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东北告别天团2(2023)

简介:

    范大明白(崔志佳 饰)再次接到三百万葬礼,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项目来自于昔日的竞争对手—赵大明白(于洋 饰)。但众人时间、地点、人物任何信息都不知道,而唯一知道信息的赵大明白,却意外昏迷住进了医院。范大明白众人,也负责临时照顾赵大明白的儿子—赵乐乐。豪华葬礼的消息传了出去,曾经的艺术家们再次登门纷纷寻求合作,而这次豪华葬礼的背后,却不像表面如此的简单……

演员:



影评:

  1. 春节档看的第一部电影!

    真的可以算得上能上院线的程度!

    很多人说这部很像网大欢乐版《人生大事》,因为也是讲述丧葬业也是男主带领几个不靠谱却实在的主角团收养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从影片一开始就笑料不断,一个接一个的包袱,也不必考虑逻辑,毕竟随便出现一个人物都是短视频几百万上千万粉丝的东北籍搞笑博主,但基本故事线也都在情理之中。让我爆笑的几个片段是和连襟通过各自孩子对对方的“喊话”和澡堂子遇岳父,岳父与老友拼桑拿结果双双皮肤烫伤去医院!把我笑死了!

    还有就是百乔带孩子和主角团打架那段,真的不上春晚可惜了!

    后半程开始揭秘三百万丧葬费的来由,大长脸贡献了本片的最大泪点,虽说有点煽情但并不说教,拿唐人小哥的人生给儿子做未来教育温馨中透着辛酸和一丝狡黠!

    小男孩演的可好!跑向白塔的那组镜头非常好看,有种从稚嫩向成熟跑步前进的青春感!人生相聚易懂,离别却难解释,这里的大人并没有说什么矫情难懂得鸡汤台词,而是直接给了问题不一定都有答案的答案。

    结尾佳佳说有些事你也不用懂,我说的也未必对,这算是东北人对人生最豁达的解释了,那就是我们且活且看!

    这个影片大可以叫《我们不白活》。

    补充一下才发现还有一,简单看了一后觉得挺好,弄个系列不错!

  2. 这是好电影吗?

    这部电影有瑕疵,有不足,有很多粗糙的地方。故事有套路,煽情也很硬。

    但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电影是光阴的故事,最后还是要回到故事二字。崔志佳作为导演有不足的地方,但他做了最最重要的事情,讲好故事。

    中国目前有很多导演,看似新锐,有很多想法,懂得很多技巧。

    说难听点,奇巧淫技颇多。

    但最最重要的故事却讲不好。

    能把故事讲好,已经是一部好电影了。

    最后,私以为,那段奔跑,父子最后的告别,拍的真好。

    真心总能换回真心。

  3. 故事的主线,两个字足以概括:托孤。

    男主范大明白,他的殡葬团队再次接到一个五百万级别的天价葬礼任务。但是到最后,发现真相居然是,与范大明白亦敌亦友的老对手,再发现自己罹患癌症后,处心积虑地要把自己的儿子乐乐托付给范大明白。

    作为一部续作,《2》要从《1》中继承故事背景与人物关系设定。但是这也为再创作套上了枷锁。

    我认为,从故事的角度看,《2》其实有两个比较大的问题。

    第一,主角团的人物性格表现缺乏完整性。有点工具化。

    第二,故事的主线与旁支比例有些失衡。导致直观上,电影内容好像就是两场印象深刻的葬礼+一堆插科打诨的东北段子。

    先说人物。范大明白的殡葬团队,除了范大明白之外,还有刀爷、老鹰、毛毛三人。在《1》中,刀爷与范大明白的父辈有纠葛。

    但是把《2》当作一部全新的电影来看(毕竟不是所有观众都是从《1》追到《2》),刀爷、老鹰、毛毛这三个主角团里的人物都没有完整的故事与性格展示。这三个人物浓缩成一个还是拉伸成五个,好像区别不大。

    我认为,既然刀爷岁数大,可以尝试设置相关情节,把刀爷塑造成范大明白“迷茫时的人生导师”这类角色。

    而社会闲散人员毛毛与带二娃相亲女的故事,我认为可以有更重要的主题价值。这个一会儿再说。

    再说故事。

    《东2》借用死亡的话题,表达的主题是亲情。电影中,男主的老对手,本来是多么不靠谱混不吝的一个人,可是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殚精竭虑地为儿子乐乐打算。为儿子乐乐找一个靠谱的新家、为儿子留下财产。

    那么,如果把亲情当作主题,主线之外的旁支故事应该怎么讲?

