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奇葩大会 第一季(2017)

简介:

    《奇葩大会》将于2017年1月20日晚8:00在爱奇艺独家上线!作为“奇葩”系列节目之一,《奇葩大会》将打造一个史无前例的先锋青年观点集会,华人世界最先行、最勇敢、最新锐的青年聚集在这里,放肆分享,自由表达,带来自己最真实的生命体验和人生观点。《奇葩大会》由何炅、马东、蔡康永、高晓松担任导师,集结一大波老奇葩马薇薇、范湉湉、肖骁、颜如晶、姜思达、艾力、邱晨、大王、黄执中、李林、陈咏开、陈铭、董婧、欧阳超坐镇现场,李开复、李银河、贾伟等各界领袖人物悉数登场,导师与老奇葩们将在现场向杰出的分享者发出直通《奇葩说4》的诚意邀请,而选择权,在分享者手中,他们有权拒绝!

演员:



影评:

  1. 文/大白(微信公众号:跟大白学PPT演讲)

    我现在只看三个节目,一个是《锵锵三人行》,一个是《笑逐颜开》,还有一个就是《奇葩大会》。如果你熟悉前面两个节目,那么通过这个信息,我相信你可以大致了解我是一个什么性格和趣味的人。

    《奇葩大会》是一个说话类的节目,而我从事的又是一个跟说话相关的工作——培训师,所以这个节目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从今天开始,我尽量对奇葩大会每一位选手做出我个人的点评。点评内容,也会第一时间同步在我的微信公众号(跟大白学PPT演讲)和新浪微博(@PPT演讲师大白)更新,也可以在微博跟我聊。好,闲话不多说,我先从第一位选手傅首尔开始说起:

    【傅首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近因效应的关系,第一期整个看下来,傅首尔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奇葩。如果她自己不说,可能没人会拿她很范湉湉比,两人风格还是有较大差异性。论语言的凌厉攻势,傅不如范,但是有一点,她较之范有优势,这个也是她的演讲之所以能够抓住现场的关键点:她讲的东西常常让人有种「意外感」,意外感在演讲中,可是个好事,弄好了,要不就致笑,要不就发人深省或顿悟,从最终效果来看,傅的演讲让以上全占。

    【谷大白话】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类人,本人其实不太逗,但是他可以整出特别逗的作品。比如周星驰。谷大基本也属于这种人。我之前就听过谷大的现场演讲,当时一看就一个感觉「哇,好正经,跟通过他作品里透出来的那个人好不一样」,可能在预想中,我认为谷大走的应该是王尼玛这样的路线,或者黄西这样的路线,其实并没有。谷大的作品,绝对的奇葩!谷大的演讲,因为有经历加持,是值得多数人去模仿的好演讲!但是其本人,就是一正经人,不奇葩。最后用一句话总结我心目中的谷大:干着不正经事的正经人。PS.顺便说一句,我之所以喜欢这样的人,是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

    【刘梓晨】这人做的事我不熟,我就只在老婆刷微博的时候瞥到过他的蛇精脸照片。这里我就从节目选奇葩的标准来评价一下这个人,他够不够奇葩?不够!有个片段在正片里没播,但是爱奇艺有放,刘在论证一个炫富的问题,七里咔嚓说了半天,愣是把台下的人说蒙了。当然是赞叹,是这蒙,都不知道这孩子在说啥。从这个细节就说明,别说连他自己都觉得弱的辩论,其实他连把一个复杂事情论证清楚,并表述清楚的能力都有欠缺。他的口才天赋并不弱,这事的根本问题就像马东说的那样,他是一个「模糊的存在」。当自己的思维是模糊的,人生是模糊的,选择是模糊的,就什么都模糊了。别看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在我刚开始想到要评价这个人之前,有好长一段时间,我的脑子也是模糊的……

    【赵大晴】先说演讲,好!好在哪?第一,经历奇;第二,率性性格讨人喜;第三,相比之下,演讲人外在形象也是全场最养眼。在决定是去是留的时候,马东犹豫了一下!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同样有奇特的经历,同样是能创造「意外感」,同样是率性,为什么傅首尔,能够毫无异议地通过,为什么赵大晴这里马东就犹豫一下。马东有给出自己的原因,担心她在驾驭个人故事和自我经验之外的主题上,会不会有力不从心的地方。现场喜欢她的人说不会,她可以的。其实按我说,马东的担心是很准确的,他说的这种情况非常有可能出现。个人认为傅首尔区别于赵大晴的很重要一点是:思想的奇特性!是,要论经历,两人都奇,但是傅首尔除了经历奇之外,还能针对这种奇特的经历总结出奇特的思想观点来。赵大晴也有提炼总结,没毛病,但总就是少了那么点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我想,这个就是两人「都优秀,但一个比另一个更突出」的原因所在。

    【大白看奇葩:马剑越】马剑越跟当期节目的其他选手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单人演讲部分特别少,基本都是她跟导师之间的对谈。当然这个肯定是后期剪辑的效果。为什么要剪成这样?原因很简单:对谈部分比个人脱口秀部分精彩很多!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还是到了工作单位,每个阶段,总能碰到一两个你跟他一说话就能让你乐的人,你跟他聊,问他问题,他回应的每句话都招笑。小马就属于这样的人。我跟很多人一样,也曾经怀疑过这种人是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不是像有的小孩一样为了博大人开心故意说一些「小大人」的话,后来经常我的交往实践发现,事情往往不是这样,因为装是装不出「句句到点」和「滴水不漏」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天生就有奇特的思维天赋,对世事天生就有不同于常人的见解,这种奇特思维往高级了走,有知识文化加持,就成了思想家。这种奇特思维即便不再生根发芽,至少在博人一笑这事上,也还是轻而易举的。

    【大白看奇葩:李开复】没想到李开复也会来奇葩大会做客。如果你要就某个演讲主题,去一个类似TED这样的社交场合上去做一个演讲,那么,我会推荐你们好好地分析一下李开复的演讲结构。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演讲模板,经典的三段式,而且用的是3W,是什么(人工智能将取代部分工作),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做(面对这样的趋势,我们该怎么应对)。而且李开复的这个演讲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小技术:李善于用设问的方式来开启一个新要点的论述!我试举一例:他一上来就问现场「如果你们以后都失业了怎么办?谁会取代你们的工作呢」,然后自问自答「就是人工智能」。通过这样一问一答,既吊了一下大家的胃口,吸引了部分听众的注意力到他这里,与此同时也引出了要讲的演讲主题。对于同样的一个意思,普通的表述方式就是「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你可以对比一下这两种说话方式,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大白看奇葩:邴钟兴】演讲演讲,既要会演,又得会讲。阿饼医生很好地做到了这两点。他这人是有艺术细菌的,虽然没正经学过表演,但就他这样的表演天赋和口条,去演个舞台剧啥的也问题不大,很快能上路。他对幽默的东西,有比较强的吸收能力,一些喜剧作品好的东西,他应该很快可以将其吸纳并融为自己演绎作品的一部分。当然这事呢,有一定风险,比如你在说话风格或者幽默技法上老受他人影响,就容易让你使出一些让别人觉得老掉牙的烂梗,或者就是整体讲话的感觉就容易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尴尬。如果你不懂这种感觉,正好现在是除夕,你打开电视看春晚,随便找几个小品来看看就能有所体会的。说回阿饼医生,幸亏在他身上我没见到那种「尴尬」,这是因为他的演讲内容本身基本是基于自身故事的,他善于挖掘笑点,也善于恰到好处地处理它们并演戏他们,即便有的语气略微让你觉得「他有谁谁谁的感觉」,但整体并不影响整体会爆出很好的笑果。他的这种表现,在奇葩大会的评判环境下基本就属于「虽谈不上惊艳,但肯定是可以妥妥过关」的水平。

