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西蒙·戈德温
编剧: 威廉·莎士比亚
主演: 塔姆辛·格雷格 菲比·福克斯 奥利弗·克里斯 塔马拉·劳伦斯 杜恩·麦基琴 蒂姆·迈克穆兰 丹尼尔·里格比 詹姆斯·华莱士 亚当·百思特 Imogen Doel Ammar Duffus Claire Cordier Daniel Ezra Whitney Kehinde Mary Doherty Emmanuel Kojo Andrew MacBean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上映日期: 2017-04-06(英国)
片长: 203分钟 IMDb: tt6845890 豆瓣评分:8.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第十二夜》(NTLive@中间剧场):对于声名在外的老故事,我喜欢那种不瞎改原著,但有自己心思,而且能唤起我之前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视角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蛮对我胃口。
对于阶级垄断的讽刺:Malvolio行为的情感逻辑走通了,在喜剧中完成了非常高级的悲剧转换,极度夸张的表演,让这条支线抢戏几乎成为主干,对于阶级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考不再是单纯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贬斥,深度力显,情感着色也很棒,共感一直维持到最后走上阶梯完成ending pose都没有垮掉。
对性别倒错的思考:比起全男班,一倒再倒的趣味性弱了一些。但两位女性角色遇到所爱之人的少女情状表现得非常好。这版本看完之后最特别的是,对奥利维亚感到不平——就算喜欢的是女性,其他三者都有选择权的情况下,感觉她是接盘的,为了皆大欢喜被硬塞了一个丈夫。哪怕喜欢的是女性,她也有选择做les的权利吧?就算是兄妹关系也不是单凭一张脸就能替换的吧?她在遭遇“发现喜欢的男孩是个‘Gay’”的打击之后,又被做成对。感觉往深了去想,如LGBTQ自身出现了等级分化一样发人深思。
对种族问题的影射:将兄妹两人设置成黑人异族,那么隐瞒身份寻求自保就显得非常可信了。对于外来者包容度之高。其实可以再深究一下。
艺术上,Drag bar一段噱头满满,舞台的结构也非常有想象力,楼梯的哪个设置让舞台可能性延伸了,垂直方向上的位移也被演员赋予了情感暗示。台上乐队已经不是新鲜物品了,但歌曲这么好听是意外之喜。还蛮想看现场的。
NT Live《第十二夜》
▫️莎翁经典喜剧 但看完之后你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喜剧的故事 却有悲剧的气氛
正如开篇所讲——最杰出的喜剧中都含有悲剧 就像最伟大的悲剧中总有喜剧一样
▫️现代画风+性别转换 很有意思
将男性角色马伏里奥改成女性角色马伏里亚
她即是本剧最悲惨的人物 作为恶作剧的受害者 所受到的伤害令人痛心 这是无法磨灭的阴影
演员本身的演绎很精彩 小动作小表情都很到位 全剧最佳??
傻子 这个角色真的充满智慧 处处是金句??也是本剧中看得最通透的人物
▫️旋转舞台的场景切换 十分绝妙
尤其是结尾时 通过旋转舞台将所有人物的结局一一展现
音乐与舞台的配合 你会发现:
所有人都是happy ending 只有一个人马伏里亚形单影只
《第十二夜》NT Live 英国国家剧院性转版观后私感,内含剧透。
第一次在网页上看到“第十二夜”这个名字并不知道它意指什么,把整部剧看完了之后也不知道剧本身和题目有什么关系。上网搜索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剧名“第十二夜”和基督教的节日——主显节有关。这个节日是圣诞节假期的最后一夜,所以又被称为第十二夜。在这一天,不仅教堂里要照例举行仪式,在宫廷里和贵族家里也常常演剧庆祝。莎士比亚此剧是为了这个节日写的,所以就直接命名成了“第十二夜”,个人感觉比起别名“各遂所愿”的直白,反而多了一层宗教的飘渺感。
在剧情之前的纪录片里,演员谈到在莎士比亚时期,剧目中的年轻女孩都是由男孩子扮演的。剧中的妹妹薇奥拉女扮男装,被奥西诺公爵爱上,公爵以为自己爱上了男子,但最后发现“他”竟然是女儿身,而角色本身又由男子扮演,所以莎翁在那个时代就有如此包容性的人文主义思想实在伟大。
整部剧的剧情不可谓不曲折,开玩笑的说,如今电视剧洒狗血式的剧情果真是有祖师爷的。这个版本的标签是“性转”,我以为会将所有男女角色全部交换性别,但看下来之后只将原著中男管家马伏里奥变成了女性马伏里亚,但这一个角色的性别转变也是有意义的。当古板的管家被其他角色恶作剧,以为自己收到了小姐的情书而近似疯狂的表现,由原来的男性变成女性来承担,这样这个人物幻想中的爱情就不仅跨越了阶层,更是跨越了性别,这一构思确实将原作的包容性乘以了二。
虽然每一位演员的演出效果都让我忍不住赞赏,但不得不提演马伏里亚的演员演技真的只有那么好了。前期由于古板,言语中不停抖落的包袱;中间由于收到情书在花园里兴奋到癫狂的表演:后面被视为疯子时内心的屈辱、痛苦,淋漓尽致!淋漓尽致!虽说妹妹薇奥拉和伯爵小姐奥丽维娅是女主,但我认为马伏里亚完全盖住了所有主人公的光彩,熠熠烁烁!
