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党同伐异 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out the Ages(1916)

党同伐异 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out the Ages(1916)

又名: 不可思议(港) / 忍无可忍(台) / 偏见的故事 / Intolerance

导演: 大卫·格里菲斯

编剧: 大卫·格里菲斯 沃尔特·惠特曼

主演: 丽莲·吉许 梅·马什 罗伯特·哈伦 F.A.特纳 萨姆·德·格拉斯 米兰·库柏 玛丽·奥尔登 拉尔夫·李维斯 薇拉·刘易斯 朱莉娅·麦克利 沃尔特·朗 汤姆·威尔森

类型: 剧情 爱情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16-09-05(美国)

片长: 167分钟 IMDb: tt0006864 豆瓣评分:8.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演员:



影评:

  1. “如今如同昨日,世间的人情变化循环无穷。摇篮摇动着,为人类带来同样的激情,同样的优乐悲欢。”(惠特曼)母亲推动摇篮在影片中重复出现,开始摇篮中是一个孩子,后来空空如也,最后开满鲜花。摇篮镜头连接了不同时代的四个故事,同时也暗喻着世界的归宿。

    《党同伐异》由一个核心现代故事和三个围绕主题的历史故事组成。核心故事《母与子》(母与法),讲述1914年美国工人罢工失败后,刚出狱的青年工人被警察当作杀人犯再次入狱,真正的凶手(被害者的妻子)受到良心谴责,向工人妻子说出真相,妻子在最后一刻将丈夫从绞刑架上救下。历史故事一是《基督受难》,故事来自于《圣经》;《圣巴托罗缪之夜》,背景为1572年法国对胡(雨)格诺教派的大屠杀之夜;《巴比伦的陷落》则是讲述巴比伦宫廷内奸引波斯王居鲁士攻占巴比伦的故事。四个故事平行发展,互相穿插,其中后三个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的,而现代故事以欢乐结束。

    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上为人们所称道的原因之一是“交替蒙太奇”的手法,但实际上,许多年来,这种手法,尤其是四个时空,四个故事的交替给观众提出了一个难度甚高的挑战,如同本片在上映后的票房一样,多数人喜欢一种情节的紧凑,而非电影语言的紧凑(叙事手法)。这就是电影人与电影观众的分歧,这种分歧的倾向最后取决于更强硬的一方,势力的对比随着时间还会发生转化,如同奥森的《公民凯恩》一样,当初几乎达到了观众不屑一顾的境地,而如今,奥森的魅力显然征服了对方。

    蒙太奇理论(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探讨完善的,但显然格里菲斯更早使用了这种手法,所以,蒙太奇理论是对电影手法的一种“描述性理论”。所以,对蒙太奇理论的反驳似乎很容易掉进“伪理论”的窠臼,比如法国的电影理论家巴赞(Andr Bazin, 1918-1958),他认为蒙太奇破坏了剧情空间的完整性和真正的时间流程,把导演的观点强加给了观众,因此主张运用景深镜头和场面调度连续拍摄的长镜头摄制影片。这种长镜头拍摄的手法就是电影出现之初的主要拍摄手法,但是把它用来反对蒙太奇,结果就是“内部蒙太奇”理论的出现:长镜头是通过摄像机和演员调配完成的一种镜头组合,同样也是一种蒙太奇。

    通常有人形容一位英雄的时候要感谢他的时代,格里菲斯亦是如此,按照僵硬的客观态度(未必没有道理),格里菲斯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电影手法,于是在一片荒野之中他开始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包括题材,容量,以及更为人所欣赏的电影手法(可以想见的是,如今的导演除了题材和效果,很难还能在电影手法上有什么突破)。同时,《一个国家的诞生》巨大的票房收入为他累积了威望和金钱,使得他有能力去尽可能实现他的电影理念。在电影时长普遍只有10分钟的时代里,《党同伐异》原作时长达到了480分钟,成片220分钟,投资200万美元,这种差异不言而喻。