    【大白看奇葩:王佩瑜】这一季的奇葩大会走了一个跟《超级演说家》一样的路线——演讲部分采取了「选手+嘉宾」的模式,或者说「素人+名人」的模式。演讲人角色不同,不管是我们听众,还是现场的四位评委,评判的标准自然也会不同。比如像这期的实力派京剧演员王佩瑜,瑜老板做现场分享,就算有不足,即便有大事故(现场没事故,我只是做个假设),大家都不会太苛求,因为人家就不是来参赛的。作为我评这台上出现的演讲者,也是这样,评价选手有评选手的标准,欣赏嘉宾有欣赏嘉宾的视角。王的分享,除了内容之外,有两个形式上的点值得称道:❶ 体验式教学,通过现场的一个发音教学,让听众直观地感受到京剧的味道,你要能在自己的演讲中恰如其分地设计出这么一个环节,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不说,如果你的演讲是奔着给人传递价值去的,那这种体验式教学就特别有助于你的演讲目标的实现。我平时在做PPT演讲培训的时候,我有时就会设计这么一个环节,效果往往好得不得了,有时比你嘚啵嘚在那里讲半天更有用。❷ 现场对比:何老师提议让蔡康永与王佩瑜同唱一句词,现场一对比,现场的人在直观地感受到王佩瑜唱得好的同时,自然也是隐隐地体验到了京剧的博大精深。像这种在现场做的,直观地可以展现在听众面前的对比,对听众来说,就是非常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这里我又得说我的本行,我平时在做PPT培训的时候,有时会在现场安排一个「美化PPT」的环节:就是拿来一页做得很烂的PPT,然后我当着学员的面,七里咔嚓一修改,最后这个PPT立马焕然一新,通过这前后一对比,大家就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PPT做得好坏的差别,同时也特别能激发一些人做好PPT的兴趣。这个就是现场对比这个细节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妙处。

    【大白看奇葩:陈翰宾】做别人想做但不去做或做不到的事,这也是奇葩精神。正如他自己说,多少人想过说过「环球旅行」,真正做的有多少。为什么不去做?主客观限制太多,挣脱不了。竟然挣脱的,那就是奇葩,从陈翰宾的「言」上看,虽不奇葩,但是从他的「行」来看,真奇葩。他在叙述旅行故事期间,黄执中连连称赞「他很会说故事」。陈的这段经历和对经历的描述之所以能够说到黄的心里去,是有道理的。陈之所以能讲好一个故事,首先是因为他确实有段奇妙的经历,狼,冰窟窿,死亡,灯光,得救……独特的经历,关键都是真实发生的。因为真实,所以他能说出很多细节,和自己在各个节点的真实感受,不管是细节,还是感受,都是极其能够打动听众的东西。当然最关键的是,他给这个故事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框」——遇到困难,濒临绝境,命悬一线,最后得救,思想升华。整个故事听下来,有情节,有角色,有细节,有悬念,是不是有种好莱坞大片的感觉?好莱坞大片,基本不都这个路线图。

    【大白看奇葩:汪玲露】这个选手上来没讲几分钟,我就有预感:要完蛋!最后的结果是,真完蛋,四个导师一个都不愿出牌。她是有点综艺感的,半真半假地「埋怨」场边那个刺头女观众,拿炮仗,顺势跪地配合现场「剧情」营造效果,这都是有综艺感的表现。但是她最后还是「失败」了,毕竟这不是普通的综艺节目,对奇葩的选拔标准也不会仅限于此。汪玲露之所以失败,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导师没有明说,我可以来说说。演讲这事,你在有些无关紧要的小地方,为了追求幽默的效果,或者为了煽动现场的气氛,你夸张一下,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一下,也可以,甚至需要。但是,如果你的整场演讲都在为了夸张而夸张,一味地追求语言的奇巧而忽视内容的严谨性和可信度,那就麻烦了,你会被听众反感,继而被听众抛弃。汪的演讲内容,是否具有思想性,启发性我们先不说了,最要命的是让人感觉「不信」,就觉得她把问题说得太夸张了,太脱离客观实际了。这是我认为的根本硬伤。如果想让听众在明知道你胡说八道的情况下依然不反感并喜欢你,只有一种情况,你做的是那种纯粹的娱乐性脱口秀。比如郭德纲,王自健的作品……

    【大白看奇葩:蔡聪】在说蔡聪之前,我先夸一下高晓松。一个好的评委,他不光是能够对选手作出精准独到的点评,有时还得有能力替电视机前的观众说出他们的心里话。高晓松就是经常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好评委。蔡聪的演讲讲完之后,他说「这是这次大会到现在为止最精彩的一场演讲」,我相信这句话就说出了很多观众的心里话,包括我。刚开始,事实上我也不觉得,但越到后来越发现他的演讲有在往「精彩」甚至是「高大光辉」这个方向发展!刚刚我在点评陈翰宾的表现时,曾经说过一个观点:「做别人想做但不去做或做不到的事,这是奇葩精神的一种。」这里我再说一个,「当别人都觉得有些事情你不应该做,但你能够破除社会压力,为了自己的理想,原则和信念去抗争的,不论你最后能不能成功,就你这股劲儿,以及你做的这些事儿,也能构成奇葩精神的一种」,按这个标准来看,《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安迪算奇葩,《辩护人》里的宋佑硕算奇葩,《死亡诗社》里的约翰基廷算奇葩,《叫我第一名》里面那个患先天妥瑞氏症的BOBO老师也是奇葩。如果你看过这四部电影当中的任何一部,你知道这四个故事当中的任何一个主人公,你就能清楚我为什么要用「高大光辉」来形容他的演讲,同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当蔡聪做完演讲后,全场都情不自禁地起立为他鼓掌。

    【大白看奇葩:李银河】截至目前为止,奇葩大会共出现了四位嘉宾演讲者:李开复,谷大白话,王佩瑜和李银河。这四位嘉宾当中,王佩瑜我最陌生,李银河我最熟悉。我跟蔡康永一样,在大学的图书馆里面,也曾经在李银河的一系列著作前徘徊逗留,我比蔡康永还多了一点,我还完整地看过李银河写的一本书《人间采蜜记》,这书基本上就是李银河前半辈子的一个自传。李银河的一些学术著作,相对还是比较枯燥的,但这本自传就很让人看下去。我之前了解她,主要就是通过她所做的一系列的公开演讲,后来通过这本书,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她的经历,性格和追求。可能是因为之前对李老师比较熟悉的原因,所以针对她的这个演讲,我实话实说,没太多感觉。观点是新颖的观点,论证环节虽然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展开,但条理在那里,又有数据支撑,很自然地就可以说服力,再加上「自带光环」的重量级嘉宾身份,这个小演讲在奇葩大会的现场,完全是可以服众的。考虑到我的这些点评有很多的演讲爱好者在看,所以我帮大家提炼一条特别好的演讲小技术——利用「摆数据」的方式开场!有的时候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你可以尝试在演讲一上来就摆出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像李老师一样援引一些权威机构调查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是由你自己调查的,在开头的时候摆数据,一般可以帮你实现两种目的:第一种,先让现场的听众对某个问题引起重视,或者焦虑(比如你在讲一套环保措施之前,先通过数据告诉大家环境问题有多严重);第二种,就像李老师一样,通过数据直接对演讲的核心观点发起论证,让听众的脑子里面先对她所要论证的中心观点「先信一点点」,相当于「先打个基础」,然后再通过后期的摆事实,讲道理慢慢地让你完全信服这个观点。

