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布尔什维克的虚弱 La flaqueza del bolchevique(2003)

布尔什维克的虚弱 La flaqueza del bolchevique(2003)

又名: La Flaqueza Del Bolchevique

导演: 曼纽尔·马丁·昆卡

编剧: 曼纽尔·马丁·昆卡 Lorenzo Silva

主演: 路易斯·托萨尔 玛尔·雷格拉斯 玛丽亚·瓦沃德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上映日期: 2003-10-31(西班牙)

片长: 95分钟 IMDb: tt0385703 豆瓣评分:7.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根据Lorenzo Silva的小说改编。

演员:



影评:

  1. 西班牙伦理片总是太生活,琐事往来之间,没见到有多少刻意熏陶出的欧洲文艺片式对白、镜头设置、配乐配色、剧情结构……故事是流水般的顺理成章,镜头是DV般的随意业余,配乐是配合显而易见的情绪。讲述往事时就讲述往事,平实简短。但就是这些淡然故事、平凡处理之中,往往藏着些比难解的文艺腔调更沉重几倍的东西——想想飞到天空最高点时死去坠落的鸟,潜至最深海沟的底端时因为缺氧死去的鱼……那些达到生命顶点时骤然逝去的生命呐:玛丽亚就在如此时刻莫名告别这世界,一个不想让生命过得那么庸俗的布尔什维克死了,另一个想从那么庸俗的生命中逃出的布尔什维克放弃了。革命便是如此悲壮:这是向下的结局,因此这部片子整个是部悲剧。

    “布尔什维克”究竟是什么,一个自称“多数”的少数派,一种集中权力于一处的欲望:一个抽象的“布尔什维克”概念放在充满危机的现代生活之中,根据玛丽亚的提示,那应该是“杀灭”的极端,对人类作为齿轮的社会的反叛。这样的意识作用在另一位反叛之心尚未熄灭的大叔身上,种种巧合,便差点成就了又一部《洛丽塔》:然而原著的作者残酷,也纯粹,让这点微小的成功也阴差阳错的失败掉了——大叔去了监狱,这是革命失败的结果。现实层面讲,可能是他揽下了杀死玛丽亚的罪过,因为他的“母亲早逝,父亲多年未见”并且生活中没有什么朋友(暗示是“多年未见的朋友”以及“多带隔膜的办公室人际”),或者玛丽亚姐姐的情人招来的烂仔东窗事发,而他却因和未成年少女援交而被捕入狱——哪种都无所谓。意象层面讲,那个牢狱是失败的“布尔什维克”们的牢狱:革命已经是四面围墙,生活已经毫无希望了,这个囚笼便意味着他生命能量的终结——大叔已经和终身监禁的囚者,或者竟和死人无异了。两种“革命”的失败,在这点上找到了契合点。妄图革命者对于强大社会机器及道德、法律约束下之命运的反叛,因为本身的Flaqueza而失败,是为点题。

    为悲剧结尾做铺垫,必得有足够的向上支撑:玛丽亚为我们带来了三个“向上”。其一是导演强调的,泳池场景中玛丽亚游泳的特写,这里和之前提到“姐姐男友的偷窥”呼应,代表一种成长的活力;其二是演员María Valverde本身给予的,那种对少女角色的契合,她也因此出道作得到CEC和Goya的双料“最佳新人演员”奖;其三是我最喜欢的,玛丽亚跟踪大叔之后重返大厦,大叔回眸一眼,看到人群之中站在高处的那个她——那是个铺垫足够的神镜头。技术上是平淡到不能再平淡,完全就是平常人一回首的视野。但也就是因为这在极度真实之下配合而生的代入感,让观众不觉为此二人的背德之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人天生热爱美好的事物,越美好的便越被摧毁得残酷,是为悲剧。这一观众心理起伏造就的“势”,编剧或者原著是营造得很“陡”的,如此剧情便可超出技术的局限,即使死去的玛丽亚看起来仍在呼吸(西班牙片呐..),也不妨碍剧情表达得清晰明快。某方面讲,尤其是,从剧情的峰回路转上讲,说本片是一出话剧,可能也适合。

    今天有朋友推荐一个生命天数换算器,测试我已活过10000零几天了。这个结果不使我吃惊,因为自己印象里的大概还长些。不过,我的脑海里却出现一个类似“在生命的第9999天死去的青年”这类形象——这个天数是人造的、刻意的、文艺的,我想到这件事时觉得有些莫名惋惜。但这少掉的一天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一个数字”和“没有数字”之间的差别,大约便是文艺与真实生活之间的差别:我们从电影院的失败的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事件中走出来,阳光一下子刺得我们睁不开眼睛,或者雨水打湿我们的肩膀因为我们忘了带伞。这个时候我们的肚子饿了,或者口渴了,或者抱怨着电影的差劲,或者只是犯困急着回家……看看,我们全是虚弱到不堪一击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们——比文艺更文艺的,只好是生活。
  2. 片名中的布尔什维克指的是俄国的一个党派,是多数派。一开始以为这个电影和政治有关系,结果看下来的感觉是和政治没有多大关系。

