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自由的幻影 Le fantôme de la liberté(1974)

简介:

    本片由几个超现实的小故事串联而成。公园里,一个神秘男子塞给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几张图片,女孩父母对这些帕特农神庙、凯旋门等古建筑的图片大惊失色。丈夫晚上被幻觉困扰求助医生,恰巧女护士请假离去,在回家的路上,女护士偶遇受虐狂帽商、赌博的神父等人。一位教授搭护士的车来到警局授课,却总被打断,他最后讲了一段赴宴的经历,几个朋友在马桶上闲聊,而吃饭却在厕所一样的单间里。一名罹患癌症的男人被告知女儿失踪,虽然女儿就在身边,但一群人仍然四处寻找。一名枪手在高层建筑里随意射杀路人,被判处死刑,但看起来却像是当庭释放。警察局长接到了死去的妹妹电话,他前往墓地查看,却发现自己的位置已经被别人代替……

演员:



影评:

  1. 第二次看,就此写下我浅显的理解

    --------------------------------------------------------------------------------------------------------------------------

    布努埃尔是公认的超现实主义大师,他的超现实场景所带来的奇妙幻想氛围很大归功于他独特的手法。固定长镜头以产生中立客观的视角,然后突然的推拉摇移、变焦又突兀地将其改变,在一个镜头中不停改变拍摄角度(《维莉蒂安娜》中拍摄角度的变换就很惊艳,同时以此表现上下阶层差距)、转换被摄主体等等。非常规的摄影机运动被布努埃尔高超的场面调度能力精妙地把控住,影像内部“变例”的呈现方式皆处在外部稳定的控制下,同影片中各类现实场景(通常很有巴洛克式画风)与幻觉梦境(或者是人物的反常行径)杂糅交互而生发的怪异荒诞之感相契合。

    本片由许多个超现实小故事串连而成,每个故事的结尾以新人物引出另一个故事,看似相互衔接,可在毫无一条明确线索带动、毫无一个明确中心主旨进行围绕、每段内容独立到几乎可以被割离于其它内容的情况中,这些故事更像是被一条细线轻微飘忽地相连,后者走向如何根本不受前者影响。如此,布努埃尔便不受传统叙事结构的限制(《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里的嵌套梦境也能体现对传统的颠覆),可以大肆挥洒想象力,利用自己在晚年早已炉火纯青的超现实主义手法为观众呈现一出出荒诞幽默的幻想喜剧,于不同故事中不断跳跃自己的思绪,从不同的层面,通过对社会惯常规则与逻辑的颠倒推翻中给予资产阶级辛辣的抨击讽刺。

    第一个故事。1808年拿破仑占领西班牙,法国士兵对城内的西班牙士兵执行死刑然后在一个教堂里瞎七倒八。“打倒自由!”那群西班牙人群声高呼。毕竟人民并不需要残暴侵略带来的、高压统治之下的所谓“自由”,在严酷苛刻的体制管控中,自由只是人民被异化后心里产生的幻影。开头便以反常的内容奠定了全片对体制下“自由”的嘲弄姿态

    还有个有趣的地方:一名法国士兵及其猥琐地对着一个神像吻了上去,旁边的另一个神像活了似的举起手拍晕他。这或许照应了传统宗教的禁欲主义——由此看来,那群法国士兵也不是自由的。

    第二个故事。一名怪蜀黍送给两个女孩一封装满照片的信。回到家后父母看着照片一脸吃惊痛斥其污淫,然而上面只是一些风景名胜。晚上睡觉时丈夫还看到了一幕幕幻觉图景:公鸡走来、修女灭灯、邮差送信、鸵鸟走来......伴随着这些,闹钟上的时间眨眼过了数个小时。

    第二个故事隐晦地体现了社会规则对资产阶级家庭的约束,而后者难以忍受便作出荒谬无理的行为。这对夫妇的家里四处可见高贵典雅、排布得端正规矩的室内装饰,如井然有序的社会规则包裹着他们。丈夫受不住了,便大喊“我讨厌对称”。然后做出无用可笑的“反抗”。 像看待淫秽黄图那样看待普通的名胜照片,这是夸大了社会规则的拘束下观念的古板程度。后面的超现实幻想场景或许是潜意识里受压抑的心理活动对现实的投射。而布努埃尔将其与现实场景糅合,产生奇妙的观感,营造出十分有趣的氛围。

