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青春的三段回忆 Trois souvenirs de ma jeunesse(2015)

简介:

    演导俱佳的法国影帝马修亚玛希,继首次拿下凯萨奖影帝奖座的《国王与皇后》,再次和法国名导阿诺戴普勒尚合作《追忆灿烂年华》,饰演人类学家保罗,回忆自己从童年至青年的青春往事。深受楚浮影响的导演阿诺戴普勒尚,以丰富多变的场面调度,带着优雅的法式情怀,深入男女主角缠绵却感伤的爱情,宛如法国新浪潮还魂再现。

演员:



影评:

  1. 阿尔诺•德帕拉欣(Arnaud Desplechin)是法国1960后一代导演中最为知识分子化、最具反省精神、最擅长处理高度复杂化影像文本的一位导演、影像作者。德帕拉欣的电影总是以回忆、以讲述个人历史的方式重新梳理自我,完成主体认知,辨析存在之价值。这是最典型化的现代法国知识分子思维方式,一种源自普鲁斯特的传统。电影创作与其他媒介的创作一样,对法国导演来说同样是一种写作的方式,而影像写作之于作者的意义犹如一种精神的诊断,内心世界的真相、心灵的秘密只有经过反复的解剖才能被洞悉。

    对于熟悉德帕拉欣的影迷而言,《青春的三段回忆》的开场很容易想到他的经典之作《哨兵》(La Sentinelle,1992)──法国外交官由俄罗斯回故土法国,因为护照原因遭到审讯,审讯勾起了点滴往事,回忆于焉展开。影片也有着一些最典型化的德帕拉欣式影像标签──圈入,圈出──德帕拉欣最酷爱使用这种象征默片古典电影时代的影像手法,在他的作品中电影童年的印记即孕育了回忆的展开。除此之外,德帕拉欣的御用男星、当代法国影坛最能展现复杂内心世界的马修•阿马立克(Mathieu Amalric)依旧是主角,回忆的主体。不过这一次,德帕拉欣要处理的文本没有《哨兵》那么复杂到要勾连起整个冷战历史,个人情感、记忆与身份的关系是德帕拉欣这次特别关注的议题。

    《青春的三段回忆》的片名(“Trois souvenirs de ma jeunesse”最直接的翻译应当是“关于我青春的三段回忆”)已经点出了影片的叙事结构,这是一部三段式电影(相比《哨兵》的十几个段落,本片由结构来看也集中精炼很多),第一段“孩提时代”与第二段“俄罗斯”只有半个小时,第三段“艾思特”长达八十分钟。从篇幅来看影片的三段式结构比例有些怪异。只有在看过整部电影之后才能理解德帕拉欣的用意,这一切都与自我身份、自我意识的完善有关。影片的男主角、回忆的主体保罗•达勒斯(Paul Dédalus)从小生活在一个环境非常奇特的家庭中,母亲在他幼年时自杀,姑奶奶是同性恋,父亲是一位销售代表。保罗从小就不喜欢母亲,这使得回忆之时,葬礼的对象在影片很后面才交代是母亲,其中的闪避排斥可想而知。父亲为了操持生计始终很忙碌,也因为对母亲的爱始终没有再婚。保罗因之对父亲的情感也很冷淡。姑奶奶是保罗最爱的长辈。也因之,保罗始终没有家庭情结,对外在事物非常好奇,他喜欢下围棋,后来选择了人类学专业,导师是贝宁裔的人类学专家,为了写博士论文保罗在中亚地区生活多年。第二段故事是他探险、好奇性格的全面呈现,在冷战年代,保罗居然与好友一起赶赴白俄罗斯执行一项帮助以色列人逃亡的秘密任务,他甚至还慷慨的将护照送给了与他同龄的要逃亡的男孩──他的官方身份因之模糊,他有了“复制品”。影片的第三段是围绕保罗与女友艾思特的恋情为核心展开,中间穿插了他在巴黎的求学生活,他与其他友人的关系。保罗与艾思特的关系自然是回忆的重点,我们看到两人聚散离合,爱恨有时。保罗与艾思特的爱因为空间的隔离,时断时续,两人偶尔也会与其他发生肉体关系,但似乎对方才是自己的唯一珍爱。德帕拉欣对女性身体的处理非常敏感,保罗与艾思特的性爱场景,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完整的(灵性意味)的肉体欢悦交合影像,但保罗与好友女友偷情那场戏,影像的核心点却是女友的私处,一种非常生理化的主体视点。