    1、遮盖镜头达到的特写效果。
    很多人认为电影出现很严重的暗角,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是,需要澄清的一点是,很大一部分镜头是人为的遮盖了次要场景和人物。比如人群中的领袖,城门口的卫兵,通过遮盖突出了主要的表现对象,更重要的是真实的表达了当时场景下的人物状态。特写在影片中也有出现,但是格里菲斯似乎不接受过多的细部描述,他希望能够展现一个全局性的形象,于是,他把一些次要部分掩盖掉。

    2、蒙太奇的高潮之处。
    《党同伐异》被认为是格里菲斯的失败之作,即使今天也有这样的声音。原因之一在于蒙太奇的运用,在故事叙述铺垫时期的四个故事不断进行交替穿插严重破坏了影片的故事性,在转接处的悬念设置“堪称”失败,可以认定的是:整个20世纪包括21世纪初的观众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败笔。对蒙太奇的痴迷(当然在当时格里菲斯只是认为这是一种让人激动不已的手法)导致他将一部商业影片的前半段处理成了一部实验影片。不过,在四个故事(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除去耶稣受难的三个故事)的结尾出,出色的运用三个故事多个场景的交替(汽车奔驰,火车轰鸣,青年工人行刑前的表情,三个绞刑手的练习,马车飞奔回巴比伦,巴比伦城内歌舞喧闹,居鲁士部队的推进,新教徒冲破骚乱回家援救未婚妻),营造了强烈的危机氛围:死神将至,屠杀接近新教徒的妻子,绞索接近青年的脖子,巴比伦接近沦陷。

    3、格里菲斯的最后营救
    不得不提的是在三个悲剧故事中(新教徒的妻子被残杀,巴比伦被屠城,耶稣被送上十字架),现代故事是最后一个结束的,青年工人甚至这个饱受摧残的工人家庭的存亡成为影片最后和最大的悬念,在绞刑手割断绳索的最后一刻,营救成功。这样的故事早已经在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泛滥,但是如今看这部滥觞之作,重返生天的故事依旧让人激动不已。

    4、染色营造的先锋效果
    没有色彩的时代,电影是值得同情和令人感到悲哀的。影片采用了染色的手法(夜景用染青色的影片、点灯的房内用染黄色的影片、巴比伦城火烧时用染红色的影片等)。这种手法并非格里菲斯首创,但是影片中全面采用了这种手法是先例,美国20、30年代影片仍然在采用这种方法。染色的初衷是为了表现出更接近现实的色彩效果,但是本片中还利用这种方法制造了特殊的效果,在男女青年恋爱的时候,两人挽手幸福的走在野外,染成了紫色,加上曝光过度,剪影一样的场景,阳光浓烈而温柔,那就是晴朗的爱情的颜色,甚至是味道,远远超出我们对黑白片表现能力的想象范围。

    5、史诗性的巴比伦攻防战
    你可以在巴比伦的攻防战中看到所有现代大片的元素。宏伟的巴比伦建筑,浩大的军队,侵犯者的狰狞和抵御侵略的坚毅,在一天之内同时动用一万五千名临时演员和二百五十辆战车,而不同场景的镜头完整的表达了战争给各类人带来的震荡。高科技元素体现在巴比伦的旋转齿轮城门,居鲁士人高大的移动高塔,最夸张的当属巴比伦为破解移动高塔而设计的喷火战车,轮子和车身布满了锯齿,能够喷射火焰消灭士兵,掀翻高塔。在巴比伦最勇猛的战士一人对战的时候,还利用镜头的间接成功完成了头颅落地的效果,通过慢镜观看几乎看不出任何破绽。相比之下,法国屠杀新教徒故事中利剑刺穿新婚女子的镜头显得粗糙很多,夹在腋下就完成了,连巧克力浆(美国后期黑白片的血浆替代品)都省了。

    6、理想主义的魔幻结局
    在故事结束后,影片以一种让人意外的方式表达了格里菲斯的道德观和他希望传达的主题。不幸的是在当时美国参战(一战)情绪高涨的形势下,《党同伐异》所倡导的“反党同伐异”这样一个“反战”主题也成为了影片票房失利的另一个原因。在影片结尾出现了欢乐的儿童,花朵和天使,死里逃生的青年和妻子亲吻在一起,囚禁罪犯的高墙消失幻化成开满鲜花的原野,自由来临,战场上杀戮的双方停止争斗,摇篮中静静躺着鲜花。

