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瓦嘉达 وجدة(2012)

简介:

    生活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郊区的十岁小女孩瓦嘉达(瓦德·穆罕默德 Waad Mohammed 饰),性格乐观开朗,活力四射。虽然她生活的环境传统保守,但小瓦嘉达不仅穿被老师明令禁止的牛仔裤板鞋,还热衷听摇滚乐。一日,瓦嘉达和邻家男孩阿布杜拉(Abdullrahman Al Gohani 饰)打了一架后,刚巧看见一辆崭新的绿色自行车正在售卖。从此,瓦嘉达满脑子都是这两漂亮洋气的自行车,梦想有一天能买下它跟阿布杜拉来一场比赛。然而瓦嘉达的妈妈(黎姆·阿杜拉 Reem Abdullah 饰)却极力反对这件事。因为根据瓦哈比派的教义,女性是不允许骑自行车的,特别是未婚少女。倔强的瓦嘉达只得偷偷的想办法自己筹钱。她在学校努力贩卖自制的小商品,又报名参加了自己一无所知的可兰经有奖背诵比赛。然而社会约束和宗教束缚却始终阻碍着瓦嘉达,难道她就只能屈服于现实么?

演员:



影评:

  1. 在我的印象之中,沙特阿拉伯是个比较保守的国度,没有电影院,更遑论电影了。因此,当我看到《瓦嘉达》这部影片时,真是惊喜异常,至少停滞已久的“我的电影版图”又会向前拓展了。

    当然给我的惊喜不止这一点,影片本身拍得也让人喜爱。这是一部拍于2012年的新片,影片所反映的是沙特的现实,讨论的话题亦具有世界性,从故事的叙述到演员的表演,都颇具可观性。导演是位沙特的女性,这是她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据称亦是第一部全片在沙特拍摄的影片,因此也有人将之称为沙特的第一部影片。该影片在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了诸多赞誉。

    沙特是个神秘的国度,掩映于中东的茫茫沙漠之中,其国的麦加及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的圣地。盛产石油的沙特相当富裕,而又教规森严,颇多禁忌。对于女性,尤为严格。因此,在这样一个国家里,一直以来,拍摄电影是件不可想像之事,对于关注女性之生活,将镜头伸入女人香闺,更是惊世骇俗匪亦所思了。而《瓦嘉达》则做到了这一点。不但讨论了敏感的女性与家庭问题,整个的影片都是以女性为主,而且影片整体所呈现出来的现代性,亦叫人刮目相看。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几句话即可叙述清楚。瓦嘉达是个十二岁的女孩,出生于沙特的一个中产家庭,在一家女子学校就读。这是一个很阳光也很有主意的女孩,她的愿望就是想要一辆自行车。围绕如何得到一辆自行车,构成了整部影片的内容。情节很容易让人想到如《小鞋子》这样电影,但与伊朗的电影又有着很大的区别。伊朗的影片更多地关注着贫穷,以及贫穷环境之下的励志。而此部影片则关注的是一种观念,关注这种主流观念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沙特是一个比伊朗富裕的伊斯兰国家,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也更加富庶,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甚至教育等,并非沙特社会关心的焦点。在伊朗,贫困人口相对于沙特来说,要多得多,而且贫富之间的差距也大得多。因此,在这样的社会里贫困很容易成为热议的话题,而处于贫困之中的人们如何发奋图强,更能引起整个社会的共鸣。由于盛产石油,沙特可以说基本消除了贫困,贫穷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仓禀实而知礼节。富裕社会里,人们更加关心的则是自身的权利,而并不平等的妇女权益,则更容易进入人们的眼帘,更加能够触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电影中的瓦嘉达一家,无疑算是个幸福家庭。她的父母都有着工作,住在首都旁的郊区,有着自己的房子,过着还算不错的生活。这个标准的三口之家,乍看之下与世界其他国家并无多大的差别。然而,随着故事的进展,矛盾亦开始显露出来,那就是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在影片中有许多细节展现这个问题,而最主要的则是两件事。一是女孩瓦嘉达无法像同龄男孩那样,能够自由地骑自行车,拥有一辆自行车成为她最大的愿望。二是瓦嘉达的母亲虽然与丈夫相爱,并都喜欢自己唯一的孩子,但她却无法阻止丈夫再娶,因为她无法再给丈夫生育一个男孩。

