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都灵之马 A torinói ló(2011)

都灵之马 A torinói ló(2011)

又名: 都灵老马(港) / The Turin Horse

导演: 贝拉·塔尔 阿尼亚斯·赫拉尼茨基

编剧: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贝拉·塔尔

主演: 亚诺什·德尔日 艾丽卡·博克 米哈伊·科莫斯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匈牙利 法国 瑞士 德国 美国

上映日期: 2011-02-15(柏林电影节) 2011-03-31(匈牙利)

片长: 155分钟 IMDb: tt1316540 豆瓣评分:8.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1889年1月3日,都灵。弗里德里克·尼采在维亚·卡罗·艾尔波特酒店的六号门前驻足。他的目光被酒店外的一个马车吸引。不远的地方,停着一辆小马车。马车的车夫遭遇到了一匹倔强的马。不管车夫怎么喊叫,马匹根本没有要移动的意思。最终,车夫失去了耐心,拿起了鞭子,朝马匹打去。尼采见到此番情景,挤进人群,冲到马匹跟前,阻止住马夫,抱住马的脖子,痛哭起来。酒店的主人赶来,拉走了尼采。回到酒店的尼采在沙发上安安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了两天。随后,他小声地说了几句话。接下来,就是尼采精神错乱、神经颠颠的十年,由他的妹妹和母亲照顾的日子。谁也不知道,在都灵,在那匹马的身上,在尼采的心理,发生了什么。”

演员:



影评:

  1. 我们抛开那些关于电影节还有收山作那些花边新闻,深入到电影文本来斟酌这部伟大的作品(或者贝拉塔尔每一部电影都可以看做是伟大的)。

    电影唯一与尼采的联系就是开篇那段话,由此本来一匹普通的马成为了那匹导致尼采彻底疯癫的传奇之马。本来一个具有普世寓言功能的文本,却偏偏要与尼采联系起来而具有某种传奇性。那么文本必然与尼采的哲学理念具有某种隐秘的联系。这种联系最为清晰的表露在那个外来人,那个胖叔叔讲了电影中最大的一段话,估计比其他所有人在整部电影中说的话都多。这段有明显“查拉图斯特拉”倾向的独白(“上帝已死”的含义跃然纸上),却被马夫(片中的独臂老人,也是一位父亲)以一句“瞎胡扯”为终结,从某种程度而言,贝拉塔尔借助主人公传达了一种“反尼采”的倾向。

    但这种“反尼采”并非指向尼采“反基督”的哲学观点,而是通过父女两人在六天的生活来反对尼采晚期引以为傲的“超人哲学”---期望成为超越理性,超越自我,而重新实现自我评估和自我升华的“超人”,这种充满精英意识的哲学理念在面对严酷的生活的时刻,显得那么浮夸和形而上学。或许在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的尼采看到了这匹马的未来,看到了都灵之马和马夫女儿面对死亡却维护一种生命的尊严,从而彻底否定了尼采的“主人-奴隶道德观”。

