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这个女人(2023)

这个女人(2023)

又名: This Woman

导演: 阿烂

编剧: 阿烂 李害害

主演: 李害害 薛旭春 王晓振 卢业良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马来西亚

上映日期: 2023-04-26(瑞士真实影展) 2023-11-11(台北金马影展)

片长: 90分钟 IMDb: tt27489788 豆瓣评分:0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贝贝是一个普通的“标准的/丝滑无误的”已婚已育女人,作为家庭主要支撑的她在大流行中被公司裁员,决定回南方老家寻找机会,由此开始安顿家人、整理自己的各路关系,在勇气、隐忍下不断探索,并努力保存自己的欲望。

演员:



影评:

  1. 在大陆,商业与艺术,互为想象中的敌人,贬以不屑和鄙夷。与之相当的,是剧情与纪录,它们界限分野,到底在哪。一般人不免认为,后个话题更靠近学术,不愿去碰这黄牛田。惯性思维会告诉我们,剧情就是虚构,是编的,假的,有华丽或糟糕的技巧(剧本、演员、配乐不一而足)。纪录片则是真的,是现实非虚构,活生生的,在某个人身边发生。镜头低调,材料朴实(导演的支配、操纵、干预,极少发生)。可惜,对分法并不奏效,只有足够天真的观众才会主张:纪录片作品所言及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并且这真实性由始至终,都应该得到保证。

    顺着话题,所谓伪纪录,就是在剧情片叙事框架下,放入了纪录片手法拍摄的素材,如早夭的《中邪》,全片都以仿纪录片形式拍摄。大热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只拿纪录当填充,作技巧,属增益效果。至于影院观众常说的,这电影手法“像纪录片”,大多是指以素人为演员,电影拍摄不事打光、缺少滤镜,不加服化道修饰加成,靠近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例如被大大误会的《隐入尘烟》(事实上它摄影画面过于雕琢),乃至于固定镜头为主的侯孝贤阿巴斯,荒了大谬。就这么说吧,人们乐意在电影里寻找和提炼真实,不放过出现的蛛丝马迹。历史真实不可得,而观看电影所获取的“叙述真实”中,人们认定纪录与纪录片,拥有更多、更纯粹的真实。

    大疫这几年,出现了进组拍摄出外景(《野马分鬃》、《永安镇故事集》),导演饰演自己(《裂流》、《野蛮人入侵》),以及演员出演自己的一系列片子,令真实的视野不无虚幻,也让虚构,更加真实有力。《这个女人》的出现,显然不是一次偶然。上海的《梅的白天和黑夜》,西宁的《长谈》,也都呈现了纪录片与剧情片混合的特质,端看观众和评论者,想要采取何种视角,诉诸哪个论点,方免于左右互搏。它们故事的外显部分,是一个女人和她自己的房间。李害害要购房,筹钱,在通州给自己买,回老家给妈妈买。玉梅住在偏远郊区,沉迷于找中介看房。电影拍摄时间段,横跨了大疫三年。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女人》手工感极强,而《梅》的组合搭架,是工业出品。方法不同,造成了感受体验的不同:一个女人在讲她自己,一群人在看梅的故事。

