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奥斯陆和平协定
导演: Bartlett Sher
编剧: J.T. Rogers
主演: 露丝·威尔森 安德鲁·斯科特 耶夫·威尔布什 萨利姆·道 瓦利德·祖伊特 艾格尔·纳尔 多瓦勒·格利克曼 罗坦·凯南 Itzik Cohen 托比亚斯·齐哈库斯 塞森·加布埃 杰拉尔丁·亚力山大 亚当·瓦库拉 约阿希姆·保罗·阿斯波克 山姆·费尔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21-05-29(美国)
片长: 118分钟 IMDb: tt11790674 豆瓣评分:7.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巴以冲突几十年,谁也灭不了谁,谁也过不安生,连欧洲人都看不下去了。于是在挪威的撮合下,巴以双方开始在奥斯陆秘密接触,经过十几次谈判,达成了一份让人看到和平希望的《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 。
虽然在这之后巴以双方依然冲突不断,但总体来说没有再次爆发类似前五次中东战争那样的大规模全面战争,而且双方大部分人民都对未来和平抱有更高的期待。当然,哈马斯及其背后的伊朗,以及被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除外。
喊了几十年的中东和平,但和平不是说来就来的,纠缠着很多的因素。从巴以冲突的历史,就可以看出其复杂程度。
巴以冲突的历史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
开战前:联合国通过了以巴分治决议,阿拉伯国家纷纷不满,表示坚决要把以色列赶到海里去,组成了数万阿拉伯国家联军,装备有飞机坦克装甲车大炮等重装备。而新建国的以色列则装备落后很多,大部分是轻武器,军队数量也不多。战前各方一致看好阿拉伯人能把以色列赶到海里去。
战果:以色列获胜,不但自己没被赶到海里,反而还多占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阿拉伯联军灰头土脸撤回自己国家。
第二次中东战争(1965年)
开战前:埃及国内爆发革命,驱逐了英法势力,限制了英法和以色列通过苏伊士运河。于是以色列联合英法向埃及发起进攻。
战果:英法迫于美苏的压力,在没有取得战略目标的情况下退出了战斗。以色列虽然击败埃及,但也没有占领埃及土地。以色列虽撤离西奈半岛,但解除了埃及对蒂朗海峡的封锁,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
开战前:阿拉伯国家获得了来自苏联的援助,重整旗鼓准备联合起来一举把以色列赶到海里去,各国联军数量和装备均数倍于以色列。以色列发觉危险后先发制人,先四面出击夺取了制空权,然后南攻埃及,东击约旦,北揍叙利亚。
战果:埃及、约旦、叙利亚三个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战争中有100万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
开战前:主要是埃及和叙利亚筹谋收复失地,两国联合向以色列发动进攻。埃及和苏联闹翻,失去了苏联的援助,只有叙利亚得到苏联援助。以色列依然可以获得美国援助,以少敌多。
战果:埃叙和以色列基本上还是维持了战前对峙的状况,双方都有一些土地易手,但谁也没占太大便宜。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
开战前:一方为叙利亚和黎巴嫩,以及盘踞在黎巴嫩的巴解组织。另一边是以色列和黎巴嫩亲以色列的民兵武装。巴解组织刺杀以色列驻英国大使,而以色列则希望消灭对其造成威胁的驻黎巴嫩的巴解组织和伊斯兰武装。
战果:巴解组织武装大部和以色列撤离黎巴嫩,巴解组织遭到削弱,反而为另一个极端组织哈马斯的崛起创造了条件。使黎巴嫩部分摆脱叙利亚的控制。
几十年打下来,巴以双方心态都产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成为了奥斯陆协议的诱因之一。
巴以现状
五次中东战争后,大部分阿拉伯国家都意识到无法消灭以色列,但以色列对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的侵略意图也并不明显,加上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和与什叶派波斯人的更激烈矛盾,所以纷纷或明或暗与以色列停止了军事对抗。
而巴解组织发现通过武力无法获得的权益反而通过谈判可以比较容易获得,加上巴勒斯坦内部更加极端的哈马斯的崛起和威胁,也逐渐的放弃了与以色列的直接军事对抗,奥斯陆协议就是这样一个契机。
在协议后,巴解组织依然与以色列时不时的有些对抗冲突,但总体来说是走向和平的,尤其是美苏争霸结束后,巴解组织在以色列的帮助下在约旦河西岸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区,与以色列建立了广泛的经济合作,以色列也不再视约旦河西岸的巴解组织为敌对势力,双方基本上达到了睦邻友好的状态(这点在我们的新闻中很少被提及)。
而在被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依然贫穷好斗,失去了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只能依靠和阿拉伯国家敌对的伊朗为其提供各种帮助。
现在基本上就是以色列和巴解站一边,敌对的哈马斯是另一边。
就在刚刚结束的以色列大选中,取代右翼利库德集团的新一届的以色列政府包括左翼联盟和阿拉伯政党。现在的以色列,无论是执政群体里还是国民里,都有一定数量比例的阿拉伯群体,可以说也算半个阿拉伯世俗国家了,其它阿拉伯国家很难再以纯粹的消灭异教徒的名义对以色列发难了,依靠伊朗的哈马斯在阿拉伯世界也更加被孤立了。
当然,真正的中东和平并不能单单依靠巴以双方单纯的美好愿望来实现,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不会轻易允许中东彻底和平,但目前至少是个良好的开始。
很久很久以前,犹太人远祖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辛)原居住于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带)。他有两子,嫡幼子以撒成为犹太人祖先,根据《圣经》和《古兰经》的记载,亚伯拉罕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阿拉伯发音易斯玛仪)的后代就是阿拉伯人。所以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其实是兄弟?
