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公主夜游记 A Royal Night Out(2015)

简介:

    1945年的一天,英国公主玛格丽特和妹妹伊丽莎白被批准可以离开白金汉宫一夜。于是她们在这一夜经历了浪漫邂逅,也遭遇了各种危险

演员:



影评:

  1. 《公主夜游记》是一则关于王室的八卦,主角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没错,就是那个大家都熟悉的,在宝座上多年仍然不肯退位的老太太。   但,谁没有个年少轻狂的过往?哪怕是女王也不能例外。1945年,二战胜利的那个夜晚,举国欢庆,伊丽莎白和妹妹得到父王的允许,微服出游去与民同乐。根据官方记录,两位公主在午夜前就回到了白金汉宫,电影则在此基础上做了大胆的假设:也许,公主整夜未归,这记录是假的,只为了掩饰那一晚真正发生的故事?   为了陪衬姐姐,二公主玛格丽特被塑造成一个只会吃吃娇笑的傻白甜,她这一晚过的多姿多彩,喝了太多的酒,跳了太多的舞,经历了太多的男人,最后还毫发无伤地安然回家,把一个烂摊子丢给了自己的姐姐。   责任越大,压力越大,伊丽莎白就无法象妹妹那样,放下身段去寻欢作乐。大部分的时间,她都在焦灼不安地寻找走散了的玛格丽特。

      公主是不装钱的,伊丽莎白差点被赶下公交车,好在旁边的大兵及时伸出了援手。天真烂漫的公主,出宫后偶遇心地善良的平民帅哥,杰克出现以后,剧情就朝着《罗马假日》的方向一路狂奔。   好人难当,杰克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被这姑娘给缠上了——她没有钱,她也不认识路,他帮助了她,就得对她负责到底(金枝玉叶的逻辑,平民真的是理解不能啊!)。他们几度走散,又几度相逢,最后只得不情不愿地陪着她,在夜色中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   走过喧嚣的人群,他们看到了上流社会的衣香鬓影,也看到了底层人民的挣扎求生,他们走啊走啊,从丽晶酒店走到特拉法加广场,从特拉法加广场走到苏豪区,再从苏豪区走到切尔西军营,一不小心还走进了风月场所……她一辈子都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她一辈子都没有这么开心过。   一开始,他们是互相看不顺眼的,她嫌他粗鲁无礼,他也嫌她不谙世事。但这个夜晚是如此的漫长,光怪陆离,却又充满了紧张刺激。在一次次冒险的过程中,两颗心就这样越走越近,就在渐入佳境的时刻,妹妹找到了,她的身份也暴露了。

      天亮了,梦醒了,灰姑娘也变回了公主,他将她送到白金汉宫门前的时候,故事就应该结束了,“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多么哀婉,又是多么的煽情。公主说:“这个夜晚如此美妙,真不舍得就这样结束。”公主这么想可以,但,导演,你真有必要这么做吗?很明显,他不懂得见好就收,又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堆。   于是剧情接着往下演,杰克随着伊丽莎白进宫,见了她的家人,大家在一起共进早餐,皇后带着不屑,杰克有些不安,但大家很好地掩饰了这一点,在饭桌上营造了一副其乐融融的假象。当然,仆人们为此兴奋不已:公主在外面疯狂了一夜,还带着野男人来登堂入室!(杰克是个保家卫国的军人,但在仆人眼中,这种来路不明的穷小子绝对是野男人无疑)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导演大手一挥:“接着演!”——饭后,伊丽莎白驱车送杰克去军营,杰克摘了野花送给公主,两个人在岗亭前甜蜜的接吻,让门卫的眼珠子掉了一地。真是个善良的导演,想着这傻小子忙了一晚,总得给他点甜头。但话又说回来了,再甜蜜有什么用?在那个年代,贵族跟平民间有一道天堑,过程越欢乐,结局就越凄凉,因为大家都知道,她不可能跟着他走,最后还是成了大家都熟悉的那个女王。

      最后再八卦一下,这部拿女王开涮的电影,居然在白金汉宫取了外景,王室这种不置可否的暧昧态度,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莫非,这野史也不是完全的胡编乱造?难道,这杰克在历史上还真有个原型? 和父亲一样,伊丽莎白对那个位子并无太大的兴趣,但一旦坐上了也就适应的很好。她在位的六十年,是英国社会风起云涌天翻地覆的六十年,时代在进步,在如今白人和黑人可以结婚,同性和同性可以结婚,贵族与平民的婚姻更是受到所有人的祝福,她的儿子娶了平民,她的孙子也娶了平民,当初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到现在都不再成为问题。斗转星移,沧桑巨变,而她,就坐在宝座上,见证着这世事沧海桑田的变迁。

  2.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评价往往做不到直接果断,因为你很容易看到片子的问题,但是制作人员的努力也很明显,让你不好意思一棒子打死,如果这部片子再浮夸一些,一星是肯定的,还好它没有。

