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地面之洞 The Hole in the Ground(2019)

简介:

    一晚,儿子离奇失踪,妈妈遍寻不著连忙报警,儿子却突然现身「我哪都没去啊!」;那天起,妈妈需要靠著药物治疗病症,却发现熟悉的儿子渐渐陌生,彷若被鬼魅控制取代…

演员:



影评:

  1. 1.内容(7分)

    电影整体看下来似乎讲的有些潦草,没有讲清楚女主到底是精神有问题还是那个地洞里真的有怪物出来。但不管是精神问题还是怪物问题,女主都用本能的母性战胜了他。如果是女主有精神问题那么,女主的儿子其实就是镜子,女主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准备开始过单亲妈妈的日子。儿子一面反应的是对于妈妈独自带着自己生活的叛逆情绪的表达,一面是单身母亲希望的那种儿子的样子,懂事听话不给自己添麻烦。这几点电影是有很清楚的表达出来的,儿子本来不听话不好好吃饭到后来的大口吃饭,从本来的喜欢玩玩具不自己整理到后来的妈妈去房间发现所有的玩具都是整整齐齐收纳的井井有条的,这里感觉儿子其实就是母亲内心的镜子。而那个地洞里的怪物可能也不是怪物而是人类的某种欲望,母亲第一次儿子失踪她去找儿子站在坑前被吸引应该是地洞在倾听母亲内心的声音,而后地洞给了母亲一个她理想中的儿子,可是后来母亲醒悟发现自己想要的是自己那个原来的儿子,是一种选择。但不管是哪个儿子可以说她都通过了考验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妈妈。

    2.画面(7分)

    电影中绝大部分镜头都还是给的非常有深度的,要撞到老奶奶时车的反光镜的掉落镜头,还有后来儿子跑进树林母亲追逐的镜头等等都是非常教科书式的镜头表达。但是有几处的镜头衔接不够好,一个是发现妇人尸体时镜头切的太碎以至于模糊感代替了紧张感。还有女主在地下室与“儿子”发生厮打时灯光闪烁的频率太过于有节奏,前面闪的几下其实可以理解也会有压迫紧张感,但后面以一个相同频率一直闪就有点过于啰嗦了。最后丛地洞把儿子脱出那里,镜头太大段话,该用细碎镜头表达的地方却匆匆带过了,我看的时候都有一种后半部不是同一个导演拍的错觉。

    3.音乐(10分)

    这部电影中的所有声音的处理都非常的具有节奏性和压迫感。可以说给电影整体观感上加了很大的分值,提高了电影的整体格调。

    4.演员(9分)

    母亲和儿子这两位演员的演技非常好,尤其是儿子在两种不同性格中切换的那种细微的表情处理变化,非常值得肯定的演技。母亲的扮演者很好的诠释了一个母亲在危险来临时身为母亲的伟大本性,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位母亲的儿子视觉年龄在6岁也就是一个6随孩子的妈妈,可是表情在电影开头总给我一种她和这个孩子相处没多久的错觉,整部电影中每一次的拥抱都没有给我舒气感,拥抱本身是让人放松下来的动作,但是女主和儿子的拥抱总让我有种她抱的是别人儿子的感觉。

    整体来说是个好片子。

  2. 导演选材很一般,地下怪物片已经很多了。从剧中可以看出,导演本来想给观众营造二种观点:即精神失常观点与地底怪物观点。然而两方面却做的都不好,导致这片子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合理,更不深刻。

    一、地底怪物观的缺陷

    1、林中这么大的坑,当地人竟然全都不知,不闻不问,这不合理。我宁愿相信全镇人都被变了。同学大合唱:林中有个洞……时,我还以为全都是怪物变的。然而导演根本没这意思,可能是格局太大了,不好拍。

    2、邻家老大爷看了相机视频,不但不承认,居然还摔了?只能用勾起往年,一时理智失常来勉强解释一波,否则就太不合理了。正常人看到异样,都会帮她的吧?