    【臧鸿飞】我在爱奇艺没有播新一期《奇葩大会》正片前,就看过老臧的演讲片段,说实话,有吸引力。他的这种演讲方式,有一点我是很推崇的:「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平时大致怎么说的话,到了台上就袒露自己,以习惯的方式把自己知道的,认为的,疑惑的都说出来给人听。」他这段演讲有没有做过事先准备?有!但让你看出「事先准备过」的痕迹吗?几乎没有!为什么他可以做到这一点?主要就是他把握住了一条「以真实的状态表达真实的自己」。有了这一条,不管是在台下准备,还是在台上表现,呈现出来的都是真实的自己。一旦当听众感受到了你的这份「真实」,那么事先的准备痕迹就看不到了,即便演讲的时候出现些许的词不达意也能被宽容了。

    【郭珺】郭珺创造了我心中的这一季《奇葩大会》选手中的两个「之最」:最漂亮,语速最快。她的这个演讲,有点类似于之前几集赵大晴,阿饼医生的那些演讲,从自身的经历中找「奇葩故事」,然后再经由讲述「奇葩故事」来带出一些自己的感受,想法和价值观。对于这种类型的演讲,只要你的故事够奇或够有意思,你的讲述够流畅,够摄人,OK了!思想还能剑走偏锋,比如傅首尔,那最好,铁定过关。如果经历奇,表达佳,即便有的时候思想性不足或不够闪亮,初试还是能过关。比如郭珺就是这种类型的选手。你要说她这个演讲从思想层面有啥摄人心魄或特有高度的地方吗?我是没觉出来。但如果我坐在下面当评委会不会给她一票?当然给!PS. 郭珺的演讲表现,同时也给有的人上了一课:别老觉得演讲时语速快是罪过,郭美女告诉你语速快也照样可以做出好演讲。这事我前几天在微信公众号也专门发语音说过,语音节目地址:

    【袁园】听臧鸿飞演讲时,我全程聚精会神。但在听袁园这个演讲时,我没听几句「神就散了」。诚然她在演讲表现上不是很成熟,手势,语气,走动还让人觉察了出些许的紧张,但这都不是重点,我很清楚她真正让我「神散」的原因是她所表达的观点,或者说是演讲的内容。她所讲的这些东西,事实上基本都对,在奇葩的世界里都是正确的价值观。然而,对于下面的这些奇葩精,老司机,飙车党来说,他们还需要你来跟他们讲这种小儿科的观点吗?这就好比在一个学术会议的现场,底下坐着学术界的顶级专家,如果你作为一个研究生,在做报告的时候,还跟底下的教授去解释一些学科没基础的概念,或者大谈一些学科内部老掉牙的论调,那么,你说底下的人舒不舒服?回到奇葩大会,袁在结束演讲后,马东说她在后半段讲述的跟家人之间的那些故事和细节,要比前半段有意思多了。表面上是「夸」,实际上是委婉地评价了她前半段平淡如水的演讲内容。对,「淡」,「浅」,「无奇」,就是她之所以无票的主要原因。

    【胡晓】胡晓的这个演讲,在我看来基本跟袁园的演讲是一样的,最大的感觉就是「没有太大感觉」。她的自我介绍是「有妖艳贱货的地方,就有我」。在奇葩大会这个舞台上,「妖艳贱货」其实是个褒义词。但胡晓呢,既不妖艳,也非贱货,这就是一智商挺高,工作挺好,带点小愤怒的「正常人」。底下的几位导师针对她的「优越感」发挥了几句,言下之意「别动不动就拿自己的标准评判他人并瞧不起别人,这样不好」。在这个问题上,我倒也没觉得胡晓在表述上有什么让我不舒服的地方,毕竟在奇葩舞台上有过类似言论的人也不在少数。我比较不满意的是她回应导师的方式。我们应该碰到过这样一种场景:A指出B的一个问题,B面对A的「进攻」,急于澄清,那么B没能漂亮地一击即中,那么不论A的「进攻」对不对,B的「回击」有没有道理,相对来说B在旁观者眼中的印象分就会受点影响。胡晓在当时所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面对高晓松和马东的问题,胡晓没有作出漂亮的回应,这就让她的晋级之路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贾伟】就演讲结构来讲,贾伟的这个演讲并不新鲜,完全模仿了乔布斯当年在斯坦福做现场演讲,整场演讲就讲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一个道理,三个道理串联在一起升华主题。当然,这个并不影响它成为全场最好的演讲。表面上看,贾伟确实带着些许你在其他设计师身上也经常可以见到的腼腆,内敛和小木讷,不过整个演讲看下来,他让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情商特别高,特别知道别人要什么的人,不管是做演讲,还是做设计。贾伟在现场所讲的三个故事,个个精彩,他个人对于这三个故事的演绎,也是相当到位。我说个小细节,其中有一个故事提到了他的一个产品「55度杯」。我明知道他讲这段故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顺便推广一下自家设计的这个杯子,但是,我却一点都不讨厌这样的行为,而且我还打算回头就去买一个他的杯子。而且,我相信经他这么一讲,55度杯的销量一定会迎来一个非常大的增长,很多人跟我一样,听了他的演讲之后,会心甘情愿地去买下这个杯子!你看看,这就是演讲的力量。在中国,你明明知道他是在推广产品,但你非但不觉得烦,仍然愿意听他讲,听完还能让你心甘情愿掏钱去买的演讲者,我目前只见过两个人,一个就是贾伟,还有一个是罗永浩。

    【储殷】按本期出场顺序来评的话,我得先说说第一位选手麦孜燕。但是这期我先说第二位出场者储殷,因为他的这段show,太燃了!当然,燃,不是因为他一个人,他的那段演讲在奇葩大会舞台上其实也就算一般水平,燃,主要是因为他跟马薇薇之间的一对一辩论。我没想到他居然敢直接挑战马薇薇;我没想到他在跟马薇薇辩论的时候居然没被完全吃掉,气势仍在。何炅委婉地评价他,说他很多话让人听着不愉快。言下之意就是你这人说话有拽,不讨喜。事实也确实如此!储殷是有能力的,思想,口才,气魄,都够,但是心气儿也高,有个词可以很精准地形容他「恃才傲物」。恃才傲物的人是容易遭人讨厌的,当然也是会受个别人喜欢的,所以他的表现,最后不也得到了马东和高晓松的票。说到四位导师对储殷的投票结果,我顺便说一句,这其实是挺耐人寻味的一个细节:马东和高晓松两人是爱才的,有点唯才是举的意思,尤其高晓松,自己也是个恃才傲物的人。现在好些了,年轻的时候狂得不得了。所以他看到储殷这样的,能接受的。马东呢,不管是出于自己对一个人辩才的衡量,还是出于节目效果的考虑,他都觉得储殷合格,所以投票。何炅和蔡康永不投,原因何炅其实已经说过,储的才华能力他是认可的,但是说话风格有点让他不舒服。我想蔡康永也是差不多的理由「我不太能够接受得了这样的形式作风」。人们很多时候总是倾向于去喜欢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按照这个原则来对照的话,储的气质,思维,行事作风还真就更多偏向高马,而有别于何蔡,这么说起来,这个2比2的投票结果就特别能理解了。

