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瑟堡的雨伞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1964)

演员:



影评:

  1. 影史上最美的片头之一,当属《瑟堡的雨伞》。在一个固定的俯拍镜头下,打着五颜六色雨伞的路人,按对角线相向而行擦肩而过的自行车,按照导演的精确调度来回走动穿插,仿佛乐谱上跳动的音符。

    然而,在片头即将结束的时候,却出现了格格不入的一幕——六把黑色雨伞排成一线横穿过画面中央,仿佛预示着剧中六位主要人物,将共同谱写一首命运与爱情的挽歌。

    女主角德纳芙饰演瑟堡一家雨伞店老板娘的女儿。可以看到,片中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戏份并不多:起初的街边对唱表示两人的恩爱,紧接着就是男主角接到征兵通知,两人面临分别,而在这分别之后,两人没有再见过面,直到影片最后一场戏,才有了短暂的重逢。

    在这分开的两年中,怀着男主角的孩子的德纳芙在母亲的劝说下,嫁给了另一个深爱她、愿意接受她的全部的珠宝商;男主角服完兵役回来后得知女主角嫁人,在心灰意冷之际转向长期侍奉男主角教母的孤女玛德琳。

    这是命运的玩弄吗?比起许多大起大落的爱情史诗来说,片中恋人的命运元素不过是一场需要分别两年的征兵——只有两年,简直算不得命运。在两年的分别中德纳芙没有选择苦守,在得知爱人成家后男主角也几乎没有片刻等待,甚至惯常的误报的阵亡通知也没有出现,使得被命运玩弄的迫不得已的无奈感大打折扣。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过上各自别样人生的男女主角不但没有变得不幸,反而过上了美满的生活,还带给了另一半(珠宝商和孤女玛德琳)幸福的人生。

    经历过这一切的男女主角会对人生懂得更多吗?德纳芙会像她母亲当年劝慰她一样,面带微笑、满怀宽容和过来人的小心掩藏起的不屑,继续劝慰她的女儿:“我也爱过,但是……”。更懂人生也许意味着不再追求绝对,而宁取安全,在不确定的百分之百和唾手可得的百分之八十中,大多数人总会选择后者。

    那么是的,他们的确更懂人生了。但一个人对人生懂得越多,就对爱情懂得越少。当他开始对爱情怀着机敏和嘲讽侃侃而谈,将其纳入人生的诸多变动之中时,无论他的言辞有多聪明,他已经远离爱情了,即使他不取笑自己往日的激情,爱却还要狠狠嘲笑他、鄙视他。

    爱情不是人生的一部分,爱情与人生是针锋相对、非此即彼的。爱就意味着放弃人生,放弃安全,放弃权衡——纯粹的爱不会开出条件“如果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他接受了我的孩子,那我如果不嫁给他,我就太蠢太没良心了”。爱是无药可救的纯洁,是百分之百,少一分都落入人生。爱是不妥协,是冒险,是非他不可以命相搏的毒誓,是孤注一掷不问输赢的赌博。爱没有选择,否则便没有爱。

    当片尾两人在瑟堡的雪夜意外相遇时,这对往昔的恋人显出了人生与爱情对质时深刻的尴尬。德纳芙没话找话问男主角,圣诞树真漂亮,是你布置的吗?男主角立刻回答说,是我妻子布置的,但主要是为了孩子们开心。短短十来个字就迅速地用自己目前的生活抵挡了海誓山盟的过去、抵挡了一切可能发生的未来,在当下的一个照面中,爱情落荒而逃。

    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德纳芙开车戴着女儿离开,男主角的老婆孩子也回家来和他拥抱。镜头慢慢往上攀爬,给出这个风雪之夜的全景,配合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催人泪下的主题歌,仿佛是命运本身在哀悼着这对渺小的有着各自幸福人生的主角。主角对自身的“命运”并没有不满,他们或者把这视为一段陈年往事,一段证明自己爱过的谈资,或者已经不在乎,甚至想离它远远的;不满的是观众、悲哀的是观众、痛哭的也是观众,他们在并无命运的故事中,死命勾勒着命运的图景,紧抓着一个远不充分的理由,好使自己合理地为这对恋人唏嘘。

