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何时是读书天 いつか読書する日(2005)

何时是读书天 いつか読書する日(2005)

又名: 牛奶女工 / The Milkwoman

导演: 绪方明

编剧: 青木研次

主演: 田中裕子 岸部一德 仁科亚季子 香川照之

类型: 剧情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05-07-02

片长: 127分钟 IMDb: tt0478706 豆瓣评分:8.3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独身的大场美奈子(田中裕子饰)在超市做收银员,早上兼一份送奶工作,晚上在家中品味堆满的书籍。美奈子每天早上都会派牛奶到敏子和中学同级同学高梨槐多(岸部一徳饰)的家。一天,槐多的妻子容子偶然知道了每天早上给他们家送奶的是美奈子,并知道了丈夫过去的事情,她约见了美奈子托付后事。

演员:



影评:

  1. 美奈子送牛奶的时候,我在看这部电影。
    美奈子的卧房里排列着整齐而密密的书籍,当多年来深爱的男人正在不远处的另一栋房子里握住病危夫人的手时,她在自己的床上握着卡拉马佐夫兄弟在灯光下睡去。就是在这个镜头前潸然泪下。

    小镇的日子仿佛一成不变。灯光拥挤在山谷里,莹莹一片的杂乱而温馨。有些人决定在这里渡过一生,有的人不过是想渡过余生。
    影片到达40分钟的时候,我们才明白,美奈子和槐多,这对初恋情人为何分道扬镳,时常擦肩而过,又总是拘谨冷漠。
    槐多,这个温和的男人从事民生救助等政府工作,家里有个病危的妻子。这妻子的生活维系在一张床、一杆吊药瓶的枝干、一只小闹钟和一本记录疼痛状况的小本子里,以及那个无微不至的丈夫。这妻子,容子,最先发现“送牛奶的女人”每天早上准点到来,带着短促的牛奶瓶叮当碰撞的声音,而此人便是“那个大场”。她便决意要决定身后事——让丈夫和“送牛奶的女人”终成眷属。

    美奈子自以为是个让人讨厌的女人。每天早上天没亮就去送牛奶,一个山镇里,“给每个人送牛奶”成了她生活的一个梦想,那么多的石头台阶,那么繁重紧张的送达,无疑是她一天开始时刻的严重证明:证明她和这个世界、这个家乡息息相关。那里有陪她喝酒聊天的高龄女作家,她天天熬夜,故而能开门迎接送牛奶的她。那里还有孤独无语的高龄老头,每天等到牛奶一饮而尽,归还奶瓶,俨然像是个人体态的牛奶木箱。而除此之外,没有人在这么早的时候迎接她,等待她。
    她唯一不知道的是,她的脚步声成了病危女人唯一牵挂的事情。

    接着,美奈子一边吃早餐,一边泡个脚,一边读报剪报,然后奋力骑车去超市上班。收银员的工作同样微薄渺小,无形中却是和小镇乡民丝丝入扣。美奈子的身影,其实是不可避免的。

    人生中会有很多种貌似宣言的借口。单身,大概是和戒烟一样最普遍的一种。因而,当美奈子提到20岁时的单身决心后,观众不得不想到槐多在妻子面前说的——他的决心,只是过一种平凡平静的生活——而大场美奈子,无法完满这个心愿。
    都是一揽子的借口。只为目睹自己的感情付之东流,像某种不开花的植物,钉在原址。

    这两人始终不曾披荆斩棘地去成全自己的爱情,只因为她的母亲、在他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在上山约会的途中车祸而亡。遗体陈列在一起时,槐多的母亲声嘶力竭地想要把亡夫的尸体搬走。而另一对刚刚萌芽的初恋情人站在各自父母的遗体边,同时陪葬了自己懵懂的感情。
    总以为可以这样守着,平静地活下去。不敢相信还会有爆发的一天。
    并在这样的方式中,默默放弃了。
    孤独可以排解,我们可以有书,有电影,有朋友,有工作,有乏累,有妻子或丈夫。但终究,假如,这些都是孤独的承载品,只是将我们折磨得更沉重。孤独的分量,总是在日夜不断的排解中依附到更多的书页、更多的睡眠。孤独的人都是如此并负着软弱和坚强。
    也如那病危的容子,在夜里独自一人挣扎着走到前庭,在牛奶瓶里塞进纸条,约见丈夫心爱的女人。那一景,必是夺了不少人的眼泪。

    在这部电影里,槐多这个角色更让人心疼一些。当他追问那位执着的老人:从50岁,到85岁,还会很长吗?
    老人说,很长。
    直至他在不负责任的父母面前唯一一次情绪的失控,令我们知他心里压抑的极限。
    最终的结局,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也许我实在不想去相信,这是编剧对人生得失无常的牵强附会;但假如,这恰是事实,又该怎么办哪。真是很让人唏嘘的故事:50岁女人一辈子的爱情潜流。

