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关于自闭症的作品,肯定少不了关于自闭症表演的讨论,不过很多指点江山的人,未必真的知道什么是自闭症。
很多人老是有种误解,喜欢从字面上理解自闭症,以为它是一种心理疾病,常常把那种性格封闭内向,对社交有心理创伤和恐惧的人认为是自闭症患者。
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自闭症并不是心理疾病,它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障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不会后天突然得病,所以有些说什么自己小时候经历过一些创伤得过自闭症的人,你不是你没有,你只是不知道什么是自闭症而已。
自闭症的主要症状是: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智能障碍,以及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对,你没看错,自闭症的症状里还包括了智能障碍,实际上现实里大多数自闭症患者都有智能障碍。
因为近年来有一些自闭症作品把自闭症当作是“天才”的搭配卖点,迎合一些人天才总是有缺陷的心理,过度美化了自闭症的很多症状,所以很多观众根本不知道真实的自闭症到底是什么。
其实关于这部作品,三个国家的版本,原版美版和日版,他们对于自闭症的设定是不一样的。
比如原版,主角的设定是3级自闭症。
自闭症的分级总共就三级,换句话说,也就是重度的自闭症。
原版经常会被一些不了解的人说演得不像自闭症,像个智障,但实际上只是这些人对自闭症缺乏了解,原版主角因为保留了自闭症的一些重度典型症状表现,比如肢体眼神动作不协调不自然,缺乏面部表情,情绪更容易敏感紧张等等。
原版其实是三版里病情表现得最严重的,也是相对最贴近真实的大多数自闭症患者,可能一些行为举止会表现得让人不舒服,日版相较之下改得比较讨喜了一些,但原版剧中对自闭症的塑造其实也经过了美化。
我国关于自闭症也有一部拍得不错的作品《海洋天堂》,里面的主角就是现实里最常见的重度自闭症,患有智力障碍,没有特殊才能,无法融入社会,甚至无法生活自理的普通人。
而美版的自闭症设定是高功能自闭症,没有许多明显的肢体表情等症状表现,美化了很多,是三个版本里最接近正常人的,很多时候看上去甚至比一般人更自信从容,而且病情程度相对较轻,也有主动学习社交技巧的愿望,学习能力也很强,不过美版的重点也不放在塑造自闭症上,它改成了一个职场医疗的群戏。
另外美版虽然剧里多次强调主角是高功能自闭症,但实际上他的行为表现,更靠近轻度的阿斯伯格综合征,而非高功能自闭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也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下的一种,它和高功能自闭症其实极其相似,两者共同点在于比起一般的自闭症患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力障碍,甚至智力可能超过常人。
而这两者的区别是,高功能自闭症是主动自我封闭,不会主动社交,没有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欲望。通俗点说,就是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别人不感兴趣,也没兴趣分享自己。
而阿斯伯格综合征则想要社交,内心渴望与人建立联系,他们想要走进别人的世界,但是由于无法理解对他人情感的认知,也不懂如何表达自身的情感,所以无法做到这一点。
日版主角的设定就是重度的阿斯伯格综合征,他的很多行为表现还是很典型的。
实际上很多关于自闭症的影视作品,塑造的都并不是常见的自闭症,而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大部分都用了自闭症统称,也有一些比较严谨一点会强调是阿斯伯格综合征,比如《亚当》《Ben X》等等影片,拍得都不错。
