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弱点 The Blind Side(2009)

演员:



影评:



  1. Blind Side 在FOOTBALL里代表一个选手视线外的地方。 准备传球的四分卫的左手边(左撇子是右手边)。 跑锋带球的右后方(从后追上的人会瞄准你的球敲)。 外接手接球时的正后方(角卫和安全卫会对你进行狠狠撞击。)

    Blind Side这个电影改编自原著 BLIND SIDE: EVOLUTION OF THE GAME BY MICHAEL LEWIS。 这本书讲的就是MICHAEL OHER的心路历程。从电影全局来看,是比较尊重原著的。

    Michael Oher 1986年5月26日在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出生。 但是他的母亲DENISE OHER因为吸食可卡因导致联邦政府必须把小OHER从他母亲身边强制带离。(影片里OHER的回忆就是这个事情。)

    OHER在九年内留级两次,转了十一次学。他换了不知道多少个寄养家庭,但很多都是以他逃跑而无疾而终(影片里DENISE跟Leigh Anne说OHER是个RUNNER就是这个意思)。他高中一年级时候在孟菲斯一所公立学校打了点篮球和橄榄球,之后被他队友的父亲 Tony Henderson介绍去了Briarcrest Christian School(就是电影中的wingate)这是一家私立的基督教学校。教育面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毕业,学校里99%都是白人(这也解释了为啥OHER会和小SJ一起上课,他被那么多白人用奇怪的眼光看)橄榄球的教练看到OHER后觉得这小子潜力非常,就说服了学校领导破例录取他。BTW,他的GPA 0.6是事实。(作个普及,美国基本分数系统: A-4.0 B-3.0 C-2.0 D-1.0 F-0)到学校后OHER遇见了小ST和他的家长 Tuohy一家。这一家子冒着很多人的眼光收养了OHER,也让OHER的生活终于走上正轨。

    先讲讲这个电影的橄榄球方面。 应该说拍得是相当不错的,演MICHAEL OHER的演员很好地诠释出一个有天赋但是未开化的球员怎么成为一个五星潜力高中生到最后成为NFL首轮新秀。

    第一次训练,Oher尽管人高马大,但是因为经验不足他的反应不佳而被防守端锋直接杀破进攻线擒杀四分卫成功。之后小ST开始了对他的特训,尽管他年纪小,但是毕竟看了那么多年的橄榄球,对基础知识还是有一点理解的。所以作为OHER的启蒙教练,他的确是很不错的。(他和OHER用调味瓶演示的那一段很有趣,他跟OHER讲你要么阻挡你对位的防守者或者在你内侧的防守者。说老实话这么小就有这个意识相当不错,因为很多TACKLE都会因为端锋换位而傻住。)

    辣妈Leigh Anne和他说的那段话也意味深长,球队就是个家庭。四分卫是一家之长(妈妈在很多家庭都是领导),跑锋就是承担球队之重的小兄弟。作为一个TACKLE,不但要保护好妈妈,更要为自己的小兄弟开路,这就是这个位置的基本所在。还记得影片开始时候说的么?The first check is mortgage, the second will be the insurance. 截锋对于四分卫来说就是一道保险。

    终于要比赛了,刚开始三个PLAY小OHER被对方那个气势汹汹的DE打了个措手不及。从内侧强力突击,和防守截锋互换位置以及外线闪避冲击这三种DE吃饭的工具让OHER见识到了实战的威力。这样的场面不止是在高中橄榄球中会出现,NFL也经常会出现这个事情。这就是为啥菜鸟新人往往需要对手协助因为他们经验不足无法作出有效的预判。之后OHER因为教练而突然醒悟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尽管这个场面像光速一样很老套但是也证明了临阵不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之后就是大学来录取OHER的事情了。这些都是属实。 根据资料记载,Michael Oher被ESPN认定为五星潜力的高中毕业生,并且是当年进攻线排名第五的新人。田纳西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阿肯色大学,阿拉巴马大学,乔治亚大学,克莱姆森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都向他提供了奖学金。结果出人意料的,MICHAEL OHER选择了去密西西比大学(Ole Miss)而不是自己州的田纳西大学或者是当年全国冠军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一个五星球员去了一个三星的学校,不符合常理。尽管OLE MISS也算一代名校,但是那个时候因为送走了Eli Manning,整个球队重建,当时的教练也被炒了,相当不稳定。这也是为什么后面NCAA会调查OHER的原因。(那个女助理问Oher,did you find any odd?)