    田中裕子,在这部电影里偶尔会露出孩童般的话语声,一点儿不苍老,醉后再有点天真,天真到坚信单身。
    我也很爱她在那位夫人葬礼时的一身黑裙,头发盘起,背影,在铁丝网前,群山和小镇作着全景。那个镜头里,无声地有一种抵制感。黑色的身影和她一贯的工作服装扮截然不同,透露着挺拔和内敛,以及对外部世界充满渴望的决然抵制。
  2. 全片散落的正是中年人独有的感情克制与喷发,顾虑之外还带着日本人特有的内敛,非把一份纯洁得经不起世事风吹雨打的爱埋在心里。《The Milkwoman》既不暧昧也不沉闷,不同于煽情片的哭天抢地或者纯爱片的细腻绵长,它包含着难以保持的温情隐忍。假如没有槐多妻子的绝症,也许美奈子一辈子真就在送牛奶的路上慢慢消失。

    对于《The Milkwoman》最为感触的有以下两个场景:

    一是美奈子在灯光下读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渐渐睡去,几十年来她排解孤独的正是她房间里堆满的书籍还有白天的两份工作。为什么要选陀思妥耶夫斯基,要知道有他作品出现或者依他作品改编的电影都感动得不行,埃里克.侯麦《绿光》里的那本《白痴》,再是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的《白夜》,那种陷于个人世界里的内心挤压与真诚坦荡,有着影像之外的另一层意义。

    《卡拉马佐夫兄弟》书里说:一次,仅仅只有一次,他曾被赋予了一瞬间的积极、热烈的爱,而且正是为此而赐予他世上的生命。放置影片角色上,美奈子在生命流逝中追寻一生所爱而不放弃。多数时候她的生活的确平淡如水,往返重复。面对人生变数的选择使她认为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事实上这的确引起了某些不解,比如超市里的Mary和经理。

    按时作息,辛苦工作,寂寞之余的空暇只能依靠书籍来打发,人生空白也只由书籍来填补。难怪有人感慨原来读书真是下下之策(注:针对影片而言,无贬义),影片在结尾时给了落地书架上整齐排列、不同种类的书籍一次近景特写,可以清晰看得见它们的书名。

    莫名的想起了赖声川导演在将要离开讲台时“告诫”台下一群学生的话:你们和Stanford的学生没什么不一样,一样聪明,但人家读的书实在是很多啊……。

    当然不去考究这话真伪,后面是赖导列举的书目。按赖声川说来他在台湾也是这么对年轻人说的。可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显然对于影片里的美奈子不应该涉及这问题。

    一是美奈子在写明信片给电台时,放了Paul Williams的《Rainy Days And Mondays》。不少人可能都听过Capenter唱的同名歌曲,不过说来,在片中男声的忧伤深沉得到了体现。换做女声,则多了些自怨自艾。

    细软私语的开始,憔悴寻找的结束。那些随风飘去的人生岁月、一个人的日子里,美奈子只有冷清的黑夜为伴。

    病床上,槐多的妻子也在听着歌曲,重病在身的她时日无多。无意中知道了丈夫的内心隐秘,并决定在离开人世前撮合他们,了却遗憾。

    然而出于道德底线或者是个人自尊,情绪激动的美奈子并没能立即接受请求。在一个小镇里生活,彼此生活却划着两条平行线。往事纠缠的不只她一人,槐多同样内心不安。

    Rainy Days and Mondays always get me down,在后来,两人的情感洪流的爆发也选择在了雨夜里。在哪里见着形容是中年人的情欲流露,有些尴尬,其实真看来有些心酸。

    --------------------------------------------------------------------------------------------------------------

    在银幕上看那个依山而建的小镇很是心境开阔,在大山的衬托下,密密麻麻的白色房屋,既不突兀也不单调。美奈子在晨光里沿着台阶一步步往上,挨家挨户地给每户人家送牛奶。

    匆忙的脚步声、玻璃瓶子的碰撞声,除此之外就是安静的小镇。开场有一个跟着美奈子的长镜,舒服得不行。这条有着台阶的陡坡在影片也反复出现,主人公们上上下下,日子一天天过去。


    影片中的几个伏笔也可以一说。

    在槐多和美奈子寻找有老年痴呆的老人一幕,美奈子在桥头呼唤另一边同样忙于寻找的高梨槐多,前两次都是用普通的声音喊了高梨先生,槐多没有听到(一度以为是故意装没听见),最后她提高了声音大声喊着:槐多!镜头对着槐多,他慢慢地回过头来,望着这边的美奈子。音乐骤起,两人这么互望着,内心的情感爱意表露无疑。

