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选充满爱但是没有钱的家庭,还是要选有钱但没爱的父母?
这是个经典的两难困局,通常来说事情不会那么极端,有钱人不一定没爱,有爱的人也不一定窘迫十足,一般是不会两者都有,也不会两者都没有,现实往往复杂而锋利。《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下略称为《假如》)就设置了一对这样的选择。
在福利院长大的福佳艺(佟丽娅 饰),她从小就失去了双臂,但依然乐观坚强。一天,她偶然在垃圾桶里捡到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唤名丢丢。
影片对于福佳艺的倔强与乐观做了大量的描写,其中不乏幽默笔触,电影里时不时想起笑声。她住在捡漏的一室户,平时风风火火,爱喝啤酒,遇事总不服输,要争一口气。
但让我觉得最动人的,还是福利院为丢丢选择领养家庭的这段戏,它涵盖了很多社会层面的两难。
丢丢的遭遇让福佳艺想起了当初的自己,她决心要给丢丢全部的爱,但在警方得知情况后,丢丢被暂时送到了福利院,等待正规的领养。一切当然都是为了丢丢好。
福佳艺也跑遍了各个相关机构办证明,去医院体检,成功地拿到了领养的资格。但这只是一个门槛,这意味着她有资格做母亲了,但她足够好吗?失去双臂的她,收入微薄的她,仅仅凭借爱意就有可能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吗?
在福佳艺之外,一对年轻有钱的夫妇想要收养丢丢。他们开着轿车,穿着体面,看起来很恩爱,也很有耐心。在“试用期”里,他们带着孩子逛高级商场,买精致的小洋装。
其实,无数的女作家都曾经说过,扮演母亲的角色是一项必败的旅程。不过《假如》这部片子把问题提得更靠前。
要孩子需要两个能力,生育能力和养育能力。
我们常常质问有生育能力却行为荒唐的人:为人父母为什么不需要考试。
但武断地讲“没钱就别生”、“没能力养就别生”又过于冷酷。
但是对于领养家庭而言,生理性的链接被减到最弱,对养育能力的考量则大大增强。这个时候,物质基础就空前重要。
影片没有把富有健全的领养家庭塑造成“无爱”的家庭,他们或许是福佳艺的对手,但他们一样关心丢丢。
福利院院长李梅拥有对领养家庭的最终决策权。她扮演着人生经验更为丰富的成熟女性角色,也显得更加“冷酷”。从始至终,哪怕实在福佳艺奋力争取之后,她也从未动摇过:当然要送丢丢去条件富裕、父母身体健全的家庭。
父母之爱子女,为之计深远。对于福佳艺来说,爱是给孩子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最好的条件,即使这个条件包括:孩子要离开我,去更殷实的家庭。
影片的英文译名为:till love do us apart。片尾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还是有些泪目的。
悲莫悲夫生别离。
其实从一个观众的角度看,福佳艺扮演的不仅是后天的母亲的角色,她自己也仍然是一个弃儿, 拯救丢丢是她的执念,她也想让女弃婴的悲剧在自己这里终止。这本来是一个平凡人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有一个孩子的依赖和需要,会让她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也会让她抚平过往隐藏在太深处的褶皱。
她没想到的是,一旦涉及到与人建立羁绊,她要克服的不只是自己的残障本身,还有社会上其他人享有的更优越的条件。
所以她最亲近的人,只能是同为弃儿和残障人士的弟弟福满多(黄明昊饰)。这听起来确实很有悲剧性,但事实如此,可贵的是,影片没有过多渲染,当然也没有回避,反而以一种平视的视角,看见他们在面临艰难时,所释放出的生命和情感的力量。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是一场换灯泡的戏。从始至终,福佳艺一直熟练地用双脚替代双手完成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总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换灯泡的时候,她把椅子架在桌子上,然后爬椅子,用双脚努力地转动灯泡。然后掉了下来。她又尝试了一次,满头大汗,成功了,但也再一次摔倒在地。假如连换灯泡都这么费力,她又怎么去照顾一个婴儿的各种突发状况呢——尤其是在这个婴儿目前已经有了更优选择的情况下。