    【麦孜燕】我最近在看奇葩大会的时候,想清楚了一个事:思想和幽默的相同点。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做演讲,又或者是搞脱口秀,不管是你抛出一个特别能启发到听众的思想见解,还是抖一个能够逗得大家前仰后合的包袱,这两者都有一个相似之处: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如果你抛出的思想见解和幽默,能够同时满足这样两个条件,那基本就可以创造出很好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在奇葩大会的现场,特别认这个!这种「之内之外」越密集,越明显,现象效果就越好,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能散发人性的光辉,对群体自由,权利,平等的争取等等精神,那效果更好,就值得全场为你起立鼓掌。麦孜燕的演讲从思想和幽默的密集度上,是够的,跟第一集傅首尔有点像。从主题最后的落脚点来看,呼吁努力去消除人群偏见,刻板印象,追求平等,高度也够。演讲震撼性虽然不如贾伟,蔡聪,但是晋级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陈勋亮】如果按我之前讲的这个「之中之外」的标准来看,陈博后的这个演讲事实上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特别普通。针对导师提出的一些或正经或不正经的问题,他也没有给出精彩的回应。我之前讲过,在这个选拔现场,选手与导师之间的互动,也是会影响导师最终决定的一个因素。像之前那位马剑越,个人演讲环节基本没说几句话,全是跟导师的聊天,聊着聊着就把自己聊晋级了。陈在这方面,我也没看出什么特赞的地方。当然,最后他还是晋级了。晋级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曾经是国辩冠军,他有辩才。有辩才的人,当然是大大加分的。毕竟这是个辩论为主导的节目。我也相信,在进入辩论环节之后,陈会有一个更好的表现。这人性格不错,笑嘻嘻的。同时因为有厚实的科学知识做背景,这个会成为他打好辩论的有力武器。

    【丁太升】奇葩大会的制作团队还真是很厉害,每次请过来演讲的嘉宾,甭管腕大不大,知名度高不高,所做的演讲都有耐人寻味或值得人学习的地方。在丁太升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在其他的嘉宾演讲者身上不太有看到的东西:「情感带入」。有一幕,我印象非常深刻,当他在讲述草莓音乐节刚开始遭受挫折这段的时候,你注意他的表情,语气,他把当时发自内心的那种悲痛和沮丧都还原出来了。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事,你经他这么一述说,感觉就来了。你别看我现在用理性的思维在分析他的演讲,这其实都是事后行为,我在当时看他演讲的时候,我脑子里是没有这些技术性分析的,有的只是感同身受,有的只是理解和同情。就是那么简单,那一刻我的心弦被他拨动了。演讲这事儿吧,你可以以理服人,赢得满堂彩,当然也可以情动人,发人深思。这都行。只要讲理能讲到人心里,只要动情是发自真情,都是成功演讲的坚实基础。

    【暖暖】上段针对丁太升的评论中提到「演讲这事儿吧,你可以以理服人,赢得满堂彩,当然也可以情动人,发人深思。这都行。只要讲理能讲到人心里,只要动情是发自真情,都是成功演讲的坚实基础。」暖暖的这个演讲,走的不是以理服人的路线,就是以情动人的路线。当然他自己没想这么多了,这只是我作为局外人的一个自以为是的分析而已。作为暖暖自己的话,他就把自己的这个经历娓娓道来而已,也没有太多地去想「设计情节打动大家」之类的。刻意为之和自然流露,这个对于听众是看得出来,尤其是逃不过像我这样的「刁钻听众」的眼睛。如果从演讲的角度来看,暖暖以他这个十八岁的年纪,在公众面前说出了那么一番话,好演讲,绝对的好演讲。你别看他这个演讲在最后没有一个高大上的落脚点,也就是说他在演讲结尾的时候并没有对演讲主旨有什么「升华」之类的,没有。他就说「为了父母,我要活下来。虽然我现在的处境很艰难,但是也没有办法,就这么走着」,看似有些无可奈何,看似没有那么多的正能量,但这就是他真实的状态。把自己的真实状态呈现出来,让大家知道,让大家感同身受,这也是能动人的。说到真实,这就是暖暖这个演讲者,你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感受,也是最让我舒服的地方,同时也是我自己在做演讲,以及我教别人做演讲的过程当中所追求的这么一种状态:你平时怎么跟朋友讲话,你在演讲的时候也基本就像平时跟朋友聊天一样跟听众去沟通,你在生命当中遇到了一些事情,在这个事情发生的当下,你有怎么样的所思所感,说了什么样的话,做出了什么样的行为,你在演讲的时候,就真实地把它还原出来。什么是演讲中的真实?这就是演讲中的真实。

    马东说「他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他更善于做调查」,我想这应该是相对于奇葩大会的选手而言。如果放在大众群体中,娱八婆这样的,算会说的了。他的演讲,我整个听下来,没走神,也不觉得无聊。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演讲存在两个能够维持我听下去的点:一个是观点的极端性;一个是八卦资讯。我不知道你在听他讲话的时候,尤其是在听到「明星不应该有隐私」,「明星和娱乐评论人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这些观点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这人说得是不是太极端,太绝对了?与此同时,当他抛出一些八卦细节,不管是当初的陶喆事件,还是提到郑爽,高晓松相关的,作为旁观者的你有没有觉得特来劲?观点的极端性也好,话题的八卦性也好,是对是错,是高是low,是让听众点头,还是让听众摇头,咱先不论,但这些点的存在,对演讲本身来说,有一点肯定是好的——至少可以避免听众打哈欠,玩手机。通过这段解析,我不是让你在演讲的时候也走这么一个路线,但对于「观点极端性,八卦,这对人是有吸引力的」,「做演讲,就得找到一些能够维持听众把你的演讲听下去的点」这样两个道理,我觉得你有必要放在心上。

    虽然蔡要要没有得到「全票通过」,但从演讲的角度来看,她的表现是我心目中的「全场最佳」,每期的全场最佳,在演讲这件事上都有不少闪光点,接下来我来说说她的:❶她的这个演讲,实际上走的也是跟贾伟一样「三段故事」的路线,从失恋的朋友被500元的蛋糕治愈,到自己得癌症,再到遇到真爱,三段!针对这三段故事,我首先要重点称赞的是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衔接方式。她没有走「首先,其次,最后」这样标准化的说话格式来开启各个故事的讲述,而是通过找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联系点完成自然的更自然,更高级的过渡。这里就拿第二个故事到第三个故事之间的过渡来说,第二个故事的结尾她以「美食可以促进多巴胺,来对抗癌症」这个观点来对第二个故事作结。讲完这个之后,她又很自然地抛出一个观点「如果不能吃好吃的,那么我就可以谈恋爱,爱情也可以刺激多巴胺」。说完这个观点后,接下来她就开始讲她甜腻的恋爱史了。瞧瞧,过渡得多好!这就是我经常说的「高级的过渡」。❷故事对于演讲来说,虽然是一种非常棒的元素。但有故事不必然等于好演讲,把故事讲好,才有可能成就好演讲。蔡在现场就把故事给讲好了:她本身的经历是有点异于常人的,她对故事的演绎是有细节的,且透着人之常情的,内心是拥有小太阳的,讲述的口吻是真实和朴素的!——就这样的一个姑娘,就这样的一个演讲,不让人喜欢是很难的。❸最后一个闪光点,就俩字:爱笑!古龙说,爱笑的姑娘运气都不会太差。不过,这个爱笑的姑娘运气好像有点差,年纪轻轻就得了讨厌的癌症。我不知道她现在的身体是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但即便运气差,她没有因此就陷入忧愁,没有改变爱笑的性格,仍然在用她带点创意和智慧的方式乐观地生活。这种态度本身,跟她演讲时嘴角频频露出的笑容一样,都是像金子一样珍贵的东西。有些事情经不起细想,就像蔡要要的演讲,如果你能够细想到这一层,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姑娘更了不起了呢?