    《这个女人》的观影体验,包含了往复来回的几样行程:北京通州与福建三明的列车,现实日常与梦境回忆的衔接,剧情与纪录的缝合。

    剧情的搬演,或者我一眼看出来的,是两位男性角色的出现。居家空间里,镜头下夫妇之间的身体语言,已不需要道破更多。其余部分,约见中介与夜阑风雨,都是纪录片的拍摄方法。但对观众而言,本片最纪录的,是收尾部分,导演与演员,面对面的开放麦部分——直接对制作成片,发表意见看法,进行干涉。主人公直言,电影里头的情感火花,可真也可假,不介意亲人如何看待,就像香港电影经常打在结尾的那两行字:本片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回看返乡之旅,主人公探访外婆,无论是相见的交流对话,还是通过手机视频,与北京的母亲和女儿进行通话时,四个女人以两组互相嵌合、血缘相连的母女关系,由手机镜头与电影镜头包裹的亲密问候,呈现为“不需要预演排练”的日常真实,显然无法NG重来,只能一条就过。生离与伤别的对话,似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反过来说,目睹类似的场面,观众能立即代入。即便在结构上,它并不承担冲突功能,没有主人公与母亲在沙发上讨论婚姻的话题效果。这一幕中,《这个女人》叫观众寻思,当一个女人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她会是什么样子:在大城市帮女儿带女儿,还是待在老家等待终老?永远有人在老去,永远有人在成长……小机器的灵活视角,起到了一个身外的,超然的,永生的作用,它持续着观察,也持续着疑惑。再相比这些年,院线片里泛滥成灾的阿兹海默症或各种癌症绝症题材,它们几乎都在凭空抒情,沉溺于臆想,油腻且轻佻。对于剧情片,做一幕全景,也意味着场面与细节,白花花的预算。相反,纪录片时常会呈现生活全景,主题像未知的,远方出现的岛屿,自意识的海洋中浮现。

    相较于自身的感官与经验,人们似乎更信赖他们的想象力。平凡的海滩,深邃的一天。电影里的碧海蓝天,房间亲昵,它们看起来,就像真的发生过——在一个真实人物的梦境和记忆中发生,也在一个电影人物的真实世界中发生。

    但它们真的在现实中发生了吗?

    人们镇日浸泡在现实之中,为何会更愿意相信,镜头所框选的世界与人物,因得陌生人的聚众注视,还有作为观众之我的出现存在,而显得更加,或甚加倍之真实?抑或观众和这个女人一样,同样棘手于购房首付,缺憾于亲情照顾,迷惘于婚姻平淡,疲奔于不利流年——本片看似不经意地掠过却捕获了的社会真实。《这个女人》更接近梳妆的照镜,还是墙上的孔洞?又一个悬而待决的问题。电影是因为相似的情境投射,而追逐不存在的真实一瞬——我多想变成她,还是因为理解而能够获得情感力量上的真实——也许她就是我。换言之,剧情片因重峦叠嶂的叙述,与观众的距离更远,而当真实的人物,被带进了真实的电影,纪录片与观众的距离更近,近到就像发生在你家沙发上,进来坐坐,泡泡茶,聊下天,放个空,尝个闲。

    太多女性的故事,都在这部电影中出现。这个女人的故事,也是许多女性的故事。但说到底了,并非观众相信纪录的真实,要凌驾于剧情的真实,不如说,当他们选择去电影院,看一部片子的时候,是因为他们相信电影这个媒介,这样载体。意识潜流中的信任,先行打下地基,构筑起来真实。就好像,在你面前,眼见为实的真,比其他东西要来得更真一些。而这种真实,与电影,还有看电影的你,深情相拥,紧紧相连。