    瓦嘉达的故事,显示了沙特社会内部对于女性歧视是根深蒂固的,从幼年开始,性别所享权利即有了分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距也会越来越大。她妈妈的故事,则表明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弱势地位,无法拥有婚姻的自主权,更无法掌控自己的家庭生活。母女俩的故事构成了影片的主要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其实也正是沙特这样社会里各种利益交织点所在。在沙特这样富裕而封闭的社会中,男性之间的矛盾已经退居其次,男女之间的矛盾尽管被重重黑纱遮蔽,却也是静水之下暗流汹涌。电影《瓦嘉达》在表现时拍得很隐忍,然而我们却依然感受到了这种矛盾与冲突,温和而又源源不绝。

    影片的结束可以说悲喜皆有。电影中父亲又再娶了一个妻子,只留下瓦嘉达母女俩,相偎着继续生活。她的母亲尽管有千万个不愿意,也只能含着眼泪接受事实。毕竟要想改变这种习俗,在她这一代并无可能。幸运的是,瓦嘉达的愿望实现了,她母亲为她买下了自行车,她最后与同伴一起自由地飞奔着,而社会则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着她的骑行,这让人们也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也许在瓦嘉达这一代女性中,会比她的母亲有着更好的命运。她能决定自己的婚姻吗?恐怕还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所有类型文明之中,男女之间的不平等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只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不平等正在逐步地消失,女性的权利也逐渐得到尊重,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在伊斯兰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这种进程似乎更为缓慢一些。但在沙特这样富庶的社会中,经济发展已非社会的主要需求,教育的普及,女性权利意识必然会觉醒。即使沙特比之其他穆斯林国家更为保守与严格,但亦出现了影片中的那些情形,也产生了《瓦嘉达》这样的影片,关注着这种不平等的存在。尽管这部由女性导演并主要表达女性观点的影片,对于女性歧视的抗议相当的温和,不过,这种关注与表达本身,也意味着社会的宽容度在扩大,沙特这个保守的穆斯林社会,也在慢慢地打开门缝,观察着外面的世界。
  2. 看完Wadjda后总想为这片子写点什么。女导演,故事片,女孩子,自由,这些元素单独看都很平常,但前面加一个“沙特阿拉伯”,就一下子变得超现实了,不是吗。 沙特作为一个极度保守的伊斯兰教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现今还在禁止女性开车的国家,那里的女人能有什么故事呢?我能想到的,无非是被黑袍禁锢的身体,还有被教规禁锢的头脑。

    但是女导演Haifaa al-Mansour冲破了传统的层层禁忌,把镜头伸进沙特女性的日常生活,拍出学校和家中,黑袍与面纱下的她们,并把这一切展示给世界看。这听上去像一个传奇,因为一谈到沙特的女性就不得不触及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问题:一个男的可以娶四个老婆,妻子则必须服从丈夫;女人外出要裹得只露出眼睛(而且是黑色的,热死了)并有男性亲属许可;任何公共场合都严格实行男女分流;结婚没有法定年龄,女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就可以被安排嫁人,就连家庭暴力也是去年起才被视为犯罪。在我看来那里无疑是大男子主义者的天堂, 女人的地狱(可能比阿富汗好一点)。令人赞叹的是,影片并没有回避也没有粉饰这些问题,而是从弱势群体——女性的角度把它不卑不亢地讲出来,没有苦大仇深的控诉,甚至还带一点点诙谐。

    故事很简单:小女孩Wadjda想要一辆自行车和邻家男孩Abdullah比赛,但遭到母亲严辞拒绝,因为在沙特女孩子骑车有伤风化,违背教规。 与此同时,母亲正在尝试说服父亲不要娶第二个妻子,却因为自己没能生儿子而底气不足。Wadjda决定自己攒钱买她早就看中的一辆自行车:她偷偷编手链卖给同学,或有偿为同学报信,却被校长发现,财路中断。适逢学校搞古兰经朗诵比赛,冠军奖励是1000个里亚尔——够买那辆800里亚尔的自行车。Wadjda为赢下这笔钱狂背古兰经,终于在比赛中胜出,然而她图样图森破,当众说出了买自行车的打算,于是被校长没收了奖金,代捐给巴勒斯坦难民。失落的小女孩回家碰到得意的父亲和失落的母亲——父亲最终还是娶了第二个妻子,从此剩下母女俩相依为命。母亲决定成全女儿的梦想,拿买裙子的钱给她买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