    在我人生的每个阶段,身边都会出现这么两类人:第一类,说话特别与时俱进,时下流行的某个词汇或者某种表达方式,他们很快就能够将其吸收到自己的语言库中,然后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很自然地将其用出来。因为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你在跟这些人讲话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频频而来的新鲜感,甚至有时会高看他们一眼,心想「这人说话好fashion,好in」——当然前提是表达得恰如其分,不惹人烦;第二类,你跟他同在一个环境,或者有时经历完全相同的一个事情,但是当你们共同地去跟别人分享过往经历的时候,从他嘴里讲出来的东西,就是会比你生动有趣。有些有意思的点,你浑然不知,但他却可以抓住。如果你是一个同时兼具以上两类人的这两项特质的,那么我们基本就可以判断,你是个有着优秀口才天赋的人。高嘉程,就是这样一个人。整个演讲听下来,你要说有什么思想性,谈不上,但欢乐程度,那是相当之高,尤其是在吐槽肖骁范湉湉那一段时,高潮简直是一波接着一波。天赋太好,没有办法。

    自奇葩说这个节目开播以来,在海选这个环节,我还从来没见过以组合的形式来参加比赛的。所以如果从参赛形式的别致性来说,他们已经成功了。当然从三人配合一起完成的这个「秀」来看,也非常不错。三人各自的幽默度足够,有辩论功底,而且还有一个「自来熟」的话题点——如晶。就他们的这个表现,能够获得全场导师的支持,一点悬念都没有。他们给我留下了悬念只有一个:等到正式打辩论阶段,节目组会怎么样安排他们的发言?是派代表发言,还是逐一发言?

    在本期《奇葩大会》的现场,有两位天赋型选手,一位是高嘉程,还有一种刘楠。我所理解的天赋型选手,就是只要往那一站,简单说两句,你就能感受到一股压都压不住的才气。从语言天赋上来讲,两人都是难得的人才。不过因为学识背景,经历等的差异,刘楠较之于高嘉程这样的演讲者,还会让人多觉出几分精英意识和贵族气质。根据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看,有这种意识和气质的人,内心无一例外都是相当骄傲的,这种骄傲,是真骄傲!发自真心地认可自己的重要性。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骄傲,很容易让这些人产生一种「这也瞧不上」,「那也看不惯」,甚至「歧视他人」的心态和做法。在奇葩说这个节目上,有过不少这样的选手。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这样的人有最终晋级的,也有不少落选的。这个跟现实状况也是可以对应起来的,有些人天纵英才,确实牛逼,也因为牛逼瞧不上这个,瞧不上那个,就这些人,最后在社会上做出名堂的,有!最后一事无成,下场悲剧的,当然也有。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讲,凡事讲求一个度。对于这批人来说,只要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善于拿捏好分寸,那么不管做什么,最终成事的几率都会大很多。刘楠无疑是个有精英意识和贵族气质的人,你从她说的话,以及做的事,也都能感受到她并不是个一般的人。那么在这里我请看过刘楠演讲的人想一个问题:你听她的整段演讲,有没有觉得她的整个发言是否存在任何有失身份的自吹自擂,或者有没有任何让你听了觉得不舒服的地方?至少我没觉得有!牛人不必然被尊敬,能够拿捏好分寸的牛人,才易受人尊敬。在我的眼里,刘楠就是一个能够拿捏好分寸的牛人,至少在奇葩大会的现场,她赢得了我大白的尊敬。

    【刘铠瑞】这一期奇葩大会,我是跟我老婆一起端着手机从头看到尾。我在听刘铠瑞讲话时,情不自禁地跟她说了一句「这人口才挺好」,他的这种「好」,是源自天赋的「好」。在奇葩大会的现场,尤其是在自由演讲环节,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场面多到举不胜举,但是有的「滔滔不绝」,我能感受的出来更多是「认真地准备,反复演练」的结果,有的「滔滔不绝」,则是天赋发挥了比较多的作用。两者没有孰高孰低,我拿这个说事儿,主要就是想说明,刘铠瑞的天赋不错,他跟大王,范湉湉,肖骁这样的选手一样,都是偏天赋型的选手。而且难得的是,人也很帅,养眼!性格也不错,讨喜?讲故事的能力也够,幽默!整个演讲听下来,爆点虽然不多,但也有几个。通过现场的反应,你也看得出来效果还是不错的。论综合分,我能理解为什么有三个导师给了「通过」票。马东虽然出于「生态丰富性」角度考虑,保留了他的票,但他内心也是肯定这个人的。当然即便如此,对刘铠瑞的这个演讲,我还是得说,虽然整体不错,但我的另外一种感觉是:你要说从内容深度,以及从爆点密集度上来说,其实也没有到那种「惊艳」,「情不自禁举牌」的程度。是,表现真挺好,也开开心心听完了,但细想想呢,总觉得缺那么点东西,我知道他想给我们听众带去东西,也给了我们不少东西,不过,总感觉没给够!人们对认定有才华的人有时会很「贪婪」,总希望他能释放更多,表现更好。

    【圈9】在说圈9这个演讲之前,我先说句题外话:不知道是我老了,还是超女的影响力变得实在太小了,我不光不知道2016超女冠军就是她,甚至对2016有过超女比赛都不知道。好吧。题外话说完了,开始说正题。圈9是以才艺开场的,说实在的,歌唱得是真好。这首《灌篮高手》主题曲我以前也听别人唱过,唱成她这样的,不多。唱歌,有实力的。但是在语言表达上,就并没展现什么过人之处了。在同龄人当中,她的表达自然是没问题的,但在奇葩大会的舞台上,她的表现就跟她的外形一样,基本就只能被人家当「小妹妹」看待。她在讲话的时候,有个很值得我们现如今的很多演讲者注意的地方:跟人去说一个事,一定要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如果你真想去影响对方,说服对方,就算是跟人传递一个信息,你在讲话的时候也得时刻琢磨这么一个问题「怎么说别人才能懂,如何讲别人才愿听」。你越在意这个事,你讲的东西越容易受欢迎。越不在意,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说自话,沟通效率越低。圈9在刚开头的这段发言中,就在这个问题上吃了点亏。这是她在以后做公开发言的时候可以精进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当然,有不足归有不足,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姑娘的,因为她知道自己哪里弱,哪里强,完了还很谦虚,也愿意学习。她爱奇葩说,受这个节目影响,何炅说她平时其实不太多说话,这些细节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这个姑娘应该还是有内涵,爱思考的。奇葩大会暂时还不属于她,好在她还有自己的人生舞台,而且从现在拿到的「牌」来看,也基本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得一手好牌。希望她能越打越好吧。