      影片讲述了一个当代英国女王在1945年二战胜利的当晚,终于获得允许能与妹妹出宫一晚,结果妹妹走丢,女王偶遇飞行员男主角后一夜寻妹的虚构故事。不得不说整体走向实在太像罗马假日,本来还是可以的,可惜到了妹妹走丢之后编剧就开始掉链子,男女主角的相识和之后几度走散又几度相遇有点像是编剧实在没有办法安排剧情,只能把一切都归于巧合,女主角的态度也转变的不够自然,后半段几乎是在倒贴。男女主角两位演员颜都很正,也够端庄,但是火花不足,(当然编剧要负一半责任)演员的功力还是不够,尤其男主角,对情绪的表达能力流于表面,考虑到他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只有22岁,(尼玛这也太年轻了)如此这般也情有可原。话说这男主角真心年轻,细看满脸的胶原蛋白,但是看整体又不会太青涩,长得有水平。

      有趣的是故事中段到白金汉宫门口的时候,群众对着国王欢呼,镜头特意给出了一对男同性恋,一对疑似女同性恋,然后是一对异性恋,政治正确简直感天动地然并卵,出戏指数突破天际,1945年能有这么开放?编剧你长点心好不好。国王和夫人的演员都是英国老戏骨了,此番给两位来自北美的年轻演员压阵还是很能教他们做人的,可惜有科林叔国王的演讲珠玉在前,鲁伯特大叔的表现便显得有点漫不经心,唯有沃森阿姨在努力拉高整体氛围,可惜就像她在本片的角色一样,一边努力一边无奈。本片的布景,色调,背景演员都很不错,剧情安排虽不合理有老套但是总算是在底线之上,看的出来大家都是认真的在对待自己的工作,只是最后的效果不上不下,主线的公主与小士兵基本上无法打动人,没有浪漫气氛,好在支线和配角们稳住了场子。结果就是仅仅还行,没有亮点,看过就忘。

      
  3. 刚刚看完. 王室公主和平民英雄谈谈情跳跳舞, 神交于心而各守本分, 偷得一夜之闲然后重新履行职责. 虽然是戏说, 历史还原感做的很好. 栩栩如生的公主一家是主要看点, 语言形象和举止都及精致贴切. 电影可以被视为英国王室和平民阶层关系浪漫象征性的描述.

    英国人坚持到了两次大战和冷战的胜利, 英国王室作为国家和传统的象征, 恪尽职守, 赢得了民众尊敬热爱. 现实中英国二战后几十年的经济困顿和冷战压力, 民生凋敝和深沉疲惫. 民众的不满始终没有针对王室.

    温莎王室, 作为古老王室, 在现代社会主动体会并遵从民意, 理智地遵循习惯范围内的地位, 而非寻求法理上拥有的实际权力, 而且坚持自己应尽的职责 尽管是象征和礼仪上的. 尤其是和俄, 德, 奥匈, 奥斯曼, 清等等传统大帝国王室的血腥覆灭相对比, 英国王室温文尔雅退居中立地位, 明智适宜.
     
    古老的民族和传统面对颠覆性挑战和全面变革, 处理社会阶层的分化, 沟通和流动是关键之处. 大英帝国虽然日薄西山, 但余辉尚在, 英国王室的前世今生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社会变革的样本.

    美国狮门影业出品. 美国人喜欢拍现代英国王室轻喜剧, 印象中有年轻的维多利亚/国王的演讲/公主夜游/女王. 英国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对王室有写实亲民的记录片, 是不会戏说王室的.

    国王夫妇和两位公主角色和真人的的性格是吻合的. 国王口吃烟不离手为人温和, 王后典雅睿智注重礼仪, 女王古板富于责任感, 二公主懵懂享乐. 反而是平民男主角的口音和举止过于优雅, 疲惫的战争英雄形象过于理想化了.

    电影试图勾勒全景: 胜利狂欢背景下的残垣断壁的平民家园, 黑社会黑市的无孔不入, 政治上的不稳定左倾都有所表达; 镜头从白金汉宫, 丽晶酒店, 特拉法加广场, 伦敦桥到贫民窟小巷, 镜头扫过整个伦敦.

    遗憾的是电影有诚意, 却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感觉像是曝光不足, 色彩对比度不够, 焦点发虚, 缺乏层次和细节.

