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短片采取倒叙的方式,由一位官员讲述自己少年贫贱的故事,在结尾又回到官员这里。反复看了几遍,总感觉官员的部分是多余的,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砍去,只留下少年贫贱的部分。这么想的原因,是我觉得很多贫贱的少年后来并没有成为官员。其实想想就知道,中国的考生那么多,录取名额却少得可怜,因此这个制度注定是残酷的,只有少数的幸运儿可以成功。除此之外,何炳棣通过对明朝进士的统计调查发现,考上的人大多数来自于富裕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贫贱之人跳龙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后来了解到,包括本片在内的一系列短片,源自于嘉定政府的文宣项目,是先有这样的一个任务和中国唱诗班的音乐,然后才据此创作故事的。在此可以看出命题作文对故事情节产生的限制:既然是要介绍嘉定名人王鸣盛,那么他做官的部分似乎是不可缺少的了。
这样做的缺点,是影片难免带有一些优越感,仿佛一个注定要成功的人在炫耀“我的奋斗”。我宁愿片中的那个贫贱少年的结局是敞开的:我们不知道他后来是否考过了童子试,也不知道他后来是否成为了官员。影片停止在少年穿着新棉袍,走在去参加考试的路上,背景是家里的几间破屋和母亲打水的身影,就可以了。
我们也许可以把玄奘的故事拿来作比较。历史上的玄奘,为了追求佛法,违抗唐朝法律偷渡出国。他孤身一人,后来收了一位胡人弟子石槃陀,却差点遭到对方的杀害,最后与对方分开,又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才取得成功。可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呢,他的取经是观音菩萨发起,唐朝皇帝推动的。他与皇帝结为兄弟,在天上有一大堆神佛支持,暗中有六丁六甲等神明保护,还有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的徒弟开路。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小说中的唐僧,与历史上的相应人物相比,其道德力量不是提升,反而是降低了。
但是现在我又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点过分。这个片子毕竟是考虑到低年龄的观众的,在主页的类型上写着“儿童”二字。根据我对儿童的肤浅单薄的了解,他们不大关心一个故事的“内在价值”,而更加在意它的结果。这就像短片中王鸣盛的孩子急于知道:“后来那个小男孩考上童子试了吗?”
二
前面说了这么多,现在才到我本来想说的内容。这部短片的主题当然是母爱的伟大。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而《游子吟》的诗歌在中国也是脍炙人口。那么这部短片是怎样展现这一主题呢?我认为它的殊胜之处,就在于构想了一个“天上的”世界,它与“尘世”形成了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让人想起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亚里士多德对它做出的修正:
在短片中,这个天上的世界是借助主角的梦境被展示的:
首先是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白老鼠(小糕团)。“魁”字预示着主角的成功。(题外话:观众在此很难不想到龙猫。)
主角乘着大老鼠在星空中漫游,看到一架巨大的织布机。这里的空间展示很有意思,采取了三级模式:主角,老鼠和星座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规模等级。大老鼠进一步突出了星座的巨大。
之后回到梦醒的现实,是母亲憔悴的脸,和她做好的新棉袍。这里的空间和之前的梦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前者充满幻想的美好,而后者干枯灰暗(甚至两处的音乐也在突出这种差别)。然而前者又确实是后者的“理”。
为这么这部作品如此动人呢?在中国的大地上有千千万万个贫苦织作的母亲,就像片中的母亲一样。她们在现实中似乎是卑微的。然而卑微的人又是伟大的,她们对应了天上的巨大星座——并非数量庞大的人群共同组成了它,而是这样的一个星座,完全地存在于她们的每一个人身上,是她们的自身。
最后,以康德的墓志铭作为此评论的结尾:
有两样东西,对它们所进行的思考愈是频繁和持久,它们就在心灵中充满总是愈发崭新和增长的赞叹与敬畏:一是我上方的璀璨星空,二是我里面的道德法则。(Zwei Dinge erfüllen das Gemü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ö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ä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ü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出处:《实践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中国唱诗班》这个系列真的做的不错,虽然每一部影片时间都比较短,但浓缩就是精华,用另一种方式记录了中国特有的历史。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影片不管什么年龄段都适合看,孩子看了启蒙,大人看了勾起回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这是大家小时候再熟悉不过的诗了,影片以小见大——由一件破旧的衣服引出官员如何考学的一系列回忆,也勾起了我小时候外婆经常给我织毛衣穿的温情回忆。
