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孤独摇滚! ぼっち・ざ・ろっく!(2022)

孤独摇滚! ぼっち・ざ・ろっく!(2022)

又名: Bocchi the Rock!

导演: 斋藤圭一郎

编剧: 吉田惠里香

主演: 青山吉能 铃代纱弓 水野朔 长谷川育美 间岛淳司 末柄里惠 和多田美咲 内田真礼 小岩井小鸟 千本木彩花 天城莎莉 河濑茉希

类型: 动画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日期: 2022-10-08(日本)

集数: 12 单集片长: 24分钟 IMDb: tt17158756 豆瓣评分:9.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原作漫画于2018年开始进行连载,故事讲述在视频投稿网站拥有人气与知名度,被称为「吉他英雄」的后藤ひとり,是一名只对吉他敞开心房的孤独少女。她在某日与寻找吉他手的伊地知虹夏相遇,并加入她们的乐团「结束バンド」,因而走向新的世界。

演员:



影评:

  1. 我观察到社交网络对BTR的角色刻画有两极分化的倾向。有一部分人觉得很真实,甚至太真实了;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波奇这个角色是通过刻板印象设计出来的,没有触达ta们形象的真实。

    这两种意见分歧可能部分来自于“社恐”这个标签在当代中文互联网中过于自由和随意地使用。甚至在有些场合“社恐”被散漫地和“性格内向”划了等号。当我们说btr是一部描述“社恐”主角的作品时,不同的读者脑子里唤起的可能是不同的意象。

    其实这一点在剧内就短暂提及过。波奇以为自己和凉是同类人,但却发现自己是真的对社交生活有生理恐惧,而凉学姐则是主动选择“更喜欢一个人”。 从作品的描述来看,凉学姐的很多性格特点,比如说特立独行,脑子只能专注在一件事上,遇到自己喜欢的话题会喋喋不休谈论,人际交往上缺乏合适的分寸感,更接近ADHD或轻微的自闭症谱系。她更符合我们一般人所说的”内向”或者在温和,散漫意义上所说的“社恐”。

    而波奇的情况和可以说和凉学姐完全不同:我们的后藤一里大人是真真切切的有病,而不仅仅是一句“阴角”可以概括。抛开剧中那些脑洞大开的夸张。波奇的状况很符合DSM-5中定义的“社交焦虑障碍”(换句话说就是狭义上的“社恐”)其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自我认同和社会功能发展,并且对此她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和困扰。剧中一些她看似妄想的场景如果深究的话是很黑暗和现实的。

    无法工作、升学都是社交焦虑障碍患者面临的真实困境。而和很多焦虑和抑郁患者一样,SAD患者很容易陷入酒精和药物滥用,从而进一步恶化ta们面临的问题。按照广井大姐的那个喝法,现实来说,她离英年早逝已经不远了。创作者对这个暗示显然不是没有认知,大姐第一次出场解释自己为什么是酒鬼一笔带过的就是现实里无数人沉溺substance的真实心态。只不过作品基调还是轻松搞笑,这方面不能细说。

    从字面意义上心理疾患的角度出发去看待BTR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比如它很巧妙地指出帮助SAD患者改善社会功能,缓解其困扰所需要的支持环境是怎么样的。一方面当然是从家人到朋友的包容、善意与关怀,这一点没什么稀奇的。第二点比较可贵的就在它没有浪漫化心理障碍,没有把这种病态当成主人公积极的身份认同的一部分。40k里撕肉者的Seth就觉得极限建军新补充的Primaris Marines没有他们祖传的基因缺陷Black Rage(其实还是有的)是违背祖训,不是货真价实的flesh tearers. 别的脑子正常一点的人看他们就像看神经病。

    本作令人很舒服的一点就是波奇并不觉得自己这个主观状态是令人满意的,是某种骄傲的象征,而是切切实实在给她带来麻烦和苦恼,阻碍她实现自己生活与才华的潜力。她身边的人,尤其是乐队和live house的同伴,长辈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非常自然成熟,就是接纳和考虑她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去一起做她内心希望但却迈不开脚步去做的事。很多时候SAD患者的焦虑来源来自感到自己被过度的关注和重视,感到自己不希望暴露的负面特征被他人察觉且评判。而这时ta们的社会支援环境保持微妙的分寸感和距离感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正好是波奇的家人和乐队同伴和她互动中传达出的信号:我们不会去过多评判你的“负面”特质,但我们会欣赏和支持你身上一切可能闪光的“正面”特质,帮助你更积极地定义和看待自己。只要我们作为一个乐队的整体在成熟发展,我们并不真的在乎你的小小的怪异之处和内心小剧场,尽可能留给你自己。