    第三个故事。丈夫将邮差的信给医生。布努埃尔没对此多做解释就将故事带入到护士的视角。护士来到一个乡村旅馆,各色人物聚集于此。教士们结束祷告后打牌取乐、一名年轻人与他的伯母乱伦。一名教授邀请大家来到其房间,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和情妇(or老婆?)SM。众人惊恐逃离。

    不论是乱伦情节还是那个抖M教授,都是“爱”与“性”畸形病态的表现形式。教士祷告时的庄严虔诚态度与之后玩牌时那副模样形成巨大反差,刺破宗教信仰人士虚伪的外衣。这些荒诞错乱的情节上演于象征着“自由”的乡村,在这种"自由"下人们因暂时脱离人类社会束缚而纵欲猖狂,暴露出自己的真实一面。

    第四个故事。一名警察教员搭着护士的顺风车来到警察局授课。在课上他讲述了社会习俗与法律道德在对立共存中的发展变化。他讲了一个经历:一天,他拜访朋友家,一行人围着桌子坐在马桶上“聚餐”。而教员之后来到“用餐间”却对着一堆食物大快朵颐。

    这个故事荒谬可笑之处在于将人们心里惯有的认知逻辑彻底颠倒了,也在于导演营造非常严谨正式的氛围与其内容的荒诞形成强烈反差,让观众忍俊不禁。拉屎排泄这样带有私密属性的行为在公开场合大胆进行,而吃饭进食这样正常不过的行为却只能在私底下偷偷摸摸完成。看似离奇古怪,实则只是将资产阶级人民在“民主自由”社会下的生活方式滑稽夸张化。近乎不可见人的隐私都能在公共无拘无束地暴露,这是一种极端的“自由”,而内心本能的冲动却只能于私下不可见人之处释放,这又体现所谓“自由”下人们天性受到束缚。

    第五个故事。两名交警上完课后执勤。给一个司机开了罚单,故事由此带入到那名司机上。他被医生诊断出癌症却扇了医生一巴掌。回到家后被通知自己的女儿失踪了。到学校确认、去警察局报案......有趣的是一整个过程中,“失踪”的女孩时刻紧跟在他们身边,他们视而不见吗?可女孩说话时父母批评她不要插嘴,警察还总是对照着女孩的样貌写寻人启事......

    这个故事体现了“自由”社会下儿童的“存在”被权威毫无情理的碾压与抹杀。父母代表现代“民主”的家庭观念中仍残余着的管控观念,它蔑视孩童本就渺小脆弱的话语权,甚至当其不存在。而警察一套套死板生硬的教条办事体系又是对形式官僚主义的讽刺。小女孩自始至终都是一副乖巧天真的模样,儿童反抗跳脱的天性似乎已经泯灭了。

    第六个故事。一名诗人拿着狙击枪在大楼肆意枪杀街上的行人。被逮捕后被法院判以“死刑”——无罪释放。走出法院,一群女人围着他要求签名。紧接着第七个故事,警察局长在酒吧接到死去的妹妹的电话,应电话的要求他来到妹妹的坟墓里,却被当做盗墓的抓走了。本以为自己局长的身份能逃过此劫,没想到该位置突然被新局长代替。可笑的是碰见新局长后两人竟然一通寒暄马屁嘘溜。两局长来到一个动物园,枪炮声、人群喧闹声、钟声四处响起,暴乱的动物大喊“打倒自由!”最后画面结束于一只茫然四顾的鸵鸟。

    第六个故事中对杀戮的展现并不会激起我们对受害者的同情与对诗人屠杀无辜生命的憎恶,因为毫无道理的动机将杀戮的残酷性弱化,被这种莫名其妙的动机的前提因素影响,配上布努埃尔独特的呈现风格,观众始终是融不入“客观”的影像而是受“主观”上的古怪之感所扰。诗人的胡作非为是在有秩序有规则的社会中作出的具有破坏性反抗性的控诉争辩,可这种控诉竟然寄托于个体的“自由”对他者的“自由”的侵犯。而死刑为无罪释放,看来经过反抗他的确“自由”了——这种“自由”是法律之下庄严正义的权威审判将他彻底剥离文明世界后带来的。而仍处于“文明”世界的人们对这种“自由”满怀愚蠢的崇拜,就像故事结尾争相向诗人求签名的女人们一样。

