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尼古拉斯·希特纳
编剧: 菲利普·普尔曼
主演: Samuel Creasey Ella Dacres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2022-10-21(英国)
片长: 164分钟 IMDb: tt18372440 豆瓣评分:7.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尘埃之书·野美人号》
塔桥剧院版,20221021,碎梦刀
这是我近三年以来看到的第一场英国话剧戏剧高清影像新菜吧?
于是从熟悉的主持人出场就要热泪盈眶,尤其是她提到的塔桥剧院以前的戏我全看过(影像),而即将上演的就……遥遥无期。
团队采访,每一个人都出乎意料的年轻和干净,白发的姐姐眼睛里童心闪耀。
大幕将启,屏幕上剧场里的观众还是一如往昔在轻松聊天,是我们熟悉的演前喧嚣,零星点缀的口罩沉默讲述人类经历了什么,而洪水已经逐渐褪去,幸存者们开始重拾生活。
几年前起,深沉的作品看多了以后,我老想着看一场纯粹的“故事”放松一下,但从中文版《无人生还》到音乐剧《面试》《水曜日》,每况愈下,直到我今天看到《尘埃之书》——难道休闲也非NT不可吗?我不知道该对着谁苦笑。
以前暴言,电影分三类:走脑,走心,走眼,两点做到极致就是伟大,一点则是一流,这部《尘埃之书·野美人号》该是舞台剧中“走眼”的一流。
设想一下,在舞台上展示洪水、孤舟还有直升飞机俯瞰,这是什么梦想。而最终的成果,带着木刻画的美,却又充满了真实性与沉浸感,真是非常非常羡慕坐在舞台边的观众,想知道他们身陷这样一个奇幻空间是什么感觉。
独木舟的行动非常顺滑,上次让我有平地行舟感的还是徐思佳老师的《桃花扇·逢舟》,美好总是让人类超越一切去相会。
是个清浅规矩的奇幻故事,但是紧凑有趣,圣亚历山大会批斗老师聚宝父母,让本地人感同身受,明白到荒谬的邪恶,却如此难以摆脱。
演员让人惊喜,男女主角设定是13和16岁,我看着演员有点大但不敢判断,去请教方家,该方(?家确认都是成年人了。但女生真的是完完全全演出了teenager的叛逆冷酷以及惴惴不安,一点都不矫揉造作。男主角活活是另一个詹姆斯·柯登,只是不如他秀气(话说詹小胖知道在遥远的中国有个妇女说他“秀气”吗?)
而在《雷曼三兄弟》让个180斤60来岁的大胖子饰演婴儿之后,英国戏剧界这次让一个真的小婴儿饰演婴儿!!how dare you!那个小女娃应该就两岁的样子,在那么光怪陆离的舞台上,听着各种山崩地裂的音效音乐,居然一点不害怕,还真的有看镜头,果然不愧是导演说的“最冷静,最有镜头感的小姐”
这是我看到最好看的奇幻舞台剧,远超《暴风雨》,可以和《仲夏夜之梦》媲美但更“现代”和“传奇”,奇怪地隐隐带着《深夜小狗离奇事件》的味道,那种润物无声的赤子之心,让所有人不知不觉泛起笑容。
一部儿童奇幻神话剧同样可以让大人看得很开心。让成人扮演12岁和16岁的青少年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襁褓中的小莱拉就由2岁的婴儿扮演,直接躺在摇篮里上了舞台,还被角色们抱来抱去,不惧舞台声光电,不吵不闹,安静地看向大人以及镜头,这是怎么做到的?
英国国家剧院在2014年上演的舞台巨制《战马》,因马偶而闻名。塔桥剧院似乎是延续了这个思路,制作了精灵小木偶。剧中每个人都伴随有一个动物精灵的守护神,由一位演员拿着可以活动的小木偶专门扮演,它们闪着精灵的光,作为人的萌宠,一直与主人对着话,于是很自然地打开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近年来多媒体声光投影的运用屡见不鲜,但像此剧中这样行云流水的不多见。小男孩划着独木舟(即野美人号)频频往返于酒馆之家与修道院之间,当大洪水到来时两个孩子又抱着婴儿泛舟逃亡与漂流,转换得流畅自如。多媒体设计师稍作调整,满台的洪水又转变为孩子们坐着飞机俯瞰大地时的田园,惊悚迅即变为快乐。
这是我近三年以来看到的第一部NT Live影像放映作品,而且是英国戏剧去年的新作品。再次感到,通过NT Live的影像放映,吾国观众可以领略最新的英国戏剧风采,知道戏剧还可以这么来做,舞台还可以这么有趣,了解欧洲戏剧人在抛弃掉那些繁复的舞台布景后是如何表现出多重的空间,又是如何得当地运用动画技术,而不只是堆砌一些科技元素。
NT Live影像放映是一扇美丽的窗户,我们记得要常常打开。
2023年4月7日,很幸运获得北京文艺评论观剧福利,在曹禺剧场观看了《尘埃之书:小野美人号》舞台剧影像高清放映。美轮美奂的舞台动态背景设计、木偶的大量使用、演员的精彩表演、引人思考的剧情都让人记忆深刻。
流动的舞台背景
该剧的最大亮点就是舞台背景设计,背景投影的画风很赞,导赏部分仅看到少数几个画面就很喜欢,对唯美风毫无抵抗力,有点梵高星空的韵味。正式演出时,画面是流动的,从视觉上看,真的就像是一条流动的河。当演员推着独木舟出现在舞台,竟毫无违和感,那就是一条河呀,独木舟在河面上浮游。