我对马伏里亚这个唯一性转的角色有怜悯感,让我遗憾的是最后大家对她所受的委屈所持的态度。我细想了一下,这还是阶层的差异造成的,身份卑微的人怎么能用自己的事情去让贵人们分神呢?奥丽维娅虽然对马伏里亚深感抱歉,但也仅止于感受而已,而马伏里亚为此遭受到的身心伤害就这样算了?
我十分赞赏于马伏里亚最后类似于宣战式的语言,但也同时遗憾于这出剧就这样没有任何交代的结局。如果说马伏里亚最后的一段话是她人文主义的觉醒,那么结尾没有任何交代的不了了之又算什么呢?
另外,奥丽维娅一直爱上的都是扮作哥哥的妹妹薇奥拉,最后各种乌龙之下就真的接受了有相同面容的哥哥,并选择最终嫁给哥哥塞巴斯蒂安。那么这个女性角色之前的独立思想也好,不屈服于生活也好,一下子消解在了这个匆匆到来的结尾中,将激情澎湃的人的觉醒拉回到爱情喜剧中,我看着不太满意。
最后,不得不说腐国的基情真是尺度大,塞巴斯蒂安与救命恩人安东尼奥的那个深情一吻是怎么回事,这资本主义兄弟情也太激烈了,夺人眼球是必然的,但是我认为于剧情推进没有什么帮助,实在没必要。
对了,夸一下道具、舞美和剧务,作为体量如此巨大的一个剧,道具的精致,舞台的精美,转场的精准,真的是必须赞叹,这部经典之作入股不亏!
我并没有看过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的原著,只是因为18年在线下有幸看了全男班的版本,才对这次线上限免放映的另一个版本有了兴趣。看完两个版本后,不免会将它们进行比较。凭心而论,我会认为全男班的演绎更精彩更值得一看,现代改编的版本则更符合当下的议题,让人更想要为之讨论一番。
“性别”作为《第十二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往往在情节中起着扭转乾坤的作用,既是这个故事的起因,也使这个故事最终得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而现代改编的版本直接将这一主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导演应该是想从性别的角度切入,看看这个故事时至今日还有什么值得被挖掘的地方。“人生一场探索之旅,性别只是我们的角色。它只是我们的皮囊,不会改变我们的本质。”这段在正式表演开始之前,出现在幕后采访中的话,最终也贯穿了整场表演。
性转角色在戏剧的重新编排中挺常见的,但又很多只是为了一个噱头,实际演出时角色本身的行为并没有随着性转而有所改变,或是直接虚化性别的界限,让人觉得性转不性转都可以,不重要。这样做反而会丢失性转角色的意义,它不应当只是为了看起来爽而已,而是应当被赋予独特性。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马伏里奥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性转角色。在看全男班的时候,身处管家位置的马伏里奥为整部剧奉献了至少一半的笑点。我也是把他当作笑话看的,笑过之后并不会去思考其他人这么对他有没有问题。即使他被捉弄被嘲笑,也不会感到多难过,只觉得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罪有应得。但这个角色被性转之后,我的看法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或许是因为在性别转换为女性后,同为女性的我突然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某种共情,在她被捉弄被嘲笑后居然为她感到了心酸。觉得她尽管站在了反派的位置上,但作为管家并不是一无是处,也的确深受小姐的信任,以至于落到这种下场未免太凄惨了些。尤其是在人人都找到幸福的结局衬托下,她成了那个唯一不幸的人。导演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而特地在结局中给马伏里奥加了单独的戏份,更加烘托出她身上的悲剧气息,也使得这一版本中的喜剧感没有全男班那么彻底。