    【高浩元】巧了,像高浩元这样的奇葩,我在上初中和高中时,班里就分别有一个这样的。对于这样的异类,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正常人」当时也是三天两头地捉弄他们,嘲笑他们,现在想想,有点愧疚。不过你还别说,有个事情我其实在那会就发现了,这些内心阴柔的男生,基本都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以前我们跟他们打嘴炮,他们至少在嘴上是很少吃亏的。而且对于特别善于发现语言艺术之美的我来说,我在听他们跟人吵架的时候,还经常乐在其中,经常被他们天马行空又合乎情理的语言所折服。看到今天的这个高浩元,也是这种感觉。你看这人一上来就自报演讲主题,说要教我们三大「宫斗法则」,不过你有没有发现,他在宣布这个主题之后迟迟没有进入主题,东拉西扯了一通,最后还是在何炅的提醒下才正式进入主题的。按理说,这在正经演讲中是「犯忌讳」的。要搁一般演讲,你在开场后铺垫太久,迟迟不进入正题,人早不耐烦了。不过奇怪的是,听高浩元在那「扯」,我一点也不觉得烦,还饶有兴致。而且等到他正式进入主题开讲三大宫斗法则后,我发现这正题还不如前面的「瞎胡闹」来得更有意思呢。我实事求是地说,我喜欢这朵奇葩,虽说他胜在演绎能力和独特的人生面相,在正经辩论技巧上,他可能是缺乏的,但在辩论的场子里放入这么一个怪胎,对于烘托现场的气氛来说,说不定也是好事一件。

    【杨冠群】这个选手能说,会唱,还会说唱,挺有个性,也比较善于表达观点,只是表达的这些观点吧,有些是会让人皱眉头的,有些是第一耳听着觉得有道理,但隐约觉得有问题,细细一分析发现其实站不住脚。这种观点多了,一个演讲给听众带去的体验其实就悬了。演讲这事吧,我发现是这样,你也不是非得完全细抠逻辑,把每个观点结论都论证得严丝合缝,你也可以离经叛道,观点奇特,但你尽量别说一些让人头痛,尴尬的东西。奇葩大会很多人的观点和做派其实都是异于常人的,也不是人人的演讲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你要挑挑他们演讲中的逻辑错误,也可以挑出一大堆。不过,这并不影响有的奇葩照样受人喜欢。他们被人喜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怪得可爱,活出了多数人渴望而不可及的那一面。

    【冉高鸣】奇葩大会现场,有这样一类选手,他们很认真,很用心,为了能够博得导师和听众欢心,台下煞费苦心,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把优秀选手的视频全部看一遍,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然后精心雕琢讲稿,把演讲熟练到骨髓。他真的是把该做的都做了,唯独在做的过程中忘了「我是谁」。冉高鸣这个演讲让我想到了之前一位叫汪灵露选手,从口才天赋上讲,他比汪灵露其实还好出一些,但是他在演讲中还是出现了一个要命的问题「为了追求语言奇巧而奇巧,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身上残留了太多其他人的影子,就是让人看不到独特的他自己」。这种感觉其实在他一进入正题开始讲健身房的那段我就有。我倒不至于像高晓松那样觉得他不尊重某个群体什么,就是觉得他的这种演讲又落入那个令人尴尬的模仿俗套。冉的素质其实很好,也是那种天生尖牙利嘴,反应敏捷的人,而且抗压能力也有,被高晓松横插一杠,还临「危」不惧,愣是把这个演讲讲完了。这点我服!对于他这样的选手,我就只想说一点:把身上的包袱和别人的影子都拿掉,好好做自己,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来表达,这样就很好。一个节目,你就当来玩,真没必要看得那么重。演讲这事很奇怪,有的时候,只有你把自己整舒服了,别人听着才会舒服。

    【大白看奇葩:卡姆】卡姆应该是奇葩大会以最快速度被导师认可的一位选手。一开口讲了跟艾力的那段故事之后,导师和听众就嗨了。这段故事演绎得不错,最关键的是,大家都知道这事就发生在刚刚。一个人能够在演讲现场,即兴或半即兴地就地取材,然后借由某个素材把一个事情说清楚,或者玩一把幽默,这是很高级的能力,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比你「通过大量准备之后所造就的精彩表现」还要精彩。所以四个导师都抓住了这一点,很自然地对他留下了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说到卡姆,有个地方让我颇有感触,就是他上台的时候,也是史无前例般地跟台上导师一一握手,而且这节奏还不紧不慢,挺有自己的范儿。整得四个导师都莫名其妙。你说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搞个别致的开场,这心思事实上谁都知道,而且「演讲开场要别致」这样的道理我想很多人也都懂,但最后真正能够恰到好处且掷地有声地做到这一点的,有多少呢?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也没法保证每次都能在开场给听众别致的感觉,往往想得太多。卡姆在这一点就做得挺好,他没想太多,个性使然,最后没有过,创造了一个别致的开场。关于卡姆,最后再说一点个人的感受:虽然他的表现把台下的听众逗得哈哈大笑,但我几乎没怎么乐。可能是我对卡姆这样的喜剧风格已经免疫了吧。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

    【大白看奇葩:徐老师】这个徐老师是一个比较懂得营销的女人,因为在我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名单里,就有她运营的公众号。我当初关注她的公众号,主要是想学习一下她是怎么样做营销推广的,但对于她的文章内容,说实在的,不是那么感兴趣。第一次见徐老师真人,发现她本人其实比在网络上所展开出来的那个形象跟nice。至于这次演讲表现呢,我感觉整体出来的效果很一般。至少在我这里,我没发现有什么亮点,甚至有好几个地方让我觉得很尴尬。这里我举个最典型的问题,徐老师经常说这样的话「这三句话你们一定听过」,「蔡康永老师,你离开康熙的时候,一定有很多人说你变了」,「高晓松老师我不信你没有听过」,「不要光点头,你们在座的各位也都是婊」。这种其实就是很容易造成尴尬的话。首先你把事情说太绝对,这对于较真和注重逻辑的人来说,他光听你说这个结论,耳朵就开始不舒服。另外,如果你所指向的某个人,内心并没有对你所说的观点或提的问题有太强的认同,那么当他们听到你的结论或者在有些人看来是语言上的强行绑架时,他们就会给予你「回击」。不会说话的人,就直接楞楞乎乎地回答你「不,你错了」。情商高一点的人,就通过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四位导师都是人精,他们也不会公开驳谁面子,所以最后也都选择用幽默来应对。但直接反驳也好,幽默应对也好,对于演讲者来说,最后造成的尴尬,也就只能由自己兜着了。

    【大白看奇葩:于越】不管是在现实中的演讲场合,还是在奇葩大会的选拔现场,都存在这样两类演讲者。一类演讲者,上来没讲几分钟,你就知道,这人不行!然后接下来他的表现会完全符合你之前的预判,演讲一塌糊涂。他每讲一分钟,对你来说都是煎熬。还有一类演讲者是这样的,他的演讲虽不至于让你觉得惊为天人,但他身上总有一种东西能够吸引你,只要演讲内容不那么枯燥,表达也尚可,那么你在最初那股吸引力的推动下,就会一直听他讲下去,直到演讲结束。于越,就是这样的演讲者。他的天然优势是他的声音,这在听众心里,就是一股最初的吸引力。他的内容还算是有意思的,表达也是不错的,所以包括我在内,再加上现场的这些评委和老奇葩,都饶有兴致,心平气和地听完了他的这个演讲。演讲,没毛病!至于于越最后为什么没被选上奇葩,这很简单,因为他就不是个奇葩。这就有点像有的姑娘选对象,男方是个正直的好人,但她不选,因为他要的不是好人,他要的是恋爱的对象。