    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最好的导师。很多年后,当保罗再次遇到昔日好友科瓦奇(Kovalki),回忆再次展开的时候,他意识到他与艾思特无比珍贵的青春之爱。只有在此时,保罗与观众一起才突然明白,他与艾思特的爱虽然并非彼此的唯一之爱但却是“完整无缺”(保罗语)的,他人对他们情感的伤害也是“完整无缺”的,他因之产生的愤怒也是“完整无缺”的。正因为“完整无缺”,对保罗而言尽管不是唯一却也是乌托邦,心中最纯净家园的一块记忆良田。护照、身份证这些外在的符号化能指根本无法指证活生生的一具肉体,只有美好的情感才是身份、自我的永恒证明,自我的确认永远不是貌似理性的社会法则、律法所能决定,自我只能是与个体化的记忆、认识有关。

    追忆当年温存时光,艾思特针对保罗护照丢失一事真心感叹道,“我确认你是原版!”我爱故我在!而外部世界无论如何重大的事件对自我来说不过是一种佐证,一种无意识的力图呈现自我的历史化过程,就像保罗所说的,柏林墙的倒塌对他来说“是童年终结了”,因为那里有他最惊心动魄的童年回忆。这一切用中国人熟悉的话语来描述,也许即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 2016年的北影节,在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看完了这场爱情故事。当影片落幕,我略显激动地鼓掌,不仅仅出于对能在影院现身的法国导演阿诺德斯普拉钦的礼貌,这个故事里的人物深深的打动了我,或者说我从Paul的身上读到了一种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于瞬间涌现的曾经对爱情与存在的反思。

    Paul 真的爱那个姑娘吗?
    若是爱她,为什么要一次次毫不犹豫地离开,果断坚定的好像人生不容他做选择,从不把她纳入人生的行程规划中,每个周末他都从那个他真心痴迷的智慧巴黎赶回到小城镇来重新操控那里的一切。他敌对母亲,疏远父亲,控制弟妹,逃离国家,逃离家乡,逃离他似乎深爱的一切,似乎看上去越在乎的人越会受到折磨。

    Paul问姑娘,是否曾有人爱你胜于爱生命。姑娘说,没有。他说,我想像那样去爱你。

    可惜,一个注定是无脚鸟的反叛者,一个随时离开的人,怎么有资格说我会像爱生命那样去爱你。

    这不应该成为一部被简单归类为法国版《致青春》的青春爱情片,因为它有太多中国影片中难以表达的而法国人最为擅长的哲学命题:生命存在与知识就是权力。

    Paul 在三段回忆中一直处于权力的中心,他的话语是一把利器,刺杀了母亲,绑架了弟妹,控制着基友,吸引了名媛姑娘,承担起离经叛道,而他周围的所有人似乎都未曾走出他画出的那个小圈子,他踩在一本本人类学经典著作拾级而上,走向世界诸多有故事的村落,从专业而深刻的角度来观察人和世界,建立出强大的独立人格,也拥有着看透世间哲学之后严肃人生与游戏人生的切换能力。

    他自由像风一样,却比风更有上帝之手般的抓握力,在每段逃离的返程都能毫不逊色地对抗小镇青年圈子中原本平和的生活。《春光乍泄》中何宝荣像个无理取闹的孩子,越是爱的深刻就越是制造痛苦的抽离,他以为黎耀辉总会在那间屋子里等他回来,就任性地用折磨所爱之人表达虚无感十足的依恋,何宝荣身上反映着时代没落期的腐朽和堕落,到了Paul的身上多了些西方价值观中的英雄自我主义。何宝荣的动情让他在黎耀辉离开的房间里恸哭,Paul的不动情让他只有在教授离世时才表现出某种真的在乎。至于对姑娘,全是套路,一种驾驭术的完美展现,以至于成年后再读来往书信,他对朋友的愤怒,又何尝不是来源于对自己过去任性所为的某种本能的惭愧。

    Paul与姑娘的书信往来似乎是两个炽热的爱的象征,但是当姑娘再也无法忍受男孩放肆的自由与自己苦苦等待的被动时,她梦到他死了,泪眼婆娑地醒来,拉着他的手梨花带雨地反复叨念着这个噩梦,其实她懂了这种恐惧的根源是他可以随时离开,也可以再不曾出现。她曾尝试和Paul一起到他读书的地方,也曾尝试通过委身于Paul的朋友并声明分手来对抗。但是她却发现,她对他的折磨反而让自己更加痛苦,她的功力远不及他深,也许那是因为真的动心削减了武力值,也或许真的是Paul的独立人格太强了,无人可以匹敌吧。

    生命,就是一场人与人的对抗。而爱,就是一种折磨,谁能最终就掌握主动权……

    全看谁读的书多,谁走的路远。
  3. 第16届##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青春的三段回忆》,下面请看前线回顾过去的中年男人们充满光芒之回忆的评价了!

