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亿万富翁的有钱人生 Who'd Be A Billionaire(2015)

亿万富翁的有钱人生 Who'd Be A Billionaire(2015)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集数: 6 单集片长: 45分钟 IMDb: tt4473358 豆瓣评分:7.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影评:

  1. “超级富翁快乐吗?”

    “可能比超级穷光蛋快乐吧。”

    一人一个游泳池、给狗买房

    以上给大家带来暴击的对话来自英国纪录片《有钱人生》,影片分为六集,邀请来和亿万富翁息息相关的各行业人员,讲述亿万富豪的生活。

    纪录片中的豪宅,让我流下?的泪水

    我觉得我飘了,看完这个纪录片,以前在我心里的土豪顶多算小康家庭。

    在那个消费动辄就是六七位数的世界里,他们有顶尖的玩具,恢弘的宫殿,他们一掷千金,尽享奢华。

    但是一口气把这个纪录片看完后,我却陷入了“好想一夜暴富”和“我一夜暴富可怎么办”的脑洞中。

    豪宅标配:游泳池、水疗中心、桑拿房

    “当超级富翁快乐吗?”刚开始看视频,最直观的感受是:钱带来的快乐,我们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

    在顶楼设置两个游泳池。为什么有两个?“一个孩子一个”

    有的富翁有自己的视听设备组,满世界跑为他们安装视听设备,就为确保房子里用的是同一套系统。

    这样,当他们乘私人飞机到某处住宅,进卧室时就不用担心,怎么用五花八门的开关。

    有钱人私人飞机上的安全带都是镀金的

    一位阿拉伯的顾客,为拉布拉多买了一幢房子,还请了保姆。有漂亮的平面电视让狗狗在白天消遣,晚上可以欣赏窗外的河景。

    除了上厕所和睡觉,他们几乎不用为生活费一点心。家里请来的员工:主厨、管家、司机、开前门的人,给老爷车抛光的人……可以解决生活上的所有问题。

    还有行动管家,陪超级富翁们进行各种冒险运动:攀岩、跳伞、极限道外滑雪。

    不仅仅是超级富豪,甚至他们的员工,也会非常让人羡慕。

    富豪雇佣一整个团队为自己安保

    他们会买价值两千万英镑的公寓给自己的员工居住。

    为了给孩子请来最优秀的家庭教师,最常见的是送名牌包包、钢笔等奢侈品。

    有对父母为了让一位哈佛毕业生来当家庭教师,送了对方一套曼哈顿的房子,年薪和花旗银行员工相当,但是她只需要每天工作两小时。

    最近土豪圈子里的趋势是,要为助手请助手。

    不能一夜暴富,应聘个帮忙遛狗的保姆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呀。

    富豪的恐惧:经常害怕变成流浪汉

    但是继续往下看,作为一个普通旁观者,竟然会对金钱世界生出一股焦虑和恐惧。

    《福布斯》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身价过亿的超级富人和他们的家人,患抑郁症的概率比正常人高80%。

    《有钱人生》中提到很多富人有被害妄想症

    这么一个近乎荒谬的结论,又一次印证了那句俗语:金钱本身是无法创造幸福的。

    超级富豪一直处在高度警觉中,时刻想着要摆脱旧物换上新物。他们的欲望,永远无法被填补,因为他们的欲望一直在向上增长。

    用影片中一位土豪的话来说:“这是种荒谬的瘾。”

    花费这么多钱修建的房子,他们基本都没住过。甚至自己的房子刚建好,当看到别人有更大更新的,他们对自己的就不再满足了。

    他们购买的目的,一是为了增值,二是让朋友们印象深刻。谁的妻子更漂亮;谁的孩子更好看?甚至也被他们拿来攀比。

    大豪宅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家

    他们不会知足常乐,时刻担心自己从这个圈子里被挤下去。有位亿万女富豪,经常被“有朝一日变成流浪汉”的恐惧折磨。

    更糟糕的是,家的温馨感在房子里绝迹,房子在他们眼里只是增值的工具。

    他们还时刻担心家里的雇员会背叛他们,向媒体和竞争对手泄密,所以他们要花费大笔金钱“讨好”员工,让他们学会闭嘴。

    富豪们时刻担心被雇员泄密

    亲情、友情、爱情有时候都会处理的一团糟。

    孩子才两岁,父母就觉得到了该送他去哈佛还是剑桥的紧急关头了。

    为了让公司在二三十年后能够在中国市场成为佼佼者,所以会要求孩子从小学中文。各种课程排满了孩子的课余时间,玩耍已然成为奢望。

    富二代们从小就要承受金钱带来的压力

    他们的信任圈只会向寥寥几个人开放,这些人和他们认识了一辈子,在他们坐拥万贯家财前就认识了。

    有个富翁,对自己的旧友推心置腹,会告诉他做生意的全部细节,没想到对方以这些秘密做要挟,向他敲诈数百万英镑。

    而纯真的爱情对于超级富翁来说更是奢望。

    美国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婚前签了份有效期10年的协议,但期限一过,妻子马上带着1亿五千万美元的巨额赡养费离开。