    【首发于西部影谈】

  2. ?的觀眾非常喜愛這部片,電影播完晚上十一點多了,在影城外,影迷們圍住主創,希望更進一步交流。導演也非常有邏輯,講話條理清晰。(對比?的男寶導演,一直依賴女主角幫忙發言擋槍,非常不敢表達,遇到有觀點的題目就一直重複「我聽不懂你問什麼」… Respect《這個女人》的女性力量~~~) 。 【20231124?影展映後QA速記】 主持人Q:感覺是一部很不安分的電影… 導演:因為我們就是很不安分的人啊~~~ 主持人Q:從害害的生命經驗出發,天馬行空發展故事… 害害:我們有文學策劃,她是諮商師,把所有人物最底層的線索剖析出來,然後我們再自由發想劇本… 主持人Q:原來策劃是心理諮商師啊… 文學策劃:平常工作會接觸到很多女性痛苦,可是諮商時候一對一,很難做什麼。但拍電影,可以用更廣的形式,影響更多的人,帶來更多的擾動… 主持人Q:製片挑戰很大,怎麼支持這麼''沒計劃''的創作過程? 製片:我就做一個背景一樣的存在,默默支持大家。 〖觀眾QA〗 *觀眾Q1:新導演非常競爭,導演覺得自己這部片為何入圍? 導演:這個問題似乎像是評審團的問題… 我嘗試回答… 或許是吧,競爭很大,很多有特色有才華的影片都同時產生… 我比較有把握的部分,是我對女性的理解,以及對女性議題的深入… *觀眾Q2:看起來像紀錄片,片尾卻又揭露真真假假的設定…為何這樣? 導演:並不只是在片尾揭露,從第一秒就是被寫的被編排的故事片… (主持人追問:結尾是一開始就寫了,還是後面再決定?) 導演:現在的結尾不是一開始定好的,但我們團隊一直有討論,隨著拍攝週期/資金/環境/季節…變化,都有考慮過不同的結尾。後來根據現實條件,選擇了匹配的氣質相符合的結局… *觀眾Q3:有趣的電影,最後看完感覺被扇巴掌… 好想知道什麼是真的… 導演: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這是哲學問題,我不需要太過在乎… 但受限表達媒介,受限我現在觀察的議題,好像需要給出比較確定的答案… 但我又不想做這麼限定的陳述… 所以影片就呈現成這樣… 害害:電影就是電影,生活就是生活,其他給你們來猜…(可愛的尾音,全場笑) *觀眾Q4:在有限環境,拍主流沒有那麼喜歡的題材,導演很有勇氣。整部片很像獨立 / 藝術製片,但如果在??,沒有藝術院線(Tw有幾間藝術電影院),只能和商業片在同一條院線一起競爭……好奇??藝術電影的生存現況? 導演:這個…和我們的影片有點關係,但更多是關於??獨立 / 藝術電影的生存狀況… 我可以嘗試回答,因為我做過差不多十年的藝術片發行放映… 嗯… 反正你知道的,就是狀況不太好,就是了…… *觀眾Q5:剛剛提到心理諮商師做文學策劃,很棒。但我好奇,為何''房子''頻繁出現? 導演:這是我對於女性的觀察。女性如何建立家庭,要不要買房,經濟是否獨立,女性如何生存…都和房子有關。 文學策劃:我也回應一下,女性如何安身立命,很難。''房子''在心理諮商有很多寓意。(有一題畫房子,''人樹房'',諮商有時會用的)… 所以我們在片中特別呈現''房子''這點。 *觀眾Q6:喜歡片子裡面,男性缺席,女性驅動故事。害害是素人,很厲害,哭戲說哭就哭,怎麼做到的? 害害:我本身情緒充沛,隨時都要滿出來了… 導演很會調動我的情緒,什麼時候要進入角色 什麼時候不要太嗨… 但我沒學過表演,都是情不自禁… (現場很多人舉手想要提問… 主持人叫大家可以廳外交流…) *觀眾Q7:如何決定,什麼時候用劇情片手法?什麼時候用紀錄片手法? 為什麼沒有insert鏡頭? 導演:沒有insert,因為覺得不需要,不需要就不拍,如果我覺得需要的話 我會補的。 我們沒有分鏡,會做大綱,每一場戲大概拍什麼,但不會做太細緻的內容。 紀錄or劇情,這是偽命題,因為你假定了它是紀錄片。但這對我不是問題,開拍時候就是 我要什麼就拍什麼。有相當小機率是偶遇的/紀錄式的,比如我要拍天空,但天上忽然飛過一隻鳥,那這個鳥就不是我特意安排的。

  3. 这个女人(2023)


    电影开始的时候,李害害刚刚结束与男同事的暧昧关系,男方的妻子给李害害打过一次电话,凭借对音波的判断,借助对波长的分析,李害害用轻柔的语言强硬的断定对方会伤害她的家人,她像柯南道尔笔下那个老练的警察长那样专业,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中那个严肃的宗教大法官那样纯熟,可是那个可怜的妻子其实什么都没有做,这个妻子不仅要承受老公出轨的残忍事实,还要承受怀疑论的阴暗攻击。李害害把臆测的幻想建立在虚妄的判断之上,在她用行动对别人家庭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后,她还要用语言把自己缝合成一个完美受害者:是人家要伤害她,她从来没有伤害过别人。她制造了一种惊人的错觉,仿佛错的不是她,是除她以外所有的男人、女人,甚至包括这个该死的世界。