    3、妈妈是怎么抱着孩子爬出洞的?最难的一点居然直接跳掉了。只能说导演功力太浅,拍不出来,强行出洞。这洞要是这么容易爬出来,那些怪物早出来了。

    4、怪物的生活习性完全没有解释。在洞里吃什么?孩子掉进去这么多天,居然一点伤都没有,说明怪物不吃肉,不然没有理由还活着。

    怪物是怎么出来的?算上邻家老太的孩子,一共也就出来二个。妈妈抱着孩子都能出来,没道理怪物出不来,只能理解为怪物只有变成人形才能出来,那么怪物变的妈妈是不是也能出来呢?结果一直到片尾都没见到,我还以为结局是怪物妈妈带着真儿子,那就有深度了。

    怪物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好像什么坏事都没干,正常看电视、上学,只有被发现藏不住了,才开始攻击人。把妈妈打晕后,选择直接埋死,为什么不带到林中,扔到洞里,好让同伴出来呢?

    5、儿子为什么夜里不睡觉,一个人跑到树林里去?是不是洞对小孩子有召唤能力?剧中也没解释。

    二、精神失常观的缺陷

    妈妈头上有伤,睡觉要吃药,导演安排这个人物背景,就是想暗示观众,妈妈有可能是精神失常。然后误导观众,将洞理解为精神缺陷,人物认知混乱什么的。然而很多的细节表明,导演根本就是想拍地底怪物片。妈妈精神状态差,只是为了营造气氛。

    1、老大爷摔了相机,妈妈让他说是自己精神病看错了,孩子没问题。结果老大爷说我不能。说明妈妈看到的是对的。

    2、儿子答不上来曾经喜欢的游戏,并对妈妈大打出手。剧情进展过多。妈妈把儿子关进地下室时,我还专门看了妈妈脸上被打出的伤,确实有的,所以精神失常已经无法解释了。精神失常只影响记忆、判断,又影响不到肉体,总不能说妈妈精神失常把自己打伤了。

    3、结尾时,妈妈重返大学,回到了自己喜欢的路上,精神就正常了,只是留下个多疑的习惯,已经解决了精神问题。这说明妈妈的精神问题其实并不严重。

    总评,是一部地底怪物片,但设定和叙述都不出彩,前半部节奏拖拉,后半部(尤其是儿子出手打妈妈)剧情变化太突然。怪物毫无存在感,让人印象不深,即使地下室的灯强行闪来闪去,也没有多少刺激。本来想打二星,但画面色调不错,母子间冲突的气氛渲染的还行,勉强算上三星,可以用来打发时间。

  3. 对恐怖悬疑电影观察不多,仅是在修类型电影课程时候听老师说明的单元知识。不过以自身所曾看和与同学交流所感,恐怖悬疑片时常在人与人之间一些破碎的关系作功夫。比如试图以超自然现象来修复或证明某段关系的裂痕,或者以这些超自然现象劝世。

    举个例子,像《安娜贝儿:诞生》里因为小儿麻痹而行动不便的女孩,因为长期不能配合朋友们的玩乐而逐渐被孤立在一旁。应和《招魂》系列里时常告诫的:一旦恐惧,就容易被恶灵抓住弱点。小女孩内心里的负面情绪,就是恶灵侵袭的力量。不过换个方式解释,其实这也隐含了社会中的霸凌事件。小女孩被恶灵附体之后对他人的攻击,有受霸凌者的反击和报复之意。另一方面在第一部《招魂》里,说的是母亲对孩子的保护欲。恶灵专以使一个身为母亲的女人杀了自己的孩子献祭撒旦,这其实相关于恐怖悬疑片常设定的亲情路线。

    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因受家暴而离异的单身母亲带着独子,搬到郊外去开始新一段生活的故事。母亲很努力地让孩子在破碎的家庭中快乐起来,尝试教育他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小孩。带他到游乐场玩、劝他好好吃饭、劝他交朋友融入新环境、教育他不该随意扼杀生物的性命等等。