    第七个故事里有影射局长与妹妹乱伦的情节。裸体的妹妹弹着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局长满含笑意走来。肮脏下流的“性”掺杂于高贵古典的氛围,让观众的观影体验在这场短暂但含糊禁忌的爱恋桥段中变得十分怪异。死去的妹妹给他来电话,或许是受社会规则拘束后,潜意识里对“性”的渴望投射到现实,呼唤他回归“自由”。

    结尾发生在动物园,我们便如同结尾的动物那样困于笼中享受着安逸的“自由”。动物暴乱,军队警察来镇压,于是第一个故事的情景再次出现——“打倒自由!”如此,联系甚微的各个故事跨越百年时空形成一个闭环,预示着为了心中如幻影般虚幻的自由、去反抗体制管束之下的“自由”的万世循环。百年后,高喊“打倒自由”的人变成了动物,毕竟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规则逐渐“先进”,人们被越来越规矩严谨地牵制框化,作出种种错乱扭曲、有悖常理的行为,甚至暴露出自己的“动物”本性——可这种“本性”还是逃不脱桎梏。人们还是像结尾的鸵鸟那样茫然四顾,又或者说像鸵鸟把头埋进土里逃避现实那样忽视天性之外无形的封禁。

    -----------------------------------------------------------------------------------------------

    如果屏幕前的你看到了这里,那我着实佩服你听我胡扯的耐心。通篇下来,我完全脱离影片中的表象内容去费尽心思地探讨“第三层面”隐晦不清的意义。而布努埃尔在“第三层面”上赋予的深度思考与他对故事本身呈现方式的"简陋"程度实在不搭调——粗糙的布景、演员们的蹩脚演技等等等等。可他又将丰富的内涵作用于表象上,在出色的氛围营造里,外化出幻想空间并将其突兀地设置于现实中,打破理性又诱使观众以理性去辨别深挖其中的含义。布努埃尔从不向外界解释他的电影,这也使他的电影有着巨大的解读空间。他催发着我们的热情——探索的热情、发现的热情、感受真正电影艺术的热情。

  2. 1、本篇推荐的欧洲电影是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之外的欧洲电影,共计19个欧洲国家。

    2、法意德之外的欧洲电影大国,首推英国。但英国的情况又比较特殊,地缘上属于欧洲,艺术层面却接近于美国。英国是莎士比亚的故乡,所以英国有着良好的戏剧传统,英国电影也有着更多的戏剧化倾向。换言之,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演员,使得英剧有了品质的保证(是英剧,不是英国电影)。除了风格相近以外,在导演和演员层面,英国与美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比如希区柯克,原是英国人,但主要在美国拍片。因为我按照国籍分类,所以将其列在了英国单元里,特此注明。

    3、丹麦、瑞典等北欧电影有着德国电影一样的深刻冷静,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电影则有拉美电影一样的奔放热情,这些都和民族性格有关。

    4、前苏联、捷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爱沙尼亚等东欧国家,是艺术电影的另一大阵营,人才辈出,高手云集。艺术水准,不输法国。