    这个女人(2023)

    另一次将这种偷梁换柱的技巧,发展成不容置疑的实在论逻辑的时候是李害害和她母亲的交谈,不能说交谈,因为她母亲一直处于声音被吞噬了的无声中,这是李害害独白的时刻,她用语言不仅否定了母亲,也否定了自己的孩子,她通过混淆幼年记忆与未来自由的关系,认为现在自己的约炮是由于童年的不幸所导致的,因为不幸,所以约炮,借助对受害时间无限期的追溯,在确立了约炮的合法性后,李害害天才性的排除了女儿的责任和母亲的身份,把家庭生活的一切义务都扔在了那个人老珠黄的女人身上。可能李害害在潜意识里很羡慕那些野生动物,它们在移动中一边抛弃上一次欲望的结晶(孩子),一边等待下一次欲望的降临(性-爱),但是阿多诺在《最低限度的道德》里曾经讲过,在动物因为它异性与人隔绝,而成为绝对的精神后,作为同一性的人类,必须要为了共同的坚守而去克服贫乏的冲动。尼采用诗一般的格言也说过“人是要被克服的东西”。

    这个女人(2023)

    这部电影出现上面这些情节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对政-治生态、性别问题的利用,创作者不得不去迎合反抗性叙事,表现出一种抗议的姿态,姿态就像巧克力搭建的花园,你心满意足吃掉的那一刻,花园也将不复存在,但它终究提供了一种花园的幻觉,手舞足蹈的吞咽就等于设身处地的观看。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影一直伪装成在竭尽全力的表现欲望,电影以一段约炮旅程的结束作为故事开始,以新的约炮轨迹开始作为故事结束,约炮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孤独的人总是喜欢通过特殊的方式去和世界产生连接,这样特殊的方式还能带来对世界的增强体验,影像中的女人似乎成为了巴塔耶文本里的爱华妲夫,渴望通过欲望去僭越规则的束缚从而在某个瞬间实现高-潮的满足。如果这样去看,《这个女人》关注的是欲望本体论,一种欲望的社会人类学,这样典型的黑格尔主义欲望模式,不仅符合后现代反社会建制的暴力叙事,也是对文化压抑和道德负罪感的清除。但真的是如此吗?还是导演只是利用欲望,将欲望作为假定的结论,作为寄生的工具,实质在进行着算计的表达呢?

    这个女人(2023)

    为了比较欲望,我想起了另一部和色情史有关的电影,帕索里尼的《萨罗》。在《萨罗》里,色情得到无所顾忌的展现:粪便、排泄、血液、牺牲,电影里色情的狂欢就像黑夜在高速疾行的汽车,发出的那道令人晕眩的白光,光不仅刺破了黑夜,也穿透了历史,世界受到色情的震撼,颤抖不已。欲望作为色情的内在性时刻,就像勃起的火山喷射出的灼热岩浆,岩浆会焚毁所有可见物,无止境的欲望也会淹没所有人。帕索里尼用欲望的卡尺去探测政-治的黑暗,用无尽堕落的虚无主义去对抗僵化威严的社会生活,《萨罗》让我们明白折磨了人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法西斯式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与《萨罗》挥霍的欲望不同,挥霍的尽头就是痛苦的失去,在挥霍的过程中,不仅时间在流逝,那些你手边的物质也在消失,永恒在崩塌,存在开始地动山摇。

    Salo, or the 120 Days of Sodom

    《这个女人》是算计的欲望,也可以说是感性的计算,李害害每次约炮分手后几乎都有一段空镜头,欲望在先,景物的怜悯紧随其后,导演故意用风景蒙太奇的方式把欲望变成一首抒情诗,摄影机不是跟随感性在移动,它是在精确的理性支配下去运动,它过于规律、协调、和谐,真正的欲望会陡然升高又悄然落下,它不连贯、充满孔隙、随机波动。但是《这个女人》用极度顺滑的方式不仅连接了欲望和抒情,还用那些空镜头吸收的忧郁风景,去反对之前的色情,色情被一笔勾销,风景对之前色情的狂欢,进行了一种隐秘的校正,风景是对色情的反对,也是对色情的平衡。在空镜头之后,神圣的色情变成了尴尬的回忆,交织的爱液变成了廉价的泪水。这部看似反叛的电影总是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色情的暴力需要一段风景切片的中和,纪录的浓度需要一种虚构溶剂的稀释。欲望的同时需要对欲望的熄灭,场面调度就这样在色情与去色情的双向运动中,完成了首尾的衔接,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这个女人(2023)