    说真的,看这部电影也只是因为一个契机,因为很喜欢María Valverde。
    上次看的是她的cracks,突然觉得她还真得很适合演红颜薄命的人。

    这部电影的内涵并不那么难以去感悟,但很深刻地让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探究一些关于人生的意义之类的话题。


    男主角似乎拥有了别人所羡慕的一切,一份得体的高薪工作-----银行经理
    有很好的生活条件,受人尊重,有人爱慕。似乎看起来什么都不缺。
    但是他觉得他的每一天都是机械而苍白的——如果要写日记,那么他的每一天都是复制,粘贴。
    所以他只能在开车的途中听重金属音乐来消遣,可是这却难以满足他。

    每天的机械化和刻板,他似乎想做一些叛逆的,孩子的事情来发泄一下
    这就是为什么他会打骚扰电话给一个被他撞到车要求索赔的女人。
    他觉得恶作剧可以让他得到释放。

    日复一日无聊的日子终于在他看到那个女人的妹妹——15岁少女的一刻结束。他爱上了那个比自己年龄小一半的女孩。他每天都等她放学,从搭讪到约会,似乎她让他的生活染上颜色,让他的每一天有所期待。

    只是他依旧自闭,甚至说了很多谎话,隐瞒了自己的姓名。那是他的自卫,他没有办法放开自己的心,他害怕这个世界。
    他和她到自己的过去,说到自己喜欢什么的时候,是年轻时候的房子和景色。只是那段青春无法回去,那个违背自己喜好的高薪职业的选择也成就了他的这些年。

    现实却如此残酷,他发现自己不能去爱她,那是一个孩子而自己早已活过了人生中最青春的岁月。怎么可能实现?他总是在现实和虚幻的美好中度过——在他看来现实是办公楼里的日子,而虚幻就是同她在一起的时光
    之后他认为虚幻的梦想多么遥远,他当即撕掉了女孩给他的联系方式,他开着车看着路边的行人,来往的车辆,冰冷的高楼大厦,纷繁复杂的世界的时候,流下了眼泪。那是对梦想破灭,被现实囚禁的悲伤,绝望的眼泪。
    他依旧是那个坐在所有人憧憬的高楼大厦的办公室里,他似乎拥有一切,可是他依旧对生活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最纯真的,与肉欲无关的爱情却只能允许存在在虚幻和缥缈中。

    他的思绪很混乱,他不知所措,他流连忘返于酒吧,他和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女人做爱。

    只是有一天女孩找到了他,话语中透露了对于他不联系她的日子的不惬意和爱意。他们一起去书店,他带她去自己一直认为最美好的地方,那里有他年青时代的足迹。他终于向她敞开了内心的大门。他眼看着终于可以看到梦想的微光,终于可以打败残酷的现实,终于可以让自己的生命不是单调苍白的时候,女孩却死了。那唯一生存的希望陨落了。

    曾经她点亮过自己的希望,让他的生活不再苍白无力。
    曾经她让自己敞开了心扉
    曾经她给自己美好的日子
    曾经她让自己每一天有所期待

    只是一切成为了泡影

    梦想陨落,现实依旧残酷。

    最后他回忆起那个女孩。故事结束。


    给人留下无穷想象空间的末了,我希望他可以更快乐的生存下去。因为那女孩教会了他很多东西,让他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也像主人公一样苍白得过着每一天。
    为了高薪的工作,体面的生活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所谓的“没前途,没钱赚”的爱好。
    可是当自己得到了那些财富,权力却深深陷入了不快乐,不幸福的泥沼。
    生活顿时没有了方向。
    而那个女孩,代表的是希望和梦想吧。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追随呢。
    为什么不让它让我们找到生活的激情呢。
    任何的低潮,任何的不快,总有一天那一片片黑暗会被照亮。
    属于你的小女孩不会和电影一样陨落,我一直相信。

    如果陨落了,请你相信,它曾经照亮了你是为了让你走出心灵的黑洞。在下一个旅途会重新找到另一盏明灯。
    所以我相信电影中的男主人公会重新振作起来。





    最后想说这部电影干净,简单
    唯一的夸张过头的部分就是小女孩莫名其妙的死了||
    好吧,就算你有个欧亨利式的结局吧~




  3. 看完之后想起《白色婚礼》的那句台词:“弗朗西斯,这里是海。”一时间世间的一切悲欢、一切啼笑都幻为无形,只剩下喧哗的大海与她无尽的寂寞。

    《布尔什维克的虚弱》虽有一个看似很复杂的片名,但它本身确是那么简单:人至中年的男主偶然之间遇见了还是高中生的Maria,两人渐生情愫,两人虽两厢情悦却无法避免走向毁灭的结局。