    片子不长,一个半小时,但信息量极大,沙特女性的处境就在各种细节里不动声色地表露出来。

    细节一。女生们说笑着进校门,遭到老师厉声喝斥——“女人的声音不能让外界听见,因为那和她当众赤身露体没区别。”——这是从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口里说出的。

    细节二。一家三口的场景看上去很温馨,父亲也不吝惜赞美母亲漂亮。然而母亲想说服父亲不要另娶,就换来一句 “如果你给我生个儿子,什么都好说! ” 母亲沉默了,没有儿子是硬伤。

    细节三。家里摆着一幅家谱,画成树的样子。Wadjda念树叶上的名字,母亲说,你的名字不会在上面的,因为它只包含男人的名字。趁母亲不在时,Wadjda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片上,钉在枝头,稍后却发现纸片被撕掉揉成一团,扔在一边。不知是父亲还是母亲干的,看风格更像母亲。

    细节四。母亲的好友Leila不堪忍受每天三个小时的颠簸和无礼的司机,换到离家近的医院工作,并怂恿母亲也跳槽。母亲担心和男人共事有损名誉,而且她的丈夫很小心眼儿,受不了别的男人多看她一眼。

    细节五。 犯了一连串不规矩的事,Wadjda被校长Hussa小姐叫去训话,说你很象我年轻的时候。话到此被别的事打断了,但是接下来要说的东西不言自明: 后来我学乖了,知道和体制对着干没有好下场。于是她就变成了它台面上的卫道士——至少看上去听话的孩子不挨打。她真心相信她灌输给学生的教条么?未必。学生中早就传言,Hussa小姐的情人装成小偷,潜进她家。

    细节六。诵经小组开始之前,老师问谁来了例假?来例假的女生不干净,不许用手碰古兰经。然后就有一个女孩子用纸巾托着古兰经。

    细节七。两个女孩课间干违禁的事:看杂志,在小腿上画图案。一个碰了一下另一个的腿,被校长撞见,怒问你把手伸她裙子里做什么?!! 当众揪出来批评,批斗会结束后学生们排队进教室,挨批的两人想挤进队伍,被同伴喝斥道“别碰我!”

    细节八。Wadjda趁母亲不注意把Abdullah和他的自行车带进家里,她在屋顶上练骑车,摔了,母亲闻声赶来,Wadjda说,“我流血了!” 母亲惊得天塌了一般,“什么?! 你的贞操?!!!!”这句台词神了。哪国当妈的听到女儿摔伤了第一反应是这个? 然而在穆斯林世界,未婚女孩的贞操几乎就是她们的价值体现,也是她们家族的颜面,比命还贵。婚前丢了贞操的女孩子会令整个家族蒙羞,甚至因此被杀害——所谓的“honor killing”。一个社群对女性贞操的看重程度基本上和女性被歧视的程度正相关,在原教旨主义伊斯兰横行的地方,贞操崇拜就狂热得令人发指。


    有趣的是,这些细节中女性受到的严苛对待大都来自女同胞——母亲,女老师,女同学,女性朋友。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她们是受压迫者,却也是压迫的认同者。封闭的社会,彻底集中在男性手中的权力,加上服从至上的“道德”教育,足以将一个女性驯化到即使不愿意,也得承认自己别无选择。 她们在接受不公平的同时,也将它内化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并以此来教导下一代的女儿们。劣势地位无法改变的境况下,每个人都急切地想取悦权威:妻子取悦丈夫(Wadjda母亲一边试裙子一边问女儿,“你觉得爸爸会喜欢吗?”), 学生取悦老师(当面和受罚者“划清界限”)。也许这是让日子好过的唯一捷径。