    5、按惯例,选片子,先选导演,我最喜欢的法意德之外的欧洲导演有:布努埃尔;史云梅耶;哈内克;帕恩;基耶斯洛夫斯基;塔科夫斯基;塔尔;马卡维耶夫;多梅尔和冯提尔。

    6、本片单推荐的欧洲电影,始于1957年的《雁南飞》,止于2014年的《星际穿越》,时间跨度57年,入选导演55位,电影佳片100部。



    英国19位,26部

    1、克里斯托弗·诺兰3部:星际穿越;盗梦空间;尾随

    2、彼得·格林纳威2部:情欲色香味;枕边书

    3、盖·里奇2部: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

    4、迈克·李2部:赤裸裸;秘密与谎言

    5、特瑞·琼斯2部:万世魔星;人生七部曲

    6、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2部:惊魂记;迷魂记

    7、大卫·里恩1部:日瓦戈医生

    8、埃德加·赖特1部:热血警探

    9、特瑞·吉列姆1部:十二猴子

    10、乔治·杜宁1部:黄色潜水艇

    11、德里克·贾曼1部:蓝

    12、戴夫·马卡基1部:镜子面具

    13、丹尼·博伊尔1部:猜火车

    14、安东尼·明格拉1部:英国病人

    15、阿德里安·莱恩1部:一树梨花压海棠

    16、雷德利·斯科特1部:末路狂花

    17、史蒂芬·戴德利1部:时时刻刻

    18、安德鲁·伯金1部:水泥花园

    19、菲尔·马洛伊1部:菲尔·马洛伊短片集


    捷克4位,8部

    20、杨·史云梅耶4部:极乐同盟;浮士德;爱丽丝;杨·史云梅耶短片集

    21、扬·斯维拉克2部:布拉格练习曲;给我一个爸

    22、奥德里奇·利普斯基1部:快乐的结局

    23、扬·内梅克1部:变形记


    波兰4位,10部

    24、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5部:十诫;机遇之歌;红;蓝;白

    25、罗曼·波兰斯基2部:钢琴家;唐人街

    26、莱彻·玛祖斯基2部:磨坊与十字架;天使

    27、瓦莱利安·博罗夫奇克1部:不道德的故事


    西班牙4位,10部

    28、路易斯·布努埃尔5部:自由的魅影;泯灭天使;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维莉蒂安娜;朦胧的欲望

    29、佩德罗·阿尔莫多瓦2部:对她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30、比格斯·鲁纳2部:乳房与月亮;火腿,火腿

    31、费尔南多·阿拉巴尔1部:我像疯马般行走


    前苏联3位,8部

    32、安德烈·塔科夫斯基4部:潜行者;乡愁;镜子;牺牲

    33、尼基塔·米哈尔科夫2部:烈日灼人;西伯利亚的理发师

    34、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2部:我是古巴;雁南飞


    匈牙利3位,5部

    35、贝拉·塔尔3部:都灵之马;撒旦的探戈;鲸鱼马戏团

    36、乔治·巴勒菲1部:人体雕像

    37、安德拉斯·杰莱斯1部:天使报喜


    奥地利2位,6部

    38、迈克尔·哈内克5部:趣味游戏;白丝带;爱;第七大陆;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

