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消防员舞会 Horí, má panenko(1967)

消防员舞会 Horí, má panenko(1967)

又名: Like a House on Fire / The Firemen's Ball / The Firemen's Ball and Lottery

导演: 米洛斯·福尔曼

编剧: 米洛斯·福尔曼 雅罗斯拉夫·帕布塞科

主演: 简·沃斯特塞尔 约瑟夫·塞班内克 Josef Valnoha Frantisek Debelka Josef Kolb

类型: 剧情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捷克斯洛伐克 意大利

上映日期: 1967-12-15(捷克斯洛伐克)

片长: 73分钟 IMDb: tt0061781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捷克某小镇,一年一度的消防员舞会再次到来。今年的舞会有项特别的内容,患有癌症的老局长(Jan Vostrcil 饰)即将迎来86岁大寿,消防队里这群老同志们决定为局长办一个大型派对,并颁发一柄金斧以表彰他一生作出的贡献。

演员:



影评:

  1. 虽然在被问到“你喜欢哪些导演”这种性质的问题时我常常会漏掉米洛斯·福尔曼这个名字,然则对他电影的钟意在大导林立的世界里也是非常特别。就像库斯图里卡、塔尔科夫斯基一样,目前看过的福尔曼电影都是品质优良,没有烂片。他的电影对我来说只有两种:喜欢和非常喜欢。

    对于福尔曼本身而言,他的电影也像是在两个世界:捷克新浪潮和好莱坞。可以说福尔曼是从外界到好莱坞之后转变最为巨大的导演,同时也是最为成功。像茂瑙、希区柯克等大师在好莱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他们的风格没有多大改变。像波兰斯基这样风格多变的人在好莱坞没有福尔曼那般得心应手。要知道,福尔曼在奥斯卡上风光多次,<飞越疯人院>、<莫扎特>都是拿了大奖的作品。在这样的光辉下,福尔曼在故国的旧事更像是另一个的经历。那是60年代,福尔曼是当时捷克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可他拍东西还处处受阻。因为那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电影是在奇怪的体制内。那种奇怪感,至今我们还不陌生到一无所知。

    <消防员的舞会>便是福尔曼离开捷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低成本、短片长、轻喜剧。那个时候福尔曼原本在琢磨另一个现在无从所知的剧本,中间他和朋友参加一场当地消防员的舞会,之后他的念头全然被这个题材所吸引,便动手写新的剧本。电影用的都是非职业演员,这正是当时的风尚,不但真实感更足,而且省钱。拍完片也是1967年,随后按照规矩提交给评审委员会看。

    对于评审的事,福尔曼是这样说的:通常情况下,影片会立即放给评审委员会看,一般第二天就知道影片是否会被接受---他们可能会喜欢,也可能会要你对影片作些修改,或者别的什么。可是<消防员的舞会>放映之后,我好几天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后来我被告知,这部影片连评审员们都给搞懵了。他们只好要求GCD的文化部门看这部影片。接着我又听说,政治局委员也看了,当时我我不在场,但听在场的人说,党的总书记和共和国的总统安东宁·诺沃提尼“勃然大怒”……

    我们可以模拟一下,你拍了一部片,然后伟大的Chairman Mao看了很生气,后果有多严重便可想而知。自然而然,<消防员的晚会>被禁止上映,“Permanently and Forever”。好笑的是,却没有其他特别严重的事情发生。因为这部电影是和一个意大利人联合制片,如果不把影片给他,那就要还钱---6.5万美刀。可是,社会主义哪有那么多美刀可以还。然而,该制片人对这部影片和GCD人一样不满,要拿回自己的钱。这时,福尔曼面临着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罪名,如果制片人的事情没有搞定。所幸在国内权力交接的时候,福尔曼把影片偷偷弄到了巴黎,在那里有不少喜欢它的人。其中,特吕弗掏钱买下了它。事情得以解决,福尔曼没有入狱,之后不久他便离开捷克。

