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人看了《以年为单位的恋爱》,被夹在一对又一对的情侣中间。
自从恢复单身之后,很多事情都要去重新适应,比如一个人看电影,过节日没人陪,发生了好的坏的事情无人可分享,很多事情也都有了新的感觉,比如以前整天鼓励母单室友恋爱,现在好庆幸,宿舍的搭配不是“三人一狗”,以前看爱情电影觉得事不关己,别人的甜蜜也好,虐恋也好,都是故事,可等到自己也有了故事之后,才知道原来那是人生。
电影的前半部分真的很美好,性格憨憨的男主,遇见了温柔善良爱笑的女主,在2018年的跨年夜,他骑着小电动,穿越“时空隧道”,带她去看假的烟花。
“我叫江宇,江河的江,宇宙的宇。”
“你好江宇,我叫陆鹿珊。“
“你好,八里桥的陆鹿珊。”
因为相遇太美好,所以连如此平淡的自我介绍,都带着甜甜的味道。
初相遇时对彼此的陌生、无知与好奇,让一切琐碎都显得温柔甜蜜满世界飘满了粉红泡泡。
糖炒栗子不是用来吃的,是用来放在冬天的大衣口袋里暖手的。
你爱吃辣,我“舍命”也要奉陪。
你的房子到期,我连押金也不要了,一定要和你住一起,迫不及待的要让余生早点开始。
春节短暂的分离,就像隔了三秋、三十秋那么漫长。
任何微不足道、平淡无聊的小事,只要和你一起做,就是浪漫又让人心满意足的。
爱情可以有多甜蜜醉人,没有体验过的人,不会明了。
02
深爱一个人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跟这个人,是天造地设、命中注定,因为你原本可以遇见千千万万个其他人,却偏偏遇见了他,原本有千千万万次可能错过,最后却因为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集中一起为你们的爱情开路,最终得以相遇。
可等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却发现,其实爱情都是偶然得来的,偶然在一个你可能遇见千千万万个其他人的时刻,随机的遇见了他,就像是人群中的小概率事件,你总会遇见一个人并爱上,只不过,这个概率落到了对方身上而已。
当最初的陌生、无知与好奇,变成了了解、要求与期待,原本的甜蜜温柔,也就变成了习惯、失望与埋怨。
两个人谈恋爱,就像是打着手电在一条漆黑的路上行走,手电筒微弱的光,只能照见眼前的一段路,再往前看,依然是黑暗的,你不知道路会延伸向何方,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也才能亮一步。
很多人问过我“爱会消失吗?”我总是回答,“会,当然会。”
爱就是手电筒发出的那一小束光,直视它的时候,它也很刺眼,让你误以为它像太阳一样明亮,几乎可以照亮整个地球,可当你指望它能帮你照亮前路的时候,却发现它其实那么微弱,电量足的时候,还能照的亮一些远一些,电量不足的时候,它就很鸡肋,留着用处不大,不留世界又是一片漆黑。
03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句话:这结局,一点也配不上当初的相遇。很多爱情都是如此吧,所以纳兰性德才说“人生若只如初见”。
爱情从来都不是只有恋爱,不是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够了,时间越久,它需要包容进去的东西越多。
最初的时候是两个人的性格,后来是生活习惯、怪癖、小脾气、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再后来是对人生的追求、理想、规划,还有朋友、家人以及将来要共同承担的责任、共同面对的种种复杂的人与事。
爱情也就从当初的简单轻松,变得复杂沉重,原来相互扶持彼此体贴的两个人,后来也各自在自己的琐事里焦头烂额,需要对方的时候,对方总是缺席。
是因为得到之后就不懂得珍惜了吗?不是。
越是成长,越懂得了,万事万物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你不要期待任何人、任何事停留在最初的样子,因为什么都在变,不只是人。
初相遇的时候,感情基础薄弱,为了能够在一起,当然是这段关系的优先级最高,很多重要的事都可以为它让路,但这种状态不可能一直持续,人要是总处于最初的热恋,把其他的事情都荒废,那还了得。