    “爱神以渺小而非凡的方式操纵一切”,“完美的爱带来永久和平”。

  2. 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探索片,里面很多电影语言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场面宏大,据说演员就有6万多人,格里菲斯的大手笔比起现在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片中讲了4个没有很大关联的故事,4条叙事线交叉,即使对于现在观众来说故事的叙述方法也是比较难接受的,更别提100年前了。毫无意外的票房惨败,更悲剧的格里菲斯因此破产。
    这部电影对电影语言的探索,对电影拍摄手法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片中很多镜头现在看来是习以为常,然而在当时确是很大的创新和挑战。
    一部影片中包含多条叙事线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很多影片因此失利,我能想到的最成功的就是当年宁浩的《疯狂的石头》。
  3. ——写在2022.5

    最近突然蛮多人收藏点赞这篇文章,让我蛮惶恐的,感觉需要说下当时的写作原因。当时写这篇是因为恰好在读《认识电影》有关剪接的章节,又正好看了这部电影,所以半做笔记半写影评的方式写了这篇,其中许多知识其实是引自《认识电影》一书的,特此标注一下。其次是为了文章结构,部分写拍摄技法的地方其实是围绕剪接来写的,今天看来其实有些问题的,也说一下。本文算比较早写的影评了,虽然有很多缺陷,也不改啦 (┬_┬) ,权当给当时的自己留个记录,最后感谢大家的喜欢(鞠躬。

    1915年,D.W格里菲斯拍出了《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电影不光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收入,还为格里菲斯赢得了非比寻常的社会声誉。因此,满怀野心的他,在一年后,又拍出了内容更丰富,场面更宏大,技巧也更成熟的电影,也是最能代表他艺术水平的片子《党同伐异》。

    (《一个国家的诞生》海报)

    但现实却不同于他的想象,与高昂的投入相比(一年半的时间制作,二百万美元投资,片长220分钟),是现实中的票房惨败,还让他背负了一生的债务。与之相反的是,这部电影却启发了当时的电影界同仁,据此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电影拍摄技巧,而格里菲斯也因此被后世尊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在今天,我们再看这部电影时,一定会惊讶于它的伟大。也会惊叹,格里菲斯是怎样在面对技术限制重重,没有参考的情况下,如何拍摄出如此场面宏大,内容深厚的作品的。在这电影史中第一部史诗片中,我们看到了古典剪接的正确应用,平行蒙太奇与交叉蒙太奇的情感渲染,多线叙事造成的时空联系,“最后一分钟”手法造成的感情爆发,还有遮挡镜头及特写闪回的应用,默片时代染色营造氛围的独特效果,及史诗性的巴比伦攻防战。

    (默片时代特有的染色法,应用效果明显的是恐怖片,如F·W·茂瑙的《诺斯费拉图》,用青色来象征夜晚。在本片中最有震撼力的是结尾的红色)

    值得注意的是,本片中的大部分电影手法,如蒙太奇、多线叙事和遮挡镜头及特写的应用,都是为剪接服务或剪接造成的。这部电影最令人称道的也是开拓了剪接的技巧和功能。用古典剪接制造出一系列的电影技巧,并且在塑造古典剪接效果的同时,开拓了新的拍摄方法,如特写和大大远景的应用。因此,我们从《党同伐异》中来看剪接的前世今生及蒙太奇的发展。