    总之, 剧本可爱有趣, 出色的演员, 历史还原好, 但摄影和剪辑非常平庸.
  4. 1945年5月8日,欧战胜利。举国欢庆,彼时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非常想出宫(白金汉宫)去庆祝这非同寻常的一天。玛格丽特显得异常兴奋,她天真烂漫的个性与保守的伊莉莎白形成鲜明对比。一直在将来会成为女王这样的责任教育之下,伊丽莎白并不是非常敢于冒险,但在母亲力图阻止之后,伊丽莎白依然和妹妹玛格丽特一起争取出游机会。这也显示出性格上相对保守的伊丽莎白对外面的世界依然有一丝丝好奇和期待。获得父亲的准许后,公主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装扮一新,然而被在护花使者侍卫的保卫下她们只能参加乏味而无趣的接见活动。

    似乏味的开始正是惊险刺激的冒险开端。故事在玛格丽特偷偷避开侍卫溜出去和伊丽莎白寻找妹妹的路上展开。伦敦特有的双层红色巴士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要说这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巴士,非它莫属了。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各自上了一辆巴士,开往不同的地方。而第一次坐巴士的公主显然并没有带钱,这绝对是也一定是男主出场的最佳时期。一个小兵和一位公主的夜晚之旅就此展开。

    说到庆祝,那就不得不提到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作为伦敦乃至整个英国最有名的广场,任何庆祝活动都十分青睐这个地方。花少2中枕头大战的所在地也在此。15年元旦,伦敦的跨年烟火开始售票,许多买不到票的年轻人就聚集到特拉法加广场观看焰火,并进行庆祝活动。任何大型的游行也必然经过这个城市的中心。当然这也是玛格丽特和伊丽莎白擦肩而过的地方。小兵带着公主来到这个人山人海的广场寻找妹妹玛格丽特,怎么可能找得到呢,找到了这个故事就结束了。玛格丽特和一个陌生人打的火热,在广场的喷泉水池里趟来趟去。

    这让我想到了如今竖在那里的警告牌:禁止入水。伊丽莎白不停的懊恼,为找不到妹妹而自责焦虑。不谙世事的公主缠着本不想管闲事的小兵,两个人来到白金汉宫前听国王的演讲。看着铁门的另一端有口吃毛病的父亲和母亲向人民致意,伊丽莎白的内心开始波动.

    如果说伊丽莎白是努力将自己画在圈圈内的乖乖女,那么玛格丽特则是个天生浪漫主义和状况不断的小精灵。她随着意图不轨的猥琐男来到一家有“状况”的酒吧。被猥琐男下了药误打误撞的撞破了“黑社会”的交谈,被人以为是出来卖的,随着妓女们被送到了军队狂欢的阵营里。玛格丽特总是能够用她机智的语言化解危机,而小兵被伊丽莎白打断好几次艳遇,无语之下只得带着她继续寻找妹妹。而在派对门口伊丽莎白理直气壮向小兵要钱的这一段也显示出公主不食人间烟火和不谙世事的可爱。看到小兵脸都绿了似乎能听到他内心的呐喊:怎么就遇到了这么个败家娘儿们。最后的最后伊丽莎白找到了玛格丽特,两个人和小兵随着音乐尽情的狂欢。然而偷偷潜入派对的小兵被其他侍卫抓到了,为了保护她,伊丽莎白亮出了自己的公主身份。


    小兵的内心五味杂陈,伊丽莎白道出了自己内心最真诚的话语。如果没有你,我就没有今晚最精彩的作为普通人的一晚。小兵和伊丽莎白道出了自己内心感受,两个人聊公主的生活聊战争,直至天亮。而一直囿于规矩的伊丽莎白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妹妹先回家,让小兵送自己回去。两个人路过特拉法加广场,经过一晚狂欢,这里已经是满地狼藉,穿过海军提督门,红色的马路通向宏伟的白金汉宫。这意味着这一晚的冒险也彻底结束了。

    保守的伊丽莎白知道自己的责任,然而在这种保守和怯怯中,她也勇于突破自我。古灵精怪的玛格丽特就是个笑点集合体,她是个不像公主的公主,优雅高贵似乎跟她沾不上边,她永远不按常理出牌。高处不胜寒,高贵的公主也渴望普通人的生活。两个侍卫从保护公主,跟丢公主,找不到公主要自首前决定再醉一次,到最后找到公主着一惊险的心路历程,笑料满满,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主支线惊险刺激,温馨感人。我想这应该是一辈子被“锁”在这座建筑中的君主唯一可以任性的一个夜晚。

    当时看完这部影片,大家都感叹女王看完了会怎么想。女王会不会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英国,君主对于人民的意义是一种精神上的象征。当人们在特拉法加广场狂欢的时候,当人们在白金汉宫的铁门外仰视国王的时候,当人们在酒馆里谈论国王的演讲的时候,你都会发现君主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或许有没有一个君主对一个国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然而在英国君主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我并不认同这是罗马假日的英国版。公主夜游记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文化,以及一位君主心路历程的变化。并不是单纯的借这个身份的壳去讲一个毫不相关的故事。因为伯父的“不负责任”将自己的父亲推上国王的位置,自己从小也被加诸了如是责任,那么对于伊丽莎白的性格为何较玛格丽特沉静和保守的原因就显而易见了。

    英国给人的感觉,绅士注重传统,但是他依然可爱富有生机,用一部电影来讲述一个夜晚,英国人用看似一本正经的题材,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你还没发现严肃外壳下英国这颗逗逼的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