    说个题外话。我认为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小说,除了主线故事,还应该有支线故事。但是支线故事应该或正或反地与主题相关。

    举个栗子。《肖申克的救赎》中,主线故事是主角安迪用了19年的时间策划并最终成功越狱、重获自由。但是,电影中有一条支线,就是安迪有一个年迈的狱友,被释放后,因为适应不了监狱外的生活而自杀。

    这条支线,正好就是主线的对照组:安迪对自由的坚持,狱友对自由的恐惧。

    《东2》的问题就是,除了主线之外的内容有很多。但是大多数是与主线无关的插科打诨,甚至可能连一条支线都算不上。

    这些内容,包括:只会说中文的老外;二手月季、孙老师、书法家、卖手表的赚钱没底线的嘴脸;老丈人和东北澡堂,等等。

    在短视频年代,这些内容都适合被剪出来,在网上流传,作为电影卖点或者博人一笑。但是,它们加在一起,过分挤占了主线剧情相关的空间。让整部电影有点散。

    如果我是编剧,也许我认为内容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稍作调整。

    除了电影结尾男主老对手的葬礼之外,影片在一半的时候还重点表现了另一场葬礼。就是乐乐的小伙伴曾宝的葬礼。曾宝患癌,又被父母抛弃在医院。主角团赚到第一笔钱,想要救曾宝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主角团为曾宝办了葬礼。

    我认为,曾宝的故事,除了让乐乐开始明白死亡这件事、增加主角团凝聚力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作用,就是应该与“亲情”的主题呼应。虽然曾宝的父母抛弃了他,但是故事设置上,可以让主角团的几个人,承担起曾宝“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这个角色。

    (说句题外话,血缘与亲情之间的关系,这是是枝裕和最喜欢拍的电影主题。比如《小偷家族》《如父如子》《第三度嫌疑人》《海街日记》)

    还有前文提到的和毛毛相亲的带二娃女,也可以作亲情有关的深度挖掘。她为什么单身带两个孩子?她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有什么辛酸?她为什么要给孩子找后爸?毛毛愿意当后爸吗?如果毛毛愿意,他会怎么做?如果不愿意,他为什么觉得自己无法承担这个责任?

    电影中作用不大的人物支线可以砍掉。比如乐乐的亲妈。

    电影中还有对《枪火》《菊次郎的夏天》的致敬。但我认为前者,就是电影开头踢纸团的那段情节,对故事发展作用有限,有点突兀。

    以上写了这么多,并非是对电影的嫌弃。而是因为这部电影有一些内容打动了我,所以我希望它可以更好。

    比如,曾宝葬礼上,范大明白向乐乐诠释他对于死亡的理解:也许是庄周梦蝶,死去的人在这个世界消失,会在另一个真实的世界醒来。

    比如,两场葬礼哀而不伤的格调,明明是死亡,却处处是爱与关怀。让人相信活下来的人会带着逝者的心愿与祝福继续幸福下去。

    比如杜鹃,老对手告诉儿子乐乐,杜鹃可以寄托思念,自己死后会变成杜鹃。老对手的葬礼上,真的有杜鹃飞来。这时刀爷不忘提醒范大明白,杜鹃鸟有把蛋下在别人窝里的习惯——我特别喜欢电影这个地方的设计,在最哀伤的地方幽了一默。

    有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钢的琴》,同样是一部带有强烈东北地域风格的电影。但是,即使是东北题材,也没有必要把《钢的琴》当作唯一的打开方式。电影这件事,应该更多元、更包容。

  4. 电影是下载到手机里,坐在从乌海回家的火车上看的,感觉相比较第一部,这部增加了小朋友的内容,又笑又泪。

    曾经幻想自己走了以后被做成面包,让家人吃了最后融为一体,但是觉得这只是我自己的单方面想法,他们肯定不愿意。所以想到了把灰撒到江河湖海,从自然来回到自然去。。。

    但是如果我爸妈想我了怎办?果然这个是无解的题。走一步看一步吧。

    还是原班人马,推荐大家看完第一部接着看这部,伏笔都能连上,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