    回到影片本身,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会这么不喜欢它。<消防员的舞会>就像一个寓言,尖锐地讽刺了一类人。福尔曼自始至终表示,从没过什么政治性的目的,也没有想讽刺谁。或许他参加的那个舞会和电影里的相差不大,然则这部轻喜剧所揭示的现实却沉重得让部分人难以接受。影片里,消防局的官员们为了庆祝退休老局长的八十五生日,他们举办一个舞会,其中包括抽奖以及受杂志启发的选美。这些组织者的腐朽、无能,还有好色在影片里被毫不留情的展现出来。其中的许多荒谬更让熟悉社会主义的人会心一下,却又无言。

    不管片内片外,和这部电影相关的种种合起来就像一个挺带冷的笑话。同生活里发生的一些事情一样,听起来不大现实,却又是真的。简单地看它,开心的感觉大于一些杂想。
  2. 米洛斯•福尔曼和伍迪•埃伦的电影都能让人笑得很开心。没看过弗洛伊德,不懂点哲学、古希腊神话的人,跟不上伍迪•埃伦的幽默。如果英文再不好,靠盗版碟上那点没头没脑的中文字幕,伍迪•埃伦的电影就成了一场彻底的灾难。相比之下,福尔曼大众得多。说福尔曼是讽刺大师,不免误解了他。他的人情尽管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却真实,细微,充满人性,毫无批评讽刺的意思。福尔曼让人呵呵地笑,让人在这呵呵地笑了之后,念念不忘耿耿于怀。
    1967年拍成的《消防队员的舞会》,片长71分钟。在一般电影刚出现高潮的时候,《消》已经嘎然而止。71分钟的电影,小高潮一个接一个:舞会的海报失火;消防委员会的成员约瑟夫,发现自己的老婆偷了作为奖品头肉香肠;大肉鼻子的选美小姐脱了连衣裙露出肉乎乎的身材;姑娘们不愿上台选美,大家起哄选了一位胖老太太;火警大作,外面的住宅失火。真正的高潮是大家救火回来,发现所有的奖品都没了。委员会的头头出来,表示愿意给大家一次机会,要求偷东西的人在熄灯的时候将奖品还回原处。约瑟夫抱着他老婆偷的头肉香肠,放回奖桌。这时候灯刷得一下亮了。众目睽睽之下,约瑟夫扔了头肉香肠,晕倒在地。
    “偷”或者说“拿”,是《消》的一个主题。电影刚开始,约瑟夫就发现奖品中少了个蛋糕。他让他的老婆看着奖品,很快地又发现少了香槟酒和头肉香肠。约瑟夫的老婆绝不是唯一偷拿奖品的人,满满一桌子的奖品最后被洗劫一空。从头到尾一直守护着奖品的约瑟夫,因为将老婆偷的东西还回去,成了众矢之的。委员会里乱成一团,A骂道,约瑟夫,你个老白痴,你干吗要还回去。B说,换作是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也会还的,因为你是诚实的。A大叫说,“永远也不,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永远不应该还!你给我记住!对于我来说,消防队员的名誉比诚实更重要!”
    在后来的采访中,福尔曼表示,这句话是这部电影的精神所在。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讽喻刺了共产主义。《消》惹恼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共产党人,福尔曼因此逃到了美国。在这之后,他的电影里开始有了男女主角,有了英雄人物和个人主义。在后来的电影中,《消》里面集体主义下的混乱消失殆尽,没有一群消防队员两次灭不了火的闹剧场面,没有长得难看的姑娘出来参加选美。福尔曼后期的电影明显节奏加快,开始好来坞化。他带来了辉煌的人物形象,用说一个人的故事来代替说一群人的故事。可我依然怀念福尔曼早期电影里,怀念里面暖暖的人情和真实的混乱。
    那个家里着了火的老头,穿着一身白色的睡衣,冻红了鼻子,满脸黑灰地站在雪地里,看自己的房子一点一点地被大火吞噬。一旁围观的好心人给他搬来凳子让他坐下,后来大家怕他过度伤心,让他背对着火焰坐,可是老头仍不甘心的回头看着。大家又怕他冷,决定将凳子搬得离火焰近点。用烧着自家房子的火焰来取暖,却充满了人情味,这样的喜剧是特别的。
  3. 我就是死也不会偷集体主义的一块肥肉的……啊,真香!