    归根结底,我们在看的是一个有社交障碍的人怎么带着这个社交障碍去做乐队,而不是她怎么沉浸在自己的心理问题中。很多人嗑波喜多,波虹,不管是怎样一种关系,大家和波奇建立起联系是因为乐队和音乐这件特别具体和实践性的中介,而不是因为她有病。这让btr的叙事指向和人物互动具有一种向上和开放的结构。很多人说虽然btr是芳文社轻改,但是给人感觉人物之间的交往非常清爽,不黏糊油腻。部分原因就在于,它真是一个挺纯粹的关于“音乐”的作品。对比来看,比如说《利兹与青鸟》,音乐在其中是折射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工具,它本身的重要性是要放在第二位的。那么受众的体验自然也会有不同。

    这就进一步谈到,剧中大量的视觉表现与内在独白的篇幅分配给了一里犯病的描绘,甚至贡献了大部份笑点,这其实是有一定危险成分,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对真实世界中人群伤口上撒盐的冒犯和伤害。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部作品整部剧的笑点80%是由男主或女主的身材问题引发的生活困境贡献的,多少人会感到温馨感同身受,多少人会觉得难受。这种潜在的“冒犯性”没有演变为现实中对作品广泛的恶评与反噬离不开制作组对作品基调的把握。主创对波奇的病态既没有“恶意”但是也没有“抬高”,在把它当成一个表现重点的同时,不忘记通过人物成长和与别的角色的互动强调她本质上是个“英雄” :在涉及乐队、音乐的问题上,她是高度可靠、进取的,和她在生活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波奇的病态某种程度上扮演了“搞笑反派”的角色,而波奇的障碍大部分时候是在给自己添麻烦,而不是给身边的人造成巨大困扰,这就又消除了一个潜在的冲突点。观众因为明确感受到波奇的形象具有一种根基上正面和向上的英雄气质,那么ta们在带入角色,去看作品把社交障碍做一些夸张和搞笑处理的时候,就更不容易认为自己是被侮辱与被伤害的。这可能是BTR与《丧女》之类同样描述“阴角”的作品高下立判的分界点之一。

    这么来看,btr花大把力气去把音乐做好,把各种细节努力还原,也就不难理解了。音乐要素是这部作品的“拱顶石”,有了它整个作品的激情、巧思和犯病才整合成一个完整且积极的建筑架构。很多人把BTR和K-ON做对比,但实际上,从音乐所占据的核心地位来看,它和《京吹》(本篇)的相似,要远胜过和K-ON之间的相似。

  2. 本来是被社畜表情包骗过去看的,看的看的,眼泪流下来。

    它其实讲的不是社畜,而是社恐。

    二次元人群应该是社恐含量最高的人群,十个人随手一抓,有九个社恐。

    《孤独摇滚》戳中的不是社畜的心巴,而是我们社恐的心巴啊。

    女主后藤一里就是合格社恐,一里的日语谐音是“孤独”,她的外号叫做小孤独,从小就是个边缘人,吃便当都只有老师愿意跟她交换。

    不敢请假,如果请假一天不去上学,像她这种人会立即被同学们遗忘。

    平时睡在壁橱,一个人孤独练习弹吉他。

    她渴望朋友又不敢迈出第一步,每天都绞尽脑汁“吸引”同学,背着吉他去上学,希望找到自己的同好,但从来没引起过别人的好奇心。

    去打工,甚至完全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最初连站在客人面前都做不到。

    去演唱会弹吉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出现在人前,只能躲在芒果箱里弹吉他。

    好不容易被人搭讪,但是因为太久没跟人说话,说不出话。

    社恐人真实写照,明明到了目的地却不敢进去,在内心做建设,五分钟就要进去,十分钟,十五分钟,不敢进去……

    因为社恐,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所以去了距离家两小时的高中上学。

    明明内心想拒绝,却无法把拒绝说出口,因为社恐人根本不会拒绝人!

    只要跟人社交一天,就会想要火速逃离现场,因为耗光了电量,实在是太累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社恐严重患者,却爱上了摇滚乐,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社恐搞音乐,那不是闷骚吗?