    【大白看奇葩:吴丹尼】在演讲的时候讲笑话,我所能想到最可怕的情况是什么?答:你精心准备了一个笑话,自认为一讲出去之后大家会哈哈大笑,实际并不会。等到你在现场把这个笑话讲出去,然后现场出现的那一片寂静,以及天空飞过的那只乌鸦,就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可怕的情况。在奇葩大会的现场,一个选手,别说常常制造这样的尴尬,哪怕出现一个,以及你没有做出得体的补救,那你基本就算是失去晋级下一轮的资格了。何炅在吴丹尼冒出第一个尴尬的笑话时,提醒了一句,说你好好讲。当时我就在想,其实何老师的这个提醒,说了也白说,她不会懂的。果然到后面,吴又来了段更尴尬的舞蹈。后来高晓松给了吴一个建议,让她在表演的时候要「知轻重」。这话说得呢,对,对极了!但对于吴丹尼这样的演员来说,要做到这个,真是太难了。吴是个善良的,值得人同情的姑娘。但是她这样的个性特点,天生就是缺一种「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想法」的能力。在这方面的能力没有突破之前,你让她「知情重」,可不就是难于上青天。当然,事业归事业,生活归生活,如果是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像吴丹尼这样的姑娘肯定会宽容很多,至少我是愿意跟这样的姑娘做朋友的,就算有时反应慢点,举止奇特点,说话尴尬点,没事,心好,真实,还漂亮,没几个正常男的会不喜欢。

    【大白看奇葩:吴迪】吴迪,来参加这个奇葩大会,你能够感觉出来他憋着一股劲儿,这个劲儿有来自于哪里,他在一开头就解释了:❶对国安的爱;❷对国足的爱;❸想上《奇葩说》发声。吴迪的演讲,表达很流畅,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是亮点。说到吴迪的这个演讲,我想特别补充去讲一个事:他跟卡姆一样,都是有极强表达欲的人,而且都是在演讲没有完全做完之前,就已经得到导师的一致认可的选手,还有一个相似的地方是当导师表示他们已晋级之后,他们还想把演讲讲完,觉得「后面更精彩」。导师说「够了,精彩的留到下一轮去表现」。导师这么说,可不是客套,是真觉得够了,借此告诉选手「你已经通过考核」。另外一方面,这种话其实也是在提醒选手「好话,也怕说满」。像吴迪的这个演讲,虽然还没有讲完,但已经是这几个选手中用时最长的了。是,讲的不错!但在持续时间上,我个人觉得稍稍偏长,他的演讲如果能够在内容上再精简一些,至于语言表达,如果能够在保证真情流露的基础上再干练一些,他的这个演讲综合分数还会更高。如果吴迪是我的演讲班学员,我会建议他去读一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木心的说话风格,或许能够在他的演讲精进之路上带去启发。

  2. 作为奇葩说的死忠粉,我薇的首席迷妹,我毫无疑问的出现在了奇葩大会的观众看台上~(没来现场的请尽情羡慕,不羡慕的也假装羡慕一下谢谢)同是奇葩说的先导节目,但奇葩大会与奇葩来了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这个新形式对我来说很新鲜,同时也给了我很多新的感受。
        国内难得出一档节目让人看完觉得酣畅淋漓,欲罢不能,还实打实幽默的。蔡康永来了奇葩说大家才知道原来他他不止温情,还这么会侃会损,何炅来了奇葩大会,大家才看到他不用再一人撑起全场的样子,和马晓康坐在一起听故事的何炅也很可爱。
    对于我来说,奇葩说已经是在我的记忆中一个重要的存在了。也许我的经历不值一提,过去也单薄匮乏,但看了这么久奇葩说,今天又等来了奇葩大会上线,我还是想在这里讲讲自己的故事。
    我记得那是个寒冷的冬天,我和我朋友一起逃课在家呆着,她很猥琐的看着我说推荐你一个节目,老逗了我都要笑抽了,就这样我看了奇葩说,也笑抽了。那年我高三。
        高三,正是压力大的时候,身体不好给我的不务正业一个最好的借口,每天除了吃喝玩乐还是吃喝玩乐。看过奇葩说之后,我是不是应该说,我画风突变从此开始励精图治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慢慢的走向人生巅峰?但是一个节目远没有那么大的魅力,能改变一个学渣的一生。然而它却以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我的价值观,世界观慢慢的延伸,不动声色的改变着我的整个世界。
        我像榴莲,被爱着,也被讨厌着,可我一直都不如榴莲,我没有它的壳。我只能接受赞美,却却不能接受骂声,我不能像榴莲一样能让讨厌他的人避而远之,也无法保护好自己。我不知道怎么总结自己那段时光,是冲动?是幼稚?应该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吧……还好有奇葩说,因为看到奇葩说里很多选手面对骂声和指责也积极面对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很多我的不足的地方,说的难听点,心里平衡了。好像人就是这样,要从别人身上找平衡。就这样我开始了自以为漫长实际很短暂的大学生活。
        我大二就休学了,即使没休学我一年上的课加到一起都不超过一个月所以大学生活很短暂。 短暂是因为我一直在探索,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办法明确目标,但是我知道我自己不想要什么,也许规避这些我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了,所以我选择休学。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不喜欢上学,我喜欢工作,我觉得这比上学更有意义要求退学,可是父母一直说学历很重要,没学历出去只能当体力劳动者,不会被别人看得起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说实在的我特别害怕,那时候我刚满18周岁,18岁意味着成年的我要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一方面我想做自己喜欢的,另一方面我又害怕失败,我不能接受自己无法给父母优越的生活,所以一直徘徊,在理想和孝道之间徘徊,又或者说所谓的的孝道只是我胆小的托词。我是真的害怕失败,哪有人不害怕失败呢?
        在这期间我徘徊、挣扎、痛苦,一旦退学一切都是零,那种焦躁和不安一直折磨着我,好像当下的每分每秒都世界末日,也是因为人总是对自己没能走上的路留恋万分,所以奇葩说没能改变学渣的一生但却给我了新的启发,学历不是赢得尊重获得成功的唯一方式,它是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的好途径,但未必适合我。最初喜欢奇葩说的原因不是因为它搞笑,而是因为选手们的坚持,无论怎样被骂的多惨都坚持做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勇敢的追逐梦想,就像马薇薇都这么大了还掐着腰跟胡渐彪说你不许跟他玩了,这种坚持初心是我没有的所以我一直喜欢。
        我相信奇葩说不止改变了我的态度,更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的整个人生。奇葩说不仅仅是一个“奇葩并起”的一个节目,更是众家辩驳,舌战群雄的一个精神平台。通过语言的碰撞带来新的观点,究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才是正确的,在这里都不重要。体验、创新并包容大千世界的不同,这才是它的价值。
    这世界上最可怕的抵抗,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屈服,继续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所以最终我选择了休学,后就任于某公司做督导兼培训讲师,我也不知道自己过得好不好,起码我没有后悔,现在的生活和现在的自己也都是我喜欢的。
    再说回奇葩说,20号奇葩大会终于上线,我期待它,也珍视到不忍心马上看完。在一个节目中可以看到这么多种不一样的人生,听到这么多平时听不到的故事,而且不说教、不枯燥,或许在中国没有哪个节目还能做到这样了。一个节目能引发观众对多元文化的向往,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吧。
        以上。
    (PS:休学是我和父母各退一步的产物,也可以说是我的后路!毕竟我是个俗人!)
    后:看了现场一不小心上台了,因为还没播先不剧透了哦,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冷咖欧尼-
  3. 第四季奇葩说有个大改版,新引入了两位重磅嘉宾--何炅和罗振宇。这个阵容,如果再请来汪涵、孟非、崔永元,全国最会说话的主持人就聚齐了。

    今晚要播出的先导节目《奇葩大会》里何炅先出现,他会与马晓康碰撞出什么火花,很值得期待。这几位主持人,高晓松锋利,蔡康永温和,马东睿智,何炅机灵,再加上后面要来的罗大忽悠,新一季《奇葩说》的言语交锋肯定会非常精彩。