    从大机构的聚餐、团游,到小公司的团建、年会,每一个单位的联欢活动对于员工而言,看似欢快轻松,其实考验并不亚于执行任务。参加活动的成员可都是卧虎藏龙的,你不可能对谁都随随便便,但也不能束手束脚,所以你在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要比普通的亲友聚会要用心得多。只有名利关系的联欢活动尚且如此,夹杂了政治色彩的活动更甚。

    1967年,在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有一个导演就把带有政治利益关系的联欢活动拍成了电影。这个导演就是后来去好莱坞拍了《飞越疯人院》《莫扎特传》《月亮上的男人》的米洛斯·福尔曼;这部电影,叫《消防员舞会》。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米洛斯·福尔曼就已经是当时捷克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了,但由于当时捷克的政治环境所限,他在创作上屡屡受挫。在福尔曼还在琢磨剧本的间歇,他和朋友参加一场当地消防员的舞会,之后他的念头全然被这个题材所吸引,便动手写了以这个舞会为原型的剧本,然后启用了非职业演员,拍成了一部70分钟的低成本轻喜剧电影,就是这回说的《消防员舞会》。

    和福尔曼后来在好莱坞创作的电影一样,《消防员舞会》也充满了讽刺。但他讽刺的还只不是人性的弱点,还有体制的死角。开篇中因为组织人员的争执,导致屋梁上着火的宣传画场景没来得及被灭火而被烧毁,宣传画燃烧的镜头配上灭火的工作人员因为没了梯子而挂在梁子上求救的呼喊声,就成了出片名前最后一个画面,全片的揶揄倾向便这么定下来了。

    接下来正片的情景更是猛料不断。全片70分钟,就讲消防员舞会的事儿,但舞会过程中每一个段落的暗指都超越了舞会本身。首先是选美,几个好几十岁的消防队老头想学资本主义国家选小姐,让选美冠军为消防局前主席颁发奖品。但选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一是体制和经济的开化,二是群众思想和审美的开化,二者缺一,这些西洋景是玩不了的。而经过了多年思想压抑后,老干部们只会用训练军人的方式调教招(拉)来的参选女士,参选者中只有一个身材略臃肿的浪荡女有点时髦意识,参加舞会的其他群众要么极度保守,要么极度狂热。最后大家一块儿把选美大赛搞砸了。光是选美这一段,消防局所代表的体制在凝聚力、号召力、时代性等方面的无能可见一斑。

    搞花哨的不行,火灾来了就救火呗,反正这本身就是消防员的本职工作。但可悲又可笑的,就在于这些老干部活动活动气氛搞不动,火也灭不了,火都把房子烧了一大半,他们还不急不缓地铲雪灭火。当年风风光光的消防队到这个时候办事效率竟如此丢人,活该宣传画白白被火烧了!群众也没少给体制长脸,只有一个老干部的妻子还想到照顾房子的老主人,不让老主人看着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被烧毁,老人家觉得冷就让他靠火堆近一点取暖,剩下的人们就喝着从舞会带来的美酒看热闹。麻木不一定是体制环境造成的,但体制的腐败会加剧群众的麻木。在这种前提下,弱势个体就成了牺牲品。

    更疯狂的还在后头——贯穿全片的“舞会奖品丢失”终于迎来了高潮。从舞会还没开始,奖品就一直频频丢失。舞会上的所有人都有偷窃的嫌疑,但群众们连为房子被烧的老人捐抽奖券的“善举”都做出来了,面对老干部们的三令五申,却没有人站出来承认自己偷了奖品。倒是负责看管奖品的老干部当着大伙的面,诚实地帮自己的妻子(就是那个在火灾中好心安慰失火房子的老主人的妇女,看,人性就是这么复杂)还回奖品,无意间成了群众随时可能抨击消防局的靶子。体制的腐化加剧了群体的恶,也加剧了上层和基层之间的矛盾和猜忌。 在这些闹剧中,有三个人最可怜:

    一个就是消防局的前主席。消防局的舞会其实是为他的生日举办的。虽然他身患癌症,谈吐也略带官腔,但从他平和的性格、沉稳的行动看来,他退休前也许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消防员,对体制而言,他算是个好干部。但忙到最后,连属于他的奖品也和那些抽奖奖品一样,不翼而飞了。面对体制腐化引发的闹剧的后果,他也只能默默承受。

    一个是房子被烧了的老人。舞会、奖品、选美乃至消防员前主席的生日都是他关心不了的,因为自己赖以生存的房子没了,还有什么心情享乐呢?参加舞会的群众捐的抽奖券对他而言,就相当于现在“感动XX”对贫困群体的赞美、歌颂,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性作用。而关于他房子被烧毁后的起居生存问题,在舞会来客和消防局之间的相互折腾中,似乎没有一个人过问。更谈不上行动。

    还有一个就是那个诚实的负责看管奖品的老干部。他在全片中都一直恪守职责,连他的妻子都吐槽“别人都在偷,就你还在死守”。老干部出于职责把妻子偷了的奖品还回去,却无意间成了众矢之的,对于消防局和群众而言,他都是眼中钉。最后作为老实人的他和那位无家可归的老人一样,也成了腐败的体制和混乱的秩序下的丧家之犬。 拍完了这部处处充满揶揄的《消防员舞会》的1967年,影片按照规矩提交给评审委员会看。这片子可把捷克政治局常委惹火了,《消防员舞会》从而被禁止在捷克上映。好笑的是,却没有其他特别严重的事情发生。然而这部电影是可是和意大利的制片人联合制片的,如果不把影片拷贝给他,那就要还6.5万美元。意大利制片人要拷贝,捷克当局还不起赔偿款。所幸福尔曼在国内权力交接的时候,福尔曼把影片偷偷弄到了巴黎。影片受到了包括特吕弗在内的不少法国电影人的青睐。事情得以解决,福尔曼没有背负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罪名,之后不久他便离开捷克,这就有了后来他在好莱坞的创作生涯。 现在,原本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的捷克早已和斯洛伐克解体,独立为捷克共和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而那位“社会主义叛徒”米洛斯·福尔曼在成为了电影界交口称赞的人物刻画大师后,在今年的四月份载誉西去了。 而体制相近的中国的文化界呢?恐怕将在抖音式审美和道德绑架中湮灭吧。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食梦狂人”)
  4. 一场年度舞会,一场没人上台的选美比赛,一场突发的救援失败的火灾,一场人人吝啬的募捐,一群无能的消防员,一众村民全都是贼。揪着电影里哪一个细节去做深度展开的批判都会满载而归。不同于苏联朝鲜和其他国家的绝无可能,在东欧,用缓和的方式讲述制度的扭曲和人物的不幸有一个唯一可能且安全的方式,就是喜剧。捷克的政治讽刺电影在电影史上占据着无人可比及的高度。

    这部电影本身对于现实里依然置身其中的人无需赘言,无能的官僚们以及被其领导管制的群众们每天都还在上演着类似的的愚蠢和荒唐。置身其中的人都不会觉的这样的现实是好笑的,只有外面的人才会觉得这是好笑的喜剧。所以我猜想福尔曼是真的非常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国家及其人民。当一个人可以把所有值得愤怒和值得怜悯的都化作漫画般的喜剧来处理时,他的冷静源于自我剥离之后的客观的眼睛。

    将东欧电影放在政治语境下来分析几乎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影方式,以讽刺喜剧为特色的捷克电影为这种观影方式与分析方法充当了完美对象。很多人乐于通过对这些影片的解读来表达自己认为正确的政治观,鸡蛋与墙,永远站在鸡蛋一边。但是真实的情况往往是黑与白没办法简单区分。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是福尔曼指出:所有人都是贼。

    喜剧这几年成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热门种类,可惜这些喜剧仅只停留在插科打诨的小品水准。写过《中国大趋势》的约翰·奈斯比特曾说你们有很了不起的故事,但你们没有讲出来。如果早些年还有人有这样的冲动,想要讲述自己国家的故事,现在,有这样的冲动的人应该已经绝迹了,历史反正都过去了,不如赶紧拥抱现实,抱的越紧,回报越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