    在格里菲斯发明古典剪接前,默片时代普遍使用的是连续性剪接,再之前是段落镜头。早期电影由于时长较短和不具备叙事性,所以多由一个段落镜头组成,如著名的《火车进站》。而随着发展,当电影逐渐具有叙事性时,便发展为连续性剪接,既遵从事物或运动的发现逻辑,并以此为基础拍摄剪接。所以,早期的连续性剪接多由段落镜头组成,并由中景拍摄。这样就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事情的发展过程及段落中人物的行为完整。如《月球旅行记》(乔治 梅里爱导演,连续性剪接的发明人,用淡入淡出来实现剪接过程)。虽然后来也用近景来拍摄戏份,但也只是存在移动性较低的戏,因为当拍摄主人公移动时,为保持连续性,必须有一连串镜头来记录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会使电影变的冗长无聊。为了加强戏剧和节奏,早期默片都是段落镜头的简单连接。

    (《月球旅行记》修复版画面)

    格里菲斯的剪接方式却不是这样,他不依靠人物动作的内在联系性,而是以戏剧冲突、情感表达为首要目标。在这种目的弹性需求下,他引入了特写、远近景与中景的编排方式,创造出了强化、对比、平行等多种技巧方法。得以让导演的思想更容易表达,也更容易让观众接受。由此,剪接从一种功能性的技能,变为了一种塑造戏剧效果的技巧。

    在传递给观众感情时,格里菲斯得以用剪接不断积累感情,并淡化客观时间,再辅以“最后一分钟”的情感释放,让观影者可以很方便的感受到导演的目的,以及体会到更多的情感冲击。正因为此,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的结尾高潮处,不断的切换场景,并在不同场景中不断剪接镜头。甚至在最后20分钟内,他用了255个镜头,这样不断积累的情感,最终在事件结束时迸发,造成巨大的激荡感,从而让观众思考。

    在古典剪接的内部,既产生古典剪接的效果时,是以不同的镜头切换完成的。为了造成古典剪接的效果,格里菲斯发明了许多摄影方法或赋予传统摄影方法新的意义,如特写、远景、遮挡镜头和闪回等。

    在一个中景镜头中交代事件,再接一个演员的面部或其他部位的特写,这样的做法,直接表明了演员饰演人物对于事件的想法和态度。一方面可以让演员不用依靠传统夸张动作的默片表演方式来表达情绪,也可以让导演用技巧性的方法弥补演员的不足。远景也同理,在以往远景多是交代背景的作用,而在《党同伐异》中,格里菲斯把两个士兵冲突的中景放到了全体战争的远景前面,就强化了冲突,扩大了这种战争惨烈性。

    另一个技巧是局部遮挡,作用类似于特写,但却是用全景式或中景拍摄,再把画面内其他物体遮挡起来,只留下需要表达的景象,这样就形成强调的作用,且不与整体分割,保证了与事件的连系。所以当一个镜头的中景接一个用局部遮挡镜头时,就会让观众代入主角的角度,有情绪的传递这个事件,也能更直接的体会到人物的处境。这种技巧被后代发展成为一种用画面内物体构筑新框架的方法,让效果更加突出,比较著名的就是约翰 福特。

    (《搜索者》著名结尾“门外的人”用门框实现局部遮挡的作用,强调约翰 韦恩饰演的角色与门内人的截然不同和悲情气质)

    在电影中的一个故事是《宗教大屠杀》中,格里菲斯提供了一种解释原因的新方式——闪回。在反派想要找借口屠杀异教徒时,格里菲斯插入了反派所在的宗教遭受人屠杀的画面,为这一屠杀找到了借口。格里菲斯这一剪接技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了默片的叙事方式,让原因和结果相连。既强化了事件的效果,又简化了过程,并且这一技巧直接启发了爱森斯坦发明了爱式剪接法。

    正因为古典剪接内部方法的革新,使画面带来了新的意义和情感,让格里菲斯无意间又发明了电影手法的新技巧——蒙太奇(法语意为剪接),现指不同镜头组合到一起后产生了不同意义。也可以说,古典剪接正是塑造了一种蒙太奇效果,以方便来表达导演的所思所想。

    《党同伐异》中,格里菲斯并非只用了古典剪接,还在段落间和段落内使用“古典剪接”,既平行剪接和交叉剪接,甚至在动作场面中是依靠动作点剪接的。

    《党同伐异》中一共有四个故事,格里菲斯并未用单和故事逐渐连接的方式,而是依靠事件的发展过程,找出事件间的规律,再把相似的过程平行剪接到一起,用母亲与摇篮的镜头连接。这样就放大了这种情绪,更容易激发观影者的感情。也造成了时空的宏大感,让“党同伐异”这个主题在四个古今中穿越,形成更大的银幕力量。