影片走到结尾,其实无论福佳艺怎么选择,事情的走向、丢丢的去留也都由不得她了。但是她还是选择了放手。对她来说,这也算是与自己的一场和解吧。我觉得影片真正好看的地方,也就在于争取领养权的段落里,女主角、竞争对手家庭、福利院院长、警方、社会各个机构的各方考虑与角力,这个过程很和气,没有争吵和歇斯底里,但也很冷静,以至于这种冷静,带了一股冷酷。福利院院长李梅是我在片中最喜欢的角色,她冷静睿智,她有自私的一面,也有为孤儿们长远的考虑,她所说的“善良和善良的对抗”,大概也概括了本片最想讨论的那个幽深的话题。
爱是什么?我看不见,摸不着。
有时候为了实现爱,我们必须勇敢地动用自己的理性。
有时候恰恰因为真实的羁绊,我们必须放手。
在即将过去的这个夏天,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们,听了一场久违的演唱会。从12岁到32岁,我们逐渐完成了身份的转换,从校园里那些扎着马尾傻笑的女孩儿,到初入职场互相哭诉的成年人,再到现在身兼数职却少有怨言的30+妈妈。演出现场我们大声合唱《天使》时,大屏幕闪过了一个个成长瞬间的叠影,与十几年前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恍然大悟,多了几番全然不同的感触。
演出结束后,朋友家的小宝宝与我们视频,喃喃细语,困到揉揉眼睛,却还在呼喊着“妈妈”,等着妈妈回家。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在生活中,女性向来被赋予着多重身份,是妻子、是妈妈、也是女儿、更是自己。那么,我们的女性身份下所蕴藏的爱,到底会是何种面貌?两周以后,在电影《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落幕时,恍然之间,我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从暴雨中垃圾桶里露出的那声啼哭,到福佳艺用尽所有力气救回弃婴丢丢,把孩子带回了家,学习如何照顾她,学习如何当一位母亲。在琐碎与庞杂的日常里,以一己之力守护着另一个生命,方知女性与生欲来的“爱是宝藏”之深切,是一种生命力之间的天然连接,是一种爱的流转与轮回,更是一种温柔且强大的陪伴。
由佟丽娅饰演的无臂女性福佳艺,是一位平凡却不普通的女性形象,在人生过往的30多年里,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她总是试图用强大的生命力接纳着自己,接纳着眼前的生活,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始终在她身上流动。
但她也需要,用那看似强硬的目光去防御着这个时刻会有敌意的世界,在她心里,始终留有一个爱的缺口,是“生来被抛弃“的不解,“生而不同”的敏感,于是,温柔的力量暂时也被她牢牢地锁在了心房。
“遗落”的小天使福丢丢,成为了开启她心房的“钥匙”。不论是从弃婴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还是福丢丢的出现弥补了她对爱的一份缺失,“妈妈”这个身份让她成为了愿意为孩子“摘星揽月”的“女超人”。自此,福佳艺的生活被点亮了,她心中积蓄已久的爱,被毫无保留地释放了出来。
可现实是残酷的,在面对对弃婴领养资质审核时,这位无臂的单身女性的伤疤被一次次揭开,在本身就不平等的一个“赛道”上,在每一个选项上都在接受着测量与评估。对福佳艺而言,丢丢就像天使一样,对她依赖,也给她力量,如歌词里所唱过,“像诗人依赖着月亮,像海豚依赖海洋。”
在佳艺的成长过程里,不是说没有被爱过,而是没有经历过一份完整且坚定不移的爱。于是,她要把毫无保留的爱给予丢丢,也许是还给当年那个被抛弃的小女孩佳艺。爱,变成了一头“猛兽”,带着她向前冲,一路跌跌撞撞,不管怎样,这次她要去“争”、去“赢”,为了福丢丢,更是为了自己。
当蓄势已久的力量迸发出来,她开始质疑世界的不公,质疑所有不同的声音,心里的缺口被划得更大,也更痛。猛兽狂奔,周围的人也带着爱在同行,在理性与感性声音的交织下,“猛兽”慢慢醒了,放慢了脚步,这种“代入式”的爱是被强行赋予了在丢丢身上的。她停下来,恍然大悟:爱不只是争取拥有,更是勇敢放弃。
当佳艺学会了转换爱的视角,随即也从自己的“困兽之笼”里走了出来。这份无所适从的爱最终找到了适合滋养的土壤。丢丢被生母抛弃,却拥有了两个最爱她的妈妈,在同一座城市里,在同一条江流间,爱会随之源远流长。佳艺也成为了更强大的自己,不仅拥有了爱他人的能力,真正学会了如何爱人,也完成了一场迟来的、自我的疗愈。
昨天下午看到影院有优惠活动,就带着我妈一起去看了刚上映的《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
这部影片的简介虽然很容易让人先入为主地认为这部影片讲的是佟丽娅饰演的福佳艺身残志坚的故事。但我看到的其实是在用一种极为微妙的方式,探讨“女性与母爱”这个平凡却又宏大的主题。
你以为它要讲“为母则刚”?