    这个时候终于要讲讲这个Tuohy家庭了,讲讲辣妈Leigh Anne和 Sean Tuohy了。 Sean Tuohy大学时代是OLE MISS篮球队的一员,作为控球后卫的他在1981年带领OLE MISS赢得东南赛区冠军头衔,这是OLE MISS篮球队迄今为止最高的荣誉。他毕业后被选入OLE MISS篮球名人堂并且被新泽西网队选中进入NBA。 但是他拒绝了网队和篮球,跑到海外发展自己的事业。因为父亲病危而回国后,他留在孟菲斯发展自己的事业。现在的他不但拥有孟菲斯地区80多家快餐店(记得4个贵妇聚餐的时候,有一个人跟Leigh说,我希望OHER别有家庭优惠,这样的话SEAN的店得倒闭好几家了),还是孟菲斯灰熊的专业解说人员。 这也能解释他们家的豪宅,好车了。Leigh Anne和SEAN是在OLE MISS认识的,那个时侯她是拉拉队长。现在她是个室内设计师。

    可以看出Tuohy家是有这个资本来领养OHER的。但是NCAA当时认为,有没有可能是Tuohy家看中了OHER的橄榄球潜力,才收养他并且迫使他为他们最喜欢的大学打球。并且他们担心这样会演变成一种趋势,一些富裕的校友会领养一些运动能力好的孤儿变相地为他们的母校提供人才,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也违背了那些运动员本身的意愿。 Tuohy家接受专访的时候自然是说他们领先OHER只是出于人性的关爱而作出的,绝对不是为了什么橄榄球潜力。 原书中作者也说过,TUOHY家不会为了单纯的橄榄球潜力而冒着这样大的风险去把OHER收养进来。
    我认为Tuohy家收养OHER是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收留他是想帮助OHER走上理想的道路。原因有三:
    1. 运动员看人不会错。SEAN自己曾经是个篮球运动员,他判断出OHER背后的潜力无穷。(别忘记他能进校就是因为他的橄榄球潜力)
    2. TUOHY家的资产绝对没差到要靠赌博一个橄榄球运动员的程度。Oher这次的合同是5年1350W美圆,我相信Tuohy家原来的资产也比这个数字要高出不少。
    3. Tuohy家肯定考虑过前因后果才会收留OHER的。 OHER的背景大家都知道,0.6的GPA和不咋地的智商,想靠读书进大学是天方夜谭。Tuohy家不可能会收养一个进不了大学只有一身蛮力的傻小子,这对他们家是巨大的负担。正是因为他身上的橄榄球潜力,以及他从小就被人忽视,让他们认为只要好好对待OHER,OHER自然愿意听他们的话。他们最后忙里忙外帮OHER联系家教和学校,也是真心希望OHER可以走上一条正路而不是一条歪路。
    4. 收养OHER这个故事成功之后,TUOHY家的名誉会上升很多。这个年头,钱难赚名利更难。像TUOHY这种名利双收的事情,让人眼红也不觉得奇怪。

    之后的故事皆大欢喜,OHER努力达到了GPA要求进了理想的大学,四年的打拼也让他成功进入NFL这个梦想的殿堂,他也因此走上了一条理想的道路。
    Oher今年选秀的行情其实不是很理想,连第一轮能不能进都是问题。但是他执意要他全家去纽约参加选秀,就是为了让帮助过他的一家一起分享这个光荣的时刻。

    重新回到Blind Side这个话题上。橄榄球场有盲点,难道我们人类自身没有盲点吗?不但我们开车的时候看反光镜的时候有盲点,我们人性也有盲点。在遇到Tuohy一家之前,Oher的盲点就是他能打橄榄球而不是整天游荡不知道该做什么。
    影片最后,Sandra Bullock说的那些话让人深思。 那些游荡在美国街头各个角落的黑人青少年,他们都拥有各种各样的天赋,他们却没有意识到那些。枪击案,抢劫案,于此联系上的不少都是一些拥有运动能力的黑人青年。可是人看不到自己的盲点,他们需要其他人帮助他们才能看到。MICHAEL OHER是一个幸运的人,但是社会上还有多少个MICHAEL OHER在等待着其他人来看到他们的BLIND SIDE呢?
    OHER的未来我不知道,可能会因为伤病早早退役,可能会成为一代名将进入名人堂。但是我相信因为TUOHY家的教育,他始终会走自己的路,不会因为他人而影响。 而其余那些NFL运动员就不一定这样了。这些NFL球员在大学里有导师和教练叮嘱他们不准乱说话,在NFL里有经纪人和球队的管理人员盯住他们不要发傻。但是一旦没有其他人控制,他们会做出的事情实在让人难以预测。 O.J. SIMPSON杀妻绑架案, MICHAEL VICK斗狗案。其他的诸如CHARLES ROGERS这些有美好前程的球员因为沾染毒品而退出球坛的人太多,太多。 所以光靠别人发现自己的盲点没有用,更要自己时刻知道自己的盲点,控制住自己,才能将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
  2. 记得大学学开车的时候,教练教我每次选择换线的时候的程序就是保持速度--在好的时机做出判断---打信号---the las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ALWAYS check the blind side(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永远要观察盲点)。