    (《党同伐异》当时的海报)

    平行剪接也造就了对比剪接这种效果,在《党同伐异》中,格里菲斯一共使用了两种对比剪接。一是段落外,既四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对比,二是段落内,主要是其中一个故事中营救丈夫和丈夫执行死刑的交叉对比,再是“宗教大屠杀“”中的丈夫回家营救和妻子父母被杀的交叉剪接。效果也同古典剪接类似,都是为了情绪的最大化和主题的深刻展示,还有独特的母题重复展示性。而且从效果看,格里菲斯成功了,而且是一种空前的成就。

    (《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平行对比剪接是早期中国电影中最优秀的了,当男子与外人玩乐,发妻母子和他母亲在家受苦交叉出现时,完美表达了导演蔡楚君的左翼思想)

    平行剪接和对比剪接赋予了画面实际代表的意义,也就产生了平行蒙太奇与对比蒙太奇这两种理念。这种技巧让导演能更方便的用电影语言来讲述自我的想法,解脱只能用演员体现内容的困境。

    在《党同伐异》后的作品中,剪接方式都受到了格里菲斯剪接方法的影响,也让根据导演要求来进行剪接成为主流。其后辈中影像最大的就是苏联学派的蒙太奇理论,这其中以普式剪接和爱式剪接最为著名。

    普氏剪接法(提出者为普多夫金,又叫建构性剪接,认为每个镜头都有意义,强调两个镜头“并列”的意义)认为“电影既形式”,所以在这种剪接法中,中景多接特写来表达意义,而情绪性镜头也多插入场景中事物的特写,来展示情感。这种剪接法是格里菲斯剪接的再发展,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希区柯克。

    (希区柯克的悬疑惊悚片中,在有重大变故或有所改变时,总是拍摄主角脸部特写来传递信息。比如《惊魂记》中著名的浴室杀人的脸部特写,其实是照片的组合,而《群鸟》中女主的脸部三段特写和鸟类攻击镜头的交叉剪接也直观的体现出鸟类的攻击力之强)

    爱氏剪接法(创始人为爱森斯坦,认为剪接要打破时空,使其尖锐的冲撞)认为镜头之间的连接应是1+1>2的关系,所以爱森斯坦有时在镜头间插入不相关的镜头,但又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把某种情况或状态的具体凝结给人以冲击描绘。

    (在《战舰波将金号》中,爱森斯坦用“敖德萨阶梯”展示了他的爱氏剪接法。这场戏是在战乱冲突中一个婴儿车冲下阶梯的事件,但爱森斯坦把受伤害的人名脸部特写与士兵杀人的凶狠场面穿插其中,用剪接的来实现各种元素的冲突,碰撞出统治者残暴的形象,这个片段也是默片时代最好的剪接。)

    值得指出的是,剪接是一种倾向于形式主义的技巧,他烘托的情景其实是导演传递给我们的,它让事件趋向于一种方向,只强化了一种或某些因素,使其丧失了现实性。因此,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认为剪接会破会戏的效果,摧毁现实的复杂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部分的现实主义文艺片都是以一种长镜头的形式拍摄,为的就是还原生活的事实性。

    但反过来看,这种剪接的技巧应用在商业片中效果却出奇的好。商业片本来就是渲染夸大某种情绪来得到观众的共鸣,因此剪接的应用使商业片更容易的传递情绪,表达戏剧效果。

    (卓别林电影《城市之光》中的结尾处,对于买花姑娘康复后并不知自己是被眼前的流浪汉所帮助医治时,卓别林接了一个流浪汉自己的面部特写,直接让他的心思展露无疑,并传递给观众。)