    洛丽塔情结从来就是一个凄美的主题,悲剧的结局似乎不可避免,可即使如此,本片导演还是用一曲哀绪渐起的古典弦乐推动影片,时刻暗示观众悲剧的结局。古典弦乐的运用已不能仅称作点睛之笔,而应称作本片的灵魂所在。它好似麦克尤恩作品中那极度冷静的第三方视角,似《白色婚礼》中女孩对哲学超乎常人的敏锐,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带领观众暂时放下影片禁忌之恋的主题,而去关注影片的其他,并时刻提醒观众,你们所看的不是地摊上卖的三俗作品,它的定位要高得多。

    男主帕巴罗口口声称自己是一个布尔什维克,即俄语中的多数派,他说自己大学学的是政治和历史,可迫于形势最后进入银行业,在衣食无忧中荒度了青春,如今中年的他偏爱听刺耳的摇滚乐,企图以此表明自己依然年轻;出了车祸,他在半夜打电话骚扰对方,颇似青少年的恶作剧,只是想给自己平淡的生活找一些刺激,由此看来,他确实算作芸芸众生中的一位。可是另一方面,他又是多数派中的少数派,他爱上了那个还在上高中的女孩,象征着梦想和生命的玛丽亚,他为她伪装,为她撒谎,为了她的未来,他甚至决心断绝关系,可就在一个平平淡淡的午后,一个不经意的回身,那个身着红色大衣的女孩正站在远处等他,距离之远以至于看不清她的表情。

    谁能想到一个高中女生会有如此大的觉悟呢?如果说男主对玛丽亚的爱是一种对梦想和生命的追寻,那玛丽亚对男主的爱就有一丝命中注定的成分了,自始自终,她是感性的那个,男主自觉离开的那次,或她发现男主撒谎的那次,她都可以选择离去,可最终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去。我们从茨威格那里了解到,我爱你,可以是一件与你无关的事,可能玛丽亚也爱上了那个反抗布尔什维克的自己,于是乎,她也为他伪装,为他撒谎,即使分离也会回去找他。

    希腊神话中,俄尔普斯去冥府拯救妻子,冥王告诫他只要出冥府前不回头,他就可以救回妻子,可是在妻子的阵阵呼唤声中,俄尔普斯还是回了头,因为这是诗人的选择,而不是爱人的。我想,当玛丽亚穿着红色的大衣站在帕巴罗公司门口等他时,她的心境大概也是如此吧。

    “分离不是最终的结果,死亡才是。”影片的结尾和《白色婚礼》可以说是高度互文了。仅差一丢丢,本片就成了另一版的《白色婚礼》,可惜,两人的禁忌之恋根本就来不及曝光,玛丽亚就意外死去,导演将玛丽亚的死拍的可以用随便来形容,让人惋惜之余甚至有些愤慨,为什么盛世红颜如此薄命呢?同时,帕巴罗失去了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如同《白色婚礼》中的弗朗西斯一样,他的心已死,弗朗西斯最终跪在了一片苍茫的白色沙滩上,而帕巴罗则迷失在他于玛丽亚相处的回忆里,他们的人生所剩下的都只有死亡。

    “这里是海。”《白色婚礼》中的玛蒂尔将这句话作为遗言,如果玛丽亚有此机会,我想她也会说出类似的话语。我们总是用高山来比喻爱,但海的无穷、未知,甚至不可探求让它更适合作为爱的喻体。爱会消失吗?如果不会的话,我觉得它一定是沉入这般无尽的海底了。

  4. 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教育了我们有梦想的结局,尤其当你是一个成功中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投资银行经理——的时候,去思考自己的现状的结果就只能是这样,彻彻底底的悲剧。

    30多岁的男人,穿西装带高级领带去上班,带着在周一早上尤其强烈的厌倦感在车里听摇滚-朋克,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这不是提早到来的中年危机,他虽然感到深刻的厌倦,但还是勤奋的工作。这是太过敏感,想得太多的那一类人,喜欢探究表象下的意义,怀念着少年时窗口的单调风景,他也许还残存着不切实际的梦想,但是性格决定了他无法放弃现在的一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爱上15岁的少女,就像是一个出口,就像节食者对于一块奶油蛋糕。节食者放任自己去吃了蛋糕,但是他会一直在对自己说这是错的。虽然吃蛋糕的时候是快乐的,节食是痛苦的。

    The Weakness Of The Bolshevik,片名其实有点奇怪,和片子要讲的意思好像没有什么关系。Bolshevik不就是苏联共 产 党吗?

    西班牙影片好像都是这种风格,和阿莫多瓦的片子一样,绝对的写实,上下文交待得一清二楚。男主角的眼神和Jeremy Irons很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