公元前1000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国家。公元前910年,巴比伦帝国攻占巴勒斯坦,犹太人沦为奴隶。波斯帝国消灭巴比伦帝国后,犹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圣殿。随后罗马帝国又成为新的统治者。
公元前79年,犹太人起义反抗,强大的罗马大军攻破耶路撒冷,圣殿被拆毁,犹太人从此离开祖先的土地,流落到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悲惨日子。
由于犹太人重视教育、重视抱团,经常从事金融、商业等非生产行业,赚了不少钱,每次经济危机时,都被当地土著所敌视,全欧经常掀起排犹活动,因此犹太人一直寻求建国。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A.J.Balfour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L.W.罗思柴尔德(这个姓氏很牛逼),代表英国政府愿意支持犹太人定居在巴勒斯坦。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是犹太建国的最重要凭据。
当时巴勒斯坦还是奥斯曼帝国下的一块土地,阿拉伯人、基督教、犹太人都和平共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犹太人开始组织移民巴勒斯坦。
随着纳粹在德国执政,欧洲掀起屠犹高潮,犹太人加速了移民速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而英国一边利用犹太人民兵镇压巴勒斯坦人,一边又出台政策,限制犹太移民,不愧是历史著名的搅屎棒。
英国划分的犹太-巴勒斯坦地图,很奇葩的犬牙交错,双方都各分为互不相连的3块,毫无疑问会引发战争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随后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以色列民兵成功抵抗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当初划给他们的3块土地。而埃及、叙利亚则趁机将其它土地占领了!70万巴勒斯坦人民从此走向流浪之路。
1967年,阿拉伯联军再次进攻以色列,但是经过了20年的发展,以色列军队素质原超对手,只用6天就轻松击败敌人,并且,夺得了全部巴勒斯坦土地,并且,在西边从埃及手上夺取了庞大的西奈半岛、在东边从叙利亚夺取了战略要地戈兰高地!
西奈半岛太大了,以色列消化不了。于是在美国斡旋下,1978年9月埃、以、美三国签订戴维营协议,以色列归还西奈半岛,阿拉伯领袖埃及永久退出反以联盟。
1981年10月6日,签署了戴维营协议的埃及萨达特总统,在阅兵式上被伊斯兰极端分子射杀。
巴勒斯坦人则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法塔赫),在阿拉法特带领下努力谋求建国大业。
1993年,在挪威的撮合下(就是本片描述的),由美国总统克林顿主持,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白宫签署奥斯陆协议,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在撤出约旦河西岸13%的土地,并将目前巴以共管的14%的土地交还巴方。巴勒斯坦删除其宪章中的反以条款,并制定一个安全计划时间表,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监督下,收缴非法武器。
这是历史上巴以最接近成功的和平协议,但是很快在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极端分子刺杀身亡(和萨达特一样,谋求和平的总是不得人心),取代他的是内塔尼亚胡这种强硬派,随后几十年把持以色列政权的长期都是右翼强硬派,奥斯陆协议成为废纸。
巴勒斯坦这边也是如此,2004年,比较温和的阿拉法特也去世了。随后强硬派的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取代了法塔赫,成为巴勒斯坦主要政治力量。随后双方开始不断发生流血事件:以色列扩大定居点、巴勒斯坦人抗议、以色列镇压、哈马斯发火箭或者人肉炸弹、以色列10倍报复。
2020年,特朗普在美国历史上首次高开支持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占领,而以色列则把戈兰高地上一个犹太人定居点命名为特朗普小镇。
双方之间战争打了70年,两个民族之间都充满了血的仇恨,预计还将继续打下去,目前根本看不到结束。除非双方都同时出了一个极有人民支持的爱好和平的领导人,概率极小,且容易被爱国人民锄奸。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1993年巴以双方的一次较大进展的奥斯陆秘密和谈。剧本也是来自于舞台剧剧本,因此,剧本也很精细。这片子看点很多,很长姿势,值得拥有。
一、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基本是全球国际新闻的保留节目,最近又吸引了全球关注。巴以关系基本是考验全球政治家的皇冠问题,至今无解。
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源于犹太教,信仰同一个上帝,连耶路撒冷也是三教圣城。希伯莱人公元前1900年左右从两河流域迁移到迦南(今天以色列),上帝说犹太民族是特选之民,迦南是犹太民族的应许之地。以色列亡国后,犹太民族在世界漂泊两千年,饱受苦难,1948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在此建立以色列国和巴勒斯坦国。以色列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邻居巴勒斯坦人民却是一盘散沙,周围一班兄弟国又是各种挑唆和指手划脚,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对于巴以关系,自古以来、祖祖辈辈、恩怨情仇、联合国决议、国际法、实际管辖、事实占有……各种招都不好使,两家都是理由一箩筐。再加上大国和邻居的指手画脚,政治家都懵圈,普通人表态还是要谨慎。本片说了一个基本道理:总沉湎于过去,就过不好当下,更不会有未来!