    当回望《党同伐异》当年的票房失败就会发现,这也是古典剪接的一种缺陷,恰好也是与连续性剪接的不同。就是打破了事物的连续性,让事物的内在联系断裂,这是当时观众不能容忍的。但在今天因剪接造成的多线叙事反倒成为了许多电影的优点之一,也产生了许多出奇的效果。但也有电影根据自身的要求不进行多线叙事。

    (《低俗小说》、《两杆大烟枪》、《疯狂的石头》、《云图》、《杀手》等多部电影都是多线叙事的模式)

    需要点明的是,古典剪接并不是在《党同伐异》中第一次使用,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格里菲斯就使用此方式剪接。而且,同期的电影人也在进行类似的尝试,也各自延展创造出不同的电影技法,但格里菲斯所拥有的报业把这一切都归功于他也有失偏颇。格里菲斯真正厉害的是他有巨大的艺术野心,使其他整合并发展了电影技法,拍出了《党同伐异》,让古典剪接成型,并一举使电影进去艺术品的范围,这才是他的伟大之处,也是《党同伐异》的意义。

  4.     在世界影史上,美国导演格里菲斯绝对是写下浓重一笔的人物,在我看来,作为第一批电影大师,他拍的那部《党同伐异》已经足以载入史册,为业内人士膜拜,什么平行叙事、N段式之类一度被看作很后现代,很新奇的叙事方式,被他老人家在1916年就熟练的运用,并讲述了更宏大的主题。

        提到格里菲斯,其实最著名的作品还是拍摄于《党同伐异》之前的那部开创性的,从政治正确性上讲又是臭名昭著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在那部电影中,美国人民本来安居乐业,不想南北战争爆发,最终南方败北,黑人当道,甚至成为领导性的政治力量,开始压迫白人,而实际上即使今天美国已经选出了黑人总统,黑人在政治领域的影响力还是有限的。所以,《一个国家的诞生》简直可以看作一部科幻片,片中有段我印象深刻,北军杀如南军境内,一伙黑人烧杀抢掠,凶残至极,虽然战场上,士兵行为残暴的镜头不会令我意外,但是本片刻意强调肤色确实表现了格里菲斯的一些立场,本片高潮当然是3K党“揭竿而起”去伸张“正义”。当然,电影拍的还是非常成功的,叙事流畅,整个故事带着史诗感,而细节上,如林肯遇刺那段更是显出高超技艺,而以这些基础元素打底,本片的煽动性也很强,看着片中白人家庭被黑人暴政折磨成那样,让3K党后来的举动都显的顺理成章。所以,这部电影尽管在当时就引发巨大争议,但是依然卖座。

        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后,格里菲斯没有停歇,投入巨资,拍摄了一部更野心勃勃的《党同伐异》,而本片从上一部的暴力对抗一转,他讲起了关于爱与宽容的故事。本片首先采取了四段式的多线索故事,以巴比伦的覆灭、耶稣受难、法国圣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现代美国劳工冲突和司法公正四个故事推进。而这种分段多线索叙事的手法,在如今的电影中已经被大量使用,其中经典电影已经不少。其次,如上所说,本片的四段故事并不在一段时空,但都关照于一个主题,同时彼此各有照应和衔接,正是这种跨越时空的叙事更能表现主题的宏大和普世性,更有戏剧冲击力。而如后来的《时时刻刻》这样的电影,也将类似手法成功应用。第三,本片四个故事,有巴比伦和波斯大战的宏大的战争场面,有法国宗教屠杀的情感冲击,更有现代一个小可爱颠沛流离的命运和跌宕起伏的情感生活,可以说,一部电影涵盖了多种电影题材和类型,有大有小,格里菲斯时而粗犷,时而细腻,简直可以说将电影艺术玩弄于股掌之间。

