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无休无止 Bez końca(1985)

简介:

    本片由几个初看起来并无关系的线索汇聚而成:一个律师本应为因组织罢工而被捕的团结工会积极分子辩护,不幸于出庭前死去,案件交由一个老律师处理。老律师热衷与人争论道德的可疑性问题。那个积极分子在各方面的重重压力下死去。同时,那个已故律师的妻子感到青春的虚空,沉溺于同其他男人的爱欲之中,但肉体的满足并不能代替精神的寂寞,最后在绝望中,她拧开煤气自杀。

演员:



影评:

  1.     一直对Kieslowski的电影有着偏爱,前两天房里多了一台可以放录像的电视,我就从图书馆借出了这部《Bez Konca》(英译名:《No end》,中文或作《永无止息》。)

       律师Antek在一次车祸中丧生,遗孀Zyro活在丈夫的阴影之中。Antek生前曾为一个罢工的组织者辩护,组织者的家人希望Zyro提供Antek遗留下的案件资料。Zyro听丈夫的同学、朋友讲Antek过去了故事,和一个手的样子像Antek的男人上床、在催眠师那里寻求遗忘的办法。在Zyro推荐的老律师帮罢工组织者打赢官司后的一个夜晚,Zyro在家中打开煤气自杀。

       Antek说"I died(我死了)"拉开了电影的序幕,Antek轻轻呼唤“Zyro”则是最后一句台词。死去的Antek不时在镜头中出现,默默看着人世的一切。这部电影不缺乏打动人心的细节:Zyro习惯性地在早上做好两杯咖啡,突然意识到有一杯已经不会有人去喝,默默地把它倒掉;催眠师告诉Zyro,她已经把丈夫忘掉了,当晚,Zyro躺在宽大的双人床上自慰,却不由自主地喊出"Antek"的名字,有人说这个镜头反映了女主角身体的寂寞,我却深深感到她精神的落寞。Kieslowski在叙述一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故事,生命已经逝去,精神的丝缕却没有断。与之并行的是罢工的案子:老律师希望组织者按对自己有利的方式陈述,组织者却坚持当初怎么想的,在法庭上就怎么说。“如果法律是反对正直的,那它是不道德的”,律师到底是应该像理想主义者一样为正义而辩护,还是应该现实功利的帮被辩护者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官司结束,Zyro自杀,两条线索相继终结,电影也就结束了。毫无疑问,这是一部Kieslowski式的电影,基式试图把个体生活的艰难和社会伦理的困境同时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后来的《十诫》(1988)、《两生花》(1991)、《蓝白红三部曲》(1993-1994),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尝试的影子。有一些镜头在基式的作品反复出现:比如人和狗的对视(《红》),抛锚的汽车被拖走《两生花》。这也是Kieslowski第一次和作曲家Preisner合作,后来的作品与这部电影的配乐风格一脉相承。

       这不是Kieslowski最好的作品,他正走在通向巅峰的路上。两条线索的联系不够自然,有些细节有雕凿的痕迹。女主角被过去的阴影压垮,有介绍说,她是去和丈夫团聚,可是即使真有另一个世界,过去婚姻的感觉也很难找回,逝去的东西不会再回来,悲伤才是永久的,否则这部片子就不叫《永无止息》了。可这样的结局让我觉得太过压抑,一点希望都没有留下。或许基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1993年拍了《蓝》。同样以一次车祸作为电影的开始,女主角Julie却吐出了吞下的大把安眠药。忘却的尝试失败了,Julie决定承受生活仍给她的一切,在完成丈夫的遗作中开始新的生活。
       
      我接触Kieslowski是因为读刘小枫《沉重的肉身》,《蓝》和《两生花》我都在amazon上买了DVD收藏。刘小枫对情节的介绍有许多臆想的地方,这让我很反感。怎样评价是作者的自由,但不应该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在剧情叙述上做手脚。比如这部《No end》,刘小枫说:“Zyro想要摆脱这个缠绕着自己的幽灵,鼓足勇气把自己的身体拋给一个个素昧平生的男人”,,事实上Zyro只和一个男人上过床,还为自己对死去丈夫的不忠感到内疚。此外网上也写剧情的介绍也不乏脱讹之处。要了解Kieslowski,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去找电影看。
  2. (一)伤痛叙事与循环结构

    同样面临失去丈夫的悲痛,《无休无止》中女主角的情感变化过程与《蓝》基本遵循相反的轨迹。两部影片对于死亡的描绘截然不同。《蓝》在影片开端即让女主角自杀失败,断绝了死亡这一选项。而《无休无止》中,死亡的大门则始终敞开着。电影中构建了生与死两个时空并存的世界,时常从亡灵的视角观察世界。影片开端是一只手抚摸熟睡孩子的头发,伴随着他的自述,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刚刚去世的男人。他旁观着女主角的痛苦、情欲,观察着案件的进展。