    Prometheus:

    关于青春。

    盆满钵满赵+:

    关于青春简单俗套的一段回忆。

    心是孤独的猎手:

    从白月光到破鞋的转变,从舔狗到人的心路历程。

    RIVER:

    嫌弃人家勾引你女朋友,说得好像大叔你没跟别人的女友上床一样。

    George:

    要不是第三段男主真的是我的菜,真的有点看不下去,美术和摄影尤其难以忍受。

    果树:

    结尾结得不能更好了。其实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起伏,原本应当惊喜连连的设计被呈现得非常日常与知足。让中年人回过头去看自己的青春,反正更加有意味。

    RyanRyqn:

    典型法国式的青春片,相比去其他相同类型片子,在结构上分别从亲情、友情和爱情描述童年的各种意外,冒险和悔恨。导演手法很熟练,只是在新意上有所欠缺。

    莫扎特仑苏:

    时间与意识的交流里,爱情占了青春的大多数记忆。因为爱你,我改变了自己;也因为爱你,我成就了现在的自己。当他们彼此相爱时,甜蜜陷入痛苦的绝境里,好似破碎之花,这样的青春恋曲太令我动容了!

    Pincent:

    “为什么你看起来如此悲伤?因为我看到了我童年的终结。”“在遇见你之前,我都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序幕有那么一些“误导性”,逐步开启缓慢的诉说,追忆灿烂年华总是关于各种裸露的身体。在结尾的段落,各种碎片又重组了,再次证明人物之鲜活、结构之灵光、叙述之热情的重要性。

    苍山古井空对月:

    开头讲一段冷战时期当“情报员”的往事让我感到有些新奇,后面发展就是青春期常规的谈情说爱、争风吃醋,不过因为把保尔和艾斯特的感情——尤其是艾斯特对保尔的爱——塑造得够极致,才避免了无趣感,而开始年长后对往昔的回溯为影片带来了惆怅与后悔之感,年轻时认为的“正确”、“不得不做”的事情,在往后回望时却又感到充满懊悔,人生难免伴随着犯错与失去。

    子夜无人:

    首先请停止碰瓷新浪潮,随便拎出几部,《出发》也好、安托万系列也好、甚至是戈达尔那几部短片也好,影像上都比这部要灵动太多,如果这也叫“新浪潮回魂”那可能是“小丑回魂”了。流水账不可怕,这么无聊的流水账就很可怕,没指望故事能有多精彩,但是怎么可以拍得这么没气质?除了结尾对于逝去时光短暂回溯的怅惘被相对提炼出了一些,整部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像一潭失去流动感的死水,不青春也不逼真。

    我略知她一二:

    关于青春大概不止这三段无聊的回忆,准确来说那些在你眼中珍贵无比的年少轻狂和时隔多年的热泪盈眶其实都只是自我感动,并没有任何新意,只有冗长的赘述,所有故事情节被华丽的音乐拖曳着徐徐前进,这种虚无缥缈的情感余悸被画中人的几滴眼泪所化解,而风干之后就只剩下了粘稠而糟糕的痕迹。 那些青春稚嫩的面庞千篇一律,只有阿马立克才能燃起消逝已久的爱火,他的每条皱纹都在想你展示着什么才是岁月里的青春,诠释着什么才是正气盛的年轻。

    Polaris.J:

    第一次看篇幅比重不同的三段式,果然爱情(或者说情感)才是青春最重要的~ 对前两段并无感觉,交代了男主的童年阴影和少年冒险 反映了男主的性格特征。对第三段的情感很触动,这段也最为新浪潮。原来和朋友女友doi的片段focus私处是表明只有性和肉体,并不是完整的灵肉合一。在只能写信的年代相爱好难…… 很喜欢欧洲电影可以把两人做完后自然的裸露拍出来,这样才甜蜜和真实,谁做完会立刻都穿上? 题外话:男主竟然可以在奥赛博物馆工作!!这是梦想中的工作啊!最爱的博物馆!

    给艾德林的诗:

    假设这真是一段真实的回忆和过往,按照剧情彼此衔接和制约的各个事件排列成序的“文学化”叙述,时间流程定格为一系列时刻,人物心理就必须有流变,当然片子也确实是为了模拟流变,而尽力安排了最起码三个不同叙述者来大段的直接讲述,但压缩为“文字”要点的骨架,朝着预定的现在时目标推进的同时,还一定要联系过去来解释因果,所以从改编方法起始,结构就已经定死了,所谓长篇“小说”就总是要压缩成短篇,甚至内容提要,而又当你想要回看的时候只能靠想象而不是影像,所谓“电影”也就沦为了“区区两小时带你速读普鲁斯特”。

    Hethang:

    整部电影美其名曰“三段回忆”,实则前两段回忆看来只是用来凑内容的,无论是男主人公的儿时经历还是一段俄罗斯的历险到了后面却只如用过则弃的工具一般变得毫无意义。真正重要的还是第三段有关于女主人公的故事,可是这一段更加让人无法忍受,用极具哲学批判性思维的方式解析法国人这种随意烂漫的爱情方式实在不是一个恰当的选择,由隐忍到爆发的情感呈现模式也着实不能让人接受。一种对于观众来说不甚熟悉的文化氛围如果用对了表达方式,那自然会让观众接受,但一旦用错了方式,便会让观众心里更添堵 就像本片最后所表现的那样,只让人觉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不知所云。难道乱交是你炫耀的资本吗?我搞不明白这种电影有什么好吹的,福茂打发到导演双周做得好罢了。