    美奈子追问槐多为何不敢面对他们的感情,是否只是由于父母。槐多说是当初他在游泳时差点溺水,而美奈子大声嘲笑着他,两人开始争论起来。

    而这个争论也成为影片最后一个高潮到来的线索,真不想说什么在真爱到来的时候死去,对于这个结局的必要性绪方明导演做了大量的情节铺垫。从两人的灰色往事到槐多从事的工作,父母的影响无疑是造成他们之间悲剧的原因,推己及人,槐多的责任心付诸在了流浪儿童上面。他努力避免着有更多类似悲剧,木纳的他面对不负责任的年轻夫妻表现得异常冲动,之后在车内陷于一个人的哀伤中。

    某种意义上结尾的死亡的确是必然到来,也是高梨对于自己的一个交代。他得到了,他又失去了。

  3.   美奈子爱着的槐多,不可谓不是一个懦弱的人。

      当自己的父亲和美奈子的母亲在偷情时出车祸死亡后,槐多便开始躲着美奈子,后来还和另一个并不爱的女人结了婚,过普通平淡的生活,尽其所能地承担责任、尽义务。然而槐多心里从未忘却过美奈子,从未忘却过少年时的那一段恋情。他只是悄悄将这份爱埋藏在内心,小心翼翼地克制、压抑着所有的情绪,拼命为遵从自己年轻时的决定而努力——“决定自己一定要平凡地活着”。

      他觉得美奈子是自己内心一个“很碍事”的人;他在车站、在公交车上与美奈子擦肩而过的时候永远视而不见;他避免和容子谈及美奈子、谈及过去;他甚至从不喝美奈子送来的牛奶......他使劲全部力气、以伪装来压制那份强烈的爱。

      槐多的妻子容子说:“你一直以来都扼杀了自己的感情,扼杀感情,也会把周围的人的感情一起扼杀的。”

      他就是这样一个压抑、隐忍【好听的说】,而胆怯的人。说实话,我讨厌这类人,在决定命运的时刻缺乏勇气,导致错失了自己的一生,和别人的一生。他让我想起《长日留痕》里的史蒂文斯。


      美在奈子不一样。比起槐多,她并不伪装,她显得要诚实、坚毅得多。

      尽管美奈子同样选择了某种程度上的逃避,她同样把感情放在心里,偷偷地爱,不让任何人知道。

      然而她却从不欺骗自己。

      她在半夜读着小说里的句子偷偷地哭;她给电台寄去表达情愫的匿名信;她偷偷喝掉他不喝的牛奶;她在得知容子的遗愿后勇敢地去找槐多,请求他喜欢自己......

       她甚至在二十来岁、发现自己再没办法那么深切地爱上一个人之后便选择了独身。她不怕孤独终老,她要诚实地面对内心的感情,于是开始了一场长达三十多年的暗恋。

      影片一开头便是15岁的美奈子在给未来的自己写信。一开头已足以让我万分动容:这个之后成为破万卷书的送奶工,原来从15岁的时候便暗自为自己决定好一生的命运,执拗地拒绝其他所有可能性,坚定毅然地走自己的路,从未迷失。

      15岁便已斩断所有不切实际、虚浮纷乱的少女幻想;15岁便已然对自我抱有坚信不疑的认知。
      
      赫尔曼·黑塞在《德米安》里说过: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与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美奈子在很小的时候便找到了自己的命运,并且勇敢而忠诚地坚守了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她热爱那个小地方,便打算一辈子留在那里,而从来不去考虑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纷呈;她觉得为全镇人送奶、熟悉住在此处的每一个人、知晓此处每一个人的人事是快乐的,便从来不计较工作与其社会地位和报酬的相关性;她爱了一个不可能的人,便决心与孤独和沉默的爱相伴,仿佛带有惩罚意味般地在某种程度上隐却自我,保持独身、暗恋的状态,终其一生,直至迎来转折——容子的病逝与遗愿。
      