并非如此。
福佳艺从小在福利院长大,既没有见过亲生父母也没有被收养,孤身一人的生活让她从来不知道母爱应该是什么样的。
不论表面如何彪悍、生活中如何强硬,但不过是掩藏了内心对父母之爱的渴望。
在感情里,缺爱的人会紧紧抓住爱,反而会更用力去爱。其实放到亲子关系中也是如此。
因为我妈也不止一次说过和福佳艺相似的话。我的外婆在她12岁时过世,而那之前母亲早早跟着外公进城打工生活,她这一辈子和外婆一起的时间很短,回忆很少,即使现在已经步入老年,也常常会叹息说自己没有妈妈的疼爱,所以总想给我更多。
我不知道我妈看到这一段心里有没有触动,当时她不停摘下眼镜擦拭,黑暗中我也看不到她有没有流泪花。
但这一段真的震惊到我——这个细节也成了我的泪点之一!
事实上,女性与男性相比,天然就带有母爱开关。就如同福佳艺捡到丢丢,刚开始可能只是单纯的善良和不忍心,但看了几眼,母爱的本能自然而然就被小东西触发了。哪怕因为丢丢的出现,生活搞得一团糟,但看向丢丢的眼神却从“看到不知名生物”的警惕和好奇,不知觉中变成了柔和而温暖的爱意满溢。
浅浅夸一句,佟丽娅的眼神拿捏得很到位,从“大姐大”到“母亲”,过渡丝滑。
但充满母爱是一种情绪状态,和,如何去爱,是两个课题。
通常如果我们没有经过刻意学习,其实是会继承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来爱我们的孩子。
但如果缺失了父母亲的爱,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遇到其他的长辈给到正确的爱,那当我们对待孩子时,就是无措、慌乱、用力却未必理智。
比如最初,福佳艺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不论如何,我都不会抛弃丢丢——这就是她对母爱最直白的理解,因为她自己被父母抛弃,所以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再有相同的糟糕的体验”。
这种代偿性的母爱,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生。其实我在朋友身上也听到过类似的想法,只不过影片中,通过福佳艺的人设,将这个隐藏在生活里的矛盾点抛出来了——
你给孩子的母爱,真的是孩子需要的母爱吗?
事实上,在心理学里,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
有一种自我疗愈的方法是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育,用这种方式来聆听自我的内心需求。
而放到养育孩子的过程里,一方面,当然要聆听幼年的自己需要什么来理解孩子可能需要什么——但如果仅做到这个程度,就容易陷入上面说到的代偿性母爱的错误方向。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来反思自我,修缮过往的创伤、打开心结,和孩子同步成长。
比如影片中,促成福佳艺偏执地要收养福丢丢是有迹可循的。除了自己的身世,被人嘴了“有人生没人养”这句话也是让她冲动偏执的关键。
因为这是她一直无法放下、无法直面的心结。
哪怕看起来开朗强硬,能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拒绝他人的帮助,过着和普通人差不多的生活,这样要强的她也是为了隐藏自己的痛点。
丢丢的到来,无疑是意外的“麻烦”,但也是她第一次体会到和另一个生命紧密相连。这种体验,是她一直渴望却没有得到过的。即便有同在福利院长大的听障少年福满多的姐弟情分,但和亲子、爱人的亲密关系是不同的。
我觉得这部影片棒就棒在,虽然整体氛围充满生命力,但并没有脱离现实。反而是将挺“残酷”的现实摆出来,顺带给观众做了科普,比如:
捡到弃婴第一时间应当报警;
想要收养儿童需要先去民政局确认资格;
福利院对有收养意向的家庭有流程化的考察和标准;
因信息不充分,误举报拐卖儿童,无需承担民事责任(片尾字幕说明)。
而福佳艺正式在走收养流程的过程里,对自己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知。
从逞强觉得自己做得不会比别人差,到接受自己确实有做不到的地方——明白和他人的差距、承认自己的弱势,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但往往当人内心有极度自卑的一面时,会不愿意去面对和接受。
从觉得母爱就是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到明白母爱是“为了孩子愿意放弃一切”——为爱松绑,不论在爱情还是亲情中,都是很难做到的。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地爱他人都是在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真正地为对方好,但这却很容易混淆,甚至明知却不愿意承认。
福佳艺是真的不知道。她和福满多,自认为给孩子买小店里最好的奶粉、买纯棉的衣服,就能证明自己能给丢丢的爱不会比别人差。所以起初福利院院长三番五次地劝说她都听不进去。
但当她真切看到另一个家庭能带给丢丢的——爱,不比她少,物质条件比她好,更重要的是,丢丢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她最终,站在了丢丢的角度做了决定——放弃收养。
Till Love Do Us Apart,我觉得英文名非常棒!