所以,当感情进入稳定期,两个人都会把原本为爱放低了优先级的事情,重新捡回来,比如事业,比如爱好与追求等等。
我总觉得人们有一个误区,很多时候我们把原本属于爱情一部分的东西,看做了与爱情背道而驰了。
就像电影里江宇因为忙于公司的事,不能陪陆鹿珊过纪念日,不能和她一起照顾招财,她以为那些忽略,就意味着不爱,可是她不懂,江宇的事业,也是他们爱情的一部分, 忙于事业从来不是爱情的对立面,,只不过当所有事情都堆积到一起时,他没有做好时间分配。
04
“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在”这是好的爱情吗?不是,好的爱情应该是“你需要的时候,我在”,是给予,不是索取。
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很难的,谁也不想谈一段让彼此心累的爱情,一旦你索取的比我能给予的多了,一旦你觉得我的给予是理所应当,给的不够多就该遭埋怨了,这关系就没那么轻松了。
剧中江宇和陆鹿珊,他们是坏的恋人吗?其实他们都很好,但缺少了理解,当生活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没有伸出手来彼此扶持,而是各自都沉入了自己的世界,期待对方能理解,可实际上自己又根本没有向对方敞开。
一个不说,一个不懂,不说的又期待对方懂,不懂的也没有努力进入对方的世界去看个究竟,最后互相误解着、埋怨着,无奈又无能为力地走向彼此都不希望的结局。
爱情,应该是锦上添花不能是雪中送炭,无论是情感上还是物质上,首先要自给自足,有余力了,拿出来与别人交换,那便能收获双倍的快乐,若是期待对方的雪中送炭,就会变成依附,久而久之快乐也变成压力与失望了。
-作者-
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被女主这没断奶的幼稚园女生惊呆了。
1.认识第一面,直接就带去看假烟花,还进展如此之快?这不叫恋爱,这叫一夜情。
2.没时间没钱还养狗,忙到没时间管人,还养狗?信用卡冻结,还养狗?没时间给狗看病,还养狗?这不叫养宠物,这叫坑狗。
3.男主创个业,忙到没时间陪她。吵架
4.男主没办法,找暧昧对象前师姐做融资顾问。吵架
5.男主创业没钱了,因为不信任摔手机。吵架
6.跨年纪念日旅行,男主因为融资去不了。吵架
7.狗死了,因为男主忙于创业没时间管狗。吵架&提分手。
男主为他两后半辈子创业挣钱,这作精说不陪她、不关心她。没钱,这两北漂后半辈子靠什么买房?靠什么生&养孩子?靠什么养老?靠这作精做酒店前台每个月那点工资吗?
这种心理没有断奶,需要有人随时伴随呵护不断奶头乐,然后又不能理解为她不断努力的男主的作精,谈的都是早恋,还是分了的好。分了一时痛,下半辈子却不用受其害,否则这辈子就完了。最后还搞开放式复合,墙都不服就服你啊导演。
虽然不是《三十而已》的观众,但“养鱼cp”有多甜,前段时间也在社交媒体上看了个糖分十足。对于他们以全新身份再搭档新作品,其实会更加警惕一些:究竟是顺水推舟只放闪,还是会好好讲个故事,让“爱情”二字没那么无厘头?
《以年为单位的恋爱》,乍看标题会以为是异地恋或更抓马需要倒时差的跨国恋,其实整个故事非常落地,就是北漂情侣烟火人间的现实人生。这种“年”的计算,其实是两位主角不知不觉间成长转变的痕迹。其实整个影片里,比起爱情,我更关注这里面两个角色是不是真的有在好好处理自己的人生,不喜欢为了空蹈的爱就放弃自我的故事,好在,这个故事也没有那样悬浮地去处理。
我留意到这场爱情开头就潜藏的“危险”。男生江宇,不知道女生珊珊的童年阴影是隧道,兴冲冲带她走“神秘道路”,最后在隧道尽头,跨年时分,请她看了一场电子烟花。都市里小小两个人的心动萌芽,其实背后已经有很多局限与不了解。
比较欣赏这部电影的地方,也就是整个叙述里有许多这样的细节:隧道的细节在整个影片中多次重述,从一开始女主独自处理,到向男主敞开心扉,到两人共同面对,一次比一次激荡出他们试图用爱修复脆弱的努力;另一个细节是曾经令人怦然的,暖手的板栗,逐渐变成茶几上放凉的板栗;还有爱的信物——会下雪的水晶球,从定情到跌破,像极了现在流行的“失恋博物馆”里的藏品。北漂生活带来的焦躁、压力与不确定,落在具体的年轻人身上,不断顾此失彼。影片把这些从欣喜到跌落的状况,安放在非常具体的事物上,贴着生活的琐碎,处理疲惫。