    她搞音乐的原因也很简单,原来阴沉的人也能在摇滚乐中发光发热啊。

    弹吉他是室内运动又很酷,还有机会变成名人。

    虽然是幻想,但一里为了这个梦想加倍努力。

    为了想要在台前演奏,所以三年来每天花费六个小时刻苦弹吉他,终于在网络上混成了圈内大神,拥有3万粉丝。

    然而随着她刻苦努力,自己希望的并没有到来,毕业没演奏,没朋友,没有乐队成员,啥也没有。

    玩音乐的初衷是想成为一个更酷的人,但因为社恐,她只能成为网络上那个很酷的虚拟人。

    在现实中,她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终于有一天,机会大门在眼前打开,有人找她去做乐队的支援吉他手。

    她有机会加入乐队团结band,有机会上台演唱,也交到了两个朋友虹夏和凉。

    虹夏,绝对的社牛,乐队鼓手,大多数时候都充当着鼓励人的角色,也是她拉着一里加入乐团。

    凉,冷面富婆,有钱大小姐,把所有钱都花在买贝斯上,她是乐队最酷的贝斯手。

    平时没事干喜欢一个人去废墟探险,或者逛二手商店,但她不是社恐只是喜欢一个人待着。

    这两位好友可以耐心地引导自己,不会嘲笑她,会包容她,帮她解决问题,也鼓励她变得更加强大。

    乐队成员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家人,她们彼此相处的机会比跟家人相处的机会更多。

    事情没有一帆风顺,紧接着困难接踵而至,最大的问题是,她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

    因为乐队跟独自演奏不一样,需要跟人有交流,但是她有社交障碍,甚至不敢跟人对视。

    虽然自己演奏很厉害,但是完全无法跟人融入乐队,甚至只能套着芒果箱上台演出,导致演出失败了。

    她知道,如果想要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必须要克服社交障碍,这是一个神级吉他手,不幸被社恐封印住真正实力的故事。

    《孤独摇滚》被网友称为十月新番里的最强黑马,得益于这一圈表情包破圈,关于它的讨论度甚至不比《电锯人》差。

    本来以为它是靠表情包搞热度走了捷径,真的看下来发现,《孤独摇滚》并不敷衍,相反它非常精致,要素齐全,豆瓣评分也不是虚高,它是真的有点东西。

    它真的完完全全细致刻画了社恐人群的内心写照,去搜《孤独摇滚》的实时广场,一堆网友表示这就是自己。

    社恐作为动画主角也不少见,之前就有一部《我不受欢迎,怎么想都是你们的错》,但《孤独摇滚》不是一丧到底的,反而她丧的非常“热血”。

    女主之前的生活只有孤独练习吉他,但自从加入乐队之后,她的生活充实了。

    她需要和团队成员练习,需要演出,需要在livehouse打工,需要组建新的团队。

    对社交健全的人来说,每一件事都是非常正常的小事,但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是一道坎。

    你能看到她每次都想解决问题,每一集都在缓慢进步,虽然距离正常社交还有段距离,但你能看到她正在一点点变好。

    有一种说法是,社恐的人本质是不喜欢人类的,就像猫和狗的区别,狗这种物种天然对于人类有好感,狗狗见到人类就会热情扑上去,社牛患者同样,看到人群会很自然融入。

    而社恐人群更像是猫,他们没那么喜欢人类,大多数时候都更喜欢独处。

    当然这个说法也不严谨,就算是这种说法,猫咪也是需要人群的,社恐人与其说是不喜欢人类,不如说是闷骚。

    他们渴望人群又害怕人群,羡慕热闹又能享受孤独,有一种又想靠近又想远离的微妙感。

    《孤独摇滚》最妙的一点是社恐嫁接摇滚乐,这两者嫁接在一起有一种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也是燃点所在,对于一里来说,克服社恐打破自我,就是最摇滚的。

    一里最大困难不是音乐才华,而是社恐,解开封印的那一天,就是她成功完成自我成长的那一天。

    你会非常期待跟一里一起成长,真正站在舞台上,发挥自己全部实力,去做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而很多人把《孤独摇滚》当轻百合番来看的,乐队主要成员都是女性,全番没有一个重要男性角色出现,我甚至没看到男性多说几句台词。

    店长是女性,乐队全员女性,哪怕是在家里,也只描绘一里和妹妹之间的相处。

    漂亮女孩子之间互相鼓励,果然没有人比芳文社更懂美少女贴贴。

    而且《孤独摇滚》真的很好笑,有一种脑回路很奇妙的好笑,被问当初为什么玩吉他。

    女主内心想的是,因为很酷,因为想出名,说出来的是:因为世界和平。

    前吉他手落跑,凉没有生气,反而以为这位妹子去世了,真心实意地为她上香祷告。

    一里害怕上台,两位好友安慰,正常女高中生根本听不出演奏的好坏啊!