    上帝用六天来创造世界,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光,电影中第五天光消失了,第二天创造了水,电影第四天水消失了。这种“反创世纪”的过程,预示了第六天的父女已经陷入到一种混沌的“死”的境界,正如第五天最后,导演的旁白已经叙述了“死亡已经沉落”。在这种“死”的境界中,父亲仍然啃着生的马铃薯,还要求女儿吃,就如同女儿要求那匹老马进食一样,这是在死中仍然坚持生命的体现,这就是贝拉塔尔最为朴素却最为残酷的世界观。
  2. 1、《都灵之马》,你不喜欢,无所谓,喜欢,很喜欢。(5分)
    不喜欢,但承认这是一部佳片。全片由30个尺数长到变态的长镜头组成,多固定镜头和空镜头,场景、人物单一,情节重复,对白极少,背景音乐和声效也极其单调,让人感到非常乏味,很容易走神。但不得不说这种乏味的视听效果与影片的内涵主旨极为贴合,导演不惜引发观众的生理反感,来帮助观众感同身受地体验片中主角生活的艰难烦琐,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2、《都灵之马》中出现了几匹马?马之间有关系吗?《都灵之马》的马和尼采的马有关系吗?(5分)
    三匹马,主人公父女所养的一匹黑马和吉普赛人所驾的两匹白马。
    三匹马在影片中处处形成鲜明的对比,颜色上一黑两白;性情上黑马龟缩槽枥,绝食待死;白马奔波千里,载主求生。马之性情实际上反映的是主人的心态,象征着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预示着两种人完全不同的命运。
    尼采所遇之马与片中黑马的遭遇类似,此马正是片中黑马的原型,尼采因看到挨打之马不听主命,感受到了强力意志、超人哲学的局限与谬误,所以发疯。而片中的白马则是尼采未见之马,白马恰体现了人之意志的能动作用,反映的正是尼采超人学说的核心思想,如果尼采看到的是这两匹白马,就不会发疯。
    3、《都灵之马》中,土豆吃了几次?几次吃土豆有不同吗?(5分)
    共吃五次,
    第一次
    景别:特写
    人物:父亲
    特点:残疾,只有一只手,一只眼有伤,动作娴熟,进食急促。
    第二次
    景别:近景
    人物:女儿
    特点:举止优雅、缓慢,若有所思
    第三次
    景别:中景
    人物:父亲和女儿
    特点:父亲进食急促,动作迅速;女儿进食缓慢,若有所思。
    第四次
    景别:中景
    人物:父亲和女儿
    特点:父亲进食速度减缓,只吃了一口就坐到窗前向窗外张望,不再继续进食
    第五次
    景别:中景
    人物:父亲和女儿
    特点:暗光,父亲吃生土豆,并要求女儿也吃,女儿拒吃。
    不难发现,父女俩吃土豆的方式逐步发生了变化,父亲从开始的享受土豆,到搬家失利后因沮丧而没有胃口吃土豆,再到最后心态平和地吃生土豆。女儿则从开始心事重重地缓慢进食,到最后拒绝吃生土豆。细腻地刻画出父女俩不同的性格特点,也预示着一场家庭变故的发生。
    4、《都灵之马》中的风是什么时候停的?为什么?(5分
    风在第五日晚上停的。
    具体解读见第八题回答。
    5、《都灵之马》多少镜头?(5分
    30个
    6、《都灵之马》为何是黑白片?(5分)
    符合影片沉重阴郁的叙事基调,增强色块、色调、明暗对比,烘托悲怆气氛;从视觉上提升影片的质感、厚度与重量;摒除主观情感的介入,帮助影片更加冷静客观地叙事,契合影片探讨哲学观、宗教观、生死观的深刻主题。
    7、《都灵之马》中,父亲女儿离家后,为何又回来了?(5分)
    客观上因为风大难行,主观上因为父亲保守、恋家,不敢也舍不得去别处生活。
    8、《都灵之马》中那棵树什么意思?(5分)
    是划分故土和他乡的界碑,象征着父亲的乡土情结,象征着家。
    9、《都灵之马》的“情节点Ⅲ”是?如何理解?(10分)
    是父亲吃生土豆,让女儿也吃,但女儿拒吃。
    理解须结合此前的情节,分别分析父亲和女儿的世界观来谈。
    影片前半部分买酒者的独白是影片思想内涵的重要注脚,买酒者的独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宣扬尼采的超人哲学,第二部分则是对这种哲学的彻底否定。因为他发现了超人哲学的局限性,不可抗的外部现实催毁了强力意志,这也正是尼采发疯的原因。买酒人是尼采的化身,这段演说可视为"妈妈我真蠢"的潜台词。
    父亲的角色是超人学说的忠实拥趸,当他听到买酒人的忏悔时将其赶走,仍然坚持留守家园,一副死磕到底、人定胜天的架势。所以他才会对四处流浪的吉普赛人满怀鄙夷,而吉普赛人却用趋利避害的方式真正践行着尼采的超人精神,连上帝也赶不上他们的脚步,想要惩罚却总是扑空,此处无水,那里有水,此处无光,别处有光。影片的世界观其实是中庸的,是夹在信上帝与做超人之间的,对尼采的学说持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既揭示其局限性,又肯定其积极意义。
    女儿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她并不似父亲那般顽固,对上帝有敬畏之心,对去别处生活有向往之意,这从她诵读圣经和不无艳羡地望着吉普赛人快乐地绝尘而去都能解读出来。在经历了被吉普赛人绑架未遂和与父亲搬家未遂之后,她那颗蠢蠢欲动的离家之心已被唤醒。
    片尾井枯火灭,但风却停了,是一种转机的象征。呼啸的风声作为单调的背景声效之一贯穿全片,伴着父女艰难烦琐、枯燥重复的疲敝生活,营造出一种苍凉悲怆的末世气氛。而大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困境的根源,它摧毁了市集,令用以运输生活物资和维持父女生计的马儿裹足不前,甚至让父女俩的搬家计划破产 。
    狂风平息,最先从困境中解放出来的正是行动能力。女儿拒绝了吃生土豆苟且偷生,第一次违背了父亲的命令,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去意已决。
    10、你想拍你的《都灵之马》吗?她叫什么名字?(50分)
    想拍,叫《不在梅边在柳边》。讲述现实生活不如意的小人物,让灵魂生活在别处、挑选灵魂栖息地的故事。
  3. 以前下载过这部电影,只看了个头,这次在匈牙利抽空看完了它。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的贝拉塔尔,确实名不虚传。