    几个男性角色反而轻松得多:Wadjda的父亲并不是一个患厌女症的宗教狂,他爱不爱妻子?爱。爱不爱女儿?当然爱。他对生儿子的坚持可以看作是传统灌输给他的。玩具店的大叔也很可爱,Wadjda要他留着自行车等她攒够钱来买,他就留了,没有扔给她一句“女孩子不许骑车!” 但最出彩的还是小男孩Abdullah. 这个白袍白帽的小帅哥绝对是全片里最有绅士风度的男人,他跟Wadjda玩恶作剧时像我们身边的男孩子一样调皮,哄她开心时却又像个王子。他会送Wadjda头巾和自行车头盔,教她骑车,用五个里亚尔换得美人破涕一笑,也会替她教训无礼司机。他会告诉Wadjda等我们长大了我要娶你,得知她丢了奖金,甚至愿意把自行车送给她,Wadjda说,那你就没车和我比赛了。这一幕特别动人: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单纯,要开心,要都开心。可是这么可爱的小男孩长大了,被教规喂饱了,他的绅士风度会不会就消失了,变成一个制度的拥护者了呢?毕竟那个制度之下,他的性别在社会上有绝对优势。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简单一些的结局:Wadjda赢了诵经比赛,拿到了奖金,也买到了自行车,众人皆大欢喜。如果只是这样,这部片子的深度就会大打折扣,因为那意味着骑自行车无悖于做教规下的“好女孩”。校长的代捐决定是一个重要转折,它无情地宣告:“天理”和“人欲”,“道德”和梦想——水火不容!没商量。唯一的好女孩,就是失声的女孩,梦想死去的女孩。替小女孩圆梦的是母亲——那个曾说过只要我活着你就别想骑自行车,也曾骗过女儿说骑车就生不了孩子的母亲,成长了的母亲。失去丈夫的现实终于让她觉醒,她从一个传统妇德的遵从者变成了它的挑战者,和女儿站在一起。

    我想,如果沙特或是其他任何地方的女权要进步,深层推动力应该来自这样的女性。电影里,她们的不合作就是自由的开始,现实中,她们的故事有人讲出来就是解禁的开始。这样的女性会越来越多,因为头脑一旦解禁就很难再被锁住了,驯化女性的链条也就断掉了几节。当然这样的链条有很多根,全部断掉不是眼前的事,但Wadjda的推出,至少可以看作一场乐观的预言吧。
  3. 费斯克说:“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而加缪说:“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12岁的瓦嘉达住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近郊。尽管在一个传统守旧的环境中长大,但这个女孩却活力四射,喜欢穿牛仔裤和板鞋,爱听激烈的摇滚乐。接受了现代自由思想的她,还对学校的洗脑教育嗤之以鼻,是老师眼中叛逆的刺头儿。
    在这个风沙很大的城市中,人们生活富足,但男性是家庭的绝对主宰,而女性则处处被压抑和束缚。她们外出时需要戴黑纱,把整张脸包住或者只露出眼睛。虽然社会对于未成年少女的监管还算松弛,但瓦嘉达也因为没戴黑纱而受到校长的严厉警告。她们不能让除了丈夫以外的其他男人看到自己的脸,所以家里来了父亲的亲友,瓦嘉达的母亲也只能把食物放在房间门外。女人的名字没有资格被写到“家族树”上,瓦嘉达偷偷把写有自己名字的便利贴贴到了父亲的“家族树”上,但是第二天就被摘了下来。
    她们不能拥有驾照或独自开车外出,因此只能雇司机,瓦嘉达的母亲每天都需要忍受坏脾气的司机,最后还因为司机毁约而无法正常上班。更为重要的是,她们必须要遵从家人的意志接受婚姻,她们如果自由恋爱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瓦嘉达的同学阿贝尔就跟喜欢的男人私奔了,结果不仅被“道德警察”抓住,还被迅速嫁给了别人。学校里的女生被要求穿统一的黑鞋,不能大声讲话,不能让男人听见她们的声音,不能涂指甲油,不能戴花,不能写情书,不能牵手……
    但即使是生长在这样的城市,瓦嘉达仍旧活得很自我,她学会了很多对抗校长和传统的策略。而现在,瓦嘉达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然后和阿卜杜拉一起好好地赛上一场。然而,平时一向很开明的妈妈却明确拒绝了这一请求——因为骑自行车被认为有辱妇德,会损害女性的生育能力。
    如果轻言放弃,那她就不是瓦嘉达了。瓦嘉达经常去商店看那辆她看上的自行车,还送给了商店老板一盒她自己翻录的磁带,让他不要把“她的”车子卖给别人。她开始努力赚钱,把编好的手链卖给同学,冒着危险帮同学传递情书……但是赚到的钱,却离买一辆自行车所需要的钱却相去甚远。幸好学校此时正好要进行古兰经知识竞赛,比赛的奖金足以购买她心仪的自行车。尽管内心并不认同某些东西,她还是买了学习机来熟悉古兰经知识,还参加了宗教社团学习如何诵读古兰经。期间阿卜杜拉不仅经常把自己的自行车偷偷让给她骑,还送给了她一个骑车用的头盔。这件事被妈妈发现了,一顿臭骂在所难免。
    瓦嘉达的妈妈年轻貌美,爱唱情歌,但是却在家庭生活中却如履薄冰。她没办法给丈夫再生个儿子,所以随时都要防备着丈夫再婚——在这里,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她最好的朋友莱拉去了医院工作,工作更轻松、赚钱更多,但她却对莱拉不戴头纱、抛头露面的行为感到非常诧异。莱拉邀请她去医院工作,她说丈夫不会同意,莱拉却说:“别把什么事都推到你可怜的丈夫头上。”
    瓦嘉达终于赢得了比赛,但是当校长问她想用奖金来做什么时,她很诚实地说想买自行车。强忍怒气的校长提议她把奖金捐给巴勒斯坦的穆斯林兄弟,瓦嘉达的自行车梦就此落空。而瓦嘉达的妈妈,这一天也在经历悲伤,他的丈夫再婚了。回到家的瓦嘉达和母亲在天台相拥,从此她们只剩下彼此。随后,妈妈打开了灯,照亮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它就像深陷泥沼的妈妈的祝福,给下一代的、勇敢的祝福。第二天瓦嘉达和阿卜杜拉一起骑着自行车上街比赛,青春在脚下飞驰,明媚动人……
        本片被称为沙特史上第一部电影,在导演自然而克制的镜头之下,我们看到了利雅得的富庶与守旧、自由与禁锢、狭隘与包容。当然我们也能看到这座城市、这个社会的变化,一点一滴向着开放、自由、宽容的变化——商店老板一直为这个勇敢的小女孩保留着自行车,阿卜杜拉之类正在成长的男孩更懂得如何尊重和爱护女性,更加独立的妈妈们会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当瓦嘉达骑车路过时街边行人投来善意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像瓦嘉达一样拥有自由意志的女孩越来越多,她们就像在黑夜中绽放的美丽烟火,勇于释放自己腾于高空的信心,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对自我意义的执着。她们敢于与整个夜空宣战,以最自由洒脱的姿态,她们的存在,也将会逐渐改变这座城市的未来。
  4. 瓦嘉达是个十岁的小女孩,她喜欢穿匡威牛仔裤,喜欢听摇滚乐,想要骑上单车和男孩比赛,但是这些统统都是不被允许的,于是她把匡威涂黑,为了攒钱偷偷编手链卖,甚至参加学校的古兰经诵读大赛,只为赢取高额奖金。