    封闭的电影在我看来就是虚假的电影,这样的虚假和叙事无关,和影像内在生命强度有关,阿莉切·罗尔瓦赫尔纪录的几乎都是伪造的故事,却显得格外真实,这就是乔治·斯坦纳说的真实临在,面对具有生命力的顽强作品,真实临在会像神秘的宗教灵启一样直接性的贯穿它,为虚构性作品赋予真实性的卓越美德。

    Alice Rohrwacher

    上面提到了微妙的平衡,平衡的顶点是电影即将结束,她们蹲在那谈论纪实与虚构关系的那一刻,为什么这一刻会在结尾的时候到来?导演应该是感觉到了仅仅依靠风景的单调图式,可能无法挽回欲望的复杂图像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她既想要摧枯拉朽的欲望,也害怕这种欲望产生的反噬效果,再一次的,为了平衡,导演一边制造纪录的效果,又一边说自己是虚构的叙事,就像电影里李害害一边约炮,一边分手;一边结束关系,一边开始关系那样。这样的平衡张弛有度、游刃自如,你在人物身上看不到任何残余的东西,她没有痕迹,她光吃不拉,她唤醒了古老神话的活力,只有神话的人物才能在失衡的同时去校正,在平衡的同时去倾斜,赫尔墨斯不是一边偷窃一边又赠予的吗?摄影机发疯一样的在主观与客观、虚构与真实之间不停切换,像一个来回变脸的阴森小丑,就这样,欲望悬浮在真假难辨的平衡游戏中,在平衡力学的支撑下,电影已然接近不可倒塌的稳定状态。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德勒兹曾经说的“电影史是漫长的牺牲者的名单”,在死亡面前,没有什么是可以永远稳定的。真正的电影总是极端偏激又绝对失衡的电影,就像人在学习走路总会摔倒那样,是众多的裂隙拼成了斑驳的电影史,也是无数的伤痛堆积成的人。

    这个女人(2023)

  4. 本届FIRST我看过的五部参展作品中,最喜欢阿烂导演的《这个女人》~

    导演在直接的镜头语言表达之中埋设了假象,组合出一种极其新鲜的电影表现方式。让纪录片与剧情片有机组合,幻化出一种粗砺、性感、大胆、迷人的电影观感。

    突破传统观念,极具挑衅意味的人物设定与影像风格,展现出主流视角中性别对调之下,有趣的人物速写。在疏离家庭关系之中叛逆的释放或者说报复,用放纵的情欲对抗缺失的情感与寂寞的身体。女主角俨然化身成女性躯壳里的男性灵魂,将性别的界限进行大胆的改写。

    传统视角中女主角惊世骇俗的举动,对于家庭与情感的放浪状态,是一种对于男权社会的嬉笑讽刺。流转在不同的情感关系之中,付出真情也嘲弄感情,却在放浪外壳之下埋藏敏感细腻的内心。这种人物形象看似特别,其实何尝不是芸芸众生的一人一面。

    在纪录片形式的视角之中,女主角的自我剖析带着省世的意味,在从北到南的出走与还乡的过程中,寻求内心身体的双重慰籍。无非男女性别,而是忠于自己,选择的人生与状态,都是带着相性与共性的特质。

    我太喜欢女主角与导演之间达成“共谋”的这种创作初衷,一同突破形式的边界,性别的边界,传统关系的边界......这种胆识与尝试,在华语电影体系之中都显得极其与众不同。模糊的真实与虚幻之中,树立起一个超时代意义的自由女性形象,让人有大呼过瘾的畅快感。

    《这个女人》像是导演射向传统观念的一发子弹,女主角是子弹击出的惊艳血花,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