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民谣歌手赵雷的一曲《成都》火遍了全中国。
这首歌让这个有着天府之国之称的西南省会城市,被文艺青年们贴上了了各种各样的标签,深秋的垂柳、阴雨的小城,舒缓的音乐伴着轻轻忧伤的歌词,丰富了没有到过这个城市的人们对其的想象。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不知道《成都》是否真的引起了成都人的共鸣,但却让许多不是成都人对成都有了许多新的向往,至少我身边真有因为这首歌而专门去领略成都小酒馆风情的小伙伴。
而我与成都仅有的一面之缘,是在2009年的夏天。那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年,我在一个NGO的组织下,与30多名志愿者进入四川省阿坝地区某乡镇中学支教。在支教结束后即将要离开时,我们的一名学生说,无论如何,都要带着我和几名志愿者到成都去“耍耍”,不然就白来了四川。
因为大地震,原本就不算平坦的道路被撕裂得更为严重,加上山区时不时发生的山石坠落,让这趟成都之行着实不易。我们几个志愿者,在这个并没比我们小多少岁的男孩的带领下,挤进着一辆小皮卡,原本只要一两个小时的车程,摇摇晃晃四个多小时到达了都江堰,又从都江堰换乘了男孩表叔叔开的小面包车到了成都。
接近7小时的车程的颠簸,让我们几人原本对麻辣爽口的川菜的向往顿时消失。然而给我们带路的这个大男孩,一到了成都,眼神里便有了另一种光芒。时隔近十年,我早就不记得他给我们介绍成都的各种内容,但是我还记得他质朴的四川口音,还有他成都的无限向往。
他最喜欢看春熙路上来往行走的人们,他说他们看起来很潇洒。他还说想在成都安家立业,这是他定义的“成功”。
接近十年过去,不知道这个男孩如今是否成功地在成都安家立业了,还是飞的更高更远,又或者是还在自己的家乡。但是成都在我的印象里,就变成了一个承载着梦想的城市,而不是现在许多人口中慵懒、休闲的地方。
成都一定有很多面,就像《了不起的成都工匠》里的故事,让我再一次认识了这个城市和这里的人,超越了人们对其贴上的种种标签。
组装战斗机的刘时勇,曾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个在镜头前说着四川话的战斗机铆装师,把30多年的时光献给了军机铆装工作。
在需要上万道组装工序的战斗机生产工作里,刘时勇的工作就是进行钻孔、装钉、铆装。
钻孔的电钻有极强的后座力,然而他却要始终保持手持机器,并打出的钉孔要保证误差在不到发丝粗细的0.02毫米的差距。任何细小的都可能让在告诉飞行的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失误。虽然不能亲自驾驶战斗机驰骋飞行,但他对蓝天的向往却分毫不少。
成都精神,在刘时勇身上体现的,就是这种质朴的坚守和一丝不苟。
汽车喷涂师黄波,在原来被外国人垄断的汽车喷涂技术中,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在成都一汽大众工厂里,汽车喷涂完全靠机器全自动完成,数年前,一旦机器稍有故障,没有掌握这项技术的工人们只能干着急,请来德国的技工完成修理。德国技工许多时候也无法解决技术困难,加上对中国工人傲慢的态度,让黄波反思: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学?