    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得更远些会看到什么呢?默默等待着少主人的女佣——这是《青木瓜之味》?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默默等她回心转意的珠宝商——《曼哈顿》的反转版?在另一个故事、另一个视角、另一段命运中,我们又会同情起另一些人——我们总是希望那些摄影机更长时间对准的人能完成自己命中的使命,希望主角代替自己去排除万难,我们总是更关注荧幕上的主角,就像我们总是更关注爱中的自己。

    如果一个苦恋的人成为主角,我们会要求别人发现、理解、珍惜他的心意,而如果我们成为被苦恋的人,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成就对方的不妥协,意味着自身的妥协。

    命运只存在于叙述之中,存在于广阔的上帝视角中,存在于激昂或煽情的配乐中。现实中并无命运,我们在等待的同时被等待、在阻碍的同时被阻碍、在错过一些人的同时被另一些人错过。我们如何在这流动的角色中寻找具有最高排他性的爱情?

    绝对的激情即是绝对的冷漠。《瑟堡的雨伞》中没有冷漠,冷漠的是感到一切无可挽回的观众,它用主角的泰然讽刺着观众的冷漠与自恋,那更大的哀伤正是来源于那句老话——“人生总要继续”。
  2.   “我们的爱还剩下什么,还剩下什么美丽的日子?
      一张照片,一张老照片,我年轻的时候。
      除了那略有些温度的票和四月的约会,
      还剩下什么。
      回忆跟着我,永不会停。”
       ——爱情余烬(Que reste-t-il de nos amours)

      法国香颂和歌剧。

      歌剧起源并成形于十六、十七世纪的意大利。那个时候的歌剧段落分明: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有些还有幕间的间奏和舞蹈。到了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认为这种形式呆板、陈旧,炫技的音乐段落影响了歌剧的整体效果。在“漂泊的荷兰人”之后,瓦格纳的歌剧不再分段,而是采取“无终旋律”,即乐曲从头到尾相互承接形成情感的延续,将歌剧推行到一个新的阶段。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很推崇瓦格纳的方式,但是德语歌剧的旋律并不适合法语发音的特点,于是德彪西发展了一种更适合于法语的歌剧,和以往的意大利歌剧比起来更加像朗诵和喃喃私语,让本身就音质柔软的法语更为动听。

      一提到法国,人们想到的无非是镁光灯焦点的艾菲尔铁塔、绿树成荫的香榭丽舍大道、陈列珍品的卢浮宫,还有就是婉转低回的法国香颂。这些映像都成就了世界眼中浪漫的国度法国,而香颂自然就成了这种浪漫情调的颂歌。实际上,法国香颂比人们印象中的范围要宽泛许多。“香颂”的法语原意是“歌曲”,这种歌曲多以叙事的乐曲组成,叙事的主题除了爱情还有各样思绪、哀歌、文学、幻想、政治等等。由于香颂最早是从街头的小酒馆和咖啡店传出,也就没有大音乐厅式的华丽配乐,非常随性且没有固定的乐器,这样恰好赋予香颂以一种自然简单慵懒的特质。这样看,香颂倒有些像新奥尔良的爵士乐,这种音乐最早是穷人们宣泄情感的一种音乐,在小号如泣如诉的伴奏中将生活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去。比起爵士乐骨子里挥之不去的苦痛,香颂更讲究歌词的意境、曲调的优美,这都和法国人无忧无虑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

      秋水伊人。

      让-雅克•德米在1964年的电影“秋水伊人”不仅让导演戛纳金棕榈的美梦一夜成真,也让世人感受了法国香颂以歌剧形式展现在银幕上的一次完美演出。电影汲取了德彪西歌剧的特点:没有纯粹的念白,每句对白都是音符的飘动,而这种乐曲又具有香颂的优雅迷人。

      在故事中,凯瑟琳•德纳芙扮演17岁的少女日内维耶,她不顾母亲的反对和加油站的小伙子盖伊相爱。一切就像歌中所唱的,谁都有过的美丽岁月,在20岁的年纪,连做梦的颜色都是爱情,一个吻就让街头的恋人紧紧拥抱,人们体会了人生中第一次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的感觉。可是再美的歌曲也会结束,就像茫茫人海中那些戛然而止的爱情。