        尽管四段故事年代和背景各异,但是彼此衔接和呼应很流畅,主题上都关乎本片一开始就揭示的爱与宽容或是不宽容的关系。在巴比伦,面对波斯人,国王带领人民奋起反击,击退敌人,却不想自己的国中有个“特洛伊木马”,对他怀恨在心的祭师打开城门,让巴比伦沦陷。而在这个故事中有个“山中女孩”的角色,她泼辣却善良勇敢,对国王有一丝隐隐的感情,这份爱让她不惧危险,为拯救巴比伦竭尽全力的去战斗。而在法国,教派间的偏见加入部分嗜权者的残忍,最终酿成一场宗教屠杀,这段集中于一个家庭惨遭灭门的故事,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不宽容带来的平民惨祸。耶稣受难是本片比较弱的一条线,但是关于耶稣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格里菲斯只需展现耶稣背负十字架在人群中穿行的一幕就足以烘托影片主题。而本片最强的线索还是在现代,一群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的女士发起所谓的改革运动,如禁酒,禁止工人们的社交活动等等,而另一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可爱”正享受生活的阳光。在那个年代,资方与劳方正是关系紧张之时,资本家强硬的执行政策,最终酿成街头火并,“小可爱”的父亲惨死,她远走他乡,当她遇上一个黑帮小伙子,并用爱让他决定退出帮派时,小伙子又被不甘心的黑帮头目栽赃陷害坐牢,接着“小可爱”又面临亲生孩子被“改革派”夺走,好不容易等待爱人出狱,又在一场意外中,小伙子再次被诬陷,面临绞刑。与其它三段历史故事相比,“小可爱”的故事更有普世性,更亲民,更容易让普通人动容,从一个女孩在不宽容环境下的生活史我们看到了一个凡人所受的摧残,对于主题可谓最集中的展现。

        本片除了主题与各个分支的完美切合外,细节上更是令人称道。在各个故事切换中,格里菲斯引入了“摇篮”场景,一个母亲不断的摇晃着摇篮,而人类的不宽容史也从人类诞生的襁褓中即开始,摇篮场景带着隐喻色彩,那母亲摇晃的平静动作中带着深深的宿命感。而格里菲斯玩弄起镜头来更是娴熟无比,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小可爱”与众人在汽车上追赶正在飞驰的列车,试图追上市长请求对爱人的特赦;而同时,“山中女孩”驾着马车从波斯人营地飞驰会巴比伦城,试图警告国王;在法国,则是男人骑马赶回家中试图拯救在大屠杀中岌岌可危的家庭。汽车、火车、马车、马,不同时空下的高速场面被高速的交替切换,加上人们焦灼的表情,给人以强烈的紧迫感和冲击力,让我看后击掌叹服。

        格里菲斯尽管展现了不宽容带来的种种惨剧,但是他主题上还是希望告诉人们,宽容才能带来生活的安宁和长久的和平。所以,在“小可爱”的故事中,最后,“小可爱”还是在一群人的帮助下,在爱人的脖子已经被拴上绞索之时,及时赶到救下丈夫,两人最终相拥,重新开始了幸福的生活,这似乎在揭示无论历史已经如何,从今天开始,只要我们带着宽容,带着友善去帮助他人,种种悲剧最终可以避免,而曾经的损失也可以慢慢弥补。而在巴比伦陷落中,被乱箭射死的“山中女孩”身边,格里菲斯也放了两只白鸽,让她的死透出一种圣洁,这个女孩用爱试图去阻止更普遍的人们心中的不宽容带来的战争,其悲壮最后渗透在一副凄美的死亡场景中,让人心生敬意。

        因为一部争议甚大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格里菲斯却以其巨大的票房,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而这部无论从主题、叙事和技艺上更为出色的《党同伐异》却在当年票房惨败,给了格里菲斯重重一击。其实,现在看看这可以想见,即使在今天,又有几部商业大片敢玩儿多线索叙事,还弄的时空交错,还搞的主题这么沉重,另外影片时间还这么长?《党同伐异》是部超前的电影,也是部显然非大众化的电影,而格里菲斯偏偏以商业大片的投入去拍,而今天恐怕也很难有人愿意花如格里菲斯当年付出的等量级的成本,去拍一部这样的电影。所以,《党同伐异》是曲绝唱,是格里菲斯留下的最宝贵遗产,它值得我们珍视,而后来的电影叙事和手法上也确实从该片受益良多,所以,格里菲斯无愧于真正的电影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