正因为很爱你,所以我与你分开。
或许普通人的生活里,也会面临这样的状况。譬如亲子分离的功课,父母该在何时放手、如何放手,这个课题也是每个家庭都要面临和经历的。
而答案,也通过佟丽娅的表演,巧妙地讲述了出来。
并不是说,把孩子留在身边才会有亲子之间的互相治愈。当片尾的佟丽娅,面对其他小孩的“3秒注视”再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和动作时,我就知道,因为丢丢的出现和离开,治愈了福佳艺隐藏的心结。
曾经人们喜欢用“折翼的天使”来形容福佳艺这样的残障人士,其实从影片开始在我眼里福佳艺就是健全的人,无形中拥有着一双隐形的臂膀。所以看到结尾,福佳艺幻想中的健全的自己和丢丢的最后一面,让我很惊艳!
那样美好温馨的场景,是福佳艺无法企及的梦想;而她克制住自己的情感,选择了为丢丢好的方式——不见了,怕丢丢记着我。
那一刻,她像拥有了隐形的翅膀的天使。
其实这部影片中,除了对母爱的定义的剖析外,还做了升华。
孤儿院院长,何尝不是在用母爱保护着被抛弃的孩子们?
看似铁面无私,看似看中经济条件而不看中情感,却在所有人都站队福佳艺时,仍然冷静地抛出问题:“你们考虑福佳艺,那考虑过孩子吗?”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职责的范畴了。如果是以投票制来看,院长同意或反对,最后都会是福佳艺获得收养资格。但她仍然坚持着,要把大家从被福佳艺感动拉回到站在孩子的角度理性思考评判。
不以爱之名去绑架孩子——福佳艺做到了。
不以爱之名抛开理性判断——院长做到了。
不以爱之名独占孩子——收养家庭做到了。
影片中对收养家庭的着墨不多,也会让我产生“万一收养家庭对孩子不好怎么办”这样的疑问——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会出现。
但点睛之笔就是片末,丢丢的养母主动带丢丢去见了福佳艺,让福佳艺当干妈。
这样的结局,合情合理,更是轻描淡写地点名了收养家庭氛围确实很好,并不只是经济条件突出罢了。
我常说:“我很爱我那未出生的孩子,所以才不急着生孩子。”
真正的母爱,我认为就该本着为孩子负责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和做决定。
所以整个大结局的设定让我很有共鸣!
