是个人、非政府机构、政府机关有何区别?(例如个人档案是可以被国家机构随时调取的)(2)除自己之外的第三方知晓,且该第三方有所行动(该行动一般会损害主体利益)。例如:国产N号房事件中女生照片被发在群里供人yy;男明星/女明星私生活被曝光社死;学校/公司调取个人档案,了解黑历史后拒不接受。

    哪些隐私权应被保护?谁的隐私权应被保护?

    2. 在“民主”体制下,政府(政治人物)的稳定(安全)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吗?如果是,“人民”应为此付费多少?

    Humpy的支持论点1没有打动Hacker。他的天平两端放的是人民的“安全权”(对应打击犯罪)和人民的隐私权;然后他替人民做了选择:为了安全权放弃隐私权。这一套本质上和利维坦的逻辑类似,一则略显老套,二则既然把人民的权利看得这么高,那干脆让人民自己选一个更看重的权利就好,政府似乎不应该替“人民”选择。

    Hacker的支持论点1在绑架人民选择这一点上是类似的,但他天平两端放的砝码更有趣些:一侧是人民的隐私权,另一侧则是政府首脑的安全权。他把政府首脑的人身安全等同于民主制度本身(当然这一步很有问题),使该侧重量骤升:牺牲隐私降低一点点自身的安全好像没有必要(这听起来更像是政府的把戏),但牺牲隐私降低民主制度被推翻的危险听起来似乎高尚多了。

    虽然Hacker的支持论点1只是为自己小命找借口,但这条理由有更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例如:1)民选出的政府/首脑多大程度上代表人民的利益?传声筒坏了一个直接换就可以吗?2)自由和民主的脆弱结合:要是保护民选的政府首脑,似乎就得损害一些自由;选择自由,则民选的政府首脑/民主制度难以自我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