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24小时狂欢派对 24 Hour Party People(2002)

简介:

    1976到1992年,曼彻斯特,一个关于摇滚乐、性和药物的故事。汤尼威尔森和朋友创立著名唱片品牌:Factory,旗下有多个知名乐团,例如Joy Division、Happy Monday,以及在Joy Dividion主唱Ian Curtis自杀后,其余成员组成的New Order。全片以DV拍摄,经由汤尼威尔森的故事探索Factory兴衰历程,重现曼彻斯特当年光辉的音乐风潮。同时也从威尔森的观点,来看Ian Curtis自杀事件。

演员:



影评:

  1. 影片叙述的是从Joy Division到Happy Monday的曼彻斯特另类音乐简史,或者说,朋克发展到舞曲的历程。24 Hour Party People是Happy Monday的一首歌。歌曲本身比“快乐星期一”这种SB名字好不到哪儿去。

    (一)
    主角Tony Wilson是曼彻斯特著名的电视主持,著名到扒火车都可以不用补票。影片一开始是他做滑翔伞运动的镜头。他还播过新闻,做过关于运河的专题访问,采访过用鸭子放羊的人,甚至主持过幸运大转盘。显然这些东西都很乏味,所以他开始找场地,录制演出。这就找到了Joy Division——一支与Buzzcocks一样,受Sex Pistols现场的启发而成立的乐队。

    Tony虽然算制作方之一,但是对制作一窍不通。他打算与录音天才Martin Hannett合作。找到Martin的时候,后者正站在一个小山包上,用话筒对着虚无的空气。

    Tony喊:你在干嘛呢?Martin:我在录寂静。Tony惊道:录寂静?Martin把话筒转过来,说现在我在录Tony他妈的Wilson。

    这就是他们相遇的经过。

    Martin 身为天才,开出的也是天价:50磅一小时。他对JD的乐手很不满意,说吉他手“穿得像个音乐家,那就最好弹点他妈的音乐。”还把整套鼓从录音间搬到天台。但他对Joy Division独特的风格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他,我们听到的还会是2500000年前的老掉牙鼓点。Martin的死和他的生活一样富有戏剧性:因为他圆滚滚的身体肥得放不进墓穴,人们只好把棺材留在地上。

    JD大获成功,主唱Ian却饱受癫痫折磨,最后在赴美巡演之前上吊身亡。

    (二)



    从那以后,曼城摇滚开始朝另一个方向发展。JD的其它三个成员组成了NewOrder,风格由"后朋克"转向“新浪潮”。Tony出资创办“工厂唱片” (Factory Records),不过不是一家公司,充其量算一个赔钱的投资方。“所有的乐队都拥有他们的音乐,以及随时滚蛋的自由”——Tony血书。这就是为什么他后来被 Happy Mondays的主唱耍得团团转,砸了两万镑却颗粒无收:Shaun拿这些钱统统买药嗑了。

    “工厂”成立不久,Tony开了一家俱乐部取名“庄园”。在这里诞生了锐舞文化。人们不再崇拜音乐家或唱片公司,转而崇拜DJ。曼彻斯特突然成了人人向往的圣地,这里有最好的俱乐部,最好的舞曲和最好的药。Tony没有在俱乐部里卖药,所有的钱都流到了药贩子手上。“庄园”一分钱没赚,还要支付场地、设备和DJ等等的费用。药贩有钱之后就去买枪,于是暴力又蔓延到俱乐部里。不久“庄园”就倒闭啦。影片也到此结束了。

    朋克在70年代发展到顶峰,代表乐队有英国的Sex Pistol、Buzzcocks,美国的Ramones等。这个音乐流派的出现是对以The Beatles为代表的嬉皮士的抗议,和对Black Sabbath、Led Zeppline为代表的经典摇滚的颠覆。歌曲内容在英国以政治性为主,在美国则努力取材于5、60年代的经典流行音乐(这个“流行”与我们今天所说的 Pop有本质上的区别,以后有时间我会另行撰文说明)。由于商业上巨大的失败,朋克很快转入低潮,直到涅磐成立才又回归。但是Kurt不久也死了。现在的朋克已经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庄园”倒闭之后,Tony依然在电视台工作。赔钱也好赚钱也罢,他都是英国地下音乐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他放弃商业利益培养乐队,完全是出于对音乐家的赏识(虽然他本人真的不懂音乐,眼光也是坏的时候比好的时候多)。他说话常常充满一种自嘲的口吻。和电影“Control”当中那个近乎小丑的喜剧角色相比,24HPP中的Tony Wilson更惹人喜爱。

    最后,推荐所有的摇滚乐迷都来看这部影片:24小时派对狂(24 Hour Party People)
  2. 24hourpartypeople—(這也是Happy Mondays一首歌名)

    英國重要獨立廠牌Factory老闆Tony Wilson的傳記電影
    仿紀錄片的拍攝手法
    感覺上不像在看電影
    像在重建回憶
    我們和Tony Wilson一起在建構歷史..