二、关于调解的艺术
本片算是比较完美的展示了一个纠纷调解操作案例,尤其是双方都是杀红眼的仇人,非常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调解人首先要创造一个机会,让双方能坐在一起谈,这个第一步至关重要。沟通创造价值,本片展示的很充分,即使仇人之间,有合适的平台和机会,也是可以谈的。其次是调解人中立客观诚信的态度很重要。回到今日国家局势,媒体上报道和渲染的各种纠纷矛盾其实都是可以谈的,喊打喊杀意味着政治家的失败,战争狂热分子和恐怖分子的胜利。
三、关于国家间的谈判和协议
本片让观众懂得了新闻报道中的两国领导人微笑着签署了某协议的背后是什么?是双方谈判工作人员的无数争吵不休和拍桌子走人,是一字一句的反复修改和妥协。每个协议的达成都意味着谈判人员的无数心血付出。
四、美国的地位和作用
本片是美国拍摄,但确实把美国贬得一无是处。巴以双方和挪威瑞典,在谈判中都是防火防盗防美国,坚决不让高高在上的美国知道,防止美国来捣乱。这个表现的很有意思,之前,大家都认为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卧底和小弟兼打手。其实很多时候,以色列也很烦美国这个老大哥,巴解组织也很烦身边这些口口声声说兄弟的国家关键时刻默不作声。
五、关于人类和平
按民间段子的说法,上帝听到人类和平的问题,都愁得要提问者换个问题。最近巴以冲突是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冲突,拉宾当年和阿拉法特签了奥斯陆协议,拉宾几年后就被以色列人刺杀,阿拉法特去世后,在联合国监督下,巴勒斯坦继续向建国目标艰难前进,可是,巴解组织也管不了约旦河西岸的哈马斯,巴勒斯坦内部继续各吹各的号,哈马斯是政教合一组织,目标就是消灭以色列,双方冲突再起也有必然。
看来人类和平这个问题确实太为难上帝了!
影片中,巴方要得到耶利哥城,我查看以色列地图,没耶利哥,略一思索,按耶利哥古城的位置推测,原来是杰里科城。估计巴方想把杰里科城作为首都,所以索取该城。
以方愿意把杰里科城给巴方,但先问垃圾处理和税收,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杰里科才可以让出。巴方代表觉得好笑:这2个问题是细枝末节,我跟你谈地盘,你跟我谈垃圾。然而以方告诉巴方:这是行政权,也代表主权。巴方才有所悟。
这说明巴方在治理国家的能力上和思想上有很大欠缺,将来他们不会治理好自己的地盘的,这被随后至今的现状所证实。
百度百科上说奥斯陆协议没被执行,我看不是的。也许许多的协议细节在后来的执行上有交错,但总体上说,从此以巴双方相安无事。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民每天早晨到以色列打工,晚上带着工资回家,养活老婆孩子,这样的打工者家庭占比极高,是巴占区经济主流。巴勒斯坦政府养活不了自己的人民,是以色列政府给了他们饭碗。
至于加沙,那里被巴勒斯坦极端派,也就是哈马斯占据,躲在妇女儿童身后跟以色列干仗,卑陋不堪。而另一块巴勒斯坦土地,也就是约旦河西岸,那儿的政府和人民绝不参与。
这两块巴勒斯坦土地,有一个共同点:官员严重腐败。还好,打工者的钱他们克扣不到,否则,以色列要为了巴勒斯坦人民而跟巴勒斯坦政府干一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