画风简洁细腻,人物刻画鲜明,故事情节丰富,主题引人深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学生时代这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游子吟》被搬上银屏,改为颇有中国风的动画,没有煽情、没有生搬硬套、没有浮夸,有的只是真情实意。一件破旧棉袄,演绎一段令人泪目的母子情深。
动画《游子吟》是上海嘉定800年重点项目之一的“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第三部作品,改编自清代史学家王鸣盛的真实经历。动画通过浓浓的中国风元素,将诗中的母子情深的景象完美地展现出来。
《游子吟》由唐代诗人孟郊所作,而动画则取材自清代史学家王鸣盛从寒窗苦读到金榜题名时母亲为他默默付出的深沉垂泪故事。短片以“棉袄”为线索, 将“一针一线”的母爱,淋漓精致地呈现出来,该片作为献礼,于2017年5月14日母亲节播出。
在无数个冬雪里,母亲挑灯夜战为儿子缝补衣服。故事充满淡淡的忧伤,但哀而不伤,在扼臂啮齿的深情背后,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家庭关系。故事不仅充满意境之美,更充斥着母子之间深切的羁绊。
将当下流行的手绘动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颇具特色的创新,使得传统文化更易于传播与吸收。
苏轼曾赞美王维的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而当下流行的手绘动画真正让诗具有了画面感,让诗“活”了起来。
西方家庭关系往往很开放,好的方面,坏的方面都会被呈现的一览无余,而中国式家庭关系则是隐晦的,亲情的呈现也半遮半掩,令人回味。
而与手绘动画的结合,这种隐晦而不隐涩的亲情呈现的更为细腻。短片以“棉袄”为线索,棉袄见证了故事主人公王鸣盛从寒窗苦读到金榜题名的历程。
王鸣盛自称为游子,与这首诗的题眼相呼应,而他与母亲的故事也源于真实历史事件。儿时的王鸣盛几乎是穿着母亲破旧棉袄过冬的,因此有了动画中其他小孩子对他的嘲讽:
“小秀才,破布头,一到冬天不出头;
喝你娘的粥,穿你爹的袍,一天到晚鼻涕流”
短片由一件破旧棉袄行事,当中年的王鸣盛拿起孩子们发现的破旧棉袄时,不禁回想起往事。在王鸣盛迎来人生第一次大考“童子考”时,同学们都穿着新衣服去考试,而只有王鸣盛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袄。在被其他人嘲笑后,王鸣盛闷闷不乐,想要一件新衣服,但家境贫寒的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梦。
在奇幻的梦境里,少年王鸣盛看到了巨大的织布机,而那织布机又像翻开的书本。梦寐以求的新衣服在梦境里实现了,而当他第二天醒来时,母亲却真的给他织了一件新衣服。那一刻,他看到母亲容颜的苍老,鬓角斑白,忍不住地抱着母亲痛哭。
母亲将爱一针一线地织进棉袄里,这是一种无言的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晦的表达。
母亲不辞辛劳地为儿子缝补衣物,生怕儿子迟 迟不回,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结结实实。反复缝衣这一日常生活的细 节,把母亲对子女的抚爱之情,感人至深地抒写出来。语言朴实、自然, 亲切感人。慈母的一片笃厚深情催人泪下。
棉袄作为母子情深的载体,隐喻了王鸣盛与母亲之间难以割舍的回忆与怀念。
棉袄在当代人看来,并不是稀罕物,想要就去商城买一件。但在母亲看来,棉袄不仅仅是防寒保暖的服饰,更是母爱的倾注。动画中王鸣盛的母亲不畏严寒地为儿子织棉袄,虽然没有鲜明地呈现,但这一举动足以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隐晦的爱意。
小时候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母亲总是为我们织毛衣,即使我们说不需要,母亲也会织完一条又一条,然后会央求我们:“手织的暖和,你穿上”,也许手织的毛衣与商城里唯一的区别便是手织的是母亲的一份心意。
在梦境中,巨大的一架织布机出现在少年王鸣盛眼中,与巨大化的织布机形成对比的是渺小的王鸣盛,母亲就像那巨大的织布机,昼夜不停地为王鸣盛织着新衣服,为他的理想织出一件锦服华裳。
通过织布机,我们可以联想到母亲为王鸣盛织衣过程中的辛苦,而这种无言的辛苦正汇集成那句“意恐迟迟归”,再多的苦、再多的累,只希望儿子能对自己有所牵挂与怀念。
慈母象春天的阳光一样哺育着儿女,恩重于山,情深于海;谁说儿女对母亲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慈母的恩情呢! 子女报答母爱是微薄的,就像无底洞是永远不可能填满的。
动画中,我们无从得知王鸣盛是否对母亲的恩情报答了,但从其对母亲破旧棉袄的珍藏中可以得知,王鸣盛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在同孩子们讲故事的过程中,他的心情是沉重而又欣慰的,沉重的是对母亲恩情的愧疚;欣慰的是,自己始终挂念着母亲,甚至能同孩子们清晰地讲起。
身居官职的他,不忘母亲对他的恩情,如果没有母亲那“三春晖”般耀眼而又伟大的爱,王鸣盛也许不会金榜题名,更不会成为杰出的史学家。这份恩,这份情,是“寸草心”所报答不了的。
《游子吟》人人会吟唱,但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到这首诗的内涵,而如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结合,这种植入式的形式,不仅能更好地挖掘文化内涵,更能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出更具活力的作用。
【原创文章,盗版必究。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并关注@笔目鱼记,持续输出原创好文,通过影像解读生活。】