    ##主竞赛单元第1日的场刊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芷宁写于2016年5月4日)
        似乎越是年长的导演拍青春爱情就越能找准脉门,大抵因将影片《青春的三段回忆(Trois souvenirs de ma jeunesse)》中的情感表达得太过细腻动人,令一些观众怀疑片中的初恋是导演的亲历,对此,现年56岁的阿诺·德斯普里钦的回答是:“影片并没有自传性质”,而“以回忆的口吻叙述故事,是向自己最尊敬的作家莫迪亚诺致敬。”
        的确片中很多旁白有着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文字的味道,用法语道出时,更具韵味。如片名所示,影片的故事以三段式呈现,是常见的三段体结构,只是每一段所占的篇幅并不等分,第一段“孩提时代”的童年阴影与第二段“俄罗斯”的初涉时局,合起来大约也只有半个小时,而第三段有关初恋的“爱斯特”则长达80分钟之久。仅从时长来看,这三段式的结构比例显得极不均衡,但从回忆产生的模式来看,却具有现实性,在叙事上,也有着更为递进紧凑的张力,何况从最后男主人公成年保罗的心境言论似乎可以看出,第三段于他此生的重要性,那是某种意义上的“完美无缺”。
        马格丽泰·密西尔说:“她是我拥有过的唯一一个梦,是活生生的梦,能呼吸、有活力的梦,而且是在现实面前不会死的梦。”这段话似乎可以解析残留在成年保罗心中的初恋,只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从第一段的童年阴影里观众看到,因厌恶自己那个不正常的母亲,小保罗主动离开了原生家庭,住到姑奶奶家中,这仿佛是对出处的舍弃,而姑奶奶的伴侣,那位前外交官夫人对他进行了俄语启蒙,这为以后的故事打下了伏笔。在第二段初涉时局中,虽说是于特殊时期在明斯克为助一位犹太人去以色列,但保罗竟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自己身份,他将护照交出去的时候,是欣然且有点兴奋的。而舍弃过原生家庭和原始身份的保罗,在初恋中的态度,终令守在家乡等着在巴黎求学的他偶尔回归的姑娘爱斯特缺乏安全感。
        看上去只顾及时享乐没有思想的爱斯特,事实上并不是那种普遍意义上招蜂惹蝶又头脑简单的姑娘,从学校停她课后,她通过自学就通过了毕业考试就可以看出这姑娘并不傻,对保罗曾“丢失”护照一事,聪明的爱斯特只简单地答道:“我确认你是原版!”然而研习人类学科的保罗似乎“技高一筹”,对人对事有着他的掌控,早年的经历影响了他对女性的态度,对年长的依赖,对年轻的若即若离,他似乎拥有着十分独立的人格,这点从影片伊始成年后的他对情感和所处地域依旧是说走就走的做派便可见一斑。年轻的爱斯特用了很多方法(包括精神的肉体的)来对抗随时可能面临的分手的恐惧,这个聪明的姑娘最终发现,一切折腾都是枉然的,其中姑娘关于死亡的话语,令人感知到了她内心深处的悲哀和无力感 ……
        影片不仅有着作者电影的气息,在技术层面也颇有建树,分隔银幕、直视镜头的独白及圆形镜框的运用,增加了影片的表现力,也令叙事充满了吸引力。画面风格也令人称道,曾是摄影师的阿诺·德斯普里钦对色调、光线和构图颇有心得,片中不断变化的场景调度使得画面更为丰饶,而片中女主角的服饰,色彩鲜艳明丽,包裹充满青春魅力的鲜活躯体,一瞬间令人想起《阳灿》里的米兰。
        片中饰演成年保罗的马修·阿马立克是德斯普里钦影片的常驻民,此次他的戏份不多,还担任了大部分旁白工作,但表演依旧精湛,其最后几分钟的戏,对青春的惘然和情感的戛然而止给出了一个充沛的宣泄口,只是已于事无补,青春的字典里凝结的最多的就是遗憾。
    片中的年轻演员均表现出色,饰演年轻保罗的昆汀·多尔马尔和爱斯特的露·罗-伊莱科内,仿佛本色般的演出,令人们的已褪色的青春记忆逐渐着色还原,而女主角边哭泣边写信的样子,对着镜头念出书信内容将思念溢满银幕的憔悴,无不动人,自此银幕上仿佛又多了位性格鲜明令人感伤的初恋形象爱斯特……
    (杂志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