    他的年纪比我还小一轮,却已经成就了其大师业绩,并宣布这是他的封笔之作,因为“想说的话都说完了”。他的成功和个人天赋与环境推动均有关系,二者缺一不可。从年轻时的关注、批判现实社会,到中年后的再现、刨析人性,再到近期的思考、质询人类与世界的存在意义,如此跨度巨大的艺术表现历程是不容易达到的;而且他还形成了自己被业界公认的、独一无二的电影艺术风格与语言、技能,两者相互交织相融,方可在其艺术领域里被尊为大师。

    这样的作品要耐着性子去看,要带着一定的专业文化修养去看,就像我们读屈原、曹雪芹等大师的作品一样。对比自己,还只做到表现现实、刨析人性的地步,独特的文风技巧还谈不上时,就已经“封笔”了。中国当代的文学艺术创作者们,还差的很远啊!

    大远景里的去返调度。

  4. 尼采之马从都灵来到了匈牙利平原,来到一个偏僻之村。这里只有一所孤独的房子,房子里只有父女两人,他们在等待着死亡,就如同尼采一样。尼采从与那匹马抱头痛哭之后十年才死去,而马从都灵回来之后,就厌厌不思食,父女俩也才熬了六天就面对着死亡的来临。尼采面临的是精神之苦,他在疯了十年之后死亡;而父女俩则有着生存之虞,外面凄厉之风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不过正如尼采所说,他们都是“受苦受难的兄弟”,共同面对的是人类的困境。

    《都灵之马》是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新片,据说亦是其封镜之作。在2011年的柏林电影节上,曾经大受赞誉。这部影片一如他以往的影片一样,黑白的影像、漫长镜头、缓慢的节奏、单调的音乐,压抑的气氛……在极其精简的对话与简化了的故事之中,进行着哲学的沉思。不过,这部影片与其之前的相比,对于现实的关注减少了许多,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于人生根本意义的思考上。特别是相较于奠定贝拉·塔尔电影上地位的《撒旦的探戈》,这一点更是明显。在《撒旦的探戈》中可以看出塔尔对于现实的批判,他对那种陈旧体制的批判锋芒,是相当的尖锐。虽然《撒旦的探戈》中,也有导演对于人性的思考,但这种人性是基于现实的人性,是在具体情境之下的人性,而非是哲学意义上的人性。因此,尽管导演尽量抽离故事,电影的情节仍然还是相当的吸引人。

    与《撒旦的探戈》不同,《都灵之马》的故事更被导演淡化到无的地步,剧中的人物也相当的简单,只有父女两人,最多再加上那匹尼采抱过的老马,此外就是偶然出现的吉普赛人及借酒的邻人。此对父女的家,孤零零地位于一片荒野之中,除了一棵孤独的枯树,就是光秃秃的地,风无情地没有止境地刮着,一切皆在萧瑟之中。这片荒芜之地,给观众一个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这是被上帝遗弃了的土地。

    影片一开始,贝拉·塔尔就以他惯有的手法,用话外音讲述了此片的缘起,尼采那段已让人烂熟于心的故事。不过,塔尔没有去讲述尼采,而是追踪起那匹马的结局。其实马的结局也就是尼采的结局,贝拉·塔尔曾说,“尼采之于本片,等同于这匹马,和我们自身”。尼采疯癫了十年后在绝望中死去,马则在被尼采相拥之后不吃不喝了六天,最后的结局应该也是死亡,就如同影片中那对父女一样。马车夫赶着马从都灵返回他的家时,塔尔用了一个长镜头,展示着马车夫疲乏而痛苦的脸,再配以曾经出现在他许多电影中的那种让人沉重的音乐,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对于生存的艰难。这张看似平静的脸,已是饱经人间的风霜,他对马的愤怒早已消失,恐怕想的是早点回家,明日再去城里多拉一趟货多载一个人。此时的马车夫,对于人生尚存希望。