    为保护孩子,拒绝让他们继承遗产

    即使天天被无限的烦恼折磨,超级富翁却无法跟别人说自己的烦心事。他们不知道该相信谁。

    唯一愿意听他们诉苦的人,律师、精神病医师、治疗师,也是向他们收费来倾听的人。

    金钱带来的压力让富人们想逃避生活

    但是金钱不是万恶之源,只不过,邪恶常常通过金钱而显露出来。

    超级富翁天天生活在焦虑里,他们最担心的,其实是生来就有的巨额财富,会扑灭孩子的雄心壮志。

    孩子从未看到父母去卖力赚钱,他们看到的是父母们浸在财富之中。所以这些父母担心孩子无法认知到一个简单的道理:付出与得到成正比。

    富豪们担心孩子无法认知到付出才有收获

    孩子在意识到自己未来将要管理无可限量的财物时,往往会陷入一生的纠结中:怎么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

    有的超级富豪非常担心继承巨额财富会让孩子有负担,因此他们立遗嘱时,会完全把孩子排除在外。

    有些超级富豪的孩子,也觉得太多的财产,是种负担,因此选择从中脱身出来,立志凭自己本事创造财富。

    拥有多数财富,是我们多数人无法奢望的担忧。但对那些要担忧这问题的人来说,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把钱捐出去。

    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始于比尔盖茨,开始成立基金会,盖茨已经捐出280亿美元,巴菲特也捐了250亿美元。

    富翁不想用自己名字命名慈善机构

    《有钱人生》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是:没有人的人生是容易的。

    但是,做出能让自己更快乐的选择,或许能让人生容易那么一点点。

    by:冬呱视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片头的两句话很有意思。

    “超级富翁开心吗?”

    “可能比超级穷人开心吧。”

    《亿万富翁的有钱人生》这出系列纪录片一共六集,从最靠近亿万富翁的第三者角度出发,通过不可思议得几乎是讽刺的口吻进行讲述他们挥金如土的种种行为。(其实更想看到对亿万富翁本身的真实采访,这样感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客观性阿。)

    片子从超级游艇、巨宅、私人飞机、超跑、名贵珠宝以及各种超乎想象的私人定制服务等记录了亿万富翁们不同寻常的日常生活。可以说,他们有钱的程度决定了可以为所欲为的程度,但在某个程度上,亿万富翁有着跟普通人类似的心态,比如攀比,比如嫉妒,比如恐惧,等等等等。

    有两个感想。

    一、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说实话,我连亿万的后面有多少个零,都不是很清楚:(

    二、亿万富翁也是人。但他们是欲望与恐惧都放大了无数倍的非常人。

  3. 快进看完了,1主要讲游艇,2主要讲房子 3讲私人家教和佣人 4讲欲望 买的东西越来越贵,欲望越来越大 5讲安全,担心被绑架 6将婚姻 婚前协议之类的 看完之后没什么感觉,可能是我也没怎么认真看吧 这片子告诉我们富豪都爱养鲨鱼哇 所有的东西都是赤裸裸的比拼,游艇要最大,房子要最深,这可能跟我们买手机买128g是一样的吧,尽管你用不到,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视频刻意拍成这样啊,感觉很多人看完后会觉得即使有钱也不会这样过吧,因为除非钱多被人骗得开心,绝大多数的消费怎么看都是在被忽悠,那个买飞机的忽悠看一次笑一次
  4. 需要注意的是,高净值人群出现最多的高端社交活动可能因地域、文化和行业而异。然而,通常而言,以下是一些在全球范围内常见的高端社交活动,其中高净值个体通常出现较多:

    1. 戛纳电影节:电影、艺术和娱乐界的高净值与有影响力的人物常聚集此处。
    2.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政治、商业和学术界的精英会聚一堂。
    3. 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虽然是大型民间活动,但也吸引了大量高净值和有影响力的个体。
    4. 美国肯塔基德比(Kentucky Derby):这是美国最著名的赛马活动,吸引了各种社会名流。
    5. Art Basel:全球艺术界的重要活动,吸引了众多艺术收藏家和高净值个人。
    6. 澳网、温网等大满贯网球赛:这些赛事通常吸引了体育和娱乐界的名流。
    7. 迪拜国际航展:吸引全球航空业的巨头和高净值投资者。
    8. 俄勒冈皮诺瓦尔庄园年度品酒会:这个活动吸引了全球最重要的葡萄酒制造商和收藏家。
    9. Monaco Yacht Show(摩纳哥游艇展):这是全球最大的超级游艇展览,吸引了众多高净值人士。
    10. Met Gala(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慈善晚会):这是一个年度活动,吸引了时尚界、娱乐界和其他各界的高净值与有影响力的人物。

    参加这些活动通常需要由内部人士引荐或购买昂贵的门票,所以做好充分准备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由于这些活动通常聚集了全球各地的高净值个体,因此在参加活动时务必展现出专业和国际化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