      如此自知、自持;如此执念、动人。

      这个故事无疑是美丽感人的,却带着浓浓的悲凉、哀伤与孤独。我并不爱这样的男主角,并不爱这般夹杂着几分病态的感情,但是忠实于自我的美奈子却实实在在打动了我。

      美奈子,我爱你始终诚实。



      
  4.      《何日读书天》(又名《牛奶女工》)这部已经上映了七年的日本电影,其温开水一般暧昧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所以有人谈起了爱情,有人说起了孤寂。对我来说,它只关乎阅读,无关其他。
    这是一部讲“读书姐”故事的电影,所以想饶有兴趣地讲一讲我知道和想象的读书姐们。
        当初知道这部电影,来自洁尘某次的电影随笔介绍。洁尘是成都人,先做媒体,后来专职写作。我们在她较早的散文随笔中看得到早期纯文艺、文学作品广泛阅读后产生的细腻、感性的文字。成名之后,难免受专栏之累,读者抱怨以前性灵之气有所损减。
        很多年来,洁尘阿姨一直在这条路上踏实前行着,哪怕在成为“书房女作家”之后,也在有限的空间里一步一步走出无边的生活。很多人艳羡她的生活方式:看文艺电影呀,读书呀,还能用读后感过上体面的生活啊……用句不恰当的比喻——“都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没有近二十年如一日地观影然后写作,满怀耐心和责任感,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文字缠绵也好,犀利也罢,灵气十足也好,熟练生产也罢,二十年如一日地奋迅的生活,才是让我喜欢她的地方。她的书房和笔记本一直是我好奇的神秘之物。豆瓣上有很多活跃的读书姐和读书哥,他们改造的书房,也十分了得,简直堪称奇观。
        翻阅旧闻,发现一位中国本土“大隐隐于市”的“读书姐”。
    邰大姐,表面身份是长春市某社区的一名普通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另一重身份是吉林省图书馆三年的馆内读者借阅排行榜冠军。报道说,瘦高的她每天中午都会出现在图书馆的借阅室,专注地挑选心仪的图书,于是就交出了这样一份让人瞠目结舌的成绩单:2008年,494本;2009年,541本;2010年,714本,3年时间,她共读了近1700本书,平均一年阅读566册。“对我来说,读书和吃饭一样,人一天不吃饭准饿,我是一天不读书就觉得缺了点什么。”当记者在省图找到邰大姐的时候,她刚刚挑选好要借的图书。每天中午,她仅有的一个多小时休息时间,都被图书挤占得满满的——先花上20分钟吃饭,然后赶到省图书馆借几本书,再回到单位上班……(以上消息摘录、改编自新华社新闻)
        和“作家应该知道大街上发生的事情”对应的是日记家应该想象得到便利店里发生的事情。下面说一说我想象的读书姐,比如:两个7—11的午夜女收银员。
       她们在无人的店面,指尖滑过IPAD的屏幕,第九百九十九页,第一千页,第一千零一页。数字化阅读让翻页的声音都没有了,电子屏幕间或反射出头顶上冷色调日光灯的光亮,阅读是在日光灯下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的。她们早就在收银台背后找到一片完美之地——既可以看到货架间的情况,又不会直接被进来的人看到。倘若有人冲进来买一支黑啤,她们就速速起身,完成工作,然后继续阅读直到天亮。
       收银员C房间里有一墙整齐而细密的书籍,同事W房间里也有一墙细密而整齐的书籍。她们房间就是由这两墙书隔开的,这是两墙秘而不宣的秘密,有重合也有不同。她们生活得像两枚素数,似乎和别人也没有过多联系。只有在同时抽取同一位置书的时候,四目相对,心头一惊。
       休假的日子里,C搬来椅子背靠窗台,翻开水粉画册细细看着,白昼的光亮衬着铜版纸刚刚好。W则选择在夜里“啪”一声按开台灯的开关,让橘色的灯光让纸张表面有人工的光彩。

       
        她们从阅读里,继续生活,从天堂的世界里找到充满爱的过去。在两条空白又逼仄的生命里,除了阅读,没有其他。阅读成为最忠诚于孤独生命的爱好。

        不怕你们笑话,我特别想把自己归入读书姐的范畴,可是一直欲求当读书姐而不得,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是一个文学爱好者,通俗说来就是一个文艺女青年。老实说来,距离上一次认真读完一部长长的小说已经一年的时间了。自己关于阅读的爱好,多年前从日本小说开始,在那里以日本小说告一段落,也是一种善终。有一段时间有点喜欢看一些偏哲学类的书籍,略萨曾经说过:好的作品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包含了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为我们在无法找到问题答案的时候提供了一件救生衣。

    现在这个年龄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显得手足无措。任何一个指引都会当做救命稻草一般牢牢抓住,不过,当我们穿上萨特牌、黑格尔牌、康德牌、尼采牌、海德格尔牌救生衣的时候,对救生衣的线头最容易忘记检查它们是否三包,质量是否合格。很多人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工作后显然没有了专门的读书时间,于是不免发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后现代碎片化的方式阅读与思考,还是不是真正的“读书”?
    我是擅长自我安慰的:当然是读书啦,反正,零碎的阅读填补了大块时间的间隙,聚沙成塔、积少成多。

       书页翻过的声音有筛走了午夜孤寂的力量,在薄如蝉翼的纸张翻过的瞬间,幼年背诵诗词早饭间歇都回来了,古往今来的历史在眼前幻灯片般一张张闪过,没有什么比此时此刻更能逃避现实的了。

        在一场又一场和它们肌肤相亲之后,身心疲惫地伏在想象的案头之上,闭上眼睛嗅到书页沉木一般的味道,满心都是手触摸纸张的踏实和安详。

        尔欲安然,在浪中行。
        可见,阅读这种理想,更需要我们用生命去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