随着剧情的发展,幻灯在舞台上营造了大洪水来临时的地崩山裂,大楼瞬间坍塌,洪水肆虐等环境氛围。最喜欢的还是下半场快结尾时候的一段纯幻灯片投影,大浪滔天,独木舟在滔滔洪水中冲浪,很好地呈现了马尔科姆和艾丽丝守护女婴莱拉这一路的凶险和艰难。
大量木偶的使用
该剧另一个特色是大量木偶的使用,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守护神,这些守护神都由木偶演员带着动物木偶在舞台上呈现。没看过原著,对这些守护神是否有特别的描述,从舞台上看来,守护神出现的篇幅还是挺多,角色和守护神交流对话的部分区区几个。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只一直傻笑的花豹守护神,特别像《爱丽丝梦游仙境》里伯爵夫人厨房里的柴郡猫。
当舞台角色少,一两个角色带着守护神出现时,还挺好,角色和守护神对话可以很好的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绝妙的。心理活动一般视觉很难呈现,守护神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但当舞台上的人物多起来,守护神也多起来,就有点乱糟糟的,从影像上看是这样的,不知现场演出观众感觉如何。
演员的精彩演绎
很喜欢饰演男主马尔科姆的演员,一个憨厚的小胖纸,善良、没有心机,偶尔中二。该保守秘密的时候能管住嘴,危机环境下还能随机应变,不假思索能编造假名和假身份,还有配套的故事。能敏锐感觉到危机,果断应对,灵巧如戏精。有肥胖的身躯才有力气和坏人战斗,把恋童癖打死了解决大麻烦。最可贵的是12岁少年的孩子气被他完美演绎出来,很喜感,多次被他的精彩表演逗笑,观剧体验非常轻松快乐。胖子都是憨厚的,在这一点上果然全世界还是共通的。
女主角也挺好,开始有点PTSD,攻击男主,自我保护意识挺强。也很缺爱,被恋童癖利用,差点坏了大事。还好被小女婴治愈了,当莱拉出现,她善良柔和的一面都展现了出来。演技上在我看来是完美的,外形上和小胖子还挺搭,优秀的CP组合。
最让人惊叹的还是饰演婴儿莱拉的小演员了,当她出现在舞台上,就惊呆了,居然是一个真的婴儿呢。整部剧看完,完全被她征服了,这么大的场面,她甚至没哭过。一般六七个月大小的婴儿都开始认生,看见陌生人就哭,这娃气场妥妥的,前途不可限量。就是有个疑问,女婴的父母都是白人,为啥这个娃像是黑白混血的。
也喜欢饰演老年修女费内拉的演员,这个角色也是该剧笑点之一,开心快乐的泉源。
剧情溯源
洪水、独木舟、婴儿,不觉就想到圣经故事。
末世的混沌,人类的各种罪膨胀到极致,上帝都看不下去了,大审判开始。诺亚时代的审判就是这样,上帝让诺亚造方舟,带着人类和需要保全物类的种子进方舟,然后任洪水肆虐40个昼夜,灭绝一切有罪的,让保全的种子重新建造新世界。
该剧上半场也就是第一幕就是洪水前的景象,导演通过一个小酒馆,映射当时的时代缩影。酒馆就跟茶馆一样,鱼龙混杂,食客们的互动方式就是社会普遍的方式,食客的聊资基本上就是社会热点,能形象体现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北京人艺经典剧目《茶馆》就因此经久不衰。
小酒馆里的社会底层相互攻击,他们聊得是小道消息。教职人员和伯爵淫乱,诞生了女婴莱拉。教会成为社会治理的工具,莱拉的妈妈以教会的名义成立了CCD,鼓励社会底层相互举报,举报者获得奖章。政府为邪恶组织背书,政府官员公开说教会可以随意解释圣经。政教勾结、举报盛行、人人自危,一个需要清洗的罪恶社会。
第二幕就是大洪水,诺亚时代上帝审判的手段,该剧重新使用,但是台词说了坏人和好人一同获灾。这次的拯救工具是一艘小小的独木舟,施救者是两位少年,被拯救的是一名六个月的女婴,这是故事的创新。
一点个人思考
该剧的惊艳之处震撼了眼球,刷新了我的观剧体验,好像看到了现代舞台剧的发展趋势。高科技在舞台上的使用越来越多,极好地呈现了戏剧发展的场景,准确营造了剧情氛围。有助于观众理解剧情,甚至找到入戏的感觉,从而优化观剧体验。
以前通过想象力才可见的画面肉眼可见,高度统一了视觉(包括内觉和外觉)。惊艳了眼球的同时,省略了想象力的加工和创造工作。长此以往,我们会不会逐渐丧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剧效果,从而失去观众观后“百家争鸣”的畅谈氛围。毕竟争论有时候也是发展的动力,能开拓更多的可能性和延展空间。
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我喜欢,尤其是比脑洞里的风景更丰满的时候。京剧舞台一桌二椅,全靠演员唱、念、作、打演绎的舞台我也喜欢,让我不得不去想象舞台上看不到的场景人、事、物,也总能提醒我“心中有山海 眼眸有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