在历经了相爱最初的甜蜜后,两个人的分歧开始产生。和世间很多情侣一样,矛盾一开始很小,关于沟通减少,亲密减少,之后逐渐强化,男女主越希望对方在乎自己,就越会印证对方已经不再在乎自己:一些若有似无的他人介入,一些以“忙”为借口或真的就是“忙”带来的无暇他顾,一些共同抚养的猫猫狗狗映射出的人的缺位……这样的事情可能每天都在每座城市上演,甚至就在我们身上上演,因为过于真实,在影厅里,我甚至听见后排的女观众和她的同伴悄声说:天哪,这些事儿跟我和我前任的矛盾差不多!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影片里呈现的主要是在埋怨男生忙于事业疏忽女生,其实我看到的是两个人都更关注“我”,关注自己,而互相忽视。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珊珊在和家人打电话时说的心里话:“我在北京奋斗买房,和他没关系。”其实不只是江宇在工作上有很多事情没有跟珊珊说,珊珊在内心里也为自己留着领地和退路。当两人发现彼此的未来里可能都未必有对方时,当然就会怀疑和动摇。
但这样有没有错呢?似乎当代公众号文章们都在教育着“江宇”和“珊珊”们,再怎么相爱也当然应该为自己留退路。这是属于现代爱情的理性,是“明智”,适宜“止损”。珊珊最终把房款用于给自己的妈妈在重庆买房,好像比起虚无缥缈的爱情,亲情这边成了更“可靠”的事。但珊珊妈妈却说出了非常大胆的,推了女儿一把的话:“谈恋爱的事,多跟你的大姨学学。”
珊珊的大姨,其实是电影里几笔带过的人物,但她的感情生活透露出来的勇敢,却超过了电影的男女主角。电影里,大姨换了几次男友,非常潇洒热烈,活出了一种不在乎世俗眼光的激情。这和江宇失恋后跑杭州,珊珊失恋后回重庆,简直形成一组鲜明对比。一时间竟搞不清,谁的心态更“年轻”。
说到底,年轻人为自己的事业奋斗没有错,哪怕是奋斗到失去爱人,也可能是必经的挫折,但颓唐到底后,还能不能触底反弹,还能不能屡败屡爱,这才是当代生活给我们出的真正难题。
幸好最后的最后,在兜兜转转后,两人还是愿意走向对方一步,把当初摔门而出的急火攻心,变成时光梳理后的重头来过。把当初的更看重自己,转向看看对方是否值得再追回。影片的余韵不过也就是,在这样寒冷又寂寞的年岁里,重新回味拥有过的爱,再做一次深深的告白。
周五机缘巧合去影院看了一个跨年片《以年为单位的恋爱》。上座率还蛮高,因为是傍晚,正好赶上一大群穿着校服的年轻学生来看,让我也莫名体验了一把回到青春岁月的感觉。
电影情节特别朴实的日常,是那种社畜打工人的日常恋爱生活。
一开片,女主就忙着相亲。不过她这个相法很别致:在地铁上约见面。是那种提前保持联络,算好是哪辆地铁正好到站,然后再报车厢号接头的。这种跟人地铁接头的方式我也经历过好几次,尤其是和朋友从不同的地方赶往一个目的地时,不过!谁能想到还可以这样相亲!
后面女主也和闺蜜解释了,在地铁上相亲,正好在回家的路上,能聊几站聊几站,觉得可以继续就正式再约下次;觉得不行就直接pass,还不耽误任何时间,多好~ 这么一想真是妙啊,写出这个的编剧应该挺有生活的~ 我当年怎么没想到这种办法!每次见那些渣渣相亲对象都要耽误上半天自己的时间,哎哟现在想起来还心疼…… 希望看过这个电影的小伙伴儿们能学到这个相亲办法!哈哈哈哈!而且相亲时男方偷偷带他妈来看的,这个也特别常见!我特么就经历过好几次!妈宝男们,唾弃之!于是更觉得编剧肯定有生活了,写的样本好典型啊。
不过说到地铁,电影开场的画面明明是天津地铁,应该就是九号线转五号线,直沽那一站的超长扶梯那里。这我可太熟悉了,哈哈!搞得我最开始还以为是一个发生在天津的爱情故事……看片尾字幕果然鸣谢里有天津轨道交通,看来是拍地铁相亲这段在天津更容易拍吧。也是,毕竟北京地铁的人流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然后女主就到了工作的地方,我说我怎么这么眼熟,是在北京诺金酒店,疫情前那几年来诺金参加过几次活动。于是刚开片没几分钟,对我这种擅长认地方的个人而言,熟悉度拉满,有点意思。