除此之外还让我产生思考的一点在于,当地位较低的男性去讨好地位较高的女性时,我们通常会说他是不安好心,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如果两者的性别一致时,这种从性别出发的批判力度却被削弱了。哪怕“性”无论对于男女都是欲望的一部分,哪怕这是个同性恋存在极其正常的时代,我们还是会下意识地把这个故事中男对女的欲望既归于后者的肉体,也归于后者的地位,而把女对女的欲望仅归于后者的地位,撇去后者的肉体不谈。这是性别角度上的视线盲区吗?我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也可能这只是对于个人来说的困惑,但如果一个性转角色能够带来这样的思考,那她就应当是有意义的。仅仅因为角色的性别改变,就能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得不说这很神奇。当然,这个版本中除了管家之外,小丑也进行了角色性转,同样拥有非常亮眼的表现。特别是小丑独唱的几场,都很有韵味,起到成功串起情节的作用。单从这两个角色身上,就可以看到导演对于性别这一主题的思考以及在性转上花费的心思,的确改编出了一条全新的、属于自己的道路。
由性别所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性转角色身上,而最明显的要当属双胞胎兄妹这对主角。正所谓,伟大的作品中存在永恒的悲剧,却不存在永恒的喜剧,因为喜剧往往只能保留一瞬。《第十二夜》看似拥有美满的“大团圆”结局,除了马伏里奥之外的每个人都找到了幸福,但仔细想来,真的是这样吗?爱上了以为是男性、实际却是女性侍从的公爵,是幸运的,在异性婚姻的加持下,最终能够收获如愿以偿的爱情。可同样是爱上了以为是男性、实际却是女性侍从的小姐,却是不幸的,最终和她结婚的是和侍从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哥哥。尽管长相没有变化,可人的本质早已改变。她爱的明明是和她同样性别的双胞胎妹妹,却被硬塞了一个替代品继续生活下去,一切只能在双胞胎妹妹给予的一个安慰之吻中释怀。这样一想,幸福的决定权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性别手中,以异性的婚姻为基准,小姐的结局完全把“性别只是皮囊,不会改变本质”这一宗旨逆转了过来。甚至,作为男性的公爵欢天喜地找到爱情和作为女性的小姐有些惆怅错过爱情的表情都好像在说,如此鲜明的对比有弦外之音的意思。这样的矛盾出现在一出喜剧中看似有些不合常理,但它的确是“喜中有悲”的奇妙体现,莎士比亚能写出如此故事来应当也经过了一番思考。
整体而言,全男班和现代改编是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版本。前者诠释了什么叫经典,不管是演员统一为男性的选择,还是传统的布景舞台,以及原著台词的保留,都在尽力向旧时的世纪靠拢,想要还原莎剧的复古风采。这对于演员来说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因为去掉那些能够吸引人眼球的附属品后,需要的是仅仅靠演员的表演本身来吸引观众。而全男班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在相对简单的舞台设计下,更能衬托出他们内心在演绎这个故事时的丰富与火热。后者则诠释了什么叫与时俱进,很好地利用了现代舞台能够呈现出的特殊性,旋转舞台除了有转场的作用在,还丰富了这部剧本身的可看性。同时加上现场器乐的演奏,两者配合之下,观众的耳目都能得到极大满足。包括一些场景地点的变化,比如gay bar,都是为了更符合改编后的现代特征。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戏剧在舞台上能够玩出的花样越来越多,不再限于传统几幕的布景,而是充分发挥了幕后人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这一切是为了满足表演,为了更好地传达故事,那就应当受到赞扬。只是我们不能忘记戏剧的本质还是要把故事讲好,是演员要把戏演好,因此其他花样所能做的都是锦上添花,不能影响到本质,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写于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