    判断是一时两刻就可以做出的选择,每个人每一刻都在做判断: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形势是不是对自己有利?我能从现有的局面得到什么?.....无论是下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判断的脑电波时刻存在。撇开深层考虑后所分层的模糊地带,世界上似乎只有好与坏,对和错--不是黑猫就是白猫。

    判断题的思维中,收养黑人儿子的Leigh Ann是富商太太,典型的高调白人师奶,年轻时做啦啦队员于是年纪大了还保持啦啦队员经典的吹高金发;Gucci戴满全身,表也是Chanel的J12,是美国南方暴发户的JP造型。黑人儿子Michael就更经典了:一张罪犯的满是横肉脸(真人更像),人高马大看上去充满了强奸犯或者抢银行专业人士的身型,吸毒的妈妈更让人对他成长的背景充满鄙夷。

    Leigh Ann第一次看到Michael,想到的是橄榄球后卫所具有的天才体质;第一次见到Michael吸毒的母亲,看到的是她浑浊眼里对儿子的不舍和心痛;第一次被NCAA的调查人员为难时,感到的不是自己的委屈而是自己的错误。和”温情“/“励志”无关,这仅是一个着眼点的问题:当第一次面对新的人和事的时候,是本着”善”,还是本着社会告诉你的经验和stereotype(典型代表)来判断?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是用stereotype来做判断,这保证了大多数选择的正确,却也让自己看不见的blind side越来越大。

    富人不一定都贪婪,尽管大多数都爱财如命;
    穷人不一定都可怜,尽管大多数都身世凄惨;
    白人不一定都自大,尽管大多数都态度傲慢;
    黑人不一定都危险,尽管大多数都刀枪傍身;

    是的,这个电影中充满了家庭/煽情/黑人等时下美国社会关注的流行主题,容易让文艺青年流泪也容易让愤怒青年鄙夷其深度。只想说很简单一点:作为青年人,我们即便理解也掌握不了Leigh Ann对家庭的选择,但她对于人,对于事的看法,那种不但积极而且充满公平/公正/公开的大爱,是很多人所缺少的。成功者如她,你看到的,是站在社会高处的人利用自己的一点点优势来帮助弱者,还是这种大爱的精神一步步成就了今日的她?

    如果你把上面的字都读完了,还在批评这部电影假/大/空的话,那也恕我只能套用Leigh Ann在高级餐厅上对自己珠光宝气的妹妹的评价来对你说一句:”Shame on you."
    ----------------------------------------------------------------------------------
    关于橄榄球的知识,就不一一赘诉了,请大家参考2pthegamer的影评好了写的非常全面具体。
    我是在Sandra Bullock拿奖之后才看的影片,当时北美所有的娱乐新闻都在关注现实生活中她老公背叛他的故事,试图挖出所有细节。简而言之就是在Sandra拿到影后几乎第二天,一个暴露又邪恶的纹身女横空出世告之全世界她和Sandra老公长达两年的奸情,这正是在Sandra拍摄《The Blind Side》期间。话说直译为“盲点”的电影,貌似也是对她自己婚姻盲点的讽刺。而更巧合的是,如影片中主人公Leigh Ann的选择一样,Sandra在丑闻之后最关注的竟然是丈夫和他前妻所生女儿的监护权:因为小女孩的亲生母亲现在正在服狱中,而父亲的名声显然是不适合抚养女儿;当全世界人都以为Sandra会用尽气力对付纹身女的险恶伤害时,她却担起继母的责任,带着继女跑到乡间躲开这些纷杂,并努力争取对继女的监护权。