    39、米歇尔·格拉沃格1部:妓女的荣耀


    瑞典2位,5部

    40、英格玛·伯格曼3部:假面;芬妮与亚历山大;野草莓

    41、罗伊·安德森2部:你还活着;二楼传来的歌声


    前南斯拉夫2位,3部

    42、杜尚·马卡维耶夫2部:有机体的秘密;电话接线生的悲剧

    43、埃米尔·库斯图里卡1部:地下


    比利时2位,3部

    44、雅克·范·多梅尔2部:无姓之人;小英雄托托

    45、达内兄弟1部:罗塞塔


    罗马尼亚2位,3部

    46、克里丝蒂安·蒙吉2部:山之外;四月三周两日

    47、柯内流·波蓝波宇1部: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


    丹麦1位,4部

    48、拉斯·冯·提尔4部:反基督者;白痴;狗镇;黑暗中的舞者


    希腊1位,2部

    49、西奥·安哲罗普洛斯2部:雾中风景;永恒和一日


    土耳其1位,2部

    50、努里·比格·锡兰2部:三只猴子;适合分手的季节


    爱沙尼亚1位,1部

    51、皮特·帕恩1部:皮特·帕恩短片集


    葡萄牙1位,1部

    52、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1部:安吉里卡奇遇


    芬兰1位,1部

    53、阿基·考里斯马基1部:没有过去的男人


    荷兰1位,1部

    54、亚历斯·冯·华麦丹1部:北方小镇奇谈


    爱尔兰1位,1部

    55、约翰·卡尼1部:曾经









  3.        这是一部少见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而在我看来超现实主义是对现实最尖刻的批判。超现实主义有预谋地将现实打乱,呈现给观众以疯狂怪诞的体验。
        本片由几个分立的小故事构成。
        一开头是拿破仑时代戈雅的名画《起义者被枪杀》的再现,被处决者高喊着“自由滚蛋”,匪夷所思。
        接下来,一个公园怪叔叔给两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一些照片,还让她们不要给大人看——你邪恶了,对不对?小女孩点头答应了,但回家转头就给了妈妈,一点迟疑也没。妈妈和爸爸非常惊慌,解雇了让女儿和陌生人说话的女佣,拿着照片一张张的看。但那真的是“漂亮图片”——各地风景的照片,凯旋门,圣母院,家长边看边说“真恶心”“太无耻了”。完全颠倒了,把“本该发生的事”,换成了“可能”但荒谬的事——孩子没有迟疑的背叛(想想大家小时候该是怎样的保密),漂亮图片真的是漂亮的图片,而不是猥亵,母亲依然的担心,却认为这漂亮图片依然是猥亵……反常的行为,似乎揭露了人与人关系冷淡,但还得全局来看。
        第三个故事,上个父亲晚上睡觉,午夜里,妻子熟睡,钟铛铛地敲响,一只公鸡走进卧室;一点,一个神秘的黑衣女子飘进来,手持怀表蜡烛,打开看了一下,吹灭了蜡烛;两点,一个邮递员骑车进来,扔给丈夫一封信;三点,一只鸵鸟穿过卧室。第二天丈夫拿着信去找医生,医生也没办法,但导演没公布信的内容。这一节象征意太强,符号化语言太多,我实在难以理解这几个意象在西方文学中的象征含义。
        第四个故事发生在旅馆,一个护士碰见四个赌博喝酒的修士,受虐狂鞋商,乱伦的侄子——一切都是混乱,而这种混乱又无处不在。
        护士离开旅馆,载一个教授到警察局授课,拉开了第五个故事的帷幕。教授来之前,所有的警察都像小学生一样闹腾,跳舞唱歌,在黑板上写侮辱老师和团长的话——等老师来了,又装模作样地坐回位置。教授来了,大谈法律道德,不断有人来打断课堂,让课无法进行,学生也不停捉弄老师,到最后课堂只剩队长两个人。团长来监督,到了高潮,进入第六个故事。
        教授讲他的一次拜访朋友的经历。一天他和夫人一起去拜访朋友,穿着非常正式,寒暄过后,两家子人一起到餐桌“table"边,然后桌边居然是一大圈马桶……这还不是假马桶,主人和客人居然都脱了裤子,边上厕所边在桌上高谈阔论。按照糗百惯例,这还不是GC,高潮是小女孩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吃饭。“妈妈嗔怒地回道:”在桌上不要说这样的话,没礼貌。“教授起身,很礼貌地问女仆:”请问吃饭间在哪?“然后进到一个独立的像厕所的一个隔间,拿食物自己吃起来。有人来敲门,教授说道:”有人!“敲门的人连忙道歉离开。这个故事太好懂,批评太尖锐——一个讲法律、道德的社会,会客变成一起上厕所,吃饭变成一种私密——把私密公开化就造成了一种荒诞的效果——鞭挞着这个社会颠倒的道德。
        第七个故事里,队长们起身,去执勤,遇到该幕主角,主角开快车去巴黎看病,被确诊有癌症,临走扇了医生一巴掌。到家被告知女儿失踪,和妻子一起去学校找——实际上女儿一直在他们身边——根本没有失踪——而所有人都在找,警察还煞有介事地看着女孩,”白人,蓝色连衣裙,白色鞋子,应该是未婚。“ 这一幕,人的存在的荒诞,搞笑地呈现出来了。
        第八个故事,一个诗人在高楼上随意射杀路人,拉去审判,被判死刑后还高兴地和众人握手,出法庭时,仿佛成了明星。第九个,警察局局长被人抢了位置还和新局长打官腔,最后一起去动物园镇压动物……画面旋转,背景里响着开头处决的声音——打倒自由!~一张迷茫的鸵鸟的脸,影片结束。
        各位一定觉得,这部影片是部闹剧。的确,超现实主义很难被接受,这部影片的目的正是批判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让我们感到不舒服。超现实主义正是对我们思维规律的总结,对日常反复出现的规律、现实进行”非理性的转变“,一切神圣皆化为世俗,一切神灵皆被亵渎。我本人也相当喜欢这种思潮。道德的混乱,存在的缺失,无不是社会尖锐的问题,悬而不决,日日冲击着我们的思维。人格的异化在”自由“的社会里相比影片完全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啼笑皆非之余不免让人深思——而超现实主义艺术,用这种羞辱的方式,揭示被异化的人的形象。
        片中第一幕,死刑犯们死前高喊打倒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猜测,这是对现今自由的一种反面思考,对今天所谓的自由的一种质疑?何为有限度的自由?个体的自由不应该被无限度地夸大,不应该影响到其他个体的自由,不应该低于某一底线——否则就是接下来的混乱。在这所谓的自由中,母亲担心每个和女儿说话的人,陌生的都是怪叔叔,塞给的图片都有用意;在这之中,道德混乱, 客套就像大家一起上厕所一样荒唐,连修士都无所不为,私密的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罪恶之人反倒被人崇拜;在自由的名义下,人们肆意攻击他人,毫无羞恶怜悯之心;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无处不在,而和人打哈哈让人更觉得人的存在的困扰(即何谓存在)不仅仅是劳动的压迫与统治意识形态的折磨,更可以说来自虚假的、颠倒的、神秘化的社会关系,一种生活对人的异化。鸵鸟我认为指代的是鸵鸟思想,即指逃避现实问题,现实是无法逃脱的,鸵鸟只能来了又走;邮差带来的是信息,那究竟是谁带来的信息,什么信息,我们都不知道,所以,信指未知;公鸡走来,却不叫,巫女吹灭蜡烛,世界陷入黑暗,似乎都指没有黎明,看不见希望,随后邮差送来未知,鸵鸟走来又离开即想逃避却不能。丈夫梦境的挣扎似乎是每个人,每个生活在自由中的现代人的痛苦。影片末尾有出现鸵鸟,似乎又在说逃避——鸵鸟式的逃避,而背景中的枪声,”打倒自由“的呼喊,天旋地转的镜头,似乎告诉我们,无处可逃,自由只是人们意淫的幻影。
  4. 《自由的幻影》是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nuel)倒数第二部电影,为晚年叙事实验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幽灵”(fantôme)出自《共产主义宣言》的第一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说是向马克思致敬的作品。片头打出的字幕说,此片取材于居斯塔夫·贝克(Gustavo A. Becquer)的一个小故事。只是我不太清楚他的哪个故事,所以无从了解。