    《蓝》中的女主角从最初的不敢触碰回忆,到直面伤痛、与他人建立联系,逐渐摆脱过去而重生。《无休无止》的女主角则在生与死的夹缝中被撕扯,她试图忘记,却无力解脱, 最终放任自己沉溺于悲伤,被痛苦淹没、吞噬。

    两部电影都描述了女主角与丈夫未竟事业之间的联系,一者关于欧洲融合的音乐、一者关于罢工运动的案件。这也预示着结局的不同走向——《蓝》中女主角舍弃了续写丈夫的遗作,投身于新的创作。而《无休无止》的官司由妥协而结束,随后主角彻底割断的与人世的牵连。

    循环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贯穿其作品序列的结构。他善于运用预示性的意象,让观众在在回忆中形成意义。重复出现、注定摔碎的杯子、碎落的怀表与庞大时钟的对比,都隐喻生命只是脆弱易碎的造物,以及个体在命运、体制面前的渺小无助。

    影片中记忆回溯、伤痛再现的情节同样吻合循环的叙事结构。这也与精神分析学中伤痛在心理上的成因吻合:【延后效应】创伤发生当时的痛感是迟钝的,而在当下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蓝》中朱丽目睹老鼠一家死亡,通过直面伤痛迎来愈合。《无休无止》有着近似的一场戏:女主角驾车行驶在路上,雨刷如预兆一般突然坏掉卡住,在构图中割裂她的脸,随后同样的车祸发生在身旁。伤痛的复现和意象的重复一同构成影片中无休无止的悲伤。

    (二)自由的可能

    基耶斯洛夫斯基关于自由的命题在电影中呈现为:在强大宿命的支配下,渺小的个人是否有意义?个体的自由意志是否真实存在?《无休无止》更探讨了死亡是否是一种形式的自由?片中陈述了丈夫在死亡瞬间的感受:前所未有的轻盈和自由。而女主角也曾对丈夫发出疑问:“他的内心是自由的吗?”

    电影中用视听语言具象化展现了这一命题:开头一组大全景+特写的景别组合(俯视视角的墓园+烛火特写、阴云密布的城市+手部特写)将电影时空抽离于现世,结尾女主角自杀时,镜头缓缓推进幽深黑暗的炉子内部。都表现出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蓝》中开端和结尾处两处朱丽的眼部特写形成了首尾呼应的闭合,使故事近似于一段主观视角的回忆,更为强调朱丽的个人意志。《两生花》中用打破主观视角的一段长镜头,表明造物者的存在。《无休无止》同样通过镜头内部视角的转换展现超自然主体的视点。影片开头的一段戏,类似丈夫主观视角的反打镜头凝视着熟睡的妻子——丈夫直视着镜头进行自述——最后又转移到主观视点。无处不在的幽灵视角将女主角置于被注视的客体位置。当女主角发现丈夫藏有自己的裸体照片(且脸部被剪去),如同维罗妮卡发现自己只是被操控的木偶,两名女主的客体身份鲜明地呈现出来。最终她们感受到意义的虚无,走向自我的消隐。

    (三)解救的途径

    面对无法避免的伤痛和不自由,是否存在解救的途径?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蓝》《白》《红》三部曲中给出答案:人与人之间可以彼此拯救,通过平等的沟通和理解。

    《无休无止》则斩断了这种可能性。反复出现的手和电话两个意象展现着沟通的困难。影片中有着许多手部特写镜头,重复着若即若离、触碰又收回的动作。

    触碰又收回

    向死亡试探

    其中通过电话的沟通无不充满欺骗、隔阂。当女主角拿起电话,却不知要说什么、对谁倾诉。《红》中刻画了窃听、异地恋人在电话中的猜忌,更进一步表明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电话这种现代科技的不信任。女主角尝试去理解丈夫,她翻阅丈夫留下的卷宗、笔记,却发现自己并不了解的另一面。与餐厅偶遇的美国人春宵一度,寻求身体的安慰,然而却愈发陷入了空虚。事后女主角用波兰语向对方倾诉,美国人问:“你可以用英语说吗?”她拒绝了。

    与他人的沟通失败了,与丈夫亡魂的联结却通过超自然的形式建立起来:律师名单上出现了丈夫的笔迹;女主角在催眠中见到了他,随后在自慰时被儿子打断,而儿子声称梦到了父母交合的场景。这使女主角陷入恍惚,仿佛真的经历了和丈夫的性事。