但是同一个病症也存在很多不同的个体差异。就上面两个影片,他们虽然是同一个病,但是障碍的表现方式和程度却并不相同。
比如很多人以为自闭症就是不爱说话,喜欢自己呆着,但实际上,自闭症的患者有性格安静的,也有性格活泼的,还有暴躁易怒的,各式各样的都有,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个人。
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病症,并不代表得了这病所有人都变得一个模子刻出来,还是会有自己本身的个性和特色。
就像《雨人》拿了奥斯卡最佳男主,但也不可能拿雷蒙那个角色作为标准,让所有其他作品里的自闭症都按照那个角色的样子去演。
说白了演自闭症,就只是演它的症状,而症状的多少怎么样表现,取决于剧本对角色的设定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比如自闭症里有一个病症是缺乏面部表情,但也不一定所有的自闭症都有这个症状,而有这个症状也不代表他们表现的方式和程度是一样的。
在一些其他的自闭症作品里,有的角色有这个病症,表现这一点的方式是经常皱着眉头,除此之外少有其他表情。
而原版的设定则是绝大部分时间里是眼神放空面无表情,这也是一种表现方式。
美版的就尝试了一个比较大胆的创新,让角色除了愤怒失控的时候,不管做什么发生什么事都随时随地的保持微笑,虽然这也算缺乏面部表情的范畴,但属于比较独特的展现方式,因为实际上自闭症患者基本上是没有这种类型的。
日版的这个病症的表现程度改得就比前两版都要弱一些,可能是想让观众理解人物的内心引起共鸣,他的表情比前两版都要丰富一点,但也不是很夸张的那种,表情控制在比一般人要弱,但是又比那种完全没表情的要强的范围。
不过实际上很多自闭症患者表情是有点夸张的,但是也不是说就没有这种比较收敛的。
至于其他自闭症的具体表现症状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或者看点相关节目和纪录片。
而除了演症状之外还得要塑造人物,体现角色的性格和经历,所以包括其他所有的关于自闭症的作品,几乎每个角色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演法,比如《X+Y》这个片子里,就演了两个症状不一样性格也完全不一样人生际遇天翻地覆的自闭症患者,也挺有趣的。
这也说回到表演的问题,其实让我评价这三版主角的自闭症演得好不好,我是评价不出来的,我只能判断他们演得是不是,比如一些作品空有自闭症的噱头,结果演的东西和自闭症根本没什么关系。
虽然是同一个作品的不同版本,免不了被拿来比较,但从看完原版和美版之后,常常能见到“X版的自闭症演得比X版好”这种评论,包括现在到日版,其实之前就想说我不能理解这些人是怎么得出来的结论,这几个版本的主角的自闭症都不是同一种演法,不是同一种类型,要怎么进行比较?
比如美版后期里有一集主角的医院来了一个典型的重度自闭症患者,他和主角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类型,怎么评价他和主角的自闭症谁演得更好?
我也很好奇,评价自闭症演得好不好,到底是用什么作为标准?用真实的自闭症患者?这个问题又回到真实的自闭症患者是什么样,我只能回答自闭症是什么,症状是什么,但说到患者,其实每个人都不一样。
冲着上野树里来的,看了一集之后去看了海默版,然后回来看第二集顿时觉得日版相形见绌。太过于煽情和不合情理了:未成年妈妈一直在恳求动手术,但是医生们都没把风险之类的说清楚?上野树里的理由是孩子太小了和缺乏有效同意书,但是妈妈直接忽略孩子太小的问题,然后剧情走向家庭伦理?还有男主像智障多一点,作为一个医生是想救人就要做手术就擅自煽动家长做手术?难道不是先考虑成功率之类的吗.....感情用事,可怕
其实平时不怎么看医疗剧,完全因为闲闲来看的《Good Doctor》。后来看到海报发现树里也参演,超开心,毕竟上野树里是我第一个认识的日本女演员。当时因为喜欢BIGBANG追了TOP的一部网剧《Secret Message》,发现女主清新可爱看起来十分舒服,颜值完全撑起了诡异的泡面头,真是树里美如画啊(呃呃…好像有点走偏><)
只看了第一集就很感动了,感觉今年真是闲闲转型的一年!