作为整个暑期档唯一一部女性作为主角的电影,用非传统家庭的角度来探讨“母爱与女性成长”,有点出乎意料的细腻之处,需要细品。
暑期档将尽,在一众的“男人戏”里,终于出来了一部“大女主电影”:《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而且展现的还是前所未见的女性银幕形象——佟丽娅演的女主福佳艺,是一位天生无臂的女性,她凭一双脚来应对生活的苦辣,用生命力填补着生命的空缺。
这是一部有温度的现实题材作品,聚焦残障群体,但并不营销苦难,也没有卖惨,而是真正做到了生活化。每个看完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里面涌动的生命力。
福佳艺从小被父母抛弃,在福利院长大,和听障少年福满多(黄明昊)相依为命。弟弟虽然从小听障,但在姐姐的帮助下学会了说话。成年后,两人过着积极且充实的生活,福佳艺平日在停车场里打工,福满多则成了一名外卖骑手。
对我们来讲稀松平常的生活,对他们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佳艺早已熟练地用双脚代替双手,已然能完成倒水、写字、吃泡面、换灯泡这些琐事。弟弟被欺负时,她也会帮着出头收拾残局,面对闲言碎语更是一点都不忍。
这是一个绝对独立、坚韧的女性形象。虽然身体残障,但佳艺从不依附任何人,也不讨好任何人。
这样平静、自足的生活,因一次偶然的发现而改变。一个雨夜,她在垃圾箱里看见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这个小小的生命,唤醒了她内心的母爱。两人四目相对的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幼年时被抛弃的自己。几乎下意识的,她想要留下这个孩子,不让她陷入跟自己一样的命运。等超市一开门,她便飞奔着去买奶粉和纸尿布,毅然决然地成为了一名“妈妈”,并给孩子取名“福丢丢”。
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就这样因为共同的命运、彼此的选择,构建出一个充满爱的“拼盘家庭”。佳艺用脚给丢丢冲奶粉、抱起丢丢的镜头,让温暖感铺满了大银幕。还有福满多那句“别人有的,我们丢丢也要有”,也道尽了这个小舅舅的爱。
当然,这样的“家庭”势必难以长久维继。很快他们就面临了来自现实的挑战——与另一个殷实的家庭,都成为领养丢丢的“候选者”,他们进入了一场善与善的角力赛场中。在这场角力赛中,福佳艺面对的所有质疑,归根结底的潜台词是:残障人士自顾不暇,能养育好小孩吗?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并没有流于“残障人士卖苦片”的滥情俗套剧情,更多是把人物、事件和立场抛出来,设置成一个个具体的困境,让人去思考这份人性本能的“善”与社会规则的“善”,之间发生的对抗。
佳艺不肯退缩,为了领养丢丢,她用脚递证件、签字,办理复杂的领养手续。面对外界的冷嘲热讽,她也坚定自己的选择。因为自己淋过雨,就不想让别人淋雨,想给这个同样经历抛弃的小生命一个家。被命运“弃养”的人相互托举,也是举起那个曾经被抛弃的自己。她用自己的方式,成为坚定的庇护者。
在佳艺身上,我们能看到那股对待生活的韧劲,以及最纯粹的热爱。这种品质也让她最开始在争取丢丢的抚养权上,拼尽一切。“生活想要埋了我,却没想到我是一颗种子”,她像一棵顽强的向日葵,无论生活如何打击,都能不被打倒,反而变得更强大。她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只属于自己的人生,也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放弃的爱,比任何占有和付出,都来得深沉有力。
而弟弟福满多,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大的转变。从起初的手足无措,到越来越熟稔地去照顾丢丢;从无法理解姐姐的选择,到越来越发现自己离不开丢丢,无条件地支持姐姐,爱护这个来之不易的“外甥女”。他对家人本能的爱,战胜了原先的固有观念。
当残障人家庭与健全人家庭被放置在天平两端时,爱在现实面前,却是无力的、被标尺衡量的。
由此,电影在一定层面上也展开了对社会议题的探讨:
被遗弃的婴儿,绝大部分是残疾儿童或女童,他们该如何够找到爱他们的家人?
残障人士,也有领养孩子的权利,也有爱的需求,他们的权利要如何维护?经济能力、抚养条件、大众偏见,太多障碍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只能选择放弃吗?
电影抛出的问题,足以让人拥有思考的空间。它唤醒我们对每一个生命的关注和尊重,无论他们是否完美,都有权利被爱护、被尊重,有权利得到自己的幸福。
“爱是放弃一切,哪怕是母亲的身份”“我不会再出现在她的眼中”,最终佳艺在会议室中的陈述,语气平和,却充满女性才有的那份温柔的力量。此刻,“爱”被重新定义:放下曾经的放不下,这是一个母亲为孩子能付出的最后的爱,也是一个女性在爱中重新习得的爱。她经历这一切之后,终于可以坦然面对曾经的伤痛,放过自己。
在电影里,我们能看到两种对“爱”的定义,初看彼此矛盾,细看却一体两面。
它告诉我们:生而为人,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我们都有权利去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幸福某种程度上源自心态,要走出自我束缚,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道路和幸福。
它也提醒我们:有时候生活很难,爱不是争取拥有,而是勇敢放弃,放弃本身,也是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