    克里斯托弗(这位单身母亲的孩子)不解为什么父母会离异,母亲莎拉也无从解释。电影并没有直接交代,使莎拉与前夫的是非对错处于未知状态。而且克里斯托弗对父亲有崇拜感,从他说“父亲就会为我杀死它”、质疑母亲还有在莎拉签离婚协议书时候见克里斯托弗与父亲在玩臂力比赛的时候就可见父子的关系其实并非不和谐。

    不过在一些细节里仍然可以看出为什么莎拉选择和前夫离婚,进一步证明莎拉的选择对自己和儿子是绝对的理想决定:莎拉额头上的伤痕是前夫施暴的伤痕、为克里斯托弗杀死他害怕的生物、克里斯托弗时常玩士兵打战的游戏并以暴力粗口作人物台词,他也喜欢看战争电影、和父亲的游戏应该时常是臂力比赛,这些可能像是“男子汉训练”的日常,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来说也可能是不健康的。(虽然笔者也是自小就和父亲看动作片、战争片和拳击比赛等等的,这不能说是绝对的因果关系。)

    克里斯托弗在得不到母亲的解释,一怒之下冲进了房子旁边一片树林里。莎拉追去,然而发现了一个诡异的活跃沼泽般流动的洞口。而后克里斯托弗突然主动上前和莎拉道歉,走出森林。之后克里斯托弗成为了一个让莎拉觉得非常陌生的小孩,即使他对她几乎言听计从,莎拉仍然觉得很奇怪。

    经邻里一位曾经丧子且患有精神病的妇女的行为和其丈夫对往事的透露,她察觉自己与那位妇人对自己的孩子有同样的感觉:这个孩子不是我的孩子。后她闯进那让她觉得诡异,且克里斯托弗开始变得贴心乖巧之前的树林中间的洞里,发现自己的儿子就在里头。

    哲学的思考:审视亲人是否亲人的同时,也是在审视自己是不是自己,这种镜像映射在许多时刻都以警戒的方式透露出来。一开始莎拉和克里斯托弗在游乐园里一起在搞怪镜子面前欢乐的玩耍,是全剧对“镜子”一作用的伏笔。后来在诺林的丧礼中看见其房子里的多面镜子,其丈夫说:“年龄大了我就时常在镜子里看各个角度的自己。”(类似,这一段有些忘了)不过家里有那么多的镜子并不是诺林丈夫的个人旨趣,而是诺林为了审视丈夫是否真正的她的丈夫而摆的。因为恶魔会在镜子面前显真身。至于诺林的丈夫将这些镜子也作为多种角度看自己的方式,也代表着他对这些镜子的欣然接受。

    在华人文化中成长的我,对镜子有难以言喻的忌讳。许多民间的灵异故事与镜子有关,禁忌和风水里也总是与镜子有些奇妙的联系。像是半夜对着镜子梳头发或是削苹果就会看见未来的另一半等传说,都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然而仔细一想,人得以最快看见自己的方式就是镜子。人的直觉有时候有种莫名的可靠性,而在最快的映射之下,个体的真实面貌会很快的闪过。对于镜子里的自己或他人,我们要如何看待和面对,这些都是生活哲学,甚至是生命哲学。就比如在森林的洞穴中,克里斯托弗被其中一个恶魔抓住,莎拉想砸开对方的手,对方变成了莎拉的样子。这一点很有意思,为什么它不变成另一个克里斯托弗?为什么不变成任何一个在她生命里对她好的人,像是她的老板娘,这样也许她还会犹豫下手与否。

    这是这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一幕“镜子”的作用。莎拉果断砸下了那个变成自己的模样的恶魔,成功逃脱。这也得以解释为莎拉对于生命本体的认知,对我自我本体和对克里斯托弗本体的认知。她在和老板娘谈论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变得陌生的时候,说到了“本质”。在发现克里斯托弗并不是克里斯托弗的时候,在看见恶魔变成了自己的样子的时候,她的选择和举动都是对自我和克里斯托弗的“本质”坚持。