    这部电影的叙事的确够实验性的,几个小故事一一演化过去,象火炬接力一样,上一个传给下一个,然后继续传下去。剧本是和让-克劳德·卡瑞尔(Jean- Claude Carrière)一起写的。布努埃尔谦虚地说他没有汹涌的才思,我不能想像一个缺乏才思的人能写出导出如此天马行空的电影。有点象意识流那样跳跃和随兴,他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平行叙事方法。在这里他已经不满足于穿插于正常叙事中的幻想场景,而干脆把真实和虚幻糅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荒诞不经的超现实主义气氛来。

    本片的引子由哥雅的名画《1808年5月3日(起义者被枪杀)》开始,背景是拿破仑军队占领西班牙期间,士兵们如画中一般执行死刑,西班牙人高喊“自由滚蛋”。当拿破仑和先进的法国把“自由”强加给周遭的国家和人民,这个自由无非是一个“幻影”,因此可以理解被占领的人民要求“自由滚蛋”的心情。片中的小故事逐一回应了这个主题。

    正片从一个保姆朗读故事的声音中开始,巧妙地从拿破仑军队在教堂里胡作非为的场景切换到现代和现实来。演保姆的那个演员在很多布努埃尔的电影里出现,总是蠢笨如牛,滑稽可笑。布努埃尔总找得到一些怪怪的,又极其恰当的人演他的角色,修道士,变态狂,教授等等,让人拍案叫绝,一看他们的脸,观众自己就可以开始想像故事了。

    一个看上去变态的男子神神秘秘地给女孩子一些照片,从父母后来发现照片时的表情看,观众很自然地以为是淫秽图片。导演耍了观众,只是些风景名胜照片而已,父母痛心疾首地称之为恶心邪恶等等,无非是凯旋门圣心教堂。这个小手段很象一些笑话,暗示别人往歪处想,然后一脸无辜地告诉你,其实很纯洁,是你自己阴暗的心理在作祟。

    这是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男人有着失眠的困扰。晚上10点半,他躺下,翻了个身,一看时间已过1点,一只公鸡走进来,2点了,一个黑衣妇人举着蜡烛拿着怀表从黑暗中现身,3点,邮差骑着自行车到他床头,丢了封信给他,又跳到4点,一只鸵鸟颤巍巍从一个门进来,穿过卧室又在另一扇门里消失。这些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荒诞画面,我们可以在其他心理分析的影片和超现实绘画中找到影子。