    难以相信吧?现实总比电影精彩,也因为真实而险恶百倍。影片中Michael的生母让他面对肮脏时“紧闭双眼”,这种对于现实的无奈逃避,不仅是穷人有,富人也有;黑人有,白人也有,我们每个人都有。世界是恶心的,不过有时你吐吐就习惯了。
  3. 橄榄球赛里,常能看到一个抱着球的人像抱萝卜的兔子一样没命儿奔跑,一群如狼似虎的人在追赶他。追捕和拦截往往发生在带球者身后,在他看不见也无能自保的地方,有他的对手,也有他的队友;需要他有勇气,也需要他去信赖,那里叫做盲区(blind side)。

    电影《The blind side》以此为题,却不只是在记述赛事。我猜它是想说,有些追捕正在发生,有些人正拼命地奔逃,生活中有一种盲区更可怕:在那里有匮乏,有冲撞,有危险,却没有人看到它。

    电影的主人公迈克·奥赫尔(Michael Oher)在现实中确有其人。他是美国人喜闻乐见的体育明星,2009年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选秀状元。可在这之前,他籍籍无名,被人唤作Big Mike,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傻大个儿”。他身高1.93米,硕大黝黑,智商只有80,身形像头熊,眼神却像只牛——你也许只能在大型食草动物的身上看到这样忧愁又温顺的眼神。

    比他肤色更黑的是他的未来。他出身于黑人贫民区,没见过父亲,母亲是没有监护人权利的瘾君子。他从小就在不同的学校和寄养家庭中换来换去,总是默默出现,默默逃跑,因此又有外号叫runner。对他而言,长得高大只意味着两点:能吃和不容易吃饱。

    迈克必定得与什么人相遇,才能打破这墨黑的命运。他在黑人贫民区的童年伙伴隔三差五上报纸,那是社会版的凶杀报道。尽管政府负责监管,学校负责教导,寄养家庭负责照顾,慈善机构也频频为他们募捐,可这些人依然是孤儿。没有人真正在乎他们,管理者要做的只是将资料分类,捐钱的人从来不涉足他们那一区。就像迈克恨恶自己的花名却无能摆脱,Big Mike是种随随便便一瞥的印象,没有人费心去记住他的真名。贫民区就是一个大的盲区,这里也许有慈善,却没有爱。

    当陶西一家开车经过迈克身边,莉安·陶西(Leigh Anne Tuohy)透过雨水打湿的车窗看到这个少年在夜色中踽踽独行。他已经多少天睡在洗衣房里,到球场捡人吃剩的爆米花充饥。莉安动了恻隐之心,一念之差使得她停车走向他,并带他回家。

    我猜,起初使这位太太做出这个决定的动因,是她的信仰,她一贯的慈善活动,她对自己的要求,她家人的支持,她的财富。但这个陌生的“有色男孩”,体型大得叫人不安,先前容让他寄住的人无不退缩,一是因为他吃得多;二是因为他和他们不是一家人。

    他和莉安家也不必然是一家人。莉安太太不是个圣人,不是人们想象中那种洁白无瑕、温文尔雅的慈善人士。她可能会给人留下张牙舞爪、有控制倾向的最初印象,但她是这个家的动力,就像个火车头。她慷慨,她给予,而他们接纳。随后他们也接纳了Big Mike,仿佛是为莉安太太的决定买单。电影里时常出现一种镜头,那就是她的丈夫肖恩或小儿子SJ从身后默默地、赞赏地注视她。这个女人,总是有勇气做一些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譬如,把这个陌生高大不知来路的黑人少年带回家——当她的女儿柯林斯从沙发上回过身来望见他,忍不住脸上一抖。

    另一方面,Big Mike也在认识他们,熟悉他们,甚至——试着接纳他们。导演以平等的镜头拍这两者,再度让我吃惊。被施舍的人也有资格去谈接纳吗?有吃有喝有住,他们甚至帮助他参加橄榄球训练,为他聘请家庭教师,给他买车。他还有什么好挑剔吗?

    也许这样想的人很多,于是Big Mike成了runner。先前他逃离每一个寄宿家庭。他们一面帮助他,一面不相信他,不信他尽管穷,一无所有,却依然有希望。这是种隐蔽而又可怕的剥夺。Big Mike不断逃跑,却不清楚自己在躲避什么。他在考卷上画下一艘小船,上面装着个小孩;他在另一张纸上写,不,这不是Michael Oher。

    莉安太太是擅长做慈善项目的,比如给一个贫民区募捐,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对她来说,那些捐助对象还只是“项目”,有代号,没姓名,更没有故事。现在,一个活生生的穷孩子站在她面前了,她常因为意外而愣在那里,譬如当他说“我从未拥有过自己的床”。有几次她悄悄地转过脸,躲开。难处不在于你能给多少,愿意给多少,难在你敢望着他的双眼,承担他的痛苦,甚至承受他的“不感恩”。慈善不擅长处理活生生的人,它时常把施与受者同时都变成了符号,慈善也有它的盲区。