    从哲理回到生活层面,其实也有一个问题,我和妹妹在看电影之后讨论也挺有意思的:其实在莎拉揭穿恶魔不是她的儿子之前,那个恶魔并没有伤害莎拉,恶魔是在莎拉一直质疑的时候才暴走。或许莎拉一直认为这是儿子突然变得懂事了,可以安然度过一辈子也说不定。

    但是妹妹说,本质不一样。

    这个延伸到家庭教育问题了,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变成了完全挑不出毛病的孩子,不挑食不发脾气也不叛逆,感觉是如何的?Papi酱曾经拍过父母变得非常顺从孩子叛逆等等行为的影片,孩子觉得很不自在。反之,对于父母来说,可能会是很诡异的。

    那个化身克里斯托弗的恶魔表现完美,但是它的本质毕竟不是莎拉的儿子,日后对莎拉会有什么影响这是不一定的。孩子的行为突变,如果只是表象行为,他内心和性子是如何作想其实也很重要。这部电影于是有了另一层现实性的意义,便是劝谏父母对孩子行为表现的背后原因也要有所关注。

    记录一段和妹妹谈到的一个有趣的对话—

    我:如果莎拉不揭穿它不是她的儿子的话,我觉得可能她可以从此得到一个完全乖巧的孩子。它在她揭穿之前也完全没有伤害她吧。

    妹妹:也对。不过它总是作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引他妈妈去看啊。

    我:是吼。

    妹妹:不过也有道理,很多父母都这样,总是很好奇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干什么。这个可能也是一种影射吧。

    另再记一项:个人挺喜欢“传说”为改编主题的故事,这部电影以爱尔兰民谣“Rattlin Bog”所唱的内容作了一些启发性的设定,歌名意指一个“活跃的沼泽”。歌词里唱到了那个罕见的树在那洞里,而那洞就在那沼泽里。电影里那个万恶之源的树林里的沼泽,明显有这么样的形容。加之这首民谣的特色是一节比一节更快,莎拉在听恶魔化身的克里斯托弗唱的时候却变成了慢歌,是反常的现象,这一段于是是反映了莎拉对自己的感觉作绝对性判断的时候。

  4. 这部电影其实讲的是爱尔兰的民间传说——换生灵(Changelings)的故事

    "换生灵在英国康沃尔,爱尔兰,马恩岛,北英格兰和苏格兰低地,威尔士,德国,波兰,西班牙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都有着不同的版本,甚至在非洲也有相关的传说。 换生灵是在整个欧洲流传的民间传说和民间宗教中发现的一种类人生物。一个被精灵偷走的人类孩子交换下来的精灵孩子。换生灵的主题在中世纪文学中很常见,反映了人们对婴儿被认为患有无法解释的疾病、失调或发育障碍的关注。 换生灵通常可以通过一系列特征来识别; 在爱尔兰传说中,精灵孩子可能看起来体弱多病,不会像正常孩子那样长大,而且可能有显著的身体特征,比如胡子或长牙。他们也可能表现出远远超过其表面年龄的智力,以及拥有不可思议的洞察力。换生灵通常认为自己是独自一人时会表现出不寻常的行为,比如跳来跳去、跳舞或演奏乐器ーー尽管这最后一个例子只出现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传说中。 " ————引自weibo用户:FARHIGH之舌

    所以故事的剧情就很简单了

    单亲妈妈带着儿子搬到森林里的新家,家旁边有一个大坑。当地有换生灵(Changelings)的传说:妖精(Faeries)会把人类小孩偷走,用族里的畸形和怪胎伪装成消失的小孩并交换。某天深夜她儿子神秘消失,随后又突然出现在家里。这时候她儿子已经被偷走,换成了地底的怪物妖精。女主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找医生诊断开了点镇定剂 在接儿子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疯女人警告她,她儿子并不是真的,她非常疑惑。第二天那个疯女人就被女主发现,以诡异的姿势惨死在草地上。随后她得知,这个疯女人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假的,并且亲自开车撞死了他。 她偶然发现森林里有儿子丢失的玩具;儿子半夜用手抓蜘蛛吃,而这曾经是他最害怕的昆虫。她明白了家里的这个小孩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儿子。随后她用相机偷偷记录下真实的怪物,证明怪物是真实存在的,自己并没有精神疾病。 女主还是决定用游戏验证一下,怪物没有通过考验,随后两人打了起来,幸好女主提前喂了怪物镇定剂,否则女主将和疯女人一样头被埋在草地上死去。 最后女主跑去坑洞里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儿子,见到了怪物的巢穴,以及怪物孵化成熟的过程。她逃出来,一把火让关在地库里的假儿子和房子一起归为灰烬。两人逃往了其他的城市。