    男人把梦中收到的信给医生看,虽然观众很好奇,但导演并不交代信的内容,而是直接过渡到护士的第二个故事里去了。也许只是导演一时的胆大妄为兴之所至,却真的给以后的评论家和观众设了种种猜测的陷阱。

    乡村的客栈里上演了好几出戏。先是旁观地从楼道的角度,拍了住客们小蜜蜂似的进进出出各忙各事。然后几个修道士不请自来地到已穿着半透明睡衣的护士的房间里祈祷,一转眼几个人打起牌来,抽烟喝酒,胳膊搭在护士肩上,不成体统。一个白发老妪和年轻的侄子跑到这个远离家庭鸟不生蛋的地方偷情乱伦。继而这些人被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邀入他的房间,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和女助手变装表演了一出受虐的闹剧,原来他有喜欢暴露的受虐癖。客店常常是藏污纳垢的场所,因为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圈子,萍水相逢的客人们只是些不相干的人,一切越轨的秘密丑行就有了自由活动的天地。镜头像只偷窥的眼睛,把资产阶级和僧侣的另一面暴露无遗。

    第二天早上,搭护士顺风车的教授把接力棒接了过去。给一群不听话的宪兵讲法制和颠覆社会习俗的课时,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曾应邀到一个朋友家吃饭。一个新派的资产阶级家庭,装饰现代,最令人惊奇的是餐桌边的椅子竟是马桶,每个人脱了裤子坐在上面。解决完后教授起身“如厕”,厕所里反而是吃饭的地方,而且真的跟上厕所一样私密,别人敲门,里面说“有人了”,门外人就赶紧道歉走开。荒诞而滑稽。让我想到一些当代艺术,极尽自由之能事,拿什么都奉为艺术,完全把传统美丑的观念颠覆了。抛开玄虚的那一套理论,其实什么都没有,还把不附和不苟同的人当傻子。

    最后离开教室的两个宪兵在路上逮了个超速的,引出又一个极其荒谬的故事。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的男人回到家,并没跟妻子说什么。忽然被告知女儿在幼儿园里离奇失踪。赶到学校,女儿就在教室里,但他们视而不见,还教育孩子不要插嘴,接着到警局报案。警察很重视,明明小女孩就在面前,还煞有其事地调查。一边登记失踪人员特征,一边观察小女孩的样貌,还自作聪明地说“她应该是未婚”。教条得过头的办事手续已经是“超现实”的了,因为这里被戏剧化处理了,显得很滑稽,但在日常生活中,睁眼说瞎话的其实比比皆是。

    一个诗人在蒙巴那斯大楼顶上用长枪射击路人,漫无目的,不同场所里的人以不同动作倒地。被捕后被判死刑,他跟没事人一样和周围的人握手,然后径直走了出去,女人们还找他要签名,俨然成了明星。

    警察局长找到了失踪的女儿,给父母正念着一封信,秘书暗示他时间到了,吊胃口的信又没念完,就匆匆走了。而他所谓重要的约会无非是酒吧里的牌局。等牌搭子时,向一个美女讲了死去的妹妹的故事。一个炎热无比的夏天,他妹妹在房间里全身赤裸地弹奏钢琴,画面很肉感很暧昧。正说着,死了的妹妹突然打电话到酒吧里要见他。晚上去撬墓,发现妹妹的长发洒在钉死着的棺材外面。他被看墓人抓到警局里,他的位置已换了别人。两人用官场上的口气一本正经地聊部署在动物园周围的警力,好像是有关镇压动物。

    接下来就到了影片结束的部分,动物园里百兽乱鸣,警察紧张待命,而背景的声音又回到了最初引子里的那声“自由滚蛋”和枪声大作,画面最后,一只鸵鸟瞪着两只大眼睛左顾右盼,直到渐渐模糊。

    人?动物?自由?暴动?这里面说不清的关系,布努埃尔已经把要素巧妙地点了出来,在观众的心里自然地连成了一条线。他说的故事都是匪夷所思的,让人为荒诞的情景笑破肚皮,但这些不是无谓的卖弄和噱头,里面的嘲讽是那样的鲜明,观念是那样的激烈,批判是那样的有力,足以使观众从单纯的愉悦中体会出深刻的思想,越嚼越有味道,这样的电影不是大师杰作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