    在相互的适应和接纳中,陶西一家逐渐用爱来填补了盲区。莉安的小儿子SJ和迈克的关系是影片里最动人的部分之一。在初次相遇时SJ对迈克说“你要对他们微笑,使他们知道你是朋友。”于是迈克学会了微笑。迈克刚参加校橄榄球队时什么也不懂,SJ为他制定练习计划,用DVD机拍下迈克每个动作以备纠正,在听到流言蜚语的时候站出来叫他big brother。对迈克这种受惯了施舍的人来说,再也没有比平等的友谊能使人得安慰

    迈克进入球队后迟迟不能进入状态。他没法理解这运动,更没法理解他的位置——左内边锋。教练一次次告诉他,你要拦截对手,不让他们撞倒带球的四分卫!结果他像只熊一样把对方整个儿抱起来,丢到场外。有时他正与对手推搡着,忽然就魂游天外:“你看,天上有一束气球在飞……”

    莉安太太观看他们的训练,看出迈克对撞来撞去不感兴趣,对以力服人不感兴趣,甚至对得分也不太敏感。莉安对他说,你先不用考虑拦截对手,只要想着保护好队友,不让他被人撞倒。如果我或者SJ有危险你会保护我们吗?你的队友就是你的家人。迈克在面罩后头眨着那双可爱的小牛眼睛,无声地笑了。

    于是,to protect his blind side,守其不备——似乎成了他的座右铭,也成了这个故事的“题眼”。保护你的家人、你的队友,恰好是保护他们的盲点和弱点,他们自己看不到也无能为力的地方——保护他,而不是刺痛他或者听任他,任由对手把他撞倒。

    也许不是每个左内边锋都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自己的职责。不过,若单单把焦点放在盯防对手身上,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为你的队友,不能使陌生人成为“儿子”“弟兄”“妈妈”“妹妹”。如果说盲区意味着弱点,缺陷,不足,空白,让人感到希望的是它同时带来爱的机会。

    迈克成名了,他从一个仅仅是接受援助的人,变成一名让队友和教练如此放心的“护卫者”。各大学橄榄球队像闻到香饽饽一样青睐他,等着他选。这是迈克有生以来第一次有权去选择。然而出了意外。陶西一家都希望他选密西西比大学,因为他们都是密西西比校友。迈克选了密西西比,却招来了NCAA(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调查令,家长和教练们都被指控为了牟利而强迫迈克选择密西西比大学。于是迈克再一次从陶西家逃跑,跑回贫民区,和当地的小混混打了一架,险些闹出人命。

    最后莉安找到了他,对他说,迈克,你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我希望你能做你愿意做的事,因为这是你的选择,你的人生。

    迈克默默看着她,问:如果我选择做低贱的事呢?

    她迟疑了一会——这是你的选择,你的人生。

    真是了不起的信心。有些人说这话是因为无奈和愤懑,而她,却是因为深信自己所爱的必被保全。爱意味着冒险,因为你总得放手让他跑向得分区。

    《The blind side》在美国得到许多教会一致推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也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同时赢得口碑与票房。本片的制片人安德鲁说:“它非常的及时,特别是在21世纪,我们生活在由无数家庭构建的社会中,然而人们心中互爱与互相扶持的想法却慢慢淡化。”

    我想起前些时读过的一篇文章,有位老师在国外给学生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学生们完成一系列阅读作业后回来问他:“难道中国的文学和电影没有表达美好的感情这样的主题吗?为什么这么少?”做老师的也不由感叹,在我们国家得到喝彩的只有批判现实主义。

    爱,扶持,家庭,信赖,丰盛的生命,活泼的盼望。这些事情是多么重要,却又有着最大的盲点和众多对手,谁来守护它?