    妈妈因为没能给爸爸生个儿子,不得不忍受爸爸长时间的离家,还未离婚却过着被迫分居的生活,她想买一条低胸的红裙子讨好爸爸留住自己的男人,却没有买。

    瓦嘉达在比赛中得了第一名,却因为发表获奖感言时心直口快说出了自己想要买自行车的梦想,于是奖金被迫捐给了巴基斯坦。

    拿着第一名的奖状回到家,看见了难得一见的爸爸,爸爸开心得笑了,祝贺瓦嘉达,瓦嘉达却留下了眼泪,爸爸不关心瓦嘉达的眼泪,他更加关心自己的家族,从来不允许瓦嘉达名字出现在爸爸家族的家族树上,因为她不是儿子。

    最终爸爸还是要娶新老婆,妈妈一颗心已经死了,她不再需要去讨好男人了,决心跟女儿一起度过余生,她把希望传承给了女儿,打开门,点亮灯,瓦嘉达梦寐以求的自行车就在门后。

    瓦嘉达骑着自行车飞驰在大路上,连男孩也比不过她,前方是更宽的路,更大的世界,更大的梦想。

    在沙特这样一个电影本身就是违法的国度里,在这样一个女性没有权力独自出门打电话处处都需要男人监控的国度里,却出现这样伟大的一位女导演,她把镜头瞄准了沙特的女性,给世人们讲述了当下沙特女性的生活现状,她们依旧挣扎在男权和传统思想的淫威下(妈妈),却出现了新思潮,出现了像瓦嘉达这样勇敢自主的新女性,虽然她会面对很多失败和阻碍,但自由的火种却早已在她们的心里种下,世界大同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尽管这需要很多年很多代女性的共同努力和牺牲,但她们一定会迎来一个新世界,是她们的前辈们无法想象的新世界。

    海报上的瓦嘉达,黑色的袍子随风飘起,像披风一样潇洒帅气,眼睛看着远方,充满了好奇。姑娘,你一定会走很远。

    太伟大的一部电影,太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