第一次在《有喜欢的人》里看到闲闲(虽然当时闲闲黑得总让我感觉是不是屏幕亮度没调hhhh),一笑两颗小虎牙,简直像夏天里的冰激凌那样清爽甜美。然后一发不可收,补了闲闲其他的剧。发现,无论是电视剧《死亡笔记》、《Orange》,还是电影《领居同居LDK》、《狼少女与黑王子》、《四月是你的谎言》、《女主角失格》、《一周的朋友》……清一色漫改人设,拥有美好外貌收获甜蜜爱情陪各种妹子看烟火大会的少年,于是被冠以“漫改小王子”的称号。标签这种东西在增加知名度和辨识度的同时,也是束缚住演员长久发展的绳索。闲闲不可能演一辈子的漫改,演技也得不到表现和提升,转型势在必行。
今年一月追了闲闲的新剧《致命之吻》,闲闲一改往日形象,出演为追到百亿千金攫取利益而“不择手段”的男公关。六月新电影《羊与钢的森林》饰演一名钢琴调音师。闲闲的转型和演技的进步有目共睹。
现在的新剧又是一个巨大突破。看得出闲闲为了演出自闭症及学者症候群的特征,有认真推敲过细节。
首先是在处理一些细节性动作和表情上。在巴士上,叠起包裹手术刀的手帕时,手指用力并拢,叠得一丝不苟。
双手垂直紧贴裤子,走在路上必须沿着白线,对面走过来的大叔只能一脸疑惑地让道。
在会议大厅,耸着肩膀低着头神情紧张,被握着的双手,胳膊略显扭曲,每一根汗毛都体现着不知所措。其实他只是在思考“我的包在哪儿”、“好像少了什么啊”。最后憋出一句“我的包忘拿了”,然后飞一样逃离现场。
在医院里走着,始终微微驼背,手臂垂直紧扣着文件夹,脖子转动时偶尔带点僵直。
其次是专业技能上。在急救浩太时立刻像搜索数据库一样回忆到同样的医疗案件,并迅速展开救治(看得出拍戏之前有认真做功课了)。过目不忘,迅速记忆同事和患者的个人资料,医院的科室器械也是瞬间输入大脑。(台词功底认证)
为了显得人物更饱满,还加上了一些可爱的元素(闲闲本来就是小天使吧♡)。比如偶然说一些笑话,然后嘴角微微露出害羞的笑容。很认真的给孩子画奥特曼。同事和他fist bump,他以为是剪刀石头布hhhh。
来自医院高层、同事、患者家属的质疑与不信任,闲闲也演出了作为一个自闭症患者生存的心酸。被关在手术室门外,焦急的眼神中泛着淡淡的泪光。被推倒是真的重重摔出去,脸着地啊,看着都疼!不难注意到,闲闲还有一个特别的动作,就是每次难过时会右手握拳轻轻敲打自己的左侧胸膛,是内心痛苦却无法表达,想安抚自己加速跳动的心脏吧,好令人心疼!
相比较为了陪上级打高尔夫却忽视患者的主治医生和为借机砍掉小儿外科以减少成本的副院长而言,闲闲饰演的新堂凑有着一颗最纯净的心,一个最简单的愿望。这也是这个人物表现出来最动人的地方。
一起见证新堂凑和闲闲在这部剧里的成长吧。温情治愈的基调和美好的闲闲很适合这个夏天!
作为日式温情,这部剧很典型。日剧就是这样的,纵使生活没有这么美好,纵使现实世界里的自闭症患者无法受到认可,许许多多患病的孩子无力与病魔抗争,医生依然利益至上,医院本就是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可怕的地方,但,生活总有无限种可能,人类总对其抱有无限的希望,哪怕仅有一丝的希望,哪怕这个世界能变得稍微美好一点,日剧也会将其无限放大,让我们看到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的理想之境。每个人都是在生活这条河流中苦苦挣扎的游手,但凡经受过苦难的人都希望生活在某个时刻给予自己一个浮漂,让自己可以稍作喘息,望望蓝天,观观岸边,即使知道浪潮还将继续翻涌,自己依然没有脱离这条河流,但总会对这片刻的宁静倍感珍惜与欣慰。于是,《善良医生》这部日剧,将生命作为主题,给予每个看不到希望的游手以浮漂,以木筏,将希望、真善美,人间所有美好的感情在生与死的层面展开,播撒了一份极致的温暖。
这是一碗浓鸡汤,中间不乏多的过头的汤料,也不乏刻意又生硬的熬制方式,但终归,这份暖意,这份对人间的希望,对生命的美好,对一切真善美的不懈不懈不懈地追求,着实不得不让人沉浸其中,感动其中。
虽是一部医疗剧,但专业的东西涉入并不多,医患纠纷,医疗事故,手术室里的千钧一发等等这些看似医疗剧拿人的惯用情节也少之又少,虽然有但大多不做重点处理。在我看来,这部剧很幼稚,整部剧的世界观就像男主角新堂凑的世界观一样,简单,直白,明了,所有的镜头都是暖黄色调的。人间充满希望,生命一定可以延续,我们嘲笑着一个傻子,可到最后,却被一个傻子感动,被一个傻子拯救。真实的人生不是日剧,是小说,也许尽是毁灭,污浊不堪,但不妨,有时候也去做一个新堂凑,让自己的想法变得简单一点,视角变得多样一点,情感变得直接一点,也许也是自我救赎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