    《The blind side》讲述的,是爱能使施与受同时蒙福的故事——他们是平等的,他们一同仰赖另一个源头,于是爱可以不怕冒险,不怕盲区。电影用小得多的篇幅来描述迈克·奥赫尔的成功,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若不作为一个注脚存在,则意义不大。如果它是主题本身,那么我们永远只能讲述许多关于“攻其不备”的故事,我们熟悉撞倒,却不懂得保护。到最后,盲区里永远只有匮乏者和对手,有批判现实主义,却再也没有生机。


    **本文首发财新网人文频道。
  4. 《The blind side》是我大二时,外教在课堂上放映的。当时译作《盲点》,之后不知何故全网用了《弱点》这个翻译,在此不做市场价值判断。单从笔者观后感的角度,《盲点》确实是更好的诠释,原因何故?先从迈克这个孩子说起。

    一、迈克其人——问题少年之“问题”由来

    迈克是个典型的问题少年。首先,谈谈什么叫“问题少年”。

    依笔者仅仅一年的教学经验,所遇“问题少年”大致分为三类:一类为物质条件缺失的少年,什么是基础条件缺失?在此用引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儿童时期的孩子因种种原因而缺失安全需求及社交需求出现偏离,长期生活在恐惧与孤立的空间中,创伤形成,问题自此而生。这样出身的孩子,大多内向而胆小,无法建立自信。

    一类是精神缺失的少年,笔者认为,儿童在满足安全需求及社交需求后,在尊重需求与自我需求上出现问题,屡屡受挫。可能是监护人的忙于工作而冷落,可能是离异家庭而带来的巨大变故,可能是监护人的强势要求·······总之在得不到尊重需求后,屡屡受挫得不到肯定的孩子也许会出现拒绝交流,反抗叛逆甚至暴力行为。

    最后一类,则是物质与精神都得不到满足的孩子,这类孩子十分棘手。缺失的物质需求让他们胆怯,不敢发声。而精神需求的缺席,使他们抗拒外界,紧闭内心。也即,该儿童一层出现了创伤,儿童时期在惨淡与恐惧中度过。二层出现了大门与锁,将“流血的伤口”紧锁在内心。不示众,不求助,放任自流。

    毫无疑问,电影中的迈克属于第三类,除了生理需求(影片开头甚至连生理需求他都没法满足),他的任何需求,都没有得到过满足。

    摘自百度百科

    所以,电影中的迈克是怎样的孩子?

    先来看“大迈”的出场:

    寄人篱下?

    母亲沾染毒瘾?

    毫无依靠?

    只三句话,我们就能得知迈克的安全需求与社交需求完全没有得到满足。

    接下来,是老师们评估是否能录取迈克的镜头:

    看半天连名字都记不住的老师?

    关于迈克的材料十分有限,连年龄都没有——没有ID的人,即得不到社会认同的群体?

    甚至没有出生证明,不知道父亲是谁。?

    由此可见,迈克得不到过多社会认同,社会不认同即无人权,无人权即得不到尊重。好了,迈克的精神需求也是一片空白。

    那缺失需求的迈克是怎样一个人呢?

    首先,他的最显著特征是不言语。无论是在学校里与老师的交涉,还是与同龄人的相处,迈克无疑是被隔绝的那一类,他不说话,或者只说一二词,从不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是众目睽睽下的沉默者,是众声喧哗下的空白地带,是灯下那漆黑的一片······

    然而这样的迈克,背地里也是个情感丰富的人。

    他是寄人篱下的“害怕少年”,听见主家的争吵而独自在暗夜里哭泣。

    他是会偷偷写下内心独白,然后扔进垃圾桶的“沉默少年”

    他是会在赛后默默捡起馆场垃圾的“细腻少年”。

    他是生物测试不会写,而在洗衣房偷偷看书的“努力少年”。

    注意看!手里拿的是生物书。

    他是听见生父过世而“无动于衷”的“奇怪少年”

    他还是一个占得小便宜而偷笑的“调皮少年”

    通过这几个场景的转换,迈克的暗面为人所知。首先,不能忘记他是一个“少年”,是还没长大的孩子,心智不足以成熟到可以应对纷繁复杂的人事与惨淡的人生经历。因此他在遭到主家嫌弃后,落魄潦倒地流落街头;他不能理解自己生活在白人的世界,他会有自己的“小嘀咕”,所以他写下了《白墙》;他对唯一一个对自己宽容的生物老师,悄悄地以自己的方式回报——在洗衣房复习生物;对于素未谋面的生父过世的消息,他内心五味杂陈不知作何表示;更重要的一点,他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惨淡的人生并没有使他在“诡计”得逞后愁容不改,他会偷笑!!!笔者认为“偷笑”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是这部影片起码半小时内,他唯一一次发自内心露出笑容的镜头。

    不过,迈克的暗面不止于此,电影还插入了两个易为人忽视也是迈克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未知面:

    惊为天人的运动天赋?

    以及“自我防御能力”超高?