      阿尔及利亚的战争送盖伊走上了战场,远离了他心爱的日内维耶,他们只能盼望着每天的日升日落,靠鸿雁传书,爱情在遥远的路途和时间中慢慢消磨。分离让人们渐渐忘却彼此的容颜,到最后只能凭借着照片上的样子才能想起对方的样子,梦中的脸孔逐渐模糊成一张褶皱发黄的黑白照片。如果说思念还是可以承受的疼痛,那么日内维耶肚子里日渐长大的生命则是她无法逃避的问题。遥遥无归期的盖伊,还有冷清的雨伞店生意,让日内维耶一点点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她接受了钻石商罗兰•卡萨尔德的爱情,那也是一个经历过生命和爱情的男人,肯真心待她。

      从战场上回到家乡的盖伊,失去了日内维耶,失去了工作,只能拖着一条跛腿,那条病腿在下雨时便会隐隐作痛,仿佛在祭奠他远去的爱情。

      多年后,日内维耶和盖伊在加油站再次相遇。两个人都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孩子,他们没有互诉衷肠,只是长久的相互凝视。唯一依稀还能看到彼此无法抹去的思念,证明着他们曾经存在的爱情,是他们孩子的名字,都叫做弗朗索瓦(娃)。

      比后一别无归期,咫尺相隔成天涯。

      这部电影虽然在当年赢得了高度评价和赞誉,却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样,在多年后被人们所诟病,认为如此的奖项实在过誉。在感情方面,电影确实缺乏铺垫和过渡,没能细腻的体现日内维耶和盖伊不能相爱的痛苦,只是仓促的让两人都找到了归宿。多年后的那场相见,本来该是多么让心灵颤抖的哀伤阿,却由于男主人公过于无动于衷的表演大大削弱了悲伤的感觉,白白浪费了凯瑟琳•德纳芙入神而心碎的眼神。对于这种在战争中感情受到的伤害,雅克•德米也是稍稍带过,并未触及太多政治和家庭问题,这也是导致很多人认为电影不够深刻的原因之一。

      电影的色彩语言。

      导演最为吸引人和成功的,除了音乐,还有对于色彩语言的把握。他用绿色、蓝色、黄色、红色、黑色这几个基本色彩就调制出了一种爱情的浪漫与灼伤心灵的激情,每个人的性格也在这些颜色中逐渐鲜明。在电影中,主人公衣服颜色的变化也暗示了情节的发展,非常精妙。

      桃红色、黄色和黑色是日内维耶的颜色,她有着桃红色所代表的青春和美丽,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黄色衬托着她如日出般灿烂的容貌和活力,每当黑色出现在她身上都预示着不祥的事情,一次是盖伊被征兵上战场,一次是她母亲的去世。当日内维耶和盖伊的感情日渐深厚,她的衣裙也从起先的桃红色变成了天蓝色,那是属于盖伊的颜色,她全身心都只有盖伊,只有她的爱情。

      属于盖伊的色彩是蓝色、绿色和咖啡色,绿色是自由的颜色,盖伊虽然贫穷但自由奔放,这也是吸引日内维耶的原因之一。蓝色是天空的颜色,那片美丽却遥不可及的天空仿佛从一开始都注定这是一段无法企及的感情。

      富商罗兰•卡萨尔德的衣服多为黑色的西装,衬衣和领带则为递进的蓝色,表示着他也曾经经历过为情所困的岁月:他也曾经爱过一个女人,但是由于她心有所属,罗兰只好逃到世界的尽头只为了忘记她。这段经历让他有了深沉的感情,也让日内维耶从他身上找到归宿。

      当日内维耶的感情渐渐倾斜到卡萨尔德的身上时,她朴素的蓝色衣服上盛开了鲜艳的花朵。直到最后走上礼堂,她一身雪白的婚纱,算是彻底告别了以往的爱情。而盖伊心境的变化也通过衣服的颜色体现出来,他从战场回来后,大片的咖啡色遮盖了原先的蓝色,当他得知日内维耶嫁作他人妇后,更是彻底将蓝色从身上清除掉。这预示着他摆脱了那些不切实际为爱感伤的年龄,开始为今后的生活作打算。在最后的一次相遇中,两人的衣服都有浓重的黑色,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伤感和哀悼。