于是他就开始啃这项技术,在不停地试验和学习下,逼迫自己成为了喷涂技术专家。
“世界万物都有它自己的轨迹,你可以顺应它,你也可以试着去改变它。”黄波的不服气,改变了成都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
锅炉厂电焊工胡明,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锅炉焊接的岗位上。在高温和火星喷溅的工作环境里,焊接的工作不仅考验技术,还考验着技工的忍耐力:
即使在有了离开工厂的“升官”机会时,胡师傅也毅然拒绝,作为一名工业工匠,他的坚守,是要把这项辛苦但却极其重要的工作传承下去。
因为这样的工匠精神的坚守,才有了成都的繁荣和发展;因为这些人的坚守和传承,成都的未来也更有希望:
这样的匠心、匠人精神,给成都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正如片中所说:“心有精诚,手有精艺,繁杂世界里,与孤光焊花孤独作伴。”
他们不仅与孤光焊花孤独作伴,每集只有五分钟的《了不起的成都工匠》里,还有川菜之魂的守护者、郫县豆瓣酱接班人张安秋,他用全新工艺捍卫传统味道,付出一生;也有军工绣娘潘玉华,经过23年潜心修炼,为空警-500编队保驾护航默默付出。
感谢导演,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全新的成都和成都的人们, 当然,这或许是真正的成都原本的样子,我我们对成都了解的太少,因为这个城市输出了太多轻松的、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展现给世人的是美味的食物、憨态可掬的熊猫、清幽怡人的自然景色,现代和经典相结合的城市格局。然而成都之所以展现给外人这样天府之国、悠闲都市的感觉,少不了背后工匠们的坚守、创新与传承,他们是城市的脊梁,乃至国家的栋梁,他们付出汗水和青春建设了真正的成都,成全了成都人的安逸生活,满足了外人对成都的想象。
汶川地震没多久就10年了。我始终忘不了那个向往成都的阿坝男孩。他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妹妹、姑姑和外公。这片土地带走了他家的房子,他的亲人,却没有带走他继续在这里生活的想法,更没有带走他的乐观,他的梦想。成都就是他的梦想,成都,也是这些造梦工匠们的家园。
老实说,这部纪录片我是从第二集开始看的。
这有点不大符合我一贯的看片风格。我有点强迫症,看什么都得从头看起。随便抓起一本散文集从中挑一篇读起,或者点开一部剧的第8集津津有味地看起,我做不到。
可第二集的“抓娃娃大神”这五个字却牢牢地吸引住我,指使我点了进去。
看见这个开头,我一下子兴奋了。
因为抓娃娃机和抓娃娃大神,甚至一切与抓娃娃靠上点边的元素,都让我轻易就想起我的室友来。
在我们寝室每天为了毕业论文苦闷而无法排解的日子,我的室友李大侠开发了一个减压新玩意儿。有一日晚间,我们俩实在半个字也憋不下去了,图书馆里乌压压一片埋头敲键盘的面无表情的学生,实在叫人受不了。我俩一合计,挎起书包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了学校旁边的商场。稀里哗啦地吃完大碗拉面之后,李大侠那贼溜溜地双眼盯上了商场走廊边的一排自动售币娃娃机。40个娃娃币投进去,一转眼就全打了水漂。李大侠此刻倒很有些“匠人”的坚韧不拔,她总结了经验教训,研究了机械手臂的运行轨迹和大致臂力,声称找到了“诀窍”:要选择距离出口刚刚好、高度适中的娃娃,然后一举拿下。我心中自然没当一回事,打算继续冷眼旁观她源源不断地喂钱。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大侠就和那跳入山谷习得九阳神功的张无忌一样,突然就神功附体,一口气怒抓17个娃娃,邪魅狂狷地扯着嘴角看着一旁目瞪口呆的我,得意地扬了扬手中快要塞不下娃娃的塑料袋。
从此以后,李大侠一战成名。抓娃娃大侠,当之无愧。
而现在,我因为对李大侠的仰慕,而看起了《了不起的成都匠人》。真是奇妙的缘分。
屏幕中的画面仍在继续。
第二集的主人公黄波是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的一名仿形师,主要负责调适喷涂机器人的运行轨迹,好让它们能够精准地给汽车“上颜色”。由于工作性质使然,黄波天然地喜欢研究机械的轨迹。在他的眼里,轨迹并不简单无聊。
当然,真正的“匠人”黄波与打酱油的娃娃抓手李大侠是很不一样的。正如黄波所说,世间万物都有它自己的轨迹,你可以顺应它,当然,你也可以试着去改变它。
李大侠是顺应规律并服从规律的玩家,而黄波则是认识规律创造规律的发明家。
全自动喷涂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过去一直掌握在德国人手中,从购买到使用到维修,国内的工人们都要受到不小的掣肘。有一次,喷涂机器出故障了,德国人捣鼓了半天也没弄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竟然发起了牢骚,对着工人们吹胡子瞪眼的,显是有些看不起人的样子。
黄波自然是不服气了,难道只有你们外国人才能学好这门技术不成?