    对于迈克这个角色的背景阐释,影片做到了中规中矩,自外而内,从旁人到角色本身,从明至暗地为观众一层层剥离出一个充满“问题”的问题少年。

    二、陶西一家——强势介入,瓦解与重建

    迈克落魄街头,偶遇有钱善良的陶西一家。被陶西太太捡了回家,从这里开始,陶西一家的强势介入,以不经意的爱之名,润物无声地瓦解了迈克的外层心理防御。

    首先,陶西太太的强势介入,令一直得不到重视的迈克无法应对,

    第一次偶遇迈克时,陶西太太霸气三连问?

    瞪眼睛?

    迈克下意识地点头(骗她)?

    陶西太太察觉他在说谎,帅气反问!

    面对陶西太太的一连串问句,迈克最终说了实话(摇摇头)

    第二次把认真叠好被子默默离开的迈克揪回来一起过感恩节时,陶西太太“不经意”地给了迈克一次丰盛的感恩节。

    全家取完餐后,陶西太太又找不见了迈克身影(迈克这么大块,怎么总找不到呢?)

    迈克一个人默默坐在餐桌吃菜,无法融入。

    于是陶西太太关掉电视,全家老实围坐着过感恩节。

    小女儿柯林斯与迈克牵手祷告。

    迈克睁眼偷瞄祷告的这一家,大概他自己心里也觉得不可思议吧。

    陶西一家很快地开始着手进入迈克的生活,

    以沙发为借口,为其准备房间。?

    陶西先生偷偷填上了迈克的紧急联系人?(陶西先生真是又帅又暖!)

    圣诞贺卡上,迈克上镜?

    SJ自告奋勇当上迈克的私人教练(我也希望不想学习时有这么一个小可爱来督促我!)

    再放一张小可爱,有模有样的呢!

    成为迈克的法定监护人?

    陶西一家的努力,逐渐瓦解了迈克心中的防御。他们的介入在常人看来是是有些不合情理的,不求回报地付出,毫无芥蒂地完全接纳一个黑人小孩,将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规划未来。正是在这种不合乎常理的介入中,他们拆卸了迈克为自己所设的外层防线,那道紧闭创伤内心的大门。从未被别人认可的迈克,开始崭露自己的人格,开始学会交流,开始交出自己的信任。

    在学校里跟着“小大哥”SJ混·······?(社交需求)

    与老师对话?(社交需求)

    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下意识地说谎。?(尊重需求)

    有想要争取的证照?

    帮助小朋友?(社交需求)

    在陶西一家给了迈克安全而温暖的环境后,迈克内心中白墙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他内心强大的自我修复。

    曾经看过一部小说,是孙惠芬老师的《寻找张展》,文中的“张展”也是一个问题十足的少年,童年少年的创伤令其有着无法被世人理解的脾性。而成年后的他,却选择在聋哑学校做美术老师,在临终医院做志愿者,他用自己的柔软,治愈着那些伤痕累累的躯体与心灵,在反哺世人,在自我需求的满足中,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我想,迈克也是这样一个人,充满创伤的童年在得到疗愈后,他选择了以保护自己的家人,这样的方式报答。迈克最终的强大,是教练对不公裁判吼出的这一句:

    笑了,有没有!

    迈克笑了,他知道,终于有陶西一家以外的人,将他当作成员看待了。前文中提到,迈克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超高的分数,而当教练吼出“i will defend him like he's my son”的时候,他获得了充分的尊重,开始以“自我”而非“他者”行动,自我需求爆发,为其带来了强大的力量,使得球队载誉而归。迈克一打成名了。?

    甚至说起了美式冷笑话?

    像不像一个孩子?

    迈克的内心融化,他卸下盔甲后,开始像孩子的内心走去。开始回归自己的本位,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影片后半段,迈克在陶西先生的启发下,写了一篇关于勇气与荣耀的作文:

    Courage is a hard thing to figure. You can have courage based on a dumb idea or a mistake, but you’re not supposed to question adults, or your coach, or your teacher because they make the rules. Maybe they know best but maybe they don’t. It all depends on who you are, where you come from. Didn’t at least one of the six hundred guys think about giving up and joining with the other side? I mean, Valley of Death, that’s pretty salty stuff. That’s why courage is tricky. Should you always do what others tell you to do? Sometimes you might not even know why you’re doing something. I mean, any fool can have courage. But honor, that’s the real reason you either do something or you don’t. It’s who you want to be. If you die trying for something important then you have both honor and courage and that’s pretty good.I think that’s what the writer was saying; that you should try for courage and hope for honor. And maybe even pray that the people telling you what to do have some, too.