    圣经中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用了七天的时间,从虚无之中开辟天与地,在混沌之中引来了光明。贝拉·塔尔则在《都灵之马》中,细致地描写了马车夫从都灵回家之后日子,一共六天,每天他都用字幕标出,明显可以看出他在用此故事与圣经的创世纪做对比。圣经中上帝在创造,而在这片没有上帝的土地上,塔尔记录的却是毁灭。塔尔毁灭的这个世界,也用了七天,虽然他只认真地记录了六天的时间。其实毁灭是从马车夫回家的那天就开始了,只不过那一天马车夫还有着希望,那是上帝还存在的一天,那是从创造到毁灭的过渡日子。

    贝拉·塔尔在电影中所展现的马车夫父女俩的生活,其实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一种生活重压之下艰难求生的悲哀。家徒四壁的屋子,勉强能够抵御门外呼啸着的寒风;父女俩谋生的手段,就只有那匹可怜的老马。每天女儿为残疾的父亲穿衣脱衣,父女俩不停地套马卸马;天一亮女儿即起床去井里打水,到黑夜降临两人仍是劳作不息;每日两餐饭父女相对而食,吃的永远都是白水煮土豆,唯一的享受与娱乐,大概就是清晨父女俩喝一杯烧酒。艰辛而繁重,单调而无趣,日复一日,父女俩就是如此度过人生。这种人生,其实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也许我们更少一些生活的艰辛,更多一点生活的乐趣,不过本质上我们不都是如此生活着吗?尼采为马的悲惨生活而痛哭,其实是在哭他自己的命运,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为马车夫而哭,为马车夫父女悲苦的生活而哭,更是为人类共同的命运而哭。

    尼采的哭是灾难性的,他让自己走入癫狂之中,也让那匹老马进入反抗期,同时开始了马车夫父女生活的毁灭进程。从都灵回来的第二天早晨,马就拒绝再受马车夫的奴役,并进入了不吃不喝的状态。这让父女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马是他们生活的来源,也是他们生存的依赖,这样他们只能困守在这荒凉之地,绝望地等待着毁灭的开始,等待着死亡的到来。虽然他们曾经打算离开这个地方,无边的荒野与狂啸的风又将他们逼了回来,在这个上帝已经死了的时代,何处还有生存之希望?到他们家抢井水喝的那群吉普赛人就是预兆,他们也在寻求着理想之境,而有着井水的这个荒僻之家,竟也让他们兴奋无比,可见其他的地方,尽皆神弃之地。

    在他们困守的六天里,食物在减少,马也越来越衰颓。最后是井水也枯竭了,煤油灯再也无法点着,死亡的气息越来越浓厚,弥漫在这间土屋里。即使是狂风停歇,也阻止不了毁灭的到来。一直辛勤劳作的女儿,也如那匹老以一样,面对着水煮的土豆,呆呆地不再进食。这是第六天,实际则是毁灭开始的第七天,就一个短短的镜头,即堕入无边的黑暗之中。死亡当然会如期而至,了无生趣的生活也该结束了。这是尼采悲悯的后果,在他对老马的悲悯之中,马失去了生存的意义,他本人亦因痛苦而疯癫,同时也威胁着马车夫父女俩的生存,整个的世界也在悲悯中走向毁灭。上帝无中生有创造了世界,而尼采却先让上帝死去,然后在上帝创世的第七天开始了他的解构,他用毁灭来连接创造,生死往复,构成了尼采式的永劫轮回。人生充满着痛苦,人生就是劫难,如同西西弗斯一样,永远看不到希望,只有绝望与死亡。

    当然,《都灵之马》体现的并非尼采的思想,而是贝拉·塔尔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看法,尽管他用的是尼采的故事,而且大部分的思考来自于尼采。前面引述贝拉·塔尔的话,证实了他电影中所写的苦难,其实也是尼采的苦难,也正是我们自身的苦难。他在影片中要说明的,正是我们人类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而这也是我们必须体验的,即使痛苦,即使绝望,也得经受。只有死亡,才能终止这一切。

    “死亡瞬间,我们不会再纠结所作所为是否有意义,我们、已老去的灵魂、这个世界都不复存在。”这就是塔尔的想法,也是电影所表现出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