随后男主出现,同时出现了狗,还是只柴犬。身为我们豆瓣用户,影视作品里如果出现了狗或/和猫,那都是加分项啊。然后看了男主一会儿,怎么都觉得越看越眼熟,这种熟悉的感觉,仿佛小时候在看《我爱我家》……一查豆瓣,原来男主杨玏还真是杨立新的儿子!这也太像了,神奇的基因~演技应该也是家传渊源,相当不错。
2018年末的最后一天,加班后不好打车回家,男主提出送女主回家。这仿佛激起了我前几年的记忆。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先是看了音乐剧,然后和小伙伴们逛到凌晨,想去吃个火锅结果所有饭店爆满还排队,海底捞更是要排到三点后。最后只好走啊走啊,走到夜里两点多才吃上了火锅(还不是海底捞)。吃完根本打不到车,而且都是女生也怕不安全,大家想找个酒店补觉结果所有酒店也都爆满。然后我们就在酒店大堂的沙发里坐着聊天,一直等到天亮地铁运营才各自回家。在现在疫情后各种惨淡的现实中回忆起来,这段通宵经历简直可以说是美好回忆了。
扯远了,说男主送女主回家,俩人互相报居住地,“西二旗”“八里桥”,我一下子就喷了。周围的校服小朋友们可能不理解我在喷啥。然后就听女主说,好么,大对角啊~ 就是大对角啊,基本斜穿了整个北京。Again,编剧是有生活的人,了解大对角的不易。唉北京真是,居大不易。所以男主骑着小绵羊摩托,带着女主在隧道空隙里看到烟花时,我的内心和女主估计是一样的:“五环之内不许放烟花啊?”结果下一镜头,不是烟花,只是某个大型建筑上挂着的巨大LED屏幕在放烟花的动画。这也……太惨了!但太有北京特色了!
男女主的感情发展迅速而又合理,而且这里也没有扭扭捏捏的部分,现在的情侣该怎样就怎样。跨年恋爱,二月同居,同居又如何,哪怕省房租也好啊。细节上关于sex什么的,该提就提。比那些端架子的假道学更有真实生活的气息。
男女主为了庆祝周年计划去北海道看雪。看到这里我就知道后面一定会有戏剧冲突然后一定去不成,不禁替他俩心疼。2020年的元旦,全世界还能自由行,这种感觉仿佛已经是昨日幻梦,现在再想从国内随便飞国外旅游,怕是要等上很久很久了……
带着这种惆怅的心情看着果不其然马上出现的感情冲突,不禁感叹,男人的ego啊……情感上的问题,百分之九十都源自男人的ego。男主那句“我只是想证明自己”正是ego的体现啊。而删微信记录更是没必要,情侣之间如果真能坦坦荡荡,会避免绝大多数误会的发生的。
然后就是共情女主的女性视角了,摔门而去的爸爸,摔门而去的男友,两个画面重叠在一起,不由得让人感叹,男人啊…… 女主那句“反正我现在的生活有你没你真的没区别。你是不是也一样啊?”更是让人觉得经典,一旦你觉得没有这个人也一样时,那就真的完全不需要ta了。而女主在大半夜背着狗狗跑向医院的镜头,莫名让人有些想哭,经历过这类孤独的人,应该都懂。
分手后的一小段剧情也挺女性视角的,失恋后就明白还是姐们最好,永远是女生会陪着女生。而女主回到重庆后自己给自己买了房,这一点也超棒!我个人一直主张,只要能承担得起,女生就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房子。哪怕买来先放着当不动产,或者像女主这样给妈妈住,都好。希望看到这部电影的年轻女性们也都能意识到这个啊。
这部电影,故事线简单清晰,主题点规律出现。比如女主的隧道恐惧症:“吃男主豆腐”——讲出小时候的恐惧——用房子玄关装作隧道——最后克服恐惧;比如看雪:一开始让女主说想看下雪——送雪花球——计划去北海道看雪——分手,没看成——再见面时奇迹地下了雪。下雪的地方选在的广州,不过听说广州前几天真的下了雪,看来剧情真实意外地勾连的现实。
结尾字幕专门标出了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所有动物都受到良好照顾,并建议大家用收养小动物替代购买宠物。就冲这句话,这种细心和善意也值得好评了。
而且这片的英文名还挺好的,Lost and Found。虽然表面上是指男主最终成功的那款app,但这三个词让我想到奇异的恩典这首歌里的一句歌词:I was lost,now be found. 在这个感情故事里,男女主各自迷失,终又彼此寻回。2022年,也祝所有看到这篇文字的朋友,所失掉的,必会寻回,lost and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