    平均五分钟一个笑点,观看模式轻松而快乐。

    当然说了这么多,《孤独摇滚》既然沾上了摇滚,主题还是讲音乐的。

    作为一部音乐番,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如果音乐难听,这番就失败了。

    《孤独摇滚》音乐绝对不差,虽然我没有什么专业的音乐鉴赏能力,但是看完三集之后让人忍不住哼主题曲,在脑内不断循环,每次不自觉哼歌的时候还会想到团结band,这不就是一部音乐番的成功吗!

    网友的评价也很高,不少人表示,这就是第二部《轻音少女》啊!

    《孤独摇滚》有一种很奇妙的魔力,你明明是看着社畜表情包入坑,然后因为社恐主角的心理活动而共情,接着因为社团友情露出姨母笑,最后竟然能够被音乐本身吸引。

    它唤醒你莫名其妙的想要去购买吉他弹吉他的心,你知道也许吉他买来不到半年也会落灰,上次因为《轻音少女》买来的吉他还在闲置,这次又因为《孤独摇滚》蠢蠢欲动。

    但你如果看完了有那么一闪而过的念头,去把家里落灰的吉他拿出来也好,去买一把新的吉他也好,去看一场livehouse也好。

    可以再去试试,再给自己,或者摇滚乐一次机会。

    PS:小小声说,我真的不是卖吉他的托啊,我怀疑《孤独摇滚》才是。

  3. 孤独摇滚特别特别特别好看社恐们可以看看,每个片段都戳中我这个资深社恐的心,简直是我的翻版,现实中我连食堂都不敢去(太多人了)每次都麻烦同桌帮忙带饭。一般人走路都是挑近的路线走的,而我是挑人少的路线走。我也会在跟不熟的人说话时声音发抖脸红(不分雌雄都会脸红)。一次在班里做中考前放松小游戏轮到我时全班都看着我,我想保持微笑但脸部肌肉太僵硬就开始自己抽搐抖起来了(不堪回首的黑历史)。我也会因为第二天要当众讲话(做课前分享、演讲啥的)前一天洗冷水澡吹空调拼命想感冒发烧躲过去。我想过看心理医生,但是因为要和医生交流害怕就没去,也想过紫砂,这样的人生太窝囊了。总体来说这部番特别真实,心理描写也完全符合社恐的特征,不过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好友会帮助你克服社恐,只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 人家B站要的是流量,UP主要的也是流量,有的人脑子长人家屁股上了,跟着风的吹,你吹你的的,少特么烦我,免得挨骂了狗叫

    —————

    剧情少到可以一句话总结,角色不讨喜的,声优无特色,情绪渲染不到位,音乐也一般,标题都日式摇滚了,至少来几首死神op那个水平的吧,整体没有一个记忆点,如果跟轻音少女比,这几点都不太合格,搞怪多算是特色,但是太多像是故意捅咯吱窝,还有给自己贴社恐标签的评论也让人心生厌恶,生怕自己没有大病可还行

    这番作为音乐番完全不及格,当个3星搞笑番还差不多,毕竟作画和演出有点特点

    不期待第二季

    ——————————- 哈哈,要剧情没剧情,要人设没人设,声优不行,音乐不行,也对,只有一帮自贴社恐标签抱团的粉丝装疯卖傻,感谢这番给心理有大病的睿智人群找到了家,这番不仅重新定义了社恐,也重新定义了摇滚,厉害

    正常可以打三分,但是这番到现在营销太卖力,竟然被捧成了神,简直是厚颜无耻才可以形容

    之前有一部恶臭的番叫不管我怎么去想……,都是社恐题材,那个番是剧情恶臭,充斥龌龊的想法满足了某些人的恶趣味,体现他们所谓的真实,这部孤独摇滚的恶臭已经溢出屏外。

    把社恐和摇滚两个名词一结合,好像社恐也可以很酷的感觉,哇酷哇酷,既然可以摇滚,那社恐也无所谓了,毕竟贴标签这种事儿简单多了,也充分满足了中二病的幻想。

    最近都在嘲讽三体答辩把科幻理解成朋克废土加led斑马线以体现科技感,现在孤独摇滚所谓的粉丝跟这个一个路数,过度的社恐表演可能让他们觉得这样就朋克就对了,动画和音乐算什么

    这就跟信教一样,只要够虔诚,信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