    英國著名的喜劇演員Steve Coogan飾演Tony Wilson
    (他也在成龍演的環遊世界80天裡軋了一角)
    本片完全由Tony這個角色敘述Factory/Hacienda興衰
    劍橋畢業的他一開始是在Granada TV擔任主持人
    在punk還屬地下時
    他就已公開在自己的電視節目裡介紹Sex Pistols.
    接下來更創立了Factory Records 和Hacienda Nightclub
    而這兩個廠牌和俱樂部的故事也就是本電影的重心

    不知是Tony本人就這麼幽默還是劇本寫的好
    或者是Steve Coogan表現出色
    本片處處充滿一種先知的幽默

    看著Joy Division的出現
    Ian Curtis的自殺
    Factory唱片的成立
    New Order的轉型成功
    Happy Mondays的引領潮流....
    我們這些fans也參與了這部份的歷史呢
    很感動…

    有朋友說這似乎是一部For Fans Only的電影
    他們看不到一半就看不下去因為不是Joy Division的fans

    也有有趣的部份..
    片子開頭
    16歲的Mick Hucknall (Simply Red主唱)
    也參加了1976年Sex pistol出道的那場歷史性表演
    (我看到時嚇了一跳,以為自己看錯呢)
    也許那場演唱會也影響了他吧..
    但他卻組了"就是紅Simply Red"這樣的樂隊
    Tony在片子快結束時看到長得像自己的上帝說
    "沒錯,你是對的,Mick Hucknall的音樂爛透了"
    …哈哈哈…太幽默了啦…
    (這也顯示英國音樂圈還真大方,電影裡還直接講出來,
    也不見Mick Hucknall去抗議)

    我個人對他的白人靈魂美聲倒是有點好感喔
    Stars真是超好聽的…
  3. 当年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我染上了一个恶疾:只要我在小精灵的宿舍里呆着的时候,我就会操起我们可爱的汤人牛哥遗留下来的唯一一把贝司,连续弹奏“DIGITAL”和“SHE LOST CONTROL”的贝司旋律,直到隔壁宿舍的一群大壮好孩子集体前来围殴我。

    JOY DIVISION时常让我想起某些只有一个大牌球星的球队,因为其他人的技术实在是太烂了,烂到我这样完全玩不明白任何乐器的人都可以熟练弹奏他们的贝司曲目,片子里一段情节貌似是录音室中真实发生的情景再现,录制时制作人实在无法忍受鼓手的糙活,让他先去屋顶上练好再回来录;IAN等人居然在驱车回家的路上发现他们走的时候落下了鼓手,此时这哥们还继续在寒冷的屋顶疯狂练习。我只能说我深受其勉励决定成为环铁附近技术含量最低但最有范儿的贝司手。

    虽然IAN的扮演者是个小眼睛的家伙,但这并不妨碍他出色地痉挛再现当年的“乔伊师”(电影的这么翻译真让我别扭,但是乐队名称由来确实是这样——一支虐杀犹太人的党卫军部队名)的状况,也完全没有妨碍后来的NEW ORDER又热又潮~~至于片中的HAPPY MONDAY,我只记得他们是一群英国豁皮,在演出时总带着一个叫“贝斯”的托儿,此君专门负责在现场做各种豁皮动作活跃气氛,这些也完全不妨碍我不喜欢他们的音乐。

    其他的情节我记不清晰了,倒霉的老板玩黄了自己的公司,这个行为倒是很摇滚,这个爆料一些当年乐队娱乐性的电影貌似很受好评,它在短时间激发出荷尔蒙分泌递减的老愤青们偶尔的小激情,现场和表演穿插的LO-FI范儿令人感到亲切,这也让我颠覆了第一次听“乔伊师”时的感受,我觉得他们都还是人,尤其是IAN,还活着。

    完全没有技术的环铁最范儿贝司手给这部电影四星半的评价。哦也~~
  4. “我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音乐,以及那些音乐制作人……”以Tony Wilson的故事再现曼彻斯特的一代音乐风潮。在这里,音乐是福音书,俱乐部是大教堂,在某种难以言说的灵感和信仰的启发下,misfits共同携手走在艰难时代的路上。他说:My epitaph will be that I never, literally nor metaphorically, sold out. I protect myself from ever having to have the dilemma to having to sell out by having nothing to sell out. 独立唱片的精神是令人神往的。Hacienda倒闭前夜,恍惚间,Tony在舞池中似乎看到了当年与他一同播下这朵蒲公英的人:Martin Hannett, Happy Mondays, Ian Curtis……在派对的末尾,他像牧师结束弥撒一样结束这场狂欢。是的,当我们再次翻起人类的日历,别忘了在永恒的时光里标记这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