年少有志的黄波开启了学霸模式,开始尝试自学这门新技术,一股脑儿打算走自力更生的创新之路。
笃学钻研的精神终于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被黄波“驯服”全自动喷涂机器人,目前正领先国际水平。
看到这里,我唏嘘不已,同样是爱玩娃娃机,怎么我那个不争气的室友就和别人的差距是那么大呢?刚想感叹一句“大国工匠就是不同凡响啊”视频却戛然而止。
轻轻移动鼠标找到进度条,才发现这部纪录片每集只有六分钟左右。这对于已被手机、ipad等移动端荼毒多年而丧失专注力的我来说实在是意外之喜。不过几支广告的功夫,一位匠人的执着与专注就跃然屏幕上。一小段引人入胜的引子过后,主人公就上场了 。既不拖沓啰嗦叫人好没耐性,又将人物本身的事迹拿捏得恰到好处,使人性格鲜明,而将“匠人精神”寓于一次事件或一个矛盾之中,简单明了。
于是我一口气将更新的前六集看完,这些生活在天府之国的匠人们不尽相同的经历如同彩色画片一般在眼前缠绕,忽而让我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正如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头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六位可爱的成都匠人也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正是:“努力的匠人都是相似的;懒惰的庸人则各有各的懒法。”
如黄波一样致力于创新的,还有周胡彬。周胡彬是成都地铁的一名维修工,随着维修业务的不断积累及业务熟稔程度的增加,他发现其实很多刷卡进出站的问题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就可以摒弃。于是他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设备可以快速解决乘客进出站的问题。刻苦钻研之后,他成功地做出了第一代移动半自动售票机,启用的一周内,就解决了几千多个票务异常的问题。而在周胡彬看来,这只是他探索未来的开始。
在每一次懈怠的时候,周胡彬都会去打拳击。从一场热汗淋漓的拳击训练中,他多少也悟出了工作与生活的一些看似微小却不容忽视的道理:
接着他又说道:“至少要用力,跳起来。”
打破常规,不去等待,突破自己,才能拿到通往未来的钥匙。
一个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故事继续不停敲打我的内心,郫县豆瓣酱的古法传承人张安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高级技师潘玉华——这是本纪录片截止第六集时唯一的一位女主人公,也是令人深感敬佩的成都匠人之一。
综观全片,我总结出了这些优秀匠人们的某些共通之处。他们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普通人,地铁修理工、焊接工、仿形师、技师等等,他们没有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从此轻易走上人生巅峰。相反,他们与大街上每一位匆匆行走的人一样,做着寻常的工作,过着平常的生活。唯一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是,他们不仅有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还有认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钻研精神。
这些“不一样的东西”指引着他们每日的工作,又更加促进了他们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渐渐地,对于工作上的难处,他们有了一些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头。那位“女中豪杰”潘玉华,为使电子板焊接更加精准,竟在工作之余也练起了夹芝麻的基本功,被《人民日报》称赞为“军工绣娘”;还有那痴迷于豆瓣酱的张安秋,为了验证棚盖对晒制豆瓣酱的影响程度,亲自在自家楼顶上做起了实验,最终说服工厂对大鹏进行改造,保留了豆瓣酱的那一份好味道。
更不用提因为细心钻研工作——即使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枯燥而重复的日常工作——而做出创新之举的“抓娃娃大神”黄波和“地铁宅男”周胡彬了。
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感叹祥子从一名朴实认真有梦想的车夫终于沦为街道上混一天是一天的“油子”车夫时写道:“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其实对这些匠人来说,道理也正是如此。一丝不苟地钻研工作是他们生活的肥料,使他们成为所从事领域的专家级人才,在岗位上形成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最后他们在这条小路上走出个康庄大道来,终于成就了自身,成了天府之国当之无愧的匠人。
说起来,这一切又有什么神奇和高不可攀的呢?无非就是将一件简单——甚至微不足道的事,做到极致而已。
可能这就是整部纪录片给每一个人的启示:找到自己的事业,哪怕平凡,哪怕微小,然后倾注自己的所有,追求每一次的极致。
最终,我们也会成为自己的匠人,和这些可爱的成都匠人们一样,用持续一生的波澜不惊,托起我们共同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