      凋零的幸福,四月的约会,被偷走的那个吻,深藏的昔日风景,这一切都回荡在回忆的深处。是一首唱不完的法国香颂,是一场雨伞下的爱情余烬。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3. 一部大名鼎鼎的片子,找到它时满怀期待地去看。
    没想到居然是一部三幕式音乐剧,头两幕都在琢磨为什么我喜欢的阿莫多瓦、希区柯克都喜欢这一部。大概是他们都喜欢用人工布景吧。《雨伞》里遍布着精心设计过的美学场景,开头字幕是我看到的最美、最具有诗意的开头了,俯拍镜头,雨中街道上富有韵律的往来穿梭的各色雨伞,有时单,有时双,有时三三两两,有时成群结队。画面真是美不胜收。而每个场景中人物身上的服装,尤其是女孩子和妈妈的服装,色彩极为饱和,艳丽而优雅,衬在另一种鲜艳的室内装饰色调里,赏心悦目。每一句台词都是唱出来的,而且都是一种日常化的调子,弥漫着一种怀旧的优雅。
    不过,剧情也太老套、简单了吧?从一开头就能猜中结尾的戏,为什么会让那么多大师倾倒呢?
    第三幕,已经拥有妻子和儿子的男主人公开了一家加油站,圣诞节前夜,漫天大雪中,他早已嫁作他人妇的前女友带着他俩的女儿来加油。巧遇,没有任何夸张的表情、动作,男子只淡淡地邀请她进店里。这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两人陌生而尴尬地寒暄着。女人忽然对着窗外汽车里的女儿说:“她很多地方都像你。你要不要去看看她?”男人看了一眼女儿,却摇了摇头:“不用了。”
    忽然,我发现竟然已是一脸的泪!
    第二天,和朋友吃饭时,忽然想到这个镜头。他问:你的眼睛怎么红了?
    或许,功夫就在于能将一个俗套的故事讲得深入人心吧,它的成功一半在画面布景的唯美情调,一半须与观众的人生体验相通。试想初恋时,谁不想天长地久、恨不能你我水泥相揉捏成一个?分飞他人怀抱时,有恨有怨,却也能获得幸福。只是,这幸福不是先前约定好的那个人给的。再见面时,已是淡然。极热烈地燃烧过,也极冷清地寂灭。回想两人相爱时的掏心掏肺,再见此时的天涯陌路,情何以堪?
    我想,觉出它的好来,起码得谈过几场恋爱。
  4.   前天晚上室友从“法lliance ”(伊独家自创的对Alliance française/法语联盟的简称,哈[;P])那借来了一张原版碟《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没有字幕,幸好对白都用唱,于是我们俩挤在宿舍靠着脑袋共用一个耳机,看完了这部本来不抱期待的老电影,意外地见证了一部历史意义重大的六十年代初法国彩色音乐片,也收获到一个晚上雨伞缤纷的美好温柔。
      查了中文译名,才知当时此片译作《秋水伊人》。讲述的是一座法国滨海小城Cherbourg的雨伞店女孩的爱情故事。小城Cherbourg石板青湿,雪花纷扬,如果是我,我会把它译作《雪儿堡的雨伞》吧[;-D]
      先说那位伊人。如果你曾被《印度支那》里橡树庄园主以及《最后一班地铁》里的剧院女主人,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那份优雅从容的成熟之美所倾倒,那你一定会忍不住想像,这位被誉为“法兰西最后的华丽”的电影女神在年轻时候,会是怎样一张面庞,怎样一幅情态。