    这一季据说马东要下场辩论,将主持棒交给何炅,那么这季还会念广告吗?个人觉得这个梗玩了三年,可以扔了,尤其是在换了主持人的情况下,如果还继续玩这个梗,会显得太刻意,没那么好笑了。

    另外,还有个担忧,奇葩说目前急需新鲜血液。上一季的前半部分受新奇葩的拖累,节目质量下滑严重,还好后来新奇葩几乎都被淘汰,靠着老奇葩们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又将节目水准拉了回来。可靠着老奇葩们撑场面终究是不行的,节目会失去新鲜感。

    上一季的新奇葩综艺咖太多,面对伶牙俐齿的辩论咖,根本无招架之力,希望这季能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新奇葩。个人觉得,柏邦妮和董婧这样讲话温文尔雅,娓娓道来,又不失幽默的选手是《奇葩说》所欠缺的,很遗憾她们没能成为常驻老奇葩。

    目前为止,第四季奇葩说的嘉宾阵容还未曝光,不过我很有兴趣猜一下。

    蔡康永的加入带来了很多台湾嘉宾,比如侯佩岑,小S,那么何炅估计也会带来他的朋友,比如汪涵?谢娜?吴昕?甚至是把快乐家族整个团队搬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另外,罗振宇都来了,节目组会不会想着请下罗永浩呢?毕竟他更能忽悠。去年节目组请了大张伟,今年有可能请薛之谦。再者,我猜测节目组肯定邀请过范冰冰,还珠三美已经来了两个,就差范爷了。

    按照之前几季请嘉宾的规律,应该会出现近期有作品的艺人。奇葩说3月份开播,那么3、4月有电影上映的嘉宾是最有可能的。

    我查了下电影排期,3月份有周迅的《保持沉默》;4月份有黄渤、徐静蕾、段奕宏、杨子姗、许玮宁的《记忆大师》,苏有朋导演,王凯主演的《嫌疑人X的献身》,徐静蕾导演,白百何,黄立行主演的《绑架者》,还有黄磊导演的《麻烦家族》,这几部电影里,比较有可能来奇葩说宣传的,应该是徐静蕾,苏有朋,王凯和黄磊。

    最后,我建议节目组可以请一下《锵锵三人行》的窦文涛或者梁文道,我觉得这俩货和奇葩说气质挺吻合的。

    你也看《奇葩说》吗?那今晚8:00,云端,我们不见不散啊!

  4. 在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一个人说话柔声细语,举止轻慢,就会觉得他温柔。后来知道,温柔与外在表现毫不相干,温柔是爱,是善待,铁汉也可以温柔。现在理解的温柔,又有不同的内容。

    看每一期《奇葩说》,对蔡康永积蓄着绵密好感——他是一个真正温柔的人。马东机智,偶尔像个小男孩般自我表现;高晓松博学,对输赢的看重显而易见。蔡康永呢,永远不急不慢,娓娓道来,温柔一刀,一刀毙命。即便迫于规则选择了自己并不支持的立场,观点说出来,也显得诚诚恳恳,真心实意,让人服帖。

    蔡康永会说话。在2月3号那期里,北大才女、曾在发改委工作现在是能源分析师的胡晓大肆批判“妖艳贱货”们的三观和主流媒体输出的“文化垃圾”,尽力表现出开明的态度,却无论如何掩饰不了自我优越感,导师们纷纷嫌弃。高晓松一针见血地说:“你又开始评价别人的三观。”马东略为含蓄,说:“《奇葩说》正能量就在于,《奇葩说》所有的奇葩们从来没觉得自己是,至少没觉得自己是唯一的正能量。”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要以为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是对的。蔡康永说:“如果怀抱着天真的态度,去想要评判一个人善不善良,很容易犯错。”委婉又善意的提醒。到最后导师表态,他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游乐场,你不一定要来蹚这个浑水。”其实是觉得对方太“正能量”,太“优秀”,并不适合这个节目,这样的拒绝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

    会说话不是只说好听的话,而是把不那么好听的话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否定、拒绝甚至批判对方的同时让其感觉到理解、真诚与善意。这是需要智慧和对人的体恤的。温柔不仅仅是性情,更是一种能力,它需要你有足够的智力看到言语之下的真正意图,更需要对这些或好或坏的意图怀有理解、包容之心。

    一个人敢温柔,一定是他有坚定的自我。内核虚空对外界充满恐惧的人才会全副武装,让人觉得自己刀枪不入。世界纷繁,也许精彩,也许复杂,有坚定自我的人是不会摇摆也不会有怨气的。他知道自己的人生该如何掌握,也知道别人的成功或精彩因缘具足,不怨天尤人,不愤世嫉俗。

    来《奇葩说》的,多的是愤世嫉俗的人。胡晓算一个。觉得那么low的人都可以做网红,自己这么“高端”有何不可?对“文化垃圾”痛心疾首,觉得严肃的、正面的才是正确的。做了几年编辑,接触了一些网红,也做过几本网红的书,深知“存在即合理”。看起来很low的网红是很聪明的,他们掌握着互联网规则,懂得贩卖自己的特点,懂得取悦。他们大多努力,超出常人地努力。一个人或者一件东西受人欢迎,必定因为他/它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不必耿耿于怀。

    奇葩影像创始人、草莓音乐节缔造者之一的丁太升也在节目中批判当下大多数人的音乐审美,批判流行音乐,批判音乐节目《我是歌手》和《中国新歌声》。在这一部分,特别欣赏何炅的涵养和聪明。他说:“其实主流媒体确实是对公众的音乐审美要起到引导作用的,但是要在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的情况下,你才能成为一个所谓的平台,去倡导这些。”你还不够强大,不具备足够的影响力,你说的话没有人听见,而你一味地表达愤怒,有什么用呢?然后何炅又举了李健和林志炫的例子,力驳丁太升的观点。最后何炅问:“如果韩红想要参加草莓音乐节,你会让她来吗?”丁太升一时语塞。清高是经不起推敲的。

    其实,就像高晓松和马东说的,那是不同的舞台,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也应了蔡康永的那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游乐场”,每类人有每类人的游乐场,你非要踏入或干涉别人领地,可不就是自找别扭吗?

    节目里还有一个愤世嫉俗的大叔是臧鸿飞。他说很多人当年对社会的愤怒就来自于自己的贫穷和性饥渴,然后,有的人有钱了,有妞了,不贫穷了,不饥渴了,也不愤怒了,他就不乐意了。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一个人对社会的愤怒,本质上也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有能力的人很好地适应甚至掌握着世界,他们享受人生,是没有时间愤怒的。难以想象,一个人可以从十几岁愤怒到四十岁。身边若是有十几岁的叛逆的孩子,会觉得再正常不过,要是一个四十岁的大叔跟我表达他的叛逆、愤怒、破碎的梦想,我会看不起他欸。

    相反,那个同样玩摇滚的不愤怒的90后妹子袁园,就显得可爱多了。“我今年二十三岁,是乐队主唱,老娘已经活在自己的人生设定里面了!”多大的反差。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一个人对世上一切都充满理解,不能理解的,也能保持尊重和接受,他就不会有怨气,可以做到温柔。这是一项智力劳动,同时也是修行。

    Ps:虽然马薇薇和范恬恬似乎都是厉害的辩手,对她们却难以喜欢。不知道为什么,马薇薇让人觉得刻薄,而范恬恬杀气腾腾,那种杀气里,有一股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