    一向没有勇气的迈克,开始谈论“勇气”,并悟出勇气之向,该为“荣誉”。我们不难知道,迈克正在重建自己的世界观。或者说,他正在建构自己的世界观。

    童年的遭遇给了他向内的性格和柔软的内心,他缺乏爱,而蓄积爱。陶西一家的进入,他有了向外的张力,他又了勇气,甚至懂得为荣耀而战。

    这,大概是教育者们对孩子的教育中,最想看到的结果吧。

    三、我想谈谈教育

    这部影片没有典型的剧情冲突,仅有的冲突所占比例也仅一个片段而已。一切都顺其自然又温馨感人。当然,缺少冲突情节使得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两极分化。一方认为这不过是美国式的“假博爱”,心灵鸡汤加励志校园电影的套路,没意思,不够吸引人。 另一方认为这部影片是不可多得的好电影,它不以冲突来吸引眼球,对边缘孩子的普世关怀,使人觉得感动舒服。

    我是一个对教育类电影十分热忱的影迷。从大学开始,每年都会回看固定的几部影片,而这部《盲点》也是其中之一。最开始看,是大二,那时我是站在迈克,即孩子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迈克的身世,经历令我动容,得不到的认可也让我有些感同身受。

    而今,做过一年志愿教师之后。我再一次回顾这部影片,我的关注角度发生了转换,迈克的心路历程成为了我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让迈克变成了大迈?伤痕累累的他是如何应对这残忍的人世?他背面是否有不符合他身世的元素存在?陶西一家是如何瓦解迈克的“心墙”?迈克又是如何重建自己的内心?······

    因此,以曾经的教师的立场,《盲点》不失为一部好影片,人性关怀与普世价值的传达是打动我的点,但更重要的是,影片中的家庭教育并不以语言劝导为主,他们对迈克甚至是自己孩子的引导,没有大谈空泛的人生理想与规划,而是提供给孩子必备的需求后,尊重孩子的自我发展。虽然迈克最后还是跟随陶西家的脚步,去了密西西比大学,继续打橄榄球,但这是迈克自己的意愿。这样的方式,是润物无声,给予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赋予孩子完全的张力。

    另外,对问题少年的关注,也是我所力荐这部电影的原因。弱势群体是电影或小说常用的素材,而《盲点》中确也关注到了“边缘少年”这样一个群体。“边缘少年”正是那些社会所忽视的群体,他们是社会里的被弃者,是未来规划里的“隐形人”,是我们的视线“盲点”。而电影并没有宏观的历史角度社会角度,没有种族主义的升华或女性主义的宣扬·······仅凭迈克和其两三个黑人朋友的生活境遇,与上层人聚餐的镜头形成强烈的对比,仅此两段镜头的演绎,我们便得知边缘少年的生存空间与状态。《盲点》出其不意的地方更在于,它将这一切“常态化”演绎,黑人与白人的融合,教育背景的差异,阶层的差距并没有使得迈克与陶西一家有过多的摩擦抗拒与不融合。电影中没有提出的宏观的话题,却也让人深思。陶西一家是以“润物无声”的姿态介入迈克的生命,而这部电影,也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介入到“边缘少年”的话题中去。

    四、普世价值真的存在吗?

    普世价值一直是人们在探讨的一个话题。在商业化社会的今天,物欲与个人主义盛行,普世价值是否有其生存空间?

    这两日与一个外教探讨教育的问题。他说,就目前来说,他是不会有想要孩子的想法。

    我问其原因,他说这个世界对孩子太不美好了,或许只有当世界上的人将所有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对待,只有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存在时,他才值得去养育一个孩子。

    撇开他这空泛也不切实际的理念,我想到了孟子“老吾老以及之老,幼吾幼以及之幼”的理想世界。《盲点》这部电影很好地诠释了这样一个理想世界。许多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抨击,很大方面来自于这部电影的普世价值观,他们不认为这样的普世价值观是应该存在的。

    而这部影片,正是改编自真实故事。

    所以,普世价值观真的不该存在吗?普世价值观真的不能成为国民情怀吗?

    笔者在此不做价值判断,仅持乐观态度。


    后记:昨天与人争论教育问题,回来后又看了一《盲点》。有感而发,在自己的公号里写下这么一段话:

    写不动了,作业还没做完,先这样吧。

    愿内心柔软而胸怀天下的人,能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