    电影中的插曲也都是爱尔兰的民歌

    小学生们在台上唱的歌是:《Rattlin' Bog》,歌里提到山谷中有个沼泽,沼泽里有个。这正好就是电影中的画面 片尾的歌是爱尔兰女歌手 Lisa Hannigan 唱的 《Weela Weela Walya》(WeilaWeilaWaila),歌词十分诡异,讲的是一个老女人和三个月大的婴儿住在森林里,老女人用尖刀插进了婴儿的心脏,被警察抓住入狱并执行绞刑的故事。

    其他细节

    卡普格拉综合征(Capgras syndrome)

    导演让很多观众误认为女主确实得了精神病。心理专家把这种精神疾病称作卡普格拉综合征(Capgras syndrome),患者认为生活中的某个人是被其他人假冒的。

    妈妈和儿子玩的小游戏

    刚到新家,妈妈让儿子乖乖吃饭,玩的小游戏,类似一二三木头人,谁先笑谁就输了。后来妈妈从学校落荒而逃,回到家给儿子下镇定剂之后,用这个小游戏确认了,这个生物并不是自己的儿子。随后两人开始打斗。

    老男人的说法

    老男人开车撞死了他的儿子

    其他人的说是老女人撞死的

    大家都说是那个疯女人撞死的,可老男人在葬礼上对女主说,是他没看到儿子才撞到的。明显是老男人在隐瞒什么。

    老男人摔坏录像机

    老人其实知道这一切。他是本地人,知道当地的传说,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不在了。所以他才会隐瞒妻子撞死小孩的事。在看到录像机里的内容后,生气的摔坏录像机。女主问他这是不是真实的,老男人也表示自己无可奉告。

    从家里突然出现的小孩

    女主从学校落荒而逃,把孩子独自留在学校去了老男人家里。回到家修相机的时候,小男孩从客厅躺椅上突然出现。开车都要这么久的路程,小孩是怎么回来的。而且是从客厅悄然出现?

    搬来新家时被老女人撞坏的后视镜

    女主把怪物关在仓库里,用的就是那个后视镜

    后视镜里看到的怪物面孔

    关于争论

    很多人在纠结到底是女主的幻想,还是真的有怪物,这种争论是很奇怪的。看鬼片大家都会带入主角的观点,觉得鬼怪真实存在,鬼片中那些不相信鬼的警察/医生最后都会死于非命。这部电影也一样,怪物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没有亲身经历的人都认为是女主压力太大,导致的心理疾病。这里介绍了爱尔兰的故事背景,希望能有所帮助。如果我们拍《聊斋》,老外可能也会莫名其妙,为什么里面的狐狸会变成美女 而这些换生灵,本身对人类本事是没有恶意的,他们只是想用人类的模样在人类社会中生存下去。那些被替换下来的人类儿童也并没有被吃掉或者奴役,单纯关在地底任由他们死去。 我自己看完电影,第一反应是原来这是科幻片,那个大坑是外星人降落砸下来的陨石坑。地底的生物是外星生物,它们想模仿人类的形态,为了方便采集数据所以假冒成儿童。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一模一样的人,为什么它们懂得人类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为什么它们能让女主产生幻觉。但如果一切都用外星人来解释,那这种灵异/恐怖电影就是最烂的那一档。 后来去了IMDB看了看,这电影获奖和提名都不少,从那里的高分评价里面知道了背景,回过头想想剧情就好懂很多。

    有不同的意见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