    《无休无止》和《蓝》两部影片中都运用了大量灯光折射、镜面反射。水晶灯饰折射的蓝色光线代表笼罩着朱丽的悲伤回忆;开端处朱丽缺席葬礼、隔着屏幕进行私密的哀恸和缅怀,结尾她则与丈夫朋友一同出现在了玻璃后,象征打破隔阂、接纳他人。而《无休无止》中的镜面更多用于展现隐藏的另一个世界,承载着隔阂与离别的意味:女主角在决定自杀后,从后视镜中目送儿子。在女主角自杀后,她的身影如丈夫的出场方式一般映照在镜面中,最终隔着玻璃、二人的亡魂一同走向密林深处。

  3. 言语已经失去了力量
    不如听肖氏的弦乐四重奏第十四号作品。

    每次看他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的觉得庄严肃穆起来,很奇妙,带着不假思索的崇拜感,尽管很多时候我看不懂。他早期拍纪录片,后来觉得纪录片已经无法表达他所想说的东西,他开始拍剧情片,《影迷》、《误打盲撞》,《十诫》,到后来的“三色”。可是这些都不如84年的《永无休止》给人的震撼。我想他是实实在在想去相信某些东西,可是他的良知太过激烈,逼着他去看去想去思考。大多数人承受不了太多的真实,可是他不仅承受了,还竭尽全力把真实原原本本的反映出来。疼痛无法取代,就像墙上的一块块砖,它在的时候你不会注意到,但是少了一块以后,那个缺口会时时刻刻提醒你,这儿,少了某样东西。

    她用了太多太多的时间想着死亡、牺牲和爱,以至于她的心灵承受的超过了他肉体所能承受的重量,于是她死了。
    他用了太多太多的时间想着牺牲、道德和大众的利益,以至于他无法接受律师提出的辩护条件,于是他死了。

    很久以后他开始追寻宗教的意义,可是宗教也无法给他满意的答案,他终生都是道德焦虑症患者。

    我想起罗素曾经无限感伤地在《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Why I am not a Christian)一书中写下:“这么多年来的所有努力,一切的奉献与灵感,以及人类所散发如日中天的智慧,都注定随着太阳系的伟大死亡而绝迹,人类殿堂中全部的辉煌成就,也将随着宇宙的残骸还不起眼地深深埋在废墟之中。所有这一切不是不容质疑,就是几乎已被肯定的結果,根本沒有任何可反对它们的思想希望成立。”他还说:“在我心中值得尊敬的人物排行版上,耶稣基督应该排在释迦牟尼和圣雄苏格拉底之后。我实在不能想像一位创世主居然创造我们居住的世界,然后又弃置不顾。竟然不允许他的子民因先天性疾病理由让他们堕胎。我实在不能想像一位仁慈的创世主居然会允许有缺陷的婴儿出生。在我看來,创造我们的上帝应该是位残酷血腥的上帝,让他的子民以他的名义进行有计划的种族屠杀(十字军东征)。”

    请你请你务必告诉我
    为什么上帝写了谱
    却丟了指挥棒

    其实生日这天是不应该看这样绝望的东西的,然而我还是看了,茫然无比。
  4. 看之前瞧见封面上的一句话,大意是说,导演收到许多波兰民众的回复,表示<无休无止>道出戒严令下得波兰和他们的心态和希望.

    戒严令时期混乱地政治,纵使在语言氛围上有了很好的烘托,可还是略显单薄.

    片后有一段采访,有一段讲到基斯洛夫斯基在学生时代就被同辈当作神一样的人物.自己的电影会有专门的机会得到公映,而采访慵懒的女演员时候又讲到基斯洛夫斯基从来就是个在公众场合对政治不发表意见的人.所以电影相较与表现沉重而言,也有一种轻的氛围自始至终,上流社会的家庭,乖巧的孩子,女主角自始至终没有面对过其他直面的冲突,男主角不带感情色彩的几段话.可轻却同样给人以压抑.这点上昆德拉在创作相似背景的作品中同样有着更深入的阐述.

    影片中的其他几个形象,被告夫妇,老律师,见习生.最终都是情绪低落,但给我的感觉很难说是会就此屈服.所以不觉得这部电影有什么绝望的,只是有一些压抑.这可能也与女演员对导演气质的评价吻合.另一方面,死人和活人看了报纸都摇头,自由一直在丧失,损人利己,有人彻底避世.在各种方法中,导演肯定更倾向与男主角的那种,被告念的时候像是读圣经,不过说实话我没看太懂.

    在本片的观看过程中,包括看其它几部该导演的作品时我都会惊讶于基斯洛夫斯基作品中严酷政治背景下的端庄优雅的欧洲气息,也感叹于扭曲的政治在过去为时不长之年后竟出现了如此丰富,深邃又独特的视角.我不知道我们会不会有机会看到我们自己这样的影片,或者看到了以后又会以怎样的心态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