       那时的德纳芙,不似《印度支那》里,手持马鞭,身着衬衣长靴,立于清晨的橡树林中,坚定从容;不似《最后一班地铁》里,一袭红色长裙,雍容高贵,光彩照人。以至于第一眼看到剧中的她透过玻璃橱窗向外张望男朋友时的模样,我们俩不可置信地忍不住大笑。女神也有如此年轻的时候哈:)这是德纳芙的成名电影,当年的她刚刚二十岁,睁大双眼,小鹿一般,俏皮灵动,默默无闻。而同时镶进这部DVD的,还有二十年后的采访,采访里的德纳芙已然冷静理性,不形于色。如果说青春是最原始的美丽,那一定是智慧令这个女孩后来长成了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是时间令她沉淀出另一种气质之美,也多得导演厚爱。特吕弗曾说,“在拍《最后一班地铁》时,我想达成长久以来的三个梦想:将摄影机带到剧场后台,营造沦陷期的气氛,还有让凯瑟琳•德纳芙演一个负责的女人。 ”。而此片导演雅克.戴米,此后也连续为她拍了〈柳媚千娇〉,《驴皮记》,记录她的美丽影像。最有意思的是〈印度支那〉,那是一个崇拜她的年轻导演,研究了她所有的电影,为她量身定做了这个形象,并使她以此片获得最佳女演员称号。可谓倾国倾城,风华绝代。
       如果说看片的初衷是抱着影迷心态瞧瞧年轻时的德纳芙,那么这部老电影本身,也决不会令人失望。法国海滨的小城,男孩推着自行车送女孩回家,石板路和小巷子,有夜晚的宁静清香;一家母女经营的小小雨伞店,玻璃橱窗外看得到狂欢节游街的人群熙攘;总是下起雪,雪花令人拂了一身还满,思念悠悠长。整部电影像一支清新的小曲。故事也很简单:雨伞店的十七岁女孩与修车铺二十岁的男孩子相爱,约定终生。男孩去服兵役,女孩怀了他的孩子,两地相思。在母亲的撮合下,女孩怀着身孕嫁给了另一位爱慕包容她的珠宝商人,离开小城。退伍回乡后的男孩心灰意冷,最终娶了一直照顾他外婆的另一位姑娘,开始新的生活。多年以后,男孩已经成为一家加油站的老板,与妻子儿子快乐地生活。一个雪夜,初恋女友已经发髻高挽,驾车回乡,带着小女儿途经加油站,两人重逢。平静地问好,也知道了彼此给孩子,各自取了Francois和Francoise, 他们当年约定过的名字。挥手告别,她驱车离去,他拥抱刚刚回到家的妻子儿子,迎他们进屋,其乐融融。雪一直下,纷纷扬扬,镜头从天空俯视下来,华美的音乐渐进高潮,剧终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既然青春注定会有遗憾,那么,这一路走来的关于幸福的选择,也就无怨无悔了吧,一如这一年又一年的雪花,飘过落过,惟握在手心的温暖,最最真实。
       最赞的其实是导演对色彩的运用。看得出他对色彩的那种用心和淋漓尽致。作为两名花痴的女性观众,我和N从头到尾最啧啧惊叹的是德纳芙的衣服!五六十年代的款式真的是一个经典,端庄而且女性。她的一款又一款大衣阿,针织衫阿,连衣裙阿,甚至孕妇装阿都可爱无比。她母亲的套装呀,帽子披肩呀,至今看来优雅大方。最妙的是,每一件衣服,颜色都用到了极致的纯美,少女的天蓝粉红橙黄,明丽旖旎,让你一饱眼福。再就是音乐了。雅克,戴美后来拍了不少的歌舞片,而这一部,是开创性的一部电影。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对白,以轻歌剧的唱腔对话,音乐声从未间断。如果能听懂法语,那么会更解其中意趣。这些乐曲,后来唱遍法国大街小巷,成为一整代法国人传唱的经典。DVD的街头采访中,一位成年女子仰着面庞回忆说,那时我八岁,那时我第一进入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一切都是那么完美,走出影院的时候,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在唱其中的歌曲。还有一家五口人,对着采访镜头一起唱起其中的经典唱段,捻熟于心,陶醉而深情。原来,这部电影曾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成为他们甜美的回忆。
       1964年,戛纳电影节把金棕榈奖颁给了这部浪漫的爱情音乐片。所有的评论都毫不吝啬地给予它溢美之词。说它唯美,浪漫,甜蜜,感伤……
       所以,把这只